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元化经营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评估的影响范本多元化经营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评估的影响范本导论本章节作为本文的引导,为全文的研究轮廓作了基本的勾勒。在交代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即多元化经营和范围经济的概念进行了具体详细的界定,并概述了国内外研究的文献和成果,最后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文章架构、创新点和不足。1.1选题背景与意义1.1.1选题背景随着创新和科技的发展,多元化的浪潮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席卷全球的金融领域。一方面是各个发达经济体不断颁布修改法律法规,放宽各金融行业的业务范围限制,另一方面是各金融机构不断进行业务改革和创新,金融企业并购的浪潮风起云涌,一度成为全球企业兼并合并浪潮的主要特征。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金融市场的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近十年随着中国加入WTO,商业银行迅速发展,金融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虽然当前我国金融业依然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的管理模式,但是为了应对世界金融一体化的浪潮冲击,减小传统业务规模和形式都不占优势的潜在风险,各商业银行也开始致力于改变当前单一化和趋同化的经营格局,不断拓宽传统业务之外的利润增长空间。银行的经营边界选择从以内在经济为主导转向以客户需求为主导,提供多元化的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业务。当前,如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平安集团等就是我国较为典型的从集团层面多元化经营的案例,国有商业银行的境外控股公司如中国银行的中银集团、中国建设银行的中金公司、中国工商银行的东亚金融控股公司等皆为准全能银行。在国外的银行业,非利息业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在占总收入的比重中达到了50%以上,而对于我国银行业,非利息业务由于自身起步晚、种类少、创新不足等特点,其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不到20%。虽然从发展程度上看,我国银行的多元化经营远不如国外成熟的银行业,但是我们却要意识到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发展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多元化经营固然能够为商业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对银行的经营风险产生影响。一方面,根据传统多元化理论中的资产组合理论分析,多元化的业务应该可以从整体上降低银行的风险;另一方面,新的各种非利息业务又带来了新的风险,并且传统的利息业务与非利息业务在客户基础和资金利用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利益关系,这种相关性又会引起风险的相互传染。因此,针对多元化经营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判定具有不确定性。而风险管理从来都是银行经营应该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出现的一些案例警醒人们即便是在成熟市场中的金融机构,其多年的多元化经营业绩积累,也可能无法抵消风险爆发时带来的巨额亏损。长时间多元化经营下风险的生成、累积,最终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的释放,这迫使银行将管理的目光更多地放在银行风险的防范上和银行发展的稳健上。巴塞尔委员会修订的巴塞尔协议III标志着强资本约束时代的到来,对商业银行来说意味着传统的存款信贷等业务的扩张已不是长远之计,业务的转型和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已成必然。那么经营者和监管者关注的重点便是:多元化经营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如何?能否降低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风险?这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1.1.2选题意义本选题针对我国当前日益拓展的多元化经营局面,基于范围经济的视角,来探讨多元化经营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从现实层面上看。首先,此研究能够为银行规划未来非传统业务、制定经营战略提供依据。商业银行既具有一般商家追逐利润的本性,但也兼备由其特质带来的风险脆弱性,商业银行风险的客观性、隐蔽性、持久性、联动性决定了控制好风险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最强保障;银行多元化经营除了能为银行带来可观的盈利外,也带来了不同的风险点,将传统的业务和非传统业务组合在一起,对银行总体的风险水平产生影响;挖掘商业银行多元化业务领域下隐藏的风险,能够识别商业银行是否有序开发和合理配置稀缺的金融资源,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走上内涵式发展道路。其次,我国进入强资本约束时代后,资本充足率约束和降低杠杆水平等监管措施加强,因此银行若只依靠扩大传统的存贷息差收入规模进行发展,此思路在长期来说将不利于维持盈利水平的稳定性,进行银行多元化业务的调整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那么研究风险控制前提下划定合理的经营范围边界则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再次,研究多元化经营与银行风险的关系这一命题,将对监管层对银行多元化经营是采取严格还是宽松的监管措施来说产生指导性意义。从理论层面上看。我国现有的研究文献偏重于研究多元化经营对银行整体收入和绩效水平即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却鲜有将多元化经营与银行的内在风险脆弱性即银行经营的安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量上的分析。因此,本选题从范围经济视角探讨多元化经营与银行经营风险的关系是对已有研究的重要补充,能够为协调我国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和盈利性提供政策建议,为设计银行未来多元化经营范围边界的发展策略提供依据和补充。1.2研究对象概念界定1.2.1多元化经营企业多元化经营同时被称为多样化、多角化等,Rumelt(1974)最早并且最深刻地揭示了企业多元化概念的最本质内涵:“进入新的产品的市场活动”。闰彦明.闰彦明.中国商业银行业多元化经营绩效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5,(10):29-38.现阶段与“多元化发展”相类似的概念还有“混业经营”、“中间业务”等界定,多元化经营与这些概念相关联但又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和“混业经营”相比,“多元化经营”的内涵和外延都更为广泛。“混业经营”主要是指通过并购和战略合作来拓展业务领域,“多元化经营”则还通过金融产品的创新来进行内部的自身开发,从实现途径上看“混业经营”包含在“多元化经营”的内涵中;而“多元化经营”的外延更广,它不仅包括金融产业内部的“混业”,也包括银行业务与金融产业之外的其他行业的混合。与“中间业务”相比,多元化经营业务的范畴也更加广泛。我国中央银行在2001年7月颁布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指出“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所以中间业务区别于表内业务,在未动用自身资本或较少动用自身资本的前提下提供收取手续费的服务,风险较小,又有针对性地提升了自身的服务品牌。本篇论文中所说的多元化业务,在覆盖中间业务范畴之外,还包含了与其他行业产生交叉的某些创新性业务,或者是与表内资产相关的某些合法的非利息业务,例如股票、股权投资、外汇等,随着我国金融发展的成熟,此类业务也将为银行的发展做出越来越多的贡献。银行采取多元化战略表现为多种方式,归纳来说主要是两种途径。一是从产品业务层次上进行纵深发展,即在传统的利息业务基础上进行产品的创新和开发,实现银行信贷、投资及中间业务等产品的多样化和内部细分种类的多样化,这样为客户提供了各类丰富的金融服务并拓展了银行的创利渠道,形成非利息收入,即收入多元化。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发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划分了九大类的中间业务:“代理类业务、支付结算业务、银行卡业务、承诺类业务、担保类业务、基金托管业务、交易类业务、咨询顾问业务和其他业务。”根据对我国商业银行利润表的观察和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可分为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具体如表1-1所示:表1-1我国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详细分类利息收入存贷利差收入存贷款利息收入差额同业业务利息收入同业拆借利息收入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金融市场投资利息收入投资债券、央行票据的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手续费和佣金结算与清算业务、咨询顾问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业务、信用承诺业务、担保业务、电子银行业务、托管及其它业务手续费和佣金收入投资收益债券买卖价差、可供出售权益投资收益、股利收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金融衍生品的投资收益等汇兑收益外币资产和负债折算为人民币的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因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其他营业收入出售或租赁设备、物业、抵债资产时获得的收益以及除以上四项外其他的非利息收入二是从组织结构上进行横向扩展,其主要方式是通过金融兼并收购或战略重组等形式来实现。国际上在20世纪90年代就掀起了以金融并购为主要特征的国际并购浪潮,因此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还可以从经营模式和组织形式上体现,具体来说,现阶段多元化经营可体现为三种组织形式:金融控股公司、产融结合和全能型银行。金融控股公司这种体制“通过公司控股的银行子公司、保险子公司、证券子公司以及其它金融业务子公司来实现经营多元化,但不能进行工业投资,因此属于是纯粹型控股公司体制”吕素香.金融业范围经济研究吕素香.金融业范围经济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4,(7):56-57.徐文彬,王大庆.全能银行范围经济的实证分析.商业研究,2008,(12):143-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性首先被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隶属于产业组织范畴的重要概念。RobertWilling(1981)给出的经典定义是:“范围经济是指由同一家企业生产的两种产品其成本要小于由两家专业的企业分别生产各一种产品的成本之和。”来源于百度百科来源于百度百科/view/67194.htm当企业提供多种产品并且实现了范围经济,则不等式(式1.1)成立,其中Xi表示第i个产品组合,i=1,2,...,m,此时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产生了成本节约的效应。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传统的定义已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范围经济拥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许多学者从成本角度延伸,从更广泛的范畴来理解范围经济。如钱德勒在《企业的规模与范围》中将范围经济定义为“联合生产或联合经销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小艾尔弗雷德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9.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对于范围经济作出一个更广义的定义:范围经济是指一个进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联合经营若干种产品和市场,或组织范围在行业间进行横向扩展时,获得了比单独经营这些项目或者分行业独立经营更大的收益(利润上升或者成本节约)。范围经济对组织业务多元化的判断性与衡量性,使其对金融产业中的微观金融主体的经营结构和发展战略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商业银行而言,范围经济效应体现在随着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发展,即商业银行在产品层次上进行纵深发展或者经营组织范围上进行扩展,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得到提升,或者经营收益得到提高,具体表现为商业银行的营销成本、资源占用成本、技术开发成本等得到更高效的运用,商业银行的规模效应、市场占有份额、优质客户量等得到有力的提高。1.3文献综述相比于国内,国外多元化经营的研究起源较早,研究较为全面深入;而在我国现有的研究中,对多元化经营战略对于银行发展的必要性进行定性研究的文章较多,也多少有一些针对非利息收入与经营收益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而对于其和经营风险的关系进行的定量分析则较少。基于本文的研究角度和内容,下面主要对涉及到多元化经营和多元化经营范围经济性的研究进行综述。1.3.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商业银行的多元化发展研究从很早就开始了,主要是从商业银行多元化发展的动因出发,一方面研究多元化经营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另一方面研究多元化经营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观点可以归结为两种:一种认为商业银行开展多元化经营扩展了创利渠道,增加了收入,多元化经营带来了更加稳定的收益,从而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绩效,分散风险;另一种观点认为商业银行进行多元化经营不仅不能提高银行的绩效,而且也起不到风险分散的作用。无论是提高绩效还是降低风险都是商业银行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初衷,下面从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动因、多元化经营与范围经济、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对绩效的影响和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对风险的影响这四方面来进行文献回顾。(1)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动因20世纪60年代,企业能够提高竞争力的主要动因之一被认为是企业进行的多元化经营,因此对于多元化经营的理论探究迅速兴起。商业银行进行多元化经营的主要动因也是围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假说出发,认为商业银行通过向市场提供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产品或业务能够有效提升效益。Clark(1988),Williamson(1989),Ashton(1998),Copeland和Weston(2004)分别从成本削减、财务协同、产品整合效应和管理效率提高这四方面来研究多元化经营给银行带来的综合效应。Klien(2000)和Campello(2002)提出多元化经营能够为商业银行提供内部资金市场优势,由于银行进行多元化经营拥有较多的分支机构,当进行外部融资受阻时,内部资金市场就能高效地发生作用。Allen(2000)和Weil(2005)提出商业银行进行多元化经营能够增加市场的控制力,由于商业银行进行多元化经营,其将进行地域上的扩张,通过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并购当地的金融机构进入市场,地域的多元化有利于占领新的市场,从而实现可观的收益。(2)多元化经营与范围经济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的研究文献围绕多元化业务开始探究银行的范围经济。首先从理论研究方面来看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其支撑的证据也比较混杂和含混不清;其次在对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进行实证检验时,至今仍没有一种被普遍用来衡量范围经济的方法,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是当前被采用较多的方法,但其也存在着自变量不能取值为0的局限性。Cebenoyan(1990)的研究中以美联储管辖的小银行为样本,运用Box-Cox函数对范围经济进行研究,得到其活期存款、定期存款、按揭贷款、房地产贷款和商业贷款五项之间存在明显的范围不经济的结论。Jordicals(1997)的研究中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研究北美的商业银行,发现其中只有资产规模大于6亿美元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多元化实现范围经济,不过范围经济效应却也不太明显。MinHoang和Sul(l997)对全球范围内的195家商业银行进行分析,发现多元化经营能够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范围经济。Walter(1999)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处理了韩国1985-1992年5家全国性以及10家地区性的全能银行的数据,分析发现在韩国全能银行存在明显的范围经济,不仅在特定产品中存在范围经济,而且对于其绝大部分的产品,包括存款、贷款、信托、证券、手续费收入业务等之间,同样存在成本互补性的范围经济。(3)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对绩效的影响国外学术界关于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对绩效的影响一直没有定论。Galloetal(1996)模拟合并银行和共同基金,发现其可以在一个合适的风险点上获得综合收益。Feldman(1998)研究了美国银行业在之前六年的收入情况,发现非利息收入的增长率超过了净利息收入的增长率,成为银行收益的主要贡献力量。RosieSmith等(2003)对欧盟的银行在1994-1998年的收益进行研究,表明期间欧盟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平稳,指出非利息收入平滑了由于利息收入大量减少引起银行盈利性不稳的风险。Stiroh(2004)的研究针对小型社区银行,指出其多元化经营的收入与银行的绩效是负相关的,而其在2006年的研究文献中以美国银行1997-2004年的数据为样本,又得出非利息收入占比将对银行收益波动性产生明显的正向影响的结论。Carbovalverde和Fernandez(2007)研究发现对于欧洲的银行进行多元化经营可以增强其市场掌控力,但同年MerCieca等人的研究结果却表明多元化经营产生的非利息收入和银行绩效之间成反比。(4)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对风险的影响相对而言,国外针对商业银行多元化发展对经营风险影响的研究要少于其对绩效的影响研究。Rose(1989)比较了1996-1985年的银行业务现金流入与金融服务业务现金流入,发现二者具有较弱的正相关性,因此非利息业务有分散风险的效应。Saunders和Walter(1994)在研究了包括银行在内的各金融企业的市场收益水平的基础上,通过模拟构建各种组合,试图寻出银行多元化拓展的最佳途径,结果认为银行与人寿和财产保险公司进行合并能够带来最大的潜在收益并降低经营风险。DeYoung和Roland(2001)研究表明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手续费收入将增加收入的波动从而带来风险。Smith(2005)针对欧盟国家1994-1998的数据,同样发现净利息收入与非净利息收入具有显著正相关,而且非净利息收入自身的波动性还会影响银行的稳定性。Lepetitetal(2008)对欧洲的银行业多元化风险进行研究,结论为进行非利息收入扩张的银行破产风险也提高了,而且小型商业银行的风险对手续费收入的影响更加敏感。Albertazzi和Gambaeorta(2009)通过研究在不同经济周期中非利息收入影响银行风险的表现,得出的结论是进行多元化经营得到的非利息收入和经济整体的发展关联不大,因此发展多元化经营能够提高商业银行运作过程的平稳性。Brunnermeier等(2010)通过研究非利息收入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关系,得出多元化经营将增大系统性风险的结论。Barry和Laurie(2010)对澳洲的银行业进行研究后认为,多元化业务虽然可能带来新的风险,但其也产生了风险分散化效益,而从监管者的方面来说多元化发展可以带来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降低。1.3.2国内研究现状根据我国已有文献,将商业银行的非利息业务收入占比与其绩效水平即盈利性结合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将多元化经营与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即安全性结合考察的研究尚不多见。下面同样从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动因、多元化经营与范围经济、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对绩效的影响和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对风险的影响这四方面来进行文献回顾。(1)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动因赫国胜(2003)分析和概括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发现若通过结合实际情况来改善银行的收入结构,并进行产品和业务的拓展,不仅可以增加收入的来源渠道,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邹江等(2004)以收入结构为切入点,认为当前我国的收入结构和国外银行的收入结构相比较还具有比较大的差异,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业务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将其定位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战略上将非利息业务的地位提高到与利息业务一致的水平。伍戈、廖筠(2005)探究我国的各个规模层次的银行,认为其都拥有扩展经营规模和范围的空间,而且小银行相对在规模经济上更占优势,大银行相对在范围经济上更占优势,所以认为我国商业银行无论规模大小都应该拓展多元化经营,其中小银行可以倾向于通过兼并或收购实现规模经济,这样的论点和国外的某些研究结论是相反的。王勇等(2006)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多元化经营业务发展上存在的问题,剖析其深层次的根源并借鉴相关的国际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具体来说,他们概括出的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问题主要有业务品类不够丰富、收入占比不够突出、经营管理不够成熟、人才资源不够匹配四点,相应针对的对策则有提高产品的创新力度、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四方面。(2)多元化经营与范围经济杜莉、王锋(2002)利用Box-Cox函数对国内14家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状况进行研究,发现在20世纪末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同时存在着范围经济以及范围不经济的现象,且其系数与银行的总资产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即规模较大的银行拥有较强的范围经济性,因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性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其他规模较小的银行显著。王聪、邹朋飞(2003)利用超越对数函数对国内1996年到2001年的主要商业银行数据进行处理,研究其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存在范围经济,而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性要比国有商业银行显著。阎彦明(2004)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范围经济分析是建立在选取了多元化度量方法的基础上,发现我商业银行均存在范围不经济,其中国有商业银行的情况好于股份制商业银行。邹新月、邓亭(2009)打破了从成本节约角度出发的传统,改为从收益变化的角度研究范围经济,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其灵活的经营机制和较高的创新能力,范围经济情况好于国有商业银行。(3)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对绩效的影响李四维、邓晓益(2006)从相对狭义的切入点来研究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总的观点为银行的投资收益和其他营业收入与银行的利润收入呈显著的负向关系,不过当加入商业银行是不是股份制银行的这个考虑因素之后,就会产生商业银行的各项非传统业务收入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利润收入有明显的正向影响的结论。刘晓君、王千红(2009)将在世界范围内典型的四家外资银行集团的收入结构和多元化收入各项业务占比进行对比和分析,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非利息业务发展变化的现状,提出应当继续发展代理融资业务和创新投资银行业务,来提高银行的盈利空间和业务规模,解决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中总量不足、业务结构低端化的问题。魏世杰等(2010)在前人对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研究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进行细分,结果表明提高佣金和手续费收入的占比将能够带来银行绩效的有效提升,而提高投资收益的结果却刚好相反。(4)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对风险的影响李萼楼、彭秀平(2006)通过比较并利用Var与Copula函数共同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风险模型,以此来进行对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风险度量探究。王淼晶(2010)认为商业银行进行多元化发展将受到来自多元化发展效应与非利息业务收入风险效应两方面的影响,多元化发展对风险总的效应是这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结论表明多元化经营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效应总和是增加的,即多元化分散效应的影响小于非利息业务收入风险效应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在进行多元化发展的同时要将注意力重点转移至风险控制。章艳红、黄隽(2010)收集了美国商业银行在21世纪头八年的数据,发现当多元化经营为银行的利润来源拓展了渠道时,其也同时带来了更大的银行风险,而这种风险增加的幅度随着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大而增加。除了从收益的角度研究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发展的风险,另有部分学者间接地从商业银行规模扩展的视角研究其产生的风险。宋清华、曲良波、陈雄兵(2011)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和银行风险的关系进行研究,收集了全国主要的十五家商业银行数据,实证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发展规模和其风险并没有存在明显的影响关系,不过这不表明对于商业银行的多元化规模扩展的监管可以放松,否则会带来严重的系统性风险。陆岷峰、张惠(2011)则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极不平衡,首先规模的呈现局面就存在局部过度饱和的情况,从而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系统性风险,其次在结构的发展上失去了协调,造成风险的叠加,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当前就面临着如何保持适当的规模和协调的结构以保证健康发展的命题。1.4本文的研究思路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强资本约束下拓展非传统业务,进行多元化经营的趋向,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发展的变化路径、发展动因和发展现状,并结合多元化经营理论中的协同效应及其异化风险理论,建立从多元化经营范围经济性的视角研究多元化经营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本文的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具体说来,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交待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即多元化经营和范围经济的概念进行了具体详细的界定,再对国内外研究的文献和成果进行归纳和分析,最后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文章架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从时间上理清了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发展的三个阶段,并具体介绍了各阶段的市场发展和竞争状况,以及当时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接着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进行多元化经营拓展的主要三方面动因,并通过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描述了当前商业银行多元化发展的现实状况。这一章作为下文研究多元化经营对风险影响的分析背景与基础。第三章进行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的阐述。在介绍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三个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文具体的研究情况选择了协同效应及其异化风险理论作为本文的研究理论基础,并根据该理论从不同方面具体分析了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范围经济性对银行风险影响的表现。第四章在上文奠定的理论基础上,进行了多元化经营范围经济性对银行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本章首先对本文的重要变量也就是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范围经济系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计算和研究,接着说明了论文实证模型用到的变量、所选的样本和方法,构建了本文的实证模型,并就回归结果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范围经济的视角定量分析多元化经营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第五章是本文的总结章节,对本文的基本结论进行阐述并对前文的各种分析结果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延伸了对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各项建议,并预测了今后对多元化经营发展及其风险研究的发展方向。1.5本文的创新与不足(1)本文的创新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第一、不同于过往偏重于多元化经营对银行业绩影响的研究,本文从多元化经营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可以全面考察多元化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第二、不同于过往研究中或者从横向分析银行扩大规模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或者用非利息收入占比等多元化经营程度衡量指标来研究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风险,本文选取反映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范围经济性的范围经济角度来研究多元化经营风险。第三、本文将协同效应及其存在的异化风险理论引入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风险研究中,为研究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追求范围经济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不确定性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四、本文根据实践和研究的发展,打破了范围经济从节约成本角度出发的传统定义,给予其定义更广泛的范畴,将多元化经营企业进行横向或纵向多元化扩展获得的更大的收益(利润上升、效率提升、成本节约等)都包括在范围经济中。(2)本文的不足在文章的研究中也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第一、数据方面。首先,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公开的数据较少,因此能够获得较全面数据的银行数量很少,加上目前我国围绕多元化经营风险展开定量研究的文献较少,造成了数据的局限性,从而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准确度;其次,在现阶段我国银行的财务报表中,仅能体现五大类非利息收入的状况,没有可以具体体现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涉及到的不同性质、不同专业领域业务的经营数据,因此无法像国外的相关研究一样精确地计算范围经济程度,只能从相关隶属的非利息收入角度来进行研究。第二、理论方面。关于商业银行在多元化经营中追求范围经济的过程产生的协同效应和异化风险理论,只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两方面各自的具体表现,其相互作用及对风险产生影响的过程未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进行分析。第三、银行经营风险水平的度量方面。对银行的经营风险进行度量,存在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各自在应用时都存在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何种方法较佳,国内外学术界是存在争议的。本文根据数据的可得性来选择合适的度量方法和风险指标,但其可能存在片面性或不准确性。第四、范围经济系数的计算方面。虽然论文通过具体模型对范围经济系数进行了定量估算,选取的模型也是现阶段被广泛应用的模型,但是由于此模型依然具有局限性,模型参数的估计精确度还有待提高。2.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发展现状经过改革开放之后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金融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业的多元化发展也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经营管理上也在逐渐调整其多元化格局。总体上来说,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和产品类别逐渐丰富,领域逐渐扩展,功能不断完善,发展势头猛烈;但是同时也存在起步晚、发展程度低、同质化以及制度体系不配套等方面的问题。本章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阐述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发展的路径、多元化经营的动因以及商业银行多元化格局现状。2.1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金融体制是以中央银行为主体的自上而下的计划型“大一统”体制,还谈不上多元化发展。改革开放后的三十余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业制度走过了一个由表及里的渐进式变迁过程,在监管部门的调控下,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发展历程大致可描述为三个阶段:相对独立与有限混业经营——严格分业经营——分业经营向现代多元化经营过渡。2.1.1商业银行相对独立与有限混业经营时期(1979年-1993年)1979年,邓小平同志指出:“银行要成为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来源于中国经济网/dissertation/macro/thr/jr/index.shtml发出了我国银行体系改革的动员令。当年我国票据承兑与贴现市场建立,这对促进银行经营业务多元化具有重要意义。1984年起,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陆续恢复和独立。1986年以交通银行恢复成立为标志,我国开始探索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一不同于国有专业性银行的金融机制的打造,交通银行作为我国首家可以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综合性商业银行,也是当时惟一没有受到业务分工限制的银行,经营范围既包括经营本外币业务,又涉及证券、保险、投资、租赁和信托等类别非银行金融业务。而此时政府也着手探讨银行从专业性向商业性转变的方式,推动各家银行往综合化的布局发展,出现了“工行下海、中行上岸、建行破墙、农行进城”的局面,银行的业务之间开始呈现交集从而有了交叉性竞争。至1993年底,我国金融体系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形成了包括“4家专业银行,9家全国性和区域性商业银行,12家保险公司,387家金融信托投资公司,87家证券公司,29家财务公司,11家金融租赁公司,5.9万家农村信用社和3900家城市信用社和若干国外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的相互分工、合作的格局。来源于中国经济网/dissertation/macro/thr/jr/index.shtml来源于中国网/economic/txt/2007-01/28/content_7725061_2.htm从整体上看,这个阶段银行开始相对独立,不过并没有受到分业经营的限制,初步呈现出混业经营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但是整体而言,此阶段银行的定位不够清晰,内部管理相对混乱,风险控制的意识更是薄弱,各个部门和机构之间的业务几乎无“防火墙”一说;特别是由于人民银行缺乏有力的监管措施,各金融机构产生了大量的违规操作,造成了很大的经营风险。1988年与1992年我国分别在经济发展时遇到了经济过热而导致市场秩序混乱的危机,市场化改革因此也放缓了速度,1993年爆发的“3.27国债风波”使监管层下定决心对混乱的金融市场加以整顿。2.1.2严格分业经营体制建立时期(1993年-2001年)面对混乱的金融秩序,自1993年开始我国的金融体系在政府的干预下进行了强制性变革,“分业经营以及分业管理”的模式开始推行,尤其是在1993年-1997年严格推行。具体进程如表2-1所示。表2-1分业经营体制推行过程根据互联网信息发布整理所得1993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银行业与证券业实行分业管理”。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转换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并且强化金融监管,对于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和信托业实行分业管理。1994年底开始政府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等法律,以立法的形式确定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的模式,其中《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国境内不得从事证券业务和信托投资业务,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方式也就被阻扰。1997年中央银行发布了《关于各商业银行停止在证券交易所证券回购及现券交易的通知》、《关于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票市场的通知》等限制规定,整顿商业银行违规入市的资金,有效治理了金融市场的混乱。不过自1998年开始,我国的金融分业模式一方面得到不断的完善,另一方面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直接融资的比重不断提高,监管部门对银行多元化经营的限制也有所松动。199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制订并颁布了《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管理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管理规定》,准许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2000年与中国证监会又联合发布了《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拆借市场,以自营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为抵押向银行贷款。这些对商业银行而言,标志着多元化经营渠道的开放。整体上而言,这个阶段银行失去了证券、保险、信托等方面的收入来源,非利息业务的种类锐减,非利息收入水平明显下降,商业银行重新开始倚重传统业务,利息收入回归到收入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另外此时我国的金融业开放和改革程度仍然较低,在缺乏外部竞争和享有体制保护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多元化发展踟蹰不前。2.1.3分业经营向现代多元化经营体制过渡时期(2001年至今)2001年11月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金融业开始进入高速的国际化发展道路,全球金融创新浪潮的影响以及外资银行不断进入中国市场的竞争危机感让商业银行对于打破分业制度的呼声更强。2001年7月,人行发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允许商业银行“在经批准的条件下开办代理金融衍生业务、证券业务、各类投资基金托管、财务顾问、信息咨询等业务及代理保险业务”。2002年4月,中央银行在此《规定》的基础上发布了落实此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列举了中间业务的具体划分,共清理出9大类、31种小类中间业务,提高了可操作性。2004年我国对《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公司法》等进行了修订,2005年又修订了《证券法》。特别是,在《商业银行法》的修正案中将“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变为“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这虽然并没有确切地指出允许混业经营,取消分业经营的方式,但也为商业银行拓展多元化经营建立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空间。2005年2月出台的《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加快了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步伐,因为参照国际经验,商业银行发起和设立基金公司一般表明着混业经营的开始。2006年人行推行“人民币互换交易试点”,并在《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证事项实施办法》中明确了商业银行开办股票质押贷款业务的条件。2008年银保合作开始提速和深入,这是又一金融混业经营的标志性事件。2008年底银监会颁布相关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这使商业银行的贷款可以正式介入股权投资领域,大大增加了手续费收入来源。2009年上市的商业银行被批准可以申请从事债券交易业务,大大增加了投资收益来源。在连续的政策和法律出现监管宽松的迹象的刺激下,各个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趋势也日益明显,经营范围不断扩大,虽然传统业务依然占据着银行经营的大半江山,但是随着多元化经营步伐的加快,非利息业务收入的增速已经大大超过了利息业务收入的增速。2.2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选择的动因2.2.1市场背景的推动力改革开放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市场背景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发展最主要的外部推动力。一方面,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加快,商业银行逐渐褪去政府保护的印记,商业银行也失去了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明显的市场份额优势,再加上外资银行的分支机构大量涌进,其全能银行的优势正在日益显现,市场竞争的压力急剧上升,导致以逐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开始寻求拓展盈利的渠道;另一方面,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银行业信贷收紧,对资本的严格监管倒逼商业银行转型,而同时金融监管层对金融市场分业经营的监管有所松动,分业经营的界限不断模糊,这为商业银行扩大业务范围领域提供了空间,使商业银行能够大量涉足非传统业务领域而赚取非利息收入。2.2.2金融创新的促进力新世纪金融市场的战争很关键的一环是科技应用的战争,随着电子技术在商业银行各业务中应用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推行,包含了完备的转账、自动化出纳和信息传播与处理的全球性网络建立,因此地理位置的障碍也随之被消除,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而且科技的应用也使交易成本和信息处理成本得到可观的降低,资金得以转移到改善和提高员工素质和服务质量上来,减少了人为摩擦,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能更好地迎合客户的需求,从而打响银行的品牌,极大地促进了商业银行产品的丰富和业务范围的衍生。除了在技术上的革新产生的动力,银行监管的放松也使商业银行挣脱了当前众多业务上的束缚,推动商业银行在业务和产品上进行创新和变革,释放出部分金融市场的效率。2.2.3自身发展的需求力首先来说,范围经济是企业选择发展多元化的根本动因。商业银行可以依靠多元化经营向客户提供更大范围的产品和业务(包括存贷款、证券、投资、发债、保险、信托、资产管理等),通过“一条龙”后台服务获得更大的综合经济效益,同时还将管理于某一客户所关联的固定成本,包括物资和人力成本等分摊开来。其次,多元化发展可以解决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发展困境。当前国内的商业银行都存在突出的市场结构不够优化的限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空间分布和网点布局不合理,银行的设立和并购活动频繁,市场较为动荡,而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的力度更是前所未有,市场份额抢占激烈。这些问题的尖锐化都推动着商业银行进行资源整合,并积极拓展利润空间,这样不仅能提高经营绩效和效率,而且也有利于推动商业银行整体管理能力的提升。再次,多元化经营将大大提高银行资产的利用效率。1977年提出的“投资不足”假说指出银行为了控制其风险水平,将资金过多地投资于表内安全项目,这样则会使公司股东的价值遭受损失。而根据资产组合理论,若从事不相关或者相关性很弱的多项业务,其收益的风险将被大大降低,商业银行通过多元化经营,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就可以解决投资不足的问题,大大提高银行资产的利用率和利润率。除了以上三点,追求经营重心的转移、追求扩大规模以提高市场支配能力、通过多元化分散风险等也都是商业银行多元化的动因。2.3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状况在我国金融市场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和金融市场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整体说来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既呈现了发展较快、势头较好、门类和品种增速较快、领域拓展更广、功能和服务不断向好的良好局面,但同时也存在着起步晚、特色弱、同质化、创新业务收入占比低以及监管体制不配套等问题。下文将根据本文对多元化经营的定义,从横向的组织结构格局发展和纵向的产品业务发展两个层次来分析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情况。首先,从横向的组织结构发展的角度分析。前文提到现阶段多元化经营主要体现为三种组织形式:金融控股公司、产融结合和全能型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则主要是采取兼并收购的途径,组织形式上多体现为准金融控股公司。表2-2是我国当前金融体系中的部分(准)金融控股公司一览表。
表2-2我国当前金融体系中的部分(准)金融控股公司由各公司年报、互联网整理所得母公司被参股的子公司以金融机构为主体工商银行集团工商银行、工商香港、工商亚洲、工商国际、香港友联银行;控股银瑞信基金公司;间接参股太平寿险和太平保险交银集团交通银行、交通证券、交通银行信托、中国交通保险公司、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中信控股中信银行、中信证券公司、中信国际金融控股公司、信诚保险公司、中信信托公司、中信期货公司、中信资产管理等中银集团中银控股、中银香港、中银国际光大金控中国光大银行、光大证券、永明保险、光大国投、光大控股(香港)、申银万国证券平安集团
平安人寿保险、平安财产保险、平安海外保险、平安信托、平安证券、平安银行银河金控河证券股份公司、银河投资公司和银河基金公司招商银行招商基金、招商证券、招商金融租赁以大型国企为主体山东电力集团控股鲁能金穗期货经纪公司、英大国际信托、英大证券咨询有限公司、鲁能英大保险代理公司;间接参股蔚深证券首创集团首创安泰人寿保险公司、首创资产管理公司、首创证券公司海尔集团全资海尔财务公司、青岛商业银行、鞍山信托;控股长江证券、纽约海尔人寿保险公司中海油中海油财务公司;拟与外资合资成立保险公司首都机场金元证券、中美大都会保险、天勤保险经纪公司、金飞信托红塔集团红塔证券、国信证券、太平洋保险公司;参股交通银行宝钢集团宝钢集团财务公司、参股联合证券五矿集团五矿集团财务公司、金盛人寿保险公司;参股香港第一太平银行;在美国成立五矿证券公司;独资、合资开办6家期货公司华能集团财务公司;参股招商银行、长城证券、华夏证券、巨田证券、太平洋保险招商局招商银行第一大股东;参股国通证券、平安保险国家开发投资集团国家开发银行,参股招商银行、南方证券、华夏证券、国泰君安证券、中国国际证券、红塔证券东方希望民生证券第一大股东;参股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民生保险上海久事参股浦发银行、宏源证券、海通证券;天同基金公司发起人之一当前增加非银行金融领域业务的收入是我国商业银行丰富多元化经营的主要途径之一,从表2-2中可以看到,各商业银行所开设的金融机构或者参与到的准金融控股集团涉及到的种类较为多样,包括基金公司、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控股保险公司等,但是不同的公司之间差异化较大,只有部分公司同时涉及了各种种类。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与西方的商业银行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这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发展起步较晚,而且是处在分业经营体制的束缚下,商业银行仍然是以传统的存贷业务为主营业务。表2-3中将我国与西方商业银行业务的经营范围进行对比。表2-3中西方商业银行业务范围比较邹江,张维然,徐迎红.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比较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4,(12):69-73.业务范围西方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所有业务绝大部分业务信托业务所有业务以前从事过,目前基本取消基金业务所有业务基金托管业务、代理销售开放式基金保险业务所有业务代理销售保险、代理收取支付保费业务、银保通投资银行业务所有业务部分业务证券经纪业务所有业务代理发行证券、银证通、银证转账、银期通其次,从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产品和业务收入角度来考察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状况。将商业银行的业务分为传统的存贷利息收入业务和非利息收入业务,从商业银行的利润表中可以看到,当前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主要包括投资收益、手续费和佣金收入、汇兑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其他营业收入五项。这里将选取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年-2011年的数据(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和Resset数据库)进行描述性的统计,来分析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状况。见表2-4和表2-5。表2-4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变化营业收入总和(亿元)利息收入总和(亿元)非利息收入总和(亿元)非利息收入占比(%)20068218.116467.081751.0321200711346.528992.962353.5721200813639.1511464.582174.5716200913910.5711001.862908.7121201017558.8514039.043519.8120201122338.3317507.494830.8422从表2-4中可以看到,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在2006年到2011年间,除了2008年由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非利息收入较上年减少,非利息收入的规模都在不断地增加,从2006年的1700多亿元增长至2011年的4800多亿元,增长了近两倍的量。虽然根据相关的参考文献,在对我国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商业银行进行研究时,非利息收入增长的倍数更加可观,但是这是由于早期我国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刚刚起步,非利息收入基数较小。但是从非利息收入的占比的角度来看,随着其营业收入总量的持续增大,除了同样的原因导致2008的数据较为异常外,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总收入中的占比一直保持浮动在20%左右。这说明传统的利息业务收入和非传统的业务收入的增长是同步的,非利息收入的增长只是随着商业银行总体经营规模的扩张而扩张,与国外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普遍高于50%的情况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业务未动摇传统存贷业务的主导地位,处于附属地位,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程度仍然不深。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没有国外商业银行广泛,受到分业经营的限制,我国商业银行对于衍生交易、投行业务及咨询类业务等方面都涉及不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国的资本市场环境仍然不够成熟和稳定,这也很大程度影响了商业银行开展衍生业务。表2-52011年我国各类上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银行 0.31工商银行 0.24建设银行 0.23农业银行 0.19民生银行 0.21招商银行 0.20交通银行 0.19中信银行 0.15兴业银行 0.15平安银行 0.15光大银行 0.14华夏银行 0.10浦发银行 0.10城市商业银行宁波银行 0.14南京银行 0.13北京银行 0.09由表2-5可以看到,在这三类银行中,非利息收入占比最高的是四大国有银行,平均值为24%;其次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其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均值为14%;城市商业银行则紧跟其后,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均值为12%。国有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远高于其他商业银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有商业银行规模较大,且拥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国有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款业务长期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优势,因此拥有的渠道、客户资源、技术资源、品牌资源等在市场上保持着领先的优势,这些资源上的优势恰恰也是发展如财务顾问、理财咨询、银团贷款、现金管理等新型业务所需要的。发挥大银行的品牌效应,使客户更愿意选择大型商业银行开发的非传统业务,加强其营销效果,而不断扩大的营销规模也能反过来给商业银行进行非传统业务和领域的开发带来刺激和动力,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效应为其发展多元化业务打造了良好的基础;第二,国有商业银行中中国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的贡献特别大。2012年,四大国有银行非利息占比中中国银行的比例比2011年全部上市商业银行的比例的平均值还高出了将近10个百分点,这拉高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整体均值。中国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较高的最大原因是其非利息收入中的汇兑收益贡献很大,中国银行作为我国外汇经营的专业银行,其具有购汇结汇这方面上传统的优势,但是要注意的是这部分收入的波动性受市场影响大,波动性也较大,可能会影响其在非利息收入占比上持续拥有优势。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较高,其他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水平比较低也比较接近。虽然从各种报表和报道来分析,相比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更加重视,但是由于其在规模和客户资源等方面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因此在非利息业务收入上的表现不够突出。而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更加受到了股份制商业银行所受到的限制,而且还会受到地域间金融发展程度差异的影响,可能造成城市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发展状况的参差不齐。3.多元化经营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理论分析在阐明了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发展的阶段演变、发展动因以及现阶段状况之后,已经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有了基本的了解。本章将继续阐述多元化经营的范围经济性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理论基础,从而更加深入地分析本文的主题。在章节中将对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和筛选,进而奠定本文的理论基础,为下文中针对多元化经营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做好准备。3.1理论依据的选择——协同效应及其风险异化理论为了给之后的实证分析做好铺垫,必须首先理清国内外研究中对于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影响的相关理论,并从中选择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总体来说当前有关银行业多元化经营的理论主要有三种:资产组合理论、协同效应理论以及内部资本市场理论。下面首先简要介绍这三种理论。(1)资产组合理论根据Markowitz的资产组合理论,“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企业参与各种行业进行多元化经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动因,就如同投资股票市场时,将资金放在不同的相关性较小的组合中,可以预防市场的不确定性,降低利润率的波动性,分散风险。因此此理论讨论的是收益和风险的关系,而且一般针对的是非相关多元化业务,即对资产组合的方差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多元化各业务间收益的协方差,至于单个业务的收益方差则居于次要地位。可以得知,资产组合的这种非相关多元化业务经营的风险分散效应,暗藏着企业拥有丰富的资源、技术、人才来有效经营和管理其各类产品和业务的假设。(2)协同效应理论及协同效应异化风险协同效应(SynergyEffects),“简单地说,就是“1+1>2”或者“2+2=5”的效应”。吕素香.金融业范围经济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4,(7):56-57.是指将企业视为一个协同系统,其经营的不同专业领域通过相互协作共享资源,比分开单独运作的企业取得的盈利之和更高,或者企业在生产、服务、管理的不同环节和阶段因为有效利用共同的资源而产生了整体的效应。20世纪60年代协同效应由美国的战略管理学家引入企业多元化战略的理论框架中,认为“所谓协同就是企业通过正确认识自身能力与抓住机遇相互匹配,来拓展新的事业”。来源于百度百科/view/61326.htm协同战略可以像纽带一样把公司各项多元化的业务联结起来,即企业有效地配置生产要素和各项资源,合理地进行销售、运营、投资与管理的战略安排,可以实现一种类似报酬递增的发展优势。吕素香.金融业范围经济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4,(7):56-57.来源于百度百科/view/61326.htm协同效应的来源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一是范围经济,各项业务分块和组织分块可以交互延伸;二是规模效应,共享后各项采购、生产等的成本随着规模的扩大而下降;三是企业在业务结构、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重组或优化,通过减少不必要的设施或劳动力等而带来的节省。但是协同效应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实现协同效应的过程中会发生风险异质化,即当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追求协同效应时,由于复杂的组织结构关系,其各项业务在运行或者互动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与协同效应背道而驰的结果,这就是协同效应异化风险。在企业多元化经营环境中,协同效应异化风险可表现为:第一,株连风险。企业内部各子公司之间由于大量的关联交易而形成密切的财务联系网络,子公司的财务问题可能经过网络传递给公司的其他部分,而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社会大众面前,子公司的危机也将波及企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和地位,可谓一损俱损;第二,管理风险。多元化经营组织结构复杂,对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增加了难度,这样会造成公司总体经营的不协调和信息不对称,从而干扰决策思路,而且公司多元化的业务和组织相关性的不确定性带来了风险抵消还是叠加的不确定性,造成了风险管理的混乱;第三,资本金重复计算的风险。若公司的子公司之间业务交叉和股权投资频繁,可能使同一资本被重复计算,导致公司的财务杠杆比率过高,带来流动性风险;第四,规避监管的风险。多元化经营涉及到的不同专业领域的业务监管是不同的,存在企业通过内部资产转移或调配来规避监管的情况,长期来看不仅会给监管带来困难,更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整体风险。(3)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内部资本市场理论是指当外部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或者外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引起了传统资本市场的失效时,企业会开始向内部寻求倚靠,进行内源融资,这样内部资本市场就冲破了企业在外部资本市场中受到的局限性,企业本身或是集团本身替代了外部市场。依靠内部资本市场,有以下优点:第一,内部资本市场可以优化重置企业的资产。在多元化运营业务的公司,如果其中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业绩不理想,也可以从另外运营情况较好的部门获得支持,因此在长期的发展中将促进公司的资产重新优化配置;第二,内部资本市场可以实现资源效应最大化。运营项目的剩余是内部资本市场收益的全部来源,将公司的资金在内部留用聚集起来进行统一调配,从而可以把有限的资源调配到投资收益较高的项目上,实现企业整体收益的最大化;第三,内部资本市场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内部资本市场中企业的总部分阶段投资于各个项目,在这个过程中资金等资源是通过内部的竞争由总部重新进行分配而不是自动流向各生产部门的,这种分配的标准就是资金的投资回报率,这样的方式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活力,带动了各机构的良性竞争,进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从以上三种多元化经营的相关理论看来,资产组合理论从收益和风险的角度分析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的风险分散效应,协同效应理论阐明的是多元化发展方式获得的协调效应和优势以及其可能发生的异化风险,而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则是突出了有效的内部资本市场带来的多元化收益。可以看出内部资本市场理论不适合本文的研究,本文研究的是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范围经济性对风险的影响,因此到底是选择资产组合理论还是协同效应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首先,本文从范围经济的视角分析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风险,而从本质上来说范围经济效应隶属于协同效应;其次,银行的各类业务不同于资产组合理论中假设的资产情况,其资源、信息、技术等的专业化程度低,多元化业务之间的相关性较强,而且新的业务还会另外带来经营风险,这对资产组合理论的应用产生了局限性;再次,基于资产组合理论,不相关的多元化业务能对冲银行的风险,协同效应理论则是一方面表明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可以带来协同收益从而降低风险,另一方面又会因为复杂的多元化业务和经营带来异化风险,其中也包括资产组合理论无法解释的相关性业务风险和新业务带来的风险,两个方面造成了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能否降低银行风险的不确定性。因此,相较于资产组合理论,本文更适宜选择协同效应及其风险异化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理论基础上通过实证检验来分析多元化经营对银行风险的影响。3.2多元化经营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具体表现通过上节的分析,本文将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协同效应及其风险异化理论选定为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在此应先具体结合该理论来分析多元化经营的范围经济性对银行风险影响的表现。从一方面来说,商业银行进行多元化经营可以带来协同收益从而降低风险。协同效应是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重要动因,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实现范围经济和规模效应达到降低成本、增加收益、降低风险的目的。其来源主要包括(1)投资业务。所有部门都共用一个投资部门,公司成本得到降低,管理得到优化;(2)销售网络。可以整合成一个专门的销售部门和渠道进行销售,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效率;(3)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客户信息和资源的共享;(4)公司信誉。通过集团化来推广公司的形象,有利于提高其多元化业务的品牌影响力。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商业银行在进行多元化经营追求范围经济的过程中取得的协同效应发挥不理想,也有可能带来风险异化的不良后果。其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风险的传播性。第一,共同的客户资源引起的风险传播。银行通过扩大经营的范围,建立良好的信誉来达到协同效应,将客户发展成不同的业务或者机构的共同客户,但是同样不良的信誉也会引起原本的客户资源离开公司,以致多个业务或者机构遭受损失。第二,有形的风险传播。当银行的风险暴露直接或间接成为其多元化经营体内部的子公司或组织的债权时,这种风险暴露就会对银行的流动性和清偿能力产生影响。这种风险暴露通常有包括关联企业间的信用链突然中断或者信贷得不到展期、交叉持股、银行关联公司的证券交易、银行内部的承诺和担保失信。第三,无形的心理风险传播。当银行内部某个业务或者机构出现财务困难等状况,就会被市场理解为整个银行的经营状况发生了危机,从而将此风险迅速传播给多元化经营中的其他业务和机构。(2)风险的集中与转换。首先是风险的集中,由于银行内各多元化业务可能存在共用的信息系统、销售部门、投资部门,因此系统内的技术风险、销售风险(市场风险)、投资风险往往也会在这些部门集中,这对整个系统的风险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多元化经营的银行可能拥有不同专业领域的金融机构,银行将统一对非系统风险进行控制或进行风险分散,但如果非系统性的风险无法分散,或者在公司总部这一层进行控制,风险就会不断积累,以致到了一定程度后集中爆发。风险的转化则主要是表现在业务风险向管理风险转化、操作风险向技术风险转化等。(3)文化冲突。在我国银行进行横向的多元化经营即扩张其金融机构领域,一般是通过兼并收购来完成的,企业之间的文化冲突风险明显存在。比如,商业银行的公司文化是追求稳定的客户关系,实现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的协调和发展;投资银行的公司文化是追求企业家敢于开拓、敢于冒险的精神和建立较强激励性的报酬体系;寿险公司的文化一般是与咨询式的销售、市场营销创新、激进的作风以及有激励性的报酬体系相联结的。(4)利益冲突。在金融控股公司中的利益冲突由于结构的复杂关系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包括各个部门间的相互冲突、母公司和分支机构间的相互冲突、各个机构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引起的冲突等。因此,综合以上两方面的具体分析,根据协同效应及其风险异化理论,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能否降低银行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需要在此理论基础上通过实证检验来分析多元化经营对银行风险的影响。4.多元化经营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本章建立在上文中阐述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将对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范围经济程度与经营风险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因此本章将对本文的重要变量,即代表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范围经济程度的范围经济系数进行计量,并说明论文实证模型用到的变量、所选的样本和方法,以及对相关的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和阐释。4.1我国商业银行范围经济系数的计量本文研究的是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范围经济性对经营风险的影响,因此作为实证分析的重要基础,需要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情况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4.1.1计算方法和样本的选择前文中对范围经济的定义中已经提出,对范围经济更为广泛的定义应该打破仅从成本角度来考虑的局限性,因为范围经济性是由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而带来的其成本的节约、获利范畴的扩大、管理效应和信息溢出效应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单纯是由于成本节约作用产生的,因此本文将从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综合经济效益的角度选取方法和样本。在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文献中,从多元化经营综合效益角度进行范围经济研究主要通过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将计算企业多元化的Rumelt指标作为范围经济指标参见闰彦明参见闰彦明.中国商业银行业多元化经营绩效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5,(10):29-38.第二种则是超越对数函数,这种方法的应用更为广泛。其优良的特性为既考虑了各个自变量对于因变量的影响,又考虑了各个自变量之间的相互效应对因变量的影响,并且从数据的角度来看,采用超越对数函数对数据要求相对不高,增加了其可行性。基于超越对数函数的包容性和易估计性,本文采用第二种方法来计算范围经济系数。而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虽然有混业经营的趋向和相关表现,但是当前的制度和监管模式依然是针对分业经营的,因此按照前文对多元化的定义,如果对多元化经营从横向的经营范畴来理解,未有渠道可以全面地统计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中涉及到的证券、保险、信托等其他专业领域业务的具体收益和经营情况,根据实际的数据可得情况,本文中对多元化经营从纵向的业务和产品多元化的角度进行分析。按照此角度,从商业银行的利润表中可以看到,当前商业银行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利息收入和投资收益、手续费和佣金收入、汇兑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其他营业收入五项非利息收入。因此本文引入商业银行的利润总额、利息净收入和由投资净收益、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汇兑净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其他营业收入此五项之和所得的非利息收入,为了排除所得税率不同造成的影响,采用的是银行税前的利润指标,方程设定为:()(式4.1)式4.1中,PTA表示商业银行税前利润总额,X1表示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X2表示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之和,对变量取对数,α、β、γ是回归系数,ε是误差项。通过考虑非利息业务对主营的资产负债业务即利息业务的影响来研究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性,这表示当商业银行进行多元化经营,其非利息业务产生的收入增加量比经营该业务造成的主营利息业务收入的减少量多时,商业银行具有范围经济性,具体可用范围经济的判别因子即范围经济系数Eqscope来判断:(式4.2)Eqscope是利息收入对非利息收入的规模弹性,它可以衡量银行进行多元化经营的范围经济或范围不经济的程度。当Eqscope>0,表明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会随着非利息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商业银行在传统业务之外开展多元化经营有利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的发展,则该商业银行存在范围经济的现象,并且随着Eqscope数值的变大,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范围经济就越明显;当-1<Eqscope<0,表明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收入的增加导致利息业务收入的减少,但是其导致利息收入减少的程度是小于非利息业务收入增加的幅度的,因此从整体上看商业银行进行多元化经营还是具备范围经济性的;当Eqscope<-1时,表明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存在范围不经济,而且随着其绝对值的增大,银行的范围不经济越明显。根据方程(式4.1),可以推出方程(式4.2)中的偏导数:(式4.3)(式4.4)此处选取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包括平安银行、宁波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南京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光大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2006年-2011年的相关年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和Resset数据库。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创新的具体进程,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自2004年起都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并且在剥离不良资产并引进战略投资者后上市,在这样的变革后四大行的收入结构和业务结构实际上已经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各家上市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基本是在2005年之后上市;再者2005年以后外资商业银行在我国的市场开拓活动明显增多,这既对国内的商业银行施加了较大竞争压力,也为国内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提供了启示,加速了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发展的进程。因此运用2006年之后的数据更具有代表性,而2006年之前的数据则不具有可比性。综合这三方面的原因,本文数据样本的起始点选择了2006。4.1.2计算结果及分析通过对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可得到方程组(4.3和4.4)中各系数的估计值。进而笔者利用估计结果,进一步计算出各家商业银行各年的范围经济系数。如表4-1所示:表4-12006年-2011年各商业银行范围经济判别因子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工商银行1.38931.37421.31111.29531.28991.2767农业银行1.02061.02091.10241.06131.06561.0589建设银行1.22381.19611.17441.13351.14591.1210中国银行1.07421.07061.03671.03091.03381.0325交通银行1.09641.08951.09041.07911.07741.0701光大银行1.00301.11051.09161.08151.08441.0800华夏银行1.04661.06031.05361.11811.12151.1019民生银行1.24551.17601.19151.21301.20681.2042平安银行0.96880.99761.00580.99570.99331.0023浦发银行1.00510.99150.98400.97430.97870.9762兴业银行1.13401.10291.11141.07931.08981.0900招商银行1.03401.01001.00390.98730.99070.9924中信银行1.11871.12961.09871.09021.08091.0735南京银行1.06171.02300.98610.98440.99290.9852宁波银行1.07561.07741.04141.06441.07121.0585北京银行1.10491.08561.08221.07621.08781.0658我们可由表4-1来分析各家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状况以及其相互之间的差距和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首先,近年来各上市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系数都为正数。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发展,包括展开中间业务收入以及各项投资活动,在带来非利息收入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传统主营的存贷业务收入的增加,整体上有利于商业银行收入的增长,各商业银行存在不同程度的范围经济。这样的结果是符合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特性和初衷的,银行在各种资源、信息和人力上的专用性较低,因此当其在提供各种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时可能是建立在共同的生产要素或资源的基础上的,从而产生范围经济性。另外根据对当前各企业组织和居民金融需求的了解,都是偏向于综合化和广泛化的,因此当他们接受到银行非传统业务的服务时,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后抑郁心理辅导培训
- 2024年度教育咨询服务合同(标的:留学规划与语言培训)
- 回收牛蛙合同范本
- ICU护士的分级培训
- 健康素养培训课件
- 2024年度质量保证合同:餐饮食品安全保障与质量检测
- 2024年度供应链管理合同范本
- 2024年度软件开发合同的技术指标与交付时间
- 有第三方的买房合同范本
- 老挝语合同范本
- 水泵房每日巡视检查表
- 垫片冲压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 常见矩形管规格表
- 高中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表
- Python-Django开发实战
- 小学道法小学道法1我们的好朋友--第一课时ppt课件
- 配电箱安装规范
- 中英文商务派遣函样板
-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超市》含反思
- 弯臂车床夹具设计说明书
- 企业员工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探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