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丽水市仁庄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人的姓与名余昌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就产生了姓氏。在关永礼先生所著的《中国姓氏文化》一书中讲到,许多欧美国家名前姓后的姓氏构成方式,迟至中世纪才产生并传承下来。亚洲越南、朝鲜等国的姓氏在14世纪左右才普及兴盛,而且多由中国传入。日本则更晚,1876年才颁布《平民必称姓氏、名字义务令》,普遍推行姓氏制度,改变了此前只有贵族、武士、神职官员才享有姓氏的历史。
而细致考究下来,“姓”的来历要比“氏”更古老。“姓”字是由“女”字和“生”字组成的,《说文解字》解释:“姓,人所生也。”远古的人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姓就代表了一个人母系血统,一个始祖母所生的后代即为同姓。中国的古姓中大多都有“女”字偏旁,如姬、姜、嬴、姒、妫、姚等,也正反映了“姓”和母系血统的密切关系。
远古的人们把氏族繁衍的功劳归于某种神秘的自然力量。比如在周人的传说中,他们的始祖母姜嫄因踩了熊的脚印而生了后稷,因此周人以熊为图腾,并姓姬,甲骨文“姬”字的右半部,就是熊的脚印的象形。而在商人的传说中,他们的始祖母简狄因吞食了燕子蛋而生了契,所以商人就以鸟为图腾,并姓子,子就是卵或蛋的意思。
如果说,“姓”是来自母系,那么“氏”就是来自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繁衍,男性在生产和战争中的优势不断凸显,氏族群体中出现了强有力的男性首领,他们要对自己率领的群体用某种称号作出区分,这就是“氏”的来历。最初的氏,是这个氏族男性首领的称呼。
战国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局的动荡,许多贵族降为平民。原本只有卿大夫之家才有资格立氏,随着士和平民地位、权力的上升,他们也开始称氏。氏已不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人们在交往中互相称名称氏,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彻底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氏只剩下了标记直系血统的作用,性质上没有了贵贱之别。汉代以后,通称为姓,自此姓氏彻底合一。现在人们所说的名字是指一个人的名,与古代所说的名字不同。古代的名与字分指,均为一个人的称号。名,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前的称呼,字则是他成年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中国的这种名、字双轨制早在周代就已经形成。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士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古代婴儿出生满两个月就要命名。《礼记》中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这是因为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成年,开始取字。女子十五岁结发加笄(束发的簪子),作为成年的标志,可以取字。一个人成年后,由长辈原先为其取的名已不便在社交场合中被人指名道姓地径直称呼,应另外换一个平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名,否则被视为无礼。因此,以字相称,表示尊敬。
字独立于名之外,又与名密切相关。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可以相互注释,字义相近。也有名与字互为补充,可以连义推想的,如岳飞字鹏举,“鹏举”取大鹏振翅高飞之意,与“飞”互为补充。还有以反义相对取字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熹”与“晦”字义相反。
除了名、字以外,有些古人还有号。虽然春秋时期已有称号的现象,但宋代才是号的大普及时代。明清时期,士人取号之风特盛。清未民初以后、字与号逐渐被笔名、艺名所取代。
(选自《北京日报》2014.02.19)1.下列关于“中国姓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姓氏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关永礼先生认为中国姓氏远远早于欧美国家,更早于亚洲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B.中国古姓的字形大多带有女字偏旁,这种造字结构蕴藏着一个历史事实,即中国大多古姓与母系血统有着密切的关系。C.中国最初的姓来源于母系,而氏来自男性,而且汉代以前氏是贵族特有的标志,汉以后姓氏就完全合一,统称“姓”。D。中国人称氏最初只有卿大夫之家才有资格,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局的动荡,士和平民地位逐渐上升,他们也开始称氏。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在古代,名和字是不同的称号:名,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前由长辈为其所取的称呼,而字,则是他成年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B.古代男子年龄到了二十岁才加冠取字,有“字”之后,“字”就在社交场合被广泛应用,而“名”则退出了社交场合。C.中国名与字的双轨制自周代形成以来,延续了几千年,清末民初以后,字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笔名、艺名。D.古人的“名”与“字”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或字义相近,相互注释,或连义推想,互相补充,或反义相对,对比鲜明。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到14世纪左右亚洲越南、朝鲜等国的姓氏才普及兴盛,日本则更晚,而且多由中国传入,由此他们的姓氏和母系血统关系密切。B.中国古代的氏与分封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分封制彻底废除后,氏只剩下标记直系血统的作用,性质上已没有了贵贱之分。C.古人称自己通常称自己的名,称别人通常称他的字,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如诸葛亮自称“亮”,鲁肃则称他“孔明”。D.有些古人会取号,号出现于春秋时期,但到了宋代,号才进入了大普及时代,而到了明清时期,士人取号之风非常盛行。参考答案:1.C(“汉代以前氏是贵族特有的标志”错,原文是“战国以后……氏已不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2.B(“‘名’则退出了社交场合”错,可以用于社交场合自称。)3.A(“他们的姓氏和母系血统关系密切”无中生有。)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荷风吹彻晓寒①过了桥,就是荷园,周围的时间,属于初秋的黄昏,夕阳从树冠里钻出来,染红蝉鸣之后落向远处的山头。风突然细了,薄了,像一个羞怯的女子,衣裙窸窣,领着一垄的荷向前奔跑,慌不择路地逃出我的目光。②荷园在富家湾,顺着土路出我的大兰冲,就尽收眼底了。对富家湾我算是熟悉的,那里有一个大杂院,许多人家混居在一起,我舅公家也住在那。小时候正月走亲戚,最不想去的就是那里,父亲偏偏不照顾我的情绪,硬要扯上我。去舅公家要经过一座桥,桥有三搭,铺着木板,年深月久,木板变了色,烂了边,穿了孔,踩上去吱吱呀呀地响。随着响声,我感到桥在我的脚下喘息,摇晃。河水挤眉弄眼,冷不丁咧开嘴吐出舌头。我跟在父亲身后亦步亦趋,过了桥,趟过一个个泥水坑,我的心还跳得一塌糊涂,像是要破胸而出。我回头望一眼,老觉得这座桥不怀善意。③见到舅公,父亲偷偷扯一下我的衣角,我怯生生地叫一声,他答应一声后,继续靠在椅子上抽烟。他的两条腿弓得规规矩矩,长烟杆一头衔在嘴里,另一头搁在燃烧的炭火上,造型滑稽古怪。他的脸好像没洗干净,数不清的斑斑点点摇摇欲坠,我怀疑一有风吹草动,那些黑斑就会像雨点一样落下来。这样一张脸,配上灰尘扑扑的墙壁,使我的呼吸开始变得困难。我不想呆在屋里,推开门出去,外面是一个天井,周围放着风车,锄头,晒垫,箩筐,其间还夹着些坛子罐子,梁上挂着一排晒干的红薯藤。天井的四个角上支着柱子,柱子的颜色难以定义,像黑,像灰,又像白。这些东西好像一直定格在那里,压根没有动过。天井里的苔藓也是,总不见长,薄薄的一层,和头年一样,就连溅到里面的爆竹屑,都保留着去年的样子。这般哀凉的意味,不为别的,仿佛就为坐实一件事情,时间都跑到别的地方去了,从未来过这里。④中午,我们围着一张老方桌吃饭,菜看上去不错,大块的鱼肉堆在碗里,我几次伸出筷子又缩了回来,我记起母亲的反复告诫,你去了别人家,鱼和肉不能吃,那是主家待客时装门面的,藏在底下的都是萝卜丝和笋丝。这件事情关系到一户人家或者说一个村庄的尊严,尊严没有贫富之分,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挑战。饭吃得索然无味,我象征性地扒了几口,放下碗筷匆匆出了大门。屋檐下,堆满了杂乱的柴火,紧靠着柴火的泥巴墙裂纹纵横交错,乍一看以为是一张压平的龟壳。宽大的屋坪里,草垛一个挨着一个,这些牛羊赖以度过漫漫寒冬的稻草,被主人今天扯一把明天扯一把,弄得到处是洞,东倒西歪,像一些残缺不全的日子堆积在那里。鸡,鸭,猫和狗在草垛的缝隙里悠闲地漫步,它们打架,跳跃,歌唱,兴致勃勃,这是属于它们的自由广场。枯黄的杂草中,躺着碗和坛子的碎片,牛粪,鸡粪,废纸屑,蛇皮袋,人经过时,要看准了才能下脚,人们忙着挣一份口粮,没有闲功夫去管这些鸡毛蒜皮。天压得很低,一副要下雨的样子,天空下的老宅,屋坪,屋坪里的我,成为寒风中孤独的存在。父亲出来后,我在他面前甩开大步,想以最快的速度逃离那个灰头土脸的地方。⑤我是在一条沥青路上想起这些事情的,路很长,给我提供了足够的回想的时间。我顺着路走,路边的灯柱像两根虚线,向着一片别致的楼房延伸,格桑花簇拥着灯柱下浅绿色的垃圾桶。粉红的自行车游道上,三五个游人骑着租来的自行车慢悠悠地过去。过了游道,拐进一条木走廊,我慢慢地走着,听到鞋底敲在木板上橐橐的响声。几只青蛙从一片荷叶跳向另一片荷叶,一只红蜻蜓刚飞出不远,又依依不舍地折了回来。就在我边走边看的时候,高擎的荷叶,红,白,紫的荷花,傻乎乎的莲蓬,拖家带口向我涌来,一瞬间把我包围了,淹没了。⑥我慢慢累了,坐在木亭子里歇息,有孩子在亭子里卖莲蓬,四个扎成一把,十块钱,我买了一把,剥一个放进嘴里,嫩,甜,脆,比板栗的味道好。晚风送来密集的荷香,这清香缠绕的荷风,把我送往李白王维的唐代,周敦颐杨万里的宋代,送往冰心和朱自清。我看到鱼一条跟着一条来回,戏弄低垂的荷叶,听到桨声欸乃,一只乌篷船摇碎江南的早晨,采莲女子湿漉漉的笑声,接二连三地落向叶面,花间,莲蓬,水里,即将消失之前,又被那支长篙悠闲地搅起,打湿了女子的衣衫。一个荷园,让我轻而易举地凌越了时间,穿过千山万水。⑦我默默安坐,心被很多陌生的东西摩擦着,分明是在故乡,却有挥不去的异乡的气息。在这里,我像是一个失忆症患者,可以去往很多地方,单单回不到过去。过去仿佛被一刀两断,连根拔起,我遗忘了过去,过去也遗忘了我,我第一次发现我是一个这么无情的人。我的乡愁已然下落不明,无处寻觅,不过我并不因此而感到悲伤,我很坦然地接受了一个村庄的命运。⑧夜就要来了,一群鸟从荷风中飞过,我举起相机准备拍下来,鸟很快飞走了,不见了,像在有意回避我的镜头。我意识到,我已经打扰到它们了。(选自2018年9月11日《文汇报·笔会》)20.赏析第①段画线句。21.第③④两段中的环境描写有何用意?22.赏析“荷”在文中的作用。23.评析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20.兼用比喻、比拟的手法,把一掠而过的轻柔荷风比作羞怯逃离的女子,生动形象地描摹出荷风由近及远掠过荷园的情态,委婉地表达出我对故乡的陌生感、疏离感。
21.细致入微地写出故乡环境的陈旧、杂乱、肮脏的特点,与文中荷园美景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了儿时乡村生活的守旧、封闭、落后,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哀凉情绪(厌烦、排斥、无奈),为后文情感的抒发作铺垫。
22.①荷是文章刻画的主要对象(或文章的主要内容),营造了美好的田园气息。②是作者诸多联想的触发物。③寄托了作者向往繁荣兴旺、幸福快乐的美好情感。④首尾呼应,使全文结构严密完整。
23.文章立足现在,以村庄过去的落后贫穷与当下的诗意美好作对比,表达了不必追恋过去,应坦然接受时代发展下村庄变迁的情感,反映出对乡土变迁的一种理性、豁达的态度,这对我们理解当今的新旧变革具有启发意义。【20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结合上下文文意具体分析,按照“手法+内容分析+情感效果”的模式作答。“风突然细了,薄了,像一个羞怯的女子,衣裙窸窣,领着一垄的荷向前奔跑,慌不择路地逃出我的目光”这句话是景物描写,“风”是描写的对象,用比喻、比拟的手法,把一掠而过的轻柔荷风比作羞怯逃离的女子,“领着一垄的荷向前奔跑,慌不择路地逃出我的目光”中“领”“奔跑”“慌”“逃”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描摹出荷风由近及远掠过荷园的情态,全文是写“我”对荷园的回忆,从情感上本句委婉地表达出我对故乡的陌生感、疏离感。【2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考生应从内容、手法、效果等角度综合考虑。第3段环境描写的句子为“外面是一个天井,周围放着风车,锄头,晒垫,箩筐,其间还夹着些坛子罐子,梁上挂着一排晒干的红薯藤。天井的四个角上支着柱子,柱子的颜色难以定义,像黑,像灰,又像白。这些东西好像一直定格在那里,压根没有动过。天井里的苔藓也是,总不见长,薄薄的一层,和头年一样,就连溅到里面的爆竹屑,都保留着去年的样子”。第4段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是“屋檐下,堆满了杂乱的柴火,紧靠着柴火的泥巴墙裂纹纵横交错,乍一看以为是一张压平的龟壳。宽大的屋坪里,草垛一个挨着一个,这些牛羊赖以度过漫漫寒冬的稻草,被主人今天扯一把明天扯一把,弄得到处是洞,东倒西歪,像一些残缺不全的日子堆积在那里。鸡,鸭,猫和狗在草垛的缝隙里悠闲地漫步,它们打架,跳跃,歌唱,兴致勃勃,这是属于它们的自由广场。枯黄的杂草中,躺着碗和坛子的碎片,牛粪,鸡粪,废纸屑,蛇皮袋,人经过时,要看准了才能下脚,人们忙着挣一份口粮,没有闲功夫去管这些鸡毛蒜皮。天压得很低,一副要下雨的样子,天空下的老宅,屋坪,屋坪里的我,成为寒风中孤独的存在”。从内容上,细致入微地写出故乡环境的陈旧、杂乱、肮脏的特点;手法上,对比,与文中荷园美景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了儿时乡村生活的守旧、封闭、落后;从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厌烦之情,为后文对乡土变迁的一种理性、豁达的情感的抒发作铺垫。【2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重要意象在文中作用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阅读全文,找出跟该意象相关的重要语句,结合内容和在文中的位置判断,注意把握作者情感。从文章思路来看,本文中“荷”这一意象反复出现,贯穿全文,是作者诸多联想的触发物,是本文的线索;从作者的取材角度来看,荷是文章刻画的主要对象,“高擎的荷叶,红,白,紫的荷花,傻乎乎的莲蓬,拖家带口向我涌来”,这样的荷园美景营造了美好的田园气息;结构上,首尾呼应,使全文结构严密完整;从情感效果上,作者笔下的荷园是静美的,环境宁谧,风景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群鸟从荷风中飞过,我举起相机准备拍下来”这些情节寄托了作者向往繁荣兴旺、幸福快乐的美好情感。23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作品中情感的能力。考生应认真阅读文本,找出文中透射作者情感的句子,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把握文章主旨。文章第六段“一个荷园,让我轻而易举地凌越了时间,穿过千山万水”,以村庄过去的落后贫穷与当下的诗意美好作对比;第七段“我默默安坐,心被很多陌生的东西摩擦着,分明是在故乡,却有挥不去的异乡的气息。在这里,我像是一个失忆症患者,可以去往很多地方,单单回不到过去。过去仿佛被一刀两断,连根拔起,我遗忘了过去,过去也遗忘了我,我第一次发现我是一个这么无情的人”,文章立足现在,表达了不必追恋过去,应坦然接受时代发展下村庄变迁的情感;“我的乡愁已然下落不明,无处寻觅,不过我并不因此而感到悲伤,我很坦然地接受了一个村庄的命运”反映出对乡土变迁的一种理性、豁达的态度,这对我们理解当今的新旧变革具有启发意义。3.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问题。(25分)此花此叶长相映吕游①我的家乡有一个偌大的池塘,池塘里有一池荷花。当夏日满塘的荷花盛开时,池塘便成了我小时候最爱去的地方。那荷叶可真大啊,简直就像让荷花睡觉的绿色小床。远远望去,一片片又肥又大的荷叶堆满了整个池塘,一直堆到了天边;而那一朵朵将开未开、含苞欲放的荷花,则像在荷叶这一个个圆圆的绿色舞台上嬉戏、歌舞的身着粉红色连衣裙的小姑娘……这种美妙的意境从童年起就深深镶嵌在了我的记忆里。②然而,后来让我更加喜爱荷花并对其产生深深敬意的,还有另一种原因。③有一些花,如桃花、紫荆花等等,花开了,却没有一片叶,等绿叶一一长出、伸出一只只绿色的小手时,花已经凋谢了;有一些花,绿叶长出来时却看不到花,等到花开始怒放时,叶或已不那么鲜亮浓绿,或已枯萎或已落在地上化作了泥土,或虽还在但已被花挡在身后或隐没于花下,或人们只注意欣赏花而早已忘了叶……虽然有“红花虽好,还得绿叶扶持”这话,但记着的人并不是很多。唯独荷花,花离不开叶,叶也离不开花,花与叶总是相依相伴、携手与共。④你看,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千万荷叶多像一块块溢青流翠的绿毯铺满整个水面,仿佛溢满了绿色的生命,远远望去又似朵朵绿色的云,荷花恰如点点红霞点缀其间,与荷叶相映成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花的清香,离不开叶的挺秀。亭亭玉立的荷花,只有配上碧绿清圆的荷叶,才能更显出婀娜多姿;如果只有荷花,而没有硕大翠绿的荷叶,那荷花的美便会大大减弱。若没有叶的扶持,荷花很难在水面上绽放;若掐断荷花,水就会从被折断的茎里倒灌,致使根部腐烂,叶自然也会死亡。⑤自古以来,荷花与荷叶都是密不可分的:有叶才有花,有花才有叶,叶肥花才美,叶亮花才鲜,叶绿花才红,花红叶才艳。叶气味芬芳,花清香袭人;叶有卷有舒,花有开有合。水摇荷叶动,露滴荷叶响,风吻荷花香。“十分荷叶五分花”,叶有多绿花有多红,花有多艳叶有多美。荷花与荷叶一生相互交融,相配得是那样和谐、完美、自然,如情侣般相依相随,你若只想欣赏荷花而抛开荷叶那也是很难办到的。难怪人们又称荷花为“绿荷”——绿叶之荷,因为花与叶早已是浑然一体、难以分割。花乃叶,叶为花,花中有叶,叶里有花,仿佛大自然的天作之合。⑥而更难能可贵的是,荷花与荷叶不但相依相伴、难舍难分,竟然还盛衰与共、生死相随:无叶花不开,无花叶不在;花败叶也败,叶残花也衰。晚唐诗人李商隐曾写过一首《赠荷花》的诗,正是描写了这种情景——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⑦我承认朱自清笔下的荷花无疑是世间最美的荷花,散发着一股浓郁的荷的清香,然而我认为美中不足的是,他只是写出了荷花的外表,并没有写出荷花的内心。而李商隐笔下的荷花则更让我感动,因为他诗句里流淌着更多的是荷的不大为人所知的真情,是荷花与荷叶生死相伴的灵魂。⑧我以前只知道荷花清纯无瑕、洁身自好、傲然挺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被称作“君子花”,从未想到过她与荷叶之间竟还有着如此一场纯真动人的“生死恋”。⑨“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一天,我来到荷塘,望见满塘的荷叶没有以前那么鲜绿了,荷花也没有过去那么鲜红了,荷花似在伤心地哭,泪珠一滴滴落在了荷叶上,仿佛在说,叶要离去了,我还有心盛开吗?⑩我久久凝望着这满塘的荷花,似乎触摸到了花与叶的生命在轻轻颤动,纵使它是无语无声不会表达的小小植物,可我似乎看到一个个纯真晶莹的人世间最美的汉字早已溢满了整个池塘……花叶犹如此,人何以堪?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我”从童年时代起就感受到了荷花与荷叶的美,对这种美有了更深的理解,荷花与荷叶可谓“翠减红衰愁杀人”。B.“我”认为朱自清只是写出了世间最美的荷花的外表,并没有写出荷花的内心,这是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的美中不足。C.荷花清纯无瑕、洁身自好、傲然挺立的特点是“我”早就知道的,但荷花与荷叶生死相伴的灵魂却是“我”以前不相信的。D.从文中作者对荷花与荷叶的赞美中,可以推断出“一个个纯真晶莹的人世间最美的汉字”这句话中的“汉字”应是“爱”。E.荷花与荷叶的关系足以让人动容,无声无语的小植物尚能做到这一点,有血有肉的人类一定会做得比荷花与荷叶更好。10.作者对荷花情有独钟的原因有哪些?试结合文本概述。(6分)11.“此花此叶长相映”在全文多次出现,每次出现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说明。(6分)12.作者在文中综合使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举例并简要赏析。(8分)参考答案:9.BD10.①童年记忆里荷叶与荷花构成的美妙意境令作者难忘。②荷花荷叶独具的密不可分的特点令作者产生敬意。③荷花与荷叶生死相伴的灵魂令作者更觉难能可贵。(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1.①第一次出现是本文题目,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②第二次出现在文章的第⑥段,引用李商隐的诗句,写出了荷花与荷叶相映相随的情景,引发读者对荷叶形态特点的联想。③第三次出现在文章的第⑨段,承上启下,呼应前文引用的诗句,再次突显了荷花花叶生死相依的特点,抒发了作者观荷的感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2.比喻、拟人:如“那荷叶可真大啊,简直就像让荷花睡觉的绿色小床。”生动形象地写出荷叶大而可依赖的特点,为荷花提供了生长的最佳环境。排比:如“有一些花,绿叶长出来时却看不到花,等到花开始怒放时,叶或已不那么鲜亮浓绿,或已枯萎或已落在地上化作了泥土,或虽还在但已被花挡在身后或隐没于花下,或人们只注意欣赏花而早已忘了叶……”。一系列排比细致地描绘了各种绿叶早长,花放时却已隐没的情景,流露出作者的遗憾。对比:如荷花与桃花、紫荆花等进行对比,突出了荷花的花与叶相依相伴、携手与共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敬意。引用:如第⑥⑨段引用李商隐的诗句,描绘了荷花与荷叶盛衰与共、生死相随的情景,引发读者对荷花花叶形态特点的联想,赞美了荷花与荷叶生死相伴的灵魂。(答出其中两点,并结合文本做简要赏析,即可给满分。)9.试题分析:A对荷花与荷叶的美有了更深的理解是后来发生的;C不给分,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写出“我”以前不相信荷花与荷叶生死相伴的灵魂;E不给分,分析不当,“有血有肉的人类一定会做得比荷花与荷叶更好”曲解文意。考点: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0.试题分析:根据②段“然而,后来让我更加喜爱荷花并对其产生深深敬意的,还有另一种原因”可知,第1段可以概括出一点。②----⑤“自古以来,荷花与荷叶都是密不可分的:有叶才有花,有花才有叶,叶肥花才美,叶亮花才鲜,叶绿花才红,花红叶才艳”。⑥而更难能可贵的是,荷花与荷叶不但相依相伴、难舍难分,竟然还盛衰与共、生死相随:无叶花不开,无花叶不在;花败叶也败,叶残花也衰。由此概括出三条。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1.试题分析:文中三次出现,题目第一次出现,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第⑥段,晚唐诗人李商隐曾写过一首《赠荷花》的诗,正是描写了这种情景——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引起读者的想象。第⑨段,承上启下,和上文的李商隐《赠荷花》的诗相呼应,也由此抒发作者对荷花及荷叶生死相依的无限感慨。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2.试题分析:本题侧重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文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答题时先举例,再分析其效果。切忌只举例而不分析。如,比喻、拟人:“那荷叶可真大啊,简直就像让荷花睡觉的绿色小床。”(第一步)生动形象地写出荷叶大而可依赖的特点,为荷花提供了生长的最佳环境。(第二步)。考点: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车千秋,本姓田氏,其先齐诸田徙长陵。千秋为高寝郎。会太子为江充所谮亡,久之,千秋上急变①讼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罪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是时,上颇知太子惶恐无他意,乃大感寤,召见千秋。谓曰:“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遂为吾辅佐。”立拜千秋为大鸿胪。数月,遂代刘屈氂为丞相,封富民侯。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丞相封侯,世未尝有也。
千秋为人敦厚有智,居位自称,逾于前后数公。初,千秋始视事,见上连年治太子狱,诛罚尤多,群下恐惧,思欲宽广上意,尉安众庶。乃与御史、中二千石共上寿颂德美,劝上施恩惠,缓刑罚,玩听音乐,养志和神,为天下自虞乐。上报曰:“朕之不德,始自左丞相与贰师阴谋逆乱,巫蛊之祸流及士大夫。朕日一食者累月,乃何乐之听?痛士大夫常在心,既事不咎。虽然,巫蛊始发,诏丞相、御史督二千石求捕,廷尉治,未闻九卿、廷尉有所鞫也。曩者,江充先治甘泉宫人,转至未央椒房,以及敬声之畴、李禹之属谋人匈奴,有司无所发,令丞相亲掘兰台蛊验,所明知也。至今余巫颇脱不止,阴贼侵身,远近为蛊,朕愧之甚,何寿之有?敬不举君之觞!谨谢丞相、二千石各就馆。书曰:‘毋偏毋党,王道荡荡。’毋有复言。”后岁余,武帝疾,立皇子钩弋夫人男为太子,拜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御史大夫桑弘羊及丞相千秋,并受遗诏,辅道少主。武帝崩,昭帝初即位,未任听政,政事一决大将军光。千秋居丞相位,谨厚有重德。每公卿朝会,光谓千秋曰:“始与君侯俱受先帝遗诏,今光治内,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使光毋负天下。”?千秋曰:“唯将军留意,即天下幸甚。”终不肯有所言。光以此重之。每有吉祥嘉应,数褒赏丞相。讫昭帝世,国家少事,百姓稍益充实。
千秋为相十二年,薨,谥曰定侯。
(节选自《汉书?车千秋传》,有删改)【注】①急变,指事关重大的紧要奏疏。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大感寤
寤:通“悟”,醒悟B.上报曰
报:答复C.既事不咎
咎:过失D.使光毋负天下
负:辜负5.下列没有活用的词语是(
)A.罪当笞
B.思欲宽广上意
C.朕之不德
D.子弄父兵6.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明车千秋“敦厚有智”的一组是(
)①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
②旬月取丞相封侯,世未尝有也③谨谢丞相、二千石各就馆
④乃与御史、中二千石共上寿颂德美⑤唯将军留意,即天下幸甚
⑥并受遗诏,辅道少主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车千秋上奏书为太子申诉冤情,武帝看了车千秋的上书,认为是高庙的神灵让他来开导自己,于是立即封车千秋为大鸿胪,不久又任命他为丞相。
B.车千秋看到武帝对太子一案无法释怀,群臣为此都提心吊胆,就想使皇上宽心,并安慰广大吏民,和御史、中二千石一起给武帝祝寿,赞颂他的美德。
C.左丞相和贰师将军暗中谋逆作乱,巫蛊之祸殃及士大夫,武帝经常在心里为那些死去的士大夫哀痛,为此几个月才吃一顿饭。
D.每当国家遇上吉祥嘉应出现,车千秋都会受到褒奖赏赐,直到昭帝去世,国家少事,百姓逐渐富裕充实。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1)千秋始视事,见上连年治太子狱,诛罚尤多。(5分)(2)终不肯有所言。光以此重之。每有吉祥嘉应,数褒赏丞相(5分)参考答案:4.C5.D6.A7.C8.(1)当初,车千秋刚开始主持丞相工作,看到武帝连年追究太子冤死一案,被杀和受罚的人非常多,(视事:任职,到任工作(1分)。治:审理,追究(1分)。狱:案件(1分)。最后一句被动(1分))(2)车千秋始终不肯对霍光专权发表异议。霍光因此很敬重车千秋。每次遇上吉祥嘉应出现,都屡次褒奖赏赐丞相车千秋。(第一句主语省略(1分)。以此:因此(1分)。重:敬重(1分)。数:屡次(1分)。)
原文翻译:车千秋,本来姓田,他的祖先齐国的田氏各族迁居长陵县。车千秋担任护卫汉高祖陵寝的郎官。碰上卫太子受江充谗害而败亡,过了很久,车千秋上呈事关重大的紧急情况的奏书,为太子辩冤,说:“儿子不正当使用父亲的军队,按罪应判受鞭刑;皇帝因过失而误杀了人,该判什么罪呢?我曾经在梦中看见一位白发老人,告诉我该怎样定罪。”这时,武帝已经清楚地知道太子发兵是出于惶恐,并没有反叛的意图,看了车千秋的上书,就深有感触而醒悟过来,于是召见了车千秋。对他说:“父子之间的事情,别人是很难说话的,只有您明白其实不是这样。这是高庙的神灵让您来开导我,您就应当成为我的辅佐。”立即下令封车千秋为大鸿胪。过了几个月,就接替刘屈氂担任了丞相,封为富民侯。车千秋没有别的才能经术学问,也没有什么功绩和资历,只不过凭一句话使武帝醒悟到太子死得冤枉,旬月之间就做丞相封侯,世上未曾有过。后来汉朝的使者出使匈奴,单于问使者道:“听说汉新任命了丞相,此人因何而能够担此重任呢?”使者回答说:“因为上书言事的缘故。”单于说:“如果是这样,汉任命丞相,不是任用有材的人,随便一个男子上书言事就能官拜丞相。”使者返回后,转述了单于的话。武帝认为他有辱使命,打算将他交给有关部门惩处。一段时间后,就宽恕了他。车千秋为人敦厚,富有智谋,在丞相的位子很称职,超过他前后的几位。当初,车千秋刚开始主持丞相工作,看到武帝连年追究太子冤死一案,被杀和受罚的人非常多,群臣百姓都提心吊胆,车千秋想使皇上宽心,安慰广大吏民。于是就和御史、中二千石一起给武帝祝寿,赞颂皇上的美德,劝皇上广施恩惠,减缓刑罚,欣赏音乐,怡养精神,为了天下人民而自寻欢乐。武帝答复说:“我不施恩德,开始于左丞相刘屈氂和贰师将军李广利暗中谋逆作乱,后来巫蛊之祸殃及士大夫。我已经好几个月一天只吃一顿饭了,还听什么音乐呢?经常在心里为那些死去的士大夫哀痛,已经过去的事情,也不再追究了。虽然这样,巫蛊之祸刚发生时,诏令丞相、御史督责郡守寻找收捕,廷尉审理,但也没听到九卿、廷尉查问出来什么。从前,江充先审讯甘泉宫的人,又转到未央宫皇后住的椒房殿,以及后来公孙敬声之辈、李禹之流阴谋勾引匈奴,有关官员也没有发现什么罪证,让丞相亲自挖掘兰台查验巫蛊,清楚地知道有巫蛊存在。直到现在还有巫师施行巫蛊妖术不止,邪贼侵身,远近都有巫师暗施巫蛊,我感到很惭愧,还有什么值得祝贺的呢?敬谢你们的好意,我不端你们献的祝寿酒!请告知丞相、二千石官各回各的官舍。《尚书》上说:‘不要偏执,不要袒护,圣王之道,坦荡无阻。’不要因为这件事再上奏了。”一年多以后,武帝病重,立钩弋夫人生的皇子为太子,命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御史大夫桑弘羊和丞相车千秋,一起接受遗诏,辅助教导幼主。汉武帝驾崩,昭帝刚即位时,不能处理政事,朝政全部由大将军霍光决断。车千秋位居丞相,忠谨敦厚而有德。每逢公卿大臣朝会,霍光就对车千秋说:“当初和您一起接受先帝遗诏,现在我处理内政,您处理外事,应该有什么来教导、督促我,使我不要辜负了天下人民(的重托)。”车千秋说:“请将军多留心,就是天下极大的幸事了。”始终不肯对霍光专权发表异议。霍光因此很敬重车千秋。每次遇上吉祥嘉应出现,都褒奖赏赐丞相车千秋。直到昭帝去世,国家少事,百姓逐渐富裕充实。车千秋做了十二年丞相,死后,谥号称为定侯。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浞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浞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①,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②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迁刑部尚书,改户部。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蒙曰:“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千缗。”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又尝有几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邪?”罢知亳州。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宋史·侯蒙传》)[注]①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②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祗、人鬼。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C.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侯蒙不肯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浞大怒,想借审查工作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B.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并安抚他。C.侯蒙直言评鉴,结怨蔡京。皇帝叫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也是贤相。蔡京闻知后,心里记恨并报复了侯蒙。D.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等人,侯蒙援引典故,劝皇帝不要自残肢体,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2)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参考答案:7.D
8.C
9.B
10.(1)侯蒙向他们说明:“你们都是一方的侯伯,无须让狱吏侮辱你们,只管按实情回答。”(2)到这时,皇帝就秘密地告诉他这种情况。侯蒙回答说:“因为财利来要求君主提拔自己,这不是臣下所敢做事情。”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可用排除法。原文标点: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横行齐魏”语意相连不可断开,排除AB项;“今青溪盗起”语气相对完整,应断开,排除C项。故选D。【8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C项,古代男子20岁成年,行加冠礼,又称“弱冠”,而非18岁。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B项,侯蒙没有建议改革币值,他是确实不知情,才斥责主管官吏。故选B。【1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关键点:晓,说明;无庸,无须;辱,侮辱;第,只管。(2)关键点:是,这时;谕,告诉;要,要求;进,提拔。【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侯蒙,字元功,是密州高密县人。还不满二十岁的时候,就有好的名声,为正义的事情急于奔走,喜好施救有困难的人,有时一天就花掉千金。考取进士后,调任宝鸡县尉,后来又任柏乡县知县。百姓打官司都是当庭判决,受罚的人都没有任何怨言。转运使黄浞听到他的名声,要推荐他,叫他到衙署禀报事情,侯蒙因越过了自己的县境而不肯前往。黄浞很生气,过些天来到柏乡县,审阅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使他获罪;查了一会儿,竞没有一点瑕疵可指摘,这才以宾客之礼接见他,说:“您真是个能干的吏员啊。”黄浞便率领各位使者一起推荐他。镇守西部的将领高永年被羌人杀死了,皇帝很生气,亲自写了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的姓名,命令侯蒙去秦州逮捕他们治罪。侯蒙到了秦州,仲武等穿着囚服听候命令,侯蒙向他们说明:“你们都是一方的侯伯,无须让狱吏侮辱你们,只管按实情回答。”案件判定的结论还没有报上去,又提升他任御史中丞。侯蒙上奏说:“当年汉武帝杀了王恢,不如秦缪公赦免盂明。子玉自缢而死使晋侯高兴,孔明去世使蜀国的地位变轻了。如今羌人杀了我们一个都护,却使十八员将领因此而死,这是自残肢体啊。想要身体不得病,可能吗?”皇帝醒悟了,把这件事放在一边,不再追究。(侯蒙)迁任刑部尚书,改任户部。近年郊庙祭祀提前办妥告成,尚书主管政事。到这时,皇帝就秘密地告诉他这种情况。侯蒙回答说:“因为财利来要求君主提拔自己,这不是臣下所敢做的事情。”一天,皇帝随便地问:“蔡京这个人怎么样呢?”侯蒙回答说:“假使蔡京能够端正自己的心术,即使古代的贤相也比不上他!”皇帝点头,并且让他暗中探察蔡京的所作所为。蔡京听说后怀恨在心。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朝廷商议贬值十分之七,府库主管官吏报告说:“各部门都用车装载大面值钱币到店铺买货物,都疑心货币制度要变更。”侯蒙说:“我们府库之中有多少贮存?”官员回答道:“八千缗。”侯蒙斥责道:“怎么有变革而我却不知道!”第二天,法令颁布。又曾经有几件事侯蒙独自接受圣旨,蔡京不知道;蔡京侦探到这些事,告诉皇帝,皇帝说:“侯蒙也这样吗?”将侯蒙贬为毫州知州。宋江进犯京东,侯蒙上书说:“宋江凭借三十六人横行于山东、河南一带,官军几万人没有敢与他抗衡的,他的才能一定超过常人。如今清溪的盗贼起事,不如赦免宋江,让他去征讨方腊来赎自己的罪。”皇帝说:“侯蒙身居外地却不忘君主,是忠巨。”命他任东平知府,还没有上任就死了,终年六十八岁。6.(12分,每小题3分)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1)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2)”,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3)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1)“檥”,音yǐ,摆船靠岸。(2)“重瞳子”,两个眸子。(3)寤:同“悟”。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地方千里
地方:土地方圆
B.何兴之暴也
暴:残暴C.遂将五诸侯灭秦
将:带领
D.非用兵之罪也
罪:过错10.下列加点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我何面目见之
B.①位虽不终
②马童面之
②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①吾为若德
D.①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②若入前为寿②若属皆且为所虏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项羽英雄气概的一组是(
)①不忍杀之,以赐公!
②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③吾为若德④乃自刎而死
⑤欲以力征经营天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12.下列对原文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在拒绝渡江之后,面对汉军重围,命令手下都下马,手拿短兵器步行作战,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他身上也被十多个敌人刺伤,直至最后自杀身亡。B.文中主要描写了拒渡、赠马、赐头三个情节,生动传神地刻画了项羽这一悲剧英雄形象。从文中可以看出,项羽既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同时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热血男儿。C.作者认为,项羽直到死也没有认清自己的错误,反而把失败归咎于上天。D.司马迁的评论既赞美了项羽的兴盛功绩,也揭示出项羽失败的原因,认为他的失败是因为居功自傲,而且崇尚武力治天下。
13.背诵与填空(任选六题。1分×6)。⑴
,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⑵吞二周而亡诸侯,
,
。⑶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⑷向之所欣,
,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⑸固知
,
。⑹
,
,乃瞻衡宇……⑺策扶老以流憩,
。⑻木欣欣以向荣,
。1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4)。①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②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③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参考答案:9B10C11A12A13略14略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用“……使……”这个句式概括下文说到的与气候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对世界作物产量造成的影响。(不超过30个字)(4分)19世纪以来,世界平均气温已经升高0.7摄氏度。研究显示,温度升高会使作物产量减少。在低纬度地区,气温即使升高1~2摄氏度,都有可能导致作物减产。在中高纬度地区,气候较为凉爽,如果气温升高3摄氏度,再加上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倒有可能增加大米和小麦的产量。可是这些地区由于降雨方式的改变和污染造成普遍缺水,就使得这点好处荡然无存。此外,燃烧矿物燃料产生的污染物与光发生作用在地球表面生成的臭氧含量增加,也会明显降低作物产量。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气温升高、普遍缺水、臭氧增加将使世界作物减产。评分建议:气温升高、普遍缺水、臭氧增加、世界作物减产写出2点1分,3点2分,4点3分,“……使……”的句式正确及字数不超过30个字1分,共4分。8.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B.不绝如缕的音乐从窗外传进来,倾耳细听,原来是《月光曲》。C.法国大昆虫学家法布尔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D.元旦晚会上同学们各展所长,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只有他身无长物,没有登台。参考答案:D【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修改。本题要求选择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此题可以用排除法。成语题误点设置:①望文生义;②错用对象;③褒贬误用;④颠倒尊卑;⑤搭配不当,具体又分为前后矛盾、语意重复、不合惯用句式、错带成分等。A项,筚路蓝缕:意思是指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形容创业的艰苦。合乎语境,使用正确。B项,不绝如缕:是指音乐婉转悠长。也形容局面危急。合乎语境,使用正确。C项,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合乎语境,使用正确。D项,身无长物: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本句中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不合语境,使用错误。故本题选D项。【点睛】分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①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②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③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④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⑤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成语使用要仔细分析语境。成语辨析的关键就在于:一是对语境意义的准确把握,二是对成语含义的正确掌握,两者必须相互结合,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在辨析成语使用情况时,可依次思考下面几个问题:语境义→成语义→该成语是否适合于该语境。可以说,对语境义的准确把握和对成语义的正确掌握,是辨析成语使用情况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正确解答成语题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抖音、快手为代表的一批短视频应用爆红,成为这两年最流行的一种新文化形态。这些短小的表演以模仿流行歌曲等的“秀”作为基础,形式随意,花样繁多,虽______________,但却成为现在最流行的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通过片断式、瞬间性的“表演式”展开生活记录,表达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短小的片断并不追求很深的意义,而注重某种片刻的“感觉”。比如今天很多人常挂在嘴边的“爽”或“萌”。这当然说不上是高雅的趣味,但它确实已经是一种突然兴起并有着某种“主流化”趋势的现象,其中展现出来的活力______________。它所表现的一些积极内容、所传播的“正能量”,能够与主流文化相兼容,也能让青少年群体______________,对他们的社会认同起到积极作用。文化史上历来有“文”“野”之分:一方面,文艺精致化提升的功能是极为重要的;另一方面,(
)。“文”要提升“野”,“野”要丰富“文”,这样的规律是文化和文艺发展的必然。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瑕瑜互见不容置喙乐此不疲 B.良莠不齐不容置喙乐此不疲C.瑕瑜互见不容小觑喜闻乐见 D.良莠不齐不容小觑喜闻乐见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通过片断式、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表达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B.它通过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片断式表达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C.它通过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片断式体现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D.它通过片断式、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体现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19.请在文中(
)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要求不超过20个字。参考答案:17.C
18.D
19.(民间文化)草根文化的滋养和丰富必不可少【1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瑕瑜互见:比喻优点、缺点都有,表示客观的评价。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适用对象只能是人,侧重于品质,不能用于形容水平、成绩等。结合“形式随意,花样繁多”“却成为现在最流行的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分析,选用“瑕瑜互见”。不容小觑:指不能小看,不能轻视。不容置喙:不容许插嘴。结合“其中展现出来的活力”“所传播的‘正能量’”“能够与主流文化相兼容”等分析可知,作用“不容小觑”。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乐此不疲: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结合“能够与主流文化相兼容”“对他们的社会认同起到积极作用”分析可知,选用“喜闻乐见”。故选C。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1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结合第二段内容“短小的片断并不追求很深的意义,而注重某种片刻的‘感觉’”分析,“片段式”“瞬间性”都是对“生活记录”特点的描述。A项,搭配不当,“表达”“追求”搭配不当。B项,语意错误,“片段式”修饰“表达”错误;“表达”与“追求”搭配不当。C项,语意错误,“片段式”修饰“表达”错误。故选D。【1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结合“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术评审合同模板2
- 甘肃省2024年度离岗创业项目市场营销合同2篇
- 货车运输合同范本范本
- 如何制作教学课件
- 设计合作协议书
- 石油化学:第3章石油及油品的物理性质
- 2024版技术咨询合同:新能源技术咨询服务2篇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酸、碱、盐专题复习(四)酸、碱、盐化学性质的应用图像分析分层作业课件
- 活动合作协议合同范本完整版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2化学肥料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分层作业课件
- 2024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限公司在招企业校招+社招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二十届三中全会知识测试题(选择题40道和答案)
-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天津市西青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
- 副校长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5篇)
- 期末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GB/T 44269-2024信息技术高性能计算系统管理监控平台技术要求
- 2024年全国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组织汽车赛事行业深度分析与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统编版(2024)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6《日月明》精美课件
- 《城市轨道交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