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选必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梳理_第1页
统编选必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梳理_第2页
统编选必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梳理_第3页
统编选必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梳理_第4页
统编选必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类整理

内容索引

第一部分掌握逻辑的四个基本规律

第二部分运用有效的逻辑推理形式

第三部分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第四部分运用逻辑知识尝试写作驳论文

知识清单

掌握逻辑的四个基本规律

逻辑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

维过程。人的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理性认识

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作为逻辑有以下四个基本规律:

“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具有确定性,始终保持如一。也

同一律

就是概念间的关系应为“全同关系”。

“矛盾律”是指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两个反对或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承

矛盾律

认它们都是真的,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

“排中律”要求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必有一真。概念间的关系应为“矛盾关系”。

排中律

互为“矛盾关系”的两个概念不能同真但必有一真,也就是一定是一真一假。

“充足理由律”要求一个被断定为真的判断具备充足的理由。一个概念是另一

充足理由律

个概念的原因,但结果的出现一定要有充足的理由。

运用有效的逻辑推理形式

推理就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过程,主要有归纳推理、演绎推

理和类比推理三类。

推理形式分类常见逻辑推理形式前提和结论的关系

三段论、假言推理(充分条

演绎推理件、必要条件)、选言推理从一般推出个别

(排除法)、二难推理

归纳推理归纳推理从个别推出一般

从一个个别到另一个

类比推理类比推理

个别

(一)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是:通过对个别对象进行抽象之后,概括出这一类事物的共同

性质的认识。

推理形式可以概括为:S1是P,S2是P,所有S是P,(注意样本率问题)它是个别到一般

的推理过程。

(二)演绎推理是由普遍性的前提(从已有的、人们公认的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特殊

性结论的推理。我们平时运用规律、规则、原理、公式等知识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具体

问题大多是运用的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有三段论、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类比推理等形式。

(1)三段论推理

由三个性质判断组成,其中两个性质判断是前提(一个是大前提,一个是小前提),而且

两个前提包含共同的词项,另一个性质判断是结论。

例如:

(1)凡绿色植物都含有叶绿素。(一般规律)所有M都是P

(2)菠菜是绿色植物。所有S都是M

(3)所以,菠菜含有叶绿素。(个别)所有S都是P

注意:运用三段论推理,要注意前提是否正确。有时,前提错了,即使推理的步骤不

错,也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完整的论证有三个要素:论点、论证形式、论据。

完整的推理也有三个要素:前提、推理形式、结论。论证的论点对应推理的结论,论据对

应前提,论证形式对应推理形式。

(一)关注论证的隐含前提

论证就是用某些论据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规范的论证总包含多个判断。构成的逻辑链

条。论证包含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论证过程往往不会巨细无遗地呈现逻辑推理的

每一个环节,在论证中省略的部分,往往潜藏着理解论证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关注论证的隐含

前提。

例:《庄子•秋水》“濠梁之辩”的典故中,惠子有一句反驳庄子的话:“子非鱼,安知鱼

之乐?”这里包含着一个隐含前提,试着思考,补充下图中的隐含前提。

论据:子非鱼

隐含前提:

论点:(子)安知鱼之乐

答案异类不知

(二)学会间接论证:

某些情况下使用直接论证比较困难或不容易取得好的效果,使用间接论证可以有效的进行

论证,主要包括排除法,反证法和归谬法。

(1)排除法:既是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常用到的选择方法,也是研究说话、写作

时运用的逻辑推理方法或论证方法。例:《拿来主义》的论证思路,逻辑本质就是排除法。

或者闭关,或者送去,或者等别人“送来”,或者自己去拿(当时没有其他选择)f不能闭关,

不能送去,不能等别人“送来”f只有自己去拿。

(2)反证法:就是先假设与某个论点相矛盾的观点成立,然后推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从

而间接地证明最初的论点。一位学生论证《祝福》时代背景的例子:

故事一定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如果不是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就不可能有“旧历”的说

法,可是课文开头一句就是“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

(3)归谬法:从某一观点推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从而证明这一观点本身的错误,常用于

驳论。

下面的驳论就是用了归谬法:

有人认为“君子慎其独”是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语言,我们今天还使用它,会使思想倒退到

封建社会去。果真如此,那我们今天所说的话,大多来自古代社会,山水草木、日月风雨且不

必说,就连“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史为鉴”等也来自古代社会,

甚至出自封建士大夫之口。照这些人的逻辑,这类语言也不能说,那我们今天只好做半个哑巴

To

运用逻辑知识尝试写作驳论文

1.什么是驳论文

驳论文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

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驳论是与立论紧密联系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

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对方的错误论点。

侧重于驳论的议论文是驳论文。驳论文往往破中有立,边破边立,即在反驳对方错误论点的同

时,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

批驳错误论点的方法有三种,即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但归根结底是为了驳论点。

2.如何做到“符合驳论文文体特征”

驳论文与立论文文体特征对比

\文例

特£\驳论文立论文

树靶子一表态度一剖本质、指提出论点一分析论证一得出结

常规结构

谬误或析弊端一立己论论

驳论为主(驳主论次,先驳后

论证方式立论为主(立中亦可有驳)

立)

写作重点证伪证实

3.如何做到驳论有针对性

批驳方向一:驳论点

(1)析本质:人心、利益(价值观)、天理、文化

(2)从论点推出错误[谈弊端(发展、范围)、归谬]

(3)驳概念、关键词

示例:

“无欲则刚”?

(标题中的问号显示了驳文色彩)

智者劳贤者忧,不智不贤无所求。既为智者贤者,为何有忧有愁?只因有欲有求。(第1

段:树靶子)

“欲望”这个词,听起来似贪似嗔似痴,却任谁都不能免俗。换句话说,没有了欲望,生

之趣味何在?生之意义又何在?(第2段:驳概念“欲望”。“换句话说”反面论证)

箪食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成就他的,是求道德的欲望;初见万人瞻望的

秦始皇,脱口而出“大丈夫当如是”,激励他的,是求功业的欲望;凿壁偷光,囊萤照读,程

门立雪,引导他们的,是求知识的欲望;扬言“总有人会失败,但那个人绝对不是我”,支撑

他的,是求胜的欲望;汶川地震中坚持时间最长的幸存者,在废墟下靠蚯蚓和野草为食,最终

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拯救他的,是“我栗活下去”的求生的欲望……(第3段:事例论证扣题分

析:谁做了什么,结果如何,动词+他的是……的欲望)

批驳方向二:驳论据

被驳的论据主要有两种错误:论据不真实,质疑隐含前提的可靠性不强。

示例文段评析

“厚积薄发”是个纯粹的伪命题。要知道,第一句摆观点

“国”无止境!|姜太公|韬光养晦直至古稀之年,将驳概念:“厚”

驳论据:姜太公,隐

毕生功名寄托在一枚直钩上,该算图了吧。但就算他

忍不发、闭门苦学者

真的钓来了周文王这条大鱼,在窃喜之后,他又如何

用“谈弊端”的方

面对那段本应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却混迹于市井之中

法,从发展角度、内

的青春韶光?这还算好的,自古至今,

心角度论证

|隐忍不发、闭门苦学者|何止千万,又有几人闻达于后

世?绝大多数都随历史风尘湮没无痕,当然,随之湮

灭的还有胸中壮志、满腹经纶,可惜之至。所以,隐

忍这个词,离我们这个时代越远越好,我们应该“薄

积厚发”。

【分析姜太公在古稀之年得到了周文王的赏识,这一千古佳话一直以来就

是“厚积薄发”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明,可是作者在这个事例中找到了不合理

的成分,那就是姜太公辜负了自己的青春韶光,并且,于古稀之年大展宏图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能的,姜太公不过是个个例。作者通过反驳敌方

的论据间接地反驳了敌方的论点,从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薄积厚

发”。

批驳方向三:驳论证

敌方的论证方法可能出现的错误:逻辑混乱、以偏概全。

示例文段评析

俗语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古代,只有圆规才能画要破的逻

出圆形,只有曲尺才能画出方形。然反,在今天,不借助这些工具,辑:没有A

仅仅是点几下鼠标,就可以画出数以千计的标准图形。不成B

规矩实际是一种比喻:假如你不按照一定的方式出牌,你就一第2段:驳

定玩不成。真的如此吗?规矩不是凭空产生的。我不禁要问:“在概念

立规矩之前,方圆何在?”规矩按制定的时间先后分旧规矩和新规一连串问号

里,那么我们到底栗遵循哪个规矩?如果一味地在行为上端正老实,驳原先的论

合乎标准和常理,新规矩从何而来?如果有幸在遵循旧规矩的基础证思路

上保证了自己的成功而成为新规矩的制造者,我们是否也成了不规谈弊端:从

矩的人?如果每个人都遵循着规矩,世上的人都将故步自封,有何范围角度

进步发展可言?

【分析】作者先树靶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然后分析这句名言中的内

在逻辑,按照敌方的论证逻辑最后推导出了错误的观点,即人们都将循规蹈矩、

故步自封,人类社会将没有进步发展的可能。敌方的论证逻辑不成立,其论点自

然也就站不住脚了。

4.驳论文的结构

⑴摆出要批驳的观点(树靶子)。

⑵深入地分析,针锋相对地批驳。

⑶树立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4)适当结尾,照应观点,提出希望。

以上四步是驳论文的基本结构,根据不同的论证需要也可以适当调整其先后顺序。

5.驳论时应注意三点

⑴有条有理

反驳的过程尽量条理清晰。一般来说,首先要指出并分析对方的观点。对方的观点包含几个要

点,如准备逐点反驳,须按条理进行。如果要对论证的三要素进行全方位的驳斥,那就逐项进

行,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2)有破有立

否定是为了建构,揭穿错误是为了弘扬真理。驳论文的主要功能在于“破”,但根本目的在于

“立”。没有立,驳就没有价值。驳而不立,容易让人理解为挑毛病;驳而后立,才是一种真

诚的建设态度。

(3)有理有据

要克制情绪,有理有据地展开反驳。说理是一种理性交流,用事实和逻辑的力量说服人。反驳

的最终目的是揭示真相和寻求正义,不是压倒别人和维护自己。甚至在很多时候,反驳并不一

定以某一方的落败而告终,大家充分表达个人立场,然后在不同意见的碰撞和交锋中取得共识,

共同进步。

尝试写驳论文

请根据任务要求,完成写作提纲。

有人说: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有人说:不需要监考,

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

请针对其中一个看法写一篇驳论文。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

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写作提示:驳论文体须记住,树好靶子表态度。剖析本质追根源,分析弊端归谬处。修正观点

立己论,驳先立后驳为主。

答:.

【参考例文】

坚守自觉,诚信应考(提纲)

①树靶子,表态度:有的同学认为应该由父母监考,对此我不敢苟同。临近成年,我们更

应学会自觉,诚信应考。

②分析“希望考试结果公平公正”的两种心理根源,一者不相信自己,一者不相信别人;

其共同点都是不知为什么学习,认为只是为了一纸成绩。

③人生可贵在于自觉。正反举例论证。

④考试在于检验,不在于排名,学习在于成为自己喜欢的人,而不是只追求成绩或功成名

就。

⑤希望大家将所有的考试看作磨砺,以自觉的心态面对考试。愿你拥有自觉与诚信,勇敢

面对。

解析对此,有人提出“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的观点。我认为,此言

欠妥,监考的空缺会使考试空心化。

考试是由命题人、考生、监考员与阅卷人共同参与的流程,缺乏任何一环都会使考试缺乏

完整性。若从此反思,一场监考员缺席的考试就没有其应有的完整过程。既然连基本的完整性

都无法达成,那缺乏监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