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无衣》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无衣》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无衣》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无衣》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无衣》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诵读《无衣》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主备人备课成员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无衣》古诗词诵读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高二(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15日,第3节

4.教学时数:1课时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诵读《无衣》,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朗读技巧,增强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以及对古典文学语言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无衣》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3.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对《无衣》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古代战争文化背景,感受古人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4.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感受《无衣》中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审美情趣,激发创造力和审美创造力。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已学习了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能够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学生对《诗经》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其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词,对古诗词的基本格式和表达方式有初步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古诗词有一定的兴趣,尤其是对有故事背景的诗歌感兴趣。

-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能够感知诗词中的情感和意境。

-学生偏好通过朗读、讨论和实践活动来学习,更倾向于直观体验和互动交流。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无衣》中的文言文语言可能较为生僻,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某些词汇和句子的含义。

-诗歌的背景涉及古代战争,学生可能对这方面的历史知识不熟悉。

-学生在理解诗歌深层含义和情感表达时可能会感到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资源-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

-软件资源:古诗词朗读软件、PPT演示文稿

-课程平台:校园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古诗词电子文本、音频资料、视频资料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个体朗读、集体朗诵、课堂问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充满爱国情怀的古诗《无衣》。请大家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战国时期,国家危难之际,士兵们是怎样的心情?(学生想象并思考)

-(老师)好,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探索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2.诗歌朗读与感知

-(老师)首先,请大家跟随我一起朗读《无衣》,注意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老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老师)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几遍,注意理解诗歌的大意,不懂的地方可以先做标记。(学生自由朗读)

3.诗歌内容解析

-(老师)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诗歌的内容。首先,第一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里的“袍”指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

-(老师)对,这里的“袍”是指战袍。诗人通过这样的问答,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学生思考并回答)

-(老师)很好,诗人表达了在国家危难之际,人们愿意共同承担困难,共同穿上战袍,保卫国家的决心。

4.诗歌情感探讨

-(老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诗歌中的情感。请大家找出诗中表达情感的关键词句。(学生找出并分享)

-(老师)比如,“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里的“同仇”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

-(老师)正确,这里的“同仇”是指共同对抗敌人。这表现了诗人的哪种情感?(学生回答)

-(老师)很好,这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敌人的憎恨。

5.诗歌结构与艺术特色

-(老师)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诗歌的结构和艺术特色。请大家观察诗歌的每一节,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观察并回答)

-(老师)很好,每一节都以“岂曰无衣?”开头,形成了一种循环往复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感染力。

-(老师)此外,诗歌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修我戈矛”、“修我矛戟”等,这些手法有什么作用?(学生思考并回答)

-(老师)非常好,这些手法使得诗歌的形象更加生动,情感更加鲜明。

6.小组讨论与分享

-(老师)接下来,请大家分成小组,讨论一下《无衣》这首诗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以及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

-(老师)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来分享你们的讨论成果。(学生代表分享)

7.诗歌朗读与背诵

-(老师)现在,请大家再次朗读《无衣》,尽量模仿古人的朗读方式,感受其中的情感和节奏。(学生朗读)

-(老师)接下来,我们将尝试背诵这首诗。请大家闭上眼睛,回忆诗中的内容,尝试背诵出来。(学生背诵)

8.总结与作业布置

-(老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深入探讨了《无衣》这首诗的内容、情感和艺术特色。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汲取到爱国主义的营养,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

-(老师)最后,我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请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无衣》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字数不限,下节课分享。(学生记录作业)

9.课堂结束语

-(老师)好了,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努力,我们下节课再见!

-(学生)谢谢老师,再见!拓展与延伸1.拓展阅读材料:

-《诗经》其他篇目的选读,如《关雎》、《蒹葭》等,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诗经》的内容和风格。

-其他表达爱国情怀的古诗词,如《出塞》、《滕王阁序》等,让学生感受不同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

-有关《诗经》的历史背景资料,包括周朝的社会制度、礼仪习俗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经》的文化内涵。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鼓励学生收集并阅读更多关于《诗经》的研究资料,深入了解《诗经》的形成过程、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

-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现代战争为背景的诗歌,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热爱,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举办的古典文学社团活动,与其他同学一起探讨古典文学的魅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提倡学生在生活中关注传统文化,例如参加传统节日活动、学习传统艺术等,以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鼓励学生开展跨学科研究,如结合历史、哲学、艺术等领域的知识,对《诗经》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

-建议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学术论坛等,与国内外学者交流,拓宽学术视野。

-鼓励学生撰写学习心得或论文,参加学校或全国性的文学竞赛,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提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教学反思与总结在教学《无衣》这首古诗词的过程中,我深感古诗词教学的魅力和挑战。以下是我对本次教学的一些反思和总结。

教学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我尝试采用了多种方式,如朗读、讨论、背诵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他们对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比较感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是性格比较内向。针对这个问题,我应该在课堂上更多地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在课后提供更多的辅导和支持。

在策略上,我注重了诗歌的情感解读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诗歌的情感把握不够准确,对于艺术特色的理解也比较表面。这说明我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接受能力。今后,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在管理上,我尽量维持课堂秩序,但有时在管理学生行为时,可能会显得过于严格,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应该在严格与宽容之间找到平衡,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学习环境。

教学总结:

从整体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无衣》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有所提高。他们能够通过朗读感受到诗歌的节奏和韵律,通过讨论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在背诵环节,大部分学生也能够流畅地背诵出诗歌,这说明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是明显的。

学生在知识方面,对《诗经》的了解更加深入,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也有所提升。在技能方面,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得到了锻炼,对于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有所增强。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歌,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怀。

当然,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学生在诗歌情感理解上仍有困难,这可能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对古诗词的接触程度有关。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引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

改进措施和建议: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2.在讨论环节,鼓励内向的学生参与,也可以设置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3.在课后提供更多的辅导和支持,特别是对于诗歌理解有困难的学生。

4.在教学管理上,找到严格与宽容的平衡点,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

5.引入更多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板书设计①诗歌标题及作者:《无衣》——先秦诗经

②重点词语解释:

-裘:皮衣

-戎:军队

-戎装:战袍

-矛:古代兵器

-戟:古代兵器

③重点句子解读: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表达在国家危难之际,人们愿意共同承担困难,共同穿上战袍,保卫国家的决心。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表达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敌人的憎恨,愿意与国人共同对抗敌人。

-“与子同泽、与子同裳”:强调团结一致,共同面对困难。典型例题讲解例题一:解释以下词语在《无衣》中的含义和用法。

-裘

-戎

答案:在《无衣》中,“裘”指的是皮衣,这里特指战袍,表示士兵们愿意共同穿上战袍,保卫国家。“戎”指的是军队,与“戎装”一起使用,表示士兵们的战时装备。

例题二:分析《无衣》中“与子同仇”的情感表达。

答案:《无衣》中的“与子同仇”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敌人的憎恨。这里的“同仇”意味着诗人和所有国人共同对抗敌人,体现了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侮的决心。

例题三:阐述《无衣》中“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一句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

答案:这句话通过描述国王兴师动众,修理兵器,与国人共同对抗敌人,展现了古代士兵的爱国主义精神。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族大义的无私奉献。

例题四:《无衣》中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是如何体现诗歌的节奏感和感染力?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