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小绿叶蝉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41-T 1304-2016_第1页
茶小绿叶蝉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41-T 1304-2016_第2页
茶小绿叶蝉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41-T 1304-2016_第3页
茶小绿叶蝉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41-T 1304-2016_第4页
茶小绿叶蝉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41-T 1304-201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

B16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1304—2016

茶小绿叶蝉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16-10-26发布2017-01-26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1304—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桐柏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桐柏县经济林开发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桐柏县锦程花木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国山、黄艳峰、张娜、郝群章、贾德军、陈秀坤、李伟。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朱盛、高歌、易长坡。

I

DB41/T1304—2016

茶小绿叶蝉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小绿叶蝉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监测调查、综合防治、防治效果检查。

本标准适用于茶小绿叶蝉的综合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LY/T2011-2012林业主要有害生物调查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茶小绿叶蝉EmpoascapirisugaMatumura

又称叶跳虫、浮尘子等,属同翅目叶蝉科小绿叶蝉属,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见附录A。

4监测调查

4.1踏查

沿茶园边缘、生产路等进行踏查,目测发生范围、危害状况,发现虫情危害应进行虫口密度调查。

4.2虫口密度调查

4.2.1调查地点

选择有代表性的标准地,面积为667m2,作为茶小绿叶蝉固定调查标准地,标准地数量见表1,标

准地因子调查见附录B表B.1。

表1标准地数量表

位置山区丘陵平原

茶龄(年)小于10大于10小于10大于10小于10大于10

面积大小(667m2)小于1000大于1000小于1000大于1000小于1000大于1000

标准地数量(个)23121

1

1

DB41/T1304—2016

4.2.2调查时间

4.2.2.1越冬虫口调查

分别在秋季(10月中下旬)和次年春茶叶芽萌发时(3月上中旬),各调查一次。

4.2.2.2生长季节虫口调查

春茶20~30天调查一次,夏茶秋茶15~20天调查一次。晴天宜在露水未干前进行,阴天全天均可调

查,雨天调查时间顺延。

4.2.3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取样法,每个标准地选择20个样点,每个样点茶叶面积不小于1m2,按照上中下不同部

位随机检查20个叶片,调查若虫、成虫等因子,虫口密度按公式(1)计算,虫口密度调查见附录B

表2。

a=b1/b2×100………………

(1)

式中:

a——虫口密度,单位为头/百叶;

b1——调查茶小绿叶蝉的总数,单位为头;

b2——调查叶片总数,单位为个。

计算结果四舍五入,保留整数。

4.3危害程度调查

根据茶叶受危害后,叶片表现出凋萎、失色、焦枯等不同特征进行分级,受害分级见表2。

表2茶叶受害分级表

级别期间识别特征严重程度

别1失水期叶芽在露水未干时,生长正常,气温升高随蒸腾作用的加强,叶芽逐渐凋萎。轻度

2红脉期叶片输导组织受到破坏,养分输送受阻,嫩叶背面的叶脉明显变红,叶片失去光泽。中度

3焦边期叶芽严重失水,叶尖或叶边缘开始焦枯,叶片停止生长,开始变形。

重度

4枯焦期叶片停止生长,芽及叶片呈红褐色至褐色焦枯,严重时呈火烧状。

4.4天敌种类调查

茶园天敌昆虫主要有蜘蛛、草蛉、螳螂等。天敌种类调查地点、时间、方法与生长季节茶小绿叶蝉

调查结合进行。

5综合防治

5.1防治原则

农药使用符合GB4285的规定。

2

DB41/T1304—2016

5.2防治时间

根据虫害发展趋势,夏茶期间百叶虫口密度5~8头,秋茶期间百叶虫口密度10~12头,或叶片表现

出凋萎、失色、焦枯等不同表现,适时开展防治。

5.3分区防治

对常发区和多发区,以化学防治为主,迅速降低虫口密度。对于偶发区,虫口密度不高时,密切监

测虫情发生动态,以管理措施为主,其它防治方法为辅助。

5.4茶园管理

合理施肥,中耕除草,增强树势,秋冬季节清除茶园杂灌杂草,剪除干枯枝条,集中销毁,减少越

冬虫源。

5.5生物防治

保护螳螂、蜘蛛、草蛉等天敌昆虫,利用天敌取食茶叶上的害虫。

5.6物理防治

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在茶小绿叶蝉发生期,每公顷挂灯l盏,杀虫灯的悬挂高度以高出茶叶顶梢

30cm~40cm为宜。

用诱虫板诱杀:将诱虫板上涂上粘虫胶,当茶小绿叶蝉跳跃撞到诱虫板时,粘虫胶可将其粘住,每

667m2茶园用诱虫板30~40片(250cm×150cm),悬挂高度高于茶叶顶梢20cm为宜。

5.7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喷雾防治,化学药剂可选择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稀释2000~4000倍喷雾;3%高渗苯

氧威乳油稀释3000~5000倍喷雾。防治间隔期为7天,农药要混用。不能与碱性或偏碱性物质混合。

6防治效果检查

6.1检查时间

根据不同防治方法,在最后一次防治后48h内进行。

6.2检查内容

按每公顷15个样点,检查虫口减退率见公式(2)。

虫口减退率%=(防治前百叶活虫数-防治后百叶活虫数)/防治前百叶活虫数×100……………(2)

对于化学防治7天后虫口减退率≤90%的,应进行补防。

3

DB41/T1304—2016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茶小绿叶蝉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A.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3.5mm,翅展约3.8mm,黄绿色,具有趋色性。前翅黄绿色半透明,腹部鲜绿色,停栖

时两翅呈屋脊状。

1龄若虫体乳白色,头大体纤细,体疏覆细毛,2龄后变灰白色;2龄若虫体淡黄色,体节分明;3

龄若虫体长1.5mm~1.8mm,体淡绿色,腹部变大,翅芽开始显露;4龄若虫体长1.9mm~2mm,体淡

绿色,翅芽明显;5龄若虫体长2mm~2.2mm,体草绿色,喜在嫩梢芽叶上活动。

卵香蕉形,初为乳白色,渐转淡绿色。

蛹圆锥形,浅咖啡色。

A.2生活习性

以成虫在茶丛下部老叶或杂草上越冬,河南茶区一年发生10代。越冬成虫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

茶叶发芽后陆续在嫩梢内产卵,4月上旬出现第1代若虫,以后虫态混杂,世代重叠。全年有两个虫口高

峰期,第1个高峰期在5~6月,以6月份虫量最为集中,主要危害夏茶,危害较重。第2个高峰期在9~10

月,主要危害秋茶,持续时间比第一高峰期长。以成虫、若虫刺吸茶叶嫩梢及叶片,受害叶片变红,叶

尖、叶缘变红褐枯焦,新梢节间缩短,芽叶萎缩,严重时焦枯脱落。成、若虫在雨天和早晨有露水时不

活动,气温升高后逐渐向茶蓬内转移。成虫喜好黄绿色和浅绿色,多栖息于茶丛中,喜横行、善跳跃。

4

DB41/T1304—2016

BB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监测调查表

标准地因子调查表参见表B.1。

表B.1标准地因子调查表

地点:调查人员:调查日期:

乡(镇、场)村(林班)

经度、纬度坡度、坡向

土壤质地、土层厚度cm、植被

茶园面积、品种、经营管理措施、水平

冠幅m主要害虫

虫口密度调查表参见表B.2。

表B.2虫口密度调查表

地点:调查人员:调查日期:

茶叶冠幅叶片数量虫口密度(头)虫口密度

茶园类型样点

m(个)合计若虫成虫(头/百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B41/T1304—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桐柏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桐柏县经济林开发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桐柏县锦程花木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国山、黄艳峰、张娜、郝群章、贾德军、陈秀坤、李伟。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朱盛、高歌、易长坡。

I

DB41/T1304—2016

茶小绿叶蝉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小绿叶蝉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监测调查、综合防治、防治效果检查。

本标准适用于茶小绿叶蝉的综合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LY/T2011-2012林业主要有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