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导学课件2_第1页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导学课件2_第2页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导学课件2_第3页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导学课件2_第4页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导学课件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1.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2.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1.____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____年,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结成松散的_______,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______年,独立战争胜利结束。2.1787年9月,美国制定了一部新宪法,即1787年宪法。宪法体现了如下原则:①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美国实行____制政体。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②三权分立原则:_____、______、_____三权分立,分别由_____(分参、众两院)、_____和____行使,又互相制约。③人民主权原则:___和____都由民选产生。总统和议员均实行_____制。1.1775

1776邦联17832.联邦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国会总统最高法院总统议会议员任期3.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________。根据这部宪法,美国成为一个实行________制的总统制共和国。4.1787年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________国家。但州权主义观念仍很活跃。5.1789年,________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在他之后,美国的总统选举受到政党控制,________也形成两党对垒的局面。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成文宪法联邦4.联邦制5.华盛顿国会6.1861年,美国________爆发,林肯总统提出了“________”的口号,内战后,国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进一步肯定了联邦宪法的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7.美国的政治选举是两党即________和________激烈争夺的战场。美国的政治选举非常频繁:总统选举、参议员和众议员选举、州长选举、市长选举等,这些选举都受两党操纵。6.内战为联邦统一而战7.民主党共和党一、联邦宪法的制定背景:松散的州际联盟弊端暴露。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华盛顿主持,麦迪逊为核心)。原则: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地位: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国据此成为一个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二、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1.1787年联邦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政体为资产阶级总统共和制,但州权主义观念仍很活跃。2.内战结束后,美国宪法修正案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巩固了联邦的统一。三、两党制1.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美国的两党有其截然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群众。3.两党操纵着美国生活的政治选举。1.联邦制和邦联制的异同从现象上看,他们同属于美国历史上两种政治制度,各州拥有自治权,但州的权力大小不同。邦联制具有很大的松散性,各州的权力过大,中央政府软弱无能,在发生重大危机时,难以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而联邦制既避免了邦联制的松散,又防止了中央权力高度集中;既把各州团结为一个国家,又允许地方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创造性发挥作用。联邦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在全国范围内行使国家权力,大大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2.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进步性与局限性(1)内容:①立法权归于国会。②行政权归于总统。③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④“分权与制衡”: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权力之间制约达到平衡。(2)进步性:①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②西欧的启蒙思想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的结合,在整个政治制度史中堪称典范,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③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④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⑤体现和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就,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带给美国长期稳定。(3)局限性:刚刚独立的美国既要建立强有力的政权以确保独立,又要防止政权走向独裁,所以美国1787年宪法强调三权分立的原则,强调政权的组织形式,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在印第安人、黑人问题上种族歧视明显,妇女地位低下。3.美国内战的原因、性质和意义美国内战的直接原因是蓄奴州公开叛乱,其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而其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发展导致南北冲突激化。1861年,美国正值工业革命期间。东北部工业革命的发展导致劳动力、市场、原料等多方面与南部发生尖锐矛盾,矛盾激化爆发了内战。由根本原因可知其根本任务在于为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扫清道路,即其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北方的胜利避免了分裂,巩固了统一,并促使美国国会通过了更进一步维护联邦地位和作用的宪法修正案。它巩固了统一与稳定,为美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4.两党制对美国政治的影响从本质上看,两党制下的两党都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同时两党各以大财团为政治背景,不可避免地出现贪污贿赂及金钱政治。但是,它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表现为:第一,可收互相监督之效,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当权的政党滥用权力;第二,人民群众有可能利用两党的斗争实现自己的某些要求;第三,两党制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两党轮流执政,相互竞争,资产阶级能够不断发现和选择自己最满意优秀的政治人才,并通过和平的方式让其上台执政,为自己服务。从而使资产阶级的统治得以巩固。5.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与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区别项目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总统;选举国王;世袭元首产生方式选民选举产生世袭元首任期任期制终身制国家元首地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总揽行政权力国家象征,“统而不治”政府首脑总统首相政府产生方式总统任命首相提名,议会批准,国王任命国家权力中心总统议会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只对选民负责,不对国会负责,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责,不对元首负责。首相在一定条件下可解散下议院,议会在一定条件下可迫使首相与内阁集体辞职

下列各项最能体现美国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原则”的是:(

)A.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B.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联邦军队总司令,战时行使独裁大权C.美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言论……保留和携带武器等自由D.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要结合具体条款加以分析,A项能突出体现这一原则。答案:A

下列宪法中,首次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分离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B.德意志帝国宪法C.美国1787年宪法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首次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分离。另外三个选项中只有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时间比美国1787年宪法早,但《权利法案》主要是限制国王的权力,没有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分离。答案:C

1792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曾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该宪法修正案确立的新体制是:(

)A.代议制B.分权制C.共和制D.联邦制解析:宪法修正案的这种规定肯定了州的权利,但也强调了联邦政府的权利。因此本题答案选D。答案:D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②满足了人民群众权益的要求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是总统制,最初也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但是它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不仅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也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A

(2013·山东文综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

A.联邦体制B.分权制衡原则C.共和制度D.主权在民原则

解析:注意从材料中有效提取信息时间“1788年、纽约某报纸”,美国联邦宪法已经颁布,联邦政府已经建立,材料中“幸福船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可以判断材料强调和赞美的是联邦体制。主权在民,分权制衡原则和共和制度都是联邦宪法的内容,但不是本材料强调的内容,故选A。答案:A

一、选择题1.某著作中写道:邦联建立不久,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它就像一个“四肢指挥头脑的怪物”。华盛顿将它比喻为“沙子扭成的绳子”。这些喻旨在讽刺美国(

)A.各州间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B.中央政府软弱无力C.两党对垒,交替执政D.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B2.(2013·盐城模拟)“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你是如何理解的?(

)A.一方面主张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另一方面,主张对政府要有外来或内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