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形象-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原卷版)_第1页
鉴赏诗歌的形象-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原卷版)_第2页
鉴赏诗歌的形象-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原卷版)_第3页
鉴赏诗歌的形象-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原卷版)_第4页
鉴赏诗歌的形象-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诗歌鉴赏

第2节鉴赏诗歌的形象

思维导图

教材古代箴中常见的九类人物膝:

忧国忧民,心系社稷历经磨难,坚持追求

胸怀宽广,豪放洒脱征战沙场,保家卫国

寄情山水,热爰田园藐视权贵,傲岸不羁

火-11a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羁旅他乡,思念故乡

架员人物形象爰恨情长,感时伤别

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对于

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

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形象。近年来从考查题型来看,高考主要

从以下三大角度命题:人物形象鉴赏、事物形象鉴赏、景物形象鉴赏。

题型一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类是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氓》刻画

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

边塞的形象。另一类是诗人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

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对其描绘可以是一个神态、一

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者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

等等。这些形象往往以片断的形式表现出来,需要读者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进一步补充。

教材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九类人物形象

形象类型举例分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描写了一片

忧国忧民,心系社稷

萧条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

历经磨难,坚持追求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展现诗人不愿同流合

污、执着追求真理的志士形象。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让我们看到一

胸怀宽广,豪放洒脱

个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

词人形象。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跳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中我们

征战沙场,保家卫国

仿佛看到了一群英勇作战的战士们,即使战争的艰辛与磨

难,也不能改变他们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寄情山水,热爱田园表现了一个归隐田园、从事农耕、热爱田园生活的诗人形

象。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

藐视权贵,傲岸不羁天姥吟留别》),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傲视权贵的品质,

也反映了诗人傲岸不羁、豪放洒脱的性格。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诗人大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发现年华不再,衰鬓先斑。

此二句刻画了一位悲怆、郁愤的不遇之士的形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羁旅他乡,思念故乡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塑造了

一个思念故乡、亲人的诗人形象。

爱恨情长,感时伤别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

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多情才子形象。

【答题技巧】

从三个角度鉴赏诗中的人物形象

角度一,看背景关注诗人生活的时代,关注诗人创作的人生时期,关注诗歌后面对背景

的注释。

角度二,看描写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的直接描写;烘托、陪衬人物的侧

面描写。

角度三,看意图关注诗中双关、象征等手法,挖掘明言此而实言彼的语句,体察诗人的

写作意图。

【答题步骤】

鉴赏人物形象题答题“3步骤”

第一步:概括形象特点借助“三个角度”,采用“性格+身份”的格式,概括多种性格

和形象身份。

第二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诗句,抓关键词,要点化分析形象特点。

第三步:概括形象意义点明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感情或蕴含的哲理。(此步骤有时不涉

及)

题型二鉴赏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所谓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这些

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托物言志”是其常运用

的表达技巧,故此,明确“物”的特征,找出“志”的内容,即鉴赏事物形象的两个关键要素。

高考对古代诗歌中的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概括物象的特点。

2.分析物象在体现诗歌中人物的品格或寄寓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等方面的作用。

一理解物象含义(内涵)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六类意象

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名称简析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

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

杨柳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

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古代路旁设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

《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

长亭

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

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

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中“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

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深波,

南浦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

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

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酒除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

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

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2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名称简析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

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如苏轼《水

月亮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

兄弟之情,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穷的

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

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鸿雁抒情。如李清照《一

鸿雁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

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

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

典出《世说新语》。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

思念家乡的美味“茄羹妒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茄

藐龚妒脍

妒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后来文人以“茄羹妒脍”“茄

妒之思”借指思乡之情。

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

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

捣衣

一。如唐代李白《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鲤鱼代指书信,这个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

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再有古时人们

双鲤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

书信。如宋人赵令畤《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

望断双鱼信。”

3.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名称简析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

梧桐

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

芭蕉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

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吐出来。

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忧愁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

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抽

流水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

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

春水向东流。”

古诗词中常常借助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北魏地理学家、散

文家郦道元《水经注》中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

猿猴

沾裳。”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赵嘏《忆山阳》:“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古代神话中,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

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啼鸣,口中流血,其声哀怨悲凄,动

杜鹃

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如唐代李白《蜀

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如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

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

斜阳

日圆。”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

风,酒旗斜矗。”

4.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名称简析

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

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

红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

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

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

清如水。”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长

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

连理枝'雌雄总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来比喻恩爱夫妻。如白居易的《长恨

比翼鸟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

愿为连理枝。”

5.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名称简析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后来“五

五柳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柳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复值接

舆醉,狂歌五柳前。”

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

东篱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适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

三径

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

6.抒怀类意象(或托物言志,或抒发感慨)

名称简析

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

清高的气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

菊花

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

篱下,悠然见南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芳香,因此梅花傲雪、

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如陆游《卜算子•咏

梅花

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词人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

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

松柏

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如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

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都

要保持高洁的品质。

它虚心、有节、根固、质坚、潇洒、挺拔,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

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如郑板桥《竹石》:

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

北风。”诗句高度赞扬了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

蒸蒸日上的秉性。

《诗经・王风•黍离》中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经过西

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黍离”

黍离

常被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如许浑《登洛阳故

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古诗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王昌龄《芙蓉

冰雪

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往往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杜甫《蜀

草木

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鹉空好音。”

【答题技巧】

理解物象含义(内涵)“3方法”

1.积累古诗中常见物象的寓意物象的寓意是古今文人在长期的创作中约定俗成的,如松、

竹、梅分别象征傲岸不屈的精神、高风亮节的品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格。如“梅”既有

传统文人的高洁清雅,还承载了诗人赋予的特殊象征意义,这需要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来体会。

2.要准确把握物象在诗歌中的特征性用语这需要考生积累记忆,也要求考生针对诗歌内

容加以选择。如诗人在描述核心物象“梅”时,常拟人化地表现梅花遇雪、不与群芳争春、无

人欣赏的寂寞、引发诗人乡愁等重要特点,使之极为生动形象,感人至深。

3.要明确命题的要求要明确命题是要求回答物象的寓意,还是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还是表现物象的方法,还是分析物象在诗歌中的作用等。如果要求回答梅花寓意,就从梅花角

度陈述,如不畏严寒、不与群芳争春、悼惜年华等;如果要求回答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就

要从诗人的角度陈述,如表达诗人不畏权贵、傲岸不屈、清高孤傲、不与凡俗争宠、感慨年华

流逝、珍惜友情等;如果要求分析物象在诗歌中的作用,除了阐述梅花的寓意,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情感外,还要阐述表达效果,如表达情感含蓄蕴藉、真挚感人等。

【答题步骤】

理解物象含义(内涵)“3步骤”

第一步:概括物象表层特点(自然属性)提炼体现物象描写特征(形态、色泽及所处的环境

等)的词语,概括其外在特点。

第二步:分析物象内涵找出“物”与“人”品格的连接点,结合诗句分析。

第三步:点出物象意义(社会属性)依据物象内涵,注意联系诗人的经历或相关背景,点

明诗人借助物象所抒发的情感或表现的寓意。

二分析物象作用

【答题技巧】

准确分析物象作用的4个思考角度

1.营造意境意象的作用之一是造境,众多意象组合在一起,渲染了某种氛围,奠定了感

情基调。思考的着力点在于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如冷清的意象营造的是凄清的氛围,奠定的

是伤感的情调。

2.表情达意一些传统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湖扁舟”“月落乌

啼”传达出“诗人的羁旅之苦”,“空城落花”传达出“作者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

国情”。意象在传达情感方面的作用由具体诗歌而定。

3.衬托人物一是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和背景,二是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

4.结构作用或为前后照应,或为全诗线索。

题型三鉴赏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

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从高考命题来看,对景物形象的考查往往有两种

类型:一是画面描述题或意境赏析题,二是写景作用题。

一意境赏析(画面描述)

教材中古代诗歌中常考查的意境特点

意境特点举例

雄浑壮丽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壮阔苍茫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苍凉悲壮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闲适恬淡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清幽明净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

明丽清新

脂O

萧疏凄寂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安谧美好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高远深邃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淡雅幽远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清冷幽静王维《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意境赏析“4步骤”

第一步:筛选诗歌中的典型景物(意象)。筛选标准:(1)体现诗歌风貌;(2)构成和谐统一画面。

第二步:描述诗歌中所呈现的图景画面。(1)具体环境;(2)主体形象(作者重点描摹的景物)。

第三步:概括画面氛围特征(意境特征)。概括意境特征需运用术语。

第四步:据氛围特征分析情感。(1)注意意象本身的特点及文化内涵;(2)注意意象的修饰语。

说明:有时个别步骤需要整合,作答时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二分析写景作用

写景的作用与诗歌所要表达的主旨密不可分,这一点是分析写景作用的根本。但面对具体

的诗歌、特定的要求,一定要指出其作用的独特性,若面面俱到,或牵强附会,皆不可取。

结合实例,掌握解题方法

1.把握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

⑴交代事件发生的时令、地点。

(2)渲染气氛,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

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氛围。

(3)烘托人物的形象或心理。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的修辞手法,如雪、竹、

梅、松、鹤、荷、金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

(4)在情节结构中的作用。

开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奠定情感基调。

中间:承上启下,推动情节的发展。

结尾:照应开头,使结构更加完整。

以景结情,含蓄蕴藉,回味无穷。

(5)写景的作用还有寄情、寓理、显志等。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包蕴着对晚唐

衰败的叹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蕴含着变化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哲理;“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显现出对隐逸生活的满足。

2分析写景的作用,一定要联系诗歌的主旨,一定要遵照题干所指定的方向思考作答。

[答题规范]

(1)首先,明确指出其作用。

(2)然后对所写景物进行分析,一定要与“作用”对应。

(3)若“作用”是多方面的,可按题干要求逐条亮明观点并作具体分析。

典例幅析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赠别前蔚州契芯使君①

李商隐

何年部落到阴陵,奕世勤王国史称。

夜卷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

蕃儿襁负来青冢,狄女壶浆出白登。

日晚踽弟鸟泉②畔猎,路人遥识郅都③鹰。

【注】①诗题下作者自注:“使君远祖,国初功臣也"契法通是铁勒族契部落人,贞观六年,

契法通五世祖契何力,率部归顺唐王朝。②鹏料泉:在今内蒙古五原县。③郅都:西汉景帝

时人,任雁门太守时,威震匈奴。

赵臣璟于《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中评价:"义山撰人,神采奕奕。”此诗为我们塑造了怎样

的使君形象?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除夜对酒赠少章①

陈师道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②。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注]①少章:秦觐,字少章,与诗人交往颇密。②未空:事业、生活没有落空,即言“有了着

落"。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除夕之夜,本该合家团聚,但诗人却问“身何托",首句抑郁不平之情劈空而来。

B.首联,诗人“身何托"和客人事业、生活"未空”构成鲜明对比,极写客人的踌躇满志。

C.诗歌第四句的意思是:梦中,抱负有地方施展,理想有可能实现;而现实中却一无所有。

D.颈联对仗工整,写愁催白发、酒助红颜,形象表达了诗人愁情之深、内心之苦。

3.诗歌中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题泉州王梅溪先生祠堂①

戴复古

堂堂大节在朝廷,名重当时太华轻。

乾道②君臣千载遇,先生议论九重惊。

人歌黄霸③思遗爱,我颂朱云④有直声。

一瓣清香拜图像,英风凛凛尚如生。

【注】①原题后尚有“徐竹隐直院谓梅溪古之遗直,渡江以来一人而已”二句。王梅溪:名十

朋,号梅溪,南宋大臣。②乾道:孝宗年号。③黄霸:西汉著名循吏,为政外宽内明,力劝

耕桑,推行教化,治行为当时第一。④朱云:汉成帝时人,以直臣闻名于世。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先直接赞美王梅溪先生的志节,后用衬托手法表现他的名声之大。

B.颔联意谓君臣际遇是千载难逢的,梅溪先生议论国家大事,令帝王惊叹。

C.颈联用典,意在表达作者对循吏黄霸和直臣朱云的赞美之情,感情真挚。

D.尾联点题,诗人瞻仰拜祭梅溪先生的遗像,感觉他英风凛凛,一如生前。

5.在作者的心目中,王梅溪先生是怎样的形象?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①,平海夕漫漫。

[注]①"迷津欲有问"化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

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

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

⑴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篇两句直陈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雁南归,呼应标题“寒"字,又以"雁"比喻书信,触景

生情,传达与友人音讯难通的苦闷。

B.三、四两句用语平淡朴素,但一个“隔”字却写出了与家乡两地隔绝、不能归去的思念、

眷恋和心痛,用词精炼贴切。

C.五、六两句选取"乡泪""归帆"等典型意象,表现了作者客居异地,思念家乡,徒然心痛,

眼泪在旅途中流尽,哀伤无限。

D.最末两句用孔子使子路问路的典故,并以景结情,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黄昏

天色阴暗,烘托作者内心从政还是归隐的迷茫。

(2)"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⑶请从虚实的角度赏析颈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庆清朝

宋代•史达祖

坠絮孳萍,狂鞭①孕竹,偷移红紫池亭。余花未落,似供残蝶经营。赋得送春诗了,夏帷

揖断绿阴成。桑麻外,乳鸠稚燕,别样芳情。

荀令②旧香易冷,叹俊游疏懒,枉自销凝。尘侵谢屐,幽径斑驳苔生。便觉寸心尚老,故

人前度③谩丁宁。空相误,祓兰曲水,挑菜东城。

【注】①狂鞭:迅猛生长的鞭笋。②荀令:指三国时曹操的谋士荀豉,晋•习凿齿《襄阳记》

载:"东汉荀或性喜香,常将衣服薰香,若去他人家坐一下,坐处三日有香气。"③前度:前

次。

7.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描写词人在暮春夏初时节游览之景,引出了下片回忆,词人想到过去故人一起游玩,

却枉然。

B.“别样芳情”写出了词人对春去之后,绿树成荫、乳鸠稚燕莺歌燕舞的夏初之景也有着喜

爱之情。

C.“尘侵谢屐,幽径斑驳苔生”一句渲染一种荒凉枯败之景,让词人顿生年事已高,功业无

成的感喟。

D.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孤独寂寞以及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全词由景到情,由现在到回忆,写

景抒情相得益彰。

8.上片前五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9.诗中颔联颈联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0.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

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居杂兴二首(其一)㈤

王禹傅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送春

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注】太宗淳化二年(991),王禹便因多次上书言事得罪皇帝被贬官到商州,任团练副使,

次年春写下此诗。

1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首句写景入手,"斜”字写出了桃树杏树的生长姿态,也写出了诗人的性格和精

神。

B.第一首诗第二句落实了首句景之所在,又引出诗人并点明其身份,为下句的发问做铺垫。

C.第二首诗的子规与以往大部分诗里借喻哀伤、凄切的含义较不相同,带有比较积极的意

义。

D.两首诗写景都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第一首描写的景偏于静态,第二首描写则偏于动

心、O

12.两首诗都写到了春风,分别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②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③。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①玉垒:山名。②西山寇盗:指吐蕃。③梁甫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

《梁甫吟》。

1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楼》首联花伤客心,以哀景写哀情,与“感时花溅泪”同为正衬手法。《登高》首联

绘景如工笔画,具体描绘风、天、猿啸、渚、沙、鸟飞,形、声、色、态一一呈现。

B.《登楼》颈联议论天下大势,坚信大唐帝国政权稳固,气运久远,警示吐藩不要枉费心

机前来侵扰。《登高》颈联言简意丰,抒发了常年漂泊异乡、老来多病孤愁的慨叹。

C.两首诗都有羁旅漂泊、忧国忧民之情。《登楼》尾联用典,表达难遇明主、报国无门的

悲愤之情。《登高》尾联直抒胸臆,抒发国运艰难、身世坎坷、穷困潦倒的悲苦之情。

D.两首诗都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借诗人登高临眺的所见所思所感,融自然景象、

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慨遥深,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14.虽同为登高临远之作,这两首诗的颔联所写之景却各有不同,请结合诗句分别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怀古

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成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①拂云晴亦雨,江豚②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③。

[注]①石燕:《浙中记》载:“零陵有石燕,得风雨则飞翔,风雨止还为石。“②江豚,《南越

志》:“江豚如猪,居水中,每于浪间跳跃,风辄起。”③洛中:即洛阳。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理的一项是()

A.首联"残"和"空"两个字,从文化生活和军事设施两方面反映陈朝的腐败,一文一武,点

出陈亡之前金陵城的没落不堪。

B.颔联写六朝以来的英雄已成荒冢,昔日豪华的宫殿也已是禾黍遍野,面对如此景象,作

者吊今怀古,触目伤情。

C.颈联“拂云"写石燕掠雨穿云的状态,"吹浪"表现江豚行风鼓浪的气势,石燕、江豚象征

历史上叱咤风雨的人物,寄寓了作者面对历史沧桑变化的感慨。

D.尾联“惟有青山似洛中"与辛弃疾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蕴含

朝代由盛转衰是历史必然之意。

16.本诗尾联与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尾联"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皆是写景,请

简要分析两者景物作用有何不同。

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W-

何化

董嗣杲

天机雪锦织鳏绡①,艳朵亭亭倚画桥。

无垢自全君子洁,有姿谁想六郎②娇。

翠房分药③莲须褪,玉藕抽丝暑叶摇。

花里不妨呼净友,采香须棹月明梯。

【注】①蚊绡:传说中人所织的绡。②六郎:诗中指唐张昌宗以姿貌被宠幸。③药(di):

指莲子。

诗中荷花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18.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官舍竹

王禹傅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