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一次月考模拟测试卷(原卷版+解析)_第1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一次月考模拟测试卷(原卷版+解析)_第2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一次月考模拟测试卷(原卷版+解析)_第3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一次月考模拟测试卷(原卷版+解析)_第4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一次月考模拟测试卷(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一次月考模拟测试01(原卷版)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测试范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6~7章。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小明将两条相同的纸条分别紧紧卷在木棒和铁棒上,加热纸条(如图),木棒上的纸条立

即燃烧,而铁棒上的纸条不会立即燃烧。据此推测木棒和铁棒具有不同的()

A.密度B.硬度C.延展性D.导热性

2.物理中的“吸引”包含很多物理原理,下列“吸引”现象的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摩擦后的气球吸引头发B.两个铅柱紧压在一起后,没有被重物拉开

C.电视屏幕易吸引灰尘D.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粘”纸屑

3.用托盘天平测出一枚邮票的质量,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

A.直接用托盘天平测量一枚邮票的质量

B.把一枚邮票捏成一团后用托盘天平测量

C.先测量200枚同样邮票的质量,然后再除以200

D.先测量杯子和一枚邮票的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4.“玉不琢,不成器”是《三字经》中的经典名句。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在雕刻玉石的过

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质量B.密度C.体积D.形状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面包一捏就扁了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C.扫地时,可以看见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下列微粒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分子、夸克、质子、电子

6.20世纪40年代末,著名物理学家伽莫夫提出了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宇宙起源于137

亿年前的一个“原始火球”大爆炸,大爆炸模型现在被称为宇宙学的标准理论,下列选

项中支持“原始火球”大爆炸理论的观察事实是()

A.用哈勃望远镜观察到星系光谱的“红移”现象

B.通过科学探究发现宇宙中有数千亿个星系

C.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观点取代“地心说”观点

D.通过科学测量发现不同的星系距离地球的长度不同

7.小亮利用细钢针、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蜡块的密度。小亮正确的测

量过程如图甲、乙、丙所示,图中Vo、Vi、V2分别是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己知水

的密度为P水,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小蜡块密度p蜡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水R水

•-----------------------------------------D.------------------------------------------

Vl-Vo夕。

c(V27Pp水D(V27Pp水

'Vl-Vo■V2-V0

8.如图所示是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分子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姆阚

甲Z丙

A.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分子的排列情况

B.甲图中分子静止,乙、丙两图中分子在做热运动

C.乙图中分子相距最远,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

D.甲图中分子相距最近,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小

9.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物质的密度大

B.体积为60cm3的乙物质,质量为60g

C.乙物质的密度为0.5Xl()3kg/m3

D.甲物质的密度是乙物质的密度的2倍

10.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盐水的密度:先测量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68.2g;再

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倒入量筒的盐水体积如图甲所示;最后将装有剩余盐

水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祛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步骤中漏掉了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B.倒入量筒的盐水的体积为25L

C.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为38.6g

D.盐水的密度为IZXlCpkg/n?

11.“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小丽同学对身边的一些事物进行了估测,正

确的是()

A.一支新的2B铅笔长度约为15cmB.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g

C.一张课桌的体积大约10m3D.一个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为10m/s

12.下列有关天平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调节横梁平衡前应先将游码放在标尺右端

B.向盘中加祛码时,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

C.称量时,若右盘下沉,应把横梁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D.调节横梁平衡时若右盘下沉,应把横梁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第n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3.如图所示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一一量筒,它的分度值是—ml,液体体积是—cm3,

按图中的视线读数,会使测量结果(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14.各种型号的铅笔用同样大小的力在纸上划,其颜色深浅不同,这是由于各种型号的铅笔

芯的不同。图中铅笔芯硬度最大的是。

15.哥白尼用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地心说,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

进程。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有力地支持

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16.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做丝绸摩擦玻璃棒的实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会带上(填

“正”或“负”)电荷。这是因为玻璃棒比丝绸束缚电子的本领(填“强”或“弱”

在摩擦过程中会(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7.如图表示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由图可知物质所处的不同状态与分子的

情况有关,其中图表示物质处于气态。

(a)(b)(c)

18.如图所示是宇航员刘洋演示水球变懒的实验。宇航员把实验用的空心钢球带到太空后质

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球内加入空心钢球后,再以同样的力度

冲击水球,水球的振动会变慢,发出的声音音调(填“变低”“变高”或“不变”)。

19.小军把装有450ml纯净水的容器放进冰箱冷冻,当容器里的水全部变成冰后,冰的质

量为g;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化了cm3.(水的密度p水=L0Xl()3kg/m3,

冰的密度p»=0.9X103kg/m3)

20.空心铝球的质量为810g,恰能悬浮在水中,则铝球的体积为cm3,其中空心部

分的体积为cm3o(p®=2.7X103kg/m3)

21.书法爱好者临摹时闻到淡淡的“墨香”是现象。等水分干了以后,墨迹“粘”

在纸上长久不会消失,说明分子间存在。寒冷的冬天临摹时,用热水袋捂手,

是通过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的。

22.某小组同学用同一小桶,分别装满密度已知的四种不同液体,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

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液体密度/(g/cm3)0.60.81.01.2

桶和液体的总质量/g140160180200

(1)塑料小桶的质量为.g;

(2)空桶的容积为cm3=

(3)当小桶中盛满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时,天平的读数为240g。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此液体的密度为g/cm3o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46分)

23.按要求完成填空。

(1)如图甲所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

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观察液面的位置,发现液体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

在;

(2)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秒后的现象如图乙所示,该现象说明_

越高,分子运动越(选填“剧烈”或“缓慢”)。

(3)小雪同学在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时,在注射器筒内先吸入适量的水,推动活塞将筒

内空气排出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嘴,再用力推活塞,如图丙所示,结果她发现筒内水

的体积几乎未改变,这一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力。

(1)调节天平平衡时,某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后,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则接下

来的操作应是向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所加祛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

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克。

(3)图丙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0

(4)若祛码生锈了,则测量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5.实验小组利用天平、量筒和烧杯等器材测量牛奶的密度。

(1)天平调节平衡后,将适量的牛奶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

通过加减祛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将祛码盒中最小的祛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如图甲

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2)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16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液面位置

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cn?。

(3)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质量

为g=

(4)小明测量的牛奶密度为kg/m3o

(5)在向量筒倒入牛奶时,如果不慎有牛奶溅出,则测出的牛奶密度会(选填

“偏大”、“偏小”或“不变”)。

(6)另一组的同学在实验时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于是利用烧杯、水、天平也测出了牛

奶的密度,请你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密度表达式。

①用天平称出的质量mi;

②往烧杯里倒满水,称出总质量m2;

③倒去烧杯中的水,,称出总质量m3;

牛奶的密度「奶=(用字母表示)。

26.同学们在实验室测量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和水,进行如

下的实验操作: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浸没在水中,

记下矿石和水的总体积;B.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祛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甲乙丙

1)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最佳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写字母)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

“左”或“右”)调;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祛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

如图乙所示则小矿石的质量m=g,用量筒测量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

以算出小矿石的密度为p=kg/m3;

(4)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则测量结果(选填“偏

大”“偏小”或“仍然准确”)。

27.一辆货车的载货量为403货箱容积为50m3,运送货物时按规定不能超载。(已知钢材

的密度p«=8X103kg/m3,板材的密度p板=0.5义dkg/n?)

(1)货箱中装满板材,求板材的质量。

(2)建材公司用这辆货车运送钢材,求能运送的钢材的最大体积。

(3)为了将货箱恰好装满,将钢材和板材两种货物混装,求所装钢材的最大质量。

28.五一假期,小红的父亲外出时买了一个用铝材料制造的小球,已知该球的质量是540g,

体积为300cm3,已知铝的密度为2.7X103kg/m3,请你帮助他完成下列问题:

(1)该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cn??

(2)若将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注满水后球的总质量为多少?

29.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结果发现:绝

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a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

且有极少数a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1)根据实验现象,卢瑟福提出“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卢

瑟福所说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o

(2)1p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该现象可以说

明下列两种说法中的(选填A或B);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

为图中的。

A.不可再分的实心遗体B.正负电同淤J分布C.核位于原子中心,质量集中在核上.

3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会飞的铝

铝为什么被誉为“会飞的金属”?在金属的家庭中,由于铝的密度小,使它得天独厚地

能随飞机一起腾云驾雾,遨游高空,因此被誉为“会飞的金属”。纯铝很软,人们在纯铝

中加入百分之四的铜与少量的镁、镒、硅、铁等,制出了硬铝。由于硬铝既保持了密度

小的特性,又克服了纯铝软的弱点,因此硬铝很快就成了最重要的一种合金。

一架普通的飞机,差不多要用50万个硬铝做的钏钉,另外,飞机的外壳、机翼、机尾、

螺旋桨、引擎的许多部件也是用硬铝做的。本来,铝已经够轻的了,可是1958年以来又

研制出了更轻的铝--泡沫铝,在泡沫铝的“肚子里”全是氢气泡,放在水里,它会像

木头一样浮起来,lm3的泡沫铝,只有178kg,而In?的水有1000kg,另外泡沫铝能保

温、隔音,不易锈蚀。目前用泡沫铝来做飞机与火箭是最理想的材料。

(1)在金属的家庭中,铝的密度小,体积相同时,它的较小,常用作制造飞机

的材料,被誉为“会飞的金属”;

(2)纯铝中加入百分之四的铜与少量的镁、镒、硅、铁等制成了硬铝,硬铝既保持了纯

铝密度小的特性,又克服了纯铝的特点;

(3)泡沫铝的密度为;

(4)泡沫铝的优点是。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一次月考模拟测试01(解析版)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测试范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6〜7章。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小明将两条相同的纸条分别紧紧卷在木棒和铁棒上,加热纸条(如图),木棒上的纸条立

即燃烧,而铁棒上的纸条不会立即燃烧。据此推测木棒和铁棒具有不同的()

A.密度B.硬度C.延展性D.导热性

【答案】D。

【解答】解:木棒上的纸条立即燃烧,而铁棒上的纸条不会立即燃烧,是因为铁棒能更

快地将热量导走,纸条升温慢,而木棒不能及时将热量导走,纸条升温快,可见,木棒

和铁棒具有不同的导热性,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物理中的“吸引”包含很多物理原理,下列“吸引”现象的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摩擦后的气球吸引头发

B.两个铅柱紧压在一起后,没有被重物拉开

C.电视屏幕易吸引灰尘

D.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粘”纸屑

【答案】B。

【解答】解:

ACD、摩擦后的气球吸引头发、电视屏幕易吸引灰尘,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粘”纸

屑,都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B、两个铅柱紧压在一起后,没有被重物拉开,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故选:Bo

3.用托盘天平测出一枚邮票的质量,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

A.直接用托盘天平测量一枚邮票的质量

B.把一枚邮票捏成一团后用托盘天平测量

C.先测量200枚同样邮票的质量,然后再除以200

D.先测量杯子和一枚邮票的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答案】Co

【解答】解:A、一枚邮票的质量很小,小于天平的感量,不能直接放在天平左盘中进行

测量,故A错误;

B、把一枚邮票捏成一团后,其质量仍然很小,不能直接放在天平左盘中进行测量,故B

错误;

C、测量200枚同样邮票的质量,然后再除以200,故C正确;

D、杯子和一枚邮票的总质量几乎等于一个杯子的质量,无法进行测量,故D错误。

故选:Co

4.“玉不琢,不成器”是《三字经》中的经典名句。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在雕刻玉石的过

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质量B.密度C.体积D.形状

【答案】B„

【解答】解:在雕刻玉石的过程中,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形状发生改变,但物质的种

类不变,则物质的密度不变。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面包一捏就扁了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C.扫地时,可以看见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下列微粒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分子、夸克、质子、电子

【答案】A。

【解答】解A、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故A正确;

B、面包一捏就扁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B错误;

C、尘土是固体颗粒,尘土飞扬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故C

错误;

D、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所以分子大于原子核;原

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所以原子核大于质子;而夸克则是更小的构成微粒,在这

几种微粒中夸克是最小的,故D错误。

故选:Ao

6.20世纪40年代末,著名物理学家伽莫夫提出了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宇宙起源于137

亿年前的一个“原始火球”大爆炸,大爆炸模型现在被称为宇宙学的标准理论,下列选

项中支持“原始火球”大爆炸理论的观察事实是()

A.用哈勃望远镜观察到星系光谱的“红移”现象

B.通过科学探究发现宇宙中有数千亿个星系

C.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观点取代“地心说”观点

D.通过科学测量发现不同的星系距离地球的长度不同

【答案】A。

【解答】解:A、光谱的“红移”现象,表明星系在离我们远去,即宇宙仍延续着大爆炸

后的膨胀过程,故A正确;

B、通过科学探究发现宇宙中有数千亿个星系,说明宇宙很大,星系很多,与大爆炸理论

没有直接关系,故B错误;

C、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观点取代“地心说”观点,体现了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以及

进步,不能说明大爆炸理论,故C错误;

D、通过科学测量发现不同的星系距离地球的长度不同,体现了星系的距离不同,及宇宙

的广袤,与大爆炸理论没有直接关系,故D错误。

故选:Ao

7.小亮利用细钢针、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蜡块的密度。小亮正确的测

量过程如图甲、乙、丙所示,图中Vo、Vi、V2分别是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已知水

的密度为P水,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小蜡块密度p蜡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V2-Vo)P水

R水

D.------------------------------------------

Vl-VoV2-Vo

C(V2-%)P水D久7”水

'v-v

V1-VO20

【答案】Bo

【解答】解:

小蜡块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重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

由图甲和乙可知,小蜡块的质量等于它排开水的质量,

所以,m=m排水=(Vi-Vo)p水,

由甲和丙可知,小蜡块的体积为V=V2-Vo,

所以小蜡块的密度:p=蚂=—i-°——变。

VV2-Vo

故选:Bo

8.如图所示是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分子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

A.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分子的排列情况

B.甲图中分子静止,乙、丙两图中分子在做热运动

C.乙图中分子相距最远,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

D.甲图中分子相距最近,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小

【答案】Co

【解答】解:A、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固体、气体、液体分子的排列情况,故A错

误;

B、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乙图中分子相距最远,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故C正确;

D、甲图中分子相距最近,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大,故D错误。

故选:C=

9.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物质的密度大

B.体积为60cm3的乙物质,质量为60g

C.乙物质的密度为0.5X103kg/m3

D.甲物质的密度是乙物质的密度的2倍

【答案】Bo

【解答】解:A.由图像可知,当甲、乙两物质的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由密度公式可得,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物质的密度大,故A正确;

BC.由图像可知,当乙物质的体积为50cm3时,质量为25g,所以乙物质的密度为p乙

=^Z^=25g=05g/cm3=05X103kg/in3)

'乙50cm3

体积为60cm3的乙物质,质量为m乙'=pr,V乙'=0.5g/cm3X60cm3=30g,

故B错误、C正确;

D.由图像可知,当甲物质的体积为50cm3时,质量为50g,所以甲物质的密度为p中=

=50g—ig/cm3,

50cm3

所以甲物质的密度是乙物质的密度的2倍,故D正确。

故选B。

10.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盐水的密度:先测量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68.2g;再

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倒入量筒的盐水体积如图甲所示;最后将装有剩余盐

水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祛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步骤中漏掉了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B.倒入量筒的盐水的体积为25L

C.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为38.6g

D.盐水的密度为laxiCPkg/ny?

【答案】Do

【解答】解:由题意知,实验步骤:

①先测出烧杯中盐水质量;

②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读出量筒的盐水体积;

③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总质量。

A、倒入量筒中盐水质量等于烧杯和盐水总质量与剩余盐水和烧杯总质量之差,不需要测

空烧杯质量,需要测烧杯和盐水总质量以及剩余盐水和烧杯总质量,故A错误;

B、如图甲所示,量筒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低处平视读数,此量筒分度值为2mL,读数

为25mL,即量筒内盐水的体积是V=25cm3,故B错误;

C、若将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时会有残留,所以只将烧杯中盐水一部分倒入量筒,如图乙

所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为20g+10g+5g+3.2g=38.2g,故C错误;

D、量筒内盐水的的质量为m=68.2g-38.2g=3Og,则盐水的密度:p盐水=蚂=_^_^=

V25cm3

1.2g/cm3=1.2X103kg/m3,故D正确。

故选:D。

11.“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小丽同学对身边的一些事物进行了估测,正

确的是()

A.一支新的2B铅笔长度约为15cm

B.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g

C.一张课桌的体积大约10m3

D.一个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为lOm/s

【答案】A。

【解答】解:A、一支新的2B铅笔长度约为15cm,故A正确;

B、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g,故B错误;

C、一张课桌的体积大约O.Sn?,故C错误;

D、一个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为lm/s,故D错误;

故选Ao

12.下列有关天平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调节横梁平衡前应先将游码放在标尺右端

B.向盘中加祛码时,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

C.称量时,若右盘下沉,应把横梁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D.调节横梁平衡时若右盘下沉,应把横梁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答案】B。

【解答】解:A、把天平放到水平台上,调节横梁平衡前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

线,故A错误;

B、向盘中加祛码时,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故B正确;

C、称量时,若右盘下沉,应减小祛码,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C错误;

D、调节横梁平衡时若右盘下沉,应把横梁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故D错误。

故选:Bo

第n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3.如图所示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一一量筒,它的分度值是2ml,液体体积是_^4

cm3,按图中的视线读数,会使测量结果偏大(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答案】2;24;偏大。

【解答】解:如图所示的量筒是以ml为单位标度的,一大格表示10ml,中间有5个小

格,即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液体的体积是24ml(即24cm3);读数时如果视线不能与量

筒的刻度线相平,眼睛向下俯视时,会以液面最高处为准,测量结果会偏大。

故答案为:2;24;偏大。

14.各种型号的铅笔用同样大小的力在纸上划,其颜色深浅不同,这是由于各种型号的铅笔

芯的硬度不同。图中铅笔芯硬度最大的是丙。

【答案】硬度;丙。

【解答】解:各种型号的铅笔用同样大小的力在纸上划,其颜色深浅不同,这是由于各

种型号的铅笔芯的硬度不同,划痕越粗说明铅笔的硬度越低,划痕越细说明铅笔硬度越

高,图中铅笔芯硬度最大的是丙。

故答案为:硬度;丙。

15.哥白尼用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地心说,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

进程。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有力地支持

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答案】日心说;伽利略。

【解答】解:

(1)哥白尼用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托勒密地心说,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

明的进程;

(2)伽利略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等的先驱,他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的

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故答案是;日心说;伽利略。

16.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做丝绸摩擦玻璃棒的实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会带上正(填

“正”或“负”)电荷。这是因为玻璃棒比丝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填“强”或“弱”

在摩擦过程中会失去(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答案】正;弱;失去。

【解答】解:因为玻璃棒比丝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所以被丝绸摩擦过程中会失去电子

带上正电荷。

故答案为:正;弱;失去。

17.如图表示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由图可知物质所处的不同状态与分子的

运动情况有关,其中c图表示物质处于气态。

(a)(b)(c)

【答案】运动;c。

【解答】解:固态时分子只在平衡位置上振动,分子间距很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

固态时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不易被压缩。

液态时分子在平衡位置上振动一段时间,还要移动到其他的位置上振动,分子间距比固

态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态小,液态时保持一定的体积,但是没有一定的形状,不易

被压缩。

气态分子除碰撞外,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分子间距很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几乎没

有。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易被压缩。

故答案为:运动;C。

18.如图所示是宇航员刘洋演示水球变懒的实验。宇航员把实验用的空心钢球带到太空后质

量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球内加入空心钢球后,再以同样的力

度冲击水球,水球的振动会变慢,发出的声音音调变低(填“变低”“变高”或“不

变”)。

【答案】不变;变低。

【解答】解:(1)宇航员把实验用的空心钢球带到太空后,空心钢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但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质量不变;

(2)水球的振动会变慢,频率变慢,发出的声音音调变低。

故答案为:不变;变低。

19.小军把装有450ml纯净水的容器放进冰箱冷冻,当容器里的水全部变成冰后,冰的质

量为450g;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化了50cn?.(水的密度p水=i.oxi()3kg/m3,

冰的密度p»=0.9X103kg/m3)

【答案】450;50o

【解答】解:

(1)水的体积V水=450ml=450cm3,

由p=g可得水的质量:

m水=p水V水=LOg/cnPX450cm3=450g;

因为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所以,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即冰的质量:

m冰=111水=450g;

(2)由p=以可得水结冰后冰的体积:

V冰=里-=450g_=500cm3.

P泳0.9g/cm,

则水结冰后体积改变了:

△V=V冰-V水=500cm3-450cm3=50cm3o

故答案为:450;50o

20.空心铝球的质量为810g,恰能悬浮在水中,则铝球的体积为810cn?,其中空心部

33

分的体积为510cn?。(pss=2,7X10kg/m)

【答案】810;510o

【解答】解:p铝=2.7XI()3kg/m3=2.7g/cm3。

(1)因为铝球悬浮,

所以F浮=G=mg=0.81kgX10N/kg=8.1N;

(2)因为F浮=p水V排g,

所以丫球=丫排==------之地-----=8.1X10-4m3=81Ocm3;

1.OX103kg/m3

因为P=T,

所以V铝=里-=—近21_=300cm3;

0铝2.7g/cm^

则铝球空心部分体积:

V型=丫球-V(g=810cm3-300cm3=510cm3o

故答案为:810;510o

21.书法爱好者临摹时闻到淡淡的“墨香”是扩散现象。等水分干了以后,墨迹“粘”

在纸上长久不会消失,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寒冷的冬天临摹时,用热水袋捂手,

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的。

【答案】扩散;引力;热传递。

【解答】解:(1)闻到淡淡的“墨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即扩散现象;

(2)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所以墨迹“粘”在纸上长久不会消失;

(3)寒冷的冬天临摹时,用热水袋捂手,是通过热传递将内能从热水传递到手,即通过

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

故答案为:扩散;引力;热传递。

22.某小组同学用同一小桶,分别装满密度已知的四种不同液体,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

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液体密度/(g/cn?)0.60.81.01.2

桶和液体的总质量/g140160180200

(1)塑料小桶的质量为80g;

(2)空桶的容积为100cm3o

(3)当小桶中盛满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时,天平的读数为240g。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此液体的密度为1.6g/cn?。

【答案】(1)80;(2)100;(3)1.6o

【解答】解:(1)(2)设小桶质量为m,则第一种液体的质量为mi=140g-m,第二种

液体的质量为m2=160g-m;

由p=旦得:

V

mlm2

P1P2

代入数值得

140g-m_160g-m

0.6g/cm30.8g/cin3

解得m=80g;

空桶的容积为V=Vi=J^l-=14Qg~80g=100cm3;

P10.6g/cm3

(3)某种液体的质量为m液=240g-80g=160g,

液体的体积为V100cm3,

所以,这种液体的密度为p〃==160g=i.6g/cm3。

100cm3

故答案为:(1)80;(2)100;(3)1.6o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46分)

23.按要求完成填空。

(1)如图甲所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

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观察液面的位置,发现液体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

间隙;

(2)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秒后的现象如图乙所示,该现象说明温

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选填“剧烈”或“缓慢”)。

(3)小雪同学在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时,在注射器筒内先吸入适量的水,推动活塞将筒

内空气排出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嘴,再用力推活塞,如图丙所示,结果她发现筒内水

的体积几乎未改变,这一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答案】(1)间隙;(2)温度;剧烈;(3)斥。

【解答】解:(1)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

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间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

(2)由于热水的温度高,分子运动剧烈,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两滴墨水,会看到热

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这表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

运动越剧烈;

(3)在注射器筒内先吸入适量的水,推动活塞将筒内空气排除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嘴,

再用力推活塞,发现筒内水的体积几乎未改变,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故答案为:(1)间隙;(2)温度;剧烈;(3)斥。

(1)调节天平平衡时,某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后,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则接下

来的操作应是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所加祛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

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67.4克。

(3)图丙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用手拿祛码。

(4)若祛码生锈了,则测量结果将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⑴右;(2)67.4;(3)用手拿祛码;(4)偏小。

【解答】解:(1)用天平之前首先调节天平,将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后,指针左偏说明

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右移动,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位置。

(2)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为2.4g,物体的质量=祛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50g+10g+5g+2.4g=67.4go

(3)祛码应用镜子夹取,所以图中的错误是用手拿祛码;

(4)正常情况下祛码上标的质量是祛码的实际质量,祛码生锈后,自身质量变大。当测

量同一物体时,需要减少祛码或移动游码,才能使天平重新平衡,此时所读数值小于物

体实际质量。

故答案为:(1)右;(2)67.4;(3)用手拿祛码;(4)偏小。

25.实验小组利用天平、量筒和烧杯等器材测量牛奶的密度。

甲乙丙

(1)天平调节平衡后,将适量的牛奶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

通过加减祛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将祛码盒中最小的祛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如图甲

所示,接下来他应该取下最小的祛码后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2)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16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液面位置

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40cnA

(3)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质量

为44go

(4)小明测量的牛奶密度为1.1X1Q3kg/m3o

(5)在向量筒倒入牛奶时,如果不慎有牛奶溅出,则测出的牛奶密度会偏大(选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另一组的同学在实验时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于是利用烧杯、水、天平也测出了牛

奶的密度,请你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密度表达式。

①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i;

②往烧杯里倒满水,称出总质量m2;

③倒去烧杯中的水,往烧杯里倒满牛奶,称出总质量m3;

牛奶的密度p奶=----—•pp(用字母表不)。

m2-m[小

【答案】(1)取下最小的祛码后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2)40;(3)44;(4)1.1X103;

(5)偏大;(6)空烧杯,往烧杯里倒满牛奶,吗0

叫一叫小

【解答】解:(1)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时,通过加减祛码的一番操作,当小

明将祛码盒中最小的祛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右盘中加入的祛码质

量偏大,应该取下最小的祛码,然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2)量筒的分度值为2mL,则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40mL,也就是40cm3;

(3)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m剩=50g+20g+2g=72g;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116g,

所以量筒中牛奶质量为116g-72g=44g

(4)小明测量的牛奶密度为:p1=44g=l」g/cm3=l.lXdkg/m3;

V40cm3

(5)在向量筒倒入牛奶时,如果不慎有牛奶溅出,会导致量筒中牛奶的体积偏小,即测

得倒出牛奶的体积偏小,而通过两次总质量之差测得倒出的牛奶质量是准确的,则根据

密度公式可知测出的牛奶密度会偏大;

(6)①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i;

②往烧杯里倒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

③倒去烧杯中的水,在烧杯中装满牛奶,称出总质量m3。

水的质量=由p』可求得,水的体积:丫水=」^=,~L;

"V水p水p水

牛奶的质量m牛奶=m3-mi,烧杯内牛奶的体积:V牛奶=V水;

m牛妍mq-mimq-mi

则牛奶的密度表达式P牛妪二'P水。

十奶V牛蜗m2-mi小

P水

故答案为:(1)取下最小的祛码后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2)40;(3)44;(4)1.1X

103;(5)偏大;(6)空烧杯,往烧杯里倒满牛奶,叱』].0

1n2-m[小

26.同学们在实验室测量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和水,进行如

下的实验操作: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浸没在水中,

记下矿石和水的总体积;B.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祛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m=J

=

=

=

=

-

=100

=

-"860

=

=

=-

=

5OS=

一40

==•20

苜=

=

-

=

=

=

_

甲乙丙

1)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最佳的实验操作顺序是BCA;(填写字母)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选填

“左”或“右”)调;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祛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

如图乙所示则小矿石的质量m=52g,用量筒测量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

以算出小矿石的密度为0=2.6X1Q3kg/m3;

(4)整理实验器材时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