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小论文题答题技巧_第1页
2024年中考小论文题答题技巧_第2页
2024年中考小论文题答题技巧_第3页
2024年中考小论文题答题技巧_第4页
2024年中考小论文题答题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指导|小论文题答题技巧

(-)答题技巧

历史小论文,集论述、论证和评析于一体,作为一种训练题

型,能较全面地考查《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各项能力,具有高

效率地帮助学生加强思维训练的重要作用。

历史小论文,篇幅不大,强调史论结合,具体地说有以下特

点:

(1)立论题,就是从正面论证某论点的正确性,或谈谈对某一

正确观点的理解与认识。

(2)驳论题,就是对错误的观点或立论进行反驳,否定对方的

错误之处,以辩正是非,形成正确的认识。

(1)直接提出评论的对象与内容。评论的对象有人物、事件、

制度、著作及现象。评论的内容不外乎原因、性质、制度、地

位、影响、作用等。

(2)提供一些材料进行命题论析。

(3)提出一种或几种观点,进行立论或驳论。

(1)字数限制,一般在200字以内。

(2)分层次划等第给分。评定标准为:基本观点正确、全面,

基本史实准确,能说明其提出的观点。

(3)史论结合,论证逻辑严谨。

(4)文字表达简洁流畅,条理清楚。

(1)论点(观点):观点应明确、清楚

(2)论据(证明观点的证据):证据要准确求真。要选择能

证明论点的典型史实。

(3)论证(用证据证明观点的过程):

①论证过程逻辑要清楚、严密,经得住推敲,做到证据与观

点之间的无缝连接。

②论证过程应有“历史味”,用学科语言,做到言必有据,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切忌大白话和空发议论,或简单的罗

列史实。

不能像问答题一样,应以文章的形式来呈现

历史小论文一般都有字数限制,应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在

充分理解材料和命题意图的基础上,先打草稿或列腹稿再动

笔,以保证语言精炼,切中要害。

解答入规合范历史小论文存在命题形式和议论方式的区别。因

此,应注意正确审题与规范答题。

(1)要判定题目主题与解答范围:(2)要提炼观点,归纳史

实,考虑史论如何结合;(3)判定立论还是驳论,选择答题格

式,展开评论。

立论题,一般要求依据或者确定正确的观点、结论,运用正确

的理论,选取有关的史实,从正面论证某论点的正确性,或谈

谈对某一正确观点的理解与认识。论证的方法有归纳论证,对

比论证,层递论证,因果论证等,根据需要采用一种或几种。

驳论题,先要认真思考对方的观点及支持观点的理由和根据,

弄清其错误的实质。然后展开批驳,一要批驳对方的论点,以

揭示其错误的性质;二要批驳对方的论据,以证明其虚假或证

据的不足;三要批驳对方的论证,以揭露对方议论中所运用的

论据与论点之间存在的矛盾或逻辑错误。

是历史小论文的灵魂,而史论结合才构成它的身躯。这观点必

须是正确的观点,它的依据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一一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历史小论文的审题和解答时,不

管是否定和驳斥错误的观点,还是正确地评价人物、事件或是

确定和论证正确的论点,都应该选准理论观点和有关史实,进

行评论,否则将离题千里,不合要求。

训练多向思维历史小论文主要考查学生理论应用和分析论证的

能力,虽高于教材,但仍源于教材,它一般都是针对教材中的

重点知识设计命题。因此,在掌握教材重点知识的基础上,注

意指导学生多向变换角度分析教材,升华认识,十分有助于学

生解答好历史小论文题目。

变换基础知识认识角度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提供材料

或观点,创设新情境,以深化认识,提高分析能力。一种是对

已形成结论的知识问个“为什么?”以训练归纳史实、论证观

点的能力。还有一种是联系相关知识提出问题,以培养学生的

纵横联系、比较分析的能力。

全面提高学科能力尽管历史小论文这种形式,对广大师生来说

是新问题,而且比分大,难度高。但我们只要充分发挥技能迁

移的作用,重视学科知识与答题技巧的相互渗透,完全可以找

到迅速有效地提高解题能力的捷径。

所谓迁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指已经掌握的知识和

技能对后来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起促进作用的影响

叫正迁移,起妨碍作用的影响叫负迁移。我们要利用的当然是

正迁移的作用,主要是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学科知识和解

题分析能力,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历史小论文的答题要

求。

审题思路方面,我们能迁移的知识与技能有:

①语文学科中的文言文和现代文正确释读与概括的能力,议论

文立论与驳论的技巧,以及文字表达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基

本功。

②政治学科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

③历史本学科中学过的历史知识和基本规律。

很多学生,在提炼观点时没有根据题意,导致跑题而失分,十

分可惜。由于题干中的观点并不全面,我们不能完全获悉,因

此,就必须要阅读材料,找出关键词。何为“关键词”?那就

是材料中的主体或者是围绕的中心,它反映了材料的主要意思

和要旨。一般而言,要把题干中的问题带到材料中去阅读,当

然,如果材料太长,我们还要学会分层处理,关键词一般应该

是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的字眼。找出关键词,明确观点,也就完

成了该题的第一步。

一般来讲,高考试题中的小论文题的材料不会是生僻冷门的,

应该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内容,换言之,是我们学生比较有话写

之类题目。要不然,就失去了考查的意义,也不利于高考的选

拔。

所谓“万事开头难”,写论文也不例外,因此一定要下定决

心,写好开头。有些学生写的开头很长,但观点始终没有明

确,有点含含糊糊的味道,这是不行的。其实开头不要写得太

多,就是开门见山,观点是什么就写什么。同时,一定要讲究

格式。在高考评分中对论文的结构是要计分的,这就要求考生

应该在论文中分段,突出结构。如果单列政治、经济、思想原

因的话,最好也将它分开写,这样显得有层次结构。另外,史

论结合要求学生史中有论,论从史出。一定要使用历史学科语

言,切忌口头语。单纯的史实堆砌,或者是整篇的论述,都是

不能得高分的。

可先看问题后读材料,再审题目中特别强调的要求。这样做即

可克服阅读的盲目性,节约时间,还能保证论文不会游离主

题。可是,在实际考试中偏离主题的论文大有人在。要有自己

的思考,写成流水帐。

对于史论题,由于题干题目已经提供,只要略加改造即可。

改造的思路是,让观点明确即可。

材料式的小标题(分论点)可以从材料中归纳提出,小标题不

宜太多,否则变成罗列史实的帐单了。

正文结构需要具备四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结论。

A.论点是论文阐述的具体观点,相当于文章的主题和小标题,

要明确、简练、不能含糊费解。

B.论据服务于论点,一般用题目所给材料,相关历史事实或自

己的拓展性思考来说明论点;

C.论证是用理论(文明史理论)做指导,选取典型的事例或运

用严密的逻辑分析来阐述和证明论点。

D.结论是对全文进行扼要概括或总结。

①主题明确符合要求,力争富有创意。

②论据充实,引用的材料恰倒好处。

③论证过程科学准确,逻辑严密,详略得当。

④结论正确,首尾呼应。能由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能抓

住本质,给人以深刻启示。

⑤语言要有史学之一般特点。要真实准确又颇具文采,要讲究

理性又富感染力,切忌文学之朦胧浪漫和虚构夸张的散文化倾

向。

(二)模拟演练

1.【改革创新】

古今中外改革(部分)

改革名称改革影响

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大为增强,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俄国1861年农奴

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制改革

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人民信心恢复,对资本主义

罗斯福新政

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综合国

中国改革开放

力显著增强

改革创新一直伴着人类的发展进步,古今中外有许多影响深远

的改革。表格列举了古今中外发生的部分改革,请根据所学结

合表格,围绕“改革创新〃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人口迁移】

材料一战争、动乱、赋税、刑罚、行政命令、经济利益、生活

水平、风俗习惯、思想观念、人际关系、民族成分、文化背景

等都可以是人口迁移的动因和选择,至少与自然条件具有同样

重要的地位。中国人口迁移的类型有:自北向南的离心型迁

移;由内地向边疆的开发性迁移;北方少数民族的内徙和西

迁...

材料二“地理大发现”绝对是世界历史上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

时期。它为重商主义、殖民主义和传教活动奠定了基础,所有

这些重要的发展也促进了人们进行大大小小的迁徙…新航路的

开辟、三角贸易和工业革命等都是世界历史上发生的引起人口

迁移重大事件。

请以"人口迁移和变化〃为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综合运用所学中

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相关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

论结合,表述成文)

3.1大航海时代】

15—18世纪,由于各种现实动机与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亚洲

和欧洲的航海家发起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近年来学术界将这

一现象称为“大航海时代”。

请围绕“大航海时代〃,任选角度,自拟标题,结合上述材料和所

学知识,综合运用中国史与世界史相关内容加以论述。(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基本国情出发,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阶段的中心任

务与基本民生问题有机结合,创造性地进行了以革命性和人民

性为鲜明特征的民生建设,通过土地革命等举措,解决了广大

人民最基本的生计问题,满足了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诉求,

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

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摘编自刘儒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建设

及其基本经验》

阅读上面材料,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民生建设〃,提炼

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

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

表述完整)

5.龙,既象征着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神

血脉,更承载着新时代新征程亿万中华儿女推进强国建设、民

族复兴伟业的坚定意志和美好愿望。甲辰龙年,让我们一起来

看看龙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龙字】“龙”字不同字体的写法

材料二:【龙殄】

材料三:【龙变】

材料四:【龙腾】

⑸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龙的变迁与时代发展〃的角

度,完成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

观点明确,逻辑清晰,体现时代价值,富有文采。

6,中华民族的海洋之路“辉煌与屈辱〃并存,但始终没有放弃走

向海洋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走向深蓝】

材料一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按照航海的

实力,发现“新大陆”的不应该是西班牙人,而应该是中国

人。这似乎是西方学者几乎一致的看法,但是他们忽略了对郑

和下西洋与欧洲“地理大发现”的不同的国内背景的分析,

达•伽马、哥伦布的航海探险,是为了夺取殖民地,夺取贵重

的黄金白银,作为资本的原始积累。而郑和下西洋的明朝初

年,国内并无这种需求。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点,郑和七次

下西洋,没有霸占一丝一毫的海外殖民地。

——樊树志著《国史十六讲》

【海防之殄】

材料二甲午战争前中日军费筹措对比:

清朝政府——1894年6月30日,李鸿章提出添募士兵、加强北

洋舰队等方案,并请求户部拨款二三百万两,以作军费。清政

府一开始竟然仅仅拿出18万两银子以充军费。经过反复商议,

户部最后也只答应负责筹措150万两。而这些钱只相当于甲午

战争中,日本娼妓为支援战争捐出的数目。即便这样,这笔钱

直到战争爆发也未全部到位。

——摘编自舒健《钱都去哪儿了?一清政府的军费筹措与甲午

战争的惨败》

日本政府—到1881年的时候,日本政府制定了一个为期20

年的造舰计划,准备每年造3艘,共造60艘。可是到了第二

年,这个计划又改了,它以8年为期,每年造6艘,一共造48

艘。1889年的时候,国会又增加107万日元海军经费,使得海

军经费占到全国总财政支出的11.7%o

——摘自纪录片《走向海洋》

【以海强国】

材料三新中国海防建设走过由海防体系的初步建立(1949-

1956年)、海防建设事业在曲折中发展(19567976年)、改革

开放新时期的发展(1978-2012年)、新时代的发展(2012年

至今)四个阶段。在此历程中,建立健全了陆、海、空一体化

海防体系;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的重大使命任务;为发展我国

海洋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反击外来侵略,捍卫了海疆主

权和国家领空、领海安全,维护了祖国统一。

——陈明富、秦靖《新中国70年海防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4)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2024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新深度

唤醒”(AwakenNewDepths)。请你以"记忆与唤醒”为主题,结

合以上内容,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①题

目自拟,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

观;③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语言流

畅。

7.阅读下面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

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材料工业革命大事记(部分)

时间事件

18世纪中期瓦特不断改进蒸汽机

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火车正式试车

19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