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要论论证要证-2025年高考语文考场作文迅速成文方略_第1页
论证要论论证要证-2025年高考语文考场作文迅速成文方略_第2页
论证要论论证要证-2025年高考语文考场作文迅速成文方略_第3页
论证要论论证要证-2025年高考语文考场作文迅速成文方略_第4页
论证要论论证要证-2025年高考语文考场作文迅速成文方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讲:论证要论论证要证

感知篇

引例必说理论证须层进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付云皓,当年北大的高才生,在两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获得满分,却未能从北大顺利毕业,结果在广

东第二师范学院当了数学教师。2018年5月,《人物》杂志以“奥数天才坠落之后”为题报道了他的事迹。付云

皓对此反击:“我没有坠落,我正在脚踏实地处。”他说:“在学科上有天赋的孩子必须要去做学术研究,并得出

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才叫做成功,除此之外的道路都叫做不成功,按照这种思路审视,我自然就是作者笔下'不

成功’的典型了。”

对于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看法,阐述你的观点。

【失误文展】

一转身处天地宽

当年北大的高才生,在遭遇未能顺利毕业的挫折之后,毅然做了中学教师。有人认为这是天才的堕落,我却

以为,因时而异,及时调整方向,不在一条道上走到黑,这是积极而现实的选择,值得点赞。(①简述材料,表

明看法,提出中心论点,要言不烦。)

据《钱江晚报》报道,2006年内蒙古地区理科高考状元石悦,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在北京

大学深造。读研期间拿到国家奖学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最终却成为网络游戏直播者,目前在某网络直播

平台拥有109万关注,新浪微博90万粉丝。她的导师对她说:“一个不设限的人生,真的是会从跟随心声走的每

一步里开出花来的。”(②照搬新闻事件,没有分析阐述,无从显示事件所蕴含的道理。)

孔子带着他的若干亲近弟子,从55岁到68岁,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鲁国周边游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却连连碰壁。他在黄河边上感慨了一番,“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命也夫!”最终连黄河也没过。最后回到

家中,专注于诗文编辑,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③由今而古,讲述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同上段

事例一样,只有对事实的叙述,没有对事实的分析议论。)

我们今天读到沈从文的《边城》,爱不释手。须知,这是沈从文早年的作品。后来,由于遭到的批判,他不

再涉足文学创作,就转向古代服饰研究,经过多年努力,一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皇皇巨著问世,填补了古

代服饰研究的空白,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④与孔子例同,都是“碰壁”儿改行的故事。)

鲁迅弃医从文、李宁转身从商,这些人物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他们放弃原先的道路,在新的领域里干得风

生水起。没有鲁迅弃医从文的转向,中国现代文学史可能要黯淡的多;而李宁不转身从商,一直在体育领域坚守,

他也未必能够取得今天正的成就。以上这些人物,我们不能指责他们见异思迁,更不能说他们的行为是一种堕落。

(⑤这一段两个例子并举,叙述简略,注重分析议论,写得比前三段好,叙议结合,符合议论文文体要求。)

我想起一个农民作者的故事。这位农民作者,立志做作家,投稿20多年没有一篇文章变成铅字,上苍回报

他的只是几十麻袋的草稿纸和一张张退稿通知单。当主持人问他今后的打算时,他表示要一如既往地写下去,生

命不息,写作不止。自然,他的回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然而我以为这种廉价的鼓励实在是一种错误的

社会导向。(⑥由正面阐述转入反面阐述,有论证层次上的深入。)

人生多途,价值多元。咬定青山不放松固然可贵,可是,当你在前进的路上遇到阻碍无法前行的时候,不妨

转身迈向另一个方向,说不定那里正是一个柳暗花明的所在。(⑦总结全文,强化中心论点,简明扼要。)

【升格策略】

这篇文章以“一转身处天地宽”为标题,以“因时而异,及时调整方向”文中心论点,切合题意,审题准确,

立意精当。全文共8段,首段简述材料,引出中心论点,中间6段举例论证,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文章整体结构

合理。问题出在中间6段,一是引用论据材料只有叙述,没有分析议论;二是罗列事例,叠床架屋,未能形成层

层深入的论证网络。针对以上问题,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升格处理:第一,增设分论点,用分论点统领事例,

做到述议结合;第二,压缩对论据材料的叙述,同类材料可用排比句加以概述,不必一例一段;第三,增加阐述

性段落,比如论意义、析危害、挖根源等,丰富论证层次,提高议论质量。

【升格文展】

一转身处天地宽

当年北大的高才生,在遭遇未能顺利毕业的挫折之后,毅然做了中学教师。有人认为这是天才的堕落,我却

以为,及时调整方向,不在一条道上走到黑,这是积极而现实的选择,值得点赞。

首先,人生应当因地制宜,因时而异。清华大学建筑系读完的高材生石悦,当年的高考状元,令人羡慕的学

霸,研究生毕业后成为网络游戏直播者。人们普遍觉得她悦不务正业,她的导师却好,一个不设限的人生会从他

跟随心声走的每一步里开出花来。的确,给人生设限,在一条路上走到黑,未必明智;相反,人生不设限,及时

调整方向,也未必就是自我堕落。(①本段较原文有三处改进:一是增加分论点,二是压缩对材料的叙述,三是

引述材料过后又分析。)

事实上,古今名人及时调整方向的人比比皆是。孔子从政之路坎坷,转身埋头于诗文的编辑;沈从文遭受迫

害,放弃作家身份,转身投向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鲁迅弃医从文,体操王子李宁转身从商……他们放弃原先的

道路,在新的领域里干得风生水起,谁能说他们见异思迁或自我堕落?(②先用总括性句子领起全段,再用三个

短句概括三、四、五段的例子,辅以反问作结,叙述高度概括,叙议结合,要言不烦。)

一个农民作者,立志做作家,投稿20多年没有一篇文章变成铅字。当主持人问他今后的打算时,他表示要

一如既往地写下去,生命不息,写作不止。自然,他的回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然而这种廉价的鼓励实

在是一种错误的社会导向。(③以上是正面阐述,这一段是反面阐述的,层次有推进,故此保留。)

面对挫折,决不放弃,这种坚持精神诚然可贵,可是明知坚果无法获得,依然作徒劳无益的坚持,未见明智。

人生短暂,精力有限,何必在一条道上走到黑?在写作没有建树,也许在种植养殖上会成为行家里手;在北大不

能毕业,也许做一个中学教师却是绰绰有余的。“变则通,通则存,存则强。”殊不知,变通是对迂腐的克服,也

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④深化议论:徒劳无益的坚持,未见明智;变通是对迂腐的克服,也是中华民族传

统的价值观。)

遗憾的是许多人不懂此理,偏偏喜欢在一条黑道上走到底。你看年轻人,千军万马挤在高考的独木桥上,挤

在名校的羊肠道上,守着白领梦毫不动摇。其实,在技工奇缺而就业形势又日趋严峻的当下,审时度势,将白领

梦想变通为蓝领的目标,做一个高级技工,做一个在某领域独树一帜的蓝领,这其实也是一种成功。(⑤联系上

名校、做白领的社会现象进行议论,增强文章的现实针对性。)

为什么有人喜欢在一条道上走到黑?这跟人们思维僵化有关,也跟长期以来的片面宣传有关。我们太过强调

不屈不挠,把坚持作为唯一的美德,好像妥协、退让、变通自我放弃,自甘坠落。其实,放弃也是一种坚守,放

弃失败的探索,寻求可行的通道,正是对追求的坚守。(⑥挖根源,进一步深化议论,补充阐述中心论点。)

人生多途,价值多元。咬定青山不放松固然可贵,可是,当你在前进的路上遇到阻碍无法前行的时候,不妨

转身迈向另一个方向,说不定那里正是一个柳暗花明的所在。

【升格点评】

升格作文在提出中心论点以后,以“人生应当因地制宜,因时而异”为分论点,领起正面阐述,再以某农民

作者的例子展开反面阐述;在正反对比论证的基础上,以“徒劳无益的坚持,未见明智”为分论点,阐述“变通”

的意义,指出变通是对迂腐的克服,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再联系现实,指出固守白领梦的错误,并揭示

其思想和社会根源。全文内容丰富,层层深入,逻辑严谨,说理充分,是一篇十分成功的议论文习作。

技法篇

在阅卷中通常发现有这样一类考生,他们写议论文的时候,也会提观点和摆材料,但仅限于罗列,通篇作文

没有一点儿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类作文只能给到中等或以下的分数。原因在于这类考生往往缺乏对事物的认知

能力和辨析能力,不会分析论证。其中最常见的错误,就是以叙代议。譬如要写“逆境出人才”,则马上找到很

多出身逆境的人才,指出他们都是出于逆境,然后就说:“所以我们认为逆境也能出人才。”

那么,怎样进行分析论证呢?

通俗地说,证明给人看的过程,就是分析、论证。议论文不论不证,难以揭示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难以显示材料中包含的道理。

分析论述不能空谈抽象的道理,必须摆出事实再讲道理,即用材料证明你的观点。要使材料能充分证明观点,

就必须通过分析,把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证明给人看。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5种论证方法。

技法1:运用因果分析追问原因

这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问题示例:磨难,能历练人生。霍金在大学学习后期,开始患“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运动神经元

疾病),半身不遂。他克服了种种困难,于1965年进入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斯学院任研究员。这个时期,他在研

究宇宙起源问题上,创立了宇宙之始是“无限密度的一点”的著名理论。残疾老师邱汉强从小瘫痪、左眼失明,

却自学日语达到翻译水平,桃李满天下。谢坤山16岁时,因工伤事故,失去了一条腿和双臂,后来又失去了一

只眼睛。但就是这样一个最不幸的人,却勇敢地挑战生命的极限。学会生活自理,后来成了一名画家。磨难,能

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分析:这一文段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结构。中间列举霍金、邱汉强和谢坤山三个例子来证明论点。毛病是在

例子和论点之间缺少分析语言。那么,怎样展开议论呢?阅读语段,我们发现,“三位人物在磨难下的结果”已

告知我们了,而对于原因则只字未提,所以,我们就可以添加“原因探究”的分析文字,以较好地架起事例与结

论之间的桥梁,达到“叙”为“议”服务的目的。

修改示范(注意加横线的句子):

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霍金患有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研究

宇宙起源问题,创立了宇宙之始是''无限密度的一点”的著名理论,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打压,顽强抗拒厄

运,才谱出了人类的顽强之歌;邱汉强克服困难,孜孜不倦地学习日语达到翻译水平,又广泛传授学生,那是因

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最后成功;谢坤山嘴巴叼着画笔作

画,磨破了多少嘴皮,最终成为中国台湾著名画家,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知道苦心人天

不负,才最后成为强者。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

走过去,前方定是一片蓝天。

[微写作]

下面这个文段在段首提出段落中心句后举例进行证明,但由于缺少适当的原因分析,读者很难明白他们被埋

没结果成功了,而别人被埋没却没有成功的道理。请你在例子后面添加一段文字进行原因分析。

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

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做小职员。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

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住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

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所建树?因为他们不甘心被“埋没”的命运;

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

腾飞的日子。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

出。

技法2:运用假设分析反面论证

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事例和析例正反映衬,很有说服力。

问题示例: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史努比是查尔斯•舒尔茨漫画中主要人物查理•布朗的小狗,其形象被制作

成多种玩具,是最受欢迎的卡通形象之一。几乎所有认识舒尔茨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智力低下的学生,代数、

英文全不及格,物理竟然考了零分!中学期间,他提供给年鉴的漫画全被拒用了;等他告别学校,便大胆地来到

迪士尼工作室,向他们递交了自己的绘画作品,他再次遭到了残酷的拒绝……历经一次次挫败,他没有放弃,决

定用卡通的方式来记述自己的遭遇个在所有人眼中的失败者。后来他画的史努比风行世界,从而成为史努

比永远的父亲。

分析:文段中只有观点加例子,缺少必要的分析论证过程,读这种文章,需要读者自己进行补充分析,干瘪

无味。我们可以使用假设分析,从相反的方面进行推理论证。

修改示范(注意加横线的句子):

假如舒尔茨仅仅投稿一次,失败后就再也不干了,史努比还能问世吗?如果失败了以后不再坚持,也绝不可

能有史努比形象的成功,就是因为他一直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坚持到了最后,才获得了最终的胜利。所

以,可以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微写作]

下面这一语段,在分论点总领之后,陈述了杜甫的人生态度及成就,其间融入了简单的原因分析,可以说夹

“叙”夹“议”。但说理是否可再深入一点,再透彻一些呢?细读语段,发现它是从事例的正面陈述的,那么,

我们不妨从事例的反面进行假设。请你在语段后面添加一段文字进行假设论证,不超过200字。

缩小痛苦,百折不挠,人生才可能璀璨。“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身怀用世之心的杜甫,命途多舛,颠

沛一生,但他始终以仁圣襟怀观人视物,将挫败与坎坷当作人生的历练,即使在忧郁的深渊中仍不懈追求,终于

以字字句句饱含生命力的诗作,成为唐诗这一宏丽壮伟的琼宇中巨实的一柱栋梁,享有“诗圣”的称誉。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假如杜甫在那个时局纷乱的年代不堪命运的捉弄而随波逐流,假如他无法正视如黄叶般飘摇孤

寂的生命而丧失人生的意志,假如他无法承担失意、离索的痛楚而放弃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那么,他怎能

吟出不朽的“诗史”之作而震古烁今?正是那份对痛苦的淡然,让杜甫在西南一隅活出了“月白清风一草堂”的

旷达,成就了他的璀璨人生!

技法3:运用意义分析揭示价值

就是透过论据提供的现象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所蕴含的意义,或予以高度评价,或揭示其要害、危害等,从

而证明论点提出的看法和主张的影响、价值、效果等。

问题示例:弄虚作假行不通。战国时期,有个南郭先生,此人不学无术。他听说齐宣王爱听竽乐合奏,就混

在乐队里,装模作样,冒充内行,领取俸禄。后来齐宣王死了,齐潘王偏偏喜欢听独奏,叫吹竽的人,一个一个

地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再也没法混下去了,只得溜走。这就是“滥竽充数”成语的由来。

分析:这个文段在段首提出中心句,然后列举一个成语典故来证明它。由于没有进行必要的解释分析,人们

对于这个典故的意义却不了解,不能达到充分论证的需要。因此,我们可以对其做意义分析。

修改示范(注意加横线的句子):

滥竽充数,这四个字概括得好。好就好在它点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在于一个''充"字。人没有生来就会吹

竽的。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他不该不会装会,弄虚作假,冒充内行,而且一味装下去,靠

蒙骗过日子,以致落得个逃之夭夭、贻笑大方的结局。

[微写作]

下面这个文段包括四个小节。第一小节提出论点,后面三个小节属于举例论证。由于缺少必要的分析,文段

并没有很好地扣住全文的中心论点:感情亲疏和对人的认知相联系。我们可以对其意义进行阐述。请你在文段后

加一段文字进行意义分析。

背负着亲情、友情、爱情种种甜蜜的负担,即便是最理智的人也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

“千古谁堪伯仲间”的诸葛孔明英明一世,却在街亭这一关键战役中重用本无实才的好友马谡,致使其六出

祁山而寸功未建,成为千百年来任人唯亲者之鉴。

一代明君唐明皇即位之初礼贤下士,励精图治,才有了开元盛世。后来却为了“一骑红尘妃子笑”,不惜大

兴土木,劳民伤财,荒废朝政,结果落得个“马嵬坡前草青青”的凄凉结局。

北宋神宗原本竭力支持当朝宰相王安石的变法之举,却禁不住其祖母光献太皇太后的眼泪,终于动摇了、灰

心了、放弃了,一部《青苗法》被付之一炬,11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家的社会理想化为泡影。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历史以残酷的事实一次又一次地告诫我们:人情的亲疏远近足以令人麻痹,令人迷茫,甚至令

人昏耳贵。然而,是不是每个人都应该对人间的真情视若无睹,做个“无欲则刚”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将

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判断分而析之,辨而认之,定能做到超然物外。

技法4:运用例后解说凸显观点

对于事例和结果间跳跃的叙例语段,或内涵丰富、可多角度阐释的叙例语段,我们可以作解说分析。

问题示例:学而不思则罔。从前有一种怪病,它使人食欲不振,最后导致死亡,在当时是不治之症。有一位

化学家,得了这种病。有一天他路过一个村子,村里人听说他得了这种病,就告诉他:我们村里有一口井,井里

的水能治你的病。化学家听了,就去喝那井里的水,结果病好了。病好了以后,他就想:为什么这水能救我?结

果就是这么一个村里的人从来不曾想过的问题,促使化学家去研究,最后化学家发现水里含有芒硝,是芒硝救了

他。于是,他发现了芒硝的药用价值。

分析:这个文段在提出论点后,叙述了一个化学家的故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仍然属于观点加例子的文段,

缺少论证分析,观点和例子如油水分离。举了一个比较长的例子后,要考虑的是,它的中心,它与观点的关系,

别人的认知会不会和我不一样?或觉得这个例子跟要讲的观点关系不是那么密切,这时你就得把它解说一下,或

解说它的中心是什么,或解说它与观点有什么关系。

举例之后的解说,其实就是分析材料,它揭示了材料包含的也是作者运用这一材料所要表达的观点:人要善

于质疑,善于质疑才会去学,才会去思,最终才能解决问题。这个解说还揭示了善于质疑和学、思的关系。经这

一解说分析,所举例子就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了。

修改示范(注意加横线的句子):

正所谓“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在别人没有产生疑问的地方,你产生疑问了,你就比别人前进了一步。

村里的人只知道井水能治病,从来不想为什么能治病。化学家想了,于是发现了芒硝。''疑"是发现矛盾的钥匙,

“思”与“学”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发现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开端,“疑”便是“思”与“学”的“端”和“始”

了。

[微写作]

下面语段中年轻人的“喝茶”行为与其最后“满载而归,奋发向上”的结果,语意上有较大的跳跃。年轻人

“喝的是茶”,但为什么会“满载而归,奋发向上”?这中间年轻人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我们如果能把其心理活

动填补解说出来,不但文气贯通了,而且年轻人从消沉到发奋的原因也被揭示出来了。这样,“理”就透了,读

者也就“信服”了。请你去掉最后一句“年轻人满载而归,从此奋发向上”,并加以补充完善。

人生中的曙光从来都是历经颠簸与坎坷之后才赫然闪现的。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屡屡失意而心灰意懒的年

轻人邂逅一位山寺老僧。老僧用名贵龙井招待之。老僧冲泡的第一杯绿茶,年轻人饮后觉得无一丝香味;待第二

次冲泡后,才有一丝若有若无的香气;待冲泡了五六次后,屋子里便弥漫着阵阵清香。年轻人满载而归,从此奋

发向上。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闻着龙井的醉人浓香,年轻人心灵澄澈起来:原来,茶香是来自沸水的一次次“冲泡”;茶越

香醇,“冲泡”次数就须越多,如此,方可将茶之精髓一点儿一点儿滤出。那么,人生的曙光,不也要经过一次

次的“冲泡”才能陡现吗?要想曙光更璀璨,“冲泡”的次数不也就须更多吗?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

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而后才能“增益其所不能”也!原来,人生的每一次挫折,都是冲泡的历

练啊!于是年轻人郁积的愁眉舒展了,自信、坚毅重现脸上,从此奋发向上。

技法5:利用解说引导限定角度

那么对于内涵丰富、可多角度阐释的叙例语段,我们就要根据证明论点的需要,而强调相应的某一方面。

示例:小马过河

妈妈把小马叫到身边说:“小马,你已经长大了,今天你把这袋粮食送到河对岸的村子里去吧。”小马非常高

兴地答应了。可是河上没有桥,只能自己踵过去。可又不知道河水有多深。牛伯伯说:“不深,才到我的小腿。”

小松鼠说:“小马别下去,这河可深啦。”妈妈让小马自己去试探一下河水有多深。小马小心地试探着,一步一步

地避过了河。

这是个典型的多角度的事例。仅从对象分析,就有小马、马妈妈、牛伯伯、小松鼠四个角度。所以,对于这

样的事例,一定要用解说性文字让读者明白你要强调的是哪一个角度。

倘若证明的是有关“实践”的观点,那么,就应该从“小马的角度”去解说分析——原来万事只有自己亲自

试过才知道,千万不能只听他人一说,就贸然作决定。

倘若证明的是“教育孩子”的观点,那么,就应该从“马妈妈的角度”去补充解说——马妈妈深谙教育之道。

她明白,河的深浅与否只能让小马自己去寻找答案。作为父母最重要的不是代孩子走路,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