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的特征有丰富度、年龄结构、生态位、演替等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描绘的景象可视为群落的次生演替C.一定区域内的所有动物和植物组成了生物群落D.群落的垂直分层与光的利用有关,与温度无关2.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无色无味近于中性(pH6.6-7.1)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唾液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其pH与血浆有一定差别B.在正常情况下,唾液不会传播艾滋病毒但可能传播新冠病毒C.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以把淀粉水解成葡萄糖,因此馒头咀嚼后会产生甜味D.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可以分解细菌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3.人体内环境是指()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液4.如图实验装置,U型管A、B侧分别装入20mL质量分数为5%的麦芽糖溶液和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在A、B两侧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蔗糖酶溶液,观察两侧液面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A.加入蔗糖酶前,两侧液面等高B.加入蔗糖酶前,半透膜无水分子通过C.加入蔗糖酶后,最终A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D.该实验可验证酶的专一性5.下列关于ATP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分子中的A表示的是腺嘌呤B.ATP分子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C.ATP是细胞内的一种低能磷酸化合物D.ATP分子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A—P~P~P6.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仅与群落有关,还与无机环境密切相关。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不仅有利于抵抗各种外来干扰,也有利于灾后恢复。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依赖于以负反馈为基础的自我调节B.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则恢复力稳定性一定越弱C.雨季的非洲草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高于旱季D.其他因素相同时,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强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2020年春至今,我国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疫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回答:(1)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免疫系统会与病毒“作战",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功能。下图为体液免疫过程图解,请写出图中①和②所代表的细胞或物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__。(2)疫苗是用_________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对已完成全程接种新冠疫苗且满180天的适宜接种人群,倡导加强免疫接种,多次接种的目的是___________。(3)为早日战胜新冠病毒,请从阻断病原体传播的角度简要说说我们该怎样做(至少答两项)________。8.(10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造食品的历史悠久。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制作面包时,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对器皿进行消毒。经发酵制作的面包比较松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腐乳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其制作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各地腐乳风味迥异,在原料和菌种相同时,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制作出不同风味的腐乳。(3)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其最适生长温度为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都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能将糖类分解成醋酸。(4)制作泡菜的过程中,泡菜坛口一般用水密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制作的泡菜不能急着食用,从防癌的角度考虑,应等到___________________时食用。9.(10分)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它是一种持久性污染物,覆盖在土壤生物表面时会导致其无法正常呼吸,与其他有毒物质结合会毒害土壤生物,故对生态系统具有严重的危害。根据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塑料作为一种持久性污染物,它的大量堆积导致很多地方成了“不毛之地”,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_。(2)某生物兴趣小组欲通过实验分析微塑料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对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影响,对照组的实验材料是自然状态的土壤,实验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3)提倡垃圾分类对微塑料造成的污染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请结合题干信息,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10.(10分)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结果如图。(1)囊鼠体毛差异的根本来源是_____,据调查,深色熔岩区基因型DD、Dd的频率分别为0.45和0.5,则D基因的频率是_____,其毛色表现与环境相适应是_____的结果。(2)若干年后,浅色岩P区囊鼠种群A与浅色岩Q区囊鼠种群B相遇时,它们已不能相互交配,说明两种群的_____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它们之间形成了_____。(3)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捕食者的存在会导致物种多样性增加,分析其原因_____。11.(15分)阅读以下几则资料,回答相关问题。资料一:高原鼠兔是小型植食性动物,为青藏高原的特有种和关键种。它们成群结队大肆啃食牧草,不仅给当地畜牧业造成损失,也对高山草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曾被视为草场退化的元凶。其洞穴本来是用来躲避严寒的气候和逃避肉食动物,却成为了许多小型鸟类和蜥蜴赖以生存的巢穴。资料二:高原鼠兔占藏狐总食物来源的95%,藏狐能有效控制高原鼠兔的数量。因人类弃养的缘故,大量流浪藏獒流落高原,其体型庞大、性格凶猛、食性广,经常咬死藏狐。资料三:为减少鼠兔对高原植被和草场造成的破坏,当地人曾在青藏高原的广大区域投放或喷洒有毒物质。(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调查青藏高原某区域藏狐的种群密度,研究者在1公顷的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60只;第二次捕获50只,其中有标记的有15只,则该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__只/公顷。藏狐的警惕性非常强,被捕捉过一次后再次被捕到的概率明显降低,那么这样估算出来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___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不变”)。(3)住在鼠兔洞穴中的小鸟发现附近有鹰、雕等猛禽时,就会立刻扑扇翅膀并高声鸣叫,以此为鼠兔示警。小鸟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根据资料二分析,若藏狐体重增重1Kg,至少需要消耗鼠兔_________Kg。(5)资料三提到的控制有害动物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其缺点是污染环境,因此最好采用_____________方法来控制高原鼠兔的数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中的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生物,由多个不同的种群组成;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丰富度;生物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详解】A、生物群落的特征有丰富度、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生态位、演替等,年龄结构是种群层次的研究内容,A错误;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描绘的景象是火灾后的草原的演替过程,可视为群落的次生演替,B正确;C、一定区域内的所有动物和植物、微生物组成了生物群落,C错误;D、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层主要与光的利用有关,与温度、湿度等其他因素也有关,动物群落的垂直分层主要与食物和栖息环境有关,D错误。故选B。2、B【解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唾液不属于细胞外液,A错误;B、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母婴、性接触和血液传播,一般不会通过唾液传播,但新冠病毒可能通过飞沫(唾液)等传播,B正确;C、在口腔中,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因此馒头咀嚼后会产生甜味,C错误;D、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唾液中含有溶菌酶,能特异性分解肽聚糖,因此唾液能通过溶菌酶的杀菌作用抑制细菌的生长。这种溶菌酶的存在,体现了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故选B。3、C【解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详解】内环境是指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也叫细胞外液,C符合题意。故选C。4、B【解析】从图示信息可知,蔗糖和麦芽糖都是二糖,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两种溶液加入到被半透膜隔开的U型管中,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相等。若向U型管两侧加入等量的蔗糖酶,由于酶的专一性,蔗糖酶只能使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导致B侧渗透压上升,B侧吸水液面上升,A侧液面下降。【详解】A、加入蔗糖酶前,蔗糖和麦芽糖都是二糖,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A、B两种溶液渗透压相同,左右两侧液面高度相等,A正确;B、加入蔗糖酶前,A、B两种溶液渗透压相等,两侧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速率相等,B错误;C、加入蔗糖酶后,A侧麦芽糖不会被水解,B侧蔗糖会被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导致渗透压增加,B侧吸水液面上升,A侧失水液面下降,C正确;D、两侧液面高度变化是加入蔗糖酶后两侧渗透压的变化引起,能证明酶的专一性,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渗透作用中水分的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并且半透膜只允许水分通过。5、D【解析】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又叫三磷酸腺苷。【详解】ATP分子中的A表示的是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A错误;ATP的组成元素为C、H、O、N、P,B错误;ATP是细胞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C错误;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D正确。6、B【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生态系统的稳态是一个动态的稳态,其成分、营养结构、能量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在不断变化中的稳态。【详解】A、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依赖于以负反馈为基础的自我调节,A正确;B、一般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则恢复力稳定性越弱,但是存在特殊的生态系统,如苔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比较弱,B错误;C、雨季的非洲草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高于旱季,C正确;D、其他因素相同时,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而恢复力稳定性越弱,D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①.免疫防御②.辅助性T细胞③.细胞因子(2)①.灭活的或减毒②.增加抗体和记忆细胞数量,使免疫应答更持久(3)勤洗手、戴口罩、自觉隔离、减少聚集(答案有理即可给分)【解析】体液免疫︰病原体可以直接和B细胞接触,树突状细胞作为抗原呈递细胞,可对抗原进行加工、处理后呈递至辅助性T淋巴细胞,随后在抗原、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双信号刺激下,B淋巴细胞活化,再接受细胞因子刺激后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和病原体结合。【小问1详解】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免疫系统会与病毒“作战”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呈递细胞将病原体摄取处理后传递给①辅助性T细胞;而后其分泌②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小问2详解】疫苗属于抗原,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多次接种疫苗的目的是增加抗体和记忆细胞数量,使免疫应答更持久。【小问3详解】为早日战胜新冠病毒,我们可以从勤洗手、戴口罩、自觉隔离、减少聚集方面阻断病原体传播。【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体液免疫的过程,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并结合实际生活加以应用。8、(1).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或洗洁精洗涤)(2).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会产生CO2,CO2使面包松软(3).毛霉(4).发酵条件(5).30~35(6).O2和糖源(7).创造无氧环境(8).亚硝酸盐含量较低【解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3、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详解】(1)制作面包时,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器皿进行消毒。经发酵制作的面包比较松软,原因主要是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面包松软。(2)腐乳制作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各地腐乳风味迥异,在原料和菌种相同时,可通过控制发酵条件制作出不同风味的腐乳。(3)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醋酸菌在氧气和碳源都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能将糖类分解成醋酸。(4)参与泡菜制作的乳酸菌是厌氧菌,因此制作泡菜的过程中泡菜坛口一般用水密封,目的是创造无氧环境。制作的泡菜不能急着食用,从防癌的角度考虑,应等到亚硝酸盐含量较低时食用。【点睛】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泡菜的制作等知识,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及相关细节等,这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9、(1).群落(2).次生演替(3).使用微塑料覆盖的土壤(4).取样器取样法(5).垃圾分类后微塑料被单独放置,减少了毒害土壤生物的机会,进而减少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解析】1、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中的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生物,属于多个物种。2、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1)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构成生物群落;该地发生的演替具有一定的土壤条件,可能还有一定的植被,故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2)实验目的为“分析微塑料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对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影响”,则实验的自变量为微塑料的有无,故对照组的实验材料是自然状态的土壤,实验组应使用微塑料覆盖的土壤;土壤中小动物比较微小,且活动能力弱,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用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3)为减少微塑料垃圾的污染,可将垃圾分类后微塑料被单独放置,减少了毒害土壤生物的机会,进而减少了土地资源的浪费。【点睛】本题以微塑料污染为背景,考查群落定义及演替等相关知识,并对垃圾分类进行考查,旨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与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10、(1)①.基因突变②.0.7③.自然选择(2)①.基因库②.生殖隔离(3)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解析】1、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2、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做生殖隔离。3、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提出了“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小问1详解】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从而造成体毛差异,分析题意可知,囊鼠体毛差异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由题意可知,DD、Dd的频率分别为0.45和0.5,那么D基因的频率为0.45+0.5×1/2=0.7,其毛色表现与环境相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小问2详解】P区与Q区的襄鼠不能交配,说明两区之间产生了生殖隔离,说明种群A和种群B已经是两个不同的物种,那么两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很大差异。【小问3详解】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提出了“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点睛】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及基因型的判断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并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11、(1).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2).200(3).偏大(4).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5).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6).4.75(7).化学防治(8).生物防治【解析】1、利用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两方面。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