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贵州省铜仁市铜仁一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贵州省铜仁市铜仁一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贵州省铜仁市铜仁一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贵州省铜仁市铜仁一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贵州省铜仁市铜仁一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贵州省铜仁市铜仁一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过敏反应是指一些人对生活中某种物质,如花粉、某些食物、灰尘等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质差的人初次接触花粉或某些食物时就会引发过敏反应B.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C.过敏反应发作迅速、反应强烈,往往会破坏组织细胞D.过敏反应是由机体免疫功能过弱而产生的2.下列对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B.酶在催化生化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会发生改变C.高温使酶分子结构破坏而失去活性D.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相同3.将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离体神经上,在某一位点给予适宜电刺激﹐观察到指针发生了两次偏转,其中第一次发生的偏转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据图分析,刺激位点位于b点右侧B.电流表第二次偏转的方向与第一次相同C.若提高溶液中K+浓度﹐相同刺激后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增大D.刺激a、b之间任意一点,依据电流表偏转情况均可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4.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可通过飞沫、气溶胶和密切接触等方式在人群中传播,引起人体发热、肺部严重感染、呼吸困难等症状,对身体健康危害极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毒通过接触传播时,皮肤、黏膜可发挥非特异性免疫作用B.该病毒侵入人体后,通过免疫调节即可维持内环境的稳态C.机体抵抗该病毒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发挥作用D.记忆细胞、B细胞都能识别该病毒抗原5.小儿急性支气管类容易引起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机体发热是生物体受到病原体感染,产生损伤或炎症后的复杂生理应激反应,在发热过程中,机体温度上升与生物体对病原体的清除和生存率的提高密切相关,利于机体快速清除病原体以维持机体的稳态。下列关于稳态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可通过分级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产热增加B.发热能通过血管舒张促进免疫细胞向炎症部位运输C.发热可提高浆细胞识别并通过抗体清除病原体的能力D.若患者出现脱水现象,脑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6.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A.将一种生物引入一个新环境中,在一定时期内,这个生物种群就会出现“J”形增长B.种群的“S”形增长只适用于一些单细胞生物C.由于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种群增长到一定数量就会保持稳定D.种群数量直接受出生率死亡率等数量特征影响,也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调节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全球肆虐,而我国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抗击由新冠病毒引起的疫情,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能吞噬消灭部分病毒,此时发挥作用的是免疫系统的第_____道防线,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功能。(2)病毒侵入人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免疫系统的_____细胞能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3)新冠肺炎康复者体内含有抗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这些特异性抗体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发挥的免疫作用是_____。(4)大规模接种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疫苗建立群体免疫,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措施。①疫苗在人体内作为_____刺激B细胞,同时在_____的作用下,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当接触到同种病毒,机体中的_____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以抵抗病毒的感染。8.(10分)如图表示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请回答:(1)[A]____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藏羚种群密度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2)种群密度取决于[B]_____、[C]_____、迁入率和[D]_____。(3)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使用_____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4)可用[E]_____来预测一个种群的数量变化,如_____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5)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以破坏害虫种群的_____,从而使一些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降低种群密度。9.(10分)下图表示普通的绿色植物(A)与景天科植物(B)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对比,Rubisco(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是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催化CO2固定的酶。已知景天科植物大多分布于非洲干旱地区。请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的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光反应的场所是___________,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2)图中A、B的暗反应均需要在Rubisco的催化下将CO2固定并最终转化为光合产物,反应过程中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_____,此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转化为光合产物中稳定的化学能。(3)从适应性的角度分析景天科植物夜晚开启气孔,白天关闭气孔的原因:_____________。10.(10分)炎症发生时,疼痛是一种防御性的保护反应。TRPV1是位于疼痛感神经末梢的一种阳离子通道蛋白,它可以控制相关离子进出神经细胞。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6能使神经细胞膜上TRPV1通透性增强,促进Ca2+内流,继而引发局部炎症组织疼痛,其分子机制如下图所示。实验证明,辣椒素和43℃以上的高温都可以激活TRPV1,并打开TR-PV1通道。请回答下列问题:(注:gp130-JAK、P13K、AKT是参与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重要物质。)(1)如图所示,膜蛋白gp130最可能是_____(填“载体蛋白”或“受体蛋白”)。Ca2+进入神经细胞方式是_____。(2)据图分析,PI3K一方面促进_____蛋白的合成,一方面促进_____的融合,进而使神经细胞膜上TRPV1通透性增强,促进Ca2+内流。从炎症因子IL-6与gp130结合到产生疼痛的调节方式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3)吃辣椒时,辣椒素会刺激口腔内的疼觉感受器并产生兴奋,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兴奋部位钠离子通道的开闭情况是_____,兴奋沿传入神经纤维传至神经纤维末梢,引起储存在突触小体内的_____内的谷氨酸(一种神经递质)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经一系列神经传导过程,最终在_____产生疼觉。(4)吃辣味火锅时,若再喝热饮料,则疼觉会增强,试解释其原因:_____。11.(15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1)图1中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过程,X、Y、Z表示蜥蜴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其中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①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_________加剧。②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③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1、过敏反应:过敏原第一次进入人体后,人体内产生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当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等,引发各种过敏反应。2、过敏反应特点: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②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组织严重损伤;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详解】A、初次接触花粉或某些食物时不会引起过敏反应,只有再次接触花粉或某些食物时才会引起过敏反应,A错误;B、过敏反应属特异性免疫应答中的体液免疫,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B正确;C、过敏反应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组织严重损伤,C错误;D、过敏反应是由于免疫功能过强,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D错误。故选B。2、C【解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酶是生物催化剂,不参与化学反应,只是起催化作用;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酶需要适宜的条件,高温或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详解】A、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A错误;B、酶是生物催化剂,在生化反应前后其性质和数量都不会发生变化,B错误;C、高温、过酸或过碱都会使酶的分子结构被破坏而失去活性,C正确;D、酶是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即酶具有高效性,D错误。故选C。3、D【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双向传导,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详解】A、据图分析刺激位点位于b点右侧或者a和b点之间靠近b点的位置,A错;B、电流表第二次偏转方向与第一次相反,B错;C、动作电位主要与膜内外Na+浓度差有关,提高溶液中K+浓度对动作电位无影响,故偏转幅度不会增大,C错;D、刺激a、b之间任意一点,依据电流表偏转情况均可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D正确。故选D。4、B【解析】1、人体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方式。2、机体免疫反应过程中,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免疫细胞是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吞噬细胞具有识别作用,但是识别作用不具有特异性,效应B细胞(浆细胞)不具有识别作用,只能合成和分泌抗体。【详解】A、皮肤、黏膜位于身体的表面,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B、内环境稳态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共同作用,从而维持相对稳定的,B错误;C、病毒侵染人体后,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毒在体液中的传播,通过细胞免疫使宿主细胞裂解,二者共同发挥作用,C正确;D、记忆细胞、B细胞、T细胞等都能识别抗原,D正确。故选B。5、C【解析】1、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2、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据此答题。【详解】A、机体可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分级调节过程,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产热增加,A正确;B、发热会血管舒张,血管中免疫细胞随着血液的流动加快,可促其向炎症部位运输,B正确;C、浆细胞没有识别病原体的能力,C错误;D、若患者出现脱水现象,脑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D正确。故选C。6、D【解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2、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详解】A、将一种生物引入到一个新环境中,若不适应新环境,则可能被淘汰,新环境为理想条件时,种群才能“J”形增长,A错误;B、种群的“S”形增长不只适用于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对于自然界中的大多数生物来说,由于生存的资源和空间有限、存在着生存斗争,种群数量的增长往往呈“S”形增长,B错误;C、自然界中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很多,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此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C错误;D、直接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数量变化也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调节,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①.二②.防卫(2)效应T细胞(3)与抗原特异性结合(4)①.抗原②.淋巴因子③.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④.记忆B细胞【解析】1、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2、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3、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清除。【小问1详解】当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能吞噬消灭部分病毒,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上述过程属于第二道防线,即体现的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小问2详解】病毒侵入人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中,能够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的细胞是效应T细胞。【小问3详解】抗体的作用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小问4详解】疫苗在人体内作为抗原刺激B细胞,同时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当接触到同种病毒,机体中的记忆B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以抵抗病毒的感染。【点睛】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掌握体液免疫的具体过程,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8、(1)①.种群密度②.标记重捕法(2)①.出生率②.死亡率③.迁出率(3)①.样方②.随机取样(4)①.年龄结构②.衰退(5)性别比例【解析】1、据图分析,A表示种群密度,B表示出生率,C表示死亡率,D表示迁出率,E表示年龄结构。2、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影响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小问1详解】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指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藏羚行动敏捷,调查藏羚种群密度时常用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小问2详解】种群密度取决于B出生率、C死亡率、迁入率和D迁出率。【小问3详解】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使用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小问4详解】E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故可用其来预测一个种群的数量变化,如衰退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小问5详解】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以破坏害虫种群的性别比例,从而使一些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降低种群密度。【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9、(1)①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或叶绿体基粒)②.CO2+H2O(CH2O)+O2(2)①.[H]、ATP②.活跃的化学能(3)景天科植物大多分布于非洲干旱地区,夜晚开启气孔吸收并储存CO2以满足光合作用的需求,白天关闭气孔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必须从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两个方面作答)【解析】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是水光解形成氧气和还原氢的过程,该过程中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暗反应阶段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二氧化碳固定是二氧化碳与1分子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2分子三碳化合物的过程,三碳化合物还原是三碳化合物在光反应产生的还原氢和ATP的作用下形成有机物和五碳化合物的过程。【小问1详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小问2详解】图中A、B的暗反应均需要在Rubisco的催化下将CO2固定并最终转化为光合产物,反应过程中需要光反应提供还原氢和ATP,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将其中储存的活跃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储存的稳定的化学能。【小问3详解】景天科植物大多分布于非洲干旱地区,夜晚开启气孔吸收并储存CO2以满足光合作用的需求,白天关闭气孔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这是长期被干旱环境选择的结果,因而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特性。【点睛】熟知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图示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适应性的形成也是本题的考查点。10、(1)①.受体蛋白②.协助扩散(2)①.TRPV1②.含TRPV1的囊泡与(神经)细胞膜③.不属于(3)①.开启②.突触小泡③.大脑皮层(4)较高温度刺激也能激活RPV1,促进Ca2+内流,使疼觉增强【解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膜外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兴奋,膜内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兴奋,而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小问1详解】白细胞介素-6可以使神经细胞膜上TRPV1通透性增强,引起痛觉,则白细胞介素-6属于信息分子,需要与受体结合后起作用,白细胞介素-6能与膜蛋白gp130结合,故膜蛋白gp130最可能是受体蛋白。据图可知,Ca2+进入神经细胞需要TRPV1协助,TRPV1是通道蛋白,因此Ca2+进入神经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小问2详解】据图可知,IL-6通过P13K发挥作用的两个途径:一是促进上TRPVI的合成;二是促进含有TRPVI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进而使神经细胞膜上TRPV1通透性增强,促进Ca2+内流。从炎症因子IL-6与gp130结合到产生疼痛的调节过程中反射弧结构不完整,不属于反射。【小问3详解】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通道开启),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中含有大量的神经递质,兴奋传导到神经纤维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递质作用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