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安徽省安庆市同安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2题。
废墟之美“废墟”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跟文化和美学不相干的贬义词,甚至《现代汉语词典》对“废墟”一词的解释也仅仅是“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天灾后变成的荒凉地方”;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并没有错;但若用世界知识来衡量,这样的理解就很不够。在欧洲,“废墟”的含义自近代以来有了明显的丰富和扩充,被赋予了文化和美学的内涵,变成了学术概念。
“废墟”的词义变化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的。早在15世纪,人们从偶然的废墟挖掘中发现古代希腊、罗马时代那些生机勃勃的壁画、雕塑等绝妙艺术品,受到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于是决心以古代为榜样来复兴文学和艺术。古代那些巍峨的神庙和宫殿,尽管多半都在战火和天灾中沦为废墟了,但它们依然令人肃然起敬,不仅引起人们思古的幽情,更激发人们对艺术创造的热情。随着人的自我意识在“神”面前的觉醒和对古代伟大哲学思想的发掘和发扬,这样一种宏伟的追求成为了可能。这使得文艺复兴成为在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充满朝气的时代氛围里,人们对前人伟大创造的历史证物,哪怕只是一方残垣断壁,一堆碎石瓦砾,也刮目相看了!
废墟的美学价值及其品位的提升,另一个重要进程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这一历史时期,欧洲工业化运动的弊端已开始显现出来,加上启蒙运动中提出的“返归自然”的主张,这些都在浪漫主义运动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一些浪漫作家厌恶工业化的喧嚣,缅怀中世纪的田园生活和情调,创作中喜好远古的题材,追求神奇和神秘,爱好废墟的景象。欧洲常见的古堡遗址很符合他们的审美理想。
第三股推动力量是1820年爱琴海米罗岛上的女性雕塑阿弗洛狄忒,即“断臂维纳斯”的发现。这尊被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女性雕塑,多少人想复原她的双臂姿势都以失败告终。“断臂维纳斯”也由此作为残缺美的经典永远定格,为废墟的残缺美进入美学殿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使保护废墟遗址成为一种文化行为。
有位外国作家在观赏希腊卫城废墟的时候,发出这样的惊叹:“那种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的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我国有作家旅欧时也兴发类似的惊叹:“看到一座古堡废墟耸立在多瑙河畔,就像看到了600年前塞尔维亚人的智慧和力量。”美学家朱光潜说:“年代的久远常常使一种最寻常的物体也具有一种美。”那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伟的宫殿、陵寝、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它毁于兵燹还是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整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8/9
一见残破就觉得碍眼,不惜工本修葺一新,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重修伟大的长城废墟这一“石头的史诗”,修了一段又一段,然后把这些新长城当作旅游点,吸引游人来看这假古董,这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殊不知这种以假乱真的做法,对那些稍有文物意识的游客来说是倒胃口的。笔者曾多次陪同来自各地的朋友游览长城,人家往往事先就提出要求:“可不要领我们去看新的长城哦!”一次我陪两对外国夫妇游览司马台长城,起初我也不知道它是“修旧如旧”过的,以为是被岁月特赦了的。直到走完最后一个完好的岗楼时,眼前突然出现乱石满地的残破的长城遗迹。大家不约而同喊了起来:“长城在这里呢!”不顾一切地攀爬了起来。不难理解,人家要瞻仰和领悟的是那尽管残破,却带着岁月沧桑,因而能唤起“悟性的陶醉”的伟大长城废墟,而不是任何用钱就能换来的崭新建筑。
联系近年来重修圆明园的呼声,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无数大拆大建事件,不难看出,关于废墟美的意识在有些人那里还是“0”!
(取材于叶廷芳《保护废墟,欣赏废墟之美》)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之一是纠正《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废墟”这一语词的错误理解。
B.中国的长城废墟中凝聚岁月沧桑,如同希腊卫城废墟一样,给人一种“悟性的陶醉”。
C.废墟遗存往往透露着前人的非凡智慧和巨大辛劳,从而带给后人以心灵的震撼和共鸣。
D.对废墟的认知事关国人审美意识的改进,也有利于“修旧如旧”文物保护观念的普及。
E.文章既蕴含着历史感兴,也渗透了现实关怀,表达了作者对提升民族文化素质的热望。
19.通读全文,用一句话简要表述作者所理解的“废墟”。(3分)
20.文章勾勒了欧洲自近代以来理解“废墟”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历史节点,请分别概括三个节点中人们对“废墟”的不同审美感悟。(6分)
21.本文认为,已成废墟的圆明园遗址不应重修,你是否同意这种意见,说明你的理由。(5分)
参考答案:
“假古董”“这一种幼稚性的对文物的破坏,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作者通篇都在说废墟本身的价值,应保持废墟原貌,所以D选项错误。
19、答案: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后,载着历史厚重意蕴的,有着文化价值的,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悟性的陶醉”的遗迹。
解析:“那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伟的宫殿、陵寝、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它毁于兵燹还是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整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考生从中提取相关的语句即可。20、答案:第一阶段,文艺复兴时期,从废墟挖掘的遗迹让人们感到震撼和鼓舞,激发了人们对艺术创造的热情,人们对前人遗留的创造刮目相看。第二阶段,十八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启蒙运动提出“返归自然”的主张,在浪漫主义运动中产生影响,喜好远古题材,追求神奇和神秘,爱好欧洲常见的古堡遗址。第三阶段,1820年断臂维纳斯的发现,残缺的美成为经典,废墟的残缺美进入美学殿堂,保护废墟遗址成为了一种文化行为。解析:“‘废墟’的词义变化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的。”从此处开始,作者很明显地将时间段分为三个,作者只要从这三段时间中提取信息即可。
21、答案:同意,圆明园凝聚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辛劳,残缺的圆明园能引起人们痛惜,让人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它带着岁月的沧桑,能唤起人们“悟性陶醉”,重修圆明园是对人们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如果不同意,言之成理亦可)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壮美的印江聂鑫森①嵌在黔东北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在未与其晤面之前,我常把她想象成湖南湘西的凤凰:玲珑的城廓,宁静的村寨,山如黛眉,水似眼波,歌舞翩跹,银饰丁当,说不尽的秀润与妩媚。②我与几位文友应邀去了印江。先到贵阳,再乘车近7小时始达,真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③几天来,我们走访印江县城,街市井然,新楼亮丽,澄碧的印江水,窄窄,款款,穿城而过;到处绿树蓊郁,清凉可人,那枝丫间无意中便会绾住一段少男少女的歌谣;杜鹃花红红粉粉,肆意地开得正盛。我们踏勘山环水绕的村寨,茶园、果园、稻田,一片接一片,绿意盈盈,而在结构精美的吊脚楼、桶子屋,燃着灿若红莲的火塘,奇瑰的传奇故事,在口口相传中繁衍生长。我们在紫薇园,观赏土家族婀娜多姿的摆手舞;在合水镇木黄河边的古作坊,看薄如蝉翼的白皮纸如何诞生;在梵净山半山腰的护国禅寺方丈室,听年过九旬的高僧细说因缘……印江,你是如此静穆,如此娟丽,如此纤柔。④不,这不应是印江全部的内蕴,当采风活动日渐深入,兀地触摸到印江强烈而雄劲的脉跳时,我眼中的印江分明呈现出一种别样的壮美,喷涌出震撼心脾的伟力和热情。⑤到印江不可不去梵净山,它绝不是一副低眉顺眼的模样,而是充满着无羁的野性,山峰陡峭,断崖如削,沟谷幽晦深邃,泉瀑奔涌呼啸掷出万钧沉雷。与之相配的怪石嶙峋狰狞,奇树傲岸挺拔,翠竹剑戟横空,连四时开放的杜鹃花也凝重如血。到了梵净山,不可不飞身登绝顶,日出或日落,霞云簇拥,山顶铸金,这“红云金顶”何其气象万千。当一番潇潇春雨过后,天兀地晴亮,金顶会出现巨大的环状佛光,登临者的身影镶嵌环中,何等壮观啊!⑥“似痴如醉弱还佳,露厌风欺分外斜”,宋人杨万里所描绘的紫薇花,不过是一种小型灌木,袅袅婷婷,与病美人何异?但在印江永义的紫薇园,却屹立着一株历千余年风霜,高30余米的紫薇树,属第三纪残遗植物,在神州大地仅此一株。一年开花一次,脱皮一次,但种子落地不生,枝条嫁接不活,与园中各类紫薇科植物迥然不同。多少紫薇在无尽的劫难中,从外形到内质,不断虚化和蜕变,成为纤弱的种群,顾影自怜。而这株千年神树,永远保持硕大的体魄和刚毅不屈的品格,在开花和脱皮中不断新陈代谢,以恪守坚贞不渝的信念,如一面猎猎飞扬的旗帜,昭示着生命的真谛。不可再生,不可嫁接,正如一种壮美的精神气质不可复制,不可克隆。⑦在灯影交织的严家祠堂,我们观赏过遒劲古拙的傩戏,那充满诡秘的一招一式,将远古初民的遗风流韵,肆无忌惮地渗入现代生活的图景,激腾起都市一族对大自然的由衷拜服。在庙会的开幕式上,土家族的长号唢呐向天而吹,其声沉宏峭拔,穿空裂云,让闻者心胆俱壮。在木黄河边生产白皮纸的作坊里,粑窝冲绒,粗重的木杵撞击石臼所发出的惊天动地的声音,揭示着传统文明不竭的张力。⑧那个夜晚,星月交辉,印江城“火树银花触目红”。土家族、苗族和汉族的各路好汉赤膊赤脚,和着雄浑的锣鼓声、长号唢呐声,舞着龙灯呼啸而来。于是壮汉们举着缠绕鞭炮的长竹竿,捧着填满硝药的大竹筒,蓦地“杀”入龙阵“打火炮”和“打花”。鞭炮点燃了,烟花点燃了,一声声的炸响,一团团的火焰,在舞龙汉子的身前身后翻腾喷溅,于是欢声更高,龙影更疾。我看见火光在赤脚下流淌,火焰在古铜色的脊背上滚动,没有人稍有怯色,没有人略显彷徨。只听见舞龙汉子齐刷刷呼喊:“呵嗬———呵嗬———”⑨他们曾这样踏着火光走过漫长的历史,他们曾这样呼喊着塑造印江的山山水水。在火光和呼喊声中,我看见跨在龙背上的印江,如此壮怀激烈,如此意气飞扬,如此威风八面!⑩印江啊,壮美的印江!(《人民日报》2006年01月30日第三版)
14.文章第二段,有这样一句话:“真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请结合文意体味这句话的含意。(4分)
答:
。15.文章第三段,写出了作者对印江的哪些印象?(3分)
答:
。16.从第五段起,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具体写印江的“壮美”的?(8分)
答:(1)
;(2)
;(3)
(4)
17.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
(1)文章第四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2分〕
答:
。
(2)文章第九段,是虚写还是实写?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跨在龙背上的印江”有何象征意义?〔5分〕
答:①
。〔1分〕②
。〔2分〕③
。〔2分〕参考答案:14.在未与印江晤面之前,对之充满了想象,无数次的想象之后,有机会得到邀请,想象一下子变成了现实。引用辛弃疾的词(或:王国维的“境界”说),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15.印江,你是如此静穆,如此娟丽,如此纤柔。
16.①梵净山的壮观。②永义的千年紫薇树永远保持硕大的体魄和刚毅不屈的品格。③严家祠堂的傩戏充满诡秘的一招一式;庙会的开幕式上土家族的长号唢呐其声沉宏峭拔,穿空裂云;在木黄河边生产白皮纸的作坊里,粑窝冲绒,粗重的木杵撞击石臼所发出的惊天动地的声音。④印江城“火树银花触目红”。17.(1)过渡,并点出了“壮美“的主题。
(2)①虚写。②升华主题,为文章结尾蓄势。③“龙”已经虚化,象征着壮美。“龙”又是中国的象征,用在这里象征壮美的印江与壮美的祖国同行。3.张謇社会改良实践的失败:安一域而无以安天下
1920年前后,张謇实业建设进入鼎盛期。当时他身兼南通实业、纺织、盐垦总管理处总理,大达轮船公司总理,南通电厂筹备会主任,中国银行董事等等职务。为开辟国际贸易市场,张謇还先后与美国前任驻华公使芮恩斯磋商,重新规划、建立中美合办银行及太平洋航运业。
在中国民族资本棉纺工业初创伊始,即险象环生,纷纷失败的困难时期,唯有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取得真正的成功,并发展成为近代中国第﹣个规模较大的民族资本企业系统。它犹如昏暗中出现的一点星火,在近代中国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社会经济变革初期,为摸索前进中的中国民族工业带来一线希望。它向国人证明:在同等的历史条件下,实业家是否具有明确的经营目标、经营思想和经营策略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张謇兴办实业,创建大生纱厂,是为了“通州民生”“民富国强”“图存救亡”。此崇高的目标,给了他历尽千辛万苦、艰难创业的决心和毅力,大生投产以后,他又以高瞻远瞩的企业家精神和风度开拓前进,为大生制定了经营企业的总方针和灵活的经管策略,从而在面对日商和沪商在南通竞购原料棉和推销棉纱的激烈竞争中,充分利用当地有利的市场条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至20世纪20年代初,张謇成为“中国第一个实业大王”。1921年,正当张謇踌躇满志地筹备举办来年南通自治会第25年报告会,顺带纪念自已七十大寿的隆重时刻,通海地区突然遭到特大台风暴雨,以后又是连续4天“疾风盛雨”,接着又遇秋潮大汛汹涌而来,外江内河同时泛滥成灾,使得张謇苦心经营的盐垦、水利等地方自治核心事业毁于一旦。张謇面对自然灾害的严重打击,并不气馁,他决定将报告会时间推迟到1927年作为南通地方自治30周年庆典。
张謇希望今后5年期间,能够恢复破坏的盐垦、水利工程,使大生资本集团更加繁荣兴旺。但是,他万万没有料到,这却是大生资本集团走向衰败的开始。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列强加剧了对华的经济掠夺,通海关布庄销路大大萎缩,使大生纱厂逐步失去了通海关布庄生产这个棉纱市场。
1922年,一个惊人的消息突然传出:大生企业系统的两大盈利企业一厂和二厂都出现严重亏损,一直被张謇视为财源利薮的盐垦事业,由于资金需求重大,又具有相当大的风险性,水利工程尚未完全解决,如遇风潮大灾,多数赔累不堪,只好将这种“盐垦拖欠”转嫁到大生纱厂账册上,永无归还之日。由于大生纱厂历来实行“得到全分”的方针,严重削弱了企业本身的资金积累,特别是大盈之年自治锐进,又使大生企业摊子铺得太大,造成“事大本小”的尖锐矛盾。因此面对巨额亏损的困境,大生资本集团只有到处求援借债,以求苟延残喘。张謇在穷途末路时,只好将起死回生的希望寄托在“利用外资”上。他先后与日本、美国商谈贷款事宜,均未成功。
1924年大规模的江浙之战和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战火一直延烧到张謇赖以生存的长江口,大生资本集团,不但销路受阻,更因这些军阀多次来通,频加勒索,已处困境中受到投石下井的致命打击。
尽管国内形势如此险恶,张謇对欧战以后东西方列强的对华扩张计划仍未失去警惕,对日本的侵华图谋格外关注。1919年,他通电反对皖系政府的亲日卖国外交,痛骂他们“悬‘亡国奴隶’四字为帜”。1924年,尽管他正在加紧谋求日、美两国给予巨额贷款,但仍然公开谴责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他要求彻底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租界、领事裁判权以及关税协定等等。但是他的呼吁与劝说,在列强分赃、弱肉强食的巴黎和会上,没有取得任何积极成果。(摘编自刘培林、张德义《张謇传》)(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1920年前后,张謇的实业建设进入鼎盛时期,在国内设立纺织、盐垦、银行、电力、轮船等实业,还建立中美合资银行和太平洋航运业,把事业发展到全球。B.在中国民族资本棉纺业纷纷失败之际,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取得了成功,并发展壮大起来,这为近代中国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摸索出了一条前进的道路。C.张謇为纪念自己的七十大寿,积极筹备举办南通自治会第25年报告会,而特大台风暴雨的袭击使张謇的多项事业遭受毁灭性打击,他决定推迟5年举办庆典。D.张謇对欧战之后东西方列强对华扩张特别是日本的侵华图谋抱有警惕心,他呼吁彻底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租界等,虽未成功,但表现出一个爱国者的赤子情怀。(2)在中国民族资本棉纺工业初创、险象环生之时,张謇创办企业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相关材料简要概括。(3)张謇创办的“大生资本集团”为什么最终失败了?请结合材料分析。参考答案:(1)D(2)①创办实业有崇高的目标;②有艰难创业的决心和毅力;③有高瞻远瞩、开拓前进的企业家精神;④有经营企业的总方针和灵活的经营策略;⑤能够究分利用当地有利的市场条件.(3)①自然灾害使得张謇苦心经营的盐垦、水利等事业毁于一旦;②帝国主义列强加剧对华经济掠夺,使得通海布庄销路大大萎缩;③大生資本集团铺的摊子太大,加之风潮灾害,盐垦、水利等资金短缺,转嫁大生,造成资金严重不足,出现巨亏;④缺少外援,求援借债,利用外资,未获成功;⑤连年战乱,阻碍销路;军阀频加勒索;更使大生资本集団雪上加霜.(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A“全球”扩大了范围;B“这为近代中国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摸索出了一条前进的道路”与原文“为摸索前进中的中国民族工业帯来一线希望”意思不符;C、张謇为纪念自己的七十大寿,积极筹办南通自治会第25年报告会”不恰当,“推返5年举办庆典”也不妥.(2)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的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从文章中找出关键性的语句进行具体分析,这是解答本题的一个关键所在.题干表述为“在中国民族资本棉纺织工业初创、险象环生之时,张謇创办企业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解答本题时要重点把握张謇有着崇高的职业道德目标,同时她是一个拥有着坚定理想信念的人,致力于民族工业,为国民造福,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懂得,企业经营的策略和基本方针,根据实际情况,适应于企业的发展模式,特别是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企业的战略方针.都是张謇创办企业成功的具体原因.(3)此题考查学生重点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理清文章的具体思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本的核心内容,特别是理清传记的具体论述方法,然后找到与张蹇创办大生资本集团失败原因的相关语句,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张謇创办大生资本集团失败的主要原因有,自然灾害使得水利设施功亏一篑,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影响,导致国内的政局不稳,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经济进行大肆的掠夺.在加之大生资本集团经营范围大,周转资金难以回收,这一系列的因素使得大生资本集团最终失败.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赵璜,字廷实。少从父之官,坠江中不死。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登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出为济南知府。猾吏舞文,积岁为蠹。璜择愿民教之律令,得通习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汉庶人①牧场久籍于官,募民佃。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阅七年,政绩大著。正德初,擢顺天府丞,未上,刘瑾恶璜,坐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除名。瑾诛,复职。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寻调山东。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力争得免。曲阜为贼破,阙里林庙在旷野,璜请移县就阙里,从之。擢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以边警改理畿辅②戎备。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世宗即位,进左侍郎,掌部事。裁宦官赐葬费及御用监料价,革内府酒醋面局岁征铁砖价银岁巨万。嘉靖元年进尚书。刘谨创玄明宫,糜财数十万,瑾死,奸人献为皇庄。帝即位,斥以予民,既而中旨令③仍旧。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会方修仁寿、清宁宫,费不继。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可无累民,帝可之。诏营后父陈万言第,估工值六十万,璜持之。万言诉于帝,下郎中、员外二人诏狱。璜言:“二臣无与,乞罪臣。”帝不听。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二人获释,工价亦大减。诏建玉德殿,景福、安喜二宫,璜请侯仁寿宫成,徐议其事,帝不许。顷之,以灾异申前请,帝始从之,并罢仁寿役。璜为尚书六年,值帝初政,锐意厘剔,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璜素与秦金齐名,考察自陈,与金俱致仕。廷臣乞留,不许,驰驿给夫廉如故事。璜有干局,多智虑。事棼镨,他人相顾愕眙,璜立办,既去,人争荐之。十一年召复故官,未上卒。赠太子太保,谥庄靖。
(节选自《明史·赵璜传》)[注]①汉庶人:指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照。②畿辅:国都附近的地方。③中旨令:皇帝白宫廷发出的亲笔命令。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调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庶人牧场久籍于官
籍:登记B.坐巡抚朱钦事
坐:因…受牵连C.诏营后父陈万言第
第:府第宅院D.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
举:被举荐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逐吏而代之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B.帝即位,斥以予民
作《师说》以贻之C.璜因请特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
不如因善遇之D.万言诉于帝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赵璜体恤民生的一组是(
)①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
②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③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
④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⑤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
⑥二臣无与,乞罪臣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璜治理政务政绩卓出。任职济南时,不良权贵,保住了农户租种的牧场的土地。B.璜烙尽职守,担任左侍郎时,能大胆裁减内廷开支,缩减皇室的工程造价。C.尽管赵璜没有听从朝廷大臣的意见依然辞职、但朝廷对他的车马供应仍按旧例。D.赵璜很有才干,在他人为纷乱错杂的事件观望惊讶时,他能立即找到处理的办法。
(24分)13.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3分)
(2)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
(4分)
(3)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3分)
参考答案:9.D(举:全,尽)10.A(表顺承;B.介词,把/目的连词,来;C.于是,就/趁机;D.向/被)1l.C(①写赵璜品行高尚;④写赵璜克忠职守,敢于进谏;⑥写赵璜敢于担当,不牵连他人)12.B(缩减皇室的工程造价,不是担任左侍卫郎时的事)(24分)13.(1)诏令才厂发几个月却忽然更改,这是向天下人显示是皇帝不守信,皇帝就回复同意了他的建议。(3分,“更”1分,“信”1分,“报”1分)(2)从那以后,上书皇帝救人的接连而来,陈万言内心不安,两次请求宽恕。(4分,“锺”“再”“贷”各1分,语意通顺1分)
(3)以后发表白己的意见不断(不停止),那些有权势、受宠幸的小人,嫉恨他的很多,皇帝对他的态度也逐渐疏远了。(3分。“已”“幸”“浸”各1分)、参考译文:
赵璜,字廷实。小时候跟从父亲去官任,不小心掉到江水中,大难不死。长大一点,在路上走的时候,捡到别人丢掉的金银,全部归还给失主。弘治三年获进士及第,授予工部主事。出任为济南知府。狡猾小吏舞文弄墨,多年来像蛀虫一样危害百姓。赵璜挑选了一些质朴善良的百姓,把国家的法律法令教给他们,贯通熟悉法律法令的达二十多人,驱逐狡猾的官吏,让他们替代。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煦的牧场长久在官府登记,招募了农民租种。济南德王朱见潾(欲趁机将这些田产归为己有,屡屡)上奏,要求将这些牧场归其所用。赵璜勘定还给佃农。在济南任职七年,政绩非常显著。正德初年,升任顺天府永,还没有上任,刘谨与赵璜关系很不好,因受巡抚朱钦的牵连,被逮捕下狱,除去名籍。刘谨被诛杀后,赵璜复职。不久调任山东。有几百里河滩地,招募无地的流民开垦并且免除他们的租金。番僧请求征赋税来充实寺院的斋粮,皇帝同意了,赵璜据理力争得以免除。升任工部右侍郎,总管黄河河道。因为边境告急,改任管理京城附近的军备。事情平定以后,命令他账救顺天各府的饥荒,回来后辅佐部事。
明世宗即位后,晋升为工部左侍郎,掌管部事。裁减了宦官的丧葬费用及御用监的采购材料的价钱。革除内府酒醋面局每年征收的铁砖价银,一年达到几万。嘉靖元年进官尚书。刘瑾创建玄明宫,浪费钱财几十万,刘谨死了后,奸人将玄明宫献给皇帝作为皇庄。嘉靖皇帝即位后,斥责归还给百姓,不久又下令仍旧归皇庄。赵璜说,皇帝的诏令才下发几个月就忽然更改,给天下人显示的是皇帝的不诚信。皇帝就回复同意了他的建议。正好赶上修建仁寿宫和清宁宫,费用不够。赵璜于是就请求把石景山的各房舍一并出卖来借用,可以不用百姓苦累,皇帝同意了他的做法。下诏营建皇后的父亲陈万年的住宅,估计工价为六十万,赵璜遵照规定不变。陈万年告诉了皇帝,皇帝把郎中和员外两人下诏审查。赵璜说:“这两臣没有参与,请求归罪与我。”皇帝不同意。从那以后,上书皇帝救人的接连而来,陈万言内心不安,两次请求宽恕。两人得以释放,工价也大减。下诏修建玉德殿,景福和安喜两座宫,赵璜请求等到仁寿宫建成,再慢慢考虑这事,皇帝不同意。不久,用灾异重申前面的情况,皇帝才同意他,并且罢除了仁寿宫的劳役。
赵璜当尚书六年,正好是皇帝才执政,锐意清理杂务,革除旧弊的时候,宦官不敢阻挠,所以能够尽他的职。以后就不停地发表和坚持自己的意见,有权势而受帝王宠爱的奸伎小人们嫉恨他的人很多,皇帝对他的态度也逐渐疏远了。赵璜一向与秦金齐名。经过考察和他们自己陈述,与秦金一起退休。廷臣请求留任,没有同意,车马供应如同旧例。赵璜有办事的才干器局,富于智慧。事情纷乱错杂,别人还在相互观望惊讶的时候,赵璜立刻就办理了。离开后,人们都争着举荐他。嘉靖十一年召回朝廷恢复原来的官职,还没有上任就去世了。赠太子太保,谥号庄靖。
略5.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高岳,字洪略,高祖从父弟也。父翻,魏朝赠大尉。岳幼时孤贫,人未之知也。长而敦直,姿貌嶷然,沉深有器量。初,岳家于洛邑,高祖每奉使入洛,必止于岳舍。岳母山民,尝夜起,见高祖室中有光,密往觇之,乃无灯,即移高祖于别室,如前所见,怪其神异,诣卜者筮之,占之曰:“吉,贵不可言。”山氏归报高祖。后高祖起兵于信都,山氏闻之,大喜,谓岳曰:“赤光之瑞,今当验矣,汝可间行从之,共图大计。”岳遂往,高祖见之,大悦。中兴初,除散骑常侍、镇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领武卫将军。尝与尔朱氏战于韩陵,高祖将中军,岳将右军。中军败绩,贼乘之,岳举麾大呼,横冲贼阵,高祖方得回师,表里奋击,因大破贼。以功除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太昌初,除车骑将军,封清河郡公,食邑二千户。时尔朱兆犹据并州,高祖将讨之,令岳留镇京师,除侍中、六州军事都督,寻加开府。岳辟引时贤,以为僚属,论者咸以为美。俄拜京畿大都督,其六州事悉诣京畿。元象二年,遭母忧去职。岳性至孝尽力色养母若有疾衣不解带及遭丧哀毁骨立高祖深以忧之每日遣人劳勉。寻起复本任。岳任权日久,素为朝野畏服,及出为藩,百姓望风敬惮,得绥边之称。后岳遇患,高祖令还治疗,疾瘳,复令赴职。初,岳与高祖经纶天下,家有私兵,并畜戎器、储甲千余领。世宗之末,岳以四海无事,表求上收纳之。世宗敦至亲之重,推心相任,云:“叔属居肺腑,职在维城,所有之甲,本资国用,叔何疑而纳之。”来许。文宣之世,亦频请纳,又固不许。后触怒龙颜,身觉将死,遗表谢恩,并请上甲于武库,数目竟忧悸而薨,葬毕,方许纳焉,朝野叹惜之。世祖旌曰:“清河忠烈,尽力皇家。”诏大鸿胪监护丧事,赠物二千段,说日昭武,赠太师、太保。(选自《北齐书﹒列传第五》,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岳性至孝尽/力色养母/若有疾/衣不解带/及遭丧/哀毁骨立/高祖深以忧之/每日遗人劳勉B.后性至孝尽/力色养母/若有疾/衣不解带/及遭丧哀/毁骨立/高祖深以忧之/每日遗人劳勉C.岳性至孝/尽力色养/母若有疾/衣不解带/及遭丧哀/毁股骨立/高祖深以忧之/每日遭人劳勉D.岳性至孝/尽力色养/母若有疾/衣不解带/及遭丧/哀毁骨立/高祖深以忧之/每日遗人劳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河郡公爵位。周代有五等封爵,后代爵位因时而异。文中“清河郡”表明封地,被封“郡”说明其所赏爵位较低。B.食邑,又称采邑,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因以此为食禄故称为食邑。C.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之意,系三公所享殊遇,因而有“开府仪同三司”的名号。D.太保,为监护与辅弼国君之官。太保、太师、太傅曾合称“三公”,后世又设“少保、少师、少傅”,合称“三孤”。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岳受母教海,善遇时机。其母山氏细心机敏,发现高祖夜有异象,并将卦辞告知高祖,后亲授高岳机宜,使之得高祖欢喜。B.高岳见危不惧,勇猛破敌曾与尔朱氏交战,在高祖皇帝战败的情况下,他举旗呼喊,冲人贼军,进而合力攻击,力挽狂澜。C.高岳威名远扬,责任于身。他出京为官,百姓敬畏;安抚边境,获得美誉;患疾被要求治疗却愈发病重,但他仍赴任担职。D.高岳赤胆忠诚,一心为国。他与高祖共创天下,安定后欲上交私家军队与武器,但生前未获准。死后皇帝为之赞叹,朝野为之惋惜。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赤光之瑞,今当验矣,汝可间行从之,共图大计。(2)岳辟引时贤,以为僚属,论者咸以为美。参考答案:10.D
11.A
12.C
13.(1)红色光芒的祥瑞,今天当应验了,你可以从小道去追随他,一起保划大计。(2)他征召引荐当时的贤良人上,作为自己的下属,议论的人都把这件事情作为美谈。【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中“至孝”为“极尽孝道”之意,故不可再接“尽”字,据此排除AB;“哀毁骨立”为“因过分悲伤而异常消瘦”之意,是高岳“遭丧”的表现,也是高祖深以为忧的原因,据此排除C。故本题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包括人的称谓、古代职官、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等方面。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已学知识,联系课本内容,对选项做出判断。本题A项,“郡”说明其“所赏爵位较低”表述错误,原文清河郡公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排列,为高等爵位,“郡”表明其封地不能代表爵位等级。故本题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然后找到每个选项对应的答题区间,认真对比。本题C项,“患疾治疗却愈发病重,但仍赴任担职”错误,原文“疾瘳”意为“痊愈”。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之:助词,的;
验:应验;间:从小路;图;谋划
(2辟:征召;引:引荐;两处“以为”,都是以(之)为省略句,把……作为;咸;美:美谈。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书剑侠事清·王士祯
新城令崔懋,以康熙戊辰往济南。至章邱西之新店,遇一妇人,可三十余,高髻如宫妆,髻上加毡笠,锦衣弓鞋,结束为急装。腰剑,骑黑卫极神骏,妇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驶。试问何人,停骑漫应曰:“不知何许人。”“将往何处?”又漫应曰:“去处去。”顷刻东逝,疾若飞隼。崔云;“惜赴郡匆匆,未暇蹑其踪迹,疑剑侠也。”
从侄鹓因述莱阳王生言:顺治初,其县解官银数千两赴济南,以木夹函之。晚将宿逆旅,主人辞焉,且言镇西北里许有尼庵,凡有行橐者,皆往投宿。因导之往。方入旅店时,门外有男子著红帩头,状貌甚狞。至尼庵,叩门久之,有老妪出应。告以故,妪云:“但宿西廨,无妨。”役相戒勿寝,明灯烛、手弓刀以待曙。至三更,大风骤作,山门砉然而辟。方愕然相顾,倏闻呼门声甚厉,众急持械谋拒之。廨门已启,视之,即红帩头人也。徒手握束香掷地,众皆仆。比天晓,始苏,银已亡矣。急往市询逆旅主人。主人曰:“此人时游市上,无敢谁何者,唯投尼庵客,辄无恙,今当往诉耳。然尼异人,吾须自往求之。”
至则妪出问故。曰:“非为夜失官银事耶?”曰:“然。”入白。顷之,尼出,命妪挟蒲团跌坐。逆旅主人跪白前事。尼笑曰:“此奴敢来作此狡狯,罪合死。吾当为一决!”顾妪入,牵一黑卫出,取剑背之,跨卫向南山径去。其行如飞,倏忽不见。
市人集观者数百人。移时,尼徒步手人头驱卫返,驴背负木夹函数千金,殊无所苦。入门呼役曰:“来,视汝木夹函官封如故乎?”验之,良是。掷人头地上,曰:“视此贼不错杀却否?”众聚观,果红帩头人也。罗拜谢去。比东归,再往访之,庵已空无人矣。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妇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驶
驶:迅捷
B.以木夹函之
函:木匣
C.逆旅主人跪白前事
白:禀报
D.比东归,再往访之
比:等到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女子侠义之状的一组是(
)
①遇一妇人,可三十余,高髻如宫妆。
②又漫应曰:“去处去。”③徒手握束香掷地,众皆仆。
④此奴敢来作此狡狯,罪合死。吾当为一决!
⑤牵一黑卫出,取剑背之,跨卫向南山径去。
⑥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写了两位女剑侠,同样的衣饰风采,同样的骑驴疾行,但前者略记一个特写镜头;后者稍详写一个片断。读后感觉这两女似是一人,又仿佛不是一人。
B.新城令崔懋所见侠女,不知哪里人氏,可能三十多岁,穿锦衣弓鞋,一身男士装束,腰带宝剑,骑着黑驴,人驴都极有精神,和人言语时总是迅疾而行,如飞隼向东逝去。
C.顺治初年莱阳县县官押送官银数千两去济南,经旅店主人的引导投宿尼庵,但深夜银两为红帩头人所盗,再经店主指点亲自找到了与尼姑一同到来的老妪,向她们求援。
D.尼姑举止神奇,办事迅疾,接到求援后一段时间,就徒步手拿人头,驱驴背负封记如故的数千官银返回,之后就带老妪离开了尼庵,行踪无迹。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惜赴郡匆匆,未暇蹑其踪迹,疑剑侠也。
(2)役相戒勿寝,明灯烛、手弓刀以待曙。
(3)此人时游市上,无敢谁何者。
参考答案:5.B(作动词用,函:包,装)(3分)6.D(①是女子的正常装束;③是红帩头人恶行。)(3分)7.B(“一身男士装束”错,应为“穿着便于行动的紧身衣服”;“与人言语时迅疾而行,如飞隼向东逝去”错,应为女侠“停骑漫应”)(3分)8.(1)可惜匆匆忙忙奔赴郡里,没有时间跟踪她的踪迹,怀疑是剑侠。(3分。每句1分)(2)差役相互告诫不要睡觉,点亮灯烛、手拿弓刀来等待天亮。(4分。“相戒”“明”“手”及语句通畅各1分)(3)这个人时常在街市上游荡,没有人敢问他是谁人。(3分。“游”“谁何”及语句通畅各1分)【参考译文】
新城县县令崔懋,于清康熙二十七年去济南,到了章邱西边的新店,遇到一个妇女,大约三十多岁,高高的发髻好像皇宫里的装束,发髻上戴着一个毡斗笠,锦缎衣服,弓鞋,穿着便于行动的紧身衣。腰里佩剑,骑一匹非常精神的黑驴,妇女神采四射,走得很快。尝试着问她是什么人,停住毛驴随便回答说:“不知道是什么人。”“要去哪里?”又随便答道:“去要去的地方。”一会儿向东跑去,快得飞鹰也追不上。崔懋说:“可惜我急忙着要到济南去,来不及追踪她的踪迹,我怀疑她是剑侠。”高考资源网
表侄鹓于是叙述莱阳的王生的话说:顺治初年,莱阳县有些差役,押解官银数千两到济南,用木夹拼成方匣状,把官银装着,晚上要到旅馆住宿,主人拒绝了,并且说,镇西北一里路左右,有个尼姑庵,凡是有行李的人,都去那里投宿。于是引导他去,刚到旅店时,门外有个男人戴着红帩头(头巾),相貌非常狰狞。到了尼姑庵,进门,有三间房屋,开门向东,床具设置完备;北而是观音大士殿,殿旁边有小门,锁着。敲门许久,才有个老妇人出来应门。把投宿的缘由告诉她,老妇说:“只管住在西边房子里吧,不会有妨害的。”差役们彼此告诫不能睡觉,点着灯烛,手拿弓箭、刀,等天亮。到了三更天,突然起了大风,山门轰然打开,正在吃惊地彼此看来看去,突然听到很凶暴的叫门声,大家急忙拿起兵器准备抵御。门已经开了,看去,原来是戴着红十肖头的那个人。手里空空,只拿着一束迷香,扔在地上,所有人都倒地。到了天亮,才苏醒过来,银子已经没有了。急忙去集镇询问旅店主人,主人说:“这个人不时在集镇上游走,无人敢过问他,只有去尼姑庵投宿的客人,才会没事,现在你们应当去尼姑庵投诉他。但尼姑是一个有神异的人,必须我亲自前往求她。”
到了尼姑庵,老妇人出来询问是什么事。说:“莫非是为了昨夜官银的事情么?”回答她说:“是的。”进房子里说话。一会儿,尼姑出来,命令老妇人拿了蒲团盘膝而坐,旅店主人跪着告诉了她先前发生的事。尼姑笑着说:“这个奴才敢来做这种狡诈奸滑的事,罪孽应当处死,我当为你们做一决断。”于是示意老妇人进入里问,牵了一匹黑驴出来,取剑背在背上,跨上驴背向南山径直驶去。行走快如飞,一下子就看不见了。市镇上围观的人有好几百,过了一阵子,尼姑徒步,手拿人头,赶着驴回来。驴背背着木夹装着的几千两银子,好像一点也不重的样子。进门叫差役道:“来,看你的木夹盒子,官文封印和原来一样不?”检验了,果然和原来一样。把人头扔在地上,说:“看我没有杀错人吧。”大家围观,果然是戴红头巾的人。县衙门团团围绕着行礼,道谢了离开。到了从东回来的时候,再去造访,尼姑庵已经空无一人了。市镇上的人说:尼姑三四年前,和老妇人一起来的,不知道是什么人。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华民族创作了世界级的华彩诗章,①这些诗章又锻造着我们的民族性格。古诗词②“曲高”,③“和者众”,国人都有着咿呀学诗的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④正是这共同的经历和记忆,构成了文化传承的大众基础,⑤“中国诗词大会”带着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用国人耳熟能详的诗词,在带领观众重温中华经典时同时,⑥完成了一次跨越千年、沟通古今的精神之旅。A.A
B.B
C.C
D.D参考答案:B【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重点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再根据上下文和语句内容的关系、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判断。本题中,②后是“曲高”,③后是“各者众”,根据成语“曲高和寡”,可知②③处为转折关系,A项“不仅……而且”表递进关系,C项“即使……也”表假设关系,故排除AC两项。④前后衔接紧密,可不填关联词语;“也”做连词可以表并列,“仍”是副词,有“依然”“依照”“延续不断”等意思,⑥前面说的是重温中华经典,并有“同时”一词进行提示,后面说的是完成了精神之旅,所以填“也”恰当,故排除D项;答案为B项。8.“旅游小贴士”大多是用来提醒游客在游玩前应做好的准备工作以及在游玩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请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拟写三条旅游小贴士。要求:有针对性,语言通顺。乳源大峡谷起于乳源大布镇,终至英德境内。它没有那种一望无际的红褐色土质的苍凉气息,而是绿意盎然的一方美景,乍眼望去,葱葱郁郁,还有淡淡的雾气萦绕其中。奇特的景观比比皆是:骆驼峰、金龟岩、双狮拜客、灵龟贺寿、石猴迎宾、送财童子、仙人伞柄、虎跳岩等不下二十多个景点。景色秀丽而地貌险峻。有一条坡度达50度斜角的1386级石阶的“通天梯”可达谷底,足有86层楼那么高,而且一气呵成,中间没有任何停顿歇脚的地方。由崖顶至谷底有观光梯。谷底温度通常比较低,地面较湿滑。谷底总长15公里,若要游完全程,至少需要3天。小贴士:⑴
。⑵
。⑶
。参考答案:⑴谷底温度较低(1分),需备好衣物(1分),⑵地面较湿滑(1分),要穿防滑鞋(或做好防滑准备)(1分);⑶年老体弱者(1分)最好选择观光梯至谷底(1分)⑷地势险峻(或谷底总长15公里或游完全程,至少需要3天)(1分),多休息,保持充足体力(1分)。注:原因1分,对策1分。略9.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5分)通
告为提高电话网的通讯能力,我公司将对辖区电话局的交换机进行升级改造,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将有关事项宣布如下:敝工程将与2009年6月10日20时至11日8时施工,在此期间会影响青山区电话用户的正常通话。交换机升级后,用户原有的一些业务功能(如闹钟、呼叫转移等)需要重新设置;热线和呼出限制的设置方法也有变化。如有疑问,欢迎提出。本公司客服电话:87654321。对工程施工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不安。请予理解和支持。天网通信有限公司青山分公司2009年6月7日参考答案:【答案】“宣布”改为“通告”;“敝”改为“本”;“提出”改为“垂询”;“贵用户”改为“您”;“不安”改为“歉意”【考点】考查语言的得体。【解析】通告要求用口语(如“敝”改用“本”),对用户宜用敬辞(如“提出”改用“垂询”),称自己用谦辞。10.请根据丰子恺先生的《姊妹》这幅画,围绕“读”描写一个场景。(5分)要求:①想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媒介合作及劳务合同
- 苗木短期交易协议设计
- 塑料件的种类与识别陈勇课件
- 新都管道封堵施工方案
- 铁路工程安全技术石家庄铁路93课件
- 铁路旅客服务心理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课件
- 中国书法课件
- 中华八大文化课件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东坡文化课件图片
- 上海初三生命科学知识点总复习
- 八年级期末质量分析-课件
- 10000中国普通人名大全
- 酒店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精选5篇)
- 集成电路芯片封装技术第2章ppt课件
- 技能操作鉴定要素细目表(电工技师)
- 武广客运专线隧道防排水技术的突破QC成果
- 电子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流程
- 初级培训机器人的机械系统
- 制造工厂品质宣传海报标语
- 吸入装置正确使用方法调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