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高一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高一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高一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高一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高一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与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方面的新变化。真实的宋朝远比水浒传更精彩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王安石变法南宋的偏安1234学习内容后梁太祖朱温梁王宣武节度使后唐庄宗李存勖晋王河东节度使后晋高祖石敬瑭河东节度使后汉高祖刘知远北平王河东节度使后周太祖郭威邺都留守将军思考:五代与宋朝开国君主有怎样的共同点?皆是武将出身,曾因战功或权谋被任命为地方节度使、将军等职位。几十年间(五代十国时期),军队要谁做皇帝,谁就得做。赵匡胤昨天还是一殿前都点检,今天是皇帝了;那是五代乱世最黑暗的表记。若把当时皇帝来比宰相,宰相却有做上一二十年的。相形之下,皇帝反而不像样。——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新五代史

安重荣传》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次陈桥驿,……迟明,逼寝所,太宗入白,太祖起。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宋史·太祖纪》960年,赵匡胤通过陈桥驿兵变成为皇帝,随后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以及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持续数十年的分裂局面。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扰乱五十秋。——冯梦龙《三言》(赵匡胤)问赵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请思考:赵普认为唐末五代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他认为应当怎样做?《雪夜访普图》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武将权重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宋太祖):五代方镇残虐……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从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续资治通鉴长编》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一)方镇太重→收归地方权力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多以赋入自赡,名曰留使……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续资治通鉴长编》禁军聚之京师……皆以一当百。诸镇皆知兵力精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由我太祖能强干弱枝、制治于未乱故也。——司马光《涑水记闻》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记”——《续资治通鉴长编》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派文官出任地方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各州直属中央;夺其权(行政)(一)方镇太重→收归地方权力收精兵(军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制钱谷(财政)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二)君弱臣强→分散机构权力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中央:二府(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制行政权: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权力;军权:枢密院掌调兵权,三衙掌统兵权;财权:设三司掌财权(户部、盐铁、度支)地方:四监司、通判路一级分设四监司,互不统属;州一级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目的:分散机构权力,使之相互牵制。从军事、行政、司法、财政等各个方面对地方进行监控管理。(二)君弱臣强→分散机构权力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唐代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宋代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唐:程序分权(草拟、审核、执行)宋:领域分权(行政、财政、军政)请思考:唐代三省六部制与宋代二府三司制有何不同?(三)武将势大→

崇文抑武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宋初太祖时,取士较严,进士人数最多也没超过31人,宋太宗即位后,开始突破100大关,有时一科竞达300多人……宋代平均每年取士的人数约为唐代的5倍,约为元代的30倍,约为明代的4倍,约为清朝的3.4倍。——《宋代扩大科举取士与冗官问题》统治时间榜数取士总数年均取士唐290266660323宋320130110000+344元9816113912明277932462489清26811426888100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北宋童谣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积极影响: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消极影响:①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②重文轻武、强干弱支、守内虚外;官僚机构严重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从本质上看,宋代只不过是残唐五代的延续,宋代之所以国祚长久,没有短命而亡,只是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很高。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赵宋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统一王朝,用宋人的话来说,“天下大势分为南北”,事实上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南北朝”时期……相对于宋朝来说,契丹民族建立的辽、党项民族建立的夏、女真民族建立的金,都不再是周边附属性的民族政权,而已经成长为在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都能够与赵宋长期抗衡的少数民族王朝。

——邓小南辽契丹族(907-1125年)西夏党项族(1038-1227年)北宋汉族(960-1127年)(一)边防压力

北宋辽

西夏辽太宗:长期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期间辽朝与中原王朝冲突加剧。宋太祖:执政晚期,双方相对友好,互通使节。宋太宗: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战役,均告惨败。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一)边防压力1.宋辽关系宋神宗:“二敌(契丹、西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自古外裔能行而已,今兼中国之所有,比之汉、唐尤强盛也。”1004年秋

辽军大举南下,双方于翌年1月签订和约,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通过这项协议,北宋勉强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是为“澶渊之盟”。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送至雄州交割。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或有盗贼逋逃,彼此无令停匿。至於陇亩稼穑,南北勿纵惊骚。——《续资治通鉴长编》(一)边防压力1.宋辽关系北宋与西北党项族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也是屡战屡败。双方最终达成和议。是为“庆历和议”,内容包括:西夏保持帝号,同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朝廷岁赐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进奉乾元节回赐银一万两、绢一万匹、茶五千斤;贺正贡献回赐银五千两、绢五千匹、茶五千斤;仲冬赐时服银五千两、绢五千匹及赐臣生日礼物:银器二千两、细衣着一千匹,杂帛二千匹。——元昊《誓书》(一)边防压力2.宋夏关系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有一种想当然的看法,以为宋代给辽、夏、金岁币,使得它变穷,不得不拼命搜刮,全面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政权的垮台。事实上,岁币数量很有限,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只占很小的比例,而且,它可以在彼此的贸易中得到补偿,以宋对金的茶叶贸易为例,金方每年要掏出30万两银子(一作70万两),仅此一项就比绍兴和议中宋方付的岁币25万两还要多

——李裕民《宋代“积贫积弱”说商榷》请思考:北宋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正方观点:有可取之处理由:经济受损有限;维护边境稳定;互市繁荣;促进民族交融;推进中华发展反方观点:不可取屈辱求和,财政受损;加重百姓负担,出现财政危机;冗官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宋太祖:“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而变生,则有叛兵而无叛民。”

——晁说之《元符三年应诏封事》(二)财政危机增设官僚机构扩充军队养兵养官战争赔款分散军权冗兵冗费军队战斗力弱积贫积弱年代收入(单位:贯)支出(单位:贯)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15085万余12677万余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12625万余“所出无余”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11613万余13186万余1、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百余年间,再也未发生藩镇割据,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文官取代武将成为地方长官B、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C、削弱地方节度使的实际权力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B2.下表为神宗即位时北宋的财政状况。据此可知(

)年财政收入年财政支出6300—6800万缗军费约4800万缗官俸约1200万缗皇室约720万缗祭祀约325万缗岁币75万两绢A.庞大军费支出是北宋灭亡的最主要原因B.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养官负担日益沉重C.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出现明显经济困难D.王安石变法富国明显,强兵效果不明显C宋仁宗在位时,大臣范仲淹曾发起以整顿官僚机构为宗旨的改革,史称“庆历新政”。但是新政明显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很快归于失败。1043年,范仲淹任参知政事,上《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改革十项内容: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1045年正月,反对派攻击革新派为“朋党”,仁宗外放范仲淹、富弼等大臣,改革遂以失败告终。新政虽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庆历改革虽然失败,但他们敢为天下先的任事精神,他们对于政策法规的锐意改革,无不冲击着长期以来固守现状的循默政风……揭开了宋代历史上富于生气的篇章。——邓小南《祖宗之法》范仲淹三、王安石变法(一)范仲淹庆历新政三、王安石变法1059年,王安石上万言书《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倡变法,未获同意。1063年,宋英宗即位,英宗“有性气,要改作”,但体弱多病,不久病故,未及施行。1067年,英宗病故,神宗即位,决心变法图强。1068年,任王安石为翰林学士。1069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之后拜相,开始主持变法。(二)王安石熙宁变法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传》王安石三、王安石变法(二)王安石熙宁变法富国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市易法强兵精简军队编制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取士科举改革整顿太学减轻人民负担抑制豪强兼并促进生产发展增加财政收入节省军费开支提高军队战斗力增加武器装备培养变法人才扩大统治基础考察律令三、王安石变法(二)王安石熙宁变法材料一:熙宁、元丰之间,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岁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

——《宋史》材料二:春算秋计,展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宋史·司马光传》评价:变法操之过急,引起激烈争议。虽然增加了国库收入,但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社会矛盾,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日益严重。成效:①王安石变法基本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国库收入。不足:①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

②改革政策加重人民的负担。

③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宋神宗死后,高太后垂帘听政,启用旧党司马光上台,旧党尽废王安石新法,打压新党人士。新党旧党轮流上台彼此争斗,北宋逐渐走向衰亡。1085年,神宗病死,宋哲宗即位。哲宗祖母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保守派司马光为相,企图尽废新法。保守派官员把持朝政,变法派官员被贬,史称“元祐更化”。1093年,高太后病死,哲宗亲政,任用变法派,恢复新法,打击元祐臣僚,史称“哲宗绍述”。1100年,哲宗病死,端王赵佶即位,即宋徽宗。次年,表示兼用变法派和保守派。很快,宣布继承神宗遗志,继续变法。三、王安石变法(三)党争激烈,北宋衰亡1127年,北宋被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即为宋高宗。四、南宋的偏安(一)南宋的建立金人胁上皇北行。夏四月庚申朔,大风吹石折木。金人以帝及皇后、皇太子北归。凡法驾、卤簿,皇后以下车辂、卤簿,冠服、礼器、法物,大乐、教坊乐器,祭器、八宝、九鼎、圭璧,浑天仪、铜人、刻漏,古器、景灵宫供器,太清楼秘阁三馆书、天下州府图及官吏、内人、内侍、技艺、工匠、娼优,府库畜积,为之一空。——《宋史·钦宗本纪》宋高宗赵构南宋初年,宋军形成了几支较有战斗力的部队,尤以岳飞指挥的岳家军战绩卓著。岳飞统率“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迫使金军后撤,收复许多失地。然而,宋高宗和宰相秦桧却视岳飞等为心腹之患,下令岳飞班师回朝,主动向金朝求和,并于1141年以“莫须有”罪名将岳飞逮捕杀害。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时洪皓在金国中,蜡书驰奏,以为金人所畏服者惟飞,至以父呼之,诸酋闻其死,酌酒相贺。

—《宋史·岳飞传》四、南宋的偏安(二)宋金之战南宋也从北宋最北的燕云十六州退却到淮水大散关一界。四、南宋的偏安(二)宋金之战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金女真族(1115-1234年)西夏党项族(1038-1227年)南宋汉族(1127-1279年)绍兴和议:宋向金称臣宋金以淮河、大散关为界,宋割唐、邓两州及商、秦两州之半给金;宋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四、南宋的偏安(二)宋金之战宋高宗:战败则国灭。战胜,将迎回徽钦二帝,抗金的地方军亦在战争中得到发展,威胁皇位。应当趁胜与金人讲和。秦桧:不杀岳飞等同放虎归山,若主战派得势,将地位不保。杀掉岳飞可巩固权势并得金人欢心。思考:宋高宗和秦桧为什么要杀掉岳飞?诸将骄横,张(俊)与韩(世忠)较与高宗密,故二人得全。岳飞较疏,高宗又忌之,遂为秦(桧)所诛。

——《朱子语类》岳飞之死,象征着宋朝建国以来确立的“崇文抑武”政策的回归此后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