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_第1页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_第2页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_第3页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_第4页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吹泡泡2让它们立起来3我的小问号5听一听6摸一摸7闻和尝8比一比9给树做“名片”10玩彩泥11玩磁铁12玩小车13做纸蜻蜓14认识放大镜15研究削笔刀16修理玩具第一单元走进科学课1吹泡泡《吹泡泡》是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1)认识泡泡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2)了解泡泡是如何形成的。(3)学会制作泡泡水的方法。(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的科(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3)让学生在吹泡泡的活动中体验科学的乐趣。(1)认识泡泡的特征和形成原因。(2)学会制作泡泡水的方法。(1)引导学生探究泡泡的形成原因。(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一)导入新课(3分钟)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吹泡泡吗?泡泡有什么特点呢?(二)认识泡泡的特征(10分钟)教师拿出一瓶泡泡水和一根吸管,吹几个泡泡让学生观察。教师提问:泡泡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大小一样吗?(三)探究泡泡的形成原因(15分钟)(四)制作泡泡水(15分钟)学生制作完成后,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制作的泡泡水吹泡泡,教师提问:你们制作的泡泡水成功了吗?有什么问题需要改(五)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介绍一些其他制作泡泡水的方法,如用肥皂、洗衣粉、(六)课堂总结(7分钟)2让它们立起来《让它们立起来》是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材首先展示了一些容易倒下的物体,如铅笔、易拉罐等,(1)认识不同形状物体的稳定性差异。(2)学会让不同形状物体立起来的方法。(3)了解物体稳定性与形状、支撑点等因素的关系。(2)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1)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怕失败的科学精神。(3)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1)学会让不同形状物体立起来的方法。(2)了解物体稳定性与形状、支撑点等因素的关系。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物体稳定性的规律。(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导入新课(3分钟)教师提问:同学们,这些物体为什么容易倒下呢?你们有什(二)认识物体的稳定性差异(10分钟)教师提问:这些物体哪个最容易倒下?哪个最不容易倒下?稳定性存在差异,球体最容易倒下,长方体最不容易倒下。教师让学生用手推一推这些物体,感受它们的稳定性差异。学生推完物体后,教师提问:你们推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哪个物体最难推动?为什么?(三)探究让物体立起来的方法(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些容易倒下的物体,(四)拓展延伸(10分钟)(五)课堂总结(7分钟)2让它们立起来3我的小问号《我的小问号》是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内教材首先展示了几个小朋友面对不同场景提出问题的画面,(1)了解提问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2)学会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3)掌握一些提问的方法和技巧。(1)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2)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分享问题,提高合作能力和交(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提问、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1)学会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2)掌握提问的方法和技巧。(1)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2)培养学生持续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一)导入新课(3分钟)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让你(二)认识提问的重要性(10分钟)(三)学会提出问题(15分钟)小鸟,可以问:小鸟为什么会飞?小鸟吃什么?小鸟的家在哪里?等等。度提出问题,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四)掌握提问的方法和技巧(15分钟)假设法:提出假设,然后思考如果假设成立会有什么结果,察一朵花,可以问:花的颜色为什么会这么鲜艳?花是怎么为什么装满水的杯子看起来和空杯子不一样?如果把水从(五)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在生活中继续观察周围的事物,(六)课堂总结(7分钟)第二单元观察有方法4看一看《看一看》是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1)了解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描述观察到的现象。(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1)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验观察的过(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细心发现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1)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细心发现的科学态度。(一)导入新课(3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神秘的盒子,让学生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教师打开盒子,展示里面的物品(一个小玩具),并提问:同学们是怎么猜到的呢?引出观察的重要性,导入新课。(二)认识观察的方法(10分钟)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观察吗?观察可以用哪(三)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15分钟)(四)小组合作观察(15分钟)教师对各小组的观察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表扬观察认真、(五)拓展延伸(10分钟)(六)课堂总结(7分钟)4看一看5听一听能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乐于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导入新课(3分钟)提问学生: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这些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听一听》,探索声音的奥认识耳朵的作用(5分钟)中耳和内耳组成,外耳收集声音,中耳将声音传递到内耳,用不同的方法听声音(10分钟)方法听声音呢?听声音,猜物体(10分钟)教师随机拿出一个物体,让学生闭上眼睛,用耳朵听声音,描述声音(10分钟)教师播放一些声音音频,如汽车喇叭声、钢琴声、雨声等。教师提问: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述它们?对声音进行分类(10分钟)教师提问:这些声音可以分为几类呢?可以根据什么标准来分类?了解声音在生活中的作用(8分钟)学生讨论并回答: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娱乐等。课堂总结(4分钟)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用耳朵听声音,认识了耳朵的作用,6摸一摸《摸一摸》是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以“摸一摸”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用手触摸不同的(2)学会用手触摸物体,感受物体的表面特征。(3)能用准确的词语描述触摸物体的感受。(1)通过触摸、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分享触摸物体的感受,(1)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细心感受的科学态度。(3)让学生在触摸物体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1)认识物体的表面特征,学会用手触摸物体。(2)能用准确的词语描述触摸物体的感受。(1)引导学生准确感受物体的表面特征,并能用恰当的词(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一)导入新课(3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神秘的盒子,让学生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教师打开盒子,展示里面的物品(一个毛绒玩具),并让学(二)认识物体的表面特征(10分钟)教师提问: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不同呢?你能用一些词语(三)触摸物体,感受表面特征(15分钟)(四)拓展延伸(10分钟)糙的?哪些是光滑的?哪些是柔软的?哪些是坚硬的?(五)课堂总结(7分钟)6摸一摸7闻和尝《闻和尝》是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1)了解嗅觉和味觉的作用。(2)学会用闻和尝的方法认识不同的物体。(3)掌握正确的闻和尝的方法。(2)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分享和合作。(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正确的实验态度。(1)学会用闻和尝的方法认识不同的物体。(2)掌握正确的闻和尝的方法。(1)引导学生准确描述通过闻和尝所认识到的物体特征。(2)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正确的实验态度。(一)导入新课(3分钟)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水果是什么吗?我们可以(二)认识嗅觉和味觉的作用(10分钟)(三)学习正确的闻和尝的方法(15分钟)(四)用闻和尝的方法认识物体(15分钟)7闻和尝(五)拓展延伸(10分钟)(六)课堂总结(7分钟)(1)认识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特征,能够用比较的(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准确地描述物(1)通过观察、比较、测量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2)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3)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提(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2)让学生在比较活动中感受科学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培(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1)认识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特征,能够用比较的(2)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进行比较。(1)准确地描述物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2)引导学生在比较活动中体会科学的严谨性和准确性。(一)导入新课(3分钟)书本、杯子等,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这些物品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比一比。(二)认识比较的方法(7分钟)(三)比较物体的大小(10分钟)(四)比较物体的长短(10分钟)(五)比较物体的高矮(10分钟)(六)小组活动(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些不同大小、长短、(七)拓展延伸(5分钟)(八)课堂总结(5分钟)9给树做“名片”《9给树做“名片”》是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察树的特征,了解树的种类,并通过制作树的“名片”,形特征。接着,教材介绍了制作树的“名片”的方法,包括观察树的特征、记录树的信息、设计名片等步骤。最后,教材鼓励学生将制作好的树的“名片”展示给大家,分享(1)认识不同种类的树,了解树的特征。(2)学会观察树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描述树的特征。(3)掌握制作树的“名片”的方法,能够设计出美观、实用的树的“名片”。(1)通过观察、比较、记录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制作树的“名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3)通过展示和交流树的“名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自(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制作树的“名片”的(1)认识不同种类的树,了解树的特征。(2)掌握制作树的“名片”的方法。(1)准确地描述树的特征。(2)设计出美观、实用的树的“名片”。(一)导入新课(3分钟)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树?它们有什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给树做“名片”。(二)认识不同种类的树(7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不同种类的树的图片,如杨树、柳树、松树、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不同种类的树有不同的外形特征,教师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不同种类的树?它们有什么特(三)观察树的特征(10分钟)教师提问:这棵树的树干是什么颜色的?有多粗?树枝是什么形状的?叶子是什么颜色的?有多大?花朵是什么颜色的?有几朵?果实是什么形状的?有多大?什么感觉?花朵摸起来是什么感觉?果实摸起来是什么感(四)记录树的信息(10分钟)(五)制作树的“名片”(2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树的“名片”的范例,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这些“名片”的特点。配上树的图片,使“名片”更加美观、实用。教师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制作树的“名片”,可以先设计“名片”的样式,然后将记录的树的信息填写在“名学生制作树的“名片”时,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六)展示和交流树的“名片”(15分钟)教师让每个小组将制作好的树的“名片”展示给大家,并介绍“名片”上的内容。(七)拓展延伸(5分钟)教师提问:除了给树做“名片”,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等方式了解更多关于树的知识;我们还可以参加植树活动,给其中一棵树做“名片”。(八)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提问:在制作树的“名片”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收9给树做“名片”四、制作树的“名片”第三单元玩中学10玩彩泥《10玩彩泥》是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内软、可塑、颜色丰富等。然后,教材引导学生通过揉、搓、(1)认识彩泥的特性,了解彩泥的颜色、质地等。(2)掌握揉、搓、捏、压等基本的彩泥制作方法。(3)能够用彩泥制作简单的作品,如小动物、花朵等。(1)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彩泥的特性。(2)通过动手制作彩泥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3)通过展示和交流作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1)激发学生对彩泥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2)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3)让学生在制作彩泥作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1)认识彩泥的特性,掌握基本的彩泥制作方法。(2)用彩泥制作简单的作品。(1)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制作出有创意的作品。(2)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一)导入新课(3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用彩泥制作的精美作品,如小动物、花朵等,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玩彩泥。(二)认识彩泥(7分钟)教师提问:彩泥是什么颜色的?摸起来感觉怎么样?(三)学习彩泥制作方法(10分钟)(1)揉:将彩泥放在手心,用手掌反复揉搓,使彩泥变得(2)搓:将彩泥放在手心或桌面上,用手指或手掌来回搓(3)捏:用手指将彩泥捏成各种形状,如圆形、方形、三(4)压:将彩泥放在桌面上,用手掌或工具轻轻按压,使教师让学生跟着自己的示范进行操作,熟悉彩泥制作方法。(四)制作彩泥作品(20分钟)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1)对于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一些启(2)对于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亲自示(五)展示和交流作品(15分钟)学生轮流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制作的是什么,是怎么10玩彩泥(六)拓展延伸(5分钟)(七)课堂总结(5分钟)11玩磁铁《11玩磁铁》是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内(2)学会使用磁铁进行简单的实验,如吸引铁制品、分辨(3)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1)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1)认识磁铁的基本特性。(2)学会使用磁铁进行简单的实验。(1)理解磁铁的两极。(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一)导入新课(3分钟)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玩磁铁。(二)认识磁铁(7分钟)(三)探索磁铁的特性(15分钟)(3)学生实验后,教师提问:哪些物品能被磁铁吸引?哪(4)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磁铁能吸引铁制品,不能吸(1)教师将两个条形磁铁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磁铁的两(2)教师提问:磁铁的两端有什么不同?(4)教师让学生将两个磁铁的两端相互靠近,观察会发生(5)学生实验后,教师提问:当两个磁铁的两端相互靠近(6)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当两个磁铁的相同极相互靠(四)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应用磁铁的图片,如指南针、冰箱贴、(五)拓展延伸(5分钟)(六)课堂总结(5分钟)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磁铁的基本特性,11玩磁铁有两极(南极S极、北极N极)12玩小车《12玩小车》是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引导学生观察小车的运动方式,探索影响小车运动的因素,(1)认识不同类型的小车,了解小车的基本结构。(2)观察小车的运动方式,掌握描述小车运动的方法。(一)导入新课(3分钟)教师提问:你们喜欢玩小车吗?你们玩过哪些小车?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玩小车。(二)认识小车(7分钟)教师将一些玩具小车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小车的结构,(三)观察小车的运动方式(10分钟)(四)探索影响小车运动的因素(15分钟)(五)拓展延伸(5分钟)(六)课堂总结(5分钟)13做纸蜻蜓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不同类型的小车,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车的运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12玩小车《13做纸蜻蜓》是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1)认识纸蜻蜓的结构和制作方法。(2)学会使用剪刀、彩笔等工具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3)观察纸蜻蜓的旋转现象,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1)通过观察、模仿、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引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3)通过小组合作制作纸蜻蜓,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1)激发学生对科学制作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2)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手(1)掌握纸蜻蜓的制作方法。(2)观察纸蜻蜓的旋转现象,理解其科学原理。(2)引导学生思考纸蜻蜓旋转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一)导入新课(3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纸蜻蜓,轻轻一扔,纸蜻蜓在空中旋转落下。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个纸蜻蜓好玩吗?你们想不想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做纸蜻蜓。(二)认识纸蜻蜓(5分钟)(三)制作纸蜻蜓(20分钟)(四)观察纸蜻蜓的旋转现象(10分钟)(五)展示与交流(10分钟)(六)拓展延伸(7分钟)呢?(七)课堂总结(5分钟)第四单元使用工具14认识放大镜《14认识放大镜》是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镜框和手柄等部分。然后,教材安排了一系列的观察活动,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不同的物体,感受放大镜的放大作用。(1)认识放大镜的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