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丰湖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9月校考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如果圣人为王,他的治道就叫做王道。照孟子和后来的儒家说,有两种

治道。一种是“王”道,另一种是“霸”道。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种类。圣

王的治道是通过道德指示和教育;霸主的治道是通过暴力的强迫。王道的

作用在于德,霸道的作用在于力。在这一点上,孟子说:“以力假仁者

霸。……以德行仁者王。……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

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

上》)。

后来的中国政治哲学家一贯坚持王霸的区别。用现代的政治术语来说,

民主政治就是王道,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自由结合;而法西斯政治就是霸

道,因为它的统治是靠恐怖和暴力。

圣王的王道为人民的福利尽一切努力,这意味着他的国家一定栗建立在

殷实的经济基础上。由于中国经常占压倒之势的是土地问题,所以据孟子

看来,王道最重栗的经济基础在于平均分配土地,这是很自然的。他的理

想的土地制度,就是以“井田”著称的制度。按照这个制度,每平方里土

地分成九个方块,中央一块叫做“公田”,周围八块是八家的私田,八家

合种公田,自种私田。公田的产品交给政府,私田的产品各家自留(《孟

子•媵文公上》)。

孟子进一步描绘这个制度说,各家在其私田中五亩宅基的周围,要种上

桑树,这样,老年人就可以穿上丝绸了。各家还要养鸡养猪,这样,老年

人就有肉吃了。这若做到了,则王道治下的每个人都可以“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

这不过仅仅是王道之“始”,因为它仅只是人民获得高度文化的经济基

础。还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使人人受到一定的教育,懂

得人伦的道理,只有这样,王道才算完成。

行这种王道,并不是与人性相反的事情,而恰恰是圣王发展他自己的

“恻隐之心”的直接结果。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

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孙丑上》)在孟子思想中。“不

忍人之心”与“恻隐之心”是一回事。我们已经知道,照儒家所说,仁,

只不过是恻隐之心的发展;恻隐之心又只有通过爱的实际行动来发展;而

爱的实际行动又只不过是“善推其所为",也就是行忠恕之道。王道不是

别的,只是圣王实行爱人、实行忠恕的结果。

孟子对宣王所说的一切,没有别的,就只是“善推其所为”,这正是行

忠恕之道。在这里我们看出,孟子如何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孔子阐明忠恕

之道时,还只限于应用到个人自我修养方面,而孟子则将其应用范围推广

到治国的政治方面。在孔子那里,忠恕还只是“内圣”之道,经过孟子的

扩展,忠恕又成为“外王”之道。

(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材料二:

孟子的政治哲学与孔子的政治哲学有一个根本不同之处。孔子讲政治的

中心学说是“政者,正也”,他的目的只要“正名”“正己”“正人”,

以至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的政治。孟子生在孔子之后一

百多年,受了杨墨两家的影响(凡攻击某派最力的人,便是受那派影响最

大的人。孟子攻杨墨最力,其实他受杨墨影响最大。荀子攻击辩者,其实

他得辩者的影响很大。宋儒攻击佛家,其实若没有佛家,又哪有宋儒),

故不但尊重个人,尊重百姓过于君主(这是老子、杨朱一派的影响。有这

种无形的影响,故孟子的性善论遂趋于极端,遂成“万物皆备于我”的个

人主义);还栗使百姓享受乐利(这是墨家的影响,孟子自不觉得)。孟

子论政治,不用孔子的“正”字,却用墨子的“利”字。但他又不肯公然

用“利”字,故用“仁政”两字。他对当时的君主说道:“你好色也不妨,

好货也不妨,好田猎也不妨,好游玩也不妨,好音乐也不妨。但是你好色

时,须念国中有怨女旷夫;你好货时,须念国中穷人的饥寒;你出去打猎,

作乐游玩时,须念国中的百姓有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痛苦。总而

言之,你须要能善推其所为,你须要行仁政。”这是孟子政治学说的中心

点。这可不是孔子“正”字的政治哲学了。若用西方政治学的名词,我们

可说孔子的是“爸爸政策”(Paternalism);孟子的是“妈妈政策”

(Maternalism)。爸爸政策栗人正经规矩,要人有道德;妈妈政策要人快

活安乐,要人享受幸福。故孟子所说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

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这一类“衣帛食

肉”的政治,简直是妈妈的政治。这是孔子、孟子不同之处(孔子有时也

说富民,孟子有时也说格君心。但这都不是他们最注意的)。后人不知道

这个区别代表一百多年儒家政治学说的进化,所以爸爸妈妈的分不清楚:

一面说仁民爱物,一面又只知道正心诚意。这就是没有历史观念的大害了。

孟子的政治学说含有乐利主义的意味,这是万无可讳的。但他同时又极

力把义利两字分得很严。他初见梁惠王,一开口便驳倒他的“利”字;他

见宋椎,也劝他莫用“利”字来劝秦楚两国停战。细看这两章,可见孟子

所攻击的“利”字只是自私自利的利。大概当时的君主官吏都是营私谋利

的居多。他所主张的“仁义”,只是最大多数的最大乐利。所以孟子反对

“利”的理由,还只是因为这种“利”究竟不是真利。

(摘编自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道与霸道是中国古代的两种治国之道,它们分别采用德行和暴力

作为治国的策略。

B.孟子认为“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同时还要重视礼仪教化。

C.孟子的思想不仅来源于孔子,而且还有受到其他学派思想的影响,

比如杨墨、佛家。

D.孟子对君主的个人喜好没有进行道德评价,而是希望君主从个人感

受出发施行仁政。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主张实行“井田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土地问题,让民

众免受阶级压迫。

B.孟子认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君王用爱的实际行动去推广,

才能实现王道。

C.胡适认为孟子在不知不觉中借用了墨家乐利的观点,在使用时,对

“利”又有区分。

D.胡适认为,不能区分孔孟之间的不同,就不能准确分清“仁民爱物”

和“正心诚意”。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孟子“乐利”观点的

一项是(3分)()

A.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孳:此率兽而食人也!

B.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

之所谓民贼也!

C.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

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D.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冯友兰和胡适在引用《孟子•梁惠王上》中“五亩之宅”的材料时,

有何不同?(4分)

5.冯友兰和胡适二人都对孔子和孟子的政治哲学进行了分析,请结合

材料谈谈二人观点的异同。(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窃读记

林海音

转过街角,看见三阳春的冲天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

我松了一口气,放慢了脚步。下课从学校急急赶到这里,总算到达目的地——目

的地可不是三阳春,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我跨进书店门口,暗喜没人注意。我踞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在一

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数一

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位置了。

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我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

的手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只巨掌,五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

“你到底买不买?”

声音不算小,惊动了其他顾客。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涨红

了脸。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我

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

“看看都不行吗?”其实我的声音是多么软弱无力!

在众目睽睽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

曾经有一天,我偶然走过书店的窗前,窗前刚好摆了几本慕名很久而无缘一

读的名著,欲望推动着我,不由得走进书店,想打听一下它的价钱。也许是我太

矮小了,不引人注意,竟没有人过来招呼,我就随便翻开一本摆在长来上的书,

慢慢读下去。直到好大工夫,才过来一位店员,我赶忙合起书来递给他看,煞有

其事地问他价钱,我明知道,我绝没有多余的钱去买。

但是自此以后,我得了一条不费一文钱读书的门径。下课后急忙赶到这条

“文化街”,这里书店林立,使我有更多的机会。

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

种窃读的滋味!有时一本书我要分别到几家书店去读完,比如当我觉得当时的环

境已不适宜我再在这家书店站下去的话,我便要知趣地放下书,若无其事地走出

去,然后再走入另一家。

但我也不是读书能够废寝忘食的人,当三阳春正上座,飘来一阵阵炒菜香时,

我也饿得饥肠辘辘。为了解决肚子的饥饿,我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临时买上两

个铜板的花生米放在制服口袋里,当智慧之田丰收,而胃袋求救的时候,我便从

口袋里掏出花生米来救急。

但在这次屈辱之后,我的小心灵的确受了创伤,我因贫苦而引起的自卑感再

次地犯发,而且产生了对人类的仇恨。有一次刚好读到一首真像为我写的小诗时,

更增加了我的悲愤。那小诗是一个外国女诗人的手笔。小诗说:

我看见一个眼睛充满热烈希望的小孩,

在书摊上翻开一本书来,

读时好似想一口气念完。

摆书摊的人看见这样,

我看见他很快地向小孩招呼:

“你从来没有买过书,

所以请你不要在这里看书。”

小孩慢慢地踱着叹口气,

他真希望自己从来没有认过字母。

我不久又看见一个小孩,

他脸上老是有菜色,

那天最少是没有吃过东西——

他对酒店的冻肉用眼睛去享受,

他免不了希望他生来没有学会吃东西。

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我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但一次,两次,

我下意识地走向那熟悉的街,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来,我仍

愿一试,因为一本新书的出版广告,我从报上知道好多天了。

我再施惯技,又把自己藏在书店的一角。当我翻开第一页时,心中不禁轻轻

呼道:”啊!终于和你相见!”受了前次的教训,我更小心地不敢贪婪,多串几

家书店更妥当些,免得再遭遇前次的难堪。

“明天早些来,可以全部看完了。"我告诉自己。想到明天仍可以占有书店

的一角时,被快乐激动的忘形之躯,便险些撞到树干上去。

可是第二天走过几家书店都看不见那本书时,像在手中正看得起劲的书被人

抢去一样,我暗暗焦急,并且愤愤地想;皆因没有钱,我不能占有读书的全部快

乐,世上有钱的人这样多,他们把书买光了。

我惨淡无神地提着书包,怀着绝望的心情走进最末一家书店。昨天在这里看

书时,已经剩下最后一册了,可不是,看见书架上那本书的位置换了另外的书,

心整个沉下了。

正在这时,一个耳朵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看那样子是来招呼我的,我

慌忙把眼睛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但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被轻轻地送到

我的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一本没有卖。”

啊,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对他表示我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

了。被冲动的情感,使我的眼光久久不能集中在书本上。

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觉出站在这里读了两个钟点了。我合上

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然后抬头找寻

那耳朵上架着铅笔的人,好交还他这本书。在远远的柜台旁,他向我轻轻地点点

头,我默默地把书放回书架上。

我低着头走出去,浑身都松快了。摸摸口袋里一包忘记吃的花生米,我拿起

一粒花生米送进嘴里,忽然想起有一次国文先生鼓励我们用功的话:

“记住,你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但是今天我发现这句话还不

够用,它应当这么说:“记住,你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

长大的!”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窃读时“我”心有“惧怕”,到一定时候,便“知趣”地放下书,“若无其事

地走出去”,表现了“我”的自尊和自卑。

B.“愤愤地想……世上有钱的人这样多,他们把书买光了",“愤愤”表现了“我”

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C.那袋忘记吃的花生米,意在表现“我”读书入神,同时触发作者想起老师的话

“你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D.未到书店先提“三阳春的冲天招牌”,且两次提到“三阳春”炒菜的香味,是

用腹中的饥饿衬托精神上的饥渴。

7.下列对文中店员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好心店员的出现是文章的重要情节,前面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是为此做铺垫。

B.店员的好心与前面老板的无情形成鲜明对比,消解了“我”对人类的仇恨。

C.好心店员带给“我”的温暖,主要是通过“我”的心理变化进行表现的。

D.文章对好心店员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绘,如“耳朵架着铅笔”,让人印象深刻。

8.“你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与“国文先生”

的话相比,更有意义。请简要分析。(4分)

9.有人认为,文中的小诗与“我”“窃读”的故事无密切关系,应该删去。你怎

么看?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信者行之基,行者人之本。人非行无以成,行非信无以立。故行之于人,

譬济之须舟也;信之于行,犹舟之待楫也。将涉大川,非舟何以济之?欲

泛方舟,非楫何以行之?今人虽欲为善而不知立行,犹无舟而济川也;虽

欲立行而不知立信,犹无楫而行舟也。昔齐攻鲁,求其岑鼎,鲁侯伪献他

鼎而请盟焉。齐侯不信,日:“使柳季云是,则请受之。”鲁使柳季,柳

季曰:“君以鼎为国,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臣所难

也。”乃献岑鼎。小郝射以邑奔鲁,曰:“使子路栗我,吾无盟矣。”乃

使子路。子路辞焉。季康子谓之曰:“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一

言,子何辱焉?”子路曰:“彼不臣而济其言,是不义也,由不能矣。”

夫柳季、季路,鲁之匹夫,立信于衡门,而声驰于天下。故齐和不信千乘

之盟而重二子之一言信之为德岂不大.哉故言必如言,信之符也。君子知诚信

之为贵,故必诚信而行;君王知诚信之为贵,故以信施救则立,以信荏事

则正,以信赏罚则明。由此而言:信之为行,其德大矣!

(节选自《刘子》)

材料二:

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日:“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

佞者谁耶?”对日:“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

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

彝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

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

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侍臣曰:“孔子曰'民无信不立',昔项羽既入咸

阳,已制天下,向能力行仁信,谁夺耶?”房玄龄对曰:“仁、义、礼、

智、信,谓之五常,废一不可,能勤行之,甚有裨益,殷纣狎侮五常,武

王夺之;项氏以无信为汉高祖所夺,诚如圣旨。”

(节选自《贞观政要》)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

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3处不给分。(3分)

故齐A邦不信B千乘之盟C而重D二子之言E信之F为德G岂不大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辞,在文中是“拒绝”的意思。与《琵琶行》“莫辞更坐弹一曲”

中的“辞”词义一样。

B.济,在文中是“帮助,辅助”的意思。与《蜀相》“两朝开济老臣

心”中的“济”的词义一样。

C.的,在文中是“的确”的意思。与《与妻书》“吾牺牲百死而不辞,

而使汝担忧的非吾所忍。”中的“的”词义一样。

D.雷霆,在文中指“生气、发怒”,与《将进酒》中“钟鼓馔玉不足

贵”中的“钟鼓馔玉”修辞手法一样。

12.下列对文中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品行就无法成事,如果品行中没有诚信也就无以

立身,诚信对于行为而言,就如同行船需要船桨一样重要。

B.小郑射逃奔到鲁国,希望和子路约定,却不相信与鲁国订立的盟约,

但是子路以他不尽为臣之道为由直接拒绝了他。

C.太宗认为君臣关系像水源和流水一样,如果君主做出诈伪的行为,

就如同水的源头浑浊,可见,太宗对自身要求很高。

D.两则材料都以“诚信”作为论述的中心,材料一论述守信作为美德

的重要性,材料二论述诚信对于治国的重要性。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君以鼎为国,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臣所难

也。

(2)昔项羽既入咸阳,已制天下,向能力行仁信,谁夺耶?

14.下面材料为什么可以用作材料一的论据?请结合本文的内容,简要

说明理由。(3分)

秦孝公使商鞅攻魏,魏遣公子昂逆而拒之。鞅谓昂日:“昔鞅与公子善,

今俱为两国将,不忍攻,愿一饮燕休二师。”公子许焉,遂与之会。鞅伏

甲虏之,击破魏军。及惠王即位,疑其行诈,遂车裂于市。夫商鞅,秦之

贵臣,名重于海内,贪诈伪之小功,失诚信之大义,一为不信,终身取尤,

卒至屠灭,为天下笑。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

贺新郎

南宋刘克庄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

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

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

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即是形象的比喻,国脉存续,宛若游丝,说明国势危急,千钧一发。

B.本词议论较多,如上片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大敌当前应放宽尺度、重用人

才的观点。

C.用“舞”字形容敌方攻城用的冲车云梯,写出了敌军攻势凶猛张狂之态。

D.末两句句短气促,感情喷涌,是对读书人国难当头依旧无聊题字的愤慨。

16.词人提出了怎样的人才观?对此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词具体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两句,以劣马的执

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刻画

出曹操在攻破荆州后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英雄形象。

(3)《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出用人和纳谏策略的句子“,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推崇工匠精神已成为社会共识。“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

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

技艺,托起一流的产业,做出一流的产.品。如此一流技艺,源自从99%到99.99%

的极致追求,源自从一天到一生的心无旁鹫,着沉潜专注背后的钻劲和匠

心。

鲜花因汗水而绽放,事业因实干而兴旺。高超娴熟的技能、的理念,最终

栗落实于奋发进取的干劲。“十三五”时期,从'‘嫦娥"奔月到“奋斗者”潜海,

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京张高铁……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的,离

不开工匠们接续奋斗的实干,刻印着劳动者远望苍穹、探索深海、焊花闪烁、刀

锋起舞的身影。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A.映照精雕细刻风驰电掣

B.映照锚铢必较一日千里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