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西省宜春某中学高考语文三模试卷_第1页
2024年江西省宜春某中学高考语文三模试卷_第2页
2024年江西省宜春某中学高考语文三模试卷_第3页
2024年江西省宜春某中学高考语文三模试卷_第4页
2024年江西省宜春某中学高考语文三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江西省宜春一中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

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代以来,以征服、改造自然为指引的现代化浪潮席卷全球。人类对自然的肆意破坏和过度开发,对

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害。随着工业化加速、能源和资源大量消耗以及生活方式改变,现代文明的异化

现象不断显露,直接威胁人类自身的存在、发展与完善。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议题上,以狭隘的人类中心论

为行为原则,只会导致人与自然的对峙。把人视为“万物的勺尺度”,就会对自然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

破解这一问题,需要从天人关系的高度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系,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

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有别于古代希腊人、印度人发展的机械原子论,古代中国人

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周易》讲“推天道以明人

事”,无不强调人和宇宙的统一性;儒家更是以天人合一为其思想主流。天和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两个基

础概念。天不仅是“自然之天”,还是“义理之天”;既是广义的自然及其背后的规律,也是人类活动的价

值之源。与之相应,人既指人类自身,也包括人的创造活动及其成果。人固然有出离于天的一面,但归根

结底内在于天,且应以天为法。

从先秦到晚清,各家学派从不同视域探讨了天人关系问题,虽表达殊异、各有侧重,却殊途同归,呈

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根本之道与终极追求。简单归纳就是万物一体的天人观以及对历史绵延和天下之

人的关注,表现出一种博大的胸怀。中国文化所践履与追求的,本质上是人与自然的默契、人与自然的和

谐共生,直至人与自然相通相融。作为一种不同于自然的人文存在,人类社会应当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

孔子提出了仁道的原则,其基本价值取向是突出人文,主张从亲子手足之爱扩展到群体之爱。儒家肯定人

能自由进行道德选择和文化创造,但这种选择和创造不能超出天命的范围,而是要顺乎自然,否则将“获

罪于天,无所祷也”。孟子从仁道出发,进一步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理念,认为当有生命的

动植物受到侵害或破坏时,由于人和自然本质上是相类似的、共通的,人可以感应到自然万物的感受,所

以会从内心产生出“不忍”之心。正所谓“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世人应当“赞天地之化育”。荀子进一步强调,“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把“推己及人”的

忠恕精神扩充到“推己及物”的博爱层面,将君子的修养与天地万物的化育联系在一起。对大自然及生灵

万物之爱,是具有终极普遍意义的。“仁民爱物”成为天人合一的情感呈现和逻辑基础。先秦以后,以“人

之仁”为枢纽,儒家把天具体化为动植物、土地、山川等自然事物。董仲舒说:“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

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张载提出著名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即民胞物与的思想。宋明儒

学家更是强调“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等整体性概念。

儒家对人利用自然持肯定态度,但同时要求“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荀子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

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量量、鱼鳖、纵鲤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

天其生,不绝其长也”,这种保护自然的做法,被称为“圣王之制”。《礼记》讲“断一树,杀一兽,不以

其时,非孝也”,教导人们要按照自然规律有限度地索取、有节制地使用禽兽草木等物产资源。无论是节

用而为,还是适时而动,中国哲学、中国文化都更加重视和谐、平衡、协调。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

自然,体现了中华民族深远的思想境界。它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与调适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万事万物能够

遵循天性发展。

近代以来,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或多或少强化

了“天人相分”的思维模式以及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自我中心意向。与之相伴,工具价值受到一些人的

推崇和鼓励,自然被当作客体化的对象,自然万物被视为“有用物”。

在为现代化提供合理的价值引导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疑蕴含着多方面的宝贵资源。事实上,天

人合一既是中华民族长期累积起来的独特观念,又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有着诸多契合之处。马克思

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中,包含着善待自然、呵护土地、永续发展和遵循规律发展、将自然主义的

人道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自然主义有机结合、自然解放等丰富的理论。二者的有机结合,对于推进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

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也是中华民族贡献于世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它是刚健进取、包容开放的,合

乎人的本性,发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自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历史演化的客观规律,代

表着一种现实的可能性。

(摘编自王柏俊《引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家提出的“道法自然”与儒家倡导的道德选择和文化创造要顺乎自然并不是消极无为,而是不做违

背自然既有规律之事。

B.天和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两个基础概念,它们既有其独立的一面,也相通相融,天是人类活动的价值

之源,人也应以天为法。

C.宋明儒学家所提出的“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等整体性概念,强调人和宇宙的统一性,是

有机宇宙哲学的体现。

D.近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极大地强化了人的自我中心意向,这导致人以自身为尺度来衡量万物,对自然缺

乏应有的敬畏之心。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解决现代社会因人们损害自然而对人类自身生存发展造成的威胁,需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整体。

B.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出的独特观念,历经各家学派的不懈探讨,直至“仁民爱物”提出才确

立了天人合一的逻辑基础。

C.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符合历史演化的客观规律,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人们

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D.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机结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正为解决生态环境保护等世

界难题贡献着中国智慧。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

A.《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B.刘安《淮南子》:“畋不掩群,不取廓天。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C.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D.《管子•形势》:“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一也。”

(4)世界近代文明强化的“天人相分”的思维模式与中华文明强调的“天人合一”观念存在怎样的差

别?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

(5)文本结尾为什么要援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1小题,18分)

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穿蓝布衫的女人

蔡兴蓉

母亲辞世时,我还不懂得悲伤。

一寸寸的,我长大了。我发现:有妈的孩子和没妈的孩子就是不一样。譬如,他们的鞋一一那才叫鞋!

不像我的鞋,大脚趾像伸出头的小乌龟似的,探出去老远。

放学回家时,父亲多半还没有收工,我就一个人坐在铜锁下的门墩上,看看鸡,看看鸭,看看麻雀一

一假如有麻雀的话。夜幕四合时,我就搂着书包嘤嘤地哭上一小会儿。

我问外婆:“我妈妈长什么样子?我妈妈好看吗?”

外婆说:“好看!你妈妈一根长辫子,下巴有颗美人痣。”

我又问:“我妈妈喜不喜欢我?”

外婆就眼圈一红,揽住我的头说:“傻孩子!哪有妈妈不喜欢自己的亲生骨肉的!那年,天旱,青黄

不接,你妈妈喝进米汤,用牙齿滤下米粒,都喂了你。”

外婆这些话,就成了我心中最甜蜜的记忆。

12岁那年,我们家来了一个老婆子,长着白鹤似的长脖子,笑起来像吹口哨。我认得她,她是我们大

队有名的媒人。我蜷伏在床上,支起耳朵听他们说话。果然,她是给我爸爸说亲来了!我爸爸说了一些话,

像虫子嗡鸣,我一句都没有听清楚。那媒人突然提高嗓门说:

“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咋能瞎猜人家会对你的娃子不好呢?你看你一个男人家,又当爹又当妈,不易

哩!你不为自己着想,你也该为孩子着想啊!”

又静了一会,我爸爸说:“好吧!烦您操心了。”

此后一连几天,我都在操心这事。说也奇怪,本来我一直盼望着能像同学们一样有个妈妈,可“妈妈”

真要来时,我反而特别紧张,甚至还有些闷闷不乐。我问自己:“新妈会有亲妈好吗?”回答很干脆:“不

会。”但我对这种回答不大满意,于是又补了一句:“见了人再说。”

但一个月过去了,新妈没有出现,媒人也不见了影子。正当我快要将这个事情淡忘时,一天下午,我

从厨房出来要到堂屋里去抓米时,忽然看见我家院子的台阶下面站着一个女人一一三十开外的年纪,一身

蓝布衣裳,干干净净,在打量着我的家。我的心一惊,接着就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我可以肯定:这个女

人,就是新妈,就是我想见的人,也是当时家里最需要的!

等我抓了米走出堂屋时,这个女人还站在屋门口。我低下头匆匆走进厨房。当我淘好了米,站上小凳

子往锅里倒米时,那女人竟走了进来。我一慌,差点没从凳子上栽下去!那女人朝我笑笑,径直走到灶门

口,蹲下来,折了棉梗往灶膛里送,问我:“你叫什么名字呀?”“我叫‘叫花子我说。

她笑了:“真有趣!是谁给你取的这名字呀?”

“我爸爸!”我说着,心里不慌了,“我爸爸说,名字取得贱,人就不得病,肯长!”

她又笑了。看来她是很喜欢笑的。

看到我挺起肚子抱起搪瓷锅盖,她忙说:“大人站灶,小孩着火。”她绕过来从我身后接住了锅盖。将

锅盖盖好后,她又随手做起了别的:洗碗,洗筷,把淘米水倒进消水桶里,又用锅扫帚很仔细地扫净了灶

台上的几颗米粒。在她利索地做着这些事的时候,我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她也有根黑油油的长辫子,

像我妈妈那样的长辫子。她也有一颗美人痣,妈妈那样的美人痣,不过不是长在下巴上,而是移到了腮边,

这应该差不多。我还知道,她的一身干净的蓝布衣裳是用捣碎了的皂荚洗的,因为刚才她在我身后时,我

闻到了那种熟悉的淡淡的清香。

“叫花子,你能带我到你家堂屋里去看看吗?“粥煮好时,她看着我的眼睛,笑着问我。

我高兴地担任了向导。点燃油灯,借了橘黄的暗光,我们看过了左房,又看过了右房。她渐渐地不笑

了。打开油罐,空的;揭开米缸,就要见底儿了;谷仓里已没有一颗谷,仓口的挡板搁在一边,上面印着

一圈干枯的鸡屎。堂屋里五把椅子,有三把缺胳膊少腿;桌子面上有一个孔;地面凹凸不平。最后,我们

来到屋南头,只见一根柳柱子,牢牢地撑住山墙的楝子。而草屋顶更是东一块西一块地盖了十来块或灰或

红的机瓦,仿佛打满了补丁的裤子。

刚才站在台阶下打量小院的她没有看见这些吗?我心里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

果然,①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叫花子,待会儿,你把灶门口收拾一下。你以后要记住‘穷灶

门,富水缸

然后她摸摸我的头,向外走去。我木木地看着她,看她走过院子,看她走下台阶。临转弯时,她忽然

停住了,又转身向我走来。她走到我的跟前,蹲下,用头上的簪子量了量我的脚,站起来时,又朝我笑了

笑,眼里像有泪光在闪动。

她走了。

又过了几天,媒人来了。媒人对我父亲说:“大兄弟,那女人改主意了。那女人,也有三个孩子。你

别怪人家。”然后,她把我抱在桌子上,从胳肢窝里拿出一双新鞋子,一面为我试穿,一面直夸那女人鞋

做得好。

那鞋做得就是好,灯芯绒面,千层底子,底子上还绣着几朵牡丹花。

②我却嘴一瘪,伸长脖子哭了起来。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很早就辞世了,虽然那时“我”还不懂得悲伤,但依然在“我”的成长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B.外婆的话成了“我”最甜蜜的记忆,“我”只能在回忆中体味母亲的爱,这写出了“我”的忧伤。

C.在期盼“新妈”的过程中,“我”想“见了人再说”是在否定之前自己想的“新妈不会有亲妈好”。

D.媒人说亲后“新妈”迟迟没有出现,这说明“新妈”后悔同父亲说亲了,这暗示了最终的结局。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看看鸡,看看鸭,看看麻雀一一假如有麻雀的话”,这个描写符合“我”放学后坐在门墩上有点无

聊又有点孤单的状态。

B.“大脚趾像伸出头的小乌龟似的,探出去老远”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我”家境的贫穷,衬托出父

亲对“我”的不管不顾。

C.文中用往灶膛里送棉梗和帮“我”盖锅盖、洗碗、洗筷、倒淘米水、扫灶台等一系列行为,塑造了“新

妈”勤劳、善良的形象。

D.“穿蓝布衫的女人”是“我”对与父亲相亲的女人的印象,以此为题既点明了小说的描写对象,也能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穿蓝布衫的女人为何叹气?

②“我”为何而哭?

(4)小说以“我”的儿童视角来展开叙述,达到了怎样的效果?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魏知古起诸吏,为姚崇所引用,及同升也,崇颇轻之。无何,知古拜吏部尚书,知东道选事。

崇二子并分曹洛邑,会知古至,恃其蒙恩,颇顾请托。知古归,悉以闻。上召崇,从容谓曰:“卿子才平?

皆何官也?又安在?”崇揣知上意,因奏曰:“臣有三子,两人分司枣鄢矣。其为人多欲而寡交,以是必

干知古,然臣未及闻之耳。”上始以丞相子重言之,欲微动崇意,若崇私其子,或为之隐;及闻所奏,大

喜,且曰:“卿安从知之?”崇曰:“知古微时,是臣荐以至荣达。臣子愚,谓知古见德,必容其非,故必

干之。”上于是明崇不私其子之过,而薄知古之负崇也,欲斥之。崇为之请曰:“臣有子无状挠陛下法陛下

欲特原之臣为幸大矣。而由臣逐知古,海内臣庶,必以陛下为私于臣矣,非所以裨玄化也。”上久之乃许。

翌日,以知古为工部尚书,罢知政事。

姚崇与张说同为相,而相衔颇深。崇病,戒诸子曰:“张丞相与吾不协,然其人素侈,尤好服玩。吾

身尊后,当来吊,汝具陈吾平生服玩、宝带、重器罗列帐前。张若不顾,汝曹无类矣。若顾此,便录致之,

仍以神道碑为请。既获其文,即时录进,先碧石以待,至便镌刻进御。张丞相见事常迟于我,数日后必悔,

若征碑文,当告以上闻,且引视镌石。”崇没,说果至,目其服玩者三四。崇家悉如崇戒。及文成,叙致

该详,时谓“极笔”。数日,果遣使取本,以为辞未周密,欲加删改。姚氏诸子引使者视碑,仍告以奏御。

使者复,说大悔恨,抚膺曰:“死姚崇能算生张说,吾今日方知才之不及!”

(节选自冯梦龙《智囊》)

材料二古人云:富贵者,人之怨也。贵则神忌其满,人恶其上;富则鬼瞰其室,虏利其财。自开辟

已来,书籍所载,德薄任重而能寿考无咎者,未之有也。故范蠡、疏广之辈,知止足之分,前史多之。况

吾才不逮古人,而久窃荣宠,位逾高而益惧,恩弥厚而增忧。往在中节,遣疾虚惫,虽终匪懈,而诸务多

阙。荐贤自代,屡有诚祈,人欲天从,竟蒙哀允。优游园沼,放浪形骸,人生一代,斯亦足矣。田巴云:

“百年之期,未有能至。”王逸少云:“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诚哉此言。

(节选自姚崇《遗令诫子孙文》)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

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臣有子A无状B挠C陛下D法E陛下欲特F原之G臣H为幸大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引,在本文的意思是推荐,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引赵使者蔺相如”的“引”意思相同。

B.东都,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这里指河南开封。

C.没,通“殁”,死的意思,与贾谊的《过秦论》中“孝公既没”的“没”意思相同。

D.中书,即唐朝的中书省,主要职责是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崇为国荐才。魏知古虽然出身于低级官吏,但受到姚崇推荐任用,与姚崇职位相当,后来魏知古

升任吏部尚书,负责东都官员的考选任职,不久改调为工部尚书。

B.姚崇不以权谋私。姚崇的两个儿子仗着父亲对魏知古的知遇之恩,不断向魏知古索求,皇帝知道后

询问姚崇,姚崇如实反映儿子们的情况,并因此瞧不起魏知古。

C.张说奢侈贪婪。姚崇去世时,张说前往吊唁,相中了陈列的三四件华服珍玩,接受了姚崇儿子们送

的宝物,并替姚崇写好墓碑碑文,等到后悔,却已来不及更改。

D.姚崇谦虚谨慎。姚崇认为自己才能不及古人,却长期受到皇上给予的荣耀和恩宠,地位越高越害怕,

恩惠越厚越增添忧虑。退休后也反省自己任职中书省时的政务欠缺。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上始以丞相子重言之,欲微动崇意,若崇私其子,或为之隐。

②荐贤自代,屡有诚祈,人欲天从,竞蒙哀允。

(5)冯梦龙在《智囊•明智部•总序》中指出:人如果不明则会陷入混乱愚昧之中;明者能洞见一般人

所无法洞见的,能决断一般人所难以决断的,躲开可能的灾祸,甚至建立不世之功勋,成就万古的声名。

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姚崇的明智之处。

一、2(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辛弃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①?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

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②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葭尔③,决策尚悠

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注】①更筹:古时夜间计时工具,即更签,此指时间。②中州:指当时沦陷的中原地区。③薮(zui)

尔:微小。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中“客子”指作者自己,“君”是指友人马叔度,指出自己好久没来,但是现在风景优美,来得

正是时候。

B.“鲸饮未吞海”运用比喻和夸张,写出了豪饮之情,“剑气已横秋”则表现了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

志。

C.过片“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描写大地上的月光在浮动,天空更加旷远,美丽的景物显得更

加清幽。

D.“谁念英雄老矣”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都抒发了壮志难酬的郁

闷之情。

(2)“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与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在表

达的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姚鼐《登泰山记》中“,”两句描摹色彩,用语简洁,寥寥几字,

就将红日初升、霞光四射的情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2)在《燕歌行》中,“,”两句通过写汉将带兵出征时鼓角齐鸣、旌

旗招展的宏大场面,刻画了一位临战轻敌的统帅形象,为下文的战败被困做了伏笔。

(3)春风是常见诗歌意象,古代诗人常在诗词中借用这个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多种思想感情,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1小题,共11分)

6.(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冻雨是一种特殊的降雨天气o气象上把雨滴从空.中降落后遇到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

冰的天气现象叫作“冻雨二冻雨落下后在物体表面形成冰层覆盖的现象叫作“雨淞”。我国南方一些地区

把冻雨叫作“下冰凌”,北方地区则称为“地油子”或者“流冰”。

冻雨的形成离不开特定的天气条件,即从高空到地面存在着“冷一暖一冷”的大气层结构。当较强的

冷空气南下遇到暖湿气流时,冷空气像楔子一样插在暖空气的下方,近地层气温骤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湿

润的暖空气被抬升,从而形成“冷一暖一冷”的大气层结构。于是,高层云中的冰晶和雪花下落时,会进

入一个比较深厚的暖层,冰晶和雪花完全融化成液态雨滴,继续下落又会进入低于零摄氏度的冷层,此时

的雨滴不会冻结而是成为过冷雨滴,当过冷雨滴遇到冰冷的物体,就会迅速冻结,形成冻雨。

①与普通雨雪天气相比,冻雨给电力、交通和农业等带来了危害将更为严重。冻雨冻结在电线上,在

自身重力和风力等共同作用下,容易导致电线绷断;②冻雨造成的道路结冰,会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冻雨造成的农田结冰,会冻伤农作物。

③为防范冻雨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公众在冻雨天气发生后,尽量应一般减少外出。若必须外出,应

采取必要的防寒保暖和防滑措施,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步行外出时要保持与车辆的安全距离。④

司机需要密切关注路况,减速慢行,避免加速超车、急转弯或紧急制动,及时安装轮胎防滑链。

(1)请将上面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为四个分句,可以添加或删减部分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下列选项中,与“冷空气像楔子一样插在暖空气的下方”中加点的“像”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是_______

A.天阴沉沉的,使人觉得憋闷,像是要下雨了。

B.花瓣纷纷飘落,就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一样。

C.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D.妹妹今年长得好快,像哥哥一样高了。

(3)上面画横线的四句中,有两个句子存在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的句子的序号,然后作修改。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1小题,共9分)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杜甫生长在洛阳文化的气氛里,早年学诗,除了接受祖父杜审言的诗法外,还得要在六朝的诗人里去

寻找他的楷模,因此谢灵运、谢眺、阴铿、何逊、鲍照、庾信等人的诗都成为他学习的榜样。至于陈子昂

的呼声,他在壮年以后才深切地听到,①—,也许还没有给以相当的注意。

现在到了江南,也就是到了二谢、阴何、鲍庾那些诗人所歌咏的地方,他置身于那里秀丽的山水中,

该当多么兴奋!他在姑苏拜访了吴王阖闾的坟墓,游览了虎丘山的剑池;走到长洲苑,正赶上荷花盛开;

走出闾门,拜谒太伯庙,庙影照映在一片宁静的池塘里。他也起过这样的念头,想登上浮海的航船,去看

一看人间传述的海外“扶桑”到底是什么景象,因为顺着扬子江可以驶入通往日本的海道。②—,只是

渡过钱塘江,登西陵(今萧山西)古驿台,在会稽体会了勾践的仇恨,寻索了秦始皇的行踪。五月里澄清

的鉴湖凉爽如秋,湖衅的女孩子洁白如花,他乘船一直到了曹娥江的上游冽溪,停泊在天姥山下。

(节选自冯至《杜甫传》)

(1)材料中反复运用“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个字。

四、写作(60分)

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文言文材料二中,姚崇提到“富则鬼瞰其室,虏利其财”,体现了他对拥有物质财富的警惕。姚崇作

为唐朝“救时宰相”,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他“以廉慎为师”,十分注意廉洁,

开元时期,曾任三朝宰相的姚崇还没有自己的房子,生活十分俭朴,全家住在离朝廷很远的地方。上朝处

理完政事后,他只能就近住在一间寺庙。

姚崇著有表露其自身清正品格的《五诫》书。在《冰壶诚》中,他告诫子孙:“与其浊富,宁比清贫;

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这番肺腑之言,充分反映了姚崇清正廉洁的品格。

进入新时代,我们不讳谈物质财富。但该以什么态度去创造财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请结合以

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2024年江西省宜春一中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

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代以来,以征服、改造自然为指引的现代化浪潮席卷全球。人类对自然的肆意破坏和过度开发,对

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害。随着工业化加速、能源和资源大量消耗以及生活方式改变,现代文明的异化

现象不断显露,直接威胁人类自身的存在、发展与完善。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议题上,以狭隘的人类中心论

为行为原则,只会导致人与自然的对峙。把人视为“万物的勺尺度”,就会对自然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

破解这一问题,需要从天人关系的高度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系,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

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有别于古代希腊人、印度人发展的机械原子论,古代中国人

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周易》讲“推天道以明人

事”,无不强调人和宇宙的统一性;儒家更是以天人合一为其思想主流。天和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两个基

础概念。天不仅是“自然之天”,还是“义理之天”;既是广义的自然及其背后的规律,也是人类活动的价

值之源。与之相应,人既指人类自身,也包括人的创造活动及其成果。人固然有出离于天的一面,但归根

结底内在于天,且应以天为法。

从先秦到晚清,各家学派从不同视域探讨了天人关系问题,虽表达殊异、各有侧重,却殊途同归,呈

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根本之道与终极追求。简单归纳就是万物一体的天人观以及对历史绵延和天下之

人的关注,表现出一种博大的胸怀。中国文化所践履与追求的,本质上是人与自然的默契、人与自然的和

谐共生,直至人与自然相通相融。作为一种不同于自然的人文存在,人类社会应当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

孔子提出了仁道的原则,其基本价值取向是突出人文,主张从亲子手足之爱扩展到群体之爱。儒家肯定人

能自由进行道德选择和文化创造,但这种选择和创造不能超出天命的范围,而是要顺乎自然,否则将''获

罪于天,无所祷也”。孟子从仁道出发,进一步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理念,认为当有生命的

动植物受到侵害或破坏时,由于人和自然本质上是相类似的、共通的,人可以感应到自然万物的感受,所

以会从内心产生出“不忍”之心。正所谓“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世人应当“赞天地之化育”。荀子进一步强调,“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把“推己及人”的

忠恕精神扩充到“推己及物”的博爱层面,将君子的修养与天地万物的化育联系在一起。对大自然及生灵

万物之爱,是具有终极普遍意义的。“仁民爱物”成为天人合一的情感呈现和逻辑基础。先秦以后,以“人

之仁”为枢纽,儒家把天具体化为动植物、土地、山川等自然事物。董仲舒说:“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

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张载提出著名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即民胞物与的思想。宋明儒

学家更是强调“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等整体性概念。

儒家对人利用自然持肯定态度,但同时要求“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荀子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

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量量、鱼鳖、纵鲤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

天其生,不绝其长也”,这种保护自然的做法,被称为“圣王之制”。《礼记》讲“断一树,杀一兽,不以

其时,非孝也”,教导人们要按照自然规律有限度地索取、有节制地使用禽兽草木等物产资源。无论是节

用而为,还是适时而动,中国哲学、中国文化都更加重视和谐、平衡、协调。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

自然,体现了中华民族深远的思想境界。它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与调适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万事万物能够

遵循天性发展。

近代以来,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或多或少强化

了“天人相分”的思维模式以及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自我中心意向。与之相伴,工具价值受到一些人的

推崇和鼓励,自然被当作客体化的对象,自然万物被视为“有用物”。

在为现代化提供合理的价值引导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疑蕴含着多方面的宝贵资源。事实上,天

人合一既是中华民族长期累积起来的独特观念,又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有着诸多契合之处。马克思

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中,包含着善待自然、呵护土地、永续发展和遵循规律发展、将自然主义的

人道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自然主义有机结合、自然解放等丰富的理论。二者的有机结合,对于推进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

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也是中华民族贡献于世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它是刚健进取、包容开放的,合

乎人的本性,发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自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历史演化的客观规律,代

表着一种现实的可能性。

(摘编自王柏俊《引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道家提出的“道法自然”与儒家倡导的道德选择和文化创造要顺乎自然并不是消极无为,而是不做违

背自然既有规律之事。

B.天和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两个基础概念,它们既有其独立的一面,也相通相融,天是人类活动的价值

之源,人也应以天为法。

C.宋明儒学家所提出的“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等整体性概念,强调人和宇宙的统一性,是

有机宇宙哲学的体现。

D.近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极大地强化了人的自我中心意向,这导致人以自身为尺度来衡量万物,对自然缺

乏应有的敬畏之心。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为解决现代社会因人们损害自然而对人类自身生存发展造成的威胁,需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整体。

B.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出的独特观念,历经各家学派的不懈探讨,直至“仁民爱物”提出才确

立了天人合一的逻辑基础。

C.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符合历史演化的客观规律,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人们

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D.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机结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正为解决生态环境保护等世

界难题贡献着中国智慧。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B

A.《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B.刘安《淮南子》:“畋不掩群,不取廓天。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C.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D.《管子•形势》:“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一也。”

(4)世界近代文明强化的“天人相分”的思维模式与中华文明强调的“天人合一”观念存在怎样的差

别?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

(5)文本结尾为什么要援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解答】(1)D.“极大地强化了"错误,根据原文第5段中的“近代以来,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也

或多或少强化了……自我中心意向”,可知文中只是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的自我中心意向有影响,并

不能说“极大地强化了”.

故选D。

(2)B.“直至‘仁民爱物’提出才确立了天人合一的逻辑基础”错误,原文第3段说“从先秦到晚清,

各家学派从不同视域探讨了天人关系问题”,并分别介绍了孔子孟子、荀子等人对人与自然关系所提出

的理论及其发展其中在介绍孟子、荀子的相关理论及其发展时,只是说子在孟子提出“仁民而爱物”的

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爱物”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仁民爱物’成为天人合一的情感呈现和逻辑

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天人合一思想在此之前没有其逻辑基础。

故选B。

(3)阅读文章第4段可以发现,本段开头“儒家对人利用自然持肯定态度,但同时要求‘取之有度,

用之有节即表明了观点,然后引用荀子的话和《礼记》中的内容进行了论证之后指出“中国哲学、

中国文化都更加重视和谐、平衡、协调。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使万事万物能够遵循天性

发展”

A.意为“五亩的地方,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品”,强调要养民。

B.意为“打猎时不灭兽群,不猎幼兽。不竭尽池湖之水而捕鱼,不焚烧树林而狩猎”,强调打猎、捕鱼

要有节制。

C.意为“不抑制、减少它结果罢了,并不是有能使它的果实结得早且多的办法”,强调的是顺应树木生

长的天性。

D.意为“天不会改变它的规律,地不会改变它的准则,春秋冬夏不会改变各自的时节,从古到今都是这

样”,强调的是自然规律的客观性。

联系第一步分析可知,B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4段观点。

故选B。

(4)“天人相分”这一关键词出现在文本第5段,再根据“世界近代文明强化”这一提示可知,第1

段“近代以来……”也是筛选“天人相分”相关信息的区间;第1段“近代以来,以征服、改造自然为

指引的现代化浪潮席卷全球。人类对自然的肆意破坏和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议题上,以狭隘的人类中心论为行为原则,只会导致人与自然的对峙。把人视为‘万

物的勺尺度',就会对自然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第5段“工具价值受到一些人的推崇和鼓励,自然被

当作客体化的对象,自然万物被视为'有用物'”,据此可概括为:“天人相分”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主张

以人为中心,自然为人所用,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而“天人合一”这一关键词首先出现在第2段,阅读全文可知,应从第2-5段中筛选“天人合一”的

相关信息。“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无不强调人和宇宙的统一性”“人固然有出离于

天的一面,但归根结底内在于天,且应以天为法”,“呈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根本之道与终极追求。

简单归纳就是万物一体的天人观以及对历史绵延和天下之人的关注,表现出一种博大的胸怀。中国文化

所践履与追求的,本质上是人与自然的默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直至人与自然相通相融”“儒家对

人利用自然持肯定态度,但同时要求‘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综上,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在人

与自然关系上主张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主张敬畏自然,利用自然要有度。

(5)“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对应文本最后一段中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

中,包含着善待自然……自然解放等丰富的理论”,从具体内容上看,这些理论都是关于人与自然应为

一体的。在援用这一内容之前,作者说“天人合一既是……又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有着诸多契合

之处”故援用的这部分内容更有力地证明了前文的这一观点,并且考虑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此处援

用也证明了“天人合一”观念的科学性。在援用这一内容之后,作者说“二者的有机结合,对于推进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中华民族现代

文明……代表着一种现实的可能性”,可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立在“天人合一”观念和马克思主义生

态文明理论有机结合的基础之上,有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点,这一基础说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

理论价值。

答案:

(1)D

(2)B

(3)B

(4)①“天人相分”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主张以人为中心,自然为人所用,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②

“天人合一”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主张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主张敬畏自然,利用自然要有度。

(5)①证明“天人合一”观念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有契合之处,佐证“天人合一”观念的科学

性;②说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依然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性,点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增强

文化自信。

(-)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1小题,18分)

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穿蓝布衫的女人

蔡兴蓉

母亲辞世时,我还不懂得悲伤。

一寸寸的,我长大了。我发现:有妈的孩子和没妈的孩子就是不一样。譬如,他们的鞋一一那才叫鞋!

不像我的鞋,大脚趾像伸出头的小乌龟似的,探出去老远。

放学回家时,父亲多半还没有收工,我就一个人坐在铜锁下的门墩上,看看鸡,看看鸭,看看麻雀一

一假如有麻雀的话。夜幕四合时,我就搂着书包嘤嘤地哭上一小会儿。

我问外婆:“我妈妈长什么样子?我妈妈好看吗?”

外婆说:“好看!你妈妈一根长辫子,下巴有颗美人痣。”

我又问:“我妈妈喜不喜欢我?”

外婆就眼圈一红,揽住我的头说:“傻孩子!哪有妈妈不喜欢自己的亲生骨肉的!那年,天旱,青黄

不接,你妈妈喝进米汤,用牙齿滤下米粒,都喂了你。”

外婆这些话,就成了我心中最甜蜜的记忆。

12岁那年,我们家来了一个老婆子,长着白鹤似的长脖子,笑起来像吹口哨。我认得她,她是我们大

队有名的媒人。我蜷伏在床上,支起耳朵听他们说话。果然,她是给我爸爸说亲来了!我爸爸说了一些话,

像虫子嗡鸣,我一句都没有听清楚。那媒人突然提高嗓门说:

“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咋能瞎猜人家会对你的娃子不好呢?你看你一个男人家,又当爹又当妈,不易

哩!你不为自己着想,你也该为孩子着想啊!”

又静了一会,我爸爸说:“好吧!烦您操心了。”

此后一连几天,我都在操心这事。说也奇怪,本来我一直盼望着能像同学们一样有个妈妈,可“妈妈”

真要来时,我反而特别紧张,甚至还有些闷闷不乐。我问自己:“新妈会有亲妈好吗?”回答很干脆:“不

会。”但我对这种回答不大满意,于是又补了一句:“见了人再说。”

但一个月过去了,新妈没有出现,媒人也不见了影子。正当我快要将这个事情淡忘时,一天下午,我

从厨房出来要到堂屋里去抓米时,忽然看见我家院子的台阶下面站着一个女人一一三十开外的年纪,一身

蓝布衣裳,干干净净,在打量着我的家。我的心一惊,接着就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我可以肯定:这个女

人,就是新妈,就是我想见的人,也是当时家里最需要的!

等我抓了米走出堂屋时,这个女人还站在屋门口。我低下头匆匆走进厨房。当我淘好了米,站上小凳

子往锅里倒米时,那女人竟走了进来。我一慌,差点没从凳子上栽下去!那女人朝我笑笑,径直走到灶门

口,蹲下来,折了棉梗往灶膛里送,问我:“你叫什么名字呀?”“我叫‘叫花子我说。

她笑了:“真有趣!是谁给你取的这名字呀?”

“我爸爸!”我说着,心里不慌了,“我爸爸说,名字取得贱,人就不得病,肯长!”

她又笑了。看来她是很喜欢笑的。

看到我挺起肚子抱起搪瓷锅盖,她忙说:“大人站灶,小孩着火。”她绕过来从我身后接住了锅盖。将

锅盖盖好后,她又随手做起了别的:洗碗,洗筷,把淘米水倒进消水桶里,又用锅扫帚很仔细地扫净了灶

台上的几颗米粒。在她利索地做着这些事的时候,我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她也有根黑油油的长辫子,

像我妈妈那样的长辫子。她也有一颗美人痣,妈妈那样的美人痣,不过不是长在下巴上,而是移到了腮边,

这应该差不多。我还知道,她的一身干净的蓝布衣裳是用捣碎了的皂荚洗的,因为刚才她在我身后时,我

闻到了那种熟悉的淡淡的清香。

“叫花子,你能带我到你家堂屋里去看看吗?"粥煮好时,她看着我的眼睛,笑着问我。

我高兴地担任了向导。点燃油灯,借了橘黄的暗光,我们看过了左房,又看过了右房。她渐渐地不笑

了。打开油罐,空的;揭开米缸,就要见底儿了;谷仓里已没有一颗谷,仓口的挡板搁在一边,上面印着

一圈干枯的鸡屎。堂屋里五把椅子,有三把缺胳膊少腿;桌子面上有一个孔;地面凹凸不平。最后,我们

来到屋南头,只见一根柳柱子,牢牢地撑住山墙的楝子。而草屋顶更是东一块西一块地盖了十来块或灰或

红的机瓦,仿佛打满了补丁的裤子。

刚才站在台阶下打量小院的她没有看见这些吗?我心里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

果然,①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叫花子,待会儿,你把灶门口收拾一下。你以后要记住'穷灶

门,富水缸

然后她摸摸我的头,向外走去。我木木地看着她,看她走过院子,看她走下台阶。临转弯时,她忽然

停住了,又转身向我走来。她走到我的跟前,蹲下,用头上的簪子量了量我的脚,站起来时,又朝我笑了

笑,眼里像有泪光在闪动。

她走了。

又过了几天,媒人来了。媒人对我父亲说:“大兄弟,那女人改主意了。那女人,也有三个孩子。你

别怪人家。”然后,她把我抱在桌子上,从胳肢窝里拿出一双新鞋子,一面为我试穿,一面直夸那女人鞋

做得好。

那鞋做得就是好,灯芯绒面,千层底子,底子上还绣着几朵牡丹花。

②我却嘴一瘪,伸长脖子哭了起来。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母亲很早就辞世了,虽然那时“我”还不懂得悲伤,但依然在“我”的成长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B.外婆的话成了“我”最甜蜜的记忆,“我”只能在回忆中体味母亲的爱,这写出了“我”的忧伤。

C.在期盼“新妈”的过程中,“我”想“见了人再说”是在否定之前自己想的“新妈不会有亲妈好”。

D.媒人说亲后“新妈”迟迟没有出现,这说明“新妈”后悔同父亲说亲了,这暗示了最终的结局。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看看鸡,看看鸭,看看麻雀一一假如有麻雀的话”,这个描写符合“我”放学后坐在门墩上有点无

聊又有点孤单的状态。

B.“大脚趾像伸出头的小乌龟似的,探出去老远”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我”家境的贫穷,衬托出父

亲对“我”的不管不顾。

C.文中用往灶膛里送棉梗和帮“我”盖锅盖、洗碗、洗筷、倒淘米水、扫灶台等一系列行为,塑造了“新

妈”勤劳、善良的形象。

D.“穿蓝布衫的女人”是“我”对与父亲相亲的女人的印象,以此为题既点明了小说的描写对象,也能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穿蓝布衫的女人为何叹气?

②“我”为何而哭?

(4)小说以“我”的儿童视角来展开叙述,达到了怎样的效果?请简要分析。

【解答】(1)D.“这说明‘新妈’后悔同父亲说亲了,这暗示了最终的结局”错误,从后文“我”带“新

妈”看了堂屋后的情节来看,只能看出“新妈”是在看了堂屋之后后悔说亲了,但无法由此判断“新妈”

来“我”家之前有没有后悔,止匕外,“新妈”迟迟没有出现的情节也并未对结局进行暗示。

故选D。

(2)B.“衬托出父亲对‘我'的不管不顾”错误,从后面媒人说的“你咋能瞎猜人家会对你的娃子不

好呢”来看,父亲也是很关心“我”的,鞋破了的细节描写只能展现出家境的贫穷。

故选B。

(3)蓝布衫的女人叹气的原因:“打开油罐,空的;揭开米缸,就要见底儿了;谷仓里已没有一颗谷,

仓口的挡板搁在一边,上面印着一圈干枯的鸡屎。堂屋里五把椅子,有三把缺胳膊少腿;桌子面上有一

个孔;地面凹凸不平”,这些都说明这个家实在是太穷了,这是她叹息的一个原因;她对“我”说“你

把灶门口收拾一下。你以后要记住‘穷灶门,富水缸’",摸摸“我”的头才离开,说明她对“我”有怜

悯之情,但她也有三个孩子要养,没办法嫁入这个家,所以她会叹息。

“我”哭泣的原因:原文“她把我抱在桌子上,从胳肢窝里拿出一双新鞋子,一面为我试穿,一面直夸

那女人鞋做得好”“那鞋做得就是好,灯芯绒面,千层底子,底子上还绣着几朵牡丹花”“我却嘴一瘪,

伸长脖子哭了起来”。可见“我”是在知道穿蓝布衫的女人不会嫁过来,但还是为“我”做了新鞋之后

哭泣的,可知“我”是为她给“我”做新鞋而感动,也为她没能成为“我”的新妈妈而伤心。

(4)“白鹤似的长脖子”“笑起来像吹口哨”“像虫子嗡呜”等语言新奇有趣,可以增添趣味;“我”一

会儿“特别紧张”“闷闷不乐”,一会儿“高兴”,最后又“哭了起来”,可见儿童视角的“我”感情十分

充沛,且真挚而单纯,能够感染读者;全文以“我”的儿童视角来讲述,如''学回家时,父亲多半还没

有收工,我就一个人坐在铜锁下的门墩上,看看鸡,看看鸭,看看麻雀一一假如有麻雀的话。夜幕四合

时,我就搂着书包嘤嘤地哭上一小会儿”,叙述了对辞世的母亲的思念;“我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她

也有根黑油油的长辫子,像我妈妈那样的长辫子。她也有一颗美人痣,妈妈那样的美人痣,不过不是长

在下巴上,而是移到了腮边,这应该差不多。我还知道,她的一身干净的蓝布衣裳是用捣碎了的皂荚洗

的,因为刚才她在我身后时,我闻到了那种熟悉的淡淡的清香”“我高兴地担任了向导”“我心里顿时有

了不好的预感”“那鞋做得就是好,灯芯绒面,千层底子,底子上还绣着几朵牡丹花。我却嘴一瘪,伸

长脖子哭了起来”,讲述了我对与父亲说亲的“穿蓝布衫的女人”的态度的变化,从儿童视角真切地展

现了“我”对母爱的渴望,但最终结果没有如“我”所愿,这样的落差也使读者感到惋惜。

答案:

(1)D

(2)B

(3)①一为这个家庭太穷,这个孩子过得太苦而叹;二为自己不能嫁入他家,爱莫能助而叹。

②一是为穿蓝布衫的女人为“我”做了新鞋让“我”感受到母爱而哭;二为穿蓝布衫的女人未能成为自

己的新妈妈而哭。

(4)①以儿童视角观察人物,“白鹤似的长脖子”“笑起来像吹口哨”用语新奇,使文章趣味横生。②

以儿童视角讲述主人公的感情随着“新妈”到来反复变化,其真挚充沛的情感更能感染读者。③以儿童

视角表现主人公对母爱真切单纯的渴望,与最终的结果形成落差,更加震动人心。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魏知古起诸吏,为姚崇所引用,及同升也,崇颇轻之。无何,知古拜吏部尚书,知东道选事。

崇二子并分曹洛邑,会知古至,恃其蒙恩,颇顾请托。知古归,悉以闻。上召崇,从容谓曰:“卿子才平?

皆何官也?又安在?”崇揣知上意,因奏曰:“臣有三子,两人分司参鄢矣。其为人多欲而寡交,以是必

干知古,然臣未及闻之耳。”上始以丞相子重言之,欲微动崇意,若崇私其子,或为之隐;及闻所奏,大

喜,且曰:“卿安从知之?”崇曰:“知古微时,是臣荐以至荣达。臣子愚,谓知古见德,必容其非,故必

干之。”上于是明崇不私其子之过,而薄知古之负崇也,欲斥之。崇为之请曰:“臣有子无状挠陛下法陛下

欲特原之臣为幸大矣。而由臣逐知古,海内臣庶,必以陛下为私于臣矣,非所以裨玄化也。”上久之乃许。

翌日,以知古为工部尚书,罢知政事。

姚崇与张说同为相,而相衔颇深。崇病,戒诸子曰:“张丞相与吾不协,然其人素侈,尤好服玩。吾

身学后,当来吊,汝具陈吾平生服玩、宝带、重器罗列帐前。张若不顾,汝曹无类矣。若顾此,便录致之,

仍以神道碑为请。既获其文,即时录进,先碧石以待,至便镌刻进御。张丞相见事常迟于我,数日后必悔,

若征碑文,当告以上闻,且引视镌石。”崇没,说果至,目其服玩者三四。崇家悉如崇戒。及文成,叙致

该详,时谓“极笔”。数日,果遣使取本,以为辞未周密,欲加删改。姚氏诸子引使者视碑,仍告以奏御。

使者复,说大悔恨,抚膺曰:“死姚崇能算生张说,吾今日方知才之不及!”

(节选自冯梦龙《智囊》)

材料二古人云:富贵者,人之怨也。贵则神忌其满,人恶其上;富则鬼瞰其室,虏利其财。自开辟

已来,书籍所载,德薄任重而能寿考无咎者,未之有也。故范蠡、疏广之辈,知止足之分,前史多之。况

吾才不逮古人,而久窃荣宠,位逾高而益惧,恩弥厚而增忧。往在中节,逼疾虚惫,虽终匪懈,而诸务多

阙。荐贤自代,屡有诚祈,人欲天从,竟蒙哀允。优游园沼,放浪形骸,人生一代,斯亦足矣。田巴云:

“百年之期,未有能至。”王逸少云:“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诚哉此言。

(节选自姚崇《遗令诫子孙文》)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

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臣有子A无状B挠C陛下D法E陛下欲特F原之G臣H为幸大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C

A.引,在本文的意思是推荐,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引赵使者蔺相如”的“引”意思相同。

B.东都,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这里指河南开封。

C.没,通“殁”,死的意思,与贾谊的《过秦论》中“孝公既没”的“没”意思相同。

D.中书,即唐朝的中书省,主要职责是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姚崇为国荐才。魏知古虽然出身于低级官吏,但受到姚崇推荐任用,与姚崇职位相当,后来魏知古

升任吏部尚书,负责东都官员的考选任职,不久改调为工部尚书。

B.姚崇不以权谋私。姚崇的两个儿子仗着父亲对魏知古的知遇之恩,不断向魏知古索求,皇帝知道后

询问姚崇,姚崇如实反映儿子们的情况,并因此瞧不起魏知古。

C.张说奢侈贪婪。姚崇去世时,张说前往吊唁,相中了陈列的三四件华服珍玩,接受了姚崇儿子们送

的宝物,并替姚崇写好墓碑碑文,等到后悔,却已来不及更改。

D.姚崇谦虚谨慎。姚崇认为自己才能不及古人,却长期受到皇上给予的荣耀和恩宠,地位越高越害怕,

恩惠越厚越增添忧虑。退休后也反省自己任职中书省时的政务欠缺。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上始以丞相子重言之,欲微动崇意,若崇私其子,或为之隐。

②荐贤自代,屡有诚祈,人欲天从,竞蒙哀允。

(5)冯梦龙在《智囊•明智部•总序》中指出:人如果不明则会陷入混乱愚昧之中;明者能洞见一般人

所无法洞见的,能决断一般人所难以决断的,躲开可能的灾祸,甚至建立不世之功勋,成就万古的声名。

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姚崇的明智之处。

【解答】(1)“臣有子无状”为完整的句子,所以B处需要断开;“挠”后面的宾语中心词为“法”,所

以E处需断开;“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