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压轴题02解答题一一化学综合计算题
F有向行而
将中厚压轴的化学计算和实验相结合,是化学压轴的命题的一大亮点,也是中考科学的一道难点。这
类试题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验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往年学生在这类型题得高分率和满分率很低。究其原
因:一缺乏解题一定的解题技巧;对计算题的认识之停留在化学反应方程式列方程的水平上,一旦涉及多
反应,理不清头绪。二学生实验能力差。对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细节理解不够深刻,不能充分挖掘
实验的内涵和外延。三学生对实验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不能从整体
上把握题意,不能把题中信息前后连起来进行整合处理。
在考试中不但要会计算,而且要会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做题,不仅可以缩短解题时间、减少计算过
程的运算量和出错几率,而且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题目本质。
‘压轴题要领
一、守恒法
在初三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一章,学生们第一次接触到质量守恒定律这个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
是化学反应中很重要的基本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这是一切化学变化的内
在规律。在解决某些化学问题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思想可以找到化学变化中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结
构的内在联系,进而总结出了一种解决化学计算的巧妙办法:守恒法。守恒法一般包括质量守恒(原子或
原子团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以及一些化学变化前后恒定不变的量。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从
宏观上表达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从微观上可
理解为“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原子质量前后没有变化,因此质量守恒”。
二、差量法
定义:首先通过找出化学反应变化前后物质质量发生的变化,然后将该变化的大小与化学方程式中参
与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作比较,列出比例关系。其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1)仔细分析反应前后各数据的量的关系,分析每个数据的意义;
(2)确定差值和具体的物质质量是否有比例关系,从而确定是否用差量法。
三、转换关系法
定义:转换关系法就是在解决问题遇到瓶颈时,把问题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使问题变得简单
清晰。其中又分为化学式转换法和关系式转换法。
注意:化学式转化法:将几种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的化学式化成最简形式,从而大大简化解题过程,
同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达到意想不到的解题和思维训练效果。
关系式转换法:对于多步反应的计算中不同物质的联系建立在一个关系式里,进而大大简化计算过程。
四、讨论法
定义: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由于反应物量的不同,会出现多个反应或者少量、过量问题,此类型题
需要多角度讨论,依据题目特点,选用如极端假设法等方法进行讨论。
注意:讨论法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由于涉及到分类讨论,对学生的思维发散有很好的训练作
用;
可利用数学中的数轴知识进行分析,加强思维的条理性、问题的直观性,从而加快解题速度。
压轴题通骑
1.黑白复印机用的墨粉中常添加FesCh粉末。Fes。」是由Fe2\Fe^,和记按1:2:4的个数比构成的。下图
是氧化沉淀法生产复印用FesO4粉末的流程简图。
(1)FesOa粉末在复印机的电磁场作用下能使墨粉形成字迹或图案,这不仅利用了Fes。,有磁性,还利用
了Fe3()4是色。
(2)在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H2S04=FeS04+H2t,求至少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多少
克?
(3)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Fe(0H)2+02+2H20=4Fe(0H)3,该反应中其原子失去电子的元素
是-已知第④步反应中铁的化合价保持不变,要确保反应最终完全生成FesO,,第③步要控制通入
的仇量,反应后使Fe(OH)z和生成的Fe(0H)3的质量比等于。
2.取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为探究反应后所得溶液X的成分,
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所加试剂均足量):
滴加
BaCh
|溶液
溶液X
(1)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产生的无色气体是o
(3)溶液X的溶质是
(4)计算滤液A中氯化钠的质量。
3.某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3,其中含有少量的NaCl,小明同学为测定该食用碱中Na2c的质量分数,
他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0g食用碱,加水配成400g的溶液,把溶液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
分数的CaCL浴液,实验数据见表: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
食用碱溶液的质量100g100g100g100g
加入CaCb溶液的质量20g40g60g80g
生成沉淀的质量2.5g5gm8g
请分析表中数据并计算回答:
(1)m=;
(2)40g该食用碱配成的溶液与足量CaCL溶液反应,最多生成沉淀质量为g;
(3)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请根据实验四的数据画图并标上合适的坐标数据。
加入GCI对8液的质
4.某次实验后,得到了一杯可能还含有少量盐酸的氯化铜废液,某同学想知道该废液中否还含有盐酸以及
氯化铜的质量分数,他取了109.8g废液于烧杯中,然后向废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
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分析计算:
(1)该废液中是否还含有盐酸?
(2)该废液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大?
5.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组成,小明称取了9.3
克粉末,向其中加入100克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完全逸出(忽略其他物质逸出),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7.1克。用pH试纸检测溶液呈中性。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o
(2)这包白色粉末的成分为o
(3)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6.氢气的储存是科学研究热点之一。X是一种储存氢气的材料,取11.2gX在Oz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8.OgCuO、
8.OgMgO
(1)上述燃烧过程中消耗的质量为克。
(2)通过计算求X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写出计算过程)
7.为了探究氢氧化钢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反应后所得滤液X的成分,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取50克滤液于
烧杯中,天向烧杯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硫酸镁溶液20克,接着烧杯中滴加稀硫酸。加入溶液的质量
与烧杯内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滤液X的pH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3)滤液X中含有的溶质是=
(4)滴加入30克稀硫酸时,烧杯中沉淀的质量取的值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8.为测定CuCL和FeCL组成的混合溶液中FeCL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200g混合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s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43.5gAgCl固体;
②另取原混合溶液各200与含有杂质的废铁用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共做了五组实验,
其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组别一二三四五
混合溶液质量/g200200200200200
铁屑质量/g69121518
析出铜的质量/g6.49.6m1616
请分析计算:
(1)表中第三组实验的m值为o
(2)第组实验恰好完全反应。
(3)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原混合溶液中FeCk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9.用“盐酸一硫化领法”生产BaCb会放出有毒气体H2s(其水溶液有酸性)可用NaOH吸收HzS制取Na2s
进行处理。下表为回收工艺的各项生产成本:
项目单价(元/吨)
NaOH
2500
Na2s5000
辅助费用(以处理1吨H2s计)1114
(1)工业处理尾气需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单从经济效益考虑这种处理H2s的
方法是(选填“盈利”或“亏损”)的。
(2)若某化工厂每天要处理10吨HS需消耗NaOH多少吨?(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10.有一种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铝粉和氢氧化钠混合粉末。工作原理是:利用铝和氢氧化钠遇水反应
放出大量的热,加快氢氧化钠对毛发等淤积物的腐蚀,同时产生氢气增加管道内的气压,利于疏通。小柯
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疏通剂中铝的质量分数。
I.取样品20g,倒入容积为200mL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流漏斗中加入水,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总质
量IDio
II.打开活塞,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直到没有固体剩余,静置一段时间,测出总质量in?。
III.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总质量取反应后总质量m2
371.84g371.24g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NaA102+3H2t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
(3)以下情形会导致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有。
A.向锥形瓶中倒入样品时,撒出了部分粉末
B.在反应过程中有水蒸气逸出
C.没有等装置中氢气全部排尽就称量
11.某同学用如图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称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钠装入气球,将气球套在锥形瓶上。将药
品全部倒入装有足量稀盐酸的锥形瓶中,气球迅速胀大。称量反应前后装置的总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所
O
实验次数123
碳酸钠质量/克0.531.062.12
反应前装置总质量/克66.3366.8667.92
反应后装置总质量/克66.1966.6267.42
(1)计算第1次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
(2)分析数据发现每次反应前后装置的总质量均不相等,请以第1次反应为例,通过计算说明该反应是
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空气密度取1.3克/升,二氧化碳密度取2.0克/升,结果精确到0.01)
12.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久置且不干燥的氢氧化钠和一瓶浓度为14.6%的稀盐酸。为测定氢
氧化钠的变质情况,他们取9.5g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再向锥形
瓶中滴加稀盐酸。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结果均保留一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反应中共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2)9.5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3)9.5g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4)反应刚结束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3.用沉淀法可测定食用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11g食用碱样品(有少量的杂质氯化钠)加水完全
溶解制成100g溶液,逐次滴加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氯化钙溶液,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
反应前溶液的质量/g20.020.020.020.020.020.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118.0136.0154.0M191.0211.0
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解答下列问题:(已知:CaCl2+Na2C03=CaC03\+2NaCl)
(1)实验前,向食用碱样品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荔试液,溶液呈色。
(2)表中数据M的值为=
(3)计算该食用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0.1%)
14.有一瓶混有硫酸的硫酸镁溶液100克。欲知溶液中硫酸的质量,现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逐
渐加入该混合液中,生成的沉淀如图甲所示。
NaOH溶液质量g
乙
(1)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2)在图乙中画出反应过程中溶液中的镁元素的质量随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变化曲线,并在坐标轴上
标出相应的质量。
(3)求原混合液中硫酸溶质的质量。
15.实验室现有一瓶水垢样品,其成分为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已知: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Mg(OH)MgO+HzO;碳酸钙高温下分解。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12.9g
水垢样品加热,加热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并计算:
(1)水垢样品中Mg(OH)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精确到0.%)
(2)x的值为多少?
(3)当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0%,此时剩余固体处于图中的段。(填“ab”、“bc”、
“cd”或“de”)
(4)Mg(OH)2受热分解生成的水的质量为go
16.家庭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03,为测定该食用碱中N&CO3的质量分数,小姚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8g
食用碱,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k溶液,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该食用碱中不含
难溶性杂质且杂质均不与CaCL溶液产生沉淀)。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
■A4Eg
C*C1:港港g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
食用碱的质量/g12121212
加入CaCk溶液的质量/g20406080
生成沉淀的质量/g4m1010
(1)m=go
(2)该食用碱中Na£0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0.1%)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以及适当的计算,请画出实验四中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CaCk溶液的质量的坐
标关系图,请标出拐点数据。
压轴题02解答题——化学综合计算题
F考厄1行而
将中厚压轴的化学计算和实验相结合,是化学压轴的命题的一大亮点,也是中考科学的
一道难点。这类试题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验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往年学生在这类型题得高
分率和满分率很低。究其原因:一缺乏解题一定的解题技巧;对计算题的认识之停留在化学
反应方程式列方程的水平上,一旦涉及多反应,理不清头绪。二学生实验能力差。对实验目
的,实验步骤,实验细节理解不够深刻,不能充分挖掘实验的内涵和外延。三学生对实验中
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不能从整体上把握题意,不能把题
中信息前后连起来进行整合处理。
在考试中不但要会计算,而且要会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做题,不仅可以缩短解题时间、
减少计算过程的运算量和出错几率,而且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题目本质。
「压轴题要颁
一、守恒法
在初三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一章,学生们第一次接触到质量守恒定律这个知识点,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很重要的基本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
不变。这是一切化学变化的内在规律。在解决某些化学问题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思想
可以找到化学变化中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结构的内在联系,进而总结出了一种解决化学计
算的巧妙办法:守恒法。守恒法一般包括质量守恒(原子或原子团守恒)、电荷守恒、得失
电子守恒以及一些化学变化前后恒定不变的量。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从宏观上表达是,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从微观上可理
解为“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原子质量前后没有变化,因此质
量守恒
二、差量法
定义:首先通过找出化学反应变化前后物质质量发生的变化,然后将该变化的大小与
化学方程式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作比较,列出比例关系。其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1)仔细分析反应前后各数据的量的关系,分析每个数据的意义;
(2)确定差值和具体的物质质量是否有比例关系,从而确定是否用差量法。
三、转换关系法
定义:转换关系法就是在解决问题遇到瓶颈时,把问题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使问题变得简单清晰。其中又分为化学式转换法和关系式转换法。
注意:化学式转化法:将几种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的化学式化成最简形式,从而大大
简化解题过程,同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达到意想不到的解题和思维训练效果。
关系式转换法:对于多步反应的计算中不同物质的联系建立在一个关系式里,进而大大
简化计算过程。
四、讨论法
定义: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由于反应物量的不同,会出现多个反应或者少量、过量
问题,此类型题需要多角度讨论,依据题目特点,选用如极端假设法等方法进行讨论。
注意:讨论法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由于涉及到分类讨论,对学生的思维发散有
很好的训练作用;
可利用数学中的数轴知识进行分析,加强思维的条理性、问题的直观性,从而加快解题
速度。
压轴题通骑
1.黑白复印机用的墨粉中常添加FesOa粉末。FeaO,是由Fe"Fe*和0?「按1:2:4的个数
比构成的。下图是氧化沉淀法生产复印用FesO,粉末的流程简图。
密闭
Fe(OH)2Fe(OH)2沉淀加热
沉淀Fe(Og沉淀过滤Fe(OH)3沉淀
稀硫酸溶液r♦Fe(OH)m沉淀
280宜①口溶液I②—Na2s04③Na2so4溶液-------^―-
-----箫-------------T『一。4溶液
(1)Fes。」粉末在复印机的电磁场作用下能使墨粉形成字迹或图案,这不仅利用了Fes。」
有磁性,还利用了FeaOa是色。
(2)在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H2S04=FeS04+H2t,求至少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8%
的稀硫酸多少克?
(3)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Fe(0H)2+02+2H20=4Fe(0H)3,该反应中其原子失去
电子的元素是o已知第④步反应中铁的化合价保持不变,要确保反应最终完全生
成FesO”第③步要控制通入的小量,反应后使Fe(OH%和生成的Fe(0H)3的质量比等
于o
【答案】(1)黑
(2)解:设硫酸的质量为m
Fe+H2SO4-H2+FeS()4
5698
280gm
解得m=490g
H2S04%=490g/9.8%=5000g
(3)铁;90:214(或45:107)
【解答】(1)FesO,粉末在复印机的电磁场作用下能使墨粉形成字迹或图案,不仅利用了
Fes。」有磁性,还利用了FesOa是黑色的性质。
(3)原子失电子化合价会升高,由反应方程式中,反应前铁元素化合价为+2价,反应后
为+3价,氢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氧元素反应前为0价,反应后为一2价,所以铁元素原子
在反应中失电子。Fes。」是由Fe-Fe”和/按1:2:4的个数比构成的,Fe(0H)2和Fe(0H).
的粒子个数比为1:2,则质量比为90:214„
故答案为:(1)黑;(2)5000g;(3)铁;90:214(或45:107)。
2.取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为探究反应后所得
溶液X的成分,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所加试剂均足量):
无色气体
滴加
12.54克稀硝酸
加
滴
固体甲过滤
BaC12
液
溶4.66克固体乙
溶液X
过滤
滴加无色
酚酎试液
滤液A红色溶液
(1)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产生的无色气体是。
(3)溶液X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计算滤液A中氯化钠的质量。
【答案】(1)引流
(2)C02
(3)NaOH、Na2co3、Na2SO4
(4)设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X
Na2S04+BaCl2-BaS04I+2NaCl
233117
4.66克X
233_117
4.66克X
X=2.34克
设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03+BaC12=BaCOs!+2NaCl
197117
7.88克X
197_117
7.881一丫
Y=4.68克
氯化钠的质量为2.34克+4.68克=7.02克
【解答】(1)过滤时玻璃棒作用是引流;
(2)加入氯化钢产生能与硝酸反应且生成气体的固体甲,则甲中含有碳酸钢沉淀,无色气
体为二氧化碳;
(3)溶液X加入氯化钢产生部分溶于硝酸的沉淀,则沉淀为碳酸钢和硫酸钢,则X中含有
硫酸钠和碳酸钠,加氯化钢所得溶液加无色酚献,呈红色,说明含氢氧化钠,故溶液X中溶
质为NaOH、Na2C03>Na2S04;
故答案为:(1)引流;(2)C02;(3)NaOH、Na2CO3,Na2SO4;(4)7.02g。
3.某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CO3,其中含有少量的NaCl,小明同学为测定该食用碱中Na2cO3
的质量分数,他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0g食用碱,加水配成400g的溶液,把溶液平均分为
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浴液,实验数据见表: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
食用碱溶液的质量100g100g100g100g
加入CaCb溶液的质量20g40g60g80g
生成沉淀的质量2.5g5gm8g
请分析表中数据并计算回答:
(1)m=;
(2)40g该食用碱配成的溶液与足量CaCL溶液反应,最多生成沉淀质量为g;
(3)该食用碱中NazCOs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请根据实验四的数据画图并标上合适的坐标数据。
m入eq?希淮的原
【答案】(1)7.5
(2)32
(3)解:10g该食用碱中Na2c。3的质量为x
Na2C03+CaCl2=CaCO31+NaCl
106100
X8g
106_100
x8g
解得:x=8.48g
该食用碱中NazCOs的质量分数分数=(8.48g/10g)X100%=84.8%
(4)每消耗20gCaCk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2.5g;所以当生成8g沉淀消耗的CaCk溶液为
【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氯化钙溶液20克完全反应产生沉淀2.5克,则m=7.5;
(2)由题意可知,10克食用碱完全反应生成8克碳酸钙沉淀,则40克完全反应时生成沉
淀质量为32克;
故答案为:(I)7.5;(2)32;(3)84.8%;(4)**---。
4.某次实验后,得到了一杯可能还含有少量盐酸的氯化铜废液,某同学想知道该废液中否
还含有盐酸以及氯化铜的质量分数,他取了109.8g废液于烧杯中,然后向废液中逐滴加入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
分析计算:
(1)该废液中是否还含有盐酸?
(2)该废液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大?
【答案】⑴是(有)
(2)解:设生成氯化铜的质量为x
CuCl2+2NaOH=Cu(OH)2!+2NaCl
13598
X9.8g
135_98
x9.8g
x=13.5g
CUC12%=13.5g/109.8g=12.3%(12%)
答:氯化铜的质量分数为12.3%
(3)解: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CuCl2+2NaOH=Cu(OH)2I+2NaCl
8098
y9.8g
80_98
y—9.8g
y=8g
8g
NaOH%=3X100%=16%
50g
答: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6%
5.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组成,
小明称取了9.3克粉末,向其中加入100克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完全逸出(忽略其他物质逸出),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7.1克。用pH试纸检测溶液呈中性。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这包白色粉末的成分为。
(3)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2HCl+Na2C03=2NaCl+C02t+H20
(2)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3)解:设固体粉末中含碳酸钠x克,与碳酸钠反应消耗HC1y克,同时生成NaClz克:
2HC1+Na2cO3二2NaCl+C02f+H2O
36.5X210658.5X244
yXz100+9.3-107.1
解得:x=5.3(克)
y=3.65(克)
z=5.85(克)
设固体粉末中含氢氧化钠a克,与盐酸反应后生成NaClb克
HC1+NaOH二NaCl+H20
36.54058.5
100X7.3%-3.65ab
解得:a=4(克)
b=5.85(克)
因为固体总质量为9.3克,等于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质量和,所以固体中无氯化钠。所以,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笔箸X100%=10.9%
【解答】(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所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方
程式为2HCl+Na2C03=2NaCl+C02t+H20;
(2)加入100克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呈中性,盐酸中溶质质量为7.3克,
设盐酸全部与碳酸钠反应时消耗碳酸钠质量为x
2HCl+Na2C03=2NaCl+C02t+H20
73106
7.3gx
73:106=7.3g:x
x=10.6g,而固体总质量为9.3克,说明还含有其它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白色粉末的成
分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1)2HCl+Na2C03=2NaCl+C02t+H2O;(2)氢氧化钠和碳酸钠;(3)10.9%。
6.氢气的储存是科学研究热点之一。X是一种储存氢气的材料,取11.2gX在0?中完全燃烧
后只生成8.OgCuO、8.OgMgO
(1)上述燃烧过程中消耗。2的质量为.克。
(2)通过计算求X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4.8
(2)8.OgCuO中含铜元素的质量;mcu=8.OgX黑=6.4g
o(J
8.OgMgO中含镁元素的质量:mMg=8.OgX三二4.8g
40
,."mc„+mMg=6.4g+4.8g=ll.2g
;.X中只含铜、镁元素,故可设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uaMgb(或MgaCub)
mcu=Ma=GAg_(或24a_4.8g)
乂*m^g24b4.8g一m1c64b6.4g
Cu
.".a:b=l:2(或a:b=2:1)
;.X中铜、镁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或X中镁铜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
【解答】(1)生成物的总质量为:8g+8g=1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11.2g+x=16g,解得:
x=4.8g,即燃烧过程中消耗02的质量为4.8go
(2)8.OgCuO中含铜元素的质量:mu=8.OgX—=6.4g;
Co(J
8.OgMgO中含镁元素的质量:m=8.OgX=4.8g;
Mg40
*.*mcu+mMg=6.4g+4.8g=ll.2g;
・・・x中只含铜、镁元素,
故可设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uaMgb(或MgaCub),
m64
mMg24b4.8gcu^6.4g
•,.a:b=l:2(或a:b=2:1)
;.X中铜、镁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或X中镁铜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
7.为了探究氢氧化钢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反应后所得滤液X的成分,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
取50克滤液于烧杯中,天向烧杯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硫酸镁溶液20克,接着烧杯
中滴加稀硫酸。加入溶液的质量与烧杯内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滤液X的pH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滤液X中含有的溶质是-
(4)滴加入30克稀硫酸时,烧杯中沉淀的质量®的值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大于
(2)Mg(OH)2+H2S04=MgS04+2H20
(3)Ba(OH)2和NaOH
(4)解:设加入20克硫酸镁溶液时,生成Mg(0H)2沉淀的质量为x。
Ba(OH)2+MgS04=BaS04I+Mg(OH)2I
20克X6%
120:58=1.2克:x
解得x=0.58克
M2=4.66克+0.58克=5.24克
【解答】(1)加入稀硫酸沉淀增加,说明氢氧化银有剩余,且氢氧化钢与硫酸钠反应生成
氢氧化钠,则滤液XpH大于7;
(2)CD段沉淀减少,为氢氧化镁与硫酸的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0H)
2+H2S04=MgS04+2H20;
(3)滤液X中含有的溶质是Ba(OH)2和NaOH;
故答案为:(2)Mg(OH)2+H2S04=MgS04+2H20;(3)Ba(OH)2和NaOH;(4)5.24克。
8.为测定CuCk和FeCL组成的混合溶液中FeCk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200g混合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s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43.5gAgCl
固体;
②另取原混合溶液各200与含有杂质的废铁用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共
做了五组实验,其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组别一二三四五
混合溶液质量/g200200200200200
铁屑质量/g69121518
析出铜的质量/g6.49.6m1616
请分析计算:
(1)表中第三组实验的ni值为。
(2)第组实验恰好完全反应。
(3)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原混合溶液中FeCL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12.8
(2)四
(3)解: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a
Fe+CuCl2=Cu+FeC12
5664
a16g
56a
----zz----------
6416g
a二14g
?7lArt..
Fe%=/X100%=1X100%=93.3%
m总16g
答: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93.3%.
(4)解:设参加反应的氯化铜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银的质量为y,参加反应的氯化亚铁的
质量为Zo
Fe+CuCl2=Cu+FeCl2
13564
x16g
135____x_
64—16g
x=33.75g
2AgN03+CuCl2=Cu(N03)2+2AgCl!
135287
33.75gy
13533.75。
—二y=71.75g
287y0
gn总-nii=143.5g-71.75g=71.75g
2AgN03+FeCl2=Fe(N03)2+2AgClI
127287
z71.75g
127z7n质
----__z-31.75gFeCl%-z-二今誉X100%=15.9%答:原混合溶液中FeCL的质量分
28771.75g&2200g
数为15.9%„
【解答】(1)根据表格中的实验组一和二可知,每增加3g铁屑析出铜的质量增加3.2g,根
据实验组二与四可知,实验三中铁屑全部反应完,所以m为9.6g+3.2g=12.8g;(2)实验组
三、四相比可知,增加3g铁屑之后,析出铜的质量增加了3.2g,所以15g铁屑已反应完。
由实验组中继续增加铁屑析出铜的质量不变,说明混合溶液中的CuCL已经反应完,所以可
判断出第四组实验恰好完全反应。
故答案为:(1)12.8;(2)四
9.用“盐酸一硫化钢法”生产BaCk会放出有毒气体HzS(其水溶液有酸性)可用NaOH吸
收H2S制取Na2S进行处理。下表为H2s回收工艺的各项生产成本:
项目单价(元/吨)
NaOH
2500
Na2S5000
辅助费用(以处理1吨计)1114
(1)工业处理尾气需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单从经济效益考虑
这种处理H2s的方法是(选填“盈利”或“亏损”)的。
(2)若某化工厂每天要处理10吨HzS,需消耗NaOH多少吨?(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
留1位小数)
【答案】(1)盈利
(2)解:设需消耗NaOH的质量为X。
2NaOH+H2S=Na2S+2H2O
8034
X10t
80x
34-10?
解得:x-23.5t
答:需消耗NaOH的质量为23.5吨。
【解答】(1)由表格可知,NaOH是2500元一顿;而用NaOH吸收硫化氢之后生成的Na2s是
5000元一吨,如果不考虑其他消耗,则一定是盈利的;故答案为:盈利;(2)该题直接书
写出化学方程式之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即可;
设消耗的NaOH的质量为X吨;
2NaOH+H2s=Na2s+2H20
8034
xlOt
80x
34-10?
解得:xg23.5t
故答案为:(1)盈利;(2)x=23.5t.
10.有一种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铝粉和氢氧化钠混合粉末。工作原理是:利用铝和氢氧
化钠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加快氢氧化钠对毛发等淤积物的腐蚀,同时产生氢气增加管道
内的气压,利于疏通。小柯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疏通剂中铝的质量分数。
I,取样品20g,倒入容积为200mL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流漏斗中加入水,置于电子天
平上测出总质量皿。
II.打开活塞,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直到没有固体剩余,静置一段时间,测出总质
量m2o
III.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总质量nu反应后总质量m2
371.84g371.24g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NaA102+3H2t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
(3)以下情形会导致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有。
A.向锥形瓶中倒入样品时,撒出了部分粉末
B.在反应过程中有水蒸气逸出
C.没有等装置中氢气全部排尽就称量
【答案】(1)2
(2)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为371.84g-371.24g=0.6g
设参加反应的铝质量为x
2Al+2Na0H+H20===2NaA102+3H2t
2Al+2Na0H+H20=2NaA102+3H2t
546
x0.6g
54x
60.6g
解得x=5.4g
Al%==x100%=^x100%=27%
m样品20g
答:该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为27%。
(3)B;C
【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是2;(3)导致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高的原
因可能有,A选项撒出了部分粉末铝的质量分数将减小;B选项由于反应过程中有水蒸气逸
出,我们在计算时误将水蒸气当作氢,而增大由此计算得到的铝的质量从则铝的质量分数增
大。C选项没有等装置中氢气全部排尽就称量,氢气质量比等体积的空气质量要小称量结果
将始反应后的总质量偏小,而使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增大也就是计算时的氢气质量增大了,由
此得到的铝质量增大故质量分数也偏大,答案B、C
故答案为:1、2;2、27%;3、B、C
11.某同学用如图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称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钠装入气球,将气球套在锥
形瓶上。将药品全部倒入装有足量稀盐酸的锥形瓶中,气球迅速胀大。称量反应前后装置的
总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123
碳酸钠质量/克0.531.062.12
反应前装置总质量/克66.3366.8667.92
反应后装置总质量/克66.1966.6267.42
(1)计算第1次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
(2)分析数据发现每次反应前后装置的总质量均不相等,请以第1次反应为例,通过计
算说明该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空气密度取L3克/升,二氧化碳密度取2.0克/升,
结果精确到0.01)
【答案】(1)将0.53g碳酸钠加入足量稀盐酸中,则碳酸钠完全反应,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
量是Xo
Na2C03+2HCl=2NaCl+H20+C02t
10644
0.53x
—=竺四解得x=0.22g
44x
(2)第1次反应后,装置总质量减少的质量是:66.33克-66.19克=0.14克。
因为装置减少的重力=气球受到的浮力,F浮=P空义g义V排,
所以装置减少的质量为:—=P至XV排=P空X——-=1.3克/升XI?量#=0.143克-0.14
gPco22.0克1升
克,所以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解答】(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2HCI=2NaCl++CO2]
将0.53g碳酸钠加入足量稀盐酸中,则碳酸钠完全反应,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
Na2c。3+2HCI=2NaCl+H20+CO/
10644
0.53gX
106_0.53g
~44=X
解得X=0.22g
(2)第1次反应后,装置总质量减少的质量=66.33克-66.19克=0.14克
因为装置减少的重力=气球受到的浮力,根据Fs=P5XgXV#,
所以装置减少的质量为:--Ps>:XV}(:=PgX——=1.3克/升X"2=0.143克-0.14
gPCO22.0克I升
克,所以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故答案为:⑴0.22g;(2)遵循
12.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久置且不干燥的氢氧化钠和一瓶浓度为14.6%的稀盐
酸。为测定氢氧化钠的变质情况,他们取9.5g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50
g水,充分溶解,再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盐酸。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
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求: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反应中共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2)9.5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3)9.5g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4)反应刚结束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⑴2.2g
(2)设9.5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03+2HCl=2NaCl+H20+C02t;
1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修理厂租房合同
- 中介房屋出租合同
- 建筑工地施工安全防范及免责条款合同
- 区住宅区物业管理委托合同
- 夫妻离婚合同协议书
- 智慧餐饮供应链管理系统开发及运营合同
- 成都商品房买卖合同
- 大连翻译职业学院《影视剧配音》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产品结构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明清档案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GB/T 45107-2024表土剥离及其再利用技术要求
- 一年级家长会课件2024-2025学年
- 兰州牛肉面攻略课件
- 家庭装饰装修全过程施工工艺流程(附图)课件
- 工程结算单【范本模板】
-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架构图
-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报表模板
- 2020华夏医学科技奖知情同意报奖证明
- 合伙办厂协议书范本(通用5篇)
- 水轮机结构介绍汇总
- 素描石膏几何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