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于集镇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聊城市于集镇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聊城市于集镇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聊城市于集镇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聊城市于集镇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聊城市于集镇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检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图表示某海域大黄鱼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点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点为衰退型B.A点和C点种群增长速率相同,所以种内竞争程度相同C.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该海域大黄鱼种群的K值为2B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易于被捕食,则估计值偏低2.取某动物(XY型,2n=32)的睾丸进行切片观察,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分类统计,结果如下:第I类细胞染色体数为16,占细胞总数的32%;第II类细胞染色体数为32,占细胞总数的64%;第III类细胞染色体数为64,占细胞总数的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第I类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该类细胞的形成与减数分裂有关B.第II类细胞中可能存在着性染色体组成为XX或YY的细胞C.第III类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形成原因与着丝粒分裂有关D.第I类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第II、III类细胞都有同源染色体3.下列与种群特征和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性别比例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的密度B.增长型的种群其种群数量将来一定会增加C.调查动物和植物的种群密度分别采用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D.抽样检测法调查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往往大于实际活菌数4.下列关于酶特性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是酶的活性B.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种类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是温度D.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中性三组5.很多人看恐怖电影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同时会出现出汗、闭眼等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过程涉及神经递质的释放与识别B.心跳加速是激素作用的结果,激素起作用后被灭活,血压能恢复正常C.该过程涉及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双向传递D.此过程涉及生物膜之间的融合和转化6.2020年9月21日,中国科学家杨璐菡团队在Nature子刊发表论文,宣布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开发出第一代可用于临床的异种器官移植雏形——“猪3.0”。据测试这些小猪的器官和人有更好的免疫兼容性,可满足安全、成功移植到人体的要求,减少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发生免疫排斥是由于供体和受体细胞表面的HLA不同B.活化的B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与免疫排斥反应相关C.T细胞特异性的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可降低免疫排斥反应D.猪3.0的开发可缓解器官移植中供体器官短缺的问题7.如图方框依次代表细菌、草履虫、玉米、蓝藻,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下列不属于这种物质或结构的是()A.细胞膜 B.染色体 C.磷脂 D.RNA8.(10分)下列关于人体水盐平衡调节和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节人体水盐平衡的中枢位于肾小管和集合管B.人体剧烈运动时的散热主要依赖于呼吸、排汗和排尿C.人体内环境排盐时一定伴随着排水D.抗利尿激素在人体水盐平衡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水盐平衡调节中无神经调节参与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是某雄性动物体内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图A细胞中有____________个姐妹染色单体,____________个DNA分子。(2)图B细胞所进行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3)图C细胞分裂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细胞,含有____条染色体。10.(14分)Ⅰ.下图一表示某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核DNA数目的关系,图二表示细胞分裂时核DNA数目变化的坐标曲线图,图三表示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行为图,Ⅰ、Ⅱ、Ⅲ、Ⅳ表示连续分裂的阶段,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a、b、c柱中表示核DNA数目的是____________。(2)图二中CD段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填“初级”或“次级”)卵母细胞,该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核DNA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_。(3)在图三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___。(4)图三中的细胞③产生子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Ⅱ.人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分子包括两条α链和两条非α链。控制α的基因位于第16号染色体上,如果出现有关基因缺失而使α链全部或者部分不能合成,则引起α-海洋性贫血,这是一种在我国南方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的α-海洋性贫血症进行调查。请分析回答:调查对象表现型A地区B地区C地区合计男女男女男女男女正常α-海洋性贫血(1)α-海洋性贫血症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2)上表是他们设计的调查结果记录表,由此判断其目的是调查该病的_____________(填“遗传方式”或“发病率”),调查时应在人群中_________________调查。Ⅲ.如图为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图解,色盲基因用b表示,图中除男孩Ⅲ3和他的外祖父Ⅰ4是红绿色盲外,其他人色觉都正常,请回答下列问题:(1)Ⅲ3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Ⅲ2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2)用图中数字和箭头(例如Ⅰ1→Ⅱ1)标注出Ⅲ3的色盲基因的来源途径是_____________。(3)Ⅱ1和Ⅱ2再生育一个女孩,患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11.(14分)如图是自然条件下某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模型,请回答:(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___特征,___(填“能”或“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2)图中曲线是反映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___模型,用该模型解释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___,以利于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增加。(3)图中A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型,A点后种群的增长速率___(填“增大”、“减小”、“基本不变”)。(4)提高种群的K值,可采用___的措施,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5)研究还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调查统计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研究者通常采用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构建了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___,这种数量增长形式称作___型增长。而实际上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家鼠的数量增长往往呈现出___型曲线。重复观察统计田鼠数量,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___,以利于鼠害的防治。12.大多数病原体被皮肤和黏膜阻挡,漏网之鱼进入体液,巡逻的吞噬作用的细胞会主动吞噬它们,如果突破了前两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就会发生,如图:(1)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免疫活性物质。上图所示为_________________免疫的基本过程。参与该过程的免疫活性物质有______,B细胞接收的第一个信号就是病原体表面的标签蛋白,称为_________,第二个信号是上图中____________(填数字)所示步骤的确认,此外还需要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作用,才能开始增殖、分化。(2)上海传染病预防专家张文宏认为,新冠病毒会像流感一样长期和人类共存,因为它们的遗传物质是RNA,容易_______________使机体原有的免疫防御能力降低。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攻击的是在________发育成熟的T细胞,T细胞在两种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使患者丧失大部分特异性免疫功能。(3)现在很多妇女婚前接种HPV疫苗,能产生抗体的同时还产生_______,能维持较长时间。异体器官移植之前要进行配型.供体与受体的主要_________________有一半以上相同,才可进行移植,同时受体还需终身服用_________________以降低免疫排斥。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据图分析,横坐标是时间,因变量为种群的增长率,0-B种群增长率先增加,B-C种群增长率减少为0,可知大黄鱼种群以S型曲线增长,且B点对应与种群的K/2。【详解】A、题图中C点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所以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A错误;B、C点时比A点时种群数量多,所以C点时种内竞争加剧,B错误;C、B点对应种群的K/2,该海域大黄鱼种群的K值为2B,C正确;D、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中被标记数,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第二次捕获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故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会偏高,D错误。故选C。2、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某动物(XY型,2n=32)的睾丸进行切片观察,第I类细胞染色体数为16是属于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因此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者精细胞或者精子,第II类细胞染色体数为32,可能是进行有丝分裂前、中期的精原细胞或者是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或者是进行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第III类细胞染色体数为64,该类细胞是进行到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详解】A、第I类细胞染色体数为16是属于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同源染色体已经发生了分离,第I类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该类细胞的形成与减数分裂有关,A正确;B、第II类细胞染色体数为32,有可能是进行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此时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X或YY,B正确;C、第III类细胞染色体数为64,该类细胞是进行到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该时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裂,细胞质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D、第Ⅰ类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没有同源染色体,第II类细胞染色体数为32,有可能是进行减数分裂,这时候是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第III类细胞染色体数为64,该类细胞是进行到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这时是有同源染色体的,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知识点。3、D【解析】种群特征包括空间特征和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取决于种群的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详解】A、性别比例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而影响种群的密度,A错误;B、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如果遭遇环境巨变、传染病等,种群数量不一定会增加,B错误;C、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也可以用样方法调查该动物的种群密度,C错误;D、该方法统计的酵母菌既可以是活菌,也可以是死菌,因此抽样检测法调查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往往大于实际活菌数,D正确。故选D。4、C【解析】1、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2、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如0℃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3、要证明酶具有高效性,需要同无机催化剂进行对照。【详解】A、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是底物的种类,A错误;B、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加入催化剂的种类,B错误;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人为控制改变的量是实验温度,温度是自变量,C正确;D、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从酸性到碱性一系列的PH值,PH梯度越小,探究越准确,D错误。故选C。5、C【解析】A、该过程有神经调节,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识别,A正确;B、该过程是神经和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完成,心跳加速是激素作用的结果,激素起作用后被灭活,血压能恢复正常,B正确;C、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C错误;D、神经调节中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涉及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D正确。故选C。【点睛】激素和神经递质的知识:

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在激素同受体结合后,激素原本的结构发生了改变,不再具有原来激素具有的生物学效应,就叫做灭活,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神经递质是由神经元释放的,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就被灭活,神经递质有兴奋和抑制两种类型。6、B【解析】免疫排斥是机体对移植物(异体细胞、组织或器官)通过特异性免疫应答使其破坏的过程。一般是指移植术后,受者可识别移植物抗原并产生应答,移植物中免疫细胞也可识别受者抗原组织并产生应答。【详解】A、器官移植时排斥反应之所以发生,是由于供体和受体细胞膜上抗原不同,如果受体和供体两者的HLA抗原完全相同,就不会发生排斥反应,A正确;B、免疫排斥反应主要与T细胞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有关,与活化的B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无关,B错误;C、排斥反应主要与T细胞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有关,T细胞特异性的免疫抑制药物作用于T细胞,使免疫排斥反应降低,C正确;D、猪3.0的器官和人有更好的免疫兼容性,可满足安全、成功移植到人体的要求,减少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缓解器官移植中供体器官短缺的问题,D正确。故选B。7、B【解析】分析题图:草履虫和玉米属于真核生物,蓝藻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据此答题。【详解】A、所有的细胞生物均具有细胞膜,因此细胞膜可以表示图中阴影部分,A不符合题意;B、蓝藻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因此染色体不能表示图中阴影部分,B符合题意;C、细胞膜的基本骨架为磷脂双分子层,因此以上细胞均具有磷脂,C不符合题意;D、所有细胞生物都含有两种核酸——DNA和RNA,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熟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的区别与联系是判断本题的关键。8、C【解析】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水盐平衡的调节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完成的。内环境中的无机盐含量决定了机体渗透压的大小,当缺水或无机盐浓度超过正常值时,机体渗透压会升高,下丘脑受刺激引起渴觉中枢兴奋而主动饮水,同时下丘脑合成并暂时储存在垂体后叶的抗利尿激素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对水分的重吸收。【详解】A、调节人体水盐平衡的中枢位于下丘脑,A错误;B、人体剧烈运动时的散热主要依赖于汗液蒸发,B错误;C、人体内环境排盐时,由于无机盐溶解于水中,故排盐过程一定伴随着排水,C正确;D、水盐平衡的调节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完成的,抗利尿激素在人体水盐平衡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水盐平衡也受神经系统的调节,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9、①.8②.8③.减数分裂④.精(子)⑤.2【解析】分析题图: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C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详解】(1)图A细胞中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和2个DNA分子,因此该细胞共有8个姐妹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2)图B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且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即进行是减数分裂。(3)图C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其分裂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含有2条染色体。【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10、①.c②.初级③.1:2:2④.②③⑤.①②⑥.(第二)极体⑦.卵细胞⑧.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⑨.发病率⑩.随机抽样⑪.XbY⑫.XBXb⑬.XBXB⑭.Ⅰ4→Ⅱ2→Ⅲ3⑮.0【解析】据图一分析:a是染色体,b是染色单体,c是DNA。据图二分析:A-G表示减数分裂过程,HI表示受精作用。据图三分析:①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②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③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详解】Ⅰ、(1)图一中a、b、c柱中表示核DNA数目的是c。(2)图二中CD段细胞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该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核DNA数目之比为1:2:2。(3)在图三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②③,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是①。(4)图三中的细胞③应为次级卵母细胞,其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为极体和卵细胞。Ⅱ、(1)α-海洋性贫血症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为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上表是他们设计的调查结果记录表,由此判断其目的是调查该病的发病率,调查时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Ⅲ、(1)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Ⅲ3的基因型是XbY,Ⅲ2表现型正常,说明其含XB,因此其的基因型可能是XBXb或XBXB。(2)Ⅲ3的色盲基因的来源途径是Ⅰ4→Ⅱ2→Ⅲ3。(3)Ⅱ1的基因型为XBY,其女儿一定表现正常,患病的可能性为0。【点睛】本题考查图表分析能力,主要考查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其中准确理解细胞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是解题的关键。11、(1).数量(2).不能(3).数学(4).有效提高大熊猫种群的K值(5).增长(6).减小(7).就地保护(8).标志重捕(9).理想条件(或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10).J(11).S(12).检验或修正【解析】据图分析,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符合S型曲线。曲线中的两个关键点:K/2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它意味着种群的繁殖力最强;K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这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小,它意味着出生率与死亡率或迁入率与迁出率接近于等值。【详解】(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2)图中曲线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该曲线表示在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呈现“S”型增长。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可以改善大熊猫栖息地的环境条件,提高(大熊猫种群的)K值,以利于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增加。(3)图中A点前后,种群数量不断增加,说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因此A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点后,曲线的上升幅度变缓,说明种群的增长速率减小。(4)提高种群的K值,可采用就地保护的措施,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5)研究者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研究人员根据最初的一个月内田鼠的数量调查数据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理想条件(或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由于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就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若研究人员对此弃耕农田进行长期研究,将会发现田鼠的种群增长模型的变化趋势是由“J”型增长变为“S”型增长,所以需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点睛】本题重点是理清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和种群增长的“S”曲线的相关知识,从题图中提取信息,特别是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和各段蕴含的生物学含义并结合问题情境加,以此分析解答相关解答。12、(1)①.免疫器官②.免疫细胞③.体液④.细胞因子、抗体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