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市涪陵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市涪陵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重庆市涪陵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重庆市涪陵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涪陵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发热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表明体内的免疫系统正在发挥作用,过早的使用消炎药,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免疫效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发热的原因可能是细胞活性增强、代谢加快而导致的产热增加B.病人发热体温长时间维持在39℃,说明此时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若在高温环境中停留过久,可能导致体温升高D.相对于吃消炎药,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免疫效果更持久2.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别比例是影响所有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B.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在一定时间内种群数量不变C.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等于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D.不是任何生物都可以通过控制出生率和死亡率来控制种群数量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生态系统常常趋向稳态的方向发展B.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实现稳态的基础C.生态系统保持稳态不需要外界的能量输入D.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4.在神经纤维(图1)和突触结构(图2)的表面连接灵敏电流计,以a、b、c、d为刺激点(a点与左右两个接点等距)。根据刺激时灵敏电流计的偏转情况,探究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及突触处的兴奋传递,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分别在a、b、c、d处给以足够强度的刺激,刺激d点时指针只偏转1次、其余都偏转2次B.若仅刺激图1中某个刺激点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需要改变刺激点或接点位置C.两图均需要调整接点或刺激点位置,才能证明兴奋可以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D.刺激d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只偏转1次,即可证明突触传递的单向性5.关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纯合子自交或杂交后代均不会出现杂合子B.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C.杂合子自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D.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应去除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6.2021年7月,我国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英雄的解放军战士迅速冲向了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在战士与洪水长时间搏斗的过程中身体发生多种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长时间饥饿,血浆中血糖浓度下降会促进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B.长时间饮水不足,血浆渗透压升高会引起下丘脑产生口渴的感觉C.长时间剧烈运动,人体内环境中的CO2含量会明显高于O2含量D.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能提高战士的警觉性使反应灵敏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越冬候鸟的天堂,红树林是重要的海岸带固碳生态系统,在应对温室效应问题中起重要作用。(1)红树林中的红树和其他植物构成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可吸收大气中的____________并以有机碳的形式储存,构成植被碳库。植物的凋落物、死亡的根系和水中颗粒沉降进一步将有机碳储存在土壤当中,构成土壤碳库。我国沿岸红树林生态系统一定程度上“抵消”全球的碳排放,这体现出碳循环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2)红树林是优良的碳库。下列事实中支持该结论的有____________(多选)。A.红树植物较其他植物生长繁殖迅速B.红树植物发达的根系有利于潮水中植物凋落物的附着C.底栖动物储藏食物的习性有利于红树林凋落物中有机物的埋藏D.高盐环境能抑制红树林中微生物活性,分解者种类和数量较少(3)补种红树是红树林生态修复中的重要措施。原产于马来西亚的无瓣海桑具有速生、耐浸淹、抗逆性强等特性,可作为红树林的造林先锋树种引入。在引种前应进行综合评估。①盐度是影响红树植物生长分布的重要环境条件,探究不同盐浓度对无瓣海桑和本土红树品种秋茄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如图。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结果表明____________更适合种植在高盐生境中。②为评估比较无瓣海桑林与本土红树林的固碳效率。科研人员查阅深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四种不同林型样地的考案报告,收集不同红树林群落基础数据并计算出多样性、植被碳密度(可反映红树林植物固碳效率)等指标,结果如下表。林型平均树高(m)丰富度指数(S)每株生物量(kg·株)植株密度(株·hm-2)植被碳密度(t·hm-2)1.白骨壤灌木林2.331.379.001173346.482.桐花树灌木林2.412.234.652385548.833.秋茄乔木和桐花树灌木混交林4.402.99.821796077.614.无瓣海桑乔木林6.291.5619.76422536.74结合调查数据,分析林型3植被碳密度最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8.(10分)下面图甲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图甲中的f表示的结构称为___________,d所指方框内表示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当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膜电位变为___________。(2)当人体针对某一刺激作出应答时,图乙中经A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B上的___________结合,引起B上的___________变化,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因此,兴奋在A和B之间传递的方向是___________。9.(10分)某实验小组为研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突触之间的传递,设置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图1中电流计a、b的两电极距离相等,且mc=cn。图2表示当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传到神经末梢以及Ach与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对图1中的c点给予刺激时,该点的膜电位变化是由_____________引起的,图中电流计a的指针的偏转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兴奋传导到图2中的①处时,兴奋部位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Ach释放到突触间隙后,一般不会持续作用于肌细胞膜,便肌细胞持续兴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比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要快,请利用图1的条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上述发现。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阅读以下几则资料,回答相关问题。资料一:高原鼠兔是小型植食性动物,为青藏高原的特有种和关键种。它们成群结队大肆啃食牧草,不仅给当地畜牧业造成损失,也对高山草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曾被视为草场退化的元凶。其洞穴本来是用来躲避严寒的气候和逃避肉食动物,却成为了许多小型鸟类和蜥蜴赖以生存的巢穴。资料二:高原鼠兔占藏狐总食物来源的95%,藏狐能有效控制高原鼠兔的数量。因人类弃养的缘故,大量流浪藏獒流落高原,其体型庞大、性格凶猛、食性广,经常咬死藏狐。资料三:为减少鼠兔对高原植被和草场造成的破坏,当地人曾在青藏高原的广大区域投放或喷洒有毒物质。(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调查青藏高原某区域藏狐的种群密度,研究者在1公顷的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60只;第二次捕获50只,其中有标记的有15只,则该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__只/公顷。藏狐的警惕性非常强,被捕捉过一次后再次被捕到的概率明显降低,那么这样估算出来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___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不变”)。(3)住在鼠兔洞穴中的小鸟发现附近有鹰、雕等猛禽时,就会立刻扑扇翅膀并高声鸣叫,以此为鼠兔示警。小鸟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根据资料二分析,若藏狐体重增重1Kg,至少需要消耗鼠兔_________Kg。(5)资料三提到的控制有害动物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其缺点是污染环境,因此最好采用_____________方法来控制高原鼠兔的数量。11.(15分)植物激素对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多科学家通过对植物激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其中以水稻为实验材料的研究揭示了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影响植物根生长的机制(见下图)。(1)植物激素是对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起到_____作用的化学物质。植物根系的生长主要通过图中两种激素的作用,促使根尖细胞_____和_____实现的。(2)为保证水稻插秧后能顺利长根,提高成活率,在插秧前可用“移栽灵”进行处理,推测“移栽灵”的有效成分最可能是_____类似物。(3)依图判断,细胞分裂素与细胞分裂素氧化酶之间的平衡调控机制属于_____调节。(4)研究者采用基因工程方法敲除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获得了水稻的突变体。推测该突变体根的平均长度会比野生型_____,因为_____。(5)根据图示推测:当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值较_____(填“高”或“低”)时,可促进植物根系生长。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散热;(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A、发热的原因可能是细胞活性增强、代谢加快而导致的产热增加,A正确;B、若持续高烧在39℃,则此时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若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温升高,B错误;C、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若在高温环境中停留过久,超过人体的调节能力,内环境稳态被破坏,可能导致体温升高,C正确;D、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免疫效果比吃消炎药更持久,D正确。故选B。2、D【解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依据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详解】A、不是所有生物都具有性别比例这一特征,对于雌雄同体的生物来说,没有性别比例影响种群数量的说法,A错误;B、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其种群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而不是固定不变的,B错误;C、一段时间内的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等于该时间段种群数量的增长率,而不是增长速率,C错误;D、不是任何生物都可以通过控制出生率和死亡率来控制种群数量,比如对于人类而言,不可能用增加死亡率的手段来控制人口数量,D正确。故选D。3、C【解析】A、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的能力,使得生态系统趋向于稳态,A正确;B、生态系统稳定性是由自我调节来实现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与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B正确;C、由于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则生态系统必需依赖于外界能量输入,C错误;D、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D正确。故选C。4、B【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存在时间上的延搁,速度较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分析题图,图1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图2是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其中c点所在一侧是突触前膜,d点所在一侧是突触后膜。【详解】A、刺激a点时兴奋同时到达电流计两极,电流计不偏转;刺激b、c两点指针偏转2次;由于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单向传递,刺激d,指针只偏转一次,A错误;B、若仅刺激图1中某个刺激点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需要改变刺激点或接点位置,观察到指针偏转两次,即可证明,B正确;C、图2的电流计两极接在突触两侧,无法证明兴奋可以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C错误;D、刺激c点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刺激d点电流计指针只偏转1次,可证明突触传递的单向性,D错误。故选B。5、A【解析】1、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的高茎与矮茎。2、性状分离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详解】A、纯合子自交后代仍然为纯合子,纯合子杂交,如AA×aa,则后代均为杂合子,A错误;B、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B正确;C、根据性状分离的概念可知,杂合子自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C正确;D、豌豆为两性花植物,自花传粉且闭花授粉,因此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应去除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防止进行自花传粉,D正确。故选A。6、D【解析】1、在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具有促进细胞摄取、利用、储存和转化葡萄糖的作用,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主要是促进血糖的来路,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提高血糖浓度,而具有拮抗作用;肾上腺素在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而共同作用使血糖升高。2、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详解】A、长时间饥饿,血浆中血糖浓度下降会抑制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会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A错误;B、产生口渴的感觉部位在大脑皮层,B错误;C、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长时间剧烈运动,人体内环境中的产生的CO2含量等于吸收的氧气的量,因此人体内环境中的CO2含量不会明显高于O2含量,C错误;D、紧急情况下,战士体液中肾上腺素增加能促进细胞代谢过程、应对紧急情况,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①.生产者②.CO2③.全球性(2)ABCD(3)①.使用清水培养无瓣海桑和秋茄②.秋茄③.秋茄乔木和桐花树灌木混交林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乔木层和灌木层植物有效利用生长空间,提高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率;植株密度较高,物种丰富度高,植被碳密度最高。【解析】1、植物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转化为有机碳的形式储存。2、分析题图,在低于340mM的盐度范围内,无瓣海桑的生物量高于秋茄,而在340--680mM的盐度范围内,秋茄的生物量高于无瓣海桑。3、引种要谨慎,需要考虑引种植物是否能适应本土环境,是否导致本地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等因素。【小问1详解】植物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可吸收大气中的CO2并以有机碳的形式储存。红树林生态系统一定程度上“抵消”全球的碳排放,这体现出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小问2详解】A、红树植物较其他植物生长繁殖迅速,可在短时间内形成更大的种群,红树林通过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速率更快,A符合题意;B、红树植物发达的根系有利于潮水中植物凋落物的附着,分解者在红树植物根部将植物凋落物分解产生CO2,进一步促进红树林的光合作用,B符合题意;C、底栖动物储藏食物的习性有利于红树林凋落物中有机物的埋藏,可加速红树凋落物的降解,促进碳循环,C符合题意;D、高盐环境能抑制红树林中微生物活性,分解者种类和数量较少,红树林较少出现生长不良、病虫害等现象,D符合题意。故选ABCD。【小问3详解】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盐浓度、植物种类,因变量是植物生物量,分别使用清水培养长势优良的无瓣海桑和秋茄作为对照组。由图示结果可看成,在低于340mM的盐度范围内,无瓣海桑的生物量高于秋茄,而在340--680mM的盐度范围内,秋茄的生物量高于无瓣海桑,所以秋茄比无瓣海桑更适合种植在高盐生境中。②秋茄乔木和桐花树灌木混交林群落为乔木和灌木混交林,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乔木层和灌木层植物有效利用生长空间,提高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率;植株密度较高,光合面积较大,物种丰富度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高,所以植被碳密度最高。【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题目信息结合所学的生态学知识,综合考虑,准确答题。8、(1).反射(2).效应器(3).突触(4).外负内正(5).特异性受体(6).膜电位(7).A→B【解析】图甲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其中b上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则a是感受器,c是神经中枢,e是传出神经,f是效应器,d是突触。图乙是甲图中d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A突触小体,B是突触后膜。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详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图甲中的f表示的结构是效应器。d方框所指的结构是突触。静息状态时,K+外流,神经纤维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当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外的Na+内流,使得神经纤维上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2)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出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一种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过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B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由于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即兴奋由A传向B。【点睛】本题结合图示,考查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及反射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9、(1)①.Na+内流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①.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②.Ach发挥作用后会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3)①.刺激c点,观察电流计a,b第二次偏转时的先后顺序②.电流计a指针发生偏转的时间早于电流计b指针发生偏转的时间【解析】图1中:兴奋在相邻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从左向右;图2中:①为轴突,②为突触小泡,③为突触小体,④为突触间隙,⑤为突触后膜。【小问1详解】对图1中的c点给予刺激时,钠离子会内流,产生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电流计a的两极先后兴奋,故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小问2详解】当兴奋传导到图2中的①处时,兴奋部位膜外侧的电位会由正变为负。Ach发挥作用后会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故其不会持续作用于肌细胞膜。【小问3详解】由于mc=cn,故要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比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要快,可以刺激c点,观察电流计a,b第二次偏转时的先后顺序;预期的结果是电流计a指针发生偏转的时间早于电流计b指针发生偏转的时间。【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实验设计,需要考生明确实验目的,再结合题目信息进行合理的设计。10、(1).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2).200(3).偏大(4).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5).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6).4.75(7).化学防治(8).生物防治【解析】1、利用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两方面。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四部分生物通过食物关系建立起来的联系叫做食物链。捕食链不包括分解者。3、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信息的载体为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物理因素,且通过物理过程传递。(2)化学信息:信息的载体为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3)行为信息:信息的载体为动物的特殊行为。4、生态系统的信息的作用:(1)对于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对于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对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还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食物链和食物网,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若调查青藏高原某区域藏狐的种群密度,研究者在1公顷的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60只;第二次捕获50只,其中有标记的有15只,利用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数量公式为: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故该种鼠的总数=60×50÷15=200(只),则该种群密度约为200只/公顷。藏狐的警惕性非常强,被捕捉过一次后再次被捕到的概率明显降低,估算中会导致重捕中标记个体数偏小,那么这样估算出来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大。(3)小鸟扑扇翅膀并高声鸣叫,向鼠兔示警,该过程中小鸟传递的信息类型有行为信息(扑扇翅膀)和物理信息(鸣叫声),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根据资料二分析,若藏狐体重增重1Kg,至少需要消耗食物1Kg÷20%=5Kg,高原鼠兔占藏狐总食物来源的95%,所以至少需要消耗鼠兔5K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