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湖北省新八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新八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新八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新八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新八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学年湖北省新八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第二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如果有了这种态度,那就既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节选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材料二:几乎所有的科学定律都体现出一种“不”的内在规定性。例如,热力学第一定律告诉人们建造“永动机”是不可能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则说“热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流入高温物体”(克劳修斯说法),或称“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的”,即建造一种装置,使其将热量百分之百地转化为机械能而不产生任何其它影响,这是绝对做不到的(普朗克说法);热力学第三定律则指出“绝对零度不可达”。当然,还有许多重大理论也包含了这种“不”的严格限定。如爱因斯坦“相对论”告诉我们,任何物体的运动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速;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则表明在量子力学中不能同时准确地给出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等等。一般说来,科学理论中的“是”往往是有条件地、相对地成立的,它们都是在做了多种假设,进行过多方面简化,有意忽略了数不胜数的次要影响因素之后,才从实验事实中抽象出来。因此它们也只有在严格的“理想条件”下才能成立,然而,在现实中这种“理想状态”也许永远都不会存在。但是科学定律中的“不”却是无条件地、绝对地成立的!对某一领域的不断求“是”固然可以使我们逐渐深化对事物的认识,然而只有求得到“不”才算摸到了这个领域的终极边界,才能够从闳阔的视野把握住该事物的整体,也才可以说对这一领域达到了彻底的认识。当牛顿力学建立起来以后,它几乎可以精确完美地解释一切力学问题,人们都认为这种力学理论应用范围无限广阔,物理学已经最后完成,人们的眼中对它看不到一丝一毫的“不”。但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开始遇到了麻烦,正像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所指出的,虽然物理学是万里晴空,“可是现在,这种理论的优美性和明晰性被两朵乌云遮蔽得黯然失色了”。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力学的建立彻底扫清了物理学天空的乌云,同时也为经典物理寻求到了“不”,牛顿力学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这不仅划定了经典力学的最后疆界,同时还开拓了更为广阔、更为壮观的物理学新天地。可见,求得一个领域的“不”并不是认识的终结,它正是一个全新领域求“是”的开始。另有一种深蕴哲理的“求不”,那就是科学上的“证伪”原则。当代西方最著名的哲学家波普尔曾经提出过“理论不能证实,只能证伪”的著名论断,他认为,“观察和实验所提供的经验事实只能证明一个理论是假,却不能证明一个理论是真。”为什么会是这样他的回答是,“证实是归纳问题,证伪则是演绎问题”,“作为科学理论的普遍陈述虽不能为大量经验事实所肯定,但却能被个别经验事实所否定”。例如,为了验证“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结论,哪怕你走遍七大洲,考察了全世界上千万只乌鸦都是黑色的,也不足以证明这一结论是绝对正确的,只要有人发现一只白乌鸦就可以彻底否定“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既定结论。可见,不管有多么丰富的经验事实都无法严格证明为“真”,相反,仅仅一个“证伪”就足以否定整个科学原理或科学定律。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我们在制定社会发展计划时也应当有意识地增拓“求不”思维,自觉地寻找相关的边界限制。我们生活的环境不只对我们展示了精深的至理,还为我们规定了严格的戒律。“求是”与“求不”这一对称思维,会使我们既善于进取又胸怀戒规,这样才能行稳致远。(选自詹克明《实事求“不”》,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是与主观主义态度相对的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它要求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来分析解决中国革命问题。B.“实事求是”原指根据实证,求索真知;现多用于按照实际情况办事,不夸大不缩小。毛泽东在讲话中将其创新地阐释为学习态度。C.无论是牛顿力学、热力学三大定律,还是海森堡“测不准原理”,都直接有力地证明了所有的自然科学定律都包含着“不”的限定。D.牛顿力学进入现代,遇到微观运动和高速运动的证伪,后来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力学为它划定最后疆域,开拓了物理学新天地。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毛泽东强调实事求是,其重要目的是改变学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争取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B.“求是”与“求不”,无论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社会领域都有重要意义,二者不可偏废,这样我们才能行稳致远。C.科学定律中的“不”是无条件绝对成立的,而科学理论中的“是”通常是有条件相对成立的,可见真理有绝对性和相对性。D.走遍全球,考察成万上亿只乌鸦仍不能证明“天下乌鸦一般黑”的结论是绝对正确的,而找到一只白乌鸦就能推翻这个结论,可见“求是”比“求不”难。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波普尔的著名论断的一项是(3分)A.苏轼夜探石钟山,证实了郦道元关于石钟山命名是因其有钟之声的观点。B.伽利略两个铜球同时落地的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重物先于轻物到达地面的观点。C.汉武帝对浑盖之争,采用了用实际天象检验各自历书的办法,证实了盖天说的伪,浑天说的真。D.魔术师表演的大变活人节目,证明了“眼见为实”不一定对。4.材料中两处画横线句子都引用了他人的话,简要概括二者论证效果的不同。(4分)5.根据材料简要概括“求是”与“求不”的关系。(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一梦《红楼》陈春成前面是林中一片稍显开阔的空地。我们已经到了树木最深处,四周的银杏树干异常高大,仿佛一直延伸到鎏金的天空里去了。眼前忽然出现一道门,迷漫在云雾之中,门上金漆剥落,两个大铁环紧紧抱在一起,牢不可破。匾额上三个榜书大字——红楼梦,左门扇上一列古苍的文字:清梦聊聊,宝鼎茶闲烟尚绿。右门扇空无一字,在我们补上空缺的文字后,回忆之门轰然大开。早饭后,一个举止文雅的年轻人来到床前,亲切地问我今天精神如何,方便的话能否接受询问,他们想了解一些我们那个时代的事情。我说好,便随他走出病房,向长廊尽头那扇门走去。长廊银光闪闪,墙上的装饰很有科技感,像太空舱的内部。没有窗户。我一面走,一面想:我能说什么呢我会唱一些可能已经失传的流行曲,近距离见过一次陈奕迅,会背两百多只口袋妖怪的名字——也许最后一条最有价值,我想,因为我在博物馆的21世纪展厅醒来时,发现旁边的展柜里是一只皮卡丘的手办。没准它已经成了麒麟一样的神物了。此外,对于我那时的国际格局如何动荡,金融体系如何运行,我几乎一无所知。一进房间,两个发现让我不禁目瞪口呆:一,这房间的装潢分明是审讯室;二,审讯室的样子几千年来竟没变过样。一面大镜子占据了几乎整面墙,我知道背后有人在看我;墙面用的是隔音材料;铁桌上放着一盏强光灯。他们让我坐下。几个人的脸隐没在白光中。光线刺眼,我侧过头,看见镜中自己清瘦的脸——我原本是个胖子,他们说我是活活睡瘦的觉得一切宛如虚幻,像在看别人主演的电影。接下来的事让我始料不及,仿佛一场噩梦。一个人冷不丁地问:你看过《红楼梦》吗啊看过。看过几遍一两遍吧。一遍还是两遍高中时看过一遍。大二时重新看了一些章节。他们好像很激动。一个人快步出去,门都没关好,我似乎听见外头一阵压低声音的欢呼。带我来的年轻人郑重其事地说:你能否复述一遍我以为是要我重复刚才的话;他打断了我,我这才明白:他们要我复述《红楼梦》。我表示这不可能,那是一个千头万绪的故事,何况隔了这么久。他们好像早有准备,几个人过来按住我,把一个机器戴在我头上。一道电流贯穿了我的左右太阳穴,像有无数条金色小蛇在脑子里乱蹿。这样可以帮助你记忆,他们说。疼痛让我嘶喊起来。他们喝道:集中注意力,想着《红楼梦》!我似乎看到一些楼台亭榭在云烟中浮动,一群男女穿行在花木间,他们调笑,叹息,咒骂,念一些精致的句子,神经质地抽泣,在大雪中消失……我呓语般吐出了一些词:女娲,道士,贾雨村,石头,温柔富贵乡……直到我晕死过去。电了我几天后,他们终于确定我无法有条理地复述整本小说,连梗概都说得七零八落,就开始逼另一个问题:《红楼梦》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我说不知道,有中心思想吗他们不信,说在你们的时代《红楼梦》是中学生必读书目,关于它的研究也不计其数,一定有人提出过。哪怕是猜想也好。那个年轻人和蔼地说,这样和你说吧。《红楼梦》已经失传了,现在只有一些残片散落在民间。它失传的过程不太寻常,因此有些人把它的地位捧得很高,甚至有些非法团体拿它当《圣经》。上头希望借助你的力量,复原《红楼梦》,当然要在尽量保持作品原貌的同时加以修正,去其糟粕,注入正能量。这项世纪盛举一定能大幅提高总统的支持率。哪国总统我问。寰球大总统。年轻人说,现在看来这个难度很大。我们只能根据你提供的一些角色名字和情节碎片来撰写新的《红楼梦》了,现在这事由专家组在做,不用你操心。你接下来的任务是回忆《红楼梦》的中心思想。我大惑不解地问为什么他犹豫地看向另一人,那人说,告诉他吧。年轻人便说,有一定证据指出,《红楼梦》中可能隐藏着一套理论、一条公式或一句至理名言,有人认为,如果把它运用到治国理政、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中去,也许能发挥出战无不胜的奇效。不管是不是真的,上头现在要求我们把它从你嘴里掏出来,所以,请尽量配合一下。说完又按下了电流器的按钮。金色小蛇的啃噬让我在痛楚中隐约记起中学时看过的半句话。我断断续续念了出来:揭示了腐朽的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命运……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听了勃然大怒,像被踩到了尾巴,说我胡说八道,加大了电流。我再次失去知觉。我看见在八十回的边界处中断的每一条命运,都像藤蔓一样自行生长起来,相互追逐,缠绕,分解,又缠绕,滚滚向前。盛大的文字从那一点微光中汩汩流出,我拼命记忆着,发现无需记忆,我在过往情节中的无数次轮回,让我对每一条支线、每一处接口都熟稔无比,而对文字风格的长久浸淫让我觉得那语言仿佛出自我的口吻……微光越来越大,直到照彻一切;语句的飘扬像一种圣洁的吟唱,从洪荒时代便已奏响,日日夜夜从未停歇……(改编自陈春成《<红楼梦>弥撒》)6.下列选项中,最可能是“我们”写在右门扇上的文字是(3分)A.斜风故故,幽窗棋罢指犹凉B.泪光点点,娇花弱柳目含情C.明星荧荧,秦娃越女开妆镜D.痴儿験験,愚顽潦倒性乖张7.下列对文本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篇小说,既可以浅层次地欣赏语言和故事,也可以深层次地理解故事背后的时代隐喻。B.小说中的年轻人举止文雅、待人亲切,这说明他是作者想塑造的一个正面的人物形象。C.文中的“他们”是极权的象征,他们不择手段地逼问“我”,希望得到自己想要的内容。D.小说采用倒叙的手法,融入作者的冷幽默,在现实与虚幻之间穿梭,表达对当下事物的思考。8.作为一名90后作家,陈春成的作品因想象力丰富而广受好评,其作品也曾因此荣获第4届理想国文学奖首奖。请结合文本,分析其想象力丰富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9.作品以“我”与“他们”为对立面,展现出二者对待《红楼梦》的不同态度。试分析作者通过二者对待《红楼梦》的不同态度,表达了哪些思想主题。(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孟尝君名文,姓田氏。文之父曰靖郭君田婴。田婴者,齐威王少子而齐宣王庶弟也。诸侯皆使人请薛公田婴以文为太子,婴许之。婴卒,谥为靖郭君。而文果代立于薛,是为孟尝君。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献遗其亲戚。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到。士以此多归孟尝君。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齐滑王二十五年,复卒使孟尝君入秦,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秦相。人或说秦昭王曰:“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矣。”于是秦昭王乃止。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遍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出如食顷,秦追果至关,已后孟尝君出,乃还。始孟尝君列此二人于宾客宾客尽羞之及孟尝君有秦难卒此二人拔之。自是之后,客皆服。太史公曰: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节选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材料二: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欲逐之。鲁连谓孟尝君曰:“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之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铋①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用世立教②之道也哉!”孟尝君曰:“善!”乃弗逐。(节选自《战国策·齐策三》)材料三: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节选自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注]①铋,亦做“铋耨”。铋和耨,锄田的用具。②用世立教:治理国家,教化百姓。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始孟尝君列此二人于宾客宾客尽羞之及孟尝君有秦难卒此二人拔之。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存”,问候,与《短歌行》“枉用相存”中的“存”意思相同。B.“更”,改换,与《赤壁赋》“洗盏更酌”中的“更”用法不一样。C.“盖”,大概,与《齐桓晋文之事》“盖亦反其本矣”中的“盖”意思不同。D.“奋”,振兴,与《过秦论》“奋六世之余烈”中的“奋”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尝君安排侍史记录自己和门客谈话的内容,并让侍史询问门客父母亲人的住处,以便献礼问候。B.孟尝君入秦为相,被扣押,终赖食客“鸡鸣狗盗之徒”的帮助,逃出秦国。C.薛地多有凶暴的子弟,当地人认为与孟尝君招揽乱法犯禁的人留下后患有关。D.鲁连用猿猴、骏马、曹沫舍长取短的事例意在告诉孟尝君人无完人的道理。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8分,每一小题各4分)(1)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矣。(2)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14.根据三则材料内容,概括司马迁、鲁连、王安石对孟尝君招纳门客的看法。(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小题。答张十一①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贫笃②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注]①本诗作于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因劝谏德宗皇帝一起被贬。张十一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②第笃: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③踯躅:杜鹃花的别名。④斗:通“陡”。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勾勒了阳山地区的全景,春山明净,春江空阔,还传达出一种人烟稀少的空寂。B.颔联“竞”字写出了嫩笋争相滋生的蓬勃景象,“闲”字则写出了踯躅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态。C.诗人从繁华嘈杂、人事扰扰的京城一下子到了荒远冷僻的山区,周围景物与诗人处境紧密相连。D.尾联写得明白晓畅,读了张十一来诗后鬓发顿时白了一半,来诗就是诗人愁的原因。16.“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两句是我们理解诗歌的关键,蕴含着作者内心深处许多矛盾之情,请简要分析。(6分)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自屈原开创“香草美人”传统后,“美人”意象被广泛运用,宋代诗文也继承了这一传统,如《赤壁赋》“,”(2)小方看到某剧台词“往事暗沉不可追,来日之路光明灿烂”一下联想到《归去来兮辞》“,”两句。(3)2024年是甲辰龙年,龙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元素,许多古诗词中都写到了龙的形象,如“,”。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小题。(甲)汪曾祺的小说语言观反映了新时期以来小说语言观的转向——从工具论转向本体论。汪曾祺提出:“语言就是内容,语言和内容是同时依存的,不可剥离的,就好像吃橘子,语言是个橘子皮,把皮剥了吃里边的瓤。我认为,语言和内容的关系不是橘子皮和橘子瓤的关系,它们是密不可分的,是同时存在的。”按照这一见解,语言在文学中重新定位,语言不再是传达内容的载体,语言成了文学本身,成了标示文学存在价值的本体。汪曾祺认为:“小说语言的艺术性与作家的传统文化、地区文化素养有直接的联系,一个作家对传统文化和某一地区的文化了解得愈深切,A。每一种方言都有特殊的表现力、特殊的美,这种美不是另一种方言所能代替,B。(乙)普通话是大众公约数,是没有性格的。”在这里,汪曾祺表达了两层含义:其一,(丙)他所说的“文化”既指传统的“雅”文化,又指民间的“俗”文化;其二,有效地吸收方言成分,可使语言具有特殊的表现力、特殊的美。《受戒》中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段落:“两个女儿,长得跟她娘像一个模子里托出来的。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青,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脚。头发滑溜溜的,(丁)衣服格挣挣的。”其中“格挣挣的”是汪曾祺家乡的方言,①在用这个词时,他踌躇了很久,②发现后来山西话里也有这个说法,并在元曲里也发现“格挣”这个词,才放心地用了。③从语言的构建上,汪曾祺完全从人物的文化背景出发,整段话全用的是家乡口语,④这样,人物的神韵便生龙活虎。⑤这也就是他所说的“语言和人物贴近”。总之,汪曾祺许多作品的语言都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文化气息,与其小说语言观互为映照。18.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甲句中的破折号表解释说明。B.乙句使用了借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C.丙句“雅”“俗”的引号都表强调。D.丁处“格挣挣”即干净整洁之意。19.下列句子中的“踌躇”与文中加点的“踌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B.他两个眉来眼去,不由我暗暗踌躇,似这般哑谜儿怎猜做C.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D.我们不能一直踌躇不前,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每句不超过15个字。(4分)21.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句子有三处表达不当的地方,请指出序号并作修改。(5分)22.“语言和人物贴近”在《红楼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请你根据下面语言描绘的形象特点写出相应的人物姓名或称谓。(3分)①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儿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南省俗称‘辣子’,你就叫他‘凤辣子’好了。”②兴儿说:“……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只是刺戳手……可惜不是太太养的,‘老鸱窝里出凤凰’。”③鸳鸯说:“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人们常说没有路的时候会迷路;然而,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这句话对你有何启示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三10月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3,CDB4,(1)材料一中引用斯大林的话“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是为了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要将热情和实际相结合,增强观点的权威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2)材料二中引用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的话,是为了说明牛顿力学在当时遇到的困境,引出后文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力学对经典物理边界的划定,起到引出下文内容的作用。5,(1)“求是”与“求不”是一种对称思维。“求是”是在做了多种假设、简化等之后从实验事实中抽象出来的,是有条件、相对地成立的,它能让我们逐渐深化对事物的认识。(2)“求不”是无条件、绝对地成立的,求得“不”能摸到领域的终极边界,把握事物整体,达到彻底认识。(3)求得一个领域的“不”是一个全新领域“求是”的开始,二者相互配合,在自然科学和社会发展等领域,会使我们既善于进取又胸怀戒规,从而行稳致远。6-7,AB8,(1)场景设定奇幻。小说开篇描绘了一个在树林深处带有神秘之门的场景,门后的世界如审讯室,又有未来科技感的长廊,这种现实与虚幻交织的场景设定充满想象力。(2)情节构思奇特。“我”被要求复述《红楼梦》,通过电击来帮助记忆,还有人认为《红楼梦》中隐藏着治国理政等的神奇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