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144_第1页
科学活动教案144_第2页
科学活动教案144_第3页
科学活动教案144_第4页
科学活动教案14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活动教案科学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拉、拽、套串珠的操作活动,感知松紧带的弹性。

2、关怀幼儿了解松紧带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3、能大胆叙述自己的发觉。

4、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爱好。

活动预备:

用松紧带和包装绳穿的`珠子各一串(大小、颜色一样),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爱好,介绍桌面材料,比较两串珠子。

◎老师:今日老师带来了两串珠子,好看吗?这两串珠子一样吗?什么地方一样啊?你们想戴吗?

2、幼儿戴珠子,感知松紧带的弹性。

◎幼儿自由戴手珠。

提问:你们戴一戴、试一试!戴起来了吗?

◎让幼儿比较两串手珠,引导幼儿发觉穿珠子的绳子不同。

老师:这串怎么会戴不起来?这两串是一样大的啊,你们拉一拉,看看发觉了什么?绳子怎么啦?

3、比较包装绳和松紧带,进一步感知松紧带的弹性。

◎(老师当场拆开两串珠子)

提问:你们想一想哪根是拉不动的?哪根是能拉动的呢?(让幼儿指认)

◎老师双手拿住两根绳子的一端,请一名幼儿拉另一端,感受松紧带的弹性。

老师:这根能拉动的绳子叫什么啊?

4、阅历拓展。

◎让幼儿找一找身上的松紧带,关怀了解松紧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提问:为什么身上这么多地方要用到松紧带啊?

5、玩耍活动——“松紧带”

玩法:手拉成圆圈,松——圆变大,紧——圆变小。

活动反思:

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舞幼儿大胆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整个过程通过幼儿分组沟通探究的结果,分组合作制作手珠串,共享共同合作的过程与结果,培育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力气。

科学活动教案篇2

[教材简解]

纸和桌子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与孩子的学习生活更是密不行分的,画画,做手工,写字都需要用到纸。活动《奇异的纸桌》的设计灵感来自区域活动,一天,手工区的乐乐将纸折成一张桌子,然后在纸桌上放雪花积木,他一边放一边数。乐乐观看我兴奋的说:“老师我的纸桌很坚固能放20个雪花片。”在观看中,我还发觉我班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已由直觉行动思维过度到了具体形象思维,他们宠爱做做玩玩,宠爱自己动手操作,并已经具备了确定的折叠、粘贴等操作力气,他们能够运用想象,进行一些简洁的设计制作活动。用纸来做桌子,对于孩子来说特别新奇,在生疏与新奇的碰撞下,很好地激发了他们制作与探究的欲望。所以我依据本班幼儿进展水平,选择设计了本次活动。为幼儿供应动手操作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忱和惊奇   心与探究的欲望。

[设计理念]

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亲热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孩子生疏的东西,让孩子从身边经常接触的事物纸和桌开头,引导孩子关注四周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觉其中的神奇,激发他们的学习热忱和惊奇   心。就像杜威先生所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究是儿童本能的冲动,惊奇   、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惧来的特点。”活动中把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引入探究的对象,通过多次操作与沟通、共享彼此的阅历,来解决不同的问题,达到不同的目的。

[目标预设]

1.乐于探究,并能在活动中乐观参与,大胆创新。

2.通过操作活动,探究使纸桌站起来及站得稳的方法;

3.能主动参与争辩,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发觉,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活动预备]

1.每人两张大小、形状相同的纸,固体胶、记录纸、记号笔没人一份。

2.相同大小的雪花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爱好。

1.师:小伴侣这是什么?

幼:纸师:纸有什么用处?

幼:画画、写字、折纸……师:你有什么方法能让这张纸站起来?

幼:折、卷2.师:前些天我的伴侣告知我,她能用两张纸,一张做桌面,一张做桌腿组合成一张一条腿的桌子,你觉得这张纸桌能站起来吗?

幼:不能站起来、站起来3.师:那么,你们有什么方法来证明这件事的真假呢?

幼:有4.师:好,假如给你两张纸,你能做成一张一条腿的桌子还要让它站起来吗?你预备怎么来做这条腿呢?你有什么好方法?(幼儿争辩)评析:活动一开头,以疑问为线索,“两张纸能做一张一条腿的纸桌吗?”开放探究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爱好。

二、尝试制作纸桌,探究桌腿的多种制作方法。

1.师:在你们的桌上有每人两张纸,请小伴侣开动脑筋,来做一做、试一试,看看谁的桌子最先立起来,做的又稳当又结实,好吗?

2.幼儿尝试制作,老师巡回指导,鼓舞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制作。

3.集中争辩:“我的纸桌站起来了”(用语言结合实物表述)。

师:你是怎样做的桌腿,让它站起来呢?你的桌腿是什么形状的呢?

幼1:用折的`方法:将纸对折立起来变小山型幼2:用折的方法:将纸三折变成门型幼3:用折的方法:将纸四折变扇型幼4:用卷的方法:将纸卷成圆型4.师小结:纸的本领很大,通过折、卷的方法,转变它原来的形状后,可以“站”起来,变成一张一条腿的桌子。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接受独立探究法,阅历法,操作法,沟通争辩法。活动中对纸桌的制作没有提出过多的要求,幼儿在操作活动时尽量不介入,只是适时的点拨,确定,并鼓舞幼儿不轻易放弃。为幼儿制作后的争辩“你的纸桌站起来了吗?”留出了很大的空间。最终幼儿介绍自己的制作方法,共享彼此的阅历,在说中学,听中学,幼儿才是学习的真正的仆人。

三、以玩耍“摆积木”,尝试发觉各种形状桌腿的纸桌承受力是不同的。

1.师:你的纸桌上能放东西吗?

幼:能(引导幼儿猜想纸桌上能摆放积木的数量)2.师:在纸桌上轻轻地平放雪花积木,看看哪种形状的桌腿最牢,桌面上放的积木最多?

3.师:出示记录表。你觉得纸桌上能放几个积木,请你把你的猜想数量记录在“?”号的格子中。

4.幼儿将自己的猜想记在格子里。

5.幼儿尝试在将纸桌上放积木。

6.师:你的纸桌上放了几个雪花片?它是什么形状的桌腿?你发觉哪种形状的桌腿比较牢?(引导争辩)7.师小结:圆柱体桌腿的纸桌,放的积木数量最多,承受重量的本领最大。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接受玩耍的形式,营造探究学习的气氛。鼓舞幼儿在自己制作的纸桌上尽量多放积木,以探究不同桌腿对桌子的承受力的影响,让幼儿在问题情景中去思考,去寻求答案。

四、引发新的探究点,延长探究。

1.师:刚才,我们通过操作,得出圆柱体的桌腿的桌子承受力的本领更大,还有没有像圆柱体的桌腿一样,有一个支撑面的纸桌,在桌上可以放许多积木呢?

2.师:那相同形状的桌腿,假如我们转变它的高矮,胖瘦,承受力又会有什么变化呢?我们下次再来试试,好吗?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从而促进幼儿集中性思维的进展,促使幼儿永久种保持学习的热忱,并获得主动学习的动力机制。

科学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的方式,知道种子的外部形态与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2.能和小组内的同伴协作分类。

活动预备:

1.操作卡片,各种长刺的、长有羽毛的、长钩的、长翅膀的、颜色明丽的种子植物图片若干。

2.DVD:种子的传播。

活动过程:

1.引发幼儿对种子外部形态的观看爱好。观看种子的图片,听故事,提问这些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提问:你看到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有长刺的、长有羽毛的、长钩的、长翅膀的、颜色明丽的种子……)

设置悬念,引发幼儿听故事的爱好。小苍耳也迫不及待地骑上了“白马”,这是怎么回事呢?

欣赏故事《骑“白马”的苍耳》。

2.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

提问:为什么这些种子要长有羽毛、倒钩呢?(幼儿自由叙述已有阅历,了解种子的外部形态是与它的传播、繁殖亲热相关的。)

那种子是怎样传播的呢?(自由叙述)

观看DVD,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风传播、动物和人传播、水传播、粪便传播、弹射传播。

3.能依据种子的外形特征进行传播方式的分类。

这些图片上的植物是以什么方式进行传播的呢?请你和同组的小伴侣将它们分类。

以小组为单位给图片分类,进一步感知种子的外部形态与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集体沟通分类过程。

建议:

1.在闲逛及户外活动时,可查找种子,依据它的外部形态特征观看争辩、探究其传播方式。

2.在区域中准时更新图片,引起幼儿更大的爱好,日常活动中可欣赏散文《顶棉筐的小姑娘》。

评价:

能依据种子的外部形态推断其传播方式。

活动结束

附故事:骑“白马”的苍耳

刺猬先生像一位管理户籍的警察。他每天夹着个小本,调查着这块草地上小花小草的来历。他知道,蒲公英的种子,是撑着小伞,由风婆婆送来的;他知道,凤仙花的妈妈了不起,结的果实像个小炸*,太阳一晒,果皮爆裂了,会把种子像子弹一样射出去,射得老远老远的。至于那棵小樱桃树,就更好玩了。那是一只贪嘴的小鸟,吞下了樱桃,然后把樱桃核和鸟粪一起拉了出来,掉在草地上,樱桃树苗就这样长出来了。近来,他发觉,草地上悄没声儿地长出了两棵苍耳,在苍耳的绿枝上,还结出了好多带刺刺的小苍耳子。小刺猬感到很惊异:“小苍耳,你们的模样挺像我呢!你们是怎么到这儿来的?”小苍耳们看看刺猬也都乐了,他们是挺像的。正好这时一只小白兔跑过,他向小刺猬问好,并请他有空来做客。当小白兔离开时,小刺猬发觉,有三个小苍耳子,已经把自己的小刺钩在小白兔的毛上了,并欢快地唱起了歌:“小苍耳,骑‘白马’,没腿也能跑天下,告辞妈妈和家乡,快到远处去安家……”小刺猬乐了,他最终懂得了——苍耳是怎么到这儿来的。大班科学活动设计——骑“白马”的苍耳

科学活动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在尝试、操作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快。

2、通过试验了解哪些物体能穿越弯管,了解有关物体的特征。

3、进展幼儿动手操作、观看记录的力气。

二、活动预备

学问阅历预备:

1、老师自己尝试做过本次试验,了解试验的结果及物体的有关特性.

2、幼儿曾做过有关水,小纸团(同样大小的纸张约宽5CM,长6CM的纸张捏成的),瘦长短棍(8cm)等物体穿越弯管的试验,并做过相关的记录.

物质材料的预备:

1、直角形的白色弯管若干,一端系有螺帽的线若干,各种打气筒,铅笔,手电筒若干,记录的纸笔.

2、呈现仪记录表

三、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试验材料,幼儿猜想这些东西能穿越弯管吗?

2、幼儿猜想并和小伴侣争辩,老师统计猜想结果.

3、老师鼓舞幼儿试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并记录试验结果.

4、组长将组员的试验结果进行统计.

5、师生共同探讨,用呈现仪沟通试验结果.

6、请幼儿观看,再次试验,证明试验的最终科学结果.

老师引导幼儿发觉:什么东西能穿越弯管?什么东西不能穿越弯管?

7、师生共同探讨:为什么带螺帽的线和打气筒的气可以穿越弯管?为什么铅笔和手电筒的光不能穿越弯管?

8、引发下次试验.

四、延长活动:将材料投放到科学活动角,并添加一部份新的材料,幼儿玩耍探究。

科学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熟识数字8、9、10并了解其意义

2、熟识数字8、9、10,能够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物体匹配。

活动预备:

1.大数字卡片1—10(2套)2、果树3棵3、苹果8个

4、梨9个5、桃子10个

活动过程:

1、“拍手应数字”复习数字1—7

2、参观果园导入活动,熟识数字8、9、10

(1)熟识数字8、9、10,,初步感知数量8、9、10。

(2)请幼儿说说水果可以用几表示?例:出示数字8,说出8可以表示什么?

3、幼儿操作练习

(1)请幼儿给相应的水果送上数字。

(2)请幼儿听声音匹配相应数字。

4、玩耍:“1234567”

(1)介绍玩耍规章:“我们围成圆圈边走边唱歌曲《1234567》,当老师说3个小伴侣是一家时,大家就要找三个小伴侣,抱在一起组成一个家。”

(2)幼儿玩耍3—4遍,老师引导力气较弱的幼儿找伴侣。

5、玩耍:“数字蹲蹲”

介绍玩耍玩法:老师选4个小伴侣分别拿上7—10的.数字卡,老师手拿数字卡7,为玩耍开头,如“数字7蹲,数字7蹲,数字7蹲完数字9蹲”“数字9蹲,数字9蹲,数字9蹲完数字8蹲”以此类推,直至4位小伴侣全蹲完。

6、老师总结,结束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熟识狐狸和狼,使幼儿能区分狐狸和狼不同的生活习性和外型特征,并了解它们的共性。

2、丰富词:群居、野兽。复习词:狡猾、蓬松

活动预备课件-图片:狐狸和狼

活动过程

一、介绍狐狸

1、提问:

(1)什么动物是很狡猾的?(出示狐狸图片)

(2)狸什么地是很狡猾的.?

老师小结:狐狸会装死,会用尾巴把脚印扫掉,会放臭气熏人,会守在兔子洞口,会游水偷鸭子吃,

狐狸知道猎人来捉它时还会把放出的臭气除掉。

(3)狐狸住在哪里?吃什么东西?

(草原、树林,专吃兔、鸡、鼠)

二、讲故事:狐狸的一家

三、用比较的方法介绍狼

1、出示狼的图片:这是什么动物?

2、比较狼和狐狸的不同点

(1)狐狸宠爱吃鸡、兔,狼宠爱吃什么?

(2)牛、马的力气、身体都很大,狐狸吃不下,狼怎么吃得下?

(狼的身体比狐狸大,狼是一群一群出来找食的)

(3)狼和狐狸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大小、尾巴)

3、老师小结

(1)不同点

狐狸:狡猾、是一只或两只生活在一起,吃兔、鸡等小动物,尾巴蓬松。

狼:冬天群居,吃鸡、兔、羊、牛、马等动物,尾巴像条绳子,向下垂。

(2)相同点:狐狸和狼都吃动物的肉、都有尖锐的牙齿和爪子,是晚上出来找东西吃,都生活在树林里,没有人养的,所以它们都是野兽。

四、思考提问:

狐狸和狼谁凶?谁比狼还凶?(老虎、狮子等)

科学活动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体验时间的行程。

2、初步熟识时钟,正确地辨认整点。

重点:熟识时钟,能正确地辨认整点。

难点:引导幼儿合理地支配时间,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预备:

1、挂图10号:我的一天。自制钟一个。

2、“我的一天”小图片、固体胶、铅笔幼儿每人一份。

3、多媒体课件“闹钟”

活动过程:

一、你的一天做了些什么?

1、师:有谁知道什么是一天吗?

2、请幼儿自由说说(看幼儿的回答状况,可请孩子与自己旁边的小伴侣协商 。)

3、对于我们人的一生来说一天很短,但一天又很长,由于在一天里我们可以做许多的事情。小伴侣想一想,在一天的时间里,我们做了些什么事情呢?

二、说说“我的一天”。

1、请幼儿任凭的说说一天要做哪些事。

2、老师依据幼儿的叙述出示部分图片)一天要做的事情还真是多,老师挑了几件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好吗?图片上的都是什么事情?

这些事情在一天当中是有方案的支配好的,时间相对固定。就象小伴侣做早操排队一样,他们也要排队的。谁来给他们按他们发生时间的先后给他们排队?

3、幼儿将卡片按时间的前后挨次排队。

4、请幼儿将自己的小卡片进行排队,并用固体胶固定在报纸上。

三、熟识时钟

1、你们的小卡片旁边有什么?这些钟上缺了什么?

2、使用多媒体课件,熟识时钟,学习整点。

四、聪慧的“小闹钟”。

我们小伴侣一起动手,让小卡片旁边的小闹钟变聪慧好吗?

1、确定每件事情的时间,并写上数字。

2、幼儿用笔依据数字,画上相应的时针和分针。

3、幼儿快乐出活动室。

科学活动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情愿参与科学活动,体验动手摸一摸带来的乐趣。

2、初步了解物体具有软和硬等特征,学习用语言表达对物体的熟识和感觉。

3、能用手摸一摸感知物体软硬的特征。

活动预备:

1、每人1个小布袋,袋口是有松紧的,便于手伸入其中。

2、每人的布袋里分别装有软硬不同的物体,如:玩具娃娃、积木、海洋球、水彩笔、软糖、海绵、棉花团、软糖、橡皮球等。

3、2只小动物玩具(其中1只是长毛绒的软软的小猫,另1只是木头或塑料做的硬硬的恐龙)作为归类的标记,分别放在两只筐边。

活动过程:

1、情境创设,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爱好。

(1)创设“奇异的口袋”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爱好。

老师:魔术团里有一位奇异的老爷爷,老爷爷有一个奇异的口袋。里面有很多很多好玩的东西,你想看一看吗?

(2)引导幼儿猜想口袋里的物品及其特征。

老师:口袋里会有什么?不用眼睛看,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里面有哪些东西?

(3)请幼儿摸一摸、说一说。

老师:摸了之后的感觉怎样?会是什么东西呢?

2、引导幼儿用手触摸感知物体的不同特征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

(1)老师引导幼儿用手摸一摸、抓一抓、捏一捏,说出自己的感觉。

(2)鼓舞幼儿用“好像”或“可能”等词语,大胆地说出自己摸到的物体。

老师:你摸到的是什么?像什么?可能是什么呢?

(3)取出摸到的.物品,师幼共同检验幼儿的猜想。

3、玩耍:按要求从口袋中摸出相应的物体。

(1)幼儿依据老师的指令摸出相应的物体。

老师:请你摸出一个软软(或硬硬)的东西。

(2)当幼儿摸出后,鼓舞幼儿说出物体名称,丰富对软硬物体的熟识。

老师:你摸到的这个软软(或硬硬)的是什么东西?

4、玩耍“送礼物”。

(1)师幼共同合作,将摸袋中软硬不同的物体加以归类。

(2)老师将两只小动物分别摆放在不同的位置,引导幼儿送礼物。

老师:摸摸捏捏这两只小动物有什么感觉?想一想,软软的礼物送给谁?硬硬的礼物送给谁?

(3)幼儿分组自由从摸袋中摸出软硬不同的物品,分别送到相应的小动物面前的筐里。

5、巩固对软硬物体的熟识。

(1)引导幼儿观看并检查筐内的软硬物体是否归类摆放的,假如有放错的,大家一起重新归类。

(2)引导幼儿自由叙述四周软硬不同的物品,进一步巩固对软硬的熟识。

活动延长:

引导幼儿运用触摸的方法感知身边的物体,查找哪些是软的?哪些是硬的?

科学活动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对探究物体软硬产生惊奇   心和探究欲望,体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物体软硬的乐趣。

2、通过感官感知物体的软硬,把握感知物体软硬的方法,并且能把自己的感受正确的表达出来。

3、初步把握软硬的概念,并且能按物体的软硬分类。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把握感知的方法。

2、活动难点:能按物体的软硬进行分类。

三、活动预备:

1、材料预备:

(1)两个奇妙袋、一个大筐两个小筐;

(2)软的物品:棉花糖、面包、娃娃、枕头、毛衣、毛巾、衣服、泡沫板、气球、面巾纸、洗碗布若干;

(3)硬的物品:硬糖、铁片、木头、硬纸盒、茶杯、勺子、积木、石头、玻璃瓶等。

2、阅历预备:能说出软硬物体的

四、活动过程:

(一)摸一摸,猜一猜,感知物体的软硬

1、老师出示奇妙袋(一个装软软的物品,一个装硬硬的物品),先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摸一摸,捏一捏,说一说感觉怎么样?猜一猜里面是什么?

(老师把东西从奇妙袋里拿出来)

2、全部的小伴侣都摸一摸,捏一捏该物品,验证这名幼儿说的感觉,让全部幼儿都感受到物体的软硬,并且能说出“感觉软软的/硬硬的”。

(二)分一分,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各种材料并试着进行分类。

1、把软硬材料混在一起,分成若干份。

2、要求:摸一摸,捏一捏,压一压,尝一尝,敲一敲,摔一摔。

3、幼儿分组试验,把软软的和硬硬的物品分成两组,老师做适当指导。

4、操作完成后,交换分组进行检验。

5、老师引导幼儿相互争辩实际操作和检验别人操作成果的感受,沟通感知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物体软硬特性的熟识。

小结:通过手,牙齿,皮肤,耳朵等感官摸一摸,捏一捏,咬一咬,敲一敲都可以感知物体软硬。

(三)巩固:

玩耍“送玩具宝宝回家”,学习按物体的软硬分类。

玩耍规章:天黑了,软宝宝玩具,硬宝宝玩具都要回家了,我们一起把软宝宝和硬宝宝送回家吧。

(老师将幼儿刚刚分组操作的物品再次混合在一起,幼儿和老师一起分类,幼儿说感知方法,老师演示)。

五、活动延长:让幼儿查找并感知身边的物体哪些是软的哪些是硬的,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分类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