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 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教案 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 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教案 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 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教案 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 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教案 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 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教案 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八单元二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教案部编版必修上册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教材为部编版必修上册,第八单元二。具体内容包括词语的古今义异、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等。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词语在不同时期的意义变化,培养学生的词汇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部分文言文,对一些词语的古今义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提高学生对词语演变规律的认识,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

1.语言理解与运用: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词语在不同时期的意义变化,提高对古今词义的把握能力,培养学生准确、恰当地运用词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探讨词语的演变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审美与鉴赏:通过阅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中的词义变化,使学生能够感受语言的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了解词语的古今义异,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1)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词语在不同时期的意义变化,提高对古今词义的把握能力。

举例:以“地图”为例,古义指“画在地上的图形”,今义指“展示地理信息的图纸”。通过对比古今义异,使学生理解词语的演变过程。

(2)词语演变规律的掌握:引导学生探讨词语的演变规律,培养学生对词语演变的认识和理解。

举例:以“走”为例,古代汉语中“走”表示“跑”,现代汉语中“走”表示“行走”。通过分析此类例子,使学生掌握词语演变的一般规律。

(3)古今文学作品中的词义变化:通过阅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中的词义变化,使学生能够感受语言的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举例:以《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古代词义与现代词义的差异,感受古诗词的美。

2.教学难点:

(1)古今词义的辨别:识别并指出古今词义的区别,帮助学生突破辨别难点。

举例:以“丈夫”为例,古义指“成年男子”,今义指“女性的配偶”。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掌握古今词义的辨别方法。

(2)词语演变规律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演变规律,突破学生对词语演变的认识难点。

举例:以“酒”为例,古代汉语中“酒”表示“美酒”,现代汉语中“酒”泛指“酒类饮品”。通过分析此类例子,使学生理解词语演变规律。

(3)古今文学作品中的词义变化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古今文学作品中的词义变化,突破学生对文学鉴赏的理解难点。

举例:以《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为例,引导学生了解“葬花”一词在古代文学中的特殊含义,使学生感受文学作品中的词义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通过古今词义对比的案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词语的演变,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和探索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编写短文、造句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直观地展示古今词义的演变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在线教学平台:利用在线教学平台,上传相关教学资源,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3.互动式教学:通过教学软件,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实时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过程: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古代地图和一张现代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古今词义的变化,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2.古今词义对比(10分钟)

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在不同时期的意义变化。

过程:教师通过展示一系列古今词义的对比案例,如“走”、“酒”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古今词义的区别,使学生理解词语的演变过程。

3.词语演变规律探讨(20分钟)

目标:引导学生探讨词语的演变规律,培养学生对词语演变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古今词义的变化规律,如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词语演变的规律。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过程:教师布置一个小组讨论任务,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古今词义变化的案例,进行深入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案例中的词义变化规律,并共同撰写一份讨论报告。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过程: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提问。教师对学生的展示和点评进行指导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帮助学生总结和巩固所学知识。

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并强调词语演变的重要性。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和运用所学知识,将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学习效果1.知识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了解词语在不同时期的意义变化,如古今义异、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等。

2.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在探讨词语演变规律的过程中,培养了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在小组讨论中提出有见地的观点。

3.审美与鉴赏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中的词义变化,学生能够感受语言的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对古代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意识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5.语言运用能力:学生能够准确、恰当地运用词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6.学习兴趣与主动性: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7.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8.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能够利用在线教学平台、查阅资料等途径,自主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9.学习策略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案例分析、对比分析等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10.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探索、学习和成长。课堂小结,当堂检测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并强调词语演变的重要性。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2.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点评,针对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一道关于古今词义变化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当堂检测:

1.选择题:设计5道选择题,考察学生对古今词义变化的掌握程度。例如:

(1)下列词语中,古今义异的是____。

A.走B.酒C.书D.学生

2.填空题:设计5道填空题,考察学生对词语演变规律的理解。例如:

(1)古代汉语中,“走”表示____,现代汉语中表示“行走”。

3.案例分析题:设计一道案例分析题,让学生分析一个古今词义变化的案例,并写出分析报告。例如:

请分析词语“地图”的古今义异,并写出分析报告。

4.小组讨论题:设计一道小组讨论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讨论成果。例如:

请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古今词义变化的案例,进行深入讨论,并展示讨论成果。

5.作文题:设计一道作文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古今词义变化的文章。例如:

请以“古今词义的变化”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对古今词义变化的看法和体会。板书设计1.古今词义对比:

①古今义异:走(跑)、酒(酒类饮品)、丈夫(女性的配偶)

②词义扩大:地图(展示地理信息的图纸)、书籍(印刷出版物)

③词义缩小:战争(战争行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学生)

④词义转移:造纸(制作纸张的行为)、幸福(生活幸福)

2.词语演变规律:

①词义扩大:由原义发展扩大而来,如“地图”一词。

②词义缩小:由原义发展缩小而来,如“战争”一词。

③词义转移:由原义发展转移到另一领域,如“造纸”一词。

3.古今文学作品中的词义变化:

①《诗经》中的词义变化: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②《红楼梦》中的词义变化:黛玉葬花教学反思今天上的这节课,我主要让学生了解了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通过一系列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了词语在不同时期的意义变化。在课堂上,我尽量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感受语言的美。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大部分学生对古今词义的变化有一定的理解,但在具体分析和应用时,还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对于一些词语的古今义异,学生往往只能说出表面的差异,而对于背后的演变规律和文化内涵,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挖掘。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认为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更多地进行思考和表达。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共同探讨词语的演变规律。同时,我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今词义的变化,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我也意识到在课堂上的节奏把握上还需要改进。有些地方讲解得过于详细,导致课堂进度较慢,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调整课堂节奏,尽量保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和讨论时间。课后作业1.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古今词义变化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份研究报告。要求:研究报告应包括词语的古今义异、词义演变的过程和原因,以及词义变化对语言和文化的影响。

2.请学生以“古今词义的变化”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谈谈自己对古今词义变化的看法和体会。要求:作文应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语言表达清晰、条理分明。

3.请学生以“词语演变规律”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案例等方式,总结出词语演变的一般规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