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课题:科目:班级:课时:计划1课时教师: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包括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教材中的《离骚》节选、《赤壁赋》节选、《登岳阳楼》等古诗文的理解性默写。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于,本节课所选古诗文均与学生在previous学习阶段所接触过的文学作品有关联,通过理解性默写,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古诗文知识,提高对古诗文的理解、记忆和应用能力。同时,本节课所选内容也涵盖了诗歌的背景、情感、意象等方面,有助于学生深化对古诗文内涵的理解。二、核心素养目标1.提升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通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让学生深入体会古代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蕴和文化价值。

2.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创新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古诗文中的意象、情感和思想,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增强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默写练习,提高学生对古诗文语言特点的理解和运用,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三、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古诗文知识,包括基本的文学常识、诗歌的结构特点、韵律规则以及部分名篇的背诵。他们对古诗文的基本意象、情感表达和审美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

2.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因个体差异而异,部分学生对古典文学充满热情,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而部分学生可能对古诗文感到陌生或缺乏兴趣,需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其学习动力。学生的能力层次不一,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能够较好地理解和表达古诗文内涵;有的学生可能在理解和记忆方面存在困难。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偏好合作讨论。

3.学生在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方面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对古诗文中的生僻字词理解不足,对诗歌背景和意境的把握不够深入,对古诗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理解不透,以及在默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记忆不准确、书写不规范等问题。这些困难需要通过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来逐一克服。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结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讲解古诗文背景、意象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2.设计小组合作讨论活动,让学生在讨论中分享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和互动软件,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视觉和听觉辅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古诗文。五、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详细内容:以一段关于古诗文之美的短视频或音频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古诗文的美体现在哪里?”让学生自由发言,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2.新课讲授(用时15分钟)

详细内容:

(1)首先,讲解《离骚》节选、《赤壁赋》节选、《登岳阳楼》等古诗文的背景和作者简介,让学生对文本有初步的了解。

(2)接着,分析这些古诗文中的意象、情感和思想,通过具体举例,如《离骚》中的“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一句,讲解其意象和情感表达。

(3)最后,讲解古诗文默写的方法和技巧,如通过理解文意来辅助记忆,注意韵律和节奏等。

3.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详细内容:

(1)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古诗文进行理解性默写练习,期间可以互相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2)设置一个默写比赛,鼓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默写,并对默写结果进行评价,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默写成果,并让他们分享在默写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4.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讨论内容举例回答:

(1)讨论古诗文中的意象如何传达情感,例如《赤壁赋》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学生可以探讨“大江东去”这一意象如何表现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感慨。

(2)讨论古诗文中的思想内涵,如《离骚》中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学生可以分析这种矛盾在文中的具体体现。

(3)讨论如何通过理解性默写来提高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在实践活动中采用的方法和技巧。

5.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内容: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的重要性,总结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选择一首古诗文进行理解性默写,并撰写心得体会。六、知识点梳理1.古诗文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古代诗歌的定义:古代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形式,以韵律和节奏为特征,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古诗文的分类:包括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不同体裁。

-古诗文的语言特点:注重修辞、韵律、意象、情感表达等。

2.《离骚》节选知识点

-作者简介:屈原,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文学家,楚辞的创立者。

-背景知识:屈原被贬谪后所作,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政治抱负的抒发。

-重点句解读:“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反映了作者对自己高贵出身的自豪。

-情感理解:屈原在文中表现出的忠贞、悲愤和追求理想的精神。

3.《赤壁赋》节选知识点

-作者简介:苏轼,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

-背景知识:描写了苏轼与友人在赤壁游历时对历史的感慨。

-重点句解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感慨。

-情感理解:苏轼在文中表现出的豪放、豁达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4.《登岳阳楼》知识点

-作者简介:杜甫,唐代伟大的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背景知识:杜甫登岳阳楼时所作,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怀。

-重点句解读:“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反映了作者对名胜古迹的向往和登楼后的感慨。

-情感理解:杜甫在文中表现出的忧国忧民情怀。

5.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的技巧

-理解文意:通过深入理解诗文的内容和背景,帮助记忆。

-抓住关键词:找出诗文中的关键词汇,如意象、情感词等,作为记忆的突破口。

-注意韵律和节奏:利用古诗文的韵律和节奏特点,辅助记忆和默写。

6.古诗文的语言特色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韵律和节奏:平仄、对仗、押韵等韵律和节奏的把握。

-意象运用:通过自然景象、物品等意象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7.古诗文的文化内涵

-历史背景: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文中的历史元素。

-哲理思想:探索文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

-道德伦理:分析文中所体现的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价值观。

8.学生实践活动中的重点

-默写练习:通过默写练习,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记忆。

-讨论交流:在小组讨论中,分享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互相学习。

-心得体会:撰写心得体会,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七、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的积极性、对问题的思考深度以及对古诗文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对新课内容的接受情况,是否能够跟上教学进度,对讲授的知识点是否能够及时吸收。

-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如是否专注听讲、是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等。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要求每个小组在讨论结束后,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包括对诗文的理解、讨论过程中的发现和感悟。

-评估小组讨论成果的质量,包括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深度、讨论观点的独创性和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效果。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学生的相互学习和提高。

3.随堂测试:

-设计一份简短的随堂测试,包括默写古诗文中的关键句子、解释重点词语和意象、分析诗文情感等。

-测试学生的即时记忆和理解能力,以及他们对古诗文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测试结束后,及时批改并反馈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

4.课后作业评价: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古诗文进行理解性默写,并撰写心得体会。

-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默写的准确性、心得体会的深度和对古诗文的理解程度。

-对作业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5.教师评价与反馈:

-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对学生的进步和努力给予认可。

-对学生在理解和记忆古诗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测试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在课程结束时,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指出他们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方向。八、内容逻辑关系①《离骚》节选

-重点知识点:屈原的生平背景、楚辞的特点、屈原的政治抱负与理想。

-重点词语:如“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中的“帝高阳”、“苗裔”等,体现了屈原对自己出身的高贵认同。

-重点句子: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中的意象运用,表达了作者高洁的品质和坚守理想的决心。

②《赤壁赋》节选

-重点知识点:苏轼的文学成就、赋的文学形式、苏轼对历史的感慨。

-重点词语: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体现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感慨。

-重点句子:如“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者也?’”反映了苏轼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③《登岳阳楼》

-重点知识点:杜甫的诗歌成就、唐代诗歌的特点、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

-重点词语:如“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中的“洞庭水”、“岳阳楼”,体现了杜甫对名胜古迹的向往和登楼后的感慨。

-重点句子: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分裂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本节课的内容逻辑关系在于,首先通过《离骚》节选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楚辞的特点和屈原的政治抱负;然后通过《赤壁赋》节选,让学生感受苏轼对历史的感慨和文学成就;最后通过《登岳阳楼》,让学生体会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唐代诗歌的魅力。这样的逻辑安排旨在让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古诗文的内容和情感,从而提高他们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将古诗文与现代生活相联系,通过让学生思考古诗文中的情感和思想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契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我引入了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古诗文朗诵视频、历史背景资料等,以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3.我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拟古代情境,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文中的情感和思想。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在教学管理方面,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不高,可能是因为教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互动和趣味性。

2.在教学组织方面,课堂讨论有时显得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可能没有充分参与到讨论中来,导致讨论效果不佳。

3.在教学评价方面,我意识到评价标准可能过于单一,主要侧重于学生的记忆和默写能力,而忽略了学生的理解和创新能力。

(三)改进措施

1.针对学生对古诗文兴趣不高的问题,我计划在教学中增加更多互动环节,如小组竞赛、游戏化学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2.为了让课堂讨论更加深入,我打算在讨论前为学生提供更多背景资料和思考题,引导他们提前准备,并在讨论中鼓励每位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3.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考察学生的记忆和默写能力,还将关注学生的理解、分析和创新能力。我会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在作业和测试中展现他们的思考过程。课后作业答案: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2.解释《赤壁赋》节选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并说明其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这句诗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敬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