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
(2023年全国乙卷)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
一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
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
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A.板块挤压B.火山不断喷发C.板块张裂D.岩浆持续侵入
7.(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8.(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
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
【答案】6.A7.A8,C
【解析】
6.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山脉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受板块挤压影响,山
脉高度会持续升高,A正确,C错误;从材料信息中为获取该山脉有火山持续喷发的相关信息,B错误;岩
浆侵入不会对地表形态产生直接影响,D错误。所以选A。
7.根据该山脉的纬度范围可知,该地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西风挟带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在西坡地形抬升
影响下易形成降水,山脉西坡的侵蚀作用比东坡更强烈,如果不考虑内力作用,西坡遭受强烈侵蚀后,山
脊线会向东移动,A正确,B错误;东坡为盛行西风背风坡,降水较少,侵蚀作用较弱,CD错误。所以选A。
8.地貌的演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使该地山脉持续隆升,地表起伏增大,地表受流水侵蚀作
用增强。根据材料可知,目前山脉高度持续增加,说明内力作用强度大于外力作用,而未来该山脉高度将
趋于稳定,是因为随着山体升高,高差增大,对盛行西风的阻挡加强,降水增多,流水作用逐渐加强,内
外力作用趋于平衡,使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故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点睛】地貌或称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内外力作用塑造形成的多样的外貌或形态。内力作用指地球内
能所产生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外力作用指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生物
作用以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现的作用力(从作用过程来看是风
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气候对区域外力及其组合状况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湿润区流水作用
旺盛,干旱区风力作用强大,热带、亚热带碳酸盐岩区喀斯特作用普遍,寒区冰川冰缘作用占主导。内外
动力都与重力有关,重力是形成地貌的前提,岩石是地貌的物质基础,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外力作用决
定地貌。
(2023年全国甲卷)下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
流构成独立水系。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
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河流、湖泊
二谷地
比例尺02.5km
I1
8.(地表形态的塑造)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
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B.南部沉降,北部拾升C.褶皱隆起D.褶皱凹陷
【答案】A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MN一线形成新的分水岭,造成①②③湖泊南部河道改向,故该处应为断裂
带,且MN一线南部地势相对抬升,形成分水岭,北部相对沉降,造成湖泊南部河道改向,形成干谷,A正
确,B错误;如果发生褶皱,不会保持原有的水系形态完整,排除CD。故选A。
【点睛】塑造地表形态的因素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地质构造、板块运
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2023年全国甲卷)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
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积物
沉
岩
砾
砂
林
森
甸
草
9.(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的是()
A.冰川作用B.流水作用C.构造运动D.风沙作用
【答案】9.C
【解析】该区域的基本地貌表现为地壳挤压形成的褶皱山脉,故C正确;图中并没有显示冰川作用的痕迹,
A错误;流水作用形成山谷中的沉积物,但不是地貌的主要方面,B错误;图中植被较为茂密,风沙作用比
较微弱,D错误。故选C。
【点睛】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貌的基本格局,但是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
的影响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2023年新课标卷)莲花盆是一种独特的地下喀斯特景观。它是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
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下图)。广西某溶洞数百米长的洞穴中,分布着百余座大小不一的莲花盆,最大的莲
花盆直径达9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形成莲花盆需要()
①水自洞顶不断滴落②水沿洞壁缓慢渗出③不断流动的薄层水④相对静止的薄层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曾经流过该段溶洞的地下河为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提供的关键条件是()
A.曲折的河道B.平坦的河床C.充足的水汽D,丰富的泥沙
【答案】7.B8.B
【解析】
7.由材料“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可知,莲花盆的形成需要含有碳酸氢钙的滴水不断滴到洞穴池塘中,导
致池水自滴点向四周外溢,从而形成盆状,故①正确,②错误;由材料"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
育"可知,莲花盆的形成需要有平整的洞底,能形成浅水池,且有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如相对静止的薄层
水,故③错误,④正确。故①④正确,故选B。
8.由上题分析可知,莲花盆的形成需要有平整的洞底,能形成浅水池,且有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故平
坦的河床可以提供大量符合条件的平坦的地形,从而形成薄层水环境,有利于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B正确;
曲折的河道不能说明流速缓慢,故A错误;充足的水汽和丰富的泥沙对形成喀斯特地貌没有什么直接作用,
故CD错误。故选B。
【点睛】莲花盆发育的最主要条件是:有平整的洞底,能形成浅水池;洞顶有流量较大的滴水;池水位和
莲花盆便于同步地从洞底向上生长。
(2023年新课标卷)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下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
成。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
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青藏高原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
A.基岩风化B.流水搬运C,冰川搬运D.风力搬运
【答案】9.D
【解析】9.由材料可知,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说
明其来源不是基岩风化,A错误;冰川搬运不具备分选性,冰川沉积物的粒径大小为杂乱无章,C错误;流
水搬运来的沉积物主要分布于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而草毡层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B错误;风力搬运范
围广,不受地表起伏影响,所以草毡层中的细土物质多来自风尘输入,其来源可能是附近的冰川与河流沉
积物,也可能是千里之外的干旱区,D正确。故答案选D。
【点睛】草毡层是联结成片的毡状草皮层,在青藏高原是一个常见但不寻常的现象。这一厚度仅约20cm
的土层,是高寒草甸土壤生产力、水分涵养、碳固定、气候调节等重要生态功能的主要载体,对维系高原
草甸生态系统稳定及牧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1月浙江卷)新疆东部某雅丹地貌区,环境恶劣,被视为“畏途”。某同学随科考人员在该
地研学旅行时,拍摄了布满“小蘑菇”的残丘岩壁照片(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3.(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岩壁上“小蘑菇”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A.沉积搬运B.搬运风化C.风化侵蚀D.侵蚀沉积
4.(雅丹地貌)该雅丹地貌区被视为“畏途”的主要原因是()
①空气稀薄②风沙强劲③气候极度干旱④滑坡分布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3.C4.B
【解析】
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布满“小蘑菇”的残丘岩壁是位于新疆的雅丹地貌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昼夜温差较大,风化作用强烈,风力较大,风蚀作用显著,岩壁上“小蘑菇”形成
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化侵蚀,C正确;沉积、搬运不是导致该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ABD错误。所以选C。
4.该雅丹地貌位于新疆东部,海拔不是特别高,大气不是很稀薄,①错误;该地地表以沙质沉积物为
主,风力较大,风沙强劲,②正确;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气候极度干旱,③正确;区域降
水较少,滑坡等地质灾害较少,④错误。所以选B。
【点睛】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
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2023年1月浙江卷)下图为某地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
①沿断层F侵入②切穿背斜轴部③切穿向斜轴部④早于寒武纪形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4.(地质过程)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A.褶皱隆升一固结成岩一断层错位B.固结成岩一断层错位一褶皱隆升
C.固结成岩一褶皱隆升一断层错位D.褶皱隆升一断层错位一固结成岩
【答案】13.A14.C
【解析】
1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岩浆岩位于断层F中,说明岩浆沿断层F侵入,形成岩浆岩,①正确;根据图
示信息可知,图中岩层两翼新中间老,为背斜,岩浆岩切穿背斜轴部,②正确,③错误;岩浆岩将寒武纪
岩层切断,说明岩浆岩形成晚于寒武纪,④错误。所以选A。
14.该地先是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各种岩石,然后水平岩层受到挤压,弯曲变形,在进一步受到挤压
作用的情况下,岩层断裂形成断层,发生岩浆活动,所以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固结成岩一褶皱隆升一断
层错位,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点睛】原始水平岩层原理:原始的沉积均为水平或近于水平岩层。岩层叠置原理:下老上新。切割律又
称穿插关系,就侵入岩与围岩的关系来说,总是侵入者年代新,被侵入者年代老,这就是切割率。
(2023年6月浙江卷)下图为广东某丹霞地貌景观图,该地貌主要发育于白垩纪的红色地层。该地质
时期,当地主要受信风、副高控制。完成下面小题。
3.(河流堆积地貌)该地貌景观的物质组成是()
A.砂砾岩B.石灰岩C.石英岩D.花岗岩
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分布)该红色地层形成时期气候特征为()
A.冷湿B.暖湿C.冷干D.暖干
【答案】3.A4.B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可知,景观地层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属于沉积岩,石英岩属于变质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排除CD;
图中岩石有颗粒度较大的砾石夹杂在砂岩当中,属于砂砾岩,石灰岩没有粗大的砾石,A正确,B错误。故
选Ao
【4题详解】
据所学可知,图中沙砾岩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由此推断,当时气候湿润,流水作用强烈,排除CD;材料
显示,该地质时期,当地主要受信风、副高控制,气温较高。综上所述,红色地层形成时期的气候特征为
暖湿,B正确,A错误。故选B。
【点睛】河流堆积地貌不仅存在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当河流冲出山口时,由于地势逐渐趋向平缓,水流速
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洪(冲)积扇,多个洪(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一冲积平原。
(2023年6月浙江卷)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始终在不断变化。1996年黄河经人工改道朝东北方向入海。
下图为1996-2020年黄河河口区汛期陆地面积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G
o
n
)
早
超
斑
国
-K卅
13.(河流堆积地貌;海岸地貌的变化)下列遥感影像,能正确反映不同年份河口区汛期陆地形态变化先后顺序
的是()
C.②③④①D.③②①④
14.(海岸地貌变化的原因)1996年后,造成老河口陆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运动的作用B.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
C.上游水库的冲淤D.汛期流域降水的变化
【答案】13.C14.A
【解析】
[1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1996年黄河经人工改道朝东北方向入海,说明东北河口在改道前,面积较小,随着1996年黄
河河口改道,东北方向河口三角洲面积逐渐增加,而东南方向河口三角洲受海水的侵蚀,陆地面积不断减
少,由图可知,图②中东北方向三角洲面积最小,东南方向河口三角洲面积最大,应是最早年份河口陆地
的形态;图①中东北方向三角洲面积最大,东南方向河口三角洲面积最小,形成的时间最晚;图③④相
比,图③中东北方向三角洲面积较小,东南方向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由此判断,图③形成的时间早于图
④,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选C。
[14题详解】
1996年黄河经人工改道朝东北方向入海,老河口泥沙沉积作用减弱,海水侵蚀作用增强,使得老河口三角
洲面积不断减小,A正确;由上面分析,老河口陆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河流改道造成的,与黄土高原植
被的恢复、上游水库的冲淤、汛期流域降水的变化关系不大,BCD错误。故答案选A。
【点睛】黄河主要有4次大的改道。分别是:1934年8月,黄河于合龙处一号坝上决口,向东循毛丝坨、
老神仙沟入海,此后又分流为三股,经神仙沟、甜水沟和宋春荣沟入海。其中,1937-1947年,黄河此流路
不行水;1953年7月,由于原黄河河道淤积严重,由人工开挖引河,引导黄河在小口子处入神仙沟,独流
入海。原河道逐渐淤塞。到I960年,黄河在入海口处分汉,并最终由老神仙沟入海;1964年1月,由于
凌汛等问题阻塞河道,影响下游孤岛等地,人为在罗家屋子附近爆破堤坝,引黄河水入刁口河。黄河在其
下游分汉入海。此河道行水十余年;1976年5月,在西河口处,人工截留黄河行清水沟入海。到1996年7
月,为了便利石油生产,在清水沟下游清八断面开辟汉河,使黄河由东南向折向东北方向入海,直至目前。
(2023年海南卷)冰川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外力作用,常形成不同类型的冰川地貌。科研
人员通过对典型冰川地貌的研究,可判断冰川的规模、运动方向及古气候环境。图中的羊背石是典型的冰
川侵蚀地貌景观,由于冰川侵蚀作用方式不同,迎冰面和背冰面坡度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冰川地貌)依据所学地理知识,判断该地貌景观目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内蒙古高原
13.(冰川作用)通过对羊背石的观察,可以直接判断()
A.古冰川发育的厚度B.古冰川运动的方向
C.古冰川作用的规模D.古冰川形成的时间
【答案】12.A13.B
【解析】12.羊背石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景观,冰川地貌主要分布于有冰川分布的地区,我国青藏高原
海拔高,有大量冰川分布,而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均基本没有冰川分布。因此该地貌景观目
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羊背石由于冰川侵蚀作用方式不同,迎冰面和背冰面坡度不同,因此可以根据杨蒋师坡度判断哪一侧
是迎冰面,哪一侧是背冰面,从而判断古冰川运动的方向,B正确;羊背石并不能反映古冰川发育的厚度、
古冰川作用的规模和古冰川形成的时间,ACD错误。故选B。
【点睛】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是中国地势最高的第三级阶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海拔高,冰川
广布。
(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某中学学生在山西省太行山青龙峡景区研学活动中发现,这里是典型高山
峡谷地貌,两岸岩壁直立,软硬岩层交互,陡壁下常有崩塌物堆积,崩塌物主要来自硬岩层。图是同学们
11.(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崩塌物主要来自硬岩层,是因为()
A.软岩受风化剥蚀更快B.硬岩的重力作用更大
C.软岩抗侵蚀能力更强D.硬岩水土流失更严重
12.(遥感(R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同学们提出的以下预防崩塌危害措施
中,不能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完成的是()
A.岩土变形预警B.危险岩体清除
C.气象水文预报D.游客行为监管
【答案】11.A12.B
【解析】11.软岩层岩性软,更容易被侵蚀,使得软岩层上部的坚硬的岩层失去支撑,在重力作用下崩塌,
A正确;重力作用受岩层所处高度的影响,与岩性没有关系,B错误;同等外力条件下,坚硬的岩层抗侵蚀
的能力更强,水土流失较软岩层更轻,CD错误。所以选A。
12.岩土变形预警可以运用GPS系统完成,A不符合题意;危险岩体清除需要用工程机械,地理信息系统
不能完成,B符合题意;气象水文预报可以运用RS系统完成,C不符合题意;游客行为监管可以运用RS系
统完成,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B。
【点睛】崩塌是指陡峻山坡上岩块、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突然的急剧的倾落运动。多发生在大于60。〜
70。的斜坡上。崩塌的物质,称为崩塌体。崩塌体为土质者,称为土崩;崩塌体为岩质者,称为岩崩;大规
模的岩崩,称为山崩。崩塌可以发生在任何地带,山崩限于高山峡谷区内。崩塌体与坡体的分离界面称为
崩塌面,崩塌面往往就是倾角很大的界面,如节理、片理、劈理、层面、破碎带等。崩塌体的运动方式为
倾倒、崩落。
(2023•福建•高考真题)沟口的冲出量与沟内残留物有关,2013,2019,2020年分别发生三次泥石流,
其降水依次下降,泥石流量分别为11.50、11.91、11.02平方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泥石流、滑坡)2013年冲出量较少是由于泥石流爆发前()
A.雨水冲刷作用较强B.河道弯曲程度减弱
C.沟口内空间较大D.土壤含水量较低
1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泥石流、滑坡)PQ切面堆积物为()
【解析】15.2013年为第一次泥石流,泥石流爆发前,沟口空间较大,可容纳的残留物较多,因而冲出量
较少,C正确;雨水冲刷作用强,残留物多,径流的搬运能力也强,冲出量大,A错误;河道弯曲程度弱的
话,洪水畅通,河流搬运能力强,携带的泥沙多,冲出量大,B错误;土壤含水量低,不易形成泥石流,D
错误。故选C。
16.由图方向1可知沟口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沟口西岸为侵蚀岸,东岸为沉积岸,泥石流形成的沉积
物在沟口的东西并不是对称分布的,C错误;泥石流形成的冲积物在沟口的东侧沉积多,故最高点偏东,B
错误;由于沟口的西侧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以侵蚀为主,沉积物的层面较平直,东侧以沉积为主,沉积面
凹凸不平,A正确,D错误。故选A。
【点睛】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是:地形陡峭,松散堆积物丰富,突发性、持续性大暴雨或大量冰融水的流出。
(2023年全国甲卷)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蚀粗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其过程如图左所示,
某科研小组通过比较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构建了风蚀粗化指数。该指数数值越大。
说明表层比浅层粗颗粒物含量越高。图右显示青藏高原南部(针对风蚀)采样点粗化指数的分布。
(1)【风蚀强度的变化】说明风蚀粗化过程中地表松散层风蚀强度的变化。
(2)【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指出图右所示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3)【影响风力侵蚀作用的因素】分析耕作对风蚀和风蚀粗化指数的影响。
(4)【荒漠化防治的措施】提出图右所示区域因地制宜风蚀防治措施。
【答案】
(1)随着风蚀粗化指数变大,粗颗粒物增多,风蚀强度逐渐减弱。
(2)分布特征:北大南小,西大东小。原因:南部和东部受到一定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植被较为
茂密,风力侵蚀作用较弱,风蚀粗化程度较小;北部和西部受高原内部冬季风影响较为强烈,降水较少,
植被以高寒草甸草原和荒漠为主,风力侵蚀作用强烈,风蚀粗化程度较大。
(3)耕作会产生耕作层,对表土的耕作会造成土壤结构松散,风蚀作用增强,耕作层造成地表松散层
变深,造成风蚀深度增加;耕作层表层和深层颗粒物较为均匀,风蚀粗化指数变小。
(4)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利用高原水资源和能源资源植树种草建立植被
防护体系;实施退牧环草工程和禁牧措施,规范采药等乱采滥挖行为。
【解析】
(1)由材料"风蚀退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和"该指数
数值越大。说明表层比浅层粗颗粒物含量越高"可知,随着风力侵蚀作用逐渐带走地表松散层的细小颗粒物,
粗颗粒物增加,造成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差异变大,表层粗颗粒物含量不断变大,
其风力启动速度变大,不易遭受风力侵蚀,故侵蚀强度逐渐减弱。
(2)根据图中粗化指数图例的反映,北部和西部圆圈较大,东部和南部圆圈较小,可得出区域风蚀粗
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北大南小,西大东小。风力侵蚀深受大气环流(降水量)、地表植被和土壤性质的
影响,故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能够受到一定夏季风深入的影响,降水量较多,植被较为茂密,且多为森
林植被,由此造成风力侵蚀作用较弱,风蚀粗化程度较小;而高原内部受到湿润气流影响微弱,气候干旱,
地表植被稀疏,受到风力侵蚀作用强烈,风蚀粗化程度较大。
(3)农田耕作形成耕作层,会破坏原来的土壤结构,使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增加,表层与浅层颗粒物
结构趋向于统一。由此造成风力侵蚀作用增强,侵蚀深度增加,但是人为平整土地的行为造成耕作层表层
和深层颗粒物较为均匀,风蚀粗化指数变小。
(4)青藏高原风力侵蚀作用增强首先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有关,重要的是人类活动的加剧,
如超载放牧、城镇化及土地利用、工业旅游业的发展等。因地制宜防治风蚀,首先需要根据区域不同地区
破坏的程度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坚持以自然保护区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进行生态治理与恢复:利用高原水资源和能源资源植树种草建立植被防护体系;实施退牧环草工程和禁牧
措施,规范采药等乱采滥挖行为。
(2023年湖南卷)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河与乙河发源于某山地两侧(如图)。某科研小组调研发现,甲河流经地区的岩石节理发育、压实等
成岩作用相对较弱。下表示意两条河流河源段测量点的水位高程。
113018113020/
测量点水位高程(m)
距河源的距离(km)
甲河乙河
0.0192190
0.5180179
1.0172172
1.5171169
2.0167167
2.5164166
3.0163162
3.5161155
4.0157154
4.5151153
5.0142152
(2)【河流袭夺现象】科研小组预测两条河流会发生袭夺。请判断袭夺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2)甲河袭夺乙河。甲河流经地区岩石质地较疏松,节理发育,抗侵蚀能力弱;甲河河源段整体
落差大,流水侵蚀能力强。
【解析】(2)袭夺是指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
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从图文材料信息可知,与乙河相比,甲河流经地区的岩石节理发
育、压实和成岩作用相对较弱,抗侵蚀能力弱,加上甲河河源段落差较大,河流下蚀和溯源侵蚀能力强,
因此甲河袭夺乙河。
(2023年湖南卷)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错是一种战略性稀有重金属。错资源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非洲,绝大多数由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
的三大供应商开发,消费集中在中国、欧洲和北美。莫桑比克错砂矿资源丰富,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
寒武纪火成岩。含错重砂矿物多在海岸带低潮线附近富集,1~3月在高潮线以上也有大量沉积。“一带一路”
背景下,某中资企业与莫桑比克合作开发错砂矿。下图示意采矿区及所在区域。
(2)【流水作用】含错重砂矿物厂3月在高潮线以上有大量沉积,请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2)1〜3月为当地雨季,成矿物质的来源地侵蚀作用强,河流对重砂搬运能力强,含错重砂矿物
多;飓风(旋风)、风暴潮多发,波浪向岸搬运能力强,含错重砂矿物容易被搬运至高潮线以上。
【解析】(2)材料信息表明,含错重砂矿物多在海岸带低潮线附近富集。说明错砂矿主要直接由海水沉积
作用富集形成,一般高潮线以下是海水运动(波浪等)最频繁的地带,含错重砂矿物1-3月在高潮线以上
有大量沉积,表明此时海水运动(波浪等)频繁越过高潮线之上,应是飓风(旋风)、风暴潮多发,大的波
浪越过高潮线向上搬运含错重砂矿物,并在之上沉积;同时,当地位于南半球10。~20。之间,属于热带草原
气候,:T3月为当地的湿季,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流速快,对成矿物质的侵蚀作用和砂搬运作用强,使
得进入沿岸海水的含错重砂矿物多,容易被波浪带入高潮线之上沉积。
(2023年湖北卷)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绵(竹)茂(县)公路属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于2009年9月9日正式动工,2022年
12月27日建成通车。公路起于绵竹市汉旺镇,沿绵远河上行,与茂北公路相接,全长56公里。沿线穿越
龙门山4条断裂带,岩石破碎,暴雨多发,地质灾害频繁,河道演变剧烈,水文条件复杂,给项目选线、
设计和施工建设带来严重影响。图左示意绵茂公路位置,图右示意绵茂公路局部景观。
▲4969山峰及高程/m〉―河流®县级行政中心
---绵茂公路•::::大熊猫国家公园
(1)【河流地貌的变化】分析震后绵茂公路沿线河床发生的变化及形成原因。
(2)【交通线路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绵茂公路不可避免地要穿越大熊猫国家公园,工程该如何协
调建设与保护的关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3)【交通线路建设】该工程攻克了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创造了又一个中国奇迹,被新华社评为2021年度
“大国工程”。假设你是评委,请你给出推荐理由。
【答案】
(1)变化:河床下切,坡度更陡,危岩峭壁增加;多堰塞湖,宽窄交替。原因:地震导致山体岩石破
碎,抗蚀能力减弱,流水侵蚀增强;诱发滑坡、泥石流堵河,形成堰塞湖,局部水位上升,河面展宽,宽
窄交替。
(2)协同多部门,建立有序的管理机制,统筹交通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规划路径时尽量以桥梁、
隧道代路,减少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分割;施工期间减少破坏林地、渣土堆放,控制施工时间和范围;运行
时加强巡护,控制车速,在大熊猫活动期间可以局部封路。
(3)攻克了若干设计、工程与运维技术难题;实现了交通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统筹;为生态脆弱地区基
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提供中国经验;通过保护"国宝"熊猫,展示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体现中国智慧、中
国力量。
【解析】
(1)变化及原因:汶川地震震级高破坏性强,地壳运动强烈,地震导致山体岩石破碎,抗蚀能力减弱,流
水侵蚀增强,导致河床下切可能增强,河岸坡度变陡,危岩峭壁增加;由于地震导致的滑坡、泥石流增多,
滑坡、泥石流导致堰塞湖增多,局部河段水位上升,河面变宽,河道宽窄交替变化。
(2)协同林业等多部门,建立有序、有效的管理机制,统筹交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规划交通线
路时尽量减少影响生态环境,以桥梁、隧道代路,减少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分割、干扰;施工期间减少破坏
林地、渣土堆放,减少破会大熊猫的生活环境,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和施工范围;交通线路运行时,要加强
巡护,控制车速,及时监测交通线路运行对大熊猫生活的影响;在大熊猫活动期间可以局部区域封路,停
止施工,减少对大熊猫生活活动的影响。
(3)由材料可知沿线穿越龙门山4条断裂带,岩石破碎,暴雨多发,地质灾害频繁,河道演变剧烈,水文
条件复杂,给项目选线、设计和施工建设带来严重影响,该工程攻克了若干设计、工程与运行、维护技术
上的难题;沿线通过大熊猫国家公园,实现了交通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统筹;线路成功的建设,为生态脆弱
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提供中国经验;通过保护"国宝"熊猫,展示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体现中国智
慧、中国力量、体现了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
(2023年北京卷)17.近年来,中国在农业领域为巴哈马国提供相关技术支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风成地貌;地貌的观察)简述卡特岛的形态特征,并说出图中所示的风对该岛形成所起的作用。
【答案】
(2)岛屿陆地部分总体沿西北-东南走向延伸呈长条状堆积体,地势较低;东北部坡度较陡,西南部坡度较
缓。图中所示风向为东北风,并引起海水运动,海水及风力对东北部产生侵蚀作用,形成陡坡;西南部为
背风坡,受海水和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缓坡。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中国在农业领域为巴哈马国提供相关技术支持等信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地形特
征描述,风对地貌的影响,农业发展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径等相关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
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小问2详解】
由左图反映的岛屿整体形态可知,岛屿陆地部分总体沿西北-东南走向延伸呈长条状堆积体,由右侧剖面图
可知,岛屿地势较低,且东北侧与西南侧坡度差异较大,东北侧较陡,西南侧较缓。图中风向与西北指向
标垂直,故可知风向为东北风,东北部受海浪和风力侵蚀作用,坡度较陡,西南坡位于背风坡,受海浪和
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缓坡。
(2023年山东卷)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左为滇池流域示意图。海口河为滇池湖水的惟一出口,元代以来多次疏浚。明代,滇池南岸有大量
移民迁入,水稻种植面积逐渐增加。清代,人们在柴河下游相继开挖了十余条沟渠。明清时期,柴河三角
洲面积显著扩大。图右示意明清时期柴河三角洲的聚落分布。
(1)(河流堆积地貌)说明明清时期人类活动对柴河三角洲面积扩大的影响。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分析与A区域相比,B区域聚落密度大的原因。
【答案】(1)开垦耕地,破坏了植被,是河流含沙量增大,三角洲沉积泥沙量增多;开挖沟渠,利于地
表水流动,带入三角洲沉积的泥沙量增多。
(2)A区域位于河流下游,地势更为地平,水流不畅,多洪涝灾害;河汉越多,耕地更为破碎;而B地地
势更高,洪涝灾害的隐患更小,同时土地更加集中成片,利于耕作。
【解析】
【分析】本题以明清时期柴河三角洲的聚落分布为材料,设置2道小题,涉及三角洲的形成、聚落的发展
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
学科素养。
【小问工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明代,滇池南岸有大量移民迁入,水稻种植面积逐渐增加。开垦耕地,破坏了植被,是河
流含沙量增大,三角洲沉积的泥沙量增多;清代,人们在柴河下游相继开挖了十余条沟渠,破坏了表土,
同时利于地表水流动,带入三角洲沉积的泥沙量增多。
【小问2详解】
读左图可知,柴河自南向北注入滇池,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A区域位于河流下游,地势
更为地平,水流不畅,多洪涝灾害;月接近河口,河汉越多,耕地更为破碎,不利于耕作;而B地地势更
高,排水条件更好,洪涝灾害的隐患更小,同时土地更加集中成片,利于耕作。
(2023年山东卷)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M乡位于我国西南山区,其集镇区由上下两片区组成(图左)。上片区主要为居住区,居民多从事农业
活动;下片区为乡政府所在地,居民主要从事联系松散的非农业活动,图右示意下片区居民主要收入来源。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从下片区内的河流一级阶地经过。
(1)(地形剖面图)图中示意图10中AC一线的地形剖面,在虚线框内将缺失部分补充完整。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西南山区某乡镇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城市辐射功能、服
务业的发展方向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
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作图时要注意以下两点:①河流所在地海拔比河岸要低。②茶马古道从下片区内的河流一级阶地经过,阶
地上地形较为平坦,因此茶马古道所在地应为一平坦地形。如图:
(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音河流域位于盛行西风的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地区。巴音河在宗务隆山以南形成了大面积的冲洪积
扇;2015年12月,当地对该区域巴音河出山口长约4km的河道进行了硬化。图a示意巴音河冲洪积扇及周
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图b示意图a中P1,P2两点之间的水文地质剖面。
97°20'E97°30'E
N
O
CM
。
。
N
O
I
。
。
3000-1南偏西
新
2900-1
2800-
g2700-
|26。。』
2500
2400-2.5km
图n沙丘?断层在粘土三]砂砾石老
例〜地下水三砂岩三砾岩三泥岩
(1)(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分析图a中布赫特山西南麓山前区域发育较大面积沙丘的主
要成因。
(2)(背斜、向斜的成因与形态)如图b所示,巴音河河道所在区域地下水含水层明显较厚,且在河道以南
出现地下水溢出。请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形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
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指出巴音河出山口段河道硬化对其下游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答案】①布赫特山以西地区细粒碎屑物质丰富;受盛行西风搬运,形成风沙流;受西北-东南走向的布赫
特山脉阻挡,叠加山丘北侧局地地形影响,有利于沙丘发育和存续。
⑵含水层较厚的原因:此区域为向斜构造,利于冲洪积物堆积;断层加剧凹陷,进一步增加冲洪积物堆积
厚度,导致含水层明显增厚。
地下水在河道以南溢出的原因:德南隆起是背斜构造,阻挡地下水水平运动,抬升地下水位;地下水通过
河道南侧断层处形成的通道,溢出地表。
⑶影响:造成地下水水位抬升。
理由:该段硬化河道减少了出山口区河水下渗,加大了向下游的径流量;下游河段下渗量增大。
【分析】本大题以巴音河流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背斜、向斜
的成因与形态、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
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素养。
【详解】(1)沙丘发育原因类问题需要从沙丘的沙源、动力因素、阻挡因素三方面考虑。结合巴音河冲洪
积扇及周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可以看出,布赫特山以西地区冲积平原广布,细粒碎屑物质丰富,提供沙源;
该地处于盛行西风带,受盛行西风搬运,形成风沙流;最后受西北-东南走向的布赫特山脉阻挡,风力携带
沉积物过程中不断减速堆积在山前。
(2)结合材料要求从地质构造角度进行分析。含水层较厚的原因与该位置的向斜地质构造相关,向下凹陷
的1构造利于冲洪积物堆积;加上周围的断层加剧凹陷,进一步增加冲洪积物堆积厚度,地下水淤积导致
含水层明显增厚。地下水在河道以南溢出的原因与该位置的背斜地质构造相关,德南隆起是背斜构造,向
上凸起的背斜可以阻挡地下水水平运动,抬升地下水位,当地下水运动至地河道南侧断层处通过断层形成
的通道溢出地表。
(3)河道硬化对其下游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主要从下渗作用的变化角度分析。巴音河出山口段河道硬化使
得该段河流下渗量减少,加大了向下游的径流量;下游河流水量增大,下游河段下渗量增大,导致地下水
水位抬升。
(2023•福建•高考真题)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生物化石、环境沉积对于研究地质变迁历史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沉积物中常含有古生物化石。距今
约135万年前澳大利亚果累一达令盆地内形成巨大古湖古湖经由P处入海。后因气候变化,古湖萎缩,至
现代形成墨累一达令河。该地气候一直呈现干湿交替的状况。甲乙两处分别有沉积层,其中黏土层一般在
淡水环境中形成,石灰岩层一般在咸水环境中形成,风成砂岩形成时气候较于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甲
56-||■风成砂岩
-风成砂岩
44----------
42-_一-石灰岩
45□一黏土层
注乙地的石灰岩厚度比甲地的厚
⑴(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河流堆积地貌)根据自然条件(岩层特点)分析,推测古河干旱化,和古河干
涸过程中甲处比乙处先露出海面的依据。
⑵(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河流堆积地貌)由于P处海拔较高古湖曾无排泄口,后来古湖冲破P处排泄入
海,请从内外力角度,分别分析对古湖南流入海的影响。
⑶(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河流堆积地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研究表明P处北侧附近没有海洋入侵
的痕迹,现作为野外科考队,欲寻找证据证明,请从2个方面分别论证说明。
【答案】(1)自下往上,由粘土层到石灰岩层的变化,说明湖水减少(变咸);再到风砂层,说明湖水变干(由
湖相沉积变成风砂相沉积)。
甲地石灰岩层顶部海拔高于乙地,表明露出湖面时甲地海拨高于乙地。(或甲地石灰岩层厚度小于乙地,表
明甲地先于乙地停止沉积。)
⑵流水侵蚀(流水下蚀,冲刷,外力侵蚀)
构造活动(地壳运动,构造运动)
P地下游水位低于上游水位(P地以上河段地壳上升,P地以下河段地壳下降或者P处海拔比上游河流或者
湖泊水位低)一要突出河段。
⑶化石:在P点北侧附近寻找海洋生物化石,均为陆地生物化石(没有海洋生物化石、遗迹或遗骸)
古海岸线:在P点南侧(北侧)寻找古海岸线(或替代海岸线的事物,如贝壳堤等),南侧海岸线海拔低于
北侧(或北侧没有海岸线)
沉积特征:在P点北侧寻找海洋沉积剖面,没有海相沉积(沉积岩层没有海水作用的痕迹)
【分析】本题以海陆变迁为背景材料,涉及到地质变化过程的描述、内外力作用、地质历史演变等知识,
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图无图名解析不一定正确。
【详解】(1)由图可知,自下往上,由粘土层到石灰岩层的变化,而黏土层一般在淡水环境中形成,石灰
岩层一般在咸水环境中说明湖水减少,变咸;再到风砂层,而风成砂岩形成时气候较干早,说明湖水变干,
由湖相沉积变成风砂相沉积。由图可知,甲地石灰岩层顶部海拔高于乙地,表明露出湖面时甲地海拨高于
乙地,且由图可知甲地石灰岩层厚度小于乙地,表明甲地先于乙地停止咸水沉积。综合上面分析可推古河
干涸过程中甲处比乙处先露出海面。
(2)P地下游水位低于上游水位,由于受内力作用的构造活动,如地壳运动,导致p地以上河段地壳上升,
P地以下河段地壳下降,地势落差变大,流水侵蚀、冲刷,下切加剧,使p处河段变深,使得古湖外泄出海。
(3)从化石角度看:在p点北侧附近可以寻找化石,均为陆地生物化石,寻找不到海洋生物化石;从古海
岸线角度看:在P点附近寻找古海岸线,寻找能够代表古海岸线的地理事物,如贝壳堤等,进一步对比P
点南侧海岸线海拔与北侧湖相沉积层的海拔,南侧海岸线海拔低于北侧;湖相沉积层角度看:在P点北侧
寻找沉积剖面,没有海相沉积物,沉积岩层没有海水作用的痕迹,就表明p处北侧附近没有海洋入侵。
模拟题
年局考
2023
选择题
一、
为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20000台纺织机械钣金件及机加工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2024年吡唑啉酮项目申请报告范稿
- 玉米新组合相关行业投资规划报告
- 中大型重载轴承相关行业投资规划报告范本
- 河北美术学院《影视广告赏析》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美术学院《版式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法律培训服务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战略布局建议报告
- 2025届内蒙古开来中学高三下第一次测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银川市第三中学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山西省太原五中高考英语三模试卷含解析
- 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护理
- 中医治疗肾病的
- 《外科学颅脑脑疝》课件
- 社区法律顾问法律知识讲座
- 货币的起源、发展、演变和货币的面值
- 古代汉语(全套课件)pdf
- 2019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单词表带音标
- 《西汉海昏侯大墓》课件
- 生产计划试题B及答案
- 儿科对桡动脉采血失败原因分析品管圈鱼骨图柏拉图
- 初中校长培训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