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九年级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中考九年级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中考九年级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中考九年级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中考九年级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九年级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阅读选文,完成下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

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

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

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

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公将鼓之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宁以吾身代友人命皆以美于徐公

D.贼既至,谓巨伯曰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②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

4.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选文甲中蕴含着一个人生准则,请你概括出来。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一准则的理解。(4分)

②荀巨伯可称为甲文中的“贤者”,请从甲文中找出一整句原文,加以证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

舜发于胱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

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①夏台,文王囚差里,晋重耳奔②

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

胆于坐坐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

采,折节③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

种不如蠡;填抚④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

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节选自《史记口越王勾践世家》

【注】①系:拘囚。②奔:逃亡,出走。③折节:屈己下人。④填抚:镇定安抚。

5.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劳其筋骨__________________

②衡于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人恒过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由是观之

②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9.简要分析越王勾践最终能反败为胜的原因。

古诗文阅读

小文整理苏轼的诗文,发现他与“月”有着不解之缘,请参与探究。

【材料一】

诗句出处

_______?_______P《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苓交横,盖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材料二】

阳关曲・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材料三】

游白水书付过②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缱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

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③,火甚,彳免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④中流,掬弄珠璧⑤。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注释】①【材料二】创作于徐州,苏轼刚刚与苏辙重逢,又将离别。②【材料三】是苏轼贬官惠

州(今广东省惠州市)时所作。③山烧:火烧云。④汰:水波。⑤珠璧:指水中月影。

10.请将【材料一】中的诗句补充完整。

11.同样写“月”,【材料一】【材料二】中的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分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若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暮云收尽溢清寒。

12.阅读【材料三】,回答小题。

⑴参考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重点词方法解释

查阅字典法:①dfi越过,度过;②d£i限度;

使仰咚数谷①

③du6估计,推测;④du6衡量

顾影颓然参考成语:瞻前顾后②

其源殆可熟物关注活用:苦其心志③

⑵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折处辄为潭深者缱石五丈不得其所止

⑶小航想去惠州旅游,请结合【材料三】的景物特点,向他推荐白水山。

13.苏轼笔下的“月”蕴含了哪些情感?请结合三则材料进行分析。

阅读

【甲】

再下第0]孟郊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

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乙】

登科后皤]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丙】

王子安

[清]蒲松龄

王子安,东昌名士,困于场屋。入闱后,期望甚切。近放榜时,痛饮大醉,归卧内室。忽有人白:

“报马来。”王踉跄起日:“赏钱十千!”家人因其醉,诳而安之曰:“但请睡,已赏矣。”王乃眠。

俄又有入者曰:“汝中进士矣!”王自言:“尚未赴都,何得及第?”其人曰:“汝忘之耶?三场毕

矣。”王大喜,起而呼曰:“赏钱十千!”家人又诳之如前。又移时,一人急入日:“汝殿试翰林,

长班在此。”果见二人拜床下,衣冠修洁。王呼赐酒食,家人又绐之,暗笑其醉而已。久之,王自念

不可不出耀乡里,大呼长班,凡数十呼无应者。家人笑曰:“暂卧候,寻他去。”又久之,长班果复

来。王捶床顿足,大骂:“钝奴焉往!”长班怒曰:“措大无赖!向与尔戏耳,而真骂耶?”王怒,

骤起扑之,落其帽。王亦倾跌。

妻入,扶之曰:“何醉至此!"王曰:“长班可恶,我故惩之,何醉也?”妻笑曰:“家中止有

一媪,昼为汝炊,夜为汝温足耳。何处长班,伺汝穷骨?”子女皆笑王醉亦稍解忽如梦醒始知前此之

妄。然犹记长班帽落。寻至门后,得一缨帽如盏大,共疑之。自笑曰:“昔人为鬼揶揄,吾今为狐奚

落矣。”

异史氏曰:“如此情况,当局者痛哭欲死,而自旁观者视之,其可笑孰甚焉。王子安方寸之中,

顷刻万绪,想鬼狐窃笑已久,故乘其醉而玩弄之。床头人醒,宁不哑然失笑哉?顾得志之况味,不过

须臾;词林诸公,不过经两三须臾耳,子安一朝而尽尝之,则狐之恩与荐师等。”

(节选自《聊斋志异•王子安,》有删改)

14.甲乙两首诗歌都是孟郊参加科考之后的感怀诗,但抒发的情感却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内容具体

分析。

15.字词理解是读懂文言文的基础,请你一起来梳理“文言小秘诀”。

文言现象原文词句温馨提示解释

古字通假家中止有一媪止增笑耳(蒲松龄《狼》)

古今异义向与尔戏耳便扶向路(陶渊明《桃花源记》)

然犹记长班帽落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诸葛亮《出师表》)

一词多义

宁不哑然失笑哉公欣然曰(《世说新语•咏雪》

……的样子

16.用“/”给丙文的划线句断句。(限断三处)

子女皆笑王醉亦稍解忽如梦醒始知前此之妄

17.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热衷功名的王子安,久困考场多年,由于家人对他期望过高,使得他在放榜前,先用酒将自己

麻醉,以逃避“候榜”时的煎熬。

B.王子安梦中科举高中时屡屡说“赏钱十千”,可见他家境富贵。

C.王子安幻境中想到的是''自念不可不出耀乡里,大呼长班”,这说明当时的一些士子图谋的乃

是个人名利和虚荣。

D.鬼狐是因为同情王子安的坎坷遭遇,所以想成就王子安的科举仕途之路,因而托梦提前告诉他。

18.小语同学看到孟郊、王子安的科举经历,联想到《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喜极而疯,不禁痛斥

万恶的科举制度。请结合原文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科举制度的认识。

【链接材料】

“学而优则仕”,古人大多通过读书参加科举考试走上仕途,实现阶层跨越。如我们熟悉的欧阳

修,他23岁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又如贫

寒出身的范仲淹,26岁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哪怕经历“庆历新政”的失败,依然怀有“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阅读

礼记•学记(节选)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

尸①,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

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

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注释】①祭祀中的主祭祀师。

19.根据提示推测字意。

方法关联解释

故人不独亲其亲当其为师,则弗臣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迁移

易如反掌先其易者_________

成语关联

及:①赶得上②达到③等

查字典法及其久也

20.根据上下文推测,画横线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凡是学习的方法,严厉的老师是最难做到的。

B.凡是学习的方法,以尊敬教师最难做到。

21•【通句读】用“/”给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

22.【鉴其言】赏析下列句子的手法及作用。

句子: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23.【悟其理】《说文解字》中有言:学,觉悟也。请联系本文内容和《送东阳马生序》,谈谈你对“善

学”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周本,舒州宿松人,汉南郡太守瑜之后。瑜葬宿松,即墓为祠,子孙居其旁者,犹数十家。本少

孤,羁贫,有勇力,尝独格虎杀之。

吴武王起,隶帐下,勇冠三军,每奋跃先登,蒙矢石,身无完肤。战罢,辄自烧铁烙其创,食饮

言笑自如。累迁至淮南马步使。武王取江西,抚州刺史危全讽率诸州兵十万来争其地,屯象牙潭,楚

人围高安以援全讽。江西守将刘威警书至,武王谋可将者,列官严可求荐本。时本从军攻苏州不能下

耻之称疾卧家。可求自往强起本,本曰:“吴门之役,非贼果强,徒以我将帅权轻,下皆专命,故无

功。今必见起,勿用偏裨乃可。”许之,得精卒七千,昼夜兼行。武王初命之解高安围,本曰:“楚

人非欲下高安,第为全讽声援尔。今先败全讽,楚人必弃高安走,何足击哉?”

乃驰至象牙潭,急击之,大破其军,擒全讽,楚人亦遁,吉州刺史、信州刺史皆弃城去,江西之

地始定。本之初至也,即挥兵进。刘威欲留宴犒,不许。或曰:“敌兵盛,宜审观形势,何遽如此?”

本日:“贼众加我十倍,使我兵知之,战先夺气矣,急乘其锋用之,乃可有功。”已而果如所料。武

王奇其能,遂用为信州刺史。

24.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少孤孤:孤独

B.辄自烧铁烙其创创:伤口

C.屯象牙潭屯:驻扎

D.武王谋可将者谋:商议

2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时本从军攻苏州不能下耻之称疾卧家

A.时本从军攻/苏州不能下/耻之/称疾卧家

B.时本从军/攻苏州不能下耻之/称疾/卧家

C.时本从军攻苏州不能/下耻之/称疾/卧家

D.时本从军攻苏州/不能下/耻之/称疾卧家

26.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本曾独自杀死老虎,也在战斗中表现出了勇猛的战斗力。

B.周本认为吴军将领权力太过分散,导致最终没有攻下苏州。

C.周本拒绝了刘威的宴饮,认为此时应先去了解敌人的情况。

D.周本展现出优异的军事才能,获得了吴武王的欣赏和起用。

27.请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贼众加我十倍,使我兵知之,战先夺气矣,急乘其锋用之,乃可有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修,幼敏语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①。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篇中,读而

心慕焉。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

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

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因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以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

述,不求声誉,宽简③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④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

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①嶷(y1然有声:人品超赞而享有声誉。②机阱:陷阱。③宽简:宽松简易。④便:安逸,

安适。

28.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书辄成诵”与“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醉翁亭记》)中的“辄”意思相同,可

译为“就”。

B.成语“三更半夜”的“更”指古代计时单位,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但依据语

境,这里“晚更号六一居士”的“更”应该是“更换,改变”的意思。

C.“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中的“而”和“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中的“而”用法不

同。

D.“不为苟急”和“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的“为”意义相同。

29.下列选项中,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句胜数

B.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

C.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

D.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

3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语句的大意。

谓文章止以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31.结合选文内容,请你从“为人”和“为政”两方面评价欧阳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过百龄传

秦松龄

①百龄名文年,生而颖慧,好读书。十一岁时,见人弈,则知进击退守之法。与人弈,辄胜,由

是,无有不奇百龄者。

②时叶阁学台山先生,善弈,过锡山,求可与敌者。诸乡先生以百龄应召,至则尚童子也,叶公

奇之。及与弈,叶公辄负。诸乡先生耳语百龄曰:“叶公显者,若当阳①负,何屡胜?”百龄怫然日:

“弈固小技,然枉道媚人,吾耻焉。况叶公贤者也,岂以此罪童子耶?”

③不几年,学成。京师公卿闻其名,以书邀,遂至京师。国手林符卿,见百龄年少,意轻之。一

日,诸公卿会饮,林君谓百龄日:“吾与若同游京师,未尝一角技。今愿毕其所长,博诸先生欢。”

百龄固谢不敢,林君益骄,益强之,遂对弈。凡三战,林君三北。百龄遂名噪京师。

④适居停主②某锦衣③,以事系狱。或谓百龄曰:“君为锦衣客,须谨避,不然,祸将及。”百

龄毅然曰:“锦衣遇我厚,今有难而去之,不义。且吾与之交,未尝干以私,祸必不及。”时同客锦

衣者悉被系,百龄竟免。

⑤噫,若百龄者,仅谓之弈人乎哉!

(节选自《虞初新志》,有删改)

[注释]①阳:通“佯”,假装。②居停主:出租房屋的人。③锦衣:锦衣卫官员。

3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求可与敌者敌:匹敌B.以此罪童子耶罪:怪罪

C.林君三北北:败北D.祸必不及及:赶上

3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与人弈,辄胜,由是,无有不奇百龄者。

⑵百龄固谢不敢,林君益骄,益强之,遂对弈。

34.文末作者感叹,“若百龄者,仅谓之弈人乎哉!”此话有何言外之意?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理

解。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答题。

【甲】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

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乙】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②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③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丙】任末①好学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

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④自照。观书每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

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

尸走肉耳。”

【注释】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籍。③庵:茅草小屋。④麻蒿: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35.【甲】文中的“权”指的是(填人名),苏轼在《江城子口密州出猎》中称其为

“”;【乙】文中的语录均选自《》一书。

36.理解加点字词。

见彳主事耳_________

37.下列加点词与“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之”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B.思援弓缴而射之

C.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D.或依林木之下

3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蒙辞以军中多务。

39.下列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门徒)经常用衣服换走任末的干净衣裳。

B.(任末)经常用衣服换走门徒的干净衣裳。

C.(门徒)经常用干净衣服更换任末的衣裳。

D.(任末)经常用干净衣服更换门徒的衣裳。

40.三篇文章都提到了学习(读书)的重要性。【甲】文中,孙权认为通过读书能,进而

获益;【乙】文第③句提到了学习能够收获“丙】文中任末年少求学时“”

的态度,强调了好学的重要性,而他临终时以“”来比喻不学习的人,也形象地印证

了【甲】文中孙权“不可不学”的观点。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各题

【甲】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乙】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

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丙】

五台山有鸟,名寒号虫……当盛暑时,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

际,毛羽脱落,索然如毂雏①,遂自鸣曰:“得过且过。”嗟夫,世之人中无所守者,率②不甘湛涪

乡里,必振拔自豪,求尺寸名,诧九族侪类③,则便志满意得,出肆入扬,以为天下无复我加矣。及

乎稍遇贬抑,遽若丧家之狗,垂首帖耳,摇尾乞怜,惟恐人不我恤。视寒号虫何异哉?

(选自《南村辍耕录》,有删减)

【注释】:①毂雏:待哺雏鸟。②率:大都。③湛涪:沉浮。④诧九族类:夸耀于亲族朋辈。

41.【甲】诗出自郑燮写的《》,【乙】文出自(人名)写的《爱莲说》。

4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比至深冬严寒之际()遽若丧家之狗()

43.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4.根据【甲】【乙】【丙】三则诗文的内容,完成下表。

篇目“物”的表现人的品性

【甲】咬定青山不放松

,,

【乙】a洁身自好

当羽毛色彩艳丽时,自鸣得

【丙】思;O

意志薄弱

(用自己的话概括)

45.【甲】诗中的“竹”和【乙】文中的“莲”皆是有操守的君子形象,两位作者对此都表达了

之情;【丙】文中“无所守者”的具体表现是:稍有成绩便忘乎所

以;o(用自己的话概括)

作者对这类人的态度是O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哪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

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

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

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

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但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

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苍颜白发,颓

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

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

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4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不绝人鸟声俱绝深恶痛绝艰苦卓绝

B.醉翁之意山林之乐君子之交不速之客

C.发而幽香发矢十中八九发扬光大千钧一发

D.晦明变化淡泊明志耳聪目明明察秋毫

4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

②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4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一

A.选文惜墨如金,首句“环滁皆山也”就写尽了滁州环山的特点,举重若轻,今人叹服。

B.选文用对偶句写景,用散句收束,做到了在整齐中寻求变化,抑扬顿挫,音韵谐美。

C.在太守看来,滁人的自在出游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更多了一些自信和得意。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核心句,表明“乐”是表像,“醉”是根本。

49.结合上文和下面两则材料,说说袁枚和林则徐的行为,分别体现了欧阳修的哪种“乐”?

【链接材料一】

余(袁枚)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①,则飞泉一亭为之也。登山大半,飞瀑雷震,

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余,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

踞②,可偃③仰,可放笔砚,可滴茗④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⑤,置几席间作玩。

(节选自《峡江寺飞泉亭记》)

注:①意难决舍:思想感情上难以丢开。决舍,丢开。决,同诀,分别。②箕踞(jI3tl3种坐

的姿势。随意伸开两腿,形状像簸箕。③偃(yan)仰卧。④渝茗(yu©ming:)烹茶。渝,煮。⑤

九天银河:指瀑布。

【链接材料二】

十二年,(林则徐)调江苏巡抚。吴中涛①(jidn)饥,奏免逋感)(bufS)筹抚恤。前在

藩司任,议定赈务章程,行之有效,至是仍其法,宿弊一清。赈竣,乃筹积谷备荒,万民皆应。

(节选自《清史稿口林则徐传》

注:①海:再,一次又一次。②逋赋:未交的赋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清,字去瑕,洛州曲周人也。初事唐为宁卫指挥使。后事晋为奉国都虞候。安从进①叛襄州,

从高行周②攻之,逾年不能下,清谓行周曰:“从进闭孤城以自守,其势岂得久邪?”因请先登,遂

攻破之。开运二年冬,从杜重威③战阳城,清以力战功,为步军之最,加检校司徒。是冬,重威军中

渡桥南,虏军④其北以相拒,而虏以精骑并西山出晋军后,南击栾城,断晋饷道。清谓重威曰:“晋

军危矣!今去镇州五里,而守死于此,营⑤孤食尽,将若之何?请以步兵二千为先锋,夺桥开路,公

率诸军继进以入镇州,可以守也。”重威许之,遣与宋彦筠⑥俱前。清与虏战败之夺其桥。是时,重

威已有二志,犹豫不肯进,彦筠亦退走,清曰:“吾独死于此矣!”因力战而死。年五十三。

(选自《新五代史•列传》

【注释】①安从进:五代时期大臣。②高行周:五代名将,顺州刺史高思继之子。③杜重威:又

名杜威,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大臣。④虏:指少数民族契丹。⑤营:军队,军营。⑥宋彦筠:五代王公,

雍丘(今河南杞县)人。

5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从高形周攻之②逾年不能下

③将若之何④夺桥开路

5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初事唐为宁卫指挥使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B.清以力战功策之不以其道

C.将若之何何陋之有

D.吾独死于此矣至于负者歌于途

52.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从进闭孤城以自守,其势岂得久邪?

②重威许之,遣与宋彦筠俱前。

53.顾炎武曾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贵。”你认为王清有哪些“勇担责任”的表现,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砌街记

范暮(mo)(宋)

太、少二城,坤维大都会,市区栉比,衢隧棋布。而地苦沮沏①,夏秋霖潦,人行泥淖中,如履

胶漆;既晴,则蹄道辙印,隐然纵横,颇为往来之患。绍兴十三年,鄱阳张公镇蜀,始命鬟②之,仅

二千余丈。后三十四年,吴郡范公(成大),节制四川,为竟其役。鸠工命徒,分职受任,程督有方,

尺寸有度。费出于官,而不以及民;日縻以食,而人竞力作。未几告成,以丈计者三千三百有六十,

用暨二百余万,为钱二千万赢。率一街之首尾立两石以识广狭,凡十有四街。然后,雨不乘橇,骑

不旋泞,徐行急趋,俱从坦夷。父老相与谓曰:“周道如砥,其尚见于斯乎!”

昔者子产③徒以乘舆济人于流消④,而弗修梁。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夫善为政者,缓急

有序,大小毕举,未有治其急而忽其缓,志其大而略其细者。吴郡范公之于蜀,药伤补败,苗耨发

栉,无一不用其力。至道路之政,世所谓缓且细者,亦整治如此。百世之下,四方之人入其境,仰公

之贤,推此以考其政绩,尚可仿佛云。

(选自《四川通志》卷四H,有删减)

【注释】①沮沏jtirM氐湿之地。②臂Pi,用砖砌(街)。③子产:春秋时郑国宰相。④漆消zh©n

wei,潦水与滴水,源于河南郑州。

5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为往来之患患:忧患,弊病

B.为竟其役竟:竟然

C.周道如砥砥:磨刀石,比喻平坦

D.仰公之贤仰:敬仰、仰慕

55.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然后,雨不乘橇,骑不旋泞,徐行急趋,俱从坦夷。

②未有治其急而忽其缓,志其大而略其细者。

56.文末引用子产的故事,有何用意?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顷襄王以歇为辩,使于秦。

黄歇受约归楚,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秦留之数年。楚顷襄王病,太子不得归。而楚太子与

秦相应侯善,于是黄歇乃说应侯曰:“相国诚善楚太子乎?”应侯曰:“然。”歇曰:“今楚王恐不

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若不归,则

咸阳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愿相国孰虑之。”应侯以

闻秦王。秦王曰:“令楚太子之傅先往问楚王之疾,返而后图之。”黄歇为楚太子计曰:“秦之留太

子也,欲以求利也。今太子力未能有以利秦也,歇忧之甚。而阳文君子二人在中,王若卒大命,太子

不在,阳文君子必立为后,太子不得奉宗庙矣。不如亡秦,与使者俱出;臣请止,以死当之。”楚太

子因变衣服为楚使者御以出关,而黄歇守舍,常为谢病。度太子已远,秦不能追,歇乃自言秦昭王曰:

“楚太子已归,出远矣。歇当死,愿赐死。”昭王大怒,欲听其自杀也。应侯日:“歇为人臣,出身

以徇其主,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楚。”秦因遣黄歇。歇至楚三月,楚顷襄王卒,

太子完立,是为考烈王。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选自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

有删改)

57.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相国诚善楚太子乎与……交好

B.愿相国孰虑之仔细

C.常为谢病道歉

D.出身以徇其主同“殉”

58.解释文中划线句。

①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

②不如亡秦,与使者俱出;臣请止,以死当之。

59.司马迁称赞春申君曰:“何其智之明也!”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这句话。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萧何追韩信

信数与萧何①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②,上不我用,即

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

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日:“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

所追者谁?”曰:“韩信也。”上复骂曰:“声林二老四土及公生也强里声.正■雪”何日:“诸将易

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

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日:“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

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日:“吾为公以为将。”何日:“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

(选自《史记口淮阴侯列传》有删改)

【注解】①萧何:刘邦的丞相。②上:与下文的“王”同指汉王刘邦。

60.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不正确一项是()

A.“亡”是指事字,“逃亡、逃离”的意思。由此可以推断,“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中的“亡”

可理解为“逃亡”。

B.成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中的“度”是“推测、估计”的意思,由此推断,“信度何

等已数言上”中的“度”也可以解释为“估计、推测”。

C.“不及以闻”和“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中“以”的含义、用法是一样的,都

是“把”的意思。

D.“若所追者谁”中的“若”有“好像”“比得上”“你”等义项,依据前后语境,此处应选

“好像”之义。

6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B.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C.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D.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6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63.选文讲述的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文末“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

耳”一句蕴含着萧何怎样的态度?你觉得萧何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苏峻乱①,诸庾逃散。庾冰时为吴郡,单身奔亡。民吏皆去,唯郡卒独以小船载冰出钱塘口,«

窿②覆之。时峻赏募觅冰,属。所在搜检甚急。卒舍船市渚,因饮酒醉还,舞棹向船曰:“何处觅庾

吴郡?此中便是。“冰大惶怖,然不敢动。监司见船小装狭,谓卒狂醉,都不复疑。自送过浙江,寄

山阴魏家,得免。后事平,冰欲报卒,适其。所愿。卒曰:“出自厮下,不愿名器。少苦执鞭,恒患

不得快饮酒,使其酒足馀年,毕矣。无所复须。”冰为起大舍市奴婢使门内有百斛酒终其身。时谓此

卒非唯有智,且亦达③生。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苏峻乱:指晋成帝咸和二年,苏峻起兵叛乱。②建族(QUChd)用竹子或苇编织而成

的竹席。③达:通达

64.下面对文中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A.“属所在搜检甚急”中的“属”读zhti时有“接连”“集中”“嘱咐”托付等义项,此处应为

“嘱咐”之义。

B.“适其所愿”和“其如土石何”“其”的用法和意义不同。

C.“恒患不得快饮酒”和“人恒过”的“恒”字不是同一个意思。

D.“且亦达生”和“年且九十”“且”的意义不同。

6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冰为起大舍/市奴婢使/门内有百斛酒终其身

B.冰为起大舍/市奴婢使/门内有百斛酒/终其身

C.冰为起大舍/市奴婢/使门内有百斛酒/终其身

D.冰为起大舍/市奴婢使门内/有百斛酒终其身

6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语句的大意。

自送过浙江,寄山阴魏家,得免。

67.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当时的人为什么称赞此卒。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史可法,字宪之,祥符人。举崇祯元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稍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

可法短小精悍,面黑,目烁烁有光。可法廉信,与下均①劳苦。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

以故得士死力。

十七年四月朔,闻贼犯阙②,誓师勤王③。渡江抵浦口,闻北都既陷,缩衣发丧。凤阳总督马士

英潜与阮大钺计议,主立福王。群臣入朝,王色赧④欲避。可法曰:“王毋避,宜正受。”既朝,议

战守。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王唯唯。

总兵官高杰居扬州桀州甚可法开诚布公导以君臣大义。杰大感悟,奉约束。杰帅师北征,至睢州,

为许定国所杀。部下兵大乱,屠睢旁近二百里殆尽。变闻,可法流涕顿足叹曰:“中原不可为矣。”

遂如徐州O

俄报吁哈已降大清,可法一日夜奔还扬州。大清兵大至,薄城下,城遂破。可法自刎不殊⑤,一参

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师也。”遂杀之。可法年四十余,无子,其妻欲

置妾。太息曰:“王事方殷,敢为儿女计乎!”可法死,逾年,家人举袍笏⑥招魂,葬于扬州郭外之梅

花岭。

(节选自《明史口史可法传》有删减)

【注释】①均:同等,此为动词,指共同承担。②阙:宫门、城门两侧的高台,中间有道路,台上

起楼观。借指朝廷,也借指京城。③勤王: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④

赧:因羞愧而脸红。⑤殊:死亡。⑥袍笏:朝服和手板。品官朝觐君王时使用。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