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化学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解答题):物质转化与推断(15
题)
一.推断题(共15小题)
1.(2024•秦淮区三模)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八种物质,且分别由H、C、N、0、Na、S、Cl、Ca、Fe、
Ag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图中已略去部分物质),其中A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F类
别相同;E是氧化物;G是胃酸的主要成分,H的俗称苏打。请回答:
(1)C的化学式是=
(2)H-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D-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4)A-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B
CD-------►EF
2.(2024•扬中市二模)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K2so4、Ba(NO3)2、NaOH、Fe(NO3)3、KC1、
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水中,过滤得到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则原固体中一定含
有,一定不含有o
(2)向固体A中加入足量稀HC1,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含
有=
(3)向滤液B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还含有0
(4)另取少量滤液B,先滴加过量,再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还含
有KC1。
3.(2024•桐柏县二模)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F都含有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一”表示生成,“一”表示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已知A与B的组成元
素相同,D属于单质,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沉淀。
(1)E物质的名称是。
(2)A-B的化学方程式是o
(3)C-F的化学方程式是o
4.(2024•桐柏县二模)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硝酸钢、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
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I、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的水并搅拌,烧杯内最终有固体剩余;
II、继续向烧杯中滴加过量稀硝酸并搅拌,烧杯内固体又有部分溶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o
(2)请写出加入稀硝酸,部分固体溶解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请设计实验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简单写出实验操作、现象、结
论。O
5.(2024•唯恫区校级一模)下列图示中A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C为胃酸的主要成分,G为蓝色沉
淀。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E
H①c③
IB④-fr回
②f
XH
JD
请回答问题:
(1)B溶液中的阴离子是,E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4)H的一种用途。J的一种用途。
6.(2024•嵯炯区校级三模)A、B、C均含同一种元素,A为单质,B有毒,D为红棕色粉末,M是一种
常见的酸,I俗称生石灰。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高温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红褐色沉淀的化学式为,G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离子符号为。
(2)反应②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o
(4)用简洁的语言描述E-G反应的现象o
(5)写出物质J在生活、生产中一种常见的用途。
7.(2024•内黄县二模)A、B、C、D、E、F六种物质都是已学化学内容中涉及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
示,其中A、C是白色固体,D、F是无色气体,B、E是黑色粉末。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①中B物质的作用是0
(2)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是;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o
8.(2024•秦安县校级模拟)A、B、C、D、E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且均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
A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是人体胃液中能够帮助消化的一种物质,D为红棕色粉末,其相互反应及转
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一”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物
质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C的化学式为O
(2)写出反应D-E的化学方程式:o
(3)请写出C—E的现象:o
(4)请写出B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用途:o
9.(2024•获嘉县校级三模)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三种物质至少含有一种同种元素,它们之
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一”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X常用来制玻璃;丫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则反应Z-Y在实验室的一种用途是o
写出Y-Z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0
(2)若Y、Z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且Z可做气体肥料,则丫的作用是。
10.(2024•武都区一模)有A、B、C、D、E五种物质,其中A、C为无色液体。B、E为黑色固体,其中
B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保持不变,C为生命之源。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它。它们有如图相互转
化关系,请按要求:
(1)A和E分别为A:E:。(请填写化学符号)
(2)B在反应①中的作用是,①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3)②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11.(2024•郑州模拟)某同学学习了物质的性质后,梳理不同物质与NaCl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一”表
示反应能一步实现)。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A是酸,B、C均含钠元素且
B属于碱,反应②有蓝色沉淀生成。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2)B的一种用途为o
(3)C所属的物质类别为o
12.(2024•唐河县三模)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且物质类别不同,
A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且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E在工业上常用于制玻璃。物质间
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短线表示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箭头表示物质之间能一步转化)。贝
(1)C的——种用途是;
(2)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
(3)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o
13.(2024•唐河县三模)某氯化钠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钠、硝酸钏、氯化镁、硫酸铜和碳酸钙中的一
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取40g固体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过量稀盐酸,
固
量水
足白色沉淀A沉淀全部溶解
体
解
溶
样
滤
过滴加氯化钢溶'液
品恰好完全反应
无色溶液1
♦溶液2
'溶液3
过量稀盐酸
氯化钠固体
蔡发结晶
(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
(2)写出生成白色沉淀B的化学方程式
(3)固体样品中除氯化钠外,还一定存在
14.(2024•武威三模)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已知A是一种单质,B为红棕色
固体,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与B属于同类物质,其相互反应情况如图所示。(短线“一”表示相
连的物质间能反应,箭头“一”表示一种物质能生成另一种物质)
(1)物质D的化学式o
(2)B生成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A与C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F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会(填写“吸收”或“放出”)
热量。
(5)物质C的用途-
15.(2024•肇东市模拟)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和反应关系。A、B、C、D为四种不
同类别的化合物,A是一种酸,其浓溶液具有吸水性,D、E均为氧化物,E为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
体。(“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用“一”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写出A的化学式o
(2)D转化为C的实验现象-
(3)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0
2025年中考化学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解答题):物质转化与推断(15
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推断题(共15小题)
1.(2024•秦淮区三模)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八种物质,且分别由H、C、N、0、Na、S、Cl、Ca、Fe、
Ag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一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图中已略去部分物质),其中A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F类
别相同;E是氧化物;G是胃酸的主要成分,H的俗称苏打。请回答:
(1)C的化学式是ASNO3Q
(2)H-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3+2NaOH。
(3)D-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12=BaSO4I+2HC1。
(4)A-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12+H2t。
【分析】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八种物质,且分别由H、C、N、O、Na、S、CKCa、Fe、Ag中的
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A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A是铁;G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则G是盐酸;H俗
称苏打,则H是碳酸钠;碳酸钠可以反应得到氧化物E,则E是二氧化碳;B和F类型相同且B能与
二氧化碳反应,则B是氢氧化钠,F是氢氧化钙;D可以和铁反应且能转化成二氧化碳,也能转化成盐
酸,则D是硫酸;C能和铁、盐酸反应,则C是硝酸银;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C是硝酸银,化学式为:AgNO3o
(2)H-F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
(3)D-G的反应是硫酸和氯化钢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h
=BaSO4I+2HCL
(4)A与G的反应是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12+H2
故答案为:
(1)AgN03;
(2)Na2cO3+Ca(OH)2=CaCO33+2NaOH;
(3)H2so4+BaC12=BaSO4I+2HC1;
(4)Fe+2HCl=FeC12+H2t。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
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2024•扬中市二模)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K2so4、Ba(NO3)2、NaOH、Fe(NO3)3、KC1、
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水中,过滤得到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Ba(NO3)
2_,一定不含有Fe(NO3)3。
(2)向固体A中加入足量稀HCL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SO4、Na2c03。
(3)向滤液B中通入C02,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还含有NaOH。
(4)另取少量滤液B,先滴加过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还含
有KC1=
【分析】根据硝酸铁在溶液中显黄色,硫酸根离子和领离子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钢沉淀,碳酸根离子和
领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钢沉淀,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
生成氯化银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硝酸铁在溶液中显黄色,硫酸根离子和领离子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钢沉淀,碳酸根离子和
领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领沉淀,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
生成氯化银沉淀,
(1)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水中,过滤得到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硝酸铁在溶液中显黄色,所以原
固体中一定含有Ba(NO3)2,一定不含有Fe(NO3)3;
(2)碳酸领沉淀溶于盐酸,硫酸领沉淀不溶于盐酸,所以向固体A中加入足量稀HC1,固体部分溶解,
产生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s04、Na2co3;
(3)向滤液B中通入CO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硝酸领会生成碳酸钢
沉淀,所以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还含有NaOH;
(4)另取少量滤液B,先滴加过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还含有KC1。
故答案为:(1)Ba(NO3)2,Fe(NO3)3;
(2)K2so4、Na2c03;
(3)NaOH;
(4)稀硝酸。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
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3.(2024•桐柏县二模)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F都含有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一”表示生成,“一”表示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已知A与B的组成元
素相同,D属于单质,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沉淀。
-----------»B--------------»C----------
I.
AF
nrr
-----►D-------►E[
(1)E物质的名称是二氧化碳。
Mn0
(2)A―B的化学方程式是2H2。2-J92H20+02t。
(3)C―F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I+H2O(合理即可)。
【分析】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F都含有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A〜F都含有氧元素,己知A与B
的组成元素相同,D属于单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镐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
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燃烧生成水,过氧化氢、水和氧气都含有氧元素,氧气属于单质,则A是过氧
化氢,B是水,D是氧气;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具有碱性,能改良酸性土壤,则C是氢氧
化钙,C能转化为F,F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沉淀,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
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F是碳酸钙;D(02)能转化为E,C(氢氧化钙)
能与E反应,F(碳酸钙)与E能相互转化,碳在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
生成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能生成二氧化碳,E是二氧化碳。将猜想代入构图,猜想成立。
【解答】解:⑴E是二氧化碳;
(2)A-B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锦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
MnO
2H2O2"92H2O+O2t;
(3)C-F的反应可以是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
是C02+Ca(OH)2=CaCO3I+H2O。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
Mn09
(2)2H2O2--2H2O+O2t;
(3)CO2+Ca(OH)2=CaCO3I+H2O(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
质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4.(2024•桐柏县二模)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硝酸钢、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
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I、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的水并搅拌,烧杯内最终有固体剩余;
II、继续向烧杯中滴加过量稀硝酸并搅拌,烧杯内固体又有部分溶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硝酸钢、碳酸钠、硫酸钠。
(2)请写出加入稀硝酸,部分固体溶解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CO3+2HNO3=Ba(NO3)2+H2O+CO2
(3)请设计实验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简单写出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取白色固体溶于水,加入过量硝酸钢溶液,再在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醐溶液,若溶液变红,则含有氢氧化
钠,否则不含(合理即可)。
【分析】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硝酸钢、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
加入过量的水并搅拌,烧杯内最终有固体剩余;由于碳酸钠、硫酸钠都能与硝酸钏反应生成沉淀,由此
可知,一定存在硝酸领;继续向烧杯中滴加过量稀硝酸并搅拌,烧杯内固体又有部分溶解,沉淀应为碳
酸钏和硫酸钢的混合物,说明了原混合物中一定有碳酸钠和硫酸钠。
【解答】解:(1)根据分析可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硝酸钢、碳酸钠、硫酸钠;
(2)硫酸钏不与硝酸反应,碳酸钢与硝酸反应生成碳酸钢、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BaCO3+2HNO3=Ba(NO3)2+H2O+CO2f;
(3)根据分析可知,固体还有氢氧化钠,不能确定,由于已确定原混合物一定存在碳酸钠,碳酸钠、
氢氧化钠都显碱性,碳酸钠对氢氧化钠的检验会产生干扰,因此在检验是否存在氢氧化钠时,应先用足
量的中性溶液(如可溶性的领盐、钙盐)检验碳酸钠存在,并完全除去碳酸钠,再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
具体方法是:取白色固体溶于水,加入过量硝酸钢溶液,再在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酥溶液,若溶液变红,
则含有氢氧化钠,否则不含。
故答案为:(1)硝酸钢、碳酸钠、硫酸钠;
(2)BaCO3+2HNO3=Ba(NO3)2+H2O+CO2f;
(3)取白色固体溶于水,加入过量硝酸钏溶液,再在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醐溶液,若溶液变红,则含有
氢氧化钠,否则不含(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
质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5.(2024•嵯恫区校级一模)下列图示中A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C为胃酸的主要成分,G为蓝色沉
淀。各4物质间的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相互转化关系如E图所示。
①c
R回
②
臼H
D
请回答问题:
(1)B溶液中的阴离子是0H,E的化学式为H2O;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Fe+CuC12=FeC12+Cu;
(3)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③④;
(4)H的一种用途作燃料。J的一种用途作导线。
【分析】A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则A是铁;C为胃酸的主要成分,则C是盐酸;G为蓝色沉淀,
则G是氢氧化铜;铁和盐酸反应生成H和I,铁和D反应生成J和I,则H是氢气,I是氯化亚铁;B
和D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F,则D是氯化铜,B可以是氢氧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
水,则F是氯化钠,E是水;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贝打是铜;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B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阴离子是OH>E是水,化学式为:H2O;
(2)反应②是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C12=FeCl2+Cu;
(3)反应①是铁和盐酸的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符合“单换单、价改变”的特征,属于置
换反应,反应②是铁和氯化铜的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该反应符合“单换单、价改变”的特征,属于
置换反应,反应③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符合“双交换、价不变”的特征,属
于复分解反应,反应④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铜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该反应符合“双交换、价不
变”的特征,属于置换反应,所以四个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③④;
(4)H是氢气,氢气的一种用途是作燃料或冶炼金属等;J是铜,铜的一种用途是作导线。
故答案为:
(1)OH;H2O;
(2)Fe+CuC12=FeC12+Cu;
(3)③④;
(4)作燃料;作导线。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
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6.(2024•嵯恫区校级三模)A、B、C均含同一种元素,A为单质,B有毒,D为红棕色粉末,M是一种
常见的酸,I俗称生石灰。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高温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红褐色沉淀的化学式为Fe(OH)3,G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离子符号为Fe2+。
(2)反应②属于复分解(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卢.日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向皿2Fe+3c02。
(4)用简洁的语言描述E-G反应的现象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5)写出物质J在生活、生产中一种常见的用途改良酸性土壤。
【分析】D为红棕色粉末,则D是氧化铁;I俗称生石灰,则I是氧化钙;A、B、C均含同一种元素,
A为单质,B有毒,A能转化成B,B和氧化铁在高温下生成C和E,则A可以是碳,B是一氧化碳,
C是二氧化碳,E是铁;M是一种常见的酸,则M可以是盐酸;铁和盐酸反应生成G,则G是氯化亚
铁或氢气;F在高温下生成氧化钙,则F是碳酸钙;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氧化钙和水能
转化成氢氧化钙,氯化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氯化钙,H和J反应生成红褐色沉
淀,则H是氯化铁,J是氢氧化钙,红褐色沉淀是氢氧化铁;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红褐色沉淀是氢氧化铁,化学式为:Fe(OH)3;G为溶液,则G溶液
是氯化亚铁溶液,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亚铁离子,离子符号为:Fe2+;
(2)反应②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双交换、价不变的特点,基
本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3)反应①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向皿2Fe+3co2;
(4)E-G的反应是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溶液呈浅绿色,反应的现象是有气泡
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5)物质J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在生活、生产中一种常见的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
故答案为:
(1)Fe(OH)3;Fe2+;
(2)复分解;
-n-<B
(3)Fe2O3+3CO向皿2Fe+3c。2;
(4)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5)改良酸性土壤。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
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7.(2024•内黄县二模)A、B、C、D、E、F六种物质都是己学化学内容中涉及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
示,其中A、C是白色固体,D、F是无色气体,B、E是黑色粉末。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①中B物质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2)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是氯酸钾三普竺氯化钾+氧气;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
应。
【分析】A、B、C、D、E、F六种物质都是已学化学内容中涉及的物质。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
F是二氧化碳;A、C是白色固体,D、F是无色气体,B、E是黑色粉末,氯酸钾和氯化钾为白色固体,
二氧化镐和碳为黑色固体,氯酸钾在二氧化锅的催化作用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碳在氧气
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A是氯酸钾、B是二氧化锦、C是氯化钾、D是氧气、E是碳;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在反应①中,B是催化剂,其作用是催化作用。
(2)反应①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氯酸钾二[皆镉.氯化钾+氧气;反应②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
加热
的特点,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化合反应。
故答案为:
(1)催化作用;
(2)氯酸钾二个。豆氯化钾+氧气;化合反应。
加热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
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8.(2024•秦安县校级模拟)A、B、C、D、E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且均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
A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是人体胃液中能够帮助消化的一种物质,D为红棕色粉末,其相互反应及转
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一”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物
质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C的化学式为HC1o
(2)写出反应D-E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向皿2Fe+3c02
(3)请写出C—E的现象: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4)请写出B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用途:改良酸性土壤。
【分析】A、B、C、D、E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且均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A为大理石的主
要成分,则A是碳酸钙(盐);C是人体胃液中能够帮助消化的一种物质,则C是盐酸(酸);D是红
棕色粉末,能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E,则D是氧化铁(氧化物),E是铁(单质);B能和二氧化碳反应
生成碳酸钙,则B是氢氧化钙(碱);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C是盐酸,化学式为:HC1;
(2)D-E的反应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向皿2Fe+3co2;
(3)C—E的反应是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现象为金属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
浅绿色;
(4)B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HC1;
-Q-<B
(2)Fe2O3+3CO向皿2Fe+3c。2;
(3)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4)改良酸性土壤。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
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9.(2024•获嘉县校级三模)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三种物质至少含有一种同种元素,它们之
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一”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X常用来制玻璃;丫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则反应Z-丫在实验室的一种用途是检验二氧
化碳。写出Y-Z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12+H2O+CO2t。
(2)若Y、Z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且Z可做气体肥料,则丫的作用是冶炼金属。
【分析】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三种物质至少含有一种同种元素,X能转化成丫和Z,Y
和Z能相互转化;
(1)若X常用来制玻璃,则X是碳酸钠;碳酸钠能转化成Y,丫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则丫是碳酸
钙;碳酸钠能转化成Z,碳酸钙能和Z相互转化,则Z是二氧化碳;
(2)若Y、Z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且Z可做气体肥料,碳能转化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和二氧化碳能相互转化,则X可以是碳,丫是一氧化碳,Z是二氧化碳;
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Z-Y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
在实验室的一种用途是检验二氧化碳。Y-Z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
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12+H2O+CO2f。
(2)由分析可知,丫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的作用是冶炼金属(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检验二氧化碳;CaCO3+2HCl=CaC12+H2O+CO2f;
(2)冶炼金属。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
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0.(2024•武都区一模)有A、B、C、D、E五种物质,其中A、C为无色液体。B、E为黑色固体,其中
B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保持不变,C为生命之源。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它。它们有如图相互转
化关系,请按要求:
(1)A和E分别为A:H2O2E:Fe3Q4o(请填写化学符号)
Mn0
(2)B在反应①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①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02292H2O+O2
占燃
(3)②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八Fe3O4,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
应O
_►C
*D
铁丝——
【分析】有A、B、C、D、E五种物质,其中A、C为无色液体,B、E为黑色固体,A在B的作用下
生成C和D,B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保持不变,C为生命之源,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它,则A
是过氧化氢,B是二氧化锦,C是水,D是氧气;铁丝和氧气点燃生成E,则E四氧化三铁;据此分析
解答。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A和E分别是过氧化氢和四氧化三铁,化学符号是:H2O2、Fe3O4;
(2)B是二氧化锦,反应①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镐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所以B在反应①中的
MnO
作用是催化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02292H2O+O2化
占燃
(3)反应②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八''一、Fe3C>4;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故答案为:
(1)H2O2;Fe3O4;
MnO9
(2)催化作用;2H2。2-工2H20+02t;
占燃
(3)3Fe+2C)2八',、Fe3O4;化合反应。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
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H.(2024•郑州模拟)某同学学习了物质的性质后,梳理不同物质与NaCl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一”表
示反应能一步实现)。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A是酸,B、C均含钠元素且
B属于碱,反应②有蓝色沉淀生成。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2)B的一种用途为作炉具清洁剂。
(3)C所属的物质类别为盐。
【分析】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酸,能转化成氯化钠,则A是盐酸;B、C
均含钠元素且B属于碱,则B是氢氧化钠,C可以是碳酸钠;反应②有蓝色沉淀生成,则该反应是氢
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反应①是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
NaCl+H20o
(2)B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的一种用途为作炉具清洁剂。
(3)C可以是碳酸钠,碳酸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所属的物质类别为盐。
故答案为:
(1)HCl+NaOH=NaCl+H2O;
(2)作炉具清洁剂;
(3)盐。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
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2.(2024•唐河县三模)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且物质类别不同,
A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且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E在工业上常用于制玻璃。物质间
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短线表示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箭头表示物质之间能一步转化)。贝I:
(1)C的一种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等(合理即可);
C3)日
(2)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向CaO+CO2t;
(3)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分析】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且物质类别不同,A是一种难溶
于水的白色固体,且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碳酸钙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中钙元素
质量分数=------......X100%=40%,则A为碳酸钙,A能转化为B,B能转化为C,C能转化为
40+12+16X3
A,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
成碳酸钙和水,则B为氧化钙,C为氢氧化钙,E在工业上常用于制玻璃,则E为碳酸钠,D能与A
(碳酸钙)、B(碳酸钠)能相互转化,碳酸钙(碳酸钠)与盐酸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
钙(氢氧化钠)能生成碳酸钙,D是二氧化碳;代入检验,推导正确。
【解答】解:(1)C为氢氧化钙,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等;
占*日
(2)A转化为B的反应是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CaCO3CaO+CO2t;
(3)D转化为E的反应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在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
=Na2CO3+H2Oo
故答案为:(1)改良酸性土壤等(合理即可)
(2)CaCO3向1mCaO+CO2t;
(3)CO2+2NaOH=Na2CO3+H2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
质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13.(2024•唐河县三模)某氯化钠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钠、硝酸钢、氯化镁、硫酸铜和碳酸钙中的一
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取40g固体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固足量水
体溶解
样过滤
品
Q
O
CaC
式为
的化学
沉淀A
白色
(1)
3
l。
2NaC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嘱查对制度在养老院的执行流程
-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外辅导工作计划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儿科护理学专项)儿童常见病护理试题
- 瑜伽服务体验协议
- 无极调速器维护协议
- 短期技术评估专员协议
- 交易监控协议
- 民宿门市出租协议
- 2025年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考试题库: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知识试题解析
- 清真认证外包协议
-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 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科普课件
- 肺动脉高压的指南分类及精选课件
- 自考06216中外建筑史大纲知识点汇总
- C139营销模型简介(含案例)课件
- x-net运动总线手册
- 桥梁加固改造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 第二十六章慢性肾小球肾炎演示文稿
- 设施设备维修记录表
- 自动化设备检修规程
- 新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