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学年渭南市高三语文上学期零诊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文学重视对意象的创造。对意象的理解出现偏颇,将难以把握作者寄寓在文本中的主观情志,影响对作品的精准诠释。目前对苏轼黄州诗文意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认为这些意象是孤独寂寞、凄惶难安的精神体现。第二类,认为这些意象是摆脱苦痛、超然世外的精神体现。第三类,认为这些意象是无心自在的精神体现。以上观点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苏轼黄州诗文意象的相关内涵,但忽略了苏轼在诗文中表现出来的“自洽有为”的主体人格精神。事实上,苏轼虽人生坎坷,但其生命中却贯注着积极自适以至自洽,在逆境中奋起而积极有为的理想信念。以“自洽有为”为意象研究的切入点,或能更好地诠释。苏轼在黄州诗文中,通过“梦”“舟”等意象,营造了一种醉醒之间、梦醒之间、虚实之间的自由广阔、轻松和谐之境。其生命,就是在此残缺压抑的现实中得以舒展成长并有所成就的,这正是苏轼自洽有为精神的具体体现。东坡词中,一个主要意象是“梦”。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初读这首词,觉得作者是在怀古伤今,因命与志的不相谋、人情与事理的纷乱交织而感喟光阴虚度、功业无成,抒发了一种人生如梦、消磨壮心殆尽的人生哀叹。实则不然。《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词尾梦境的书写,营造的正是这样一个亦虚亦实的无住、无缚、自在之境。这样的“如梦”之境,不再受到执念的遮蔽和现实的束缚,让人在无所束、无所待的淡然中有距离地审视自己的人生。也唯有在这个时候,作者才能跳出自我和一时一地的局限,从画中人抽身为看画之人:我不再是一时一地的困顿之我,而是人类之大我。周瑜与自己,成功与失败,都是这亘古时空滔滔江水中或翻涌突出或沉没无闻的浪花。这使他不再胶着在现实的无奈之中,从而生出自由旷达之心,这才是“人生如梦”的内涵所在。“舟”的意象,也展现着苏轼自洽有为的人生思考。苏轼《临江仙》中“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句,表达的正是这样的一种无心状态。在这种无心的状态下,通过“行天下之至顺”,可以到达“人之所悦”的人生境界。苏轼通过“舟”的意象,创造了安时处顺、不为世累的人生之境: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以开放自在不拘之心,纵情享受千里快哉之风和浩瀚无垠之景。“幽人”也是苏轼自洽有为之的典型意象。身处困境,安之若素,坚守自得的“幽人”意象,是苏轼自洽有为精神的自我表达。他以逐臣的身份来到黄州,朝廷的驱逐和亲友的背离使他倍感凄凉。即便如此,苏轼并没有在现实的打击中自暴自弃,随波逐流。事实上,苏轼在黄州期间,一直未忘记忧国忧民,并总是力所能及地惠及黄州人民,这均说明苏轼在逆境中仍坚守着自己可贵的“许国心犹在”的精神,并积极蓄力,以图有助益于家国。《赤壁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一段关于“变”与“不变”的辩证分析,正体现出苏轼看待问题的广阔视角:如果局限于眼前,只看到流水滔滔,逝而不返,月盈月亏,瞬息已变;但如果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则江水长流,明月仍在。苏轼看待人生世事也是如此。苏轼的自恰有为还表现在,他虽把荣辱得失置于无限时空,从而淡化人生得失,但并不因此否定生命的价值。从天地的视角看,生命微小;从生命的角度看,天地却可以尽纳胸中。苏轼通过对“水”“月”等意象,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视野无限开阔、广纳世间万物、纵享天地大美的自洽有为的人生境界。历朝历代遭遇贬谪的官员不乏其人,但能做到像苏轼这样猝临惊辱而能安、安而能有所作为之人,却寥寥无几。苏轼的处境,与司马迁、陶渊明等人皆有相似之处,但最终的生命取向又大不相同。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充分阐述了他忍辱负重活下来以求文采表于后世的价值选择。司马迁的著书自见无疑给苏轼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对苏轼来讲,他也选择了著书立说以实现自己价值的人生之路。但不同的是,他没有因为屈辱而否定生命的价值。陶渊明因为不堪忍受官场的污浊和束缚而归返田园,可谓穷而独善其身的典型代表。苏轼追慕陶渊明的诗品和人品。与司马迁的自卑、陶渊明的自隐相比,苏轼的选择是不卑、不隐、不殒的生命态度。他敬畏生命,秉持本心,用宽容的胸怀和积极的心态让生命得以和谐安乐并有所作为。综上所述,在自洽有为的研究视域下对苏轼黄州诗文意象做诠释,能够深刻且全面地对意象中所内含的苏轼精神内蕴做出更丰富生动且立体通透的解读。黄州诗文意象所体现的,绝不仅仅是苏轼本人孤独寂寞、凄惶难安、摆脱苦痛、超然世外的心理内涵。苏轼是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文学大家,不仅仅因为其辉煌的文学成就和独立的仁者情怀,更因为在这背后,隐含着探求大道、仁爱天下、和谐愉悦、踔厉奋发的“自洽有为”的生命智慧。(摘编自王燕《从意象角度看苏轼黄州诗文中的“自洽有为”》)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理解诗词中的意象,能相对容易地把握作者寄寓在文本中的情感,“意象”理应成为精准诠释诗文作品的一把钥匙。B.苏轼的黄州诗文意象内涵复杂,不只是孤独寂寞、超然世外之类,还应将“自洽有为”纳入“无心自在”的精神体现中,作为补充。C.苏轼黄州诗文中的“舟”意象,象征着他安时处顺、不为世累的人生态度,与“梦”意象共同构成了苏轼自洽有为精神的文学表达。D.司马迁“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苏轼借鉴了司马迁著书立说的做法,但以更积极的态度高扬起生命的价值。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开篇提出当前苏轼诗文意象研究的不足,认为若以“自洽有为”为切入点,一定能更好地诠释苏轼的诗文意象。B.“幽人”是苏轼形象的自我写照,他被贬谪至黄州,身处逆境却保持内心自安,不忘贤士大夫的使命,传达出自洽有为的精神。C.“苏轼看待人生世事也是如此”,这里的“此”指的是看待世事需要视角广阔,眼光长远,不局限于眼前的事物。D.相比历代遭遇贬谪的官员,苏轼被贬后的所作所为已超越大多数人,这一定程度上源于其背后拥有的生命智慧。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证明“苏轼‘自洽有为’的主体人格精神”的一项是()A.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C.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后赤壁赋》)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行文脉络。5.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梦”与苏轼“人生如梦”的“梦”有何异同。(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云中记(节选)阿来地震前,县里正规划把云中村开发成一个旅游点。大学毕业考上县里公务员的仁钦回村里来说,县旅游局还挂着一张打造云中旅游点的规划图。他说,上山的机耕道要全面加宽,铺上柏油。入村的磐石旁那棵松树要命名为迎客松。旁边要建游客接待中心。里头卖茶和咖啡。田间小路要加宽,要硬化,要方便游客到果园里去采摘,去体验。仁钦说到这里,马上就有人反对。我们进村的路绕那么大个圈,就是为了不占用土地,为了多种一些庄稼。仁饮可以解释,但他懒得解释。他说:那还只是个规划,项目真要上马,县里会派人来讲。我不讲了。回到家里,妈妈要他对乡亲们耐烦一点。仁钦说:刚说到要修路,他们就反对。现在的村民,什么都反对,怎么对他们耐烦?阿巴说:乡亲们就是心疼田地嘛。仁钦说:他们不高兴,我还烦着呢。妈妈说:你都是干部了,你有什么好烦的?仁钦说:我回来看妈妈和舅舅,倒先让他们搞烦了。好了,我不烦了,妈妈给我做最爱吃的!妈妈就和面,妈妈就从木桶里捞酸菜,切牛肉丁,仁饮自己去地里摘来刚泛红的辣椒,做成一锅酸酸辣辣的汤,把擀好的面片下到汤里。一碗下肚,就把仁钦吃得满头大汗。仁钦在大学学的文秘专业,他想给领导当秘书。这样进步才快。可工作了几个月,县领导还连话都没对他说过一句。每次有县长副县长在的场合,人们前呼后拥,他都站在十米开外。没有随领导开过会,没有随领导下过乡,更没替领导写过讲话。他主动跟办公室主任表示过愿意做些事情。主任说,不着急嘛,先熟悉熟悉情况,多学习学习,来日方长嘛。地震了,仁钦的进步比天天给县长写讲话的人还快。地震中走了的妹妹,还不知道仁钦已经是瓦约多的乡长了。今天,阿巴要专门去看妹妹。他沿着云中村这个半山小平地临着峡谷的边缘行走。当年去磨坊的人要走这条路,去沟里砍柴和采药的人要走这条路,把牛羊赶到沟对面草坡上放牧也要走这条路。这条路一多半被柳树、桦树遮住了阳光。潮润的路面上总是布满了脚印。人的,牛羊的。有时候,还会有大型走兽的。现在,这条路上什么脚印也没有。草从两边往路中央蔓延。草不慌不忙。草先让柳树的叶子,桦树的叶子落满路面,去年的压着前年的,今年的压着去年的。草等这些层层叠叠的落叶腐烂,让被云中村人躁了上千年的坚硬路面变得松软,然后,才把根伸过去,才把种子落在上面。最多再过两年,草就能把这条路完全掩没了。阿巴踩着那些落叶往前走。两匹马跟在后面。铃声叮当,在树影四合的路上回响。花楸树出现了。花楸长着羽状的叶子。春天开白色的花,秋天结白色的果。传说花楸枝头繁密的浆果是熊酿制果酒的好材料。熊攀到树上,用这些浆果把胃塞得满满当当。熊的胃就是浆果发酵的酒缸。熊吃饱了浆果,就一动不动呆在树上,睡在树杈中间。等肚子里的浆果发酵,变成酒。等酒劲冲上头,它们就快乐地拍打胸脯,摇晃树枝。最后,从树上掉下来,在树下昏睡,呕吐。那都是老辈人传下来的故事。阿巴没有见过。但他相信这样的故事。再后来的年青人,到了仁钦他们这一辈,都不爱听这样的故事了,说这是胡说八道。就在这时,阿巴看到了那道裂缝。地震发生那年,就出现在村后山上,使得泉水干涸。现在,这条巨蛇还在缓慢蠕动身体。在这里,它转身向下。巨蛇在划出界限。云中村重生的希望三年多前就已破灭。为此,他爬到山上的祭坛前,仰望着雪山,责问过山神阿吾塔毗,怎么忍心把云中村从他怀抱中推开。雪山却一动不动,阿吾塔毗没有说话。现在的阿巴只感到安慰。根据巨蛇划出的界限。云中村消失的时候,曾经推动云中村水磨的溪水不会消失,压在巨石下的水磨房也不会消失,妹妹可以永远留在山上,就在曾经的云中村旁。阿巴扶着巨石,走到磨房门口的方向。岩石已经被太阳晒热了,有些烫手。他心头一热,轻轻地叫了一声:妹妹,我看你来了。没有声音。只有溪水在几十米外飞珠溅玉,奔腾喧哗。他把额头抵在岩石上,泪水流出眼眶,滑下脸腮。手摸着的岩石热乎乎的,额头抵着的岩石也热乎乎的。阿巴说:妹妹,这是你吗?这是你吗?其实他知道,这只是太阳把岩石晒热了。阿巴平静一下自己。草地有些潮湿。他铺一块毡垫,坐下。然后把裕裤打开。他在原来磨房开门的方向,摆上了苹果和罐头。他说:这是仁钦给妈妈的。他又摆上茶叶、盐和楷粑。他说:这是我带给你的。他说:我想喝一口酒,你也用一点吧。他把碗里的酒浇在石头上,把剩下的留给自己。他把从仁钦那里拿来的照片靠在岩石上。镜框里的妹妹,就是云中村妇女普通的样子,是瓦约乡妇女普通的样子。她刚用梳子蔽着清水梳理过头发。梳好后,还抹了头油。不是商店里卖的头油,带着隐约的香气。她抹的是用动物油脂自制的头油。散发着动物身上的某种气味。在云中村人的鼻子闻来,这是好闻的气味。但这种气味到了移民村就不行了。现在云中村下去的女人用头油时,都到超市去买。她们都不用这种头油了,免得自己身上散发出跟别人不同的味道。阿巴对着照片说了那么多话,他说了云中村会消失,说了云中村人全体移民到远处去的情况。他说:只有三家人没去。你知道的,觉珠丹巴家,和咱们的仁钦一样,两个娃娃争气,好好念书,地震还没有来,两口子就到城里去了。还有栽缝家,还有祥巴家。还有率嘎家,一家人都死了,就留下那个爱跳舞的央金姑娘,断了一条腿,可怜的姑娘。我们其余人,都到移民村去了。我也去了。都有三个多年头了。(有删改)【注】①本文写于5·12汶川地震后。②阿巴是云中村的祭师,也是仁钦的舅舅。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地震还没有发生时,云中村曾经被作为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地震之后,整个云中村都消失了。B.仁钦本是个郁郁不得志的小公务员,因地震受到提拔重用,却不愿意去祭墓因地震而死的母亲。C.阿巴愿意相信花楸树浆果和熊的故事,表明了他对神秘的向往,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D.有几家人没去移民村,原因不是他们眷恋云中村,而是他们要么早就迁居城里,要么死了。7.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借仁钦之口详细介绍了云中村的旅游开发规划,是为了后面对云中村优美风景的描写做铺垫。B.反复出现“这条路”,表明这曾是云中村的主干道;地震后,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借草的蔓延表现村子的衰败。C.写溪水的喧哗和前文写雪山的静默一样,都是借大自然的无情、无言来反衬人们的悲伤,以乐景衬哀情。D.移民村的女人不再用动物油脂制作的头油,因为她们已融入现代生活,更爱卫生了,阿巴欣赏这种变化。8.文章后半部分依照阿巴去看望妹妹的路径叙写,写了“临着峡谷的边缘”“花楸树出现了”“阿巴看到了那道裂缝”。说说这样写的好处。9.“‘告诉’,是瓦约乡的古老习俗。两个人在路上遇见,要是昨天才见过面,就互相把昨天以来的事情告诉一遍。”作者为什么安排阿巴对着妹妹的照片娓娓“告诉”?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楼玄字承先,沛郡薪人也。孙皓即位,出为会稽太守,入为大司农。旧禁中主者自用亲近人作之。或陈亲密近识,宜用好人。皓因敕有司,求忠清之士,以应其选。遂用玄为宫下镇禁中候,主殿中事。玄从九卿持刀侍卫,正身率众,奉法而行,应对切直,数连略意,渐见责怒。后人诬白玄与贺邵相逢,驻共耳语大笑,谤讪政事。遂被诏诘责,送付广州。东观令华毅上疏曰:“臣窃以治国之体,其犹治家。主田野者,皆宜良信。又宜得一人总其条目,为作维纲,众事乃理。臣夙夜思惟,诸吏之中,足委仗者,无胜于楼玄。玄清忠奉公,冠冤当世,众服其操,无与争先。夫清者则心平而意直忠者惟正道而履之如玄之性终始可保。乞陛下赦玄前愆,使得自新,擢之宰司,责其后效,使为官择人,随才授任,则舜之恭己,近亦可得。”皓疾玄名声,复徙玄及子据,付交址将张奕,使以战自效,阴别敕奕令杀之。据到交址,病死。玄一身随奕讨贼,持刀步涉,见奕辄拜,奕未忍杀。会奕暴卒,玄殡敛奕,于器中见敕书,还便自杀。(选自《三国志·吴书·王楼贺书华传》,有删减)材料二: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魏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时李绩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绩得书,遂定计归。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隐太子引为洗马。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七年,为侍中。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选自《新唐书·魏征列传》,有删减)【注】①或:指万或。三国时吴国重臣,曾官至右丞相。②隐太子:指李建成。唐太宗即位后,李建成被追封为息王,谥号隐,史称隐太子。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夫清者则心平A而意B直C忠者D惟正道而履之E如玄F之性G终始H可保。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禁中,又称禁宫,是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臣子等不得任意出入,故名。B.正道,意为遵循正道,与“屈平正道直行”中的“正道”意义、用法均相同。C.被,意为覆盖,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同舍生皆被锦绣”的“被”含义不同。D.伪拜,指假装接受朝廷的官职,文中指魏征被俘后假意接受起居舍人的职位。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楼玄曾任宫下镇禁中候等职位,受到孙皓重用,后因直言进谏触怒上意,更兼小人诬告,被贬广州。B.华取表扬楼玄德才兼备、声名卓著,劝告孙皓知人善任,其针对性是明显的,但其建议未得到采纳。C.楼玄感激张奕不忍加害之意,故能随军征战勇猛异常,对张奕也礼敬有加,最终得到张奕的信任。D.魏征曾劝太子提防李世民,李世民掌权后非但不予责怪,反而委以重任,体现了政治家的胸怀。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付交址将张奕,使以战自效,阴别敕奕令杀之。(2)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14.楼玄和魏征有什么共同的品质?他们的命运为何不尽相同?(二)(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从军行陈羽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从军北征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军行》这首七言绝句,以起兴的手法先说环境恶劣,再引出艰苦行军的征人。B.“横笛闻声不见人”句写“闻声”而寻人,寻而“不见”,从而形成文势的跌宕。C.李益巧妙用“一时回首”传神地传递出望月的动态,把征人的形象写得飞动丰满。D.两首诗中都写到“海风”“天山雪”,描绘了塞外典型意象,衬托了战争的艰苦。16.这两首诗歌都用了“横笛”这个意象,传达出的情感是否一样?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三)古代名篇默写(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石钟山记》中记载,李渤亲访遗踪,自认为已知晓石钟山得名由来,但苏轼却发出质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何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2)黄庭坚《登快阁》中既描绘出诗人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又写出诗人胸襟怀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刚离开西安前往新疆,一进入塞外,大西北的壮阔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其实,防治植物病害就如同医生给人看病,首先医生会建议病人通过A。对植物来说,也可以通过外源施加肥料增加植物营养吸收,从而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对病原物的抗性。第二,一旦植物已经感染了病菌,便需要对其进行鉴定,判断是细菌、真菌还是病毒攻击,导致植物“生病”,以便对症下药。第三,对症下药。对细菌性和真菌性的病害,B。而对病毒病害,目前没有什么特效药,只能通过控制病毒的传播媒介来防治病毒病害的大规模暴发。当然,①农药的使用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担忧,②过度地依赖和使用农药对环境及人类自身健康有着较大的威胁。③因此,科学家们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防治病害的新型绿色方法。④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叶健课题组于2023年6月30日发表了有关病害防治的成果,⑤他们发现,利用近红外光(NIR)照射植物,⑥能够增强植物对病毒的抗性,⑦提高植物的免疫反应能力,⑧于是,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光疗法来进行病毒病害绿色防控,⑨为植物病毒防控的物理学工具箱增添了绿色法宝。(摘编自高凯星《如何给植物“看好病”,这是一个丰收密码》)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19.文中第四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想象着这一对夫妻的生活,不受任何灾殃祸变的干扰,诚实、体面,两个孩子更是规矩可爱,肯定会继承和发扬这一家人的地位和传统。在不知不觉间,他们俩的年纪越来越老,儿女却逐渐长大成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结婚成家。最后这一对夫妻告老引退,受到子孙敬爱,过着富足、体面的晚年。这一定是世间无数对夫妻的故事。这种生活模式给人以安详亲切之感。它使人想到一条平静的小河,蜿蜒流过绿茸茸的牧场,与郁郁的树荫交相掩映,直到最后泻入烟波浩渺的大海中。但是大海却总是那么平静,总是沉默无言、声色不动,你会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不安。也许这只是我自己的一种怪想法(就是在那些日子这种想法也常在我心头作祟),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一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这种安详宁静的快乐好像有一种叫我惊惧不安的东西。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只要在我的生活中能有变迁——变迁和无法预见的刺激,我是准备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崖,奔赴暗礁满布的海滩的。(摘编自毛姆《月亮和六便士》,傅惟慈译)20.下列各选项中的括号和文中的括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四库全书》经过学者近十年的编纂,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完成初稿。B.果戈理创作《钦差大臣》,使演员直接对看客说:“你们笑自己!”(奇怪的是中国的译本上没这句。)C.我先看那后记(我读鲁迅先生的书,一向是这么读法),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边。D.我默认天意的安排,现在我开始占有这种安排,开始相信一切安排已是最佳。(《鲁滨孙漂流记》)21.本文在叙述时穿插了“我”“他们”“你”三种人称,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他们”客观叙述世间无数对夫妻的常见生活模式。B.用“你”交流这种平静生活产生的莫名的不安,以引起读者共鸣。C.用“我”陈述这种平静生活带给“我”的不安,以及“我”对惊险生活的渴望。D.三种人称的穿插使用,让文章显得更加的严整有序,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文意。22.杭杭在研读《月亮和六便士》时,发现不同版本的翻译有一些区别,如文中画线句,刘勇军的译文为:“会让人想起一条缓缓流过的小河,蜿蜒流过绿草如茵的牧场,在郁郁葱葱的树荫庇护下,汇入汪洋大海。”原文和刘版,你更倾向哪个?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四、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4年春运期间,我国各地遭遇暴雪,许多高铁被迫停滞。在这样的情境下,一名网友在滞留的高铁上拍到了令人惊叹的一幕——一列绿皮火车竟然在风雪中飞驰而过,传统绿皮火车带领现代高铁突围困局。这一幕让我们联想到杂交水稻迅猛提产时,也有留种普通水稻,以防粮食危机;电视电影业飞速发展之际,也需广播系统的加持,以备极端情况使用……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1.B2.A3.D4.文章首先指出当前对苏轼黄州诗文意象理解的不足,提出“自洽有为”的研究视角。接着通过分析“梦”“舟”“幽人”等意象,具体阐述苏轼在黄州诗文中表现出的“自洽有为”精神。然后,通过与司马迁、陶渊明的对比,进一步强调苏轼“自洽有为”的主体人格精神。最后得出在自洽有为的研究视域下对苏轼黄州诗文意象做诠释的意义。5.①相同点:两者都通过“梦”构建了一个与现实不同的虚幻情境,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②不同点:李白的“梦”更多表现为对现实的逃避和对自由的向往,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而苏轼的“梦”则是在现实中超脱,体现了他在困境中自洽有为的精神。【解析】【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分析苏轼黄州诗文中的“梦”“舟”“幽人”等意象,提出“自洽有为”的主体人格精神。文章认为,苏轼在逆境中表现出积极自适、奋发有为的理想信念,超越了孤独寂寞、超然世外等传统解读。通过对比司马迁和陶渊明,文章进一步强调苏轼独特的生命智慧和文学成就。整体行文逻辑清晰,论证充分。【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将‘自洽有为’纳入‘无心自在’的精神体现中,作为补充”错误。原文“第三类,认为这些意象是无心自在的精神体现。以上观点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苏轼黄州诗文意象的相关内涵,但忽略了苏轼在诗文中表现出来的‘自洽有为’的主体人格精神。……以‘自洽有为’为意象研究的切入点,或能更好地诠释”可知,“无心自在”是目前对苏轼黄州诗文意象解读的第三类,而“自洽有为”是作者从一个新的角度对苏轼黄州诗文意象内涵的诠释,并不是“无心自在”精神体现的补充。【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一定能更好地诠释苏轼的诗文意象”错误。原文“以‘自洽有为’为意象研究的切入点,或能更好地诠释”可知,是“或许”,而不是“一定能”。【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苏轼“自洽有为”的主体人格精神体现在生命中贯注着的积极自适以至自洽,在逆境中奋起而积极有为的理想信念。A.“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更多地体现出孤独寂寞的心境。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主要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C.“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营造的是一种空灵寂寥的氛围。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体现了苏轼积极向上、不向命运低头、在逆境中奋发有为的精神,这与“自洽有为”的主体人格精神相符。【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文章开篇提出问题,指出中国文学重视意象创造,而当前对苏轼黄州诗文意象的理解存在偏颇,“目前对苏轼黄州诗文意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认为这些意象是孤独寂寞、凄惶难安的精神体现。第二类,认为这些意象是摆脱苦痛、超然世外的精神体现。第三类,认为这些意象是无心自在的精神体现”,以上观点忽略了苏轼在诗文中表现出来的“自洽有为”的主体人格精神”,从而提出“自洽有为”的研究视角。接着分析问题:分别从“梦”“舟”“幽人”以及“水”“月”等意象入手,分析这些意象如何体现苏轼自洽有为的精神。然后从“苏轼追慕陶渊明的诗品和人品。与司马迁的自卑、陶渊明的自隐相比,苏轼的选择是不卑、不隐、不殒的生命态度。他敬畏生命,秉持本心,用宽容的胸怀和积极的心态让生命得以和谐安乐并有所作为”,与司马迁、陶渊明进行对比,突出苏轼自洽有为的独特性。最后得出结论:强调以“自洽有为”为研究视域对苏轼黄州诗文意象进行诠释的意义,“能够深刻且全面地对意象中所内含的苏轼精神内蕴做出更丰富生动且立体通透的解读”,总结指出苏轼黄州诗文意象体现出其“自洽有为”的生命智慧。【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进行比较、分析、运用,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①相同点:两者都通过“梦”构建了一个与现实不同虚幻情境。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构建了一个神奇瑰丽的天姥山梦境,景色壮丽,异彩缤纷,在神仙世界虚无飘渺的描述中,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词尾梦境的书写,营造了一个亦虚亦实的无住、无缚、自在之境。这样的“如梦”之境,不再受到执念的遮蔽和现实的束缚,抛弃对现实的不满,让人在无所束、无所待的淡然中有距离地审视自己的人生,达到自由广阔、轻松和谐之境,表明自己对理想的追求。②不同点: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梦更多地体现出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他通过描绘梦境中的美好与自由,来对比现实的黑暗与压抑,表达出对权贵的蔑视和对自由理想的追求,更多地是从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角度去审视人生,强调个人在现实困境中的挣扎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充满个性和浪漫色彩。苏轼:“人生如梦”的“梦”主要体现出一种在困境中寻求超脱与旷达的心境。苏轼在经历了人生的坎坷后,通过对如梦之境的感悟,让自己不再胶着于现实的无奈,从而生出旷达之心。是从更宏观的人类大我和亘古时空的角度去看待人生的成败得失,把自己的人生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去考量,从而达到一种超越自我,这体现了他在困境中自洽有为的精神。6.B7.B8.①作为文章的线索串联阿巴的行踪,也展示了云中村的过往与风俗;②表现了阿巴对于云中村的熟悉和无限的留恋;③为阿巴的所思所想做铺垫。9.①作者借“告诉”的方式回忆了地震以来云中村发生的变化,娓娓道来,显得自然舒缓;②“告诉”是人与人之间的传统的交流方式,表现了作者对这种人情美的怀念,对云中村的怀念,也表达了作者对少数民族传统风俗的怀念;③“告诉”的对象是一张照片,阿巴却事无巨细,期待着妹妹的回应,体现了地震中活下来的人们内心的伤痛。【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B.“因地震受到提拔重用,却不愿意去祭奠因地震而死的母亲”错误,原文只交代了阿巴要去看妹妹,并未说仁钦没有来的原因,选项属于无中生有。【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A.“做铺垫”理解错误,章开头内容不是铺垫,而是与后面地震后的风景相呼应;C.“以乐景衬哀情”理解错误,选项中的景物并非乐景,所以也并非乐景衬哀情;D.“阿巴欣赏这种变化”理解错误,根据原文“她刚用梳子蔽着清水梳理过头发。梳好后,还抹了头油。不是商店里卖的头油,带着隐约的香气。她抹的是用动物油脂自制的头油”“在云中村人的鼻子闻来,这是好闻的气味”可知,阿巴没有欣赏这种变化,他更喜欢妹妹的头油气味。【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这三句话是依照阿巴去看望妹妹的路径叙写的,串联了阿巴的行踪。第一句后面写“当年……潮润的路面上总是布满了脚印。人的,牛羊的。有时候,还会有大型走兽的”“现在,这条路上什么脚印也没有”可知,第一句话展示了云中村的过往;第二句后面写花楸树能让熊醉倒的传说,“阿巴没有见过。但他相信这样的故事。再后来的年青人,到了仁钦他们这一辈,都不爱听这样的故事了,说这是胡说八道”可知,第二句话展示了云中村风俗的变化。这三句话,引出了阿巴对于云中村过去的回忆,通过阿巴对于云中村过去的景、物、人的回忆,表现了阿巴对于云中村的熟悉和无限的留恋。这三句的景物描写是通过阿巴的行踪出现的,为阿巴对往事的所思所想做铺垫,也是串联文章的线索。【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根据原文“他说了云中村会消失,说了云中村人全体移民到远处去的情况。他说:只有三家人没去”可知,作者借阿巴“告诉”的方式回忆了地震以来云中村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通过阿巴对着妹妹的照片娓娓道来,使小说内容显得自然舒缓;根据题干可知,“告诉”是瓦约乡的古老习俗,是人与人之间的传统的交流方式,小说通过阿巴对着妹妹的照片娓娓道来表现了作者对这种人情美的怀念,对云中村的怀念,也表达了作者对少数民族传统风俗的怀念;根据小说内容可知,阿巴“告诉”的对象是妹妹的一张照片根据原文阿巴告诉妹妹带来的具体的吃的,告诉妹妹村里的变化,可知阿巴却事无巨细,“阿巴说:妹妹,这是你吗?这是你吗”体现了阿巴期待着妹妹的回应,“没有声音。只有溪水在几十米外飞珠溅玉,奔腾喧哗”“他把额头抵在岩石上,泪水流出眼眶,滑下脸腮。手摸着的岩石热乎乎的,额头抵着的岩石也热乎乎的”通过对阿巴动作的描写,体现了地震中活下来的人们内心的伤痛。10.CEG11.D12.C13.(1)将他们交付给交陆的将领张奕,让他们在战争中效力,暗中另外命令张奕杀掉他们。(2)魏征平时不熟悉法律,但是心中知道基本的原则和道理,凭借事实情况处理事务,人人都心悦诚服。14.①共同的品质:直言不讳或才干过人。②楼玄遇到的孙皓是听不进忠言的国君,而李世民能够听进直率的言论,并且重视发挥人才的作用。【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清正的人就心意平和并且意念正直,忠贞的人只遵守正道而行事,像楼玄这样的品性,是永远可以保证的。“夫”为句首发语词,“清者则心平而意直”对应后面的“忠者惟(句中停领,凑足音节)正道而履之”,分别成句,应在CE处断开;“玄之性”做主语,“始终可保”做谓语,为表强调,应在G处断开。【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文言词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错误。“伪拜”指在僭越的、不正统的朝廷中被授予官职。B.均为名词作动词,意为遵循正道。句意:忠贞的人只遵守正道而行事。/屈原坚持正道,遵照道义行事C.覆盖;穿。句意:他的威势覆盖半个天下。/住在同一宿舍的学生们,都穿着华丽的丝绸衣服。【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选项内容无中生有。文中没有提及楼玄得到张奕信任,由“玄一身随奕讨贼,持刀步涉,见奕辄拜,奕未忍杀”可知,张奕为楼玄的英勇忠直所感动,不忍心按照诏令杀害楼玄。【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效”,效力;“阴”,暗中;“别”,另外。(2)“素”,平时;“大体”,基本的原则和道理;“处事以情”,状语后置,应为“以情处事”。【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①由原文“皓因敕有司,求忠清之士,以应其选。遂用玄为宫下镇禁中候,主殿中事。玄从九卿持刀侍卫,正身率众,奉法而行,应对切直,数连略意……”“魏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七年,为侍中。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可知,共同的品质:直言不讳或才干过人。②由原文“皓疾玄名声,复徙玄及子据,付交址将张奕,使以战自效,阴别敕奕令杀之”“王器其直,无恨意”可知,楼玄遇到的孙皓是听不进忠言的国君,而李世民能够听进直率的言论,并且重视发挥人才的作用。参考译文:材料一:楼玄,字承先,是沛郡薪(今安徽宿州)人。孙皓即位为帝后,楼玄出朝外担任会稽太守一职,又入朝担任大司农一职。以前宫中主事的人本是让亲近的人来担任。万或在陈奏时禀明,对于亲密接近皇帝的职位,应当推选品行正直的人。孙皓于是便下令有关部门,寻求忠正清廉之士来应对选拔。于是任用楼玄担任宫下镇禁中候,主持殿中事务。楼玄担任九卿,故持刀侍卫宫禁,使自身行为端正来为众人做表率,(他)按照法令行事,答对恳切忠直,数次违背孙皓的意旨,渐渐地被(孙皓)责怪恼恨。后来有人诬陷诽谤楼玄与贺邵相遇时,停车窃窃私语放声大笑,毁谤朝政。于是楼玄受到孙皓下诏诘责,被押送广州。东观令华毅上奏说:“臣私下认为治理国家的道理,大概就像治家。主管田间事务的人,都宜为贤良诚信的人,又应找到一人总理各项条目,制定总纲,这样家中各项事情才能治理好。臣日夜思量,百官之中,能任职担当此事,足以信赖委托的人,没有比楼玄更好的了。楼玄清廉忠正、奉公守法,是当代的楷模,众人都敬服他的操守,无人能与他争先。清正的人就心意平和并且意念正直,忠贞的人只遵守正道而行事,像楼玄这样的品性,是永远可以保证的。(臣)乞请陛下赦免楼玄以前的罪过,使他得以悔过自新,提拔他主持朝廷有关部门,责求他以后的表现,陛下能按照官职选拔人才,根据人的才干委以职任,那么像舜那种端坐南面无为而治的情景,很快也能实现。”孙皓顾忌楼玄的声名,再次流放了楼玄及他的儿子楼据,将他们交付给交址的将领张奕,让他们在战争中效力,暗中另外命令张奕杀掉他们。楼据到交址后,因病去世。楼玄一人跟随张奕征讨贼寇,持刀步行,见到张奕就叩拜,张奕不忍心杀他。恰造张奕突然去世,楼玄殡殓张奕时,从张奕的遗物中发现孙皓的敕书,随即自杀身亡。材料二:武阳郡丞元宝藏发兵响应李密,任命魏征担任书信及檄文的起草工作。魏征向李密献上十条计策,李密不能采用。当时李绩还在为李密防守,魏征写信给他说:“当初魏公出身于背叛朝廷的士兵之中,振臂大喊,率几十万士卒,他的威势覆盖半个天下,而他现在一败之后无法振作,最终归附唐朝,就是知道这天命使之有所归附。如今您处于天下必争之地,不早日作打算,大势一去就不可挽回!”李绩收到他的书信,于是定计归附于唐。刚好赶上窦建德攻陷了黎阳,俘获了魏征,授伪官起居舍人。窦建德失败后,李建成引荐他担任太子洗马。魏征看到李世民功高,暗中劝说李建成早做打算。李建成事败以后,李世民责备魏征说:“你离间我们兄弟感情,怎么办?”魏征回答说:“如果太子早听从我的话,就不会死于今天的祸事了。”李世民器重他的正直,没有一丝怨恨的意思。贞观七年(633),魏征任侍中。当时尚书省有些久拖不决的案件,下诏让魏征审理。魏征平时不熟悉法律,但是心中知道基本的原则和道理,凭借事实情况处理事务,人人都心悦诚服。15.A16.①两首诗都使用了“横笛”这一边塞诗常见意象,但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②《从军行》中“横笛”表现的从军士兵的乐观进取的精神。在极为恶劣、严酷的环境里行军,远远听到横笛声却看不到人,本是空旷孤寂的,但在茫茫白雪中,却见到了鲜艳的红旗直上天山。③《从军北征》“横笛”表达的是对战争的控诉。士卒正跋涉在艰苦的夜行军路上,谁知寂寞的夜空中到处传来《行路难》这古老的笛曲声,悲凉低回的曲声感染了征人,唤起情感的共鸣,引发了对遥远家人的眷恋。【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A.“以起兴的手法先说环境恶劣”错,前两句不是用了起兴的手法而是属于对环境的描写。“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朱熹《诗集传》)起兴意思是,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论述的事物。而《从军行》开头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正是当时军士所处环境的写照,目的是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先回答第一问。“横笛”为边塞诗典型意象,两首诗情感不一样。再分别结合两首诗歌来分析。《从军行》: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诗歌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从军北征》:天山下了一场大雪,青海湖刮来寒冷的风。行军途中,战士都吹起《行路难》的笛曲。沙漠里征军三十万,一到夜晚,所有的战士都一起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行路难》是一个声情哀怨的笛曲,这里用了“遍吹”两字,更点明这时传来的不是孤孤单单、声音微弱的独奏,而是此吹彼和、响彻夜空的合鸣,从而把读者带进一个悲中见壮的境界,写出了战士们对家乡及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17.(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2)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河远上白云间,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