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 课件 第5、6章“表达与交流”教学设计、“梳理与探究”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 课件 第5、6章“表达与交流”教学设计、“梳理与探究”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 课件 第5、6章“表达与交流”教学设计、“梳理与探究”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 课件 第5、6章“表达与交流”教学设计、“梳理与探究”教学设计_第4页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 课件 第5、6章“表达与交流”教学设计、“梳理与探究”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第五章“表达与交流”教学设计理解语言学习中“输入”与“输出”的关系,理解口语交际的活动特点与能力构成,理解写作的心理过程以及小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掌握“表达与交流”的学段要求,明确学段要求的进阶,能够根据学段要求纵向梳理和分析教材中口语交际和写作活动的具体内容。能够对口语交际、写话和习作的教学进行观察和专业分析。能够结合教材具体内容进行口语交际、写话和习作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小学生怎样学习表达第一节口语交际的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第二节写话与习作的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第三节目录CONTENTS第一节小学生怎样学习表达一、语言学习中的“输入”与“输出”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由理解性“输入”和运用性“输出”两个环节构成。言语能力的获得,学习者不仅要广泛地接触语言材料,而且还要直接使用这些语言材料参与交际,通过交际变成理解性的语言材料。观点克拉申(S.D.Krashen):语言学习中的“输入”与“输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第一,必须保证有足够时间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练习、巩固等方式在理解、品味、感悟和体验中丰富语文积累,包括字、词、句、段、篇等语言材料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语言运用的素材、案例,以及语文知识,等等;第二,必须坚持通过“运用的实践”将学生的语文积累提升到“能运用”的层次,帮助学生实现从“能理解”到“会运用”的跨越,完成从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化,帮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构建言语图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与运用中巩固言语图式,从而完成从理解性输入到运用性输出的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第三,应遵循“言语语言言语”的基本语言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案例学习诗歌的结构及句式,完成《树枝上有一条路》的仿写二、口语交际心理与教学(一)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口语交际”中的“口语”指的是“口头言语”,“口语交际”即口头言语交际,指的是人们运用有声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过程。听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区别在于:听说能力是借助口头言语接收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而口语交际能力是言语知识和交际技能的结合,不仅要注意听说的品质,还要注意交流的恰当、得体、机敏。与听说能力相比,口语交际能力更具有动态性、复合性、临场性和简散性。(二)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王志凯、王荣生在《口语交际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一书中认为,从语用学的角度看,口语交际能力涉及语用策略、口语交际规则的运用,以及对语境的判断、适应、利用和改造能力。徐冰鸥、朱晓民把口语交际能力分成两个层次:核心能力层次和实现能力层次。二、口语交际心理与教学(三)口语交际活动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能力。与读写相比,口语交际活动对信息的接收、编码、储存、分析、转换、输出的速度要求更快更高,更能培养学生高度的注意力、理解力、表达力。在把思维快速转换成有声语言并根据听者的反应对表达内容和形式不断进行调整的过程中,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应变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四)口语素养与书面语素养“口语教学内容的建构与书面语息息相关,学生口语素养的提高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书面语素养的发展。”一方面,书面语素养为口语素养提供滋养。比如词汇量的扩充、句式的丰富、修辞与表达方式的积累,可以使口头语言的表达更为精确、生动而富于表现力;另一方面,书面语提供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范,这是进行口语交际活动的重要基础,而经典书面作品的学习更是为学生提供了文化与审美的滋养。三、写作心理与作文指导(一)写作心理与写作的活动过程拓展阅读为什么要写、写作心理转换理论写作心理转换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意念(思维、想象)是写作心理过程的开始,也是个体写作能力发展的核心。第二,从意念(思维、想象)到内部言语的转换是将意念中想要表达的内容挑选并固定下来的过程,如哪些需要写进文章以及先后详略的安排等。第三,从内部言语到外部书面言语表达,需要丰富的词汇量和句法修辞知识,并且具有快速提取、准确灵活地运用这些词汇与句法修辞知识的能力。第四,低年级学生书面言语表达能力较低,口头言语表达能力相对优势,在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转换的过程中,可以以优势语言促进劣势语言的发展,所谓以说促写、先说后写。而到了高年级,书面言语表达的精细化会提高口头言语的表达水平。写作“是一个体验、构思、写作、修改、发表、回馈和再修改的过程。只有经历过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学生在作文能力的提高方面,才会真正有所收获”三、写作心理与作文指导(二)思维、想象是儿童写作能力发展的核心案例面对“一条不规则曲线”的思考与表达文章的好坏,首先取决于我们的思维与情感,取决于我们的内心。在这一过程中,零乱的思绪得到条理化,混沌状态下的思考经过提炼而清晰,浅层的思考在纸笔的伴随下向纵深拓展,想象与联想如同舞动的翅膀,让我们的大脑飞翔,让我们的情感跃动。案例如何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中年级作文《说说心里话》的思路设计提起思维,人们往往想到的是抽象思维,却忽视了形象思维———与情感相伴的想象与联想。总之,作文的过程是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寻求表达的过程,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思维不仅决定着写作的内容(如新颖性、深刻性、丰富性),也决定着语言表达的形式(如层次性、准确性、生动性)。置身于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自然与生活之中,只要善于调动思维,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见解,就会有充满个性的文章。三、写作心理与作文指导(三)“以说促写”“读写迁移”是发展儿童写作能力的基本策略案例低年级《我想变》的写话指导片段“写前说”是一种有效的写作准备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互相借鉴想法和评价自己的思路是否清晰。(1)依据低、中、高年级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所区别地设计并利用好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优势互借。(2)创设有利于说与写的各种情境,如先行动后表达,自由交谈所见所闻,选择图画实物,给学生讲有趣的童话故事,让学生自由地复述与扩展等。(3)低年级,可借助文字、拼音、符号、图画等各种方式促进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转化,以提早进入书面表达状态。(4)在写前说的基础上,做好书面语言表达上的指导,如书面语言的规范性、词语的多样性、上下文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等。(1)积累语词、句等语言材料;(2)不断从作者创作思路的“原型”中得到启发,优化并建构起新的作文心理图式;(3)打开视野,积累丰富的内容材料;(4)发展学生的观察、感受与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及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阅读—写作迁移策略”就成为写作教学与指导中有科学依据的一个基本方法。说与写的有机结合:文章阅读迁移作用:三、写作心理与作文指导(四)观察、体验、探究是组织儿童写作活动的基本途径案例用“五觉”所获得的直接感知与思维·想象·情感观察是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观察首先要用到我们的五种感觉器官,即: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嗅、用嘴尝、用手摸。要引导学生经历真实的体验和表达过程,教师需要注意:(1)尊重并设法去了解、体验丰富而独特的儿童生活;(2)引导学生留意并学会观察周围看似平淡的生活;(3)引领学生学会体悟和思考身边的生活;(4)指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反映身边的生活。写作是表达个体内心体验和感受的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所以要重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活动中感受,进而表达出他们的真情实感。儿童的生活世界与生活体验和成人不同,丰富而独特。案例妈妈回来了探究,即探索研究。以对现实社会的探究为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写调查报告、研究性文章,是一种非常好的写作训练方式。案例日本四年级教材中调查作文一例三、写作心理与作文指导(五)良好的动机与习惯是写作活动与能力发展的保证观点创设自由表达情境,激发学生习作动机动机是行动的直接动力。人天生就有表达与交流的愿望。就小学生的写作动机而言,在写作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来自他人的消极评价以及读者意识模糊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写作的动力。习惯是行为的动力定型。写作习惯主要包括:对生活的留心观察与思考体验;用心积累自己的语言库和素材库;心里装着读者,认真书写与表达;乐于分享,自主修改;等等。案例美国母语教材二年级“写一个自述”的修改环节举隅(有删减)美国母语教材对写作活动的过程性非常重视,从选择话题到习作构思、起草、修改、校对,一直到最后的发表,都有具体的要求与策略。拓展阅读作文修改改什么WHAT?0102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好语言的“输入”与“输出”?阅读文献,明晰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思考与练习】03谈谈你对古人“先放后收”写作训练程序的理解。04阅读文献,梳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05调查目前小学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一个调查报告。第二节口语交际的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总目标中提出:“学会倾听与表达,初步学会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一、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与内容(一)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目标及解析2.第二学段口语交际目标及解析3.第三学段口语交际目标及解析小学三个学段口语交际的目标内容体现了整体性和阶段性相统一、基础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特点,为实际的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抓手。教师应从纵向上把握好不同学段培养交际素养的侧重点以及三个学段在要求上螺旋上升式的进阶点。一、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与内容(二)口语交际的教材内容表5-1第一学段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板块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表5-2第二学段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板块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表5-3第三学段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板块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是与“语文园地”“习作”等板块平行的独立板块,通常位于各单元阅读课文之后、“习作”板块之前。总体来看,“口语交际”课程为独立、完整的体系,系统性强。一般每册书设置4个“口语交际”板块,六年级上册设置了3个,共47个板块,涉及不同的交际主题,呈梯度分布,以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整体而言,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体现出以下特点:编排体系独立、清晰,训练目标具体、完整,训练内容情境化、生活化。这为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提供了很好的依据。下面呈现的是三个学段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板块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二、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一)情境创设策略生成交际情境日常生活中,学生要表达某种观点,都是通过和他人交流的方式进行意见交换,以实现交际的目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语言创设具有交互性的“交际情境”,以使学生饶有兴趣、主动地投入到交际中去,习得方法,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案例四年级下册“转述”教学片段2.联系生活情境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多数话题都是学生真实生活场景的再现。案例三年级上册“我的暑假生活”教学片段3.构建活动情境实践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口语交际教学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念,通过实践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根植交际意识,发展自身的交际能力。案例六年级下册“辩论”教学设计二、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二)互动交际策略挖掘交际话题教材中口语交际的内容多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教师可以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挖掘交际的话题,以话题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和信心。交际话题的确定为交际教学的开展明确了方向,也是打开交际场域的钥匙。案例三年级上册“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2.提取交际任务交际任务很多都是学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样的任务情境真实自然,有实际意义,学生可以把口语交际课上学到的原则和方法直接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案例六年级上册“请你支持我”教学片段二、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三)评价反馈策略统编教材中口语交际的训练在第一、二、三学段均有精准的目标要求,呈现出螺旋上升的梯度变化。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舵手,也是进行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口语交际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要求,综合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情意态度和表达能力。评价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对有新意的思路和表达以及有特点的展示方式,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评价的基础在于认真倾听,认真倾听表达者讲话就是一种尊重。案例一年级下册“请你帮个忙”教学片段三、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案例与点评(一)第一学段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案例与点评【案例点评】“图书借阅公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有删改)案例

口语交际的功能性体现在对真实问题的关注和解决上。班级图书角管理存在共性的问题,也有个性差异。本次口语交际有两个核心:一是内容上的,要解决图书管理中的现实问题;二是交际方式上的,讨论时既要积极主动表达,也要认真倾听,合作有序。分组讨论,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意见,细化目标,采集到更多意见。讨论的过程如何展开,讨论的结果如何整合汇报,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口语交际具有交际性、功能性,口语交际的设计要有整体性、连贯性。三、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案例与点评(二)第二学段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案例与点评【案例点评】“爱护眼睛,保护视力”———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有删改)案例

设计交际情境,引发交流兴趣:通过一张医学视力测试图,聚焦看图结果,引起学生的交流兴趣,引出导致看图结果差异的原因,顺势引入交流话题“爱护眼睛,保护视力”。从感性到理性,让交流有内涵:从身边近视学生的感受到播放科普视频,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眼睛的脆弱,视力变化带来的各种影响。进而从视力下降的原因出发,通过组内交流,组间分享,多维度探究保护视力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有针对性地交流,有补充性地思考。以评价为导引,落实交际目标:利用评价表,进行组内评价,优化发言。全班交流汇报,再次利用评价表进一步规范和强化交流要求,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断达成“音量合适、不重复发言、会补充”的口语交际目标。三、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案例与点评(三)第三学段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案例与点评【案例点评】“演讲”———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案例

演讲,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同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教学设计中教师提供范例,目的是指导学生了解演讲稿的结构和写演讲稿的要求,明确思路。在同桌互动交流中,培养学生沟通协调的能力,以及倾听的能力。在学生登台练讲的过程中,教给学生一些演讲的技巧,并以身示范,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指导和帮助。过程中,利用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逐步达到“愿说、敢说、会说、善说”的目标。在互动点评中,学生不断完善自我,逐步提高判断正误、优劣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习惯。WHAT?0102梳理小学三个学段“口语交际”的进阶要求,明确不同学段“口语交际”教学的侧重。从小学语文教材的口语交际话题中,任选某一内容的教案(或教学实录)进行分析,反思教学环节以及师生活动,给出评价与建议。【思考与练习】03自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某一口语交际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篇口语交际的教学设计,班内展示、交流。第三节写话与习作的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一、写话与习作的教学目标(一)第一学段写话的学段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第一学段的写话,教师的关注点应在学生表达兴趣的培养上,不要设置过多、过高的写作要求。从语言形式的角度来说,低年级的写话是从口语向书面语的转换过程,这涉及词语、句式及标点等书面语的运用问题。掌握标点符号也是学习运用书面语言的基础之一。在第一学段,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这四种基本的标点符号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此外,在写话活动中,对基本的书写、标点、行文等方面的要求要保底、落实,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和书面表达习惯。一、写话与习作的教学目标(二)第二学段习作的学段要求●乐于用口头、书面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愿意与他人分享,增强表达的自信心。●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便条、简短的书信等进行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第二学段开始进入习作阶段。教师需要关注的是如何让学生乐于表达、增强自信,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愿意与他人分享的习惯。这是从学生习作的情感、态度方面所提出的要求。“观察”是第二学段习作训练的重点。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语词、句段等语言材料的积累可以为学生的习作活动奠定语言基础。修改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独立修改作文能力的强弱,是其写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一、写话与习作的教学目标(三)第三学段习作的学段要求●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第三学段仍为习作阶段,同时开始向“写作”阶段过渡。第三学段正式提出了“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的文体概念。第三学段,学生要在喜欢写、乐于与他人分享习作乐趣的基础上,理性认识到写作活动的目的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第三学段,要在学会观察的基础上养成留心周围生活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二、写话与习作的教学内容(一)第一学段写话的教学内容语文教材中,一年级没有设置独立的“写话”板块,写话内容主要体现在课后习题和“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中。这些写话练习贴近学生生活,体现情境性和指导性。此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亦可以在识字、阅读等课程内容的学习中适当安排针对性的说话与写话练习。二年级“写话”练习出现的次数大幅上升,除课后习题外,每册书的“语文园地”也都设计了“写话”板块。与一年级相仿,在具体的情境下鼓励学生进行写话的尝试,并给出建议。表5-4二年级教材中的“写话”板块的内容二、写话与习作的教学内容(二)第二学段习作的教学内容习作板块中的教学内容涉及的具体内容大致可分为:记实类(写人、写物、写景、叙事),想象类(编创故事),应用文类。表5-5第二学段教材中的“习作”板块的内容2.习作单元中的教学内容习作单元是聚焦写作教学的独立单元,有独立的写作学习要点。每册教材安排一个单元,单元内的选文、习作例文围绕学习要点安排。表5-6第二学段教材中的习作单元的内容二、写话与习作的教学内容(三)第三学段习作的教学内容习作板块中的教学内容第三学段的单元“习作”板块,在文体安排上紧扣课程标准,可分为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常见应用文三类。表5-7第三学段教材中的“习作”板块的内容2.习作单元中的教学内容表5-8第三学段教材中的习作单元的内容习作单元核心是读中悟法、读写迁移。学生只有在真正阅读和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才能根据提示进行写作,可见阅读为写作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体现了读写的整体性。三、写话教学设计案例与点评【案例点评】看图写话———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写话教学设计案例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写话兴趣,教师以动画片引出任务,在猜故事中激发起了学生观察想象的热情,为接下来的创意表达做好铺垫。在学生自主写话前,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了“观察图画,了解图意”———“想象情节,生成故事”———“借助词语,让写话更生动”等环节,环环相扣,层次清楚,指导扎实,一步步引导学生从说清楚到说生动。在这个基础上,再由口头转为书面,进行写话,提出明确要求。通过独立写话、同桌互评、展示交流等环节,落实写话的教学目标。四、习作教学设计案例与点评(一)记实作文小学阶段的记实作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重点在于写真人真事,记下真切体验,反映真情实感。(二)想象作文想象作文的概念具体来自课程标准的描述:“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案例“即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教学设计(有删改)案例“奇妙的想象”———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教学设计(有删改)(三)应用文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应用文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小学阶段主要涉及书信、便条、读书笔记、研究报告、倡议书、活动策划书等。案例“学写倡议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教学设计WHAT?0102查阅文献,阐述小学“写话”指导过程中“以说促写”的理论依据。从小学语文教材的“写话”内容中,任选某一内容的教案(或教学实录)进行分析,反思教学环节以及师生活动,给出评价与建议。【思考与练习】03收集某个班某一次的小学生作文,尝试从不同视角对这次作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反思习作教学,形成一份分析报告。04自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某一“习作”教学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篇习作教学设计,班内展示、交流。感谢观看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主编孙建龙副主编贾煦添徐征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六章“梳理与探究”教学设计能够准确把握“梳理与探究”的学段要求以及所包含的学习内容,理解梳理与探究活动的教学意义及其对儿童发展的价值。理解“梳理与探究”中字词梳理与发现、跨学科学习与探究的具体目标和学习内容。能够结合教材中的具体内容或者学生感兴趣的语文学习问题,尝试进行教学设计。学习目标“梳理与探究”的教学目标与内容第一节“梳理与探究”的教学策略与案例分析第二节目录CONTENTS第一节“梳理与探究”的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梳理与探究”活动与儿童发展(一)“梳理与探究”的内涵“梳理”是指对事物进行归类、分析,使之条理化。“梳理”也是一种加工信息的途径,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分类,能够较为有效地聚焦信息,并将不易看见和察觉的信息变得更加清晰化、可视化,从而实现思维条理化。“梳理”是一种常见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现象形成更深入认识和理解的重要途径。“探究”是指探索、研究,探寻、追究。“探究”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可以帮助人们发现知识、拓展思维、解决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探究”更倾向于是对一种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表述。小学语文课程中的“梳理与探究”,既包括知识的整理与发现,也包括一些综合性体验或指向问题解决的语文活动等。一、“梳理与探究”活动与儿童发展(二)“梳理与探究”之于儿童发展“梳理与探究”突出运用归纳、分类、比较等方法,通过学习者自身对所学知识的梳理,将所学知识结构化,融入并改善大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梳理与探究”指向主动、个性、探究、建构,指向知识的情境化、结构化。可见,针对“梳理与探究”这一语文实践活动,主要从汉字、词语的分类、整理与探究,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与跨学科学习中的问题解决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学段要求的描述,体现出层级性、融通性与高阶化的基本特点。基于“梳理与探究”的“课程目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的“学业水平考试”部分特别指出:“梳理与探究类问题或任务要从具体的文本材料出发,拟定有育人价值和探究空间的活动,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筛选分类、比较概括、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表6-1小学阶段“梳理与探究”的学段要求二、“梳理与探究”的教学内容(一)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作为六大学习任务群之首,其重要性和关键地位不言而喻。作为唯一一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其强调了积累语言材料和言语经验的必要性,并明确提出应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规律,进而掌握规律,形成良好语感,感受文化内涵。在学习内容的编排上,体现出从认识、认写、认读感知开始进行初步学习和积累,到在此基础上独立梳理、整理、分类,而后主动按照规律进行梳理、分析、分享、运用。其内在逻辑为,从形成浅表的理解、记忆,逐渐过渡到深层认识,学生先后将无序的言语经验学习内容,整合为有序的言语经验规律,最终服务于自身言语体系。表6-2“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第一至三学段的学习内容二、“梳理与探究”的教学内容(二)跨学科学习“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实际上是对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的深化,渗透了学科融合的课程理念,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开放性。表6-3分别从“跨学科学习”的内涵、学习内容、教学建议三个方面展开,通过指向性强、目标明确的文字对本学习任务群所包含的学习意义进行阐述,并对开展跨学科学习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指导。表6-3“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第一至三学段的学习内容与教学提示从现行语文教材来看,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和跨学科学习的设计主要集中于中高年级,见表6-4、表6-5。但必须注意的是,在低年级学习过程中也不能忽视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和跨学科学习。表6-4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内容表6-5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学段跨学科学习素材举例WHAT?0102“理解“梳理与探究”学段要求中有关字词部分的内容,结合教材中具体的字词学习内容,说说可以指导学生从哪些方面进行梳理与探究?对小学生而言这样的学习活动的价值是什么?“理解“跨学科学习”的内涵和目的,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分析语文跨学科学习的价值。【思考与练习】第二节“梳理与探究”的教学策略与案例分析一、字词梳理与发现的教学策略(一)以积累为主线,凸显梳理意义积累是字词梳理与发现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梳理与探究活动需在一定量的字词学习与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另一方面,积累也不是一味地文字堆砌,而是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将零散的知识和积累的语言材料结构化,获得更为深刻的言语经验,实现学习的进阶。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字词梳理与发现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条件性知识和一些可操作的方法,并对梳理与发现成果的描述与展示给出具体要求。教师一定要确保字词梳理与发现这一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体是学生,要体现出主动、兴趣、自主选择、任务导向等活动要素,而不是学生被动地完成老师主导并布置的复杂性作业。同时,教师要准确理解小学生进行字词梳理与发现的核心意义,即突破死记硬背、机械抄写的碎片化积累,助力学生获得可以转化的有活力的、可持续的言语经验,进而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案例一年级有关象形字的梳理与发现任务设计一、字词梳理与发现的教学策略(二)基于语用生活,立足真实情境在真实的语用生活和任务情境下开展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在任务情境的创设过程中,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以及教材内容,避免出现游离于教材或脱离生活的孤立化、抽象化教学;另一方面,要注意情境的创设要指向真实的语用情境,要在校园学习生活、社会语用情境中开展实践活动。这一教学设计创设了丰富的学习情境发展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设计了扎实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形成分类整理的意识,从而引领学生逐渐走向结构化的梳理,走向汉字思维的建构,在建构中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案例“我是校园汉字博物馆推广人”学习活动设计一、字词梳理与发现的教学策略(三)以实践为始终,助力思维提升梳理与探究的学习活动是“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的过程,实践性、探究性是其基本特征。在进行字词梳理与发现的教学设计时,应以实践为始终,让学生在参与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语言规律、积累言语经验、指导言语实践,让梳理有载体,让发现有路径。首先,要关注实践的历程。字词梳理与发现是较长周期内的渐进过程,这其中包含观察、分析、交流、修正等,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路径。其次,要关注实践的主体。不论是进行语言实践还是积累语言经验,其主体均是学生,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要尽可能关注实践主体的覆盖面以及参与度,不能做表面文章。最后,要关注实践过程中的指导。字词梳理与发现全程伴随思维的参与,体现高阶化思维。二、跨学科学习与探究的教学策略(一)依据学段要求,体现学习进阶在进行跨学科学习设计时,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段的学习内容和要求,积极与相关教师展开多方合作,建立教学共同体,共同展开学习设计,形成跨学科协同育人机制。要充分注意各个学段学习任务所体现的能力进阶,把握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确定好学习主题之后,教师首先要考虑如何根据学习主题找准学科连接点,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实现学科之间的关联对接和深度融合。学科连接点可以从学习内容、思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