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一之一,对世界上这座目前综合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每项荣
誉的背后,都是沉甸甸的一组组数据的支撑。全长11公里,世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长1.2公里,世
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处距海平面42米,世界上埋进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世界
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鸟技术,通车前夕,港珠澳大桥共完成项目创新工法31项、创新软
件13项、创新装备31项,创新产品3项,申请专利414项,3项创世界之最,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
在这一大国重器的背后,不光有千千万万建设者的汗水,更有不少为其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团队。
如今,中国的桥梁和高铁一样,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而随着这张名片一同递出的,是我们身为国人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首创截止前仆后继自信心
B.创新截至前赴后继自信力
C.首创截至前赴后继自信心
D.创新截止前仆后继自信力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对接海底隧道的每个沉管重约8万吨,世界最重的沉管
B.连接海底隧道的每个沉管重约8万吨,世界最重的沉管
C.世界最重的沉管,对接海底隧道的每个沉管重约8万吨
D.连接海底隧道的世界最重的沉管重约8万吨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对这座目前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每项荣誉的背后,都是一组组沉甸甸数据的支撑。
B.对这座目前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而言,每项荣誉的背后,都是一组组沉甸甸数据的支撑。
C.对世界上这座目前综合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每项荣誉的背后,都是沉甸甸的一组组数据的支撑。
D.对世界上这座目前综合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而言,每项荣誉的背后,都是沉甸甸的一组组数据的支撑。
2、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比之于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殿、古罗马的斗兽场遗迹,一般修建于一时,兴盛于一时,以后就以纯粹遗迹
的方式保存着,让人瞻仰,而中国的长城总是代代修建,代代拓伸,莫高窟千年始终血脉畅通,呼吸匀停。
A.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善于保护历史遗迹。
B.中国文明比西方文明更具有保存价值。
C.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更具有创新性。
D.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更具传承性。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信医师信“大师”,盲目减肥饿出病,饮酒之后吃头花……在生活中,类似的事情,缺乏健康素养,
常常会做出一些科学常识的事情。本想得到健康,反而失去健康。这说明,()。提升健康素养,掌握必要的医
学知识,能够更好理解医生、医患信任。医学是有局限性的,医疗也有风险,不可能包治百病。大自然有春夏
秋冬,人有生老病死,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病人。同样的
疾病,同样的治疗方法,不同的人也可能有不同的结果。尽管现代医学,但仍然有很多疾病尚无法完全治愈。
只有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才能更好地意识自身的健康问题。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层出不穷违犯增进日新月异
B.层出不穷违反增强突飞猛进
C.屡见不鲜违反增进突飞猛进
D.屡见不鲜违犯增强日新月异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建设健康中国,需要提升整个社会的健康素养
B.整个社会都需要建设健康中国,提升健康素养
C.需要提升整个社会的健康素养,才能建设健康中国
D.整个社会都需要提升健康素养,才能建设健康中国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有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意识自身的健康问题。
B.只有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才能更好地认识自身的健康问题。
C.只有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认识自身的健康问题。
D.只有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才能更好地意识自身的健康问题。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诸葛亮可以说是小说《三国演义》的中心人物。从作者的描写看,仿佛是他一直在左右着时局的演变。他的出山,
意味着三分天下的局面拉开了序幕;他的去世,则意味着三国局面的瓦解。(),因此,对“天下大
势”,虽也深信“卧龙虽得其主,而不得其时”的传闻,却仍为刘备“三顾茅庐”的真诚所打动,毅然投入
到了“复兴汉室”的事业中,知其不可而为之,构成了《三国演义》最为悲壮的故事情节。实际上,我们常说的“成
事在天,诔事在人”也可以反过来读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意思无变化,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不一样的。《三国演
义》重点描写的恰恰是人物、出生入死的“谋事”。在顺昌逆亡的历史法则面前,并不是只有的被动认
同,他们义无反顾、前仆后继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有什么比这更激动人心的?小说为我们展现了一幕幕传奇性的故事,
那些的英雄壮举,只有放在与命运抗争的大背景下来看,才更显得慷慨激吊。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了如指掌处心积虑俯首帖耳可圈可点
B.了如指掌弹精竭虑唯唯诺诺可歌可泣
C.一目了然处心积虑唯唯诺诺可圈可点
D.一目了然弹精竭虑俯首帖耳可歌可泣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赋予了诸葛亮超人的智慧
B.作者赋予的诸葛亮超人的智慧
C.诸葛亮被作者赋予的超人的智慧
D.诸葛亮被作者赋予了超人的智慧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常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可以反过来读作“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意思虽有变化,但给人的感觉
却是一样的。
B.我们常说的“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也可以反过来读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意思虽没有大变,但给人的感
觉却是不一样的。
C.我们常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可以反过来读作“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意思虽没有大变,但给人的感
觉却是不一样的。
D.我们常说的“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也可以反过来读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意思虽有变化,但给人的感觉
却是一样的。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人日①两首(其二)杜甫
此日此时人共得,谈一笑俗相看。
樽前柏叶②休随酒,胜里金花③巧耐寒。
佩剑冲星聊暂拔,匣琴流水自须弹。
早春重引江湖兴,直道无忧行路难。
[注]①人日:旧时节日,即农历正月初七。杜甫当时正要离开夔州,赴江陵。②柏叶:古时习俗,将柏叶浸酒,元旦
饮用。③胜里金花:指当时妇女头上的花形金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世同庆人日,诗人随习俗和大家谈笑度过初七,开篇“一谈一笑”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颈联运用夸张手法,写诗人剑气冲天,琴声如流水一般动听,以此表现自己的抱负和才能。
C.“无忧”是这首诗的主旋律,诗人因早春到来尽情欢娱,但其间也流露出人生艰难的感慨。
D.诗中“看“寒”“弹”“难”押韵,朗朗上口,使诗句富有音乐美,也增添了作品的抒情色彩。
2.请结合诗句,谈谈本诗的最后两句与李白的《行路难》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所表达的情感有何
异同。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强》)
(2),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3)管弦呕哑,。(杜牧《阿房宫赋》
(4),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苏轼《赤壁赋》)
(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6)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千磨万击还坚劲,o(郑建《竹石》)
(8)克己复礼为仁。,天下归仁焉。(《论语》)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9年1月24日,华为北京研究所,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芯片——华为天罡正式发布。秉承“把复杂留给自己,
把简单留给客户''的理念,华为在5G领域积极投入、持续创新。华为可提供涵盖终端、网络、数据中心的端到端5G
自研芯片,支持“全制式、全频谱”网络,并将最好的5G无线技术和微波技术带给客户。
华为天罡在集成度、算力、频谱带宽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极高集成,首次在极低的天面尺寸规格下,支
持大规模集成有源功放和无源阵子;极强算力,实现2.5倍运算能力的提升,搭载最新的算法及波束赋形,单芯片可
控制高达业界最高64路通道;极宽频谱,支持200M运营商频谱带宽,一步到住满足未来网络的部署需求。同时,该
芯片为AAU带来了革命性的提升,实现基站尺寸缩小超50%,重量减轻23%,功耗节省达21%,安装时间比标准的4G
基站,节省一半时间,有效解决站点获取难、成本高等问题。
2018年,华为奏响5G规模部署的序章,率先发布全系列商用产品,率先全球规模外场验证,率先开始全球规模
商用。截至2018年底,华为已完成中国全部预商用测试验证,推动了5G进入规模商用快车道。目前,华为已经获得
30个5G商用合同,25000多个5G基站已发往世界各地。
2019年1月9日,华为“5G刀片式基站”凭借创新性采用统一模块化设计等技术突破,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学
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基站实现所有单元刀片化、不同模块间任意拼装,使5G基站的安装像拼装积木一样简单便捷。
华为5G产品线总裁杨超斌表示:“华为全系列全场景极简5G解决方案,在兑现5G极致性能和体验的同时,能够大幅
提升部署和运维效率,使5G部署比4G更简单。”
此外,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还发布了全球最快5G多模终端芯片——Balong5000(巴龙5000)。
这颗全新的5G芯片,体积更小、集成度更高,这是先进技术和设计的体现,用户也不用担心网络问题,它能够在单芯
片内实现2G、3G、4G和5G多种网络制式,可以有效降低多模间数据交换产生的时延和功耗,显著提升5G商用初期的
用户体验,在5G领域无疑是一次很大的突破和成功。
(摘自《华为天罡奠基极简5G》)
材料二:
美国彭博新闻社2019年1月24日发布题为“美国恐惧华为的另一个原因:物美价廉”的报道,在美国俄勒冈州
东部的偏远地区,华为远非美国官员口中的来自中国的“大坏狼”,而是“通往21世纪的生命线”。
东俄勒冈电信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约瑟夫•弗兰内尔说,这家中国最大的技术公司生产高质量网络设备,卖
给农村电信运营商的价格比其竞争对手少20%到30%.华为的设备还帮助二十多家美国电信公司向许多最贫困、最偏远
的地区提供座机、移动服务和高速数据。事实上,包括弗兰内尔的公司在内的一些电信企业并没有联邦政府补贴,它
们在向偏远贫困地区提供服务时成本较高。但华为能让奇迹发生。华为在网络设备制造方面已成为世界领先者,它正
在努力主导被称为“下一代无线技术”的5G。
“他们(华为)的设备非常非常好,”同时担任俄勒冈州议会宽带咨询委员会主席的弗兰内尔说,“我们还没有
在市场上找到类似的设备。”正是因为物美价廉,并且其领先的技术和优惠的价格在市场上很难找到替代,华为令美
国政府担忧起来,并试图破坏这个“奇迹”。
(摘自《美媒:美国害怕华为的另一个原因》)
材料三:
互联网数据中心公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全世界的智能手机排名前五的出货量(以百万为单位)、市场占有率和年增长
数据。
18年第二季18年第二季17年第二季17年第二季
供货商年增长量
度出货量度市场占有率度出货量度市场占有率
三星71.520.9%79.822.9%-10.4%
华为54.215.8%38.511.0%40.9%
苹果41.312.1%41.011.8%0.7%
小米31.99.3%21.46.2%48.8%
OPPO29.48.6%8.08.0%5.1%
其他113.733.2%139.540.1%-18.5%
总计342.0100.0%348.2100.0%-1.8%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为5G自研芯片,具备强悍的端到端能力,支持“全制式、全频谱”网络,运用了5G无线技术和微波技术。
B.华为天罡在集成度、算力、频谱带宽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极高集成,极强算力,极宽频谱。它们直接解决了站点
获取难、成本高等问题。
C.华为长期致力于基础科技和技术投入,全球率先突破5G规模商用的关键技术,实现5G的极简网络和极简运维,
推动5G大规模商业应用。
D.华为18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巨大,仅次于韩国三星公司,领先于美国苹果公司,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
机制造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为发布的全球最快5G多模终端芯片——Balong5000(巴龙5000),体积小、集成度高,并且同时支持2G、3G、
4G和5G多种网络制式,是5G商用领域的重要突破。
B.华为“5G刀片式基站”:采用统一模块化设计,所有单元刀片化、不同模块间任意拼装。因这类创新性技术,2018
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C.美国既害怕华为领先的技术和优惠的价格在市场上很难找到替代品;又害怕华为主导5G技术,未来成为全球5G
的盟主,阻止其进入市场。
D.由于华为向美国最贫困、最偏远地区提供服务时成本比竞争对手少20%到30%,所以它能打开美国市场,让奇迹发
生。
3.请结合材料,概括并分析华为通信的优势。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刀锋战士
衡德宏
余波是一位八路军战士,原本负责反战同盟中日军士兵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这天接到命令,赶到日寇盘距的
城市,从事地下工作。
这天余波接收到密电码:明日午后两点,在灵应禅寺大雄宝殿与我党地下人员接头,他叫“深谷”,你的任务是
取回“深谷”手中的重要情报。
第二天午后两点,大雄宝殿里香烟缭绕,木鱼声诵经声不绝于耳,香客们人头攒动。这里热闹又不失幽静,倒是
接头的好地方。化妆成香客的余波正想着,忽然一丝若有若无的危险气息隐隐飘来,心头顿时一凛!
就在这时,佛祖面前的蒲团上跪下一人。那是个精瘦的中年人,他声音不高也不低地虔诚祈祷:“佛祖啊,我外
婆病了,外公也病了,求求佛祖保佑他们吧!”
来不及多考虑了,余波当即在中年男人旁边的蒲团上跪下,并不看那人一眼,面对佛祖祈祷的声音同样不高也不
低,刚好让他听到:“佛祖啊,我家猪病了,牛也病了,求求佛祖保佑它们吧!”
余波祈祷完头也不回,掉头就走,一直走到一间幽静无人的偏殿内。不出所料,那精瘦的中年人跟了进来,因为
刚才两人的祈祷词即为接头暗语。男人伸出手说:“我是深谷!”
余波一把握住对方的手,用力握了握,心里一阵发烫。可现在不是诉说的时候,只回应了一句:“我是剃刀。情
报呢?”
深谷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显然在这遇到同志同样令他兴奋,但他摇摇头,低声说:“情报在我身上,但不能交给
你,我得亲手交给你的上线。这是刚刚接到的命令,因为队伍中出现了叛徒,上级指示必须减少传递环节!事关重大,
绝不能耽搁,请立即带我去!”
难怪刚才嗅到一丝危险的气息,余波说道:“行,跟我来!”
余波当即就往外走,身后深谷不远不近地跟着。当来到大雄宝殿外空旷的,大院里时,刚才那种危险的第六感再
次袭来,并且压迫感极强。余波蹲下身佯装系鞋带,眼波一扫,四面八方有几个精干的人正从香客中慢慢逼近。再猛
一回头,正看到深谷跟在后面,一脸的深不可测,但没有紧张之色。两人眼光一触即分。
此时余波身边全是香客,电光火石间,突然一声脆响,随即有人大叫一声,人多声杂,也不知叫的什么,但余波
看到那几个精干的人忽然趴到了地上,动作迅捷,绝对训练有素!
余波的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但转瞬即逝,忙迈步来到寺庙外。身后深谷还是不远不近地跟着,余波不用看也知道,
深谷的身后依旧跟着那几个精干的人。
这时恰好有个卖零食的小贩打眼前经过,余波忙叫住他,掏钱买了一包花生。刚走两步,回头一瞧,那可怜的小
贩已被两人一把拖到了旁边,这两人正是跟踪者,而深谷恍若未见。
余波继续往前走,领着深谷左一弯右一绕的,其间到一家书店买了一本书,还叫住一个卖香烟的小贩买了一包烟,
不用说书店老板伙计和卖香烟的小贩也被身后跟踪的人严加审讯一番,他们这是怀疑那三位做生意的是余波的同伙,
怕余波借机传递情报。不过余波知道,他们肯定一无所获。
在一座破旧的四合院前,余波终于停下了脚步,再一回头,示意深谷稍停一下再进来,而不远处跟踪的人一闪即
逝。然后余波推开门走了进去。
过了片刻深谷不见余波出来叫他,忙大步进去,却见偌大的院子内空无一人。这时身后一直跟着的人冲了进来,
四下一搜,不好,还有一个小小的后门,余波人不见了。
几个人一起惊叫起来,他们说的竟是日语!刚要冲出那个后门追余波,“轰”的一声,脚下突然惊天动地般爆炸
起来
在一处秘密场所,上级问余波:“剃刀同志,我们从另一条暗线得知,正如你所料,叛变的正是深谷,你是怎么
知道的?”
余波说:“当我在大雄宝殿外觉察到有人跟踪时,意外发现深谷一点也不意外,我就知道不妙,但还不能确定,
说不定那些人还是我们的同志。就在这时香客中估计有调皮的小孩燃着了一个鞭炮,我灵机一动,大喊了一声‘卧
倒’.香客们倒是纹丝不动,可跟踪的人趴下一大片,我这时才确定他们是日本特工,深谷有问题。”
上级听了有些不解:“为什么可以确定?”
余波一笑:“因为我是用日语喊的,不要忘了我曾在反战同盟中工作过。”
上级一脸赞许,余波继续说:“而当我在路上先后买了零食、书本和一包烟后,我注意到这三个生意人全被日本
特务拖到一旁严加审讯,其间身后的深谷对这一切视若未见,这不是一名我党地下工作者应有的反应。这下终于可以
确认,他叛变了,日本特工是他带来的。”
上级点点头,继续问道:“那你又是怎么通知同志们设下埋伏的?”
余波说:“那三个生意人中的一个确实是我们的同志,当我买东西时,我把钞票折叠了四个角给他,这就意味着
我遇到了危险,并将去那个我们早就约定好的四合院。他收到钞票后明白了我的意思,再发出信号通知他的下线,一
个手势就足够了,他们再火速埋下炸药,并伺机引爆。”
余波最后说:“我不能说出那三个生意人中哪一位是我们的同志,这是纪律。”
上级吐口气,感慨地说:“是啊,在鬼子的心脏里,有多少我们的同志日日在夜行走在刀锋上啊!我们要向跟你
一样无畏的刀锋战士,致敬!”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刀锋战士”为题,有点明人物身份,暗示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小说主题的作用。
B.“危险气息隐隐飘来”“嗅到危险”“危险的第六感再次袭来”,使得小说情节一波三折,波澜起伏。
C.小说主要用旁观者视角讲故事,但也有视角的转换。“深谷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显然在这遇到同志同样令他兴奋”,
就是亲历者余波的视角。
D.小说最后设置余波不说出哪一位生意人是我们的同志的情节,目的是表明在恐怖弥漫的环境中,上级也不能完全
信任。
2.请结合文本,概括归纳余波的形象。
3.这篇小说在构思上有何精妙之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9、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9己亥年元宵节期间,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和故宫博物院共同举办的“紫禁城上元之初”文化活动,于2月19
日(正月十五)、20日(正月十六)在故宫博物院举行。这是故官博物院建院94年来第一次在晚间免费对公众开放,也
是紫禁城古建筑群第一次在晚间被较大规模点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今后或将结合二十四节气等重要时间
节点选择农间开放。
单霁翔介绍,“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作为故宫博物院“紫禁城里过大年”系列展览活动的延续,目的是满
足公众的文化需求、心理需求、情感需求,更好地阐释“传统节庆”这一充满团圆幸福感的话题,让新春的故宫博物
院在深沉壮美的厚重文化之外,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让公众沉浸其中,感受博物馆里独特的节庆味、人情味。
“紫禁城上元之夜”的照明设计将高新科技与文物保护有机融合,在方案制定阶段,就考虑到避免因照明对古建
筑产生损害。通过设定不同的灯光强度,产生光影对比,使其在夜间自然产生立体感,达到“见光不见灯”的布光效
果,使照明融入建筑,让观众更充分地感受紫禁城的衣间风采。
(摘编自王珏《上元月正好故宫灯如昼》,《人民日报》2019年02月20日)
材料二:
据台湾《中国时报》2月21日报道,北京故宫博物院19日元宵节首次夜间开放,以现代科技融合传统元素,擦
出绚丽火花,再次打响故官作为“国家级知识产权”招牌。不只故宫灯光秀,最近大陆许多电视节目都诉求发扬传统
文化,从故宫取材,透过创意节目发想和呈现,让看似陈旧的传统文化,重新被年轻人喜爱追捧,处处展现文化自信。
报道注意到,大陆最近几档真人秀节目,不约而同从故宫取材,像《我在故宫修文物》让文物修复师成了网红;
《国家宝藏》找来宫廷剧中扮演皇帝的演员主持,成功加持;最近热门的《上新了•故宫》找来当红艺人参与,每集由
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出题,以主题式闯关方式,让观众用趣味、情境方式更加认识故宫。
报道称,中华文化是两岸共同瑰宝,曾几何时,大陆人说“台湾很好保留了中华文化”的恭维越来越少,取而代
之的是不断昂扬的文化自信。
(摘编自《参考消息网》2019年2月22日报道)
材料三:
就在这几年间,人们发现,博物馆变了。过去有些高高在上的博物馆开始变得亲切,一些冷清的博物馆也变得热
闹起来。从2009年参观人次突破1000万后,2018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人次首次突破1700万,不断刷新年度参
观人数的纪录,成为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党的十八大以来,博物馆免费开放深入推进,公共服务效能显著
提升,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全国各个博物馆开始进行积极探索,不断扩大开放面积、推出丰富多彩的展览、开展博
物馆教育,推动博物馆资源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新”成为博物馆发展的关键词。
科技的进步、媒体的发展,给博物馆带来了新的可能。博物馆探索与各个媒介结合,给人们带来新的体验。央视
的《国家宝藏》,用“文博+文化+文艺”的表现手法,让沉睡已久的文物与鲜活的人物故事结合,选择具有国家民族共
同记忆的载体进行深度挖掘和创新,展现文物在国家经济社会发进程中的光芒,激发人们的家国情怀。高科技互动艺
术展演《清明上河图3.0)构筑出真人与虚拟交织、人在画中的沉浸体验……这些都通过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深化人
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
近日,《国家文物局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这也意味着,我国博物馆事业将开
启新的征程,其发展改革将继续深化。新的一年,针对博物馆体系布局、功能发挥、体制机制等方面,各地还将有进
一步的改革和实践。人们期待,通过博物馆不断的创新,让博物馆真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摘编自史诺《博物馆“萌”新》,《人民日报》2019年02月09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无确的一项是()
A.“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是故宫博物院建院首次在晚间免费对公众开放,也是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
被大规模点亮,也为后续的夜间开放提供了可能。
B.最近,从故宫取材的真人秀节目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被年轻人喜爱追捧,这些节目对发扬传统文化,展现文化自
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C.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人次刷新了年度参观人数的纪录,成为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这也让过去有些高高
在上的博物馆变得亲切,变得更受欢迎。
D.央视出品的《国家宝藏》,用“文博+文化+文艺”的表现手法,结合文物和人物,选取具有国家民族共同记忆的载
体进行再加工,使文物焕发了新的光芒。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氐确的一项是()
A.“紫禁城里过大年”系列展览活动的目的是,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心理需求、情感需求,让公众感受博物馆里
的节庆味、人情味,进而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
B.“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动以现代科技融合传统元素,利用特殊的照明设计,让观众更充分地感受紫禁城的夜间风
采,再次打响了故宫作为“国家级IP”招牌。
C.虽然中华文化是两岸的共同瑰宝,但大陆人常恭维说“台湾很好保留了中华文化”;近年来随着大陆人不断昂扬
的文化自信,这种恭维越来越少。
D.随着博物馆事业发展改革的继续深化,各地将针对博物馆体系布局、功能发挥、体制机制等做进一步地尝试,从
而在新的一年中让博物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3.以上三则材料中,各自新闻报道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0、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唐人有和韵,尚无次韵;次韵实自元、白始。依次押韵,前后不差,此古所未有也。而且长篇累幅多至百
韵少亦数十韵争能斗巧层出不穷此又古所未有也。他人和韵.不过一二首,元、白则多至十六
卷,凡一千馀篇,此又古所未有也.以此另成一格,推倒一世,自不能不传。盖元、白觑此一体,为历代所无,可从
此出奇,自量才力,又为之而有馀,故一往一来,彼此角胜,遂以之擅场。
(清•赵翼《瓯北诗话》)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眼耳处)
2.文中的“元、白”是指、o
3.根据材料,解释文中“次韵”的意思。
1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原才
曾国藩
①风俗之厚薄笑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民之生,腐弱者或戢皆是也,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而
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众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众人
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故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风俗之于人心也,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
者也。
②先王之治天下,使贤者皆当路在势,其风民也皆以义,故道一而俗同。世教既衰,所谓一二人者不尽在位,彼
其心之所向,势不能不腾为口说而播为声气,而众人者势不能不听命而蒸为习尚,于是乎徒党蔚起,而一时之人才出.
有以仁义倡者,其徒党亦死仁义而不顾;有以功利倡者,其徒党亦死功利而不返。水流湿,火就燥,无感不,Q所从
来久矣。
③今之君子之在势者,辄日天下无才,彼自尸于高明之地,不克以己之所向,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而翻谢
日:“无才。”谓之不诬可乎?否也。
④十室之邑,有好义之士,其智足以移十人者,必能拔十人中之尤者而材之;其智足以移百人者,必能拔百人中
之尤者而材之,然则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非特处高明之地者然也,凡一命②以上,皆与有责焉者也。
⑤有国家者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天位之人;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
以坏风俗而贼人才。循是为之,数十年之后,万一有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已。
(注释)①傩:应答,响应。②一命:泛指官职低微。
1.填入第②段方框处恰当的一项是()
A.哉
B.兮
C.焉
D.乎
2.对第①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良的社会风气最终会无法抵御。
B.风俗习惯在民风形成中至关重要。
C.社会风尚的影响由小及大逐渐增强。
D.社会风尚的建设过程缓慢经历漫长。
3.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请分析其作用。
4.下列对第④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义之士都有能力转变、选拔并培养人才。
B.选拔人才并且培养是为君、为官者之责任。
C.“移十人”“拔十人”至“移百人”“拔百人”,层递中凸显选拔人才之可能性。
D.“高明之地者”与“一命之上”并举,点明移风易俗、培养人才的责任所在。
5.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知从何时起,微信群内投票评比变得司空见惯,每个人时不时的要为同学、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投票拉票。
随着“朋友圈”的广泛使用,诸如此类的投票评比活动也越来越多,甚至产生了有组织有规模的“专业投票拉票群”,
此风盛行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每个人在使用微信时都遇到过。有人觉得举手之劳,成人之美,何乐而不为?有
人觉得碍于情面,不得已而为之。有人更之不理,无视它,甚至退群……
微信“朋友圈”拉票之风盛行,你对此有何感触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1.C
2.A
3.B
【解析】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
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创新”为“超越旧的,创造新的”之意,“首创”有“最先创造,创始”之意;此处指最先创造,应选用“首创”。
“截止”是“到一定的期限后不再继续”,多用在时间词语的后面,“截至”只能用在时间词语的前面,表示动作还
要继续;此处用于“通车前夕”,应选用“截至”。
“前赴后继”为“前面的人冲上去了,后面的人紧跟上去”,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前仆后继”意为“前面的倒
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此处强调连续不断,应选用“前赴后继”。
“自信心”为“对自己的充分的信心”,“自信力”为“对自己充满信心,遇事不乱,处事不惊,有一种从容平静的
心境”。此处指作为中国人的自信,应选用“自信心”。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
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对接”比“连接”
更准确;“对接海底隧道的每个沉管重约8万吨,世界最重的沉管”与前面的句子句式一致。
故选A。
3.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
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错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的
叫语法错误,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叫逻辑错误。解题时先确定逻辑类病句,再按照成分分析法排除语法类病句,常见
的逻辑错误类病句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划线句有两处错误:“对”为介词,缺少搭配的中心词,排
除AC;“这座目前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一组组沉甸甸”考查多层定语的语序,排除D。
故选B。
2、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
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
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
根据语文,“代代修建,代代拓伸”“始终血脉畅通,呼吸匀停”突出的是文化的一代代的传承和生生不息,因此应
该突出“传承性”。
故选D。
3,1.C
2.A
3.B
【解析】
1.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
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词语。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屡见不鲜:经常看见,并不新奇。语境说的是在生活中,类似的这些荒唐事
情经常可以看见,不新奇,所以此处选用“屡见不鲜”。
违犯:违背和触犯(法律等)。违反:不遵守;不符合(法则、规程等)。语境说的是“科学常识”,所以根据使用对
象看,此处选用“违反”。
增进:增加并促进。增强:增进;加强。语境说的对象是“医患信任”,所以此处用“增进”与“信任”搭配好。
突飞猛进:形容事业、学问等进展非常迅速。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发展、进步很快。语境是说现
代医学的进展迅速,所以此处选用“突飞猛进”。
故选C。
2.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
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
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
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
本题,根据与下文“提升健康素养,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能够更好理解医生、增进医患信任”的衔接关系,此处“提
健康素养”应在句尾,排而不应该在此句的开头,所以要排除C、D项。上文”在生活中,类似的事情,缺乏健康素养,
常常会做出一些违反科学常识的事情。本想得到健康,反而失去健康”句可知,此处说的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前提
条件是“提升整个社会的健康素养”,而B选项的内容表意不明与此句的意思不吻合,且衔接不紧密,所以要排除B
项。
故选A。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
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画横线句子语病有二:一是语序不当,“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
错,应为“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排除A、C、D三项。二是搭
配不当,“意识”应改为“认识"o排除A、D三项。据此,最恰当的选项是B项。
故选B。
【点睛】
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
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
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
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
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4、1.B
2.D
3.C
【解析】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
近义词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
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第一处,“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像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一目了然”,一眼就看
得很清楚。此处是说诸葛亮对天下大势了解清楚,应选“了如指掌”。
第二处,“弹精竭虑”,W: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心思。“处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形容蓄谋已久。
此处是说诸葛亮用尽心思为刘备谋划,不应用贬义词,应选“弹精竭虑”»
第三处,“唯唯诺诺”,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俯首帖耳”,形容卑微驯服的样子。此
处是说在历史大势面前,并不是只顺从,被动认同,此处与“卑微”没有关系,应选“唯唯诺诺”。
第四处,“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可圈可点”,文章精彩,值
得加以圈点,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此处是说“英雄壮举”,应选“可歌可泣”.
故选B。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有效的答题技巧: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分清
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注意标点符号的暗
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括号前面的句子是“他的出山,意味着三分天下的局面拉开了序幕;他的去世,则意味
着三国局面的瓦解”,主语是诸葛亮;根据话题一致的原则,这里的主语也应是诸葛亮,排除AB;C项“诸葛亮被作
者赋予的超人的智慧”最后落到“智慧”上,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与下文无法衔接,排除C项。
故选D。
3.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时可运用紧缩法,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
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
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毛病,修饰语内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要仔细琢磨,推敲。我们常说的成语是“谋
事在人,成事在天”,排除BD;“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意思是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
时运如何了,强调的是对结局的无能为力,而“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意思是不管时运如何,能否达到目的,自己都
应尽力而为,强调的是个人的不懈追求,表达顺序不同,意思已发生变化,结合下文内容,文段赞美的就是与命运抗
争的大背景下,个人对理想义无反顾的追求精神,排除A项。
故选C。
【点睛】
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
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
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
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
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5、1.B
2.相同之处: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理想抱负的执着追求和对前途的乐观精神。不同之处:李诗更强调自己坚信总有
一天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杜诗更强调坚持自己的正直理念,走人生正道。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
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
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B项,“写诗人剑气冲天”错误,颈联“佩剑冲星聊暂拔,匣琴流水自须弹”的意思是:腰间的佩剑暂且不用拔出来,
来欣赏如流水一般动听的琴声吧。所以此处没有“剑气冲天”。B错误。
故选B。
2.本题考查了比较鉴赏诗歌基调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境遇,分析作者的心情;其次
根据诗歌的类型,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还要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诗歌主旨,进行恰当的鉴赏。
早春重引江湖兴,直道无忧行路难。
李诗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时宗毒
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体现作者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
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写出作者坚信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体现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杜诗的“早春重引江湖兴,直道无忧行路难”,表达了诗人因早春到来尽情欢娱,但其间也流露出人生艰难的感慨,
更强调坚持自己的正直理念,走人生正道。
由此可知,两首诗的相同之处都表现了诗人对理想抱负的执着追求和对前途的乐观精神。
【点睛】
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
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
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
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6、朝搴毗之木兰兮沧海月明珠有泪多于市人之言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宠辱偕忘谁家新燕啄春
泥任尔东西南北风一日克己复礼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
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搴、毗、偕、啄。
【点睛】
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
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
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
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7、1.B
2.D
3.①创新研发有优势:不断创新,技术研发强大,华为天罡是全球首款SG基站核心芯片,Balong5000是全球最快
5G多模终端芯片。②技术设备有优势:设备可靠,技术领先,华为“5G刀片式基站”采用创新性技术,获得了国家科
技进步一等奖。华为通信设备技术领先,很难找到替代。③产品价格有优势:物美价廉,领先的技术和优惠的价格帮
助华为打开了国内外市场。④产品布局有优势:抢占5G先机,率先开启5G规模部署。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般要先找出文中重要概念所对应的相应语句,结合上下文揣
摩,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逐一对比。
B项,“能够直接解决站点获取难、成本高等问题”的并不是“突破性进展:极高集成、极高算力、极宽频谱”,而
是该芯片为AAU带来的革命性提升:实现基站尺寸缩小、重量减轻、功耗节省等。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
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
D项,“华为向偏远地区服务时成本比竞争对手少20%到30%”于文无据。原文中华为卖给农村电信运营商的价格比
其竞争对手少20%到30%,价格优势并不等同于成本优势。
故选D。
3.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
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题干意思在文中找到与“华为通信的
优势”相关内容:“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芯片一一华为天罡正式发布……华为在5G领域积极投入、持续创
新”“Balong5000(巴龙5000)。这颗全新的5G芯片,体积更小、集成度更高,这是先进技术和设计的体现……”“华
为“5G刀片式基站”凭借创新性采用统一模块化设计等技术突破,
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美国恐惧华为的另一个原因:物美价廉”“卖给农村电信运营商的价格
比其竞争对手少20%到30%”“华为奏响5G规模部署的序章,率先发布全系列商用产品,率先全球规模外场验证,
率先开始全球规模商用”。据此考生可从“创新研发”“技术设备产品价格”“产品布局”等方面概括即可。
【点睛】
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
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
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
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
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
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
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
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8、1.D
2.①谨慎警惕,对敌斗争经验丰富。
②机智灵活,处理危机果断淡定。
③勇敢无畏,面对危险毫不退缩。
④严守纪律,力保组织成员安全。
3.①设置悬念,陡生波澜。余波接头时感受到危险气息隐隐飘来,使气氛趋于紧张,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伏笔照应。小说开篇对余波的介绍,既点明了他的身份,也为下文写他用日语喊出“卧倒”的情节埋下伏笔。
③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深谷“一脸的深不可测,但没有紧张之色”;小贩被跟踪者拖到旁边,“深谷恍若未见”,
已经预示深谷叛徒的身份。
④留白。文章没有交代谁是自己的同志,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
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D项,“上级也不能完全信任”错,这一情节表现余波严守组织纪律的性格特征。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的基本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
质等总体上把握文本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文本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
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本题,“忽然一丝若有若无的危险气息隐隐飘来,心头顿时一凛!
敏锐的第六感曾无数次帮助他涉险过关,难道现在……”,突出其谨慎警惕,对敌斗争经验丰富;“余波当即在中年
男人旁边的蒲团上跪下,并不看那人一眼,面对佛祖祈祷的声音同样不高也不低,刚好让他听到:'佛祖啊,我家猪
病了,牛也病了,求求佛祖保佑它们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专业职业测评与居间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P2P出借平台投资者教育与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破产财产清算协议2篇
- 个性化条款:20249A文离婚合同案例分析版
- 二零二五版房屋征收拆迁补偿协议书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质量保证金管理协议书3篇
- 物业管理处与2025年度收费员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度门卫人员岗位职责优化聘用协议3篇
- 2025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承包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乡汽车租赁及售后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长沙穗城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专项训练卷 (一)力、运动和力(含答案)
- 山东省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监督机构人员业务能力考试题库-中(多选题)
- 《七律二首 送瘟神》教案- 2023-2024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 2024年中考语文满分作文6篇(含题目)
- 北师大版 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第三单元:行程问题“拓展型”专项练习(原卷版+解析)
- 2023年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s-1-2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施工管理中的文档管理方法与要求
- DL∕T 547-2020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 种子轮投资协议
- 执行依据主文范文(通用4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