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综合题专题(19)
一、综合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0分)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千湖沙漠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1981年巴西在此建立国家公园,该公园由众多白
色沙丘和成千上万微小湖泊共同组成,在气候、基岩(主要是致密的绿泥岩和砂岩)等因素共
同作用下形成一年一度的“千湖一沙漠”奇景。
材料二:圣弗朗西斯科河是巴西东部和东北部水力发电和灌溉的重要源泉,自1946年开始圣弗
朗西斯科河流域开发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目前是南美洲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典范。
材料三:图1为巴西东北部略图。图2为千湖沙漠地区气候统计资料。
图2
(1)描述图1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简述千湖沙漠地区的气温特征并简析2-5月气温较低的主要原因。
(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千湖一沙漠”奇景的形成原因。
(4)从资源利用角度说明圣弗朗西斯科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有利条件。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澳大利亚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
冬季风力强劲,素有“风城”之称。
北京市城区夏
季某日午后气
温CC)分布
图
天然气煤炭沙
篁海洋城市)
m等高线(
材料2: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铁、煤、铺等储量与开采量居世界前列,但澳大利亚的钢铁
工业规模小,生产能力较低。钢铁工业主要位于纽卡斯尔、肯布拉港和怀阿拉。
(1)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说明珀斯夏季风向昼夜变化明显的原因。
(2)分析珀斯冬季风力强劲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说明澳大利亚钢铁工业中心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煤矿产区而非西北部
铁矿产区的原因。
3.格达半岛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地表冻土(在零摄氏度以下土壤中的水呈冰态,冰与土壤冰
结在一起)广布,此处设立了西伯利亚纬度最高的自然保护区,驯鹿在广阔的苔原上栖息繁衍。随
着气候变化,格达半岛及周边区域出现大量天坑,据调查其为地下甲烷在高压状态下爆炸形成的
坑洞。甲烷是有机质在隔氧环境下分解而成,其对地表辐射的吸收能力是二氧化碳的二十余倍。
下图为格达半岛位置示意图。
(1)简述格达半岛土层中多甲烷的原因。
(2)气候专家认为甲烷坑洞的出现将会加速全球气候变暖进程,请解释原因。
4.2020年2月,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连续几天刮起了强风,卷起了漫天黄沙,大量的沙尘飘过
大西洋,抵达美洲(如下图所示)。据统计,撒哈拉沙漠每年向大西洋、南美等地输送约1.8
亿吨的尘土。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这种沙尘天气正在不断加强,对地球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
(1)当沙尘飘过大西洋上空时,推断洋面气温的响应过程。
(2)分析沙尘在大西洋沉降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3)说明沙尘在亚马孙平原沉降对维持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积极作用。
(4)依据沙尘向大西洋、亚马孙平原的输送过程,推测其对全球气温的影响。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v③,
(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A、B两处比较,处温度低;①
处气压低,降水较多的是,日温差较大的是_____o引A]/(g)
起此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2)若此图是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则A、B两处中处是城区,判断理由是
6.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多瑙河流域示意图
圉例
城市
,水力枢纽
s河潦
二1等高线
材料二多瑙河上游接纳了被誉为“滑雪天堂”的阿尔卑斯山区较多的河水,中、下游流经地区
经济发达,并以铁门为界。
材料三下表为图中三座城市降水量统计表(单位:毫米)。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甲城106.495.1105.885.375.653.226.880.898.6153.0110.581.1
乙城49.344.449.558.870.790.466.451.251.440.354.357.5
丙城323129385563525140335240
(1)与乙城相比,甲城降水量的特点是什么,简述其成因。
(2)说出多瑙河在丙城干流段冬季至春季径流量总体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铁门附近建水电站的有利条件。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
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7.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图,回答下列问题。
(1)霜冻灾害多发生在(阴天或晴朗)的夜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
的过程有关。
(2)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与图中甲、乙、丙中的过程有关。
(3)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与图中甲、乙、丙中的过程有关。
(4)地球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和。二氧化碳含量很少,但是却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它既是的原料,也是调节的重要气体。一般情况
下,大气各成分及含量是相对稳定的,多年平均而言,有8=人+©+口,但是,近若干年来,
人类排放过多,改变了大气成分含量,上述平衡被打破,变成了不等式,从而加剧了
_________这一现象。
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六甲海峡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海峡水深由北向南、由东向西递
减,一般为25〜115米。目前,航道已淤浅严重,海底多沙滩;东南峡口许多小岛边缘有岩礁
和沙脊,妨碍航行。
材料二马六甲海峡所在区域城市和交通分布略图
100:110=
105
图例
首都
0so城市
入沼泽
高速公路
公路
铁路
(1)试比较M半岛东西两侧降水的季节差异,并说明理由。
(2)试分析马六甲海峡航道淤浅的原因。
(3)根据图文资料,说出马六甲海峡两岸城市分布的差异,并选择其中一岸分析原因。
(2)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根本热源是。
(3)图中⑥辐射代表大气的作用,用此原理解释为什么CO?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
(4)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
其主要原因是.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入侵,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5)图中③⑤表示大气的作用,根据此原理解释为什么晴天白天的温度高于阴天白天的
温度。
10.读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EF四处为不同的天气系统。(填字母)处受气旋控制。A处天气系统控制下天
气特点为,B处天气系统控制下气流水平运动方向为,“一场春雨一场暖”是图
中哪种天气系统影响的结果(填字母)。
(2)图中C处将发生天气变化,原因是该地将受到(天气系统)的影响,届时该地将出
现天气•
(3)目前图中D处受气团控制。
(4)图中G处风向为风。
11.2019年4月26日,米拉山隧道正式通车试运营。隧道全长5727米,穿越了25条断层破碎带,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特长隧道。隧道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设计时速80公里。通车后翻
越米拉山的18公里路程缩短至5.7公里,拉萨至林芝的行车时间将由8小时缩短为4小时。图
1为“G318部分路段示意图”,图2为“拉萨-林芝段地形剖面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
问题。
U50100150200250300350400
距离(千米)
图2
(1)说出隧道工程建设人员可能遇到的困难。
(2)西藏自治区具有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的特征。任选其一,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成因。
(3)简述米拉山隧道通车对西藏自治区的积极影响。
12.如图,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层是层,它的直接热源是,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2)B层是层,该层大气以运动为主.该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是o
(3)大气质量的: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集中在______(填名称)。其温度垂直变化,决定
了空气运动显著。
(4)在55千米以上的高层大气中存在层,该层使人类实现无线电通信。且该层空气密
度(很小'很大)。
高度(T米)
13.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北京的天气状况是,近期北京将受(天气系统)影响,天气
将发生的变化。
(2)甲地受(天气系统)影响,气流垂直,可能形成天
气。
(3)此时,甲地的风向为,其风速比乙地,原因是。
(4)就气流运动状况而言,此时影响丙地的天气系统属于。7、8月份,长江中下游
在该类型天气系统控制下,常形成天气,此前该地的梅雨天气是
受天气系统影响的。
14.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两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气温/C
(小时)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
(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这是由于
(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这是由于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2月,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连续几天刮起了强风,卷
起了漫天黄沙,大量的沙尘飘过大西洋,抵达美洲(如下图所示)。据统计,撒哈拉沙漠每年
向大西洋、南美等地输送约1.8亿吨的尘土。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这种沙尘天气正在不断加
强,对地球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
图例
■沙尘
(1)当沙尘飘过大西洋上空时,推断洋面气温的响应过程。
(2)分析沙尘在大西洋沉降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3)说明沙尘在亚马孙平原沉降对维持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枳极作用。
(4)依据沙尘向大西洋、亚马孙平原的输送过程,推测其对全球气温的影响。
16.下图是某区域近地面天气系统分布示意图(单位:hPa)o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北半球(冬、夏)季气压带分布状况,判断理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P表示的气压中心为,它将切断。
(3)E处的风向为,E地与F地相比,风速较大的是地。
(4)印度半岛此时的季风风向为,其形成原因是。此时武汉的气
候特征是,
1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太平洋岛国一一图瓦卢的搬迁、乞力马扎罗山冰雪融化了80%、30年后欧洲人将可能
告别阿尔卑斯山的皑缺白雪……所有这些事物的变化正在告诉我们一一全球气候变暖。
材料二下图是近几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示意图。
(1)近几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2)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气温升高这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强烈吸收缘
故。
(3)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将产生什么影响?
1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南京燃气热水锅炉进行低氮改造,避免城市热岛效应。江苏天和冷暖设备有
十多年大型商用锅炉改造案例,他们的德地氏冷凝燃气锅炉NOx减少80%,CO减少90%,重
量是钢制锅炉的1/3,比普通钢制锅炉节能40%,静音运行,低氮氧化合物排放。
材料二:图1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图2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1)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生产和生活活动释放大量热量
B.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C.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
D.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长期生活在热岛中心的人们会表现为情绪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忧郁压抑、记忆力下降、失眠、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溃疡增多、胃肠疾病复发等。
(2)为了美好的生存环境,请说出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的可行性措施?
(3)图1位于图2中的层,该层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o
(4)图2中字母B代表______层,大气以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大气温度随高度
增加而升高,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选择填空)。
A.接受太阳辐射多
B.接受地面的热量多
C.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
D.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5)如若修建一个可能有污染的工厂,应建设在(图1)a、b、c中的哪处?说明理由。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是“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推进的重要区域。爪哇岛是印尼经济、文化
最发达的地区,首都雅加达位于爪哇岛西北部。连接首都雅加达和万隆的雅万高铁是中国和印
尼签署合建的高铁项目,将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设计时速为每小时250〜300
公里。图1为爪哇岛局部图。图2是雅加达的气温和降水量图。
材料二:2018年12月22日,喀拉喀托火山喷发并引发海啸,在其后几天多次喷发,形成数百
米至数千米火山灰气柱。
(1)比较雅加达的降水时间差异,并解释其成因。
(2)下列示意图,能解释本次火山喷发原因的是
ABCD
(3)描述此次火山喷发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可能影响,并在下面示意图中用箭头绘制出来。
(4)分析雅万高铁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英国天气多变,常常在一天之中会经历晴天、多云、阵雨等各种天气状况,英国人见面
打招呼,习惯问:今天天气怎么样?这种现象与当地的自然特征关系密切。如图为欧洲及大西
洋部分地区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
(动力/热力)原因;英国
多变的天气与(天气系统)活动频繁关系密切,同时附近海域流经的加强剧了这
种天气现象的发生。
(2)比较此时乙、丙两地风速风向的不同,并说明理由。
(3)若图示气压分布代表某一季节的平均状况,则应是北半球(夏/冬)季,与乙地相
比,丙地因______较低,气温较,该季节因受(气压带或风带名称)影响,气候
特征为。
(4)丁岛屿处于欧亚板块和板块的边界,岛上地壳活动频繁,岛上遍布
岩,(能源)资源丰富。
21.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射向宇宙空间射向宇宙空间
1
大
气C02和水汽
①吸
收④
H地面吸收|-----“地面增温|---------------
(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④;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
(3)近地面大气吸收的④要多于大气直接吸收的①,这说明了什么?
(4)据上图所示原理,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1月22B,我国各地进入小雪节气。如图示意该日20时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海平面等
压线分布状况。
一,(H
(1)写出AB两处天气系统的名称。
(2)写出此刻银川市与乌鲁木齐市的风向。
(3)推测未来几日(11月22日至25日)太原市的天气变化状况。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城市通风走廊能够提升城市的空气流动性,缓解热岛效应,
降低建筑物能耗。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将城市通风走廊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并加以实施。如图
为贵阳市某区一级通风走廊剖面示意图。
谟地公四带田团南珞
(1)推断该地一级通风走廊的基本走向,并阐述理由。
(2)指出该地规划城市通风走廊时可利用的城市用地类型,并解释原因。
(3)分析该地“新鲜空气补偿空间”布局于山坡上的原因。
(4)请你对准备规划建设通风走廊的城市提出其他方面的合理建议。
24.读我国部分地区(等压线)天气形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A地处于(天气系统)控制下;该天气系统中气流在水平方向为运动,
在垂直方向为运动;A地此时的天气状况是。
(2)B、C两地在未来几天都将有锋面过境,(天气系统)即将到达C地,该天气系统
经过C地时当地将经历天气;(天气系统)即将到达B地,该天气系统经过B地
时当地将经历天气。
(3)如果该天气形势出现在春季,那么我国华北地区有可能出现和等灾害性天气。
(4)B、D两地风力较大的是地,理由是。
25.如图所示,读图,回答问题。内・-④--------T
(1)若图示的是热力环流,则近地面甲、乙两处气压较高的是
处。①③
(2)若图示的是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该环流位于______②
甲----—一乙
半球。洋流③按性质属于流(填寒、暖)。
(3)若图示的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则②表示环节,④表示环节。
(4)若图示的是地质循环,且甲表示沉积岩,乙表示岩浆,则①表示作用。
26.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射向宇宙空间射向宇宙空间
①大
气
吸
收
地面吸收
(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④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
(3)运用上述原理,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4)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麦田边燃烧大量的湿草来防御寒潮,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
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
发的区域。
87°90°
-2000-©㈱。则四沙漠
(1)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西北风的原因.
(2)从地形特征的角度,分析甲地多大风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夏季葡萄收获后,若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易腐烂、发酸、变色。我国新
疆吐鲁番地区在四壁有洞孔的荫房内晾制出的葡萄干糖分保留多、不发酸、色泽碧绿、状如珍
珠,其“无核绿葡萄干”享誉世界。荫房是指状如碉楼的土坯建筑,四壁镂出密密麻麻的洞孔,
在房内设置挂架,以挂晾葡萄。图为荫房景观。
(3)从当地气候条件的角度,说明乙地夏季利用荫房晾制葡萄干的理由。
28.近些年的5.6月份,苏门答腊岛的农民常燃烧芭蕉林清地。某年6月9日晚,新加坡遭受严重的
事霾袭击,如图示意该日燃烧芭蕉林后烟雾浓度分布。
(1)推测该日图示赤道南北两侧的主要风向。
(2)列举图中烟雾高浓度区所受的主要影响。
29.阅读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素有“雪域秘境”之称的西藏墨脱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喜马拉雅山东端南坡,地势北高南
低,从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下降到海拔115米的巴昔卡,地势落差大。低海拔地区的气候
特征与我国华南沿海地区相似,植物种类繁多。近年来,当地百香果、核桃等特色果业发展迅
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园。同时,墨脱县依托其独特的旅游资源,逐渐成为旅游
探险者的乐园。
墨脱县气候资料
3月〜5月6月〜8月9月〜11月12月〜次年2月
平均降水量(mm)575.11108.0418.197.1
日均最高温(℃)15242719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知识,分析墨脱县夏季日均最高温低于秋季的原因。
(2)结合墨脱县自然环境特点,说明6〜8月到该地旅游可能遇到的困难。
(3)如图示意墨脱县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其具体表现。
藏药加工
百香果、核桃等水稻灵芝等药材
照明、供热、做饭
30.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国
A
大
—
(1)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
的—过程有关。(4分)
(2)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原因是,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过程相
关。(4分)
(3)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是,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4分)
【答案与解析】
1.答案:(I)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高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2)气温特征: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原因:2-5月降水多,晴天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
用强,气温低。
(3)雨季降水多,基岩透水性差,雨水不易下渗,在沙丘之间的低地里积水成湖。旱季降水少,气
温高,积水被蒸发,形成沙漠。
(4)水资源总量大,利于发展耗水产业;水能资源丰富,利于开发水电站;(有色金属等)矿产资
源丰富,利于发展重工业;土地资源丰富。
解析:(1)本题考查地形特点的描述,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
所给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地形特点。由图可看出该地区北部等高线稀疏,海拔较低,以平原为主;
南部等高线较稀疏,海拔较高,以高原为主;整体地势南高北低。
(2)本题考查气温特点及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图2可看出该地区的气温特征为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2-5月气温较低的原因可从大气的受
热过程来分析作答。由图可看出该地区2-5月降水多,晴天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
低。
(3)本题考查千湖沙漠的成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已经提示要从水循环的
角度分析作答。可从降水、下渗和蒸发等水循环的环节来分析。该地区雨季降水多,基岩透水性差,
雨水不易下渗,在沙丘之间的低地里积水成湖。旱季降水少,气温高,积水被蒸发,形成沙漠。
(4)本题考查流域综合开发的条件分析,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
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据图分析该地区开发条件。有材料可知该地区水资源总量大,利于发展耗水产
业;水能资源丰富,利于开发水电站;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利于发展重工业;土地资源丰富。
2.答案:解:(1)读图,珀斯位于大陆西岸,西临海洋,东连大陆上面积广大的沙漠。夏季多晴天,
昼夜温差大。白天,陆地沙漠地区升温快,近地面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往陆地。夜晚,沙漠地区
降温快,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往海洋,所以风向多变。
(2)珀斯位于南半球,冬季西风带北移,南北温差大,中纬度地区气压梯度力大,西风强劲。珀斯
位于30。〜4(TS,西临辽阔海洋,且地势平坦开阔,因此风力强劲。
(3)钢铁工业发展需要丰富的媒、铁资源以及淡水资源丰富,由于原料、燃料和产品的运输量大,
还需要便利的交通;图示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沙漠地区,人烟稀少,淡水短缺;煤炭资源主要
分布在东部地区,气候湿润,淡水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工业发达,市场广阔;有铁
路经过,多海港,交通便利,因而,东南部煤矿产区比西北部铁矿产区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优越。
故答案为:(1)珀斯西临海洋,东连面积广大的沙漠(大陆);夏季多晴天,昼夜温差大;白天,
沙漠地区(陆地)升温快,近地面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往陆地;夜晚,沙漠地区降温快,近地面
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往海洋,所以风向多变。
(2)冬季受西风影响,南北温差大,中纬度地区气压梯度力大,西风强劲;珀斯位于30。〜40组,
西临辽阔海洋,且地势平坦开阔,因此风力强劲。
(3)澳大利亚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沙漠地区,人烟稀少,淡水短缺,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较差;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气候湿润,淡水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工业发达,市
场广阔;有铁路经过,多海港,交通便利,利于钢铁工业的发展。
解析:说明珀斯夏季风向昼夜变化明显的原因要先描述位置特点,然后根据位置特点,澳大利亚钢
铁工业中心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煤矿产区的原因要利用相关原理展开论述。注意提取图中相关信息,
特别是煤炭和铁矿分布的信息,再结合该区域在澳大利亚经济中的地位、交通、市场等信息即可。
考查区域风向日变化特点的成因,冬季风力强的原因等,学生要具有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3.答案:(1)格达半岛气温较低,土壤有机质积累较多(不利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地表多冻土,
隔绝氧气,土壤有机质在缺氧条件下分解形成甲烷;甲烷在冻土封闭环境下进行积累。
(2)全球变暖导致冻土消融,大量甲烷从土层进入大气层;甲烷对地表辐射的吸收能力强,增强温
室效应,使得冻土消融加快,更多甲烷进入大气。
解析:(1)本题考查格达半岛土层中多甲烷的原因。据材料可知,甲烷是有机质在隔氧环境下分解
而成。所以格达半岛土层中多甲烷的原因应从有机质和隔氧环境两方面考虑。据材料并结合图甲可
知I,格达半岛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且西伯利亚地区亚寒带针叶林广布,
土壤有机质积累较多;且地表多冻土,隔绝氧气,土壤有机质在缺氧条件下分解形成甲烷,然后甲
烷在冻土封闭环境下进行积累。
(2)本题考查甲烷坑洞的出现将会加速全球气候变暖进程的原因。全球变暖将会导致冻土消融,大
量甲烷从土层进入大气层;据材料可知,甲烷对地表辐射的吸收能力是其二氧化碳的二十余倍.甲
烷对地表辐射的吸收能力强,因此会增强温室效应,使得冻土消融加快,更多甲烷进入大气,循环
复始,将会加速全球变暖的过程。
4.答案:(1)当沙尘飘过大西洋上空时,大量反射、散射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大气获得的热量,降低
了温度;沙尘作为凝结核,促进洋面蒸发的水汽凝结,成云致雨。削弱太阳辐射,继续降低气温。
(2)沙尘作为营养物质;促进海洋藻类的旺盛生长;藻类的增加促进鱼虾等海洋生物的旺盛生长。
(3)热带雨林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流失多,土壤贫瘠;沙尘沉降,增加了土壤肥力;促进雨林
生长,维持了动植物生态平衡。
(4)沙尘削弱太阳辐射;促进海洋藻类和雨林的生长,减少CO?含量;抑制全球变暖,令全球气温降
低。
解析:本题主要沙尘对气候和生态环境环境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图文信息及运用所学
知识解答问题能力。掌握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和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1)由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可知,当沙尘暴飘过大西洋上空时,弥漫在大气中的沙尘大量反射、散射
太阳光,使得大西洋能见度下降,沙尘将太阳辐射反射、散射到宇宙空间,减少到达洋面的太阳辐
射,进而减少了洋面传递给洋面上空空气的热量,从而降低了大气温度:沙尘的增多,会增加大气
的逆辐射,使大气温度升高,洋面水分蒸发旺盛,洋面上空的沙尘可以作为凝结核,有利于洋面上
空成云致雨。云量增多,加大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继续降低气温。
(2)沙尘中的氮、磷、铁等元素是海洋初级生物的营养物质来源,沙尘在大西洋沉降会迅速的溶入
海水中被海洋浮游生物吸收利用,促进海洋藻类的旺盛生长;藻类的增加促进鱼虾等海洋生物的旺
盛生长。陆地沙尘不仅是海洋生物的营养物质来源,同时也将陆地污染物带到海洋的重要途径,从
而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产生破坏。
(3)热带雨林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流失多,土壤贫瘠;沙尘中含有大量的磷、氮等营养物质,
沙尘沉降,增加了土壤肥力,促进雨林生长,维持了动植物生态平衡。
(4)由上题分析得知,弥漫在大气中的大量沙尘会削弱太阳辐射,形成“阳伞效应”,减少到达地
面的太阳辐射,从而降低气温;沙尘中大量的营养物质促进海洋藻类和雨林的生长,减少C02含量;
抑制全球变暖,令全球气温降低。
5.答案:ABBA地表受热不均B城市温度高,气流上升
解析:解:(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A、B两处比较,A处气流下沉,说明A处温度低,多
晴朗天气;B处气流上升,气压低,降水较多,多阴雨天气;日温差大的是A;引起此环流的根本
原因是地表受热不均。
(2)若此图是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A处气流下沉,近地面气温低,B处气流上升,近地面气温高,
则A、B两处中B处是城区,判断理由是城市温度高,气流上升。
故答案为:
(1)A;B;B;A;地表受热不均。
(2)B;温度高,气流上升。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
进行解答。
6.答案:(1)降水总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大,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位于沿海地区,冬季西风带
来了丰富水汽;受地形阻挡,水汽抬升,多地形雨;夏季受副高控制,多下沉气流,降水少。
(2)逐渐变多;冬季以降雪为主,气温低,流量小;冬季至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水增多。
(3)河流水量大且稳定:地处峡谷,落差大;易于建坝,工程量小;先进的技术作保障;周边地区对
能源的需求量大。
解析:(1)气候特征从气温和降水分析,根据甲、乙所处的地理位置判断,甲位于地中海,为地中海
气候,夏季少雨,冬季多雨,气温较高;乙在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甲位于沿海地区,冬季西风
带来了丰富水汽;受地形阻挡,水汽抬升,多地形雨;夏季受副高控制,多下沉气流,降水少。甲
的降水较乙多。
(2)丙城河段位于河流上游,春季补给靠积雪融水补给;根据等高线信息可知,流经地形区地形平坦,
排水不畅;图中上游支流多,汇集到干流短期内来水量大。春季该河段易出现洪水暴发。
(3)可以从地形、水能和市场等方面来分析。河流水量大且稳定;地处峡谷,落差大;易于建坝,工
程量小;先进的技术作保障;周边地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考点:该题考查多瑙河流域气候、水文特征。
7.答案:(1)晴朗丙
(2)甲
(3)乙
(4)氮氧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地表温度二氧化碳全球变暖
解析:(1)本题考查霜冻灾害发生的天气及原因。霜冻灾害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因为晴朗的夜晚
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效果差。图中甲为反射,乙为地面辐射,丙为大气逆辐射,所以与丙过
程有关。
(2)本题考查影响白天气温高低的原因。由上题分析可知,甲为反射,乙为地面辐射,丙为大气逆
辐射。多云的白天,云层较多,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大气的削弱作用强,白天气温低。所以
与甲过程有关。
(3)本题考查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变化。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为反射,乙为地面辐射,丙为大气
逆辐射。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直接的热源。对流层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所以与乙过程有关。
(4)本题考查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二氧化碳的影响。地球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二氧化
碳含量很少,但是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调节地表温
度的重要气体。近若干年来,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过多,改变了大气成分含量,上述平衡被打
破,变成了不等式,从而加剧了全球变暖这一现象。
8.答案:(1)东侧冬季降水多于夏季(或冬季东侧降水多于西侧)。原因:东侧处于东北季风的迎风坡。
西侧夏季降水多于冬季(或夏季西侧降水多于东侧)。原因:西侧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
(2)两岸径流携带大量泥沙进入海峡;位于赤道无风带,海水流速慢;海域水浅、狭小,且东南多岩
礁和沙脊,影响水流。
(3)北岸城市数量多于南岸。原因:北岸自然条件较优越;开发历史较早,经济较发达;北岸沿海有
铁路、高速公路经过,海水较深,陆运和海运便利;(或从南岸角度回答一一原因:南岸自然条件
较差;开发历史较晚,经济较落后;多沼泽、浅滩,水陆交通不便。
解析:(1)由于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地区,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东北风,冬季风在
经过海洋,补充了充足的水汽,给东侧地区带来了丰富的降水,而此时西侧处于冬季风的背风坡,
降水少,故东侧冬季降水多于夏季(或冬季东侧降水多于西侧)。夏季时,盛行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
来大量水汽,遇到地形阻挡形成降水,而东侧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故西侧夏季降水多于
冬季(或夏季西侧降水多于东侧)。
(2)马六甲海峡航道淤浅的原因主要有:两岸入海径流携带大量泥沙进入海峡;该地位于赤道无风带,
海水流速慢,海水携带泥沙能力差并且该海域水浅、狭小,东南多岩礁和沙脊,影响水流,泥沙易
于淤积。
(3)据图可以看出:由于北岸自然条件较优越;开发历史较早,经济较发达;北岸沿海有铁路、高速
公路经过,海水较深,陆运和海运便利,故北岸城市数量多于南岸。(或从南岸角度回答一一原因:
南岸自然条件较差;开发历史较晚,经济较落后;多沼泽、浅滩,水陆交通不便。
考点:气压带和风带、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9.答案:(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2)地面太阳辐射
(3)保温CO」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为含量增多,吸收地面辐射增多,气温升高;同时
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温度也升高,从而导致温室效应。
(4)D
(5)削弱阴天的白天,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大气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所以温
度低于晴天的温度。
解析:本题以大气受热过程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
是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特点。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被大气削弱吸收、反射、散射后到达地
面,被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气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把大部分热量还
给地面,即大气的保温作用。
(1)由题中图可以看出,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④是地面长波辐射;⑤是大气
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⑥是大气逆辐射。
(2)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长波辐射,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
直接热源;因为被地面强烈吸收使地面增温的太阳辐射,因此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是太阳短波辐
射。
(3)图中⑥辐射是大气逆辐射,具有保温效应,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
高度透过性,而对地面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
上升。二氧化碳增多,吸收的地面辐射多,气温升高,同时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温度也升高,即
温室效应。
(4)农民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可以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效应,D选项正确。
(5)由题中图,③⑤表示大气的削弱作用,阴天的白天比晴天云量多,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大气对
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所以阴天气温低于晴天。
10.答案:B晴朗天气逆时针辐合D冷锋阴天、大风、雨雪、降温暖西北
解析:解:(1)据图可知,B地中间气压值较低,四周气压值较高,故为气旋系统,A处中间气压
高,盛行下沉气流,故为晴朗天气,B处中间为低气压中心,大气由四周往中间辐合,并且北半球
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大气逆时针辐合,一场春雨一场一场暖为暖风系统过境导致,图示B系统为
暖锋系统。
(2)据图可知,C附近为冷锋系统,冷锋系统为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靠近,未来将会降温、大风和
降水天气。
(3)D位于暖锋锋后,故受到暖气团控制。
(4)G处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南方向,受到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向右偏转30-45度,
故最终吹西北风。
故答案为:
(1)B;晴朗天气;逆时针辐合;D。
(2)冷锋;阴天、大风、雨雪、降温。
(3)暖。
(4)西北。
(I)考查天气系统的知识,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准静止锋等。
(2)考查冷锋的知识,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云层增厚和
雨、雪天气。
(3)本题考查暖锋的知识,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叫暖锋,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形成连续
性降水。
(4)考查风向的判断,水平面上存在的气压梯度,产生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它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
向低气压区,从而形成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近地面的风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近地面的风与等压线相斜交;高空的风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两个力的作用,高空的风与等压线平行。
本题难度适中,通过示意图设置题目,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调动、运用地
理信息的能力。
11.答案:解:(1)据材料分析,米拉山隧道位于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冻土、生态脆弱是青藏交
通线修建的三大障碍,海拔高,气压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紫外线辐射强,昼夜温差大:位
于地震带附近,多地质灾害等。
(2)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中的水汽、固体杂质含量较少,大气透明度好,太
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弱,到达的太阳辐射量多,因此太阳辐射强。
或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高原地区海拔高,距离热源远,气温低。高原上空气稀薄,
大气层中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地面损失热量多,不能很好地保存地面辐射
的热量,因此气温低。
(3)米拉山隧道的建成通车,使翻越米拉山的路程缩短,实现了林芝至拉萨的全线高等级化,进一
步优化了西藏干线路网结构,改善了交通运输环境,提升了快速通达能力,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投
资环境改善、区域交流交往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运输服务转型发展,
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将产生有力的引领作用。
故答案为:
(1)缺氧、气压低、寒冷、紫外线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地质灾害等。
(2)高原上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的水汽、固体杂质含量较少,大气透明度好,使得太阳辐射
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大大减弱,到达的太阳辐射量多。
或地面辐射是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高原地区海拔高,距离热源远。此外,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
层中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差,不能很好地保存地面辐射的热量,气温低。
(3)优化路网结构,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缩短通行时间,提高出行的安全性,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拉动旅游业发展等。
解析:(1)据材料分析,米拉山隧道位于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冻土、生态脆弱、紫外线辐射强,
昼夜温差大;位于地震带附近,多地质灾害等。
(2)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中杂质含量较少,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的反射、
散射和吸收作用弱,到达的太阳辐射量多,因此太阳辐射强。
或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高原地区海拔高,距离热源远,气温低,大气逆辐射弱,大
气的保温作用差,因此气温低。
(3)米拉山隧道的建成通车,使翻越米拉山的路程缩短,优化了西藏干线路网结构,改善了交通运
输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投资环境改善、对于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将产生有
力的引领作用。
本题考查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对交通线的影响及隧道通车对西藏自治区的积极影响等知识点,
根据分析的方法对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12.答案:对流地面降低平流水平升高对流层对流电离很小
解析:解:(1)读图可知,A为对流层,它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2)读图可知,B层是平流层,该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该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是升高。
(3)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其温度垂直变化,决定了空气对流
运动显著。
(4)在55千米以上的高层大气中存在电离层,该层使人类实现无线电通信。且该层空气密度很小。
故答案为:(1)对流;地面;降低。
(2)平流;水平;升高。
(3)对流层;对流。
(4)电离;很小。
对流层高度在低纬度大约为17-18千米,中纬度约为12-13千米,高纬度为8-9千米。
对流层是贴近地面的大气最低层,它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与固体杂质。对
流层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其温度的垂直变化,决定了空气对流运动显著。风、云、雨、雾、
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因此该层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平流层大气主要臭氧吸收大量紫外线增温,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气流平稳。
高层大气空气密度很小。在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短波无
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大气的垂直分层,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
解答。
13.答案:(1)温暖晴朗冷锋温度降低,风力加大,出现阴雨或沙尘天气
(2)气旋(低气压)上升阴雨
(3)西南风大甲地等压线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4)反气旋伏旱准静止锋
解析: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阐述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
是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
(1)据图可知,此时北京位于冷锋的锋前,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温暖晴朗,北京即将受到冷锋天气
影响,将出现温度降低,风力加大,出现阴雨或沙尘天气。
(2)据图可知,甲地等压线闭合,气压四周高中间低,为气旋(低气压),气流垂直方向是上升气
流,水汽遇冷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3)近地面的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在北半球右偏,故甲地的风向是西南风,由于甲地等压线密,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4)据图可知,丙地等压线闭合,气压四周低中间高,为反气旋。7、8月份,长江中下游在该类
型天气系统控制下,常形成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此前该地的梅雨天气是受准静止锋天气系统影响
的。
14.答案:(1)B
(2)低大气削弱作用强
(3)高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
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掌握大
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结合所学知识,阴天白天时云量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少,因
此温度低;夜晚时,云层厚度大,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故气温高,综上,白天阴天比晴天
气温低,夜晚阴天比晴天气温高,昼夜温差小,B曲线符合题意,故选B。
(2)阴天白天时云量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少,地面辐射弱,因此
气温低。
(3)阴天夜晚时,云层厚度大,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故气温高。
15.答案:(1)当沙尘飘过大西洋上空时,大量反射、散射削弱太阳辐射;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
辐射,从而减少大气获得的热量,降低了温度;沙尘的增多,会增加大气的逆辐射,使大气温度升
高,洋面水分蒸发旺盛,沙尘促进洋面蒸发的水汽凝结,成云致雨。削弱太阳辐射,继续降低气温。
(2)沙尘作为营养物质;促进海洋藻类的旺盛生长;藻类的增加促进鱼虾等海洋生物的旺盛生长。
沙尘中污染物或有害物质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产生破坏。
(3)热带雨林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流失多,土壤贫瘠;沙尘沉降,增加了土壤肥力;促进雨
林生长,维持了动植物生态平衡。
(4)沙尘削弱太阳辐射;促进海洋藻类和雨林的生长,减少C02含量;抑制全球变暖,令全球气
温降低。
解析:本题主要沙尘对气候和生态环境环境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图文信息及运用所学
知识解答问题能力。掌握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和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1)由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可知,当沙尘暴飘过大西洋上空时,弥漫在大气的沙尘大量反射、散射太
阳光,使得大西洋能见度下降,沙尘将太阳辐射反射、散射到宇宙空间,减少到达洋面的太阳辐射,
进而减少了洋面传递给洋面上空空气的热量,从而降低了大气温度;沙尘的增多,会增加大气的逆
辐射,使大气温度升高,洋面水分蒸发旺盛,洋面上空的沙尘可以作为凝结核,有利于洋面上空成
云致雨。云量增多,加大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继续降低气温。
(2)沙尘中的氮、磷、铁等元素是海洋初级生物的营养物质来源,沙尘在大西洋沉降会迅速的溶入
海水中被海洋浮游生物吸收利用,促进海洋藻类的旺盛生长:藻类的增加促进鱼虾等海洋生物的旺
盛生长。陆地沙尘不仅是海洋生物的营养物质来源,同时也将陆地污染物带到海洋的重要途径,从
而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产生破坏。
(3)热带雨林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流失多,土壤贫瘠;沙尘中含有大量的磷、氮拽营养物质,
沙尘沉降,增加了土壤肥力,促进雨林生长,维持了动植物生态平衡。
(4)由上题分析得知,弥漫在大气中的大量沙尘会削弱太阳辐射,形成“阳伞效应”,减少到达地
面的太阳辐射,从而降低气温;沙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美容产品公司购销简单合同
- 装修合同注意事项2024年
- 港口与航道工程承包合同
- 安全生产管理合同范本
- 车辆租赁合同样本
- 牙科护士配合根管治疗
- 12盘古开天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
- 创商培训与测评
- 年产xxx马赛克陶瓷原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创业计划)
- 年产xxx灭火器项目建议书
- 2024-2025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2.4《气味告诉我们》课件
- 中国文化概要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温州大学
- 高级护理实践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中医药大学
- 高教版【中职专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期末试卷+答案
- MOOC 跨文化交际通识通论-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10000中国普通人名大全
- 体育特色学校建设方案
- 快递员管理制度
-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远离危险地带PPT学习教案
- 血管麻痹综合征(刘德昭)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毕业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