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同步练习含答案 厨房里的物质变化同步练习_第1页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同步练习含答案 厨房里的物质变化同步练习_第2页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同步练习含答案 厨房里的物质变化同步练习_第3页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同步练习含答案 厨房里的物质变化同步练习_第4页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同步练习含答案 厨房里的物质变化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同步练习含答案

厨房里的物质变化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物质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A.因为我们摸不到空气,所以它不是物质

B.光和火焰也是物质

C.我们能直接或间接地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D.人也是由物质构成的

2.下面的几种变化中,与烧开的水的变化相同的是()。

A.慢慢融化的冰块

B.生锈的铸铁锅

C.切开后放置的苹果

D.变质的大米

3.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B.物质变化的速度有快有慢

C.有些物质根本不会发生变化

D.人类的行为也会导致物质的变化

4.下列不属于厨房中的物质的是()□

A.水

B.轮胎

C.食盐

D.面粉

5.雨过天晴,路上的积水慢慢地变成(),这是物质变化的过程。

A.气态水

B.固态水

C.液态水

D.自来水

二、填空题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上课使用的课本和桌椅、居住的房子和各种

食物,都是由_____________构成的。各种动植物,包括我们的身体,也是由

_____________构成的。

2.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

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的物质,我们把这一类变化

叫作变化。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产生了新物质的

变化叫作变化。

三、判断题

厨房里的物质变化还有很多,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在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

事例后面的括号里画“,在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事例后面的括号里画

“X”。

1.生的土豆切成土豆块。()

2.把瓶里的油倒入未加热的锅中。()

3.倒入清水中的食盐。()

4.不小心打碎的碗。()

5.腐败的食物产生了难闻的气味。()

6.面包放久了表面长出了霉点。()

培优训练

四、简答题

煮鸡肉时,鸡肉变熟,冷水变热,这两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C

4.B

5.A

二、填空题

1.物质物质物质

2.形态大小原来物理化学

三、判断题

1.X

2.X

3.X

4.X

5.V

6.V

四、简答题

鸡肉变熟的变化产生了一种新的不同于原来的新物质,是属于化学变化;而冷水

变热,这种物质只改变了形态,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是属于物理变化。

产生气体的变化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厨房里的()与其他物质从形态上看不一样。

A.白醋

B.食盐

C.小苏打

D.白砂糖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氢气

3.有关下列物质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A.食盐为立方晶体或细小的晶体粉末

B.白砂糖的颗粒为结晶状,均匀,颜色洁白,甜味纯正

C.白醋为无色透明或淡黄色的液体,有一股酸味

D.白醋为白色的液体,有一股酸味

4.把白砂糖、食盐和小苏打分别和水混合,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白砂糖和水混合后,白砂糖没有什么变化

B.食盐和水混合后产生了气体,只是我们无法用肉眼观察

C.小苏打和水混合后,小苏打没有什么变化

D.小苏打和水混合后,小苏打溶解在水中了

5.下列属于小苏打的特点的是()。

A.白色大颗粒

B.立方体颗粒

C.粉末状颗粒

D.具有酸味

6.下列可以与小苏打混合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水

B.白醋

C.酒精

D.酱油

7.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杯中的液体()。

A.全部是水

B.都是二氧化碳

C.都是白醋

D.是含有新物质的液体

二、填空题

L将白醋滴入装有小苏打的瓶盖中,它们的反应很(填“缓慢”或

“迅速”),会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不同于小苏打和白醋的,

因此这种变化是变化。

2.二氧化碳是空气的重要组成成分,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火焰。我

们平时喝的饮料中就有二氧化碳气体,当我们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就是

,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蜡烛燃烧也会有该气体

产生。

3.将水与白砂糖混合,发生的变化(填“有”或“没有”)新物质

产生,我们将这种变化称为变化。请再举一个相关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混合。

三、拓展题

小科不小心将鸡蛋壳掉进了白醋里,发现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

呢?”他询问爸爸。爸爸提供了下表资料。

气体名称特点

二氧化氮比空气重,棕红色,有刺激性气味,支持燃烧

氧气比空气重,无色,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无色,无毒性,不支持燃烧

债气比空气重,无色,不助燃,不可燃

氯气比空气重,黄绿色,强烈刺激性气体,支持燃烧

氮气比空气略轻,无色,常用作保护气体,不支持燃烧

氢气气体中最轻,无色,可燃性,易爆性

(1)小科对照资料后对爸爸说:“我认为肯定不是二氧化氮和氯气。”你认为

小科推测的理由是。

(2)小科和爸爸一起继续进行了两个探究活动。

探究一:把点燃的木条伸进杯子中,看到的是木条立即熄灭。

探究二:把气体倒入简易天平的B端,发现B端下沉。

①根据探究一,小科判断所产生的气体,所以肯定不是剩下气体中

和O

②根据探究二,小科判断所产生的气体,所以肯定不是剩下气体中

(3实验后,小科认为该气体肯定是二氧化碳了,爸爸说不一定,爸爸的理由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D

4.D

5.C

6.B

7.D

二、填空题

1.迅速新物质化学

2.熄灭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3.没有物理示例:水和沙子

三、拓展题

⑴因为产生的气体无色,二氧化氮是棕红色的,氯气是黄绿色的,所以肯定不

是二氧化氮和氯气

⑵①不支持燃烧氧气氢气②比空气重氮气

⑶因为不支持燃烧和比空气重的气体不一定是表格中的二氧化碳,还有可能是

其他气体。所以根据上面两个实验,不能判断这是什么气体

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通过燃烧蜡烛的小实验,我们发现,蜡烛燃烧不仅会发生___和,还会

产生____和等新物质。

2.白糖受热熔化属于变化;继续加热至颜色变黑,这时的发生的变化属

于变化。

二、判断题

1.将玻璃片与蜡烛火焰接触,要用试管夹夹住玻璃片,防止烫伤自己。()

2.烤制面包时,我们闻到的香甜的气味是新物质产生的。()

3.只要将物质加热,就一定会产生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4.伴随发光发热的就是化学变化。()

5.物质发生物理变化,一定没有产生新物质。()

三、选择题

1.以下食物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西红柿被切成块

B.面团被拉成细细的面条

C.虾被煮熟

2.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先熔化成蜡烛油,这种变化属于()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燃放烟花

B.燃煤发电

C.盐溶于水

4.面粉被做成蛋糕,在烤箱中被烤制的松软可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B.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

C.这个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5.在加热白糖这一实验中,白糖发生了以下哪些变化()

A.只变成了液态的糖

B.先变成水,然后再变成黑色的物质

C.先变成液态的糖,再变成黑色的物质

6.下列变化中产生的新物质对人类的是()

A.钢筋支架上产生的红色铁锈

B.燃油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

C.烘焙面包时,面包内部产生的二氧化碳

7.长时间咀嚼米饭或者馒头,会感觉到有甜味,这是因为()

A.米饭中的淀粉在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米饭本来就是甜的

C.唾液是甜的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光热炭黑二氧化碳

2.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二、判断题

1.V

2.V

3.X

4.V

5.V

三、选择题

1.C

2.A

3.C

4.B

5.C

6.C

7.A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铁锈的颜色是()。

A.红褐色

B.黄绿色

C.黑色

D.白色

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汽油挥发、酒精燃烧

B.食物腐烂、白磷燃烧

C.蜡烛熔化、电灯发光

D.水分蒸发、滴水成冰

3.下列与铁生锈属于一样的变化的是()。

A.开水烧开

B.混合红墨水和清水

C.泥水静置

D.用面粉烘制蛋糕

4.铁变成铁锈,这种变化在科学上叫()。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生物变化

D.自然变化

二、填空题

1.古代诗文当中也蕴含着科学道理,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屠

苏是一种酒)”中爆竹的变化属于变化。而“只要功夫深,铁杵

磨成针”中的铁杵磨成针的过程属于变化。

2.判断物质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关键是看这种变化是否

。如果物质变化时,,那么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3.化学变化伴随着各种现象,如下选项中的时会发光发热,

一时会产生气体,而变蓝的是,而硫酸铜溶液与铁混

合则会一_。(米饭中滴碘酒小苏打和白醋混合蜡烛燃烧硫酸铜溶

液与铁混合)

三、探究题

小科在自己的自行车上发现有些部位生锈了。铁为什么生锈?铁生锈与什么因素

有关呢?针对这一问题,小科提出了假设并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

时间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

空气试管A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有点生锈

水试管B无变化生锈锈多了锈更多了

菜油试管c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

(1)分析上述实验,你认为小科作出的假设是。

(2)实验结果分析。

比较A试管里的铁钉和B试管里的铁钉,证明在有——水时,铁钉容易生

锈。比较在试管里的铁钉和在试管里的铁钉,证明在有空

气时,铁钉容易生锈。(请填字母)

(3)实验结论,铁在的环境里容易生锈。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我们应该怎样防止铁生锈?请列举两种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D

4.A

二、填空题

1.化学物理

2.产生新物质产生了新物质

3.蜡烛燃烧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米饭中滴碘酒产生沉淀

三、探究题

1.铁生锈与水和空气都有关

2.水AC

3.有水和空气

4.示例:①涂上油漆或涂上油。②放在干燥处。

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能量形式中,()不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A.石油B.煤炭C.核能D.天然气

2.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能源问题,下列各种能源中,()是可再生能源。

A.石油B.煤炭C.天然气D.风能

3.下列物质不是由石油生产而来的是()。

A.汽油B.柴油C.塑料D,蚕丝

4.我们呼吸需要氧气。氧气在大气中的含量大约是()。

A.78%B.35%C.21%D.15%

5.植物依靠阳光进行()把太阳能转化成了生物能。

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D,蒸发作用

6.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A.水分B.氧气

C.二氧化碳D.水分和二氧化碳

7.煤炭是亿万年前的()经过变化而来的。

A.动物B.海洋生物

C.植物D.沼泽

8.下列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A.冶炼铁B.合成化肥

C.晒干衣服D.形成煤炭

二、填空题

1.早期地球的大气层没有氧气,当_____________出现后,氧气含量才逐步增

加。

2.如图所示是常见的一种能源一一o

3.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耗量的增加,产生了大量的,这种

气体会导致,引起冰川融化。

4.氧气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气体,比空气略重。

5.石油是地球赋予人类的宝藏,它的产生经历了许多变化。

6.石油、煤炭等能源的燃烧过程属于变化。

7.酿酒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按照原料、曲药和酿造方式的不同,可以分

为三类:自然发酵的果酒、榨制酒和蒸储酒。在中国,酿酒工艺也是按照上述顺

序出现和发展的。酿酒时发生的变化是变化。

8.铁制品在某些条件下很容易生锈,铁生锈的过程是变化。

9.森林和煤炭是的物质,所以煤的形成是变化。

三、探究题

1.科学家们还发现,煤田般都位于远古时代茂密的地带。

2.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证实,2亿〜3亿年前,地球上气候,

雨量______________,植物生长非常繁茂。

3.亿万年前,地球上生长着大片茂密的森林。在湖泊、沼泽等低洼地区,死亡的

植物大量______________,渐渐被泥沙掩埋。

4.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泥土沙石堆积,植物被埋得越来越深,与

隔绝。在长时期的高压、的共同作用下,慢慢

变成了煤。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D

4.C

5.B

6.D

7.C

8.C

二、填空题

1.绿色植物

2.煤

3.二氧化碳温室效应

4.无色

5.化学

6.化学

7.化学

8.化学

9.不同化学

三、探究题

1.森林

2.温暖充沛

3.堆积

4.空气高温

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我们从婴儿长到小学生的过程中,不一定会出现的变化是()。

A.身高变高B.体重增加

C.大脑发育D.脸上出现皱纹

2.干燥的粮食能够被点燃,这个现象说明食物具有()。

A.能量B.营养C.燃料D.危险性

3.以下变化类型中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头发剪短B.体重增加

C.身高变高D.心情变好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菌是低等生命体,所以它的体内不会发生化学变化

B.小树苗长高的过程中,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营养物质,这个过程发生了化学

变化

C.狮子追捕猎物的过程中,体内的营养释放出能量,这个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D.人的身体发育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化学变化

5.食物在人体内转变为身体需要的营养和能量。这个过程叫()。

A.吸收B,燃烧C.消化D.转变

6.研究发现,人类吃甜食之后,心情会变好,这是由于大脑中产生了令人愉快的

物质,这种物质是通过()产生的。

A.食物B.物理变好

C.化学变化D.吸收

7.馒头在嘴里咀嚼后会出现甜味,是由于()和馒头中的淀粉发生了化学变化。

A.舌头B,唾液C.牙齿D.淀粉

8.我们有时会开心,有时会愤怒,有时会伤心,这些都是人各种各样的()。

A.思维B.想法C.情绪D.感觉

二、填空题

1.在动植物包括我们人类的生命体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各种。

2.食物需要经历更复杂更的化学变化才转变为营养物质。

3.医生建议情绪不好的病人可以适当多晒晒太阳,多户外走走,这是因为这些活

动可以促进大脑发生______________变化,分泌让人心情愉悦的物质。

4.水具有水能,电具有电能,食物、燃料等具有。

5.米饭在嘴里咀嚼多次后出现甜味,是由于发生了变化,产生了

一种物质——o

三、阅读题

天生止痛药一一内啡肽

为什么运动后感到特别快乐?为什么你喜欢微微疼痛的感觉?为什么有些人会

喜欢吃辣椒?了解内啡肽(Endorphin)你就知道了。

当你感觉到难受,疼痛或有压力时,大脑就会分泌内啡肽,来缓解我们的痛苦并

增强愉悦感,它是人体的天然止痛药。而在吃某些辛辣,甚至微苦的食物时,或

者在运动时,大脑会释放内啡肽。内啡肽需要你付出努力,才能感受到它的快乐,

所谓先苦而后甜。那么如何自然增强内啡肽的分泌呢?

第一种方法是运动。中等强度的运动可能是最好的,适度的运动意味着你的心率

和呼吸会加快,你可能会觉得呼吸困难,但还是能正常说话,并且不会大量流汗。

第二种方法是笑一笑。笑声是诱导内啡肽释放的最简单方法之一。看看幽默文章

和喜剧节目,讲讲笑话,发挥自己的幽默感,让自己和身边的人哈哈大笑,拥有

快乐吧。

第三种方法是美食。研究表明,黑巧克力和辛辣食物会让大脑释放内啡肽。最后,

洗个热水澡、凉水澡、冥想、快走、按摩,也可以增加内啡肽释放,这些都是让

自己变得轻松愉快的好办法!

1.增强内啡肽分泌的方法有()(多选题)。

A.运动B.笑一笑

C.吃黑巧克力D.泡澡

2.大脑分泌内啡肽之类的激素的过程发生了变化。(填“物理”

或“化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A

4.A

5.C

6.C

7.B

8.C

二、填空题

1.变化

2.平稳

3.化学

4.化学能

5.化学新麦芽糖

三、阅读题

1.ABCD

2.化学

美丽的化学变化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紫甘蓝浸泡到白醋中,颜色会逐渐变()。

A.蓝

B.紫

C.白

D.红

2.下列变化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红墨水滴到水里

B.合成药品

C.鸡蛋煮熟

D.紫甘蓝浸泡到白醋中

3.下列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A.太阳能

B.地热能

C.天然气

D.氢能

4.水果具有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