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创新实践分享_第1页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创新实践分享_第2页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创新实践分享_第3页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创新实践分享_第4页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创新实践分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创新实践分享TOC\o"1-2"\h\u9977第1章引言 342221.1农业科技推广的意义 3233001.2创新实践的发展历程 36559第2章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构建 4104872.1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架构 4267292.1.1主导型推广组织 4135212.1.2科研教学单位参与型推广组织 4301582.1.3农业企业推动型推广组织 4114992.1.4农民合作社和协会型推广组织 449322.2农业科技推广政策与法规 439332.2.1农业科技推广法律法规 5222952.2.2农业科技推广政策 5121692.2.3农业科技推广激励机制 5113292.3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创新 595022.3.1信息化推广模式 5107302.3.2示范带动型推广模式 5225402.3.3集成创新推广模式 5143382.3.4多元化推广模式 514656第3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5290743.1农业科技成果来源与筛选 5302473.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6314173.3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案例 69534第4章农业信息技术应用 7285304.1农业大数据与云计算 772314.1.1农业大数据应用 7311184.1.2云计算在农业中的应用 7257764.2农业物联网技术 7203664.2.1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与设备 7107114.2.2农业物联网应用 8110734.3智慧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849644.3.1发展现状 8323334.3.2发展趋势 823116第5章现代农业装备与设施 971845.1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 945275.1.1农业机械化装备发展 929415.1.2农业自动化技术 9112025.1.3创新实践案例 922675.2设施农业技术与装备 9171575.2.1设施农业类型与结构 9160235.2.2设施农业环境调控技术 9128945.2.3创新实践案例 9137025.3农业航空技术 968565.3.1农业航空器发展概况 10164525.3.2农业航空作业技术 10111905.3.3创新实践案例 10671第6章农业生物技术 10274866.1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10320336.1.1转基因作物 10262456.1.2转基因动物 1016006.2现代生物育种技术 10111426.2.1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1196636.2.2诱变育种 11211566.2.3单倍体育种 11113196.3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 1197086.3.1生物农药 11286556.3.2生物肥料 11197656.3.3生物防治 118549第7章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11181717.1农业水土资源利用 11320607.1.1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现状 1236847.1.2农业水土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12319867.1.3创新实践 1227447.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12214467.2.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12259657.2.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存在的问题 12241227.2.3创新实践 12199647.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215137.3.1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 13182967.3.2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 1325517.3.3创新实践 139066第8章农业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 1343388.1农业产业链构建与优化 13175728.1.1农业产业链概述 13304298.1.2农业产业链构建策略 13291098.1.3农业产业链优化路径 1382808.2农业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 13317068.2.1农业创新链概述 1392848.2.2农业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机制 14262768.2.3农业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实践 14264588.3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 14239818.3.1农业产业化经营概述 14249598.3.2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方向 14289468.3.3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实践 1417136第9章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1457659.1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现状 1480429.2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创新 1472269.3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能力提升 1514337第10章农业科技推广未来发展展望 152559710.1农业科技推广发展趋势 156710.1.1信息化与智能化 151233710.1.2绿色化与可持续发展 16866210.1.3产学研相结合 162292110.1.4农民职业化与培训 16658710.2农业科技推广政策建议 161528410.2.1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16942310.2.2增加农业科技推广投入 162262010.2.3优化农业科技推广政策环境 16750010.2.4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162742810.3农业科技推广创新实践前景 161467610.3.1农业生物技术 161600910.3.2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 172324410.3.3农业资源高效利用 172068710.3.4农村电商与农产品流通 17第1章引言1.1农业科技推广的意义农业科技推广作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手段,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科技推广还有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1.2创新实践的发展历程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创新实践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传统农业科技推广阶段(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主要依靠行政力量,以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技员为主要推广主体,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2)农村改革与农业科技推广创新发展阶段(19791999年):农村改革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逐步改革,推广主体多元化,农民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等新型推广组织应运而生。此阶段,农业科技推广开始注重科技创新,推广内容逐步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转变。(3)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创新阶段(2000年至今):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创新实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推广方式更加多样,包括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在内的现代农业科技在推广中广泛应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此过程中,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创新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求。第2章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构建2.1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架构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架构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农业科技推广的组织架构:2.1.1主导型推广组织主导型推广组织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主导力量。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和实施农业科技推广政策,组织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以及监督和评估推广效果。2.1.2科研教学单位参与型推广组织科研教学单位参与型推广组织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为核心,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等形式,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到农业生产一线。2.1.3农业企业推动型推广组织农业企业推动型推广组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2.1.4农民合作社和协会型推广组织农民合作社和协会型推广组织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通过互助合作、技术培训等形式,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水平。2.2农业科技推广政策与法规农业科技推广政策与法规为农业科技推广提供了制度保障,对于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农业科技推广政策与法规的主要内容:2.2.1农业科技推广法律法规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农业科技推广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科学技术普及法》等,为农业科技推广提供了法律依据。2.2.2农业科技推广政策制定了一系列农业科技推广政策,如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等,为农业科技推广提供了政策支持。2.2.3农业科技推广激励机制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激励机制,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实践。2.3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创新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不断创新。以下是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创新的主要方向:2.3.1信息化推广模式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农业科技信息化推广平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传播效率。2.3.2示范带动型推广模式通过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科技水平提升。2.3.3集成创新推广模式将农业科技成果与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形成一系列集成创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3.4多元化推广模式充分发挥企业、科研教学单位、农民合作社等多方力量,构建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第3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3.1农业科技成果来源与筛选农业科技成果来源多样,主要包括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这些成果涵盖了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等多个方面。为了保证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首先需对其进行严格筛选。筛选过程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成果的先进性,保证其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二是成果的实用性,满足农业生产实际需求;三是成果的成熟度,避免因技术不成熟导致的转化风险;四是成果的适应性,考虑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及区域特点。3.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引导与支持:应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人才、技术等支持。(2)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成果转化效率。(3)中介服务: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体系,为供需双方提供信息、技术、融资等服务。(4)激励机制: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基金,对在成果转化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5)风险防控: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评估体系,加强风险防控,降低转化过程中的风险。3.3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案例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案例:(1)水稻新品种推广:我国某科研院所培育出的高产、抗病、优质水稻新品种,经过多年推广,已在多个省份实现大面积种植,提高了水稻产量和农民收益。(2)设施农业技术:某高校研发的设施农业技术,通过在寒冷地区推广应用,实现了冬季蔬菜生产,满足了当地市场需求,提高了农民收入。(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某企业研发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将秸秆、粪便等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提高了土壤肥力。(4)农业物联网技术:某企业研发的农业物联网技术,通过在农田安装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为农民提供精准管理指导,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5)农业机械装备:某企业研发的农业机械装备,如植保无人机、智能拖拉机等,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第4章农业信息技术应用4.1农业大数据与云计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大数据与云计算逐渐成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重要手段。农业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数据类型繁多、处理速度快等特点,为我国农业科研、生产、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4.1.1农业大数据应用农业大数据在农业科研、生产、管理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收集、整合和分析各类农业数据,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指导,提高农业生产效益。(1)农业科研: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农作物生长、病虫害防治、土壤质量等方面进行研究,为农业科研提供数据支持。(2)农业生产:基于大数据分析,实现农作物种植结构优化、精准施肥、智能灌溉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3)农业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为部门提供农业政策制定、农业资源调配、农业市场监测等方面的决策依据。4.1.2云计算在农业中的应用云计算为农业信息技术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丰富的数据资源。通过云计算平台,可以实现农业数据的快速处理、分析和共享,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1)农业数据资源共享:利用云计算平台,整合各类农业数据资源,实现数据共享,为农业科研、生产、管理提供支持。(2)农业模型计算:通过云计算平台,开展农业模型计算,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指导。(3)农业信息化服务:云计算技术助力农业信息化服务,为农民提供远程教育、技术咨询、市场信息等多元化服务。4.2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高效化和服务便捷化。4.2.1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与设备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相关设备有智能传感器、无人机、农业等。(1)智能传感器:用于监测农作物生长环境、病虫害等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实时数据。(2)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无人机可用于航拍、植保、施肥等环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3)农业:农业可替代人力进行农事操作,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4.2.2农业物联网应用农业物联网在农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1)农业生产: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智能监测和调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农业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远程监控和管理,降低农业管理成本。(3)农业服务:物联网技术为农业信息化服务提供支持,实现农技推广、市场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便捷服务。4.3智慧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智慧农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产业升级。4.3.1发展现状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通信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农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等智能化设备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3)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农技推广、市场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信息化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4.3.2发展趋势未来,我国智慧农业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1)农业数据资源整合与利用:加强农业数据采集、整合和分析,为农业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2)农业智能化技术集成与创新:研发智能农机、农业等先进设备,推动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3)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助力农业现代化。第5章现代农业装备与设施5.1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本节主要介绍我国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的创新实践。内容包括:5.1.1农业机械化装备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装备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果,涵盖了耕整地、播种、植保、收获等环节。各类农业机械的研制与推广,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5.1.2农业自动化技术农业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智能控制系统、精确农业技术等。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确化。5.1.3创新实践案例本节将分享一些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的创新实践案例,如智能植保无人机、无人驾驶拖拉机等。5.2设施农业技术与装备设施农业是利用现代工程技术,为作物生长提供可控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内容:5.2.1设施农业类型与结构介绍不同类型的设施农业,如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智能温室等,以及各自的结构特点。5.2.2设施农业环境调控技术分析设施农业环境调控技术的关键,包括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等环境因子的调控。5.2.3创新实践案例分享设施农业技术与装备的创新实践案例,如立体栽培、无土栽培、智能灌溉系统等。5.3农业航空技术农业航空技术是指利用航空器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技术。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内容:5.3.1农业航空器发展概况概述我国农业航空器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发展趋势,包括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等。5.3.2农业航空作业技术介绍农业航空作业技术,如播种、施肥、植保等,以及相关设备与药剂的使用。5.3.3创新实践案例分享农业航空技术的创新实践案例,如植保无人机的应用、农业航空遥感监测等。通过本章的介绍,希望为读者提供现代农业装备与设施方面的创新实践经验,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第6章农业生物技术6.1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转基因技术是指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将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体中,从而赋予其新的性状或改善原有性状的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6.1.1转基因作物转基因作物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的具有抗虫、抗病、抗草害、耐盐碱等优良性状的作物。我国转基因作物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已成功研发出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抗病毒水稻等品种。6.1.2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动物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提高生长速度、改善肉质、提高抗病力等。我国在转基因动物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如转基因奶牛、转基因鲤鱼等。6.2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现代生物育种技术是利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领域的最新成果,结合传统育种方法,提高育种效率,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6.2.1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目标性状进行追踪、定位和选择的一种育种方法。该方法可在早期阶段对性状进行选择,提高育种效率。6.2.2诱变育种诱变育种是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诱导生物体产生基因突变,从而获得新的性状。诱变育种在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6.2.3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等技术,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单倍体植株,进而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单倍体育种可显著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6.3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资源,开发出的具有防治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绿色农业生产资料。6.3.1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具有环境友好、对非靶标生物安全等优点,主要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和生物化学农药等。我国已成功研发出多种生物农药,并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6.3.2生物肥料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植物残体等生物资源,通过发酵、腐熟等工艺制成的肥料。生物肥料能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减少化肥使用,改善生态环境。6.3.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法。生物防治具有环保、无残留等优点,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第7章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7.1农业水土资源利用农业水土资源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合理利用和保护。本节主要探讨农业水土资源的利用现状、问题及其创新实践。7.1.1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现状我国农业水土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且分布不均。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7.1.2农业水土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1)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2)水资源利用不合理,部分地区出现水资源短缺;(3)农业生产方式粗放,资源利用效率低。7.1.3创新实践(1)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减少土壤侵蚀;(3)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4)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挥资源优势。7.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保护与修复农业生态环境对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7.2.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部分地区呈现改善态势,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7.2.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存在的问题(1)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2)农业生态系统功能退化;(3)农业生物多样性减少。7.2.3创新实践(1)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同性;(2)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3)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4)加强农业生态修复技术研发与应用。7.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7.3.1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丰富,但利用率较低,大部分尚未得到有效利用。7.3.2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1)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水平较低;(2)农业废弃物利用产业链条不完善;(3)农业废弃物利用政策支持不足。7.3.3创新实践(1)发展农业废弃物生物质能源技术;(2)推广农业废弃物有机肥生产技术;(3)建立农业废弃物收集、处理与利用体系;(4)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第8章农业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8.1农业产业链构建与优化8.1.1农业产业链概述农业产业链是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加工、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的完整链条。构建与优化农业产业链,有助于提高农业产值,促进农业产业发展。8.1.2农业产业链构建策略(1)发挥区域优势,培育主导产业;(2)加强产业链各环节间的协同合作,提高产业链整体效益;(3)推动农业产业链向高端发展,提升产业链附加值。8.1.3农业产业链优化路径(1)优化产业链布局,促进产业集聚;(2)提升产业链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升级;(3)加强产业链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链抗风险能力。8.2农业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8.2.1农业创新链概述农业创新链是指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等环节有机整合,形成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的链条。8.2.2农业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机制(1)建立科技创新与产业链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2)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3)强化农业创新链与产业链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互补。8.2.3农业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实践(1)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高产业链技术水平;(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升产业链竞争力;(3)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农业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8.3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8.3.1农业产业化经营概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机结合,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经营的一种模式。8.3.2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方向(1)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2)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提升产业竞争力;(3)创新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促进农民增收。8.3.3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实践(1)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深度融合;(2)发展“互联网”农业,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3)摸索多元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助力农业现代化。第9章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9.1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现状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在我国农业发展中扮演着的角色。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主导、多元参与、覆盖城乡、逐级负责的基本架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资源配置不均、基层推广人才流失、农民接受科技服务意识薄弱等。为此,本章将从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9.2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创新为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效率,各地纷纷摸索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以下是几种典型的创新模式:(1)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推广模式。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农业科技信息的快速传播和精准推送,提高农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便捷性。(2)产学研协同推广模式。加强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农民合作社等主体的合作,实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有效衔接。(3)多元化服务主体参与模式。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形成企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推广格局。(4)区域特色推广模式。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农业发展需求,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提升农业科技推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9.3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能力提升提升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能力,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以下是几个方面的措施:(1)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提高基层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待遇,稳定基层推广队伍,保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2)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科技成果,为农业科技推广提供有力支撑。(3)完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