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土地流转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农业土地流转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农业土地流转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农业土地流转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农业土地流转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土地流转管理作业指导书TOC\o"1-2"\h\u26792第1章引言 3253611.1土地流转背景与意义 3180071.2土地流转管理的基本原则 428855第2章土地流转概述 4209752.1土地流转的定义与类型 4139342.2土地流转的程序与条件 513550第3章农业土地流转市场分析 6102803.1土地流转市场的供需分析 6271963.1.1供给分析 6227553.1.2需求分析 655593.2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 637353.2.1价格影响因素 6309293.2.2价格形成机制 721182第4章土地流转合同管理 7301004.1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 7194374.1.1合同主体确认 7231074.1.2合同内容明确 7208164.1.3合同签订程序 7172574.2土地流转合同的履行与变更 8284364.2.1合同履行 838734.2.2合同变更 828124.3土地流转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8296564.3.1合同解除 847834.3.2合同终止 876384.3.3合同解除与终止后的处理 810637第5章土地流转中的权益保障 846875.1农民土地权益保障 8148565.1.1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应保证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不受侵犯,维护其合法权益。 8194095.1.2保护农民土地经营权:鼓励农民按照自愿、有偿原则,将土地经营权流转给其他经营主体,保障其在流转过程中的经营权。 8119805.1.3保障农民流转收益权:保证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获得合理的收益,加强对流转收益的监管,防止农民利益受损。 9254135.1.4保护农民土地征用补偿权益:在土地征用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保证农民得到合理补偿。 9313055.2土地流转中介机构权益保障 9291555.2.1明确中介机构职责:规范土地流转中介机构的职责,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维护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 918755.2.2加强中介机构监管:建立健全中介机构监管制度,加强对中介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保证其依法依规开展业务。 9316805.2.3保护中介机构合法权益:保障中介机构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为其提供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9173925.3土地流转双方的权益平衡 9286485.3.1公平签订流转合同:流转双方应遵循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签订书面流转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9162845.3.2规范流转程序:严格执行土地流转程序,保证流转过程的公开、透明,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9292115.3.3建立纠纷调解机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纠纷调解机制,及时化解流转过程中的矛盾和纠纷,维护流转双方的权益。 9247015.3.4加强流转后续监管:加强对土地流转后续情况的监管,保证流转土地的合法、合规使用,维护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 99375.3.5完善政策法规支持:完善土地流转相关法规政策,为土地流转双方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93933第6章土地流转风险评估与管理 930786.1土地流转风险类型 9308296.1.1政策风险 917936.1.2市场风险 9120566.1.3信用风险 1035346.1.4生产风险 10136766.1.5社会风险 10228476.2土地流转风险评估 10112456.2.1政策风险评估 1038076.2.2市场风险评估 10217036.2.3信用风险评估 10306686.2.4生产风险评估 10117006.2.5社会风险评估 10305996.3土地流转风险防范与应对 10159046.3.1政策风险防范与应对 1025746.3.2市场风险防范与应对 11254166.3.3信用风险防范与应对 1130686.3.4生产风险防范与应对 11292856.3.5社会风险防范与应对 1125739第7章农业土地流转监管体系 1123417.1监管部门的职责与权限 11104017.1.1监管部门的设置 11263717.1.2监管部门的职责 11182587.1.3监管部门的权限 11159267.2土地流转监管的主要内容 1149977.2.1土地流转合同的监管 1285347.2.2土地流转过程的监管 12234477.2.3土地流转市场的监管 1268887.3监管制度与政策建议 1218367.3.1完善法律法规 1298287.3.2加强监管队伍建设 12134697.3.3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12160037.3.4创新政策支持 1223187第8章土地流转信息化管理 1348128.1土地流转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与目标 13224898.1.1土地流转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3181068.1.2土地流转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13272468.2土地流转信息化管理平台 13284098.2.1平台架构 1341808.2.2平台功能 13259858.3信息化管理在土地流转中的应用 13101648.3.1土地流转信息采集与更新 1350198.3.2土地流转业务在线办理 1444338.3.3土地流转数据统计分析 1423348.3.4土地流转风险预警与监管 1428509第9章农业土地流转案例解析 14128889.1成功案例解析 14113129.1.1案例一:江苏省某市农村土地流转 14190759.1.2案例二:四川省某市农村土地流转 1439479.2失败案例解析 15222069.2.1案例一:某省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575709.2.2案例二:某省农村土地流转导致的耕地资源流失 155595第10章农业土地流转政策与发展趋势 15746310.1我国农业土地流转政策演变 152956510.1.1改革开放初期土地流转政策 151375810.1.220世纪90年代土地流转政策 161673910.1.321世纪初土地流转政策 1617310.2当前土地流转政策分析 162043510.2.1土地流转政策法规体系 162464310.2.2土地流转政策主要内容 16165910.3农业土地流转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62295410.3.1土地流转规模持续扩大 162695110.3.2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 162019110.3.3土地流转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16434910.3.4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17854910.3.5土地流转市场逐步成熟 17第1章引言1.1土地流转背景与意义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土地流转成为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农业土地流转是指在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基础上,农户将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依法转让给其他经营主体的一种经济行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经历了从禁止到允许、从限制到鼓励的演变过程,其背景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土地撂荒现象日益严重。土地流转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二是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通过土地流转,有助于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增加农民收入。土地流转使农民在获得土地租金收入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外出务工等方式提高收入水平。四是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土地流转有助于缓解农村土地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1.2土地流转管理的基本原则为保证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各方合法权益,土地流转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合法合规原则。土地流转应当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保证流转行为的合法性。二是农民自愿原则。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自主权,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农民流转土地。三是公平公正原则。土地流转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保障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防止利益输送和资源浪费。四是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土地流转规模、方式和期限,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与区域特色优势相结合。五是保护农民利益原则。土地流转应保证农民利益不受损害,加强对流转土地用途的监管,防止土地流转后非农化、非粮化。第2章土地流转概述2.1土地流转的定义与类型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承包权、经营权等)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由土地使用者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协商、出租、转让、互换、抵押、继承等方式,将土地使用权转移给其他土地使用者的行为。在我国,土地流转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土地流转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出租: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给他人,承租人按照约定的期限和用途使用土地,并向出租人支付租金。(2)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他人,使受让人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3)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之间相互交换土地承包经营权。(4)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债权的担保。(5)继承: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死亡后,其继承人依法继承土地承包经营权。2.2土地流转的程序与条件土地流转应当遵循以下程序:(1)提出申请:土地流转双方应当共同向所在地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提出土地流转申请。(2)审查: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对土地流转申请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流转双方的身份、土地权属、流转土地的用途等。(3)签订合同:流转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土地流转合同,合同内容应当包括流转土地的面积、位置、用途、流转期限、流转价格、支付方式、双方的权利义务等。(4)报备:土地流转合同签订后,流转双方应当将合同报备所在地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5)变更登记:土地流转合同生效后,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应当向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变更登记。土地流转的条件如下:(1)流转双方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2)流转的土地必须是依法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土地。(3)流转的土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4)流转双方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5)流转双方必须按照合同约定使用土地,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第3章农业土地流转市场分析3.1土地流转市场的供需分析3.1.1供给分析农业土地流转市场的供给主要来源于农民个体、农村集体组织和国有农场。其中,农民个体是土地流转市场的主要供给方。本章节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土地流转市场的供给情况:(1)土地流转面积:统计近年来我国农业土地流转面积的变化趋势,分析流转面积的增长速度及地域分布特点。(2)土地流转类型:按照流转方式,将土地流转分为出租、转让、互换、抵押等类型,分析各类流转方式的占比及变化趋势。(3)土地流转主体:分析农民个体、农村集体组织和国有农场在土地流转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不同主体对土地流转市场供给的影响。3.1.2需求分析农业土地流转市场的需求主要来源于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本章节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土地流转市场的需求情况:(1)土地流转需求面积:统计近年来我国农业土地流转市场需求面积的变化趋势,分析需求面积的增长速度及地域分布特点。(2)土地流转用途:分析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土地流转的用途,包括粮食作物种植、经济作物种植、养殖业等,探讨不同用途对土地流转市场需求的影响。(3)土地流转需求主体:分析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土地流转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不同主体对土地流转市场需求的影响。3.2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3.2.1价格影响因素农业土地流转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1)土地质量:分析土地质量对土地流转价格的影响,包括土壤肥力、灌溉条件、地形地貌等。(2)地理位置:分析地理位置对土地流转价格的影响,包括距离城市、交通干线、农产品市场等因素。(3)政策因素:探讨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对土地流转价格的影响,如土地流转补贴、农业支持政策等。(4)市场供需状况:分析土地流转市场供需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包括流转面积、流转用途、流转主体等因素。3.2.2价格形成机制农业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信息传递:分析土地流转市场信息的传播渠道和方式,如互联网、中介机构、农村基层组织等。(2)价格谈判:探讨流转双方在价格谈判过程中的策略和影响因素,如流转期限、流转面积、流转用途等。(3)价格确定:分析流转双方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最终确定土地流转价格的过程。(4)价格监管:介绍对土地流转价格的监管措施,包括价格监测、异常情况处理等。通过以上分析,本章对农业土地流转市场的供需状况及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后续章节政策建议和市场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第4章土地流转合同管理4.1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4.1.1合同主体确认在进行土地流转合同签订前,需对合同双方主体进行严格确认,保证流转双方具备合法资格。一方为土地使用权人,另一方为承接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4.1.2合同内容明确土地流转合同应明确以下内容:流转土地的四至范围、面积、用途、流转期限、流转价格及支付方式、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等。4.1.3合同签订程序土地流转合同签订应遵循以下程序:(1)双方进行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2)采用书面形式,明确合同条款;(3)双方签字盖章,合同成立;(4)将合同报送当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备案。4.2土地流转合同的履行与变更4.2.1合同履行土地流转合同签订后,双方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保证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4.2.2合同变更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如遇到特殊情况,需变更合同内容,双方应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书面变更协议,并报备当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4.3土地流转合同的解除与终止4.3.1合同解除土地流转合同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解除:(1)双方协商一致,达成解除合同协议;(2)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3)一方严重违约,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4.3.2合同终止土地流转合同在以下情况下终止:(1)合同到期;(2)合同双方履行完毕合同约定事项;(3)合同解除。4.3.3合同解除与终止后的处理土地流转合同解除或终止后,双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处理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的相关事宜,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归还、补偿款支付等。同时将合同解除或终止情况报备当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第5章土地流转中的权益保障5.1农民土地权益保障5.1.1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应保证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不受侵犯,维护其合法权益。5.1.2保护农民土地经营权:鼓励农民按照自愿、有偿原则,将土地经营权流转给其他经营主体,保障其在流转过程中的经营权。5.1.3保障农民流转收益权:保证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获得合理的收益,加强对流转收益的监管,防止农民利益受损。5.1.4保护农民土地征用补偿权益:在土地征用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保证农民得到合理补偿。5.2土地流转中介机构权益保障5.2.1明确中介机构职责:规范土地流转中介机构的职责,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维护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5.2.2加强中介机构监管:建立健全中介机构监管制度,加强对中介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保证其依法依规开展业务。5.2.3保护中介机构合法权益:保障中介机构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为其提供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5.3土地流转双方的权益平衡5.3.1公平签订流转合同:流转双方应遵循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签订书面流转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5.3.2规范流转程序:严格执行土地流转程序,保证流转过程的公开、透明,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5.3.3建立纠纷调解机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纠纷调解机制,及时化解流转过程中的矛盾和纠纷,维护流转双方的权益。5.3.4加强流转后续监管:加强对土地流转后续情况的监管,保证流转土地的合法、合规使用,维护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5.3.5完善政策法规支持:完善土地流转相关法规政策,为土地流转双方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第6章土地流转风险评估与管理6.1土地流转风险类型6.1.1政策风险政策风险主要包括政策变动、农业补贴政策调整、土地使用权确权政策变化等,可能对土地流转造成不利影响。6.1.2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涉及农产品价格波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等,可能导致土地流转双方收益受损。6.1.3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主要包括土地流转合同违约、租金拖欠等,可能导致流转双方权益受损。6.1.4生产风险生产风险包括自然灾害、病虫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可能影响土地流转后的农业生产。6.1.5社会风险社会风险涉及农村社会稳定、农民利益诉求、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社会矛盾等,可能对土地流转造成负面影响。6.2土地流转风险评估6.2.1政策风险评估对政策变动、农业补贴政策调整等进行持续关注和跟踪,评估政策变动对土地流转的影响。6.2.2市场风险评估分析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趋势,评估市场风险对土地流转双方收益的影响。6.2.3信用风险评估调查土地流转双方的信用状况,评估合同违约、租金拖欠等信用风险。6.2.4生产风险评估分析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灾害、病虫害等风险因素,评估生产风险对土地流转后的农业生产影响。6.2.5社会风险评估关注农村社会稳定、农民利益诉求等问题,评估社会风险对土地流转的潜在影响。6.3土地流转风险防范与应对6.3.1政策风险防范与应对建立政策风险预警机制,及时了解政策变动信息,合理调整土地流转策略。6.3.2市场风险防范与应对加强市场监测,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合理制定农业生产计划,降低市场风险。6.3.3信用风险防范与应对建立健全信用评估体系,加强对土地流转双方的信用监管,签订正规合同,保证权益。6.3.4生产风险防范与应对加强农业生产管理,采用农业保险等手段降低生产风险。6.3.5社会风险防范与应对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积极化解社会矛盾,保障土地流转顺利进行。第7章农业土地流转监管体系7.1监管部门的职责与权限7.1.1监管部门的设置设立农业土地流转监管部门,主要负责对农业土地流转的监督、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部门应配备专业人员,保证各项职责的有效履行。7.1.2监管部门的职责(1)负责制定农业土地流转监管政策和规章制度;(2)指导、协调和监督地方农业土地流转工作;(3)对农业土地流转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4)收集、整理和发布农业土地流转信息;(5)开展农业土地流转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6)负责农业土地流转合同备案和档案管理。7.1.3监管部门的权限(1)对农业土地流转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2)对农业土地流转合同进行审核备案;(3)对农业土地流转市场进行监管,维护市场秩序;(4)对农业土地流转中的纠纷进行调解和处理;(5)对农业土地流转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7.2土地流转监管的主要内容7.2.1土地流转合同的监管(1)保证土地流转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2)监督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变更和解除;(3)对土地流转合同进行备案和归档。7.2.2土地流转过程的监管(1)监督土地流转双方的权益保护;(2)规范土地流转程序,保证公开、公平、公正;(3)关注土地流转中的矛盾和纠纷,及时进行调解和处理。7.2.3土地流转市场的监管(1)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2)规范土地流转市场秩序,打击违法违规行为;(3)加强对土地流转中介机构的监管。7.3监管制度与政策建议7.3.1完善法律法规(1)修订和完善农业土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2)明确农业土地流转的权益保障和监管措施;(3)制定农业土地流转合同范本,规范合同签订。7.3.2加强监管队伍建设(1)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2)建立健全监管人员培训制度;(3)加强监管人员考核,保证监管工作落实到位。7.3.3建立健全监管机制(1)完善农业土地流转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职责和权限;(2)建立健全农业土地流转信息共享和公开制度;(3)加强农业土地流转纠纷调解和仲裁机制建设。7.3.4创新政策支持(1)研究制定农业土地流转优惠政策;(2)加大对农业土地流转金融支持力度;(3)鼓励和引导农业土地流转市场健康发展。第8章土地流转信息化管理8.1土地流转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与目标8.1.1土地流转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土地流转信息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求的重要举措,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1)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2)优化土地流转流程,降低流转成本,提高流转效率。(3)增强土地流转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4)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8.1.2土地流转信息化建设的目标(1)构建统一、高效、安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土地流转数据的信息化、标准化和规范化。(2)提高土地流转业务的透明度,促进公平竞争,防止权力寻租。(3)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率,保证政策执行到位。8.2土地流转信息化管理平台8.2.1平台架构土地流转信息化管理平台采用分层架构,包括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和展示层,以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服务的统一提供、应用的灵活部署和展示的多样化。8.2.2平台功能(1)数据管理:实现土地流转相关数据的采集、存储、更新、查询和统计分析。(2)业务办理:提供在线土地流转申请、审批、合同签订等业务办理功能。(3)信息发布:发布土地流转相关政策、新闻动态、市场行情等信息。(4)监管监测:对土地流转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预警潜在风险。8.3信息化管理在土地流转中的应用8.3.1土地流转信息采集与更新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土地流转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和动态更新,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8.3.2土地流转业务在线办理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土地流转业务的在线申请、审批和合同签订,提高流转效率,降低流转成本。8.3.3土地流转数据统计分析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土地流转数据进行分析,为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持。8.3.4土地流转风险预警与监管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土地流转风险的预警和监管,保证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第9章农业土地流转案例解析9.1成功案例解析9.1.1案例一:江苏省某市农村土地流转(1)背景介绍江苏省某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资源丰富。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当地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2)流转过程当地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手段,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流转过程中,严格遵循农民自愿、平等协商的原则,保证农民权益。(3)成果分析土地流转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规模经营、科技创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农业现代化。9.1.2案例二:四川省某市农村土地流转(1)背景介绍四川省某市地处丘陵地区,土地资源较为分散。为提高农业产值,当地积极摸索农村土地流转模式。(2)流转过程当地引导农民将土地流转给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同时提供政策支持和金融扶持。流转过程中,注重保障农民权益,保证流转公平、公正。(3)成果分析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了规模经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产值。同时农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了稳定收益,实现了增收。9.2失败案例解析9.2.1案例一:某省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背景介绍某省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部分地区出现了流转纠纷、流转面积过大等问题。(2)问题分析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部分地方急于求成,未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导致流转纠纷。同时流转面积过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难以承担经营风险。(3)解决措施针对上述问题,当地及时调整政策,加强土地流转监管,保证农民权益。同时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理控制流转面积,降低经营风险。9.2.2案例二:某省农村土地流转导致的耕地资源流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