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北京市新高三入学定位考试历史本试卷共6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考古证据表明,欧亚草原的牧民率先培育出优质马种。公元前5世纪起,南下的游牧族群与中国北方地区交往频繁。公元前4世纪末,以赵国为代表的战国诸国开始“胡服骑射”等改革。这说明()A.印欧人的迁徙对西亚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B.农耕与游牧民族交流促进中华文明发展C.汉代以前已形成贯穿欧亚大陆的贸易网络D.交通工具革新使全球成为联系紧密的整体【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欧亚草原的牧民率先培育出优质马种。公元前5世纪起,南下的游牧旌群与中国北方地区交往频繁。公元前4世纪末,以赵国为代表的战国诸国开始‘胡服骑射’等改革”可知,欧亚草原的牧民培育出优质马种,南下的游牧旌群与中国北方地区交往频繁,战国时期,以赵国为代表的战国诸国开始“胡服骑射”等改革,说明农耕与游牧民族的交流促进中华文明发展,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印欧人的迁徙对西亚文化的影响,排除A项;汉代以前尚未形成贯穿欧亚大陆的贸易网络,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后,交通工具革新使全球成为联系紧密的整体,排除D项。故选B项。2.《战国策》是战国至秦汉间纵横家说辞和权变故事的汇编。《史记》有选择地吸收了《战国策》的记述,丰富了记载的内容,但也造成了一些史实错误和矛盾。由此可知()A.《战国策》不具有史料价值 B.《战国策》比《史记》可信度高C.《史记》对战国历史的记载都不可信 D.《史记》与《战国策》的相似处也需辨别真伪【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据材料“《史记》有选择地吸收了《战国策》的记述,……造成了一些史实错误和矛盾”可知,《史记》中的内容有一些吸收了《战国策》的记述,因此《战国策》中记载错误的内容也会出现在《史记》中,故需要注意需辨别真伪,D项正确;据材料“丰富了记载的内容”可知《战国策》的记述具有史料价值,排除A项;《战国策》和《史记》各自有其史料价值,也都存在一些史实错误,特别是两者记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方面的内容,不能笼统地说哪个可信度高,排除B项;据材料“造成了一些史实错误和矛盾”可知,《史记》对战国历史的记载存在一些错误,但并非都不可信,排除C项。故选D项。3.唐玄宗在皇宫深处设立翰林院,任职者称为翰林学士,负责起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书。安史之乱后,“深谋密诏,皆从中出”,翰林学士地位愈发重要,侵夺了宰相和中枢机构的部分职权。唐代被翰林学士侵夺职权的机构主要是()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枢密院【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负责起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书”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B项正确;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排除A项;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排除C项;枢密院属于宋朝军事机构,排除D项。故选B项。4.下图是黑水城出土的载有西夏贞观年号的《律令》残纸。这是目前所见西夏《贞观律令》的唯一残存内容,也是目前所知最早的西夏文刻本律令。这说明()①《唐律疏议》是西夏律令的蓝本②律令体系对西夏政权有深刻影响③西夏文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④这一时期雕版印刷术已相当普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出土的西夏《律令》和唐代贞观年号的密切相关,表明西夏在制定法律时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借鉴了唐朝的法律令体系,②正确;黑水城出土的载有西夏贞观年号的《律令》残纸是目前所知最早的西夏文刻本律令,说明这一时期雕版印刷术已相当普及,连西夏政府的法律条例也采用雕版印刷技术来发布,④正确;因为②④正确,所以D项正确;西夏在制定法律时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这主要说明西夏律令借鉴了《唐律疏议》的部分内容,《唐律疏议》不一定是西夏律令的蓝本,①错误,排除A项、B项;材料没有将西夏文的形成与汉语拼音联系到一起,无法得到“西夏文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的结论,③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5.明代日常生活用纸需求很大,壁纸就是这一时期流行的装饰。戏曲家李渔记载他装修书房时,便用不同颜色的纸剪裁装饰,模仿出类似瓷器的墙面效果。这说明明代()①造纸业形成大规模生产②社会商品经济繁荣③造纸技术取得重大改进④戏曲娱乐活动丰富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明朝。根据材料“明代日常生活用纸需求很大,壁纸就是这一时期流行的装饰”可知,明代社会商品经济繁荣,②正确;根据材料“戏曲家李渔记述他装修书房时,便用不同颜色的纸剪裁装饰,模仿出类似瓷器的墙面效果”可知,明代戏曲娱乐活动丰富,④正确;材料内容没有涉及造纸业规模和造纸技术,①③错误。据结论可知,①③错误,②④正确。故选D项。6.1867年,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拟招取科甲正途官员入学,引发了一场震动朝野的大争论。倭仁一派坚决反对,担心他们以西人为师会有损官德,奕祈一派则认为官员须通过学习西学识“时务”。这说明()A.清朝统治阶级一律封闭保守B.洋务新政缺乏社会文化基础C.洋务派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D.守旧势力反对学习军事技术【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7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可知,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遭到倭仁一派的反对,说明洋务新政缺乏社会文化基础,B项正确;“清朝统治阶级一律封闭保守”中的“一律”表述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洋务派冲击封建统治秩序,排除C项;材料中倭仁一派反对的是学习西学识“时务”,而不是军事技术,排除D项。故选B项。7.下图为1919年6月出版的时政漫画。下列口号,符合漫画表现的史实的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拥护“德先生”“赛先生”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打倒列强,除军阀”【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题干“1919年6月出版的时政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漫画的内容反映了了五四运动的部分内容,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当时五四运动的口号之一,C项正确;“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辛亥革命思想主张之一,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拥护“德先生”“赛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张,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国民大革命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C项。8.日本有一则传说,印度僧人达摩来到中国后,他的眼皮化为茶树。19世纪英国在印度种植茶叶成功,此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学者改写这个故事,塑造印度是茶树原产地的概念,扩大印度茶叶产业影响力。他们改造这则传说的目的是()①打压中国茶叶出口②摆脱对华贸易逆差③迫使中国开放口岸④加速对华文化侵略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世纪(英国)。根据材料信息“19世纪英国在印度种植茶叶成功,塑造印度是茶树原产地的概念,扩大印度茶叶产业影响力”结合所学可知,我国拥有悠久的饮茶历史与深厚的饮茶文化,在鸦片战争之前,在对华贸易中,我国一直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大量白银流入中国,19世纪英国在印度种植茶叶成功,此时期印度已是英国的殖民地,为了扩大印度茶叶的影响力,英国改写了茶树的故事,以借此削弱中国茶叶的影响力,减少对华茶叶依赖,缩小对华贸易逆差,①、②符合题意,A项正确;③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通商口岸,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B、C项;④材料信息强调的是英国改造茶树故事来扩大印度茶的影响力,没有提及对中国的文化入侵,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9.1937年,毛泽东在苏区党代表会议上指出:“在反动和内战时期,集中制表现得多一些。在新时期,集中制应该密切联系于民主制。”1938年,毛泽东又撰文提出,既要“加强地方党独立工作的能力”,又要“服从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一新调整有利于()A.粉碎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加强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 D.在危机中挽救党和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时间为全面抗战时期,此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据材料“既要‘加强地方党独立工作的能力’,又要‘服从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可知,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中,加强党的领导,同时加强地方工作能力,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加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C项正确;材料时间为抗日战争时期,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是解放战争时期,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没有涉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抵抗日本的侵略,不涉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加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而在危机中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革命的事件是遵义会议,排除D项。故选C项。10.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与苏联密切配合,弥合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分歧。苏方的牵线搭桥使中国与英、法、美等国建立外交联系,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关于日内瓦会议,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开始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中国践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求同存异”外交方针取得良好效果D.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出现严重分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4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与苏联密切配合,与英、法、美等国建立外交联系,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说明中国践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B项正确;中国与苏联密切配合,弥合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分歧,说明中国坚持“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排除A项;“求同存异”外交方针是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排除C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出现严重分化是在20世纪60年代,排除D项。故选B项。11.克法洛斯是居住在古雅典的外邦人,拥有大量财富,需要缴纳赋税,却没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这说明,在古希腊()A.外邦人被排斥在公民之外 B.公民不能参与国家管理C.全体居民都享有民主权利 D.雅典是少数人掌握政权【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的结论是:外邦人在古希腊要缴纳赋税,但却没有参与公民政治的权利,A项正确;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主体是公民,排除B项;只有公民可以享有民主权利,外邦人、奴隶、妇女等都被排除在外,排除C项;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排除D项。故选A项。12.阿拉伯炼金术出现于7世纪,借鉴中国道家的炼丹术,发现了硫酸和硝酸,并改进了金属纯化方法,修正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金属构成的学说。10世纪后,阿拉伯炼金术传入欧洲,成为近代化学发生和发展的基础。这说明,阿拉伯帝国是()A.西亚最早的繁荣帝国 B.“科学革命”的发生地C.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D.全球贸易网络的开拓者【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7世纪和10世纪(阿拉伯帝国)。根据材料“阿拉伯炼金术出现于7世纪,借鉴中国道家的炼丹术,发现了硫酸和硝酸,并改进了金属纯化方法,修正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金属构成的学说。10世纪后,阿拉伯炼金术传入欧洲,成为近代化学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可得出,阿拉伯帝国借鉴中国道家的炼丹术,发现了硫酸和硝酸,并改进了金属纯化方法,修正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金属构成的学说,并传入欧洲,成为近代化学发生和发展的基础,这说明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C项正确;材料未对比不同帝国的繁荣情况,无法得出西亚最早的繁荣帝国的结论,排除A项;“科学革命”的发生地是欧洲,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这时期还未出现全球性贸易网络,并且全球贸易网络的开拓者不是阿拉伯帝国,排除D项。故选C项。13.2019年,法国总统马克龙赠送给习近平主席一本珍稀的古籍作为国礼。这本书是法国哲学家贝尼耶于1688年编译的《孔夫子或王子的学问》。贝尼耶从政治哲学的科学角度,赞扬中国无须仰仗基督信仰,依靠道德教育就能实现良好的国家治理。书中这一思想()A.是文艺复兴的代表 B.是宗教改革的延续C.是启蒙运动的先声 D.体现多元文化特点【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9年(中国与法国)。根据材料,贝尼耶从政治哲学的科学角度,赞扬中国无须仰仗基督信仰,依靠道德教育就能实现良好的国家治理,而在启蒙运动中,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们也受到孔子思想的影响,这意思想与代表了启蒙运动的先声,C项正确;材料中的思想并非文艺复兴的代表,排除A项;材料只是对于孔子思想对于启蒙运动的影响,没有涉及宗教改革,排除B项;文化多元包含多个内容和方向,材料只是中国和法国的文化交流,排除D项。故选C项。14.1761—1835年被称为英国的“运河时代”,与工业革命基本同步。英国运用先进技术修建大量运河,满足了日益高涨的大宗货物运输需求,形成一批运河枢纽城市。这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①提高了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②使生产力出现了空前的发展③实现了通过新技术改造旧产业④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7611835年英国。依据材料“英国运用先进技术修建大量运河,满足了日益高涨的大宗货物运输需求,形成一批运河枢纽城市”可知,工业革命提高了交通运输的重要性,①正确结合所学工业革命的史实可知,生产力出现空前发展,②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工业革命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没有体现通过新技术改造旧产业,③错误,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应体现在城市建设上,而不仅是交通领域,④错误。故本题选A项。15.冷战开始后,美国的非洲研究日益成为显学,但美国非洲研究协会被白人学者控制并高度封闭。20世纪60年代,非洲裔学者向该学会发起挑战,最终迫使其让步。70年代以后,美国非洲研究逐渐走向开放多元。这一变化的背景是()A.冷战结束,美国不再重视非洲研究B.非洲大陆掀起摆脱殖民统治的风暴C.美国彻底解决跨民族的文化认同问题D.美国黑人通过民权运动争取平等权利【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4070年代(美国)。据题干,美国非洲研究协会从“被白人学者控制并高度封闭”到“逐渐走向开放多元”,这是因为美国在战后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民权运动不断高涨,D项正确;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与本题时空不符,排除A项;非洲大陆争取民族独立,摆脱殖民统治,主要的斗争对象是欧洲殖民者而非美国,排除B项;美国“彻底”解决跨民族的文化认同问题,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C项。故选D项。第二部分本部分共5题,共55分。16.改革创新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始终以因时制宜、变古求新的进取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政治文明。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商鞅在与保守派辩论时提出:“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这成为中国历史上众多改革者推崇的思想。选择中国古代的一次变法或改革,结合所学,简述改革的时代需求与具体措施。【答案】示例:商鞅变法: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建立封建政治和经济秩序的需要;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为了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进行变法,一点2分,共4分》。措施: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推行县制(一点2分,共6分)。这一系列措施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国富民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影响可作1分项2分)。示例:北魏季文帝改革;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苦难;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潮流;北魏重新统一了北方。措施:前期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有效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后期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措施,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示例:王安石变法:背景:北宋中期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统治危机初显,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和边境战争不断;庆历新政触犯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最终失败;王安石为加强国家对农业、商业等领域的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目的。措施:富国方面,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强兵方面,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王安石变法达到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但是强兵效果并不明显,最终变法措施被废止,北宋逐渐走向衰亡。【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古代(中国)。首先,阅读材料,根据材料信息“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题干要求简述改革的时代需求与具体措施,结合所学,选定论题:商鞅变法。改革的时代需求即变法的背景,可从生产力的发展、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入手回答。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结合所学可知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实行什伍连坐;推行县制等。最后进行简单总结,可从商鞅变法的影响入手,商鞅变法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国富民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本题是开放性论题,答案不唯一,要求选定的改革明确,史实正确,论述清晰,具有条理。如考生还可从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等入手,进行回答。17.历史与时代材料一:1919年后,现代学术制度逐渐受到中国学界认可。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同年创刊《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傅斯年在发刊词中说:“我们只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历史学和语言学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容易由个人作孤立的研究了,它既靠图书馆或学会供给它材料,靠团体为它寻材料……我们高呼:一、把些传统的或自造的'仁义礼智'和其他主观,同历史学和语言学混在一气的人,绝对不是我们的同志!二、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三、我们要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材料二:1954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同年创刊《历史研究》。郭沐若在发刊词中说:“学会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研究中国的历史。……汉民族的历史、少数民族的历史、亚洲各民族的历史乃至世界史都需要我们以科学的观点来进行研究和解释。……世界人民特别是追求解放的人民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便感到莫大的憧憬,他们想从这里求得解决他们本身问题的钥匙。然而在世界史中关于中国方面的研究却差不多还是一片白页。这责任是落在我们的肩头上的,我们须得满足内外人民的需要,把世界史上的白页写满,我们须得从历史研究这一角度来推进文化建设,促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1)分别概括两则发刊词描述的历史研究方法与目标。(2)以材料为例,结合所学,阐述历史研究与时代需求的关系。【答案】(1)主动找材料的科学方法:打破传统,建立科学的历史研究(或建立中国独立的学术体系)(任答一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推进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事业。(2)答案示例:民国时期,五四运动作为一场爱国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五四运动孕育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精神),使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以及西方学术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现代学术制度开始在中国学界逐渐获得认可,因此这一时期学界注重用科学的方式(或清除学术研究中的封建残余和主观臆断)进行历史学和语言学的研究,并致力于建立中国的学术体系,推动了学术研究的科学化发展,促进了思想观念的解放,提升了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一方面我国面临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针对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我国积极探索独立自主的外交道路,因此,这一时期历史研究不仅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的历史,还主张对各民族历史以及世界史进行科学研究,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为世界提供了解中国的窗口,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因此,历史研究与时代需求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历史研究反映对代需求、推动历史研究的发展,并在时代需求中承担重要使命。只有这样,历史研究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或:在民族危机深重、国家亟待复兴的背景下,历史研究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它不仅要揭示历史的真相,还要为现实服务。为国家的文化建设、民族认同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提供智力支持。)(能够点明历史研究与时代需求的关系)【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据材料一“动手动脚找东西!……历史学和语言学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容易由个人作孤立研究了,它既靠图书馆或学会供给它材料,靠团体为它寻材料”可得出主动找材料的科学方法;据材料一“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三、我们要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可得出目标是打破传统,建立科学的历史研究(或建立中国独立的学术体系)。据材料二“学会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研究中国的历史”可得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据材料二“我们须得从历史研究这一角度来推进文化建设,促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可得出推进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本题要求以材料为例,结合所学,点明历史研究与时代需求的关系。材料一属于民国时期,“1919年”与新文化、五四运动有关,结合这一时期的史实,分析《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描述的历史研究方法与目标的背景和影响。背景方面,如:五四运动作为一场爱国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五四运动孕育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精神),使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以及西方学术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现代学术制度开始在中国学界逐渐获得认可,因此这一时期学界注重用科学的方式(或清除学术研究中的封建残余和主观臆断)进行历史学和语言学的研究,并致力于建立中国的学术体系,推动了学术研究的科学化发展。影响方面,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得出,促进了思想观念的解放,提升了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材料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结合这一时期史实,分析《历史研究》描述的历史研究方法与目标的背景和影响。背景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方面我国面临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针对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我国积极探索独立自主的外交道路,因此,这一时期历史研究不仅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的历史,还主张对各民族历史以及世界史进行科学研究;影响方面,据材料二“我们须得从历史研究这一角度来推进文化建设,促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可得出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据材料二“汉民族的历史、少数民族的历史、亚洲各民族的历史乃至世界史都需要我们以科学的观点来进行研究和解释。”可得出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为世界提供了解中国的窗口,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最后小结,围绕“历史研究与时代需求的关系”方面得出结论,历史研究与时代需求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历史研究反映对代需求、推动历史研究的发展,并在时代需求中承担重要使命。只有这样,历史研究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或:在民族危机深重、国家亟待复兴的背景下,历史研究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它不仅要揭示历史的真相,还要为现实服务。为国家的文化建设、民族认同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提供智力支持。)18.光与颜色材料一: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提出,颜色的本质是光,颜色是光与影的混合。白光纯洁均匀,是光的本色,而色光则是白光的变种。亚里士多德的颜色理论产生深远影响,直到17世纪欧洲学者都对此深信不疑。1672年,牛顿在递交给英国皇家学会的一封信中说:“我在1666年初做了一个三角形的玻璃棱镜,以便试验那著名的颜色现象。”他通过实验完成了把白光分解为单色光,再组合成白光的科学认识过程。牛顿发表结论,提出白光是由各种彩色光所组成的,物体的颜色是由于光线被不同物体的表面按不同的比例反射而造成的,这彻底颠覆了旧说。1730年前后,通过伏尔泰的宣传,牛顿的物理学在欧洲大陆得到推广,成为学校普遍讲授的内容。材料二:1879年,爱迪生制作了第一只具有实用价值的电灯,电光技术随之普及,颜色通过电影等电光技术展现出来。1900年前后,美国人阿尔伯特·蒙塞尔创造出第一个功能性的通用配色工具,实现准确的色彩复制。蒙塞尔制定的这种标准化的调色方案,至今仍被工业界广泛使用。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色彩如何嵌入材料的认知不断发展,已能从不同维度上体现色彩间的细微差异。承载颜色的图像也已经实现数字化,逐渐成为媒介传播的主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解读人类认识颜色的历史。【答案】示例:人类认识颜色的历史与人类进步息息相关,体现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古希腊哲学家希望通过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观察思考颜色,为后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近代科学的兴起,促进了对颜色的科学认识;启蒙思想推动颜色新认识的传播,进一步推动了科学与理性的传播。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工厂制度和流水线,促进了对颜色的利用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社会信息化,进一步促进了颜色利用方式的发展。【解析】【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近代、现代世界。材料记述了从古至今人类认识、利用颜色的历史,可以看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类对颜色的认识经历了由粗浅到科学的发展历程,对颜色的利用丰富和便利了人的生活,这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的一个缩影,故可得出论题:人类认识颜色的历史与人类进步息息相关,体现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论述时可结合材料信息分古代、近代、现代等阶段论述人类对颜色的认识和利用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据材料“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提出,颜色的本质是光,颜色是光与影的混合。……产生深远影响”得出古希腊哲学家希望通过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观察思考颜色,为后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据材料“牛顿发表结论,提出白光是由各种彩色光所组成的,物体的颜色是由于光线被不同物体的表面按不同的比例反射而造成的”得出近代科学的兴起,促进了对颜色的科学认识;据材料“通过伏尔泰的宣传,牛顿的物理学在欧洲大陆得到推广,成为学校普遍讲授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得出启蒙思想推动颜色新认识的传播,进一步推动了科学与理性的传播。据材料“爱迪生制作了第一只具有实用价值的电灯,……颜色通过电影等电光技术展现出来”“美国人阿尔伯特·蒙塞尔创造出第一个功能性的通用配色工具,实现准确的色彩复制”并结合所学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工厂制度和流水线,促进了对颜色的利用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据材料“21世纪,……已能从不同维度上体现色彩间的细微差异。承载颜色的图像也已经实现数字化,逐渐成为媒介传播的主流”得出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社会信息化,进一步促进了颜色利用方式的发展。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注:①鱼龙: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鱼龙纹,距今约6800—6300年。②鳄龙:西水坡遗址出土的井壳堆塑的鳄龙,距今约6400年。③鳄龙:焦墩遗址出土的河卵石摆塑的鳄龙,距今约6000年。④猪龙:红山遗址出土的玉猪龙,距今约6000—5000年。⑤龙:陶寺遗址出土的陶盘上的龙纹,距今约4500—3900年。⑥龙: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夏代。⑦龙: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上的龙纹,商代。材料二:封建时代,龙是帝王将相的特权纹饰。1862年,法国公使提到外国船只一般都会竖立本国旗号,易于辨认。为此,总理衙门决定使用三角龙旗作为大清水师的统一旗号。1888年,《北洋海军章程》第一次提出以龙旗为国旗的概念。驻美公使张荫桓在奏折中提到:“诸华商久经循用斜幅龙旗,遇中国庆典及臣出入乌境,辄高悬以为荣耀。”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爱国知识分子试图从上古文献中找出中华民族的图腾。1933年,姜亮夫第一次提出了华夏“龙图腾”的概念。1942年,闻一多发表论文,将龙摆在中心位置展开全面论述。他说:“数千年来……龙是我们立国的象征。直到民国成立,随着帝制的消亡,这观念才被放弃。然而说放弃,实地里并未放弃。正如政体是民主代替了君主,从前作为帝王象征的龙,现在变为每个中国人的象征了。”(1)阅读材料一,概括新石器时代与夏商时期龙形象的差异。(2)阅读材料二、三,结合所学,评析近代中国龙代表意向的演变。【答案】(1)新石器时代,龙的形象是多元的(猪龙、鳄龙、鱼龙)):夏商时期,龙的形象逐步融合统一,形成成熟的龙图腾(任答一点)。(2)示例:代表意向的演变:清末,龙成为中国的象征:20世纪30年代,爱国知识分子挑选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评析: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迫与西方世界接轨,需要形塑新的国家观念,龙从帝王象征顺势变为国家形象,有利于是升国家认同,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抗战时期,全民族浴血奋战,急需鼓舞全国人民抗战决心,在知识分子塑造下,龙图腾成为代表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为抗战胜利奠定精神基础。龙代表意向从封建时代的皇权象征转变为民族文化象征,反映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历史转型,也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分项)【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国。根据材料,鱼龙、鳄龙、猪龙,在新石器时代龙的形象是多元的,在夏商时期,龙的形象逐渐统一,形成成熟的龙图腾。【小问2详解】本题是评价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根据材料,“1862年,法国公使提到外国船只一般都会竖立本国旗号,易于辨认。为此,总理衙门决定使用三角龙旗作为大清水师的统一旗号。”“20世纪30年代,爱国知识分子试图从上古文献中找出中华民族的图腾。”可知中国龙代表意向的转变,清末,龙成为中国的象征,20世纪30年代,爱国知识分子挑选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根据所学知识,随着鸦片战争中国逐渐与世界接轨,龙的形象逐渐成为中国的文化特征,抗战时期,龙图腾成为代表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为抗战胜利奠定精神基础。“随着帝制的消亡,这观念才被放弃。然而说放弃,实地里并未放弃。正如政体是民主代替了君主,从前作为帝王象征的龙,现在变为每个中国人的象征了”,反映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历史转型,也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何以全球化材料一美国学者罗比·罗伯森认为,人类经历了三波全球化浪潮,第一波在1500年之后开始;第二波在1800年后开始,至20世纪初;第三波是1945年以后,延续至今。材料二万明认为,中国是第一波全球化的主要引领者。首先,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统率规模庞大的船队航行至印度洋,实现全覆盖式的航海交往与实践,全面贯通陆海丝绸之路。其次,东西方交往重心自古以来是在内陆,而当明朝打通陆海丝绸之路,满剌加(今马六甲)等港口兴起为新的贸易中心,人类交往重心从大陆转移到海上。最后,明代社会大规模行用白银,白银输入是明后期对外贸易的主要特征,中国的白银潮带动葡萄牙等欧美国家加入全球白银贸易。(1)举出促成材料一中三次浪潮的代表性史实。(2)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看法。【答案】(1)世界贸易网络初步建立(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形成);工业革命;战后世界新秩序(第三次科技革命、跨国公司、世界贸易组织、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2)示例一:万明认为中国是第一波全球化的引领者,该观点是正确的。全球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各国商品、资本等的自由流动,使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的过程。随着中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15世纪由明朝政府主导的郑和下西洋航行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和东非沿岸等地,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的联系,使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相互贯通,加强了欧、亚、非之间的贸易交往,为全球化提供了前提和途径。随着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白银货币化对白银的需求,促使欧洲等国加入白银贸易,形成以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体系,推动了全球化发展。虽然没有15世纪末至16世纪新航路范围广,贸易体系也不够完善,但是初步具备了全球化的雏形,可以认为是先驱。示例二:万明认为中国是第一波全球化的引领者,该观点是错误的。全球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各国商品、资本等的自由流动,使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的过程。15世纪明朝政府主导的郑和下西洋连通了中国与亚、非等地的交流,加强了欧、亚、非之间的贸易往来,但是并未与美洲之间进行联系,因此不能称为全球化。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国家主导的新航路的开辟,发现了大洋洲和美洲,使全球海路大通,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使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形成,逐渐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同时欧洲国家进行殖民掠夺,建立海外殖民地,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起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推动了印度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和大西洋贸易的发展。因此从全球联系的范围来说,欧洲是全球化的引领者。示例三:万明认为中国是第一波全球化的引领者,该观点不完全正确。全球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各国商品、资本等的自由流动,使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的过程。15世纪由明朝政府主导的郑和下西洋航行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和东非沿岸等地,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的联系,使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相互贯通,加强了欧、亚、非之间的贸易交往,为全球化提供了前提和途径。随着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白银货币化对白银的需求、促使欧洲等国加入白银贸易。形成以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体系,推动了全球化发展。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国家主导的新航路的开辟,发现了大洋洲和美洲,使全球海路大通,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使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形成,逐渐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同时欧洲国家进行殖民掠夺,建立海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乌龟养殖合同范例
- 2024年商品房买卖合同(含社区健身中心)3篇
- 2024年度加工承揽合同承揽工作量确认3篇
- 2024年度建筑设计合同:设计公司与开发商就二零二四年度建筑设计所签订的合同2篇
- 村文化服装管护合同
- 2024年度教育信息化设备采购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摩托车零部件销售合同
- 2024年度化妆品物流配送服务合同3篇
- 日用品买卖合同书
- 车辆采购合同范本
- 工具移交表模板
- 变更索赔成功案例-某工程窝工变更索赔报告
- GB 19517-2004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 模具定期保养点检表
- 山西省太原市市药品零售药店企业药房名单目录
- 工程部长桥梁工程施工技术(PPT116)
- 全面设备保养TPM培训教材课件
- 茶叶企业营销课件
- 高炉无料钟炉顶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
-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如何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案
- 压力容器壁厚快速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