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群及其动态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种群的研究方法的分析,错误的是()A.调查培养液中大草履虫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B.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C.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法常常适用于双子叶植物而不适用于跳蝻等小昆虫D.调查一些特殊种群的种群密度,也可用遇见率、鸣声等作为调查标准2.我国科研人员鉴定出飞蝗群聚的信息素4-乙烯基苯甲醚(4VA),它能诱导蝗虫从低密度的散居型转变为高密度的群居型,最终形成蝗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常用样方法调查蝗虫的若虫(跳蝻)的种群密度B.蝗虫散居型时对农作物危害小C.利用4VA诱杀蝗虫可改变蝗虫的性别比例D.可根据4VA的结构设计拮抗剂,阻止蝗虫的聚集3.下列有关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期间,种群最好没有迁入和迁出B.调查森林中乔木和灌木的种群密度,两者的样方大小必须一致C.标记重捕法必须保证所标记种群在整个调查区域内是均匀分布的D.进行湖泊中水禽的数量调查时,样方应设置在近岸浅水、水草丰富的区域4.如图所示为某“S”形增长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当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其对应的种群数量是()A.a B.bC.c D.d5.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乙中种群的K值为a,环境条件改变可导致K值改变B.图甲中b~c年,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C.图乙中第3年以后种群数量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D.图甲中c点和图乙中c点对应的年龄结构分别是稳定型和增长型6.某兴趣小组对酵母菌进行了如下探究:在4个相同的容器内,均以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作为碳源,分别加入2g、3.5g、5g、7.5g等4个梯度的活性酵母粉,配成4组酵母菌培养液并将其放在适宜条件下活化、培养。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在几个不同的时间段分别计数,4组酵母菌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探究的详细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酵母菌含量/g时间/h1361022287.53.26×1093.77×1094.43×1091.52×1084.16×1072.35×10752.50×1082.74×1084.77×1084.22×1084.25×1072.80×1073.51.96×1082.25×1082.68×1083.78×1089.05×1072.20×10825.45×1071.26×1081.71×1082.20×1082.66×1082.08×108A.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酵母菌都不存在无氧呼吸的情况B.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pH值在不断下降C.培养过程中,酵母菌的数量增长曲线都呈“J”形D.血细胞计数板在计数的时候需要把视野里所有的酵母菌都记录下来7.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B.在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进行计数时,计算结果比实际值小C.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D.为了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应进行重复实验,求得平均值作为估计值8.(多选)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点A的纵坐标值大于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B.植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C.对该草原某种濒危珍稀动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一般不采取标记重捕法D.食草动物和杂食性动物之间由于食性差异比较大,基本不存在种间竞争关系9.(多选)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年份/年193719381939194019411942种群数量/只25462084407701380A.根据表中数据无法确定该岛屿环颈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该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增强C.在1937~1942年期间,该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S”形D.该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10.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中,并进行第一次计数B.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适量上清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C.每天定时取样,测定酵母菌细胞数量,绘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曲线D.营养条件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因素之一11.如图是一种酵母通气培养的生长曲线,a、b是相同培养条件下两批次培养的结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a批次中可能有大量细菌污染B.b批次的接种量可能高于a批次C.t1时两批次都会产生较多的乙醇D.t2时两批次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剩余量相同12.若某林区的红松果实、某种小型鼠(以红松果实为食)和革蜱的数量变化具有如下图所示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林区居民因革蜱叮咬而易患森林脑炎。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③和①不能明显体现捕食关系,推测是小型鼠繁殖能力强所致B.通过曲线②与③的关系推断小型鼠与革蜱不是互利共生关系C.曲线③在K值上下波动,影响K值的主要因素是小型鼠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D.林区居民森林脑炎发病率会呈现与曲线②相似的波动特征二、非选择题13.图甲是某草原中的鼠数量变化曲线图;图乙表示某同学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得到的曲线图。该同学的具体操作为:先向试管中加入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再向试管中接入酵母菌,之后将试管置于适宜环境中连续培养,每天定时取样、计数,并绘制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_______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草原上的鼠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最好在图甲中________(填“b”“c”或“d”)时刻前进行防治。若图甲中曲线Ⅱ表示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曲线Ⅱ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________段。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为了绘制得到图乙的曲线图,可采取________的方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图丙是B时刻用血细胞计数板(400个小方格,体积为1mm×1mm×0.1mm)测得的酵母菌分布情况,一个中方格上有24个酵母菌,若以该中方格的酵母菌数代表整个计数室中每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的平均值。则该1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K值约为________个。该计数方法得到的值与实际活菌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同”)。(4)图乙中DE段酵母菌数目减少的原因除了营养物质大量消耗之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对于跳蝻等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小昆虫,可以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C错误;调查一些特殊种群的种群密度,也可用遇见率、洞口与粪便等活动痕迹、鸣声等作为调查标准,D正确。2.C由于跳蝻个体较小,活动能力小,所以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的大小可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A正确;无法推知其是否可以改变蝗虫的性别比例,C错误;分析题干信息“4VA能诱导蝗虫从低密度的散居型转变为高密度的群居型”可知,可根据4VA的结构设计拮抗剂,阻止蝗虫的聚集,D正确。3.A在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期间,被调查个体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这样测得的种群密度才准确,A正确;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不同,由于乔木体积大,所以样方面积要比调查灌木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大,B错误;标记重捕法所标记的种群在整个调查区域内不一定是均匀分布的,C错误;水禽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对其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应使用标记重捕法,不能使用样方法,D错误。4.B种群呈“S”形增长时,由于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会加剧,捕食者数量也会增加,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由题图可知,b点之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b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表示种群数量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故选B。5.C据图乙可知,种群的K值在a~b之间,A错误;据图甲可知,在b~c年,λ先小于1后大于1,所以种群数量先减少后逐渐增多,B错误;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图乙中第3年以后种群数量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C正确;据图分析,图甲中c点对应的λ>1,种群数量增加,此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图乙中c点对应K/2,种群数量增加,此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龄结构为增长型,D错误。6.B由表可知,加入相同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先升高而后下降,因为培养的空间和培养基是有限的,酵母菌数量增长曲线为“S”形,在培养的后期氧气被消耗完,所以酵母菌存在无氧呼吸的情况,A、C错误;随着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增大,呼吸作用增强,产生的二氧化碳增多,pH下降,B正确;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是每个小室中的几个中方格的数目,D错误。7.B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A正确;在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进行计数时,由于死细胞和活细胞均被计数,计算结果可能比实际值大,B错误;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培养液中分布不均匀,所以吸取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C正确;为了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可进行重复实验,求得平均值作为估计值,D正确。8.BD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A点虽然是曲线上最大数量,但在这个环境中并没有将这个数量一直维持着,而是有所下降,说明该值已大于K值,即A点的纵坐标值大于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A正确;相邻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10%~20%,第二营养级不止包括食草动物,B错误;对该草原某种濒危珍稀动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一般不采取标记重捕法,因其数量少,误差会大,C正确;食草动物和杂食性动物之间有共同的食物资源,所以两者存在种间竞争关系,D错误。9.ABD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随着年份的增加,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因此是无法确定该岛屿环颈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A正确;岛屿上的食物和生存空间是有限的,因此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该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增强,B正确;在1937~1942年期间,该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J”形,C错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是该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D正确。10.B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因此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中时要进行第一次计数,A正确;抽样检测时,需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取样,B错误;每隔一定时间测定酵母菌细胞数量,绘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曲线,C正确;营养、温度、pH、有害物质的积累等都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D正确。11.B由于是通气培养,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数量增长较快;如果大量细菌污染a批次,由于细菌是原核生物,繁殖速率较快,检测结果中的细胞密度应该包含酵母菌和细菌的密度,密度应该增加更快,与a批次细胞密度在t1时增加速率较慢不符,A错误;由于培养条件相同,而b批次在t1时增长速率较快,可能是接种量较高,酵母菌更快进入对数期,B正确;由于题目已经明确是通气培养,而乙醇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故该培养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多的乙醇,C错误;t2时a批次酵母菌刚进入饱和期,而b批次在t2之前已经进入饱和期,消耗了更多的营养物质,所以b批次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剩余量更少,D错误。12.C根据题干信息,小型鼠以红松果实为食,曲线③和①不能体现被捕食者先增先减,捕食者后增后减的数量变化关系,可能与小型鼠繁殖能力强有关,A正确;互利共生关系的两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表现为同增同减,曲线②和③不是,B正确;K值又叫环境容纳量,取决于食物、天敌和空间等环境条件,C错误;林区居民因革蜱叮咬而易患森林脑炎,森林脑炎的发病率与革蜱的种群数量有关,D正确。13.(1)种群密度(2)bef变大(3)抽样检测1.2×1010偏大(4)代谢废物大量积累解析(2)草原上的鼠在b时刻种群数量为K/2,此时增长速率最快,故最好在b时刻前进行防治;在草原中投放一定数量的蛇后,蛇发挥明显效应的时间段是鼠的数量下降这段时间,为ef段;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算机文化基础-20211208001548
- 基于PT4115的智能台灯控制系统设计-20211027123829
- 会员充值活动方案(多篇)
- 化妆品经营管理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添加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气象学实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六年级上册英语刷题卷(答案和题解)558
- 小学六年级上册英语刷题卷(答案和题解)500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基础钢琴》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四年度企业信息化建设咨询服务合同
- 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讲义
- 奇瑞QQ冰淇淋说明书
- 糖尿病性舞蹈病
- EPC项目承包人施工方投资估算与设计方案匹配分析
- 听数学故事探秘负数起源
- 《第八课 我的身体》参考课件
- 慢性伤口评估及护理
- 细菌性角膜溃疡的护理查房
- 妇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健康评估
- 2024市场营销学教师资格证试讲授课教案
- 《高热惊厥的急救》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