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地理课件第2章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_第1页
高考总复习地理课件第2章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_第2页
高考总复习地理课件第2章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_第3页
高考总复习地理课件第2章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_第4页
高考总复习地理课件第2章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章第一讲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01核心考点突破02学科素能培养栏目导航03课下限时训练1.大气的能量来源(1)根本来源:_______________。(2)直接热源:_______________。01核心考点突破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地面辐射2.大气的受热过程(1)地面受热: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中A)(2)大气受热:________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使___________。(如图中B)地面增温地面大气增温3.大气的两种作用(1)大气的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________和散射作用。(2)大气的保温作用:______________将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反射大气逆辐射(2018·奉新一中模拟)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1~2题。1.近百年来,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与图中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减弱

D.④增强2.科学家发现,随着大气层中的浮质和其他微粒增加,近几十年以来,到达地球的阳光量减少了10%,地球正在“变暗”。图中与“地球变暗”有关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D

解析:第1题,从图中知④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与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有关。第2题,大气层中的浮质和其他微粒增加,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即与图中①有关。A

(2018·衡水中学模拟)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题。3.图中(

)A.晴朗天气,a大部分为大气吸收B.湖泊湿地,b能和缓地加热大气C.CO2增多,c补偿地面失热较少D.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B

解析:太阳辐射包括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三部分,以可见光为主。紫外光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红外光主要被大气中的水汽和CO2吸收,大部分可见光可直接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故A错误。湖泊湿地,空气中水汽含量高,升温速度慢,因此大气被和缓加热,故B正确。CO2增多,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补偿地面失热较多,故C错误。冰雪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吸收的太阳辐射少,a到b的转化率变小,故D错误。1.基本原理(1)大气受热过程:(2)两种作用:①大气的削弱作用可以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降低近地面温度。②大气逆辐射把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③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3)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综合应用——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①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②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③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3.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垂直分布(1)一般情况下,对流层的气温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6℃,即气温垂直递减率为0.6℃/100m。(2)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会出现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甚至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温的现象,称为逆温。①逆温现象的形成及消失过程如下图所示:②逆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成雾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交通事故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对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颠簸高考真题命题分析2017·全国卷Ⅰ·T9~112016·北京卷·T72015·广东卷·T22015·四川卷·T3~42014·安徽卷·T33命题规律:该考点在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结合自然地理过程示意图或相关等值线,考查大气受热过程、逆温及自然要素变化的影响。核心关注:气温日变化及年变化规律、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影响。(2013·北京卷)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B

[解题指导]从图表中获取信息1.(2017·全国卷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3)题。(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C.③

D.④(2)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3)该地可能位于(

)A.吉林省

B.河北省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

C

D

解析:第(1)题,B对,A错:丰雪年阴天多,加之积雪覆盖薄膜,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较小,为曲线①;枯雪年晴天较多,薄膜覆盖积雪少,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较大,为曲线②。C、D错:③④曲线表示的温度较低,为膜外温度。第(2)题,C对:根据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可以看出,积雪的多少影响了膜内温度的日变化。A错:该题的统计数据是“平均气温”,因此不能确定该地寒冷期最低气温高于-16℃。B错:图中曲线③④基本平行,说明积雪的多少并没有明显地影响到膜外气温的日变化。D错:对比曲线①②和③④,其变化明显不同。第(3)题,该地日最高气温出现在北京时间16时左右,当地时间应该为14时左右,由此推断该地位于东六区附近,加上寒冷、种植葡萄等因素,综合考虑可能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2015·四川卷)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答(1)~(2)题。(1)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

)A.福建沿海

B.黄海沿岸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2)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显著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D

D

解析:第(1)题,读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根据图例可知,柴达木盆地年平均雾日最少,<5天,福建沿海≥50天,黄海沿岸20~49天,准噶尔盆地5~19天。故选D。第(2)题,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四川盆地内由于秋、冬季节阴雨天少,晴天多,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快,使近地面大气降温快,水汽易冷却凝结形成雾。故选D。3.(2015·广东卷)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D

解析: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会喷发出大量的火山灰,火山灰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散射作用很强,即对太阳辐射具有很强的削弱作用,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减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会增强,会使地表温度上升;极光现象与地表温度无关;地表长波辐射增强,表明地表温度升高,故D项正确。1.形成原因:地面_____________。2.形成过程考点二热力环流冷热不均3.图示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图示的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气压:丙地>丁地>甲地>乙地B.甲地气温高于乙地C.甲地多晴朗天气D.乙地盛行下沉气流2.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丙两地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B.乙、丁两地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甲、乙两地之间的风速D.产生四地间环流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

D

解析:第1题,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甲地、乙地、丁地、丙地;甲地为高压,因此气温低于乙地;甲地是高压,气流下沉,天气晴朗;乙地是低压,气流上升。第2题,甲、丙两地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空气遇冷收缩下沉;乙、丁两地之间气流在垂直方向上运动,故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速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水平气压梯度力既影响甲、乙两地之间的风速,也影响丙、丁两地之间的风速;四地之间热力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2018·天津六校联考)读下图,回答3~4题。3.关于该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冬、夏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B.陡崖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C.冬、夏季山谷气温日变化最小D.山顶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日温差4.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B.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C.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D

B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冬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陡崖;陡崖冬季日温差是8℃左右,夏季日温差是10℃左右,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冬季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山顶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日温差。第4题,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1.掌握热力环流要抓住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3)三个关系①近地面和高空气压相反关系(如图)2.常见的热力环流(1)海陆风(2)山谷风(3)城市风由于市区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释放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空气在市区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市区。高考真题命题分析2015·四川卷·T7~82014·山东卷·T8命题规律:该考点常结合自然或社会环境变化,以示意图为背景,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热力环流、等压面分布等。核心关注:城市热岛现象的成因及影响。(2015·四川卷)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城市可能位于(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N附近大陆西岸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40°N附近大陆东岸(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D

A

[解题指导]从图表中获取信息1.(2018·太原模拟)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下图示意位于洞庭湖东北部的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读图,完成(1)~(3)题。(1)该日,湖陆风的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

)A.陆风转湖风8:30~9:30 B.陆风转湖风10:00~11:00C.湖风转陆风12:00~13:00 D.湖风转陆风13:00~14:00(2)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湖陆的热力差异

B.湖陆的湿度差异C.湖陆的海拔差异

D.湖陆的面积差异(3)与夏季相比,冬季(

)A.陆风转湖风提前

B.湖陆风转变均提前C.湖风转陆风提前

D.湖陆风转变均推迟B

A

C

解析:第(1)题,可以借助海陆风知识分析,若陆地气温高、湖泊气温低,则陆地为低压区、湖泊为高压区,风由湖泊吹向陆地,即湖风,此时湖泊上空湿润水汽吹向陆地,则岳阳市空气湿度变大;相反则为陆风,岳阳市空气湿度逐渐减小。图中10~11时是湿度明显变化的时间段,依上述分析可判断答案。第(2)题,热力差异导致气压差异,从而形成风向的转变,即根本原因是湖陆的热力差异。第(3)题,陆地气温低于湖泊时吹陆风,湖泊气温低于陆地时吹湖风;湖风转陆风时刻应该在湖泊气温逐渐升高、陆地气温逐渐降低,且陆地气温低于湖泊时;由于洞庭湖冬季水域面积小、夏季面积大,所以洞庭湖冬季白天升温快于夏季白天,则湖风转陆风会有所提前。2.读图,回答(1)~(2)题。(1)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风向为东南风

B.b为上升气流C.c的风向为西南风

D.d为上升气流B

D

解析:第(1)题,甲、乙两地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差相比较,甲地气压差大,乙地气压差小。则甲地近地面只能是高压,高空是低压;乙地近地面只能是低压,高空是高压。第(2)题,乙地近地面气压低,是空气受热上升而形成的,而甲地温度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a和c的风向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会发生变化,但南北半球没有确定,因此a、c两地的风向既可能左偏也可能右偏。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考点三大气的水平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受力状况只受F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受F1______________与F2____________的共同影响受F1_______________、F2_____________和F3________的共同影响风向垂直于________,指向低压与等压线_______(高空风)与等压线成一夹角(近地面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等压线平行(2018·郑州质检)下图是东亚局部地区某日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1~2题。1.图中①②两地气压差最可能是(

)A.12hPa

B.13hPaC.14hPa

D.15hPa2.此时,台湾海峡的风向是(

)A.西北风

B.西南风C.东北风

D.东南风B

A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等压距为2hPa,①地气压值为1010hPa,②地的气压值为1022~1024hPa,故两地气压差介于12~14hPa之间。第2题,从图中等压线分布可知,风向由高压吹向低压,且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故台湾海峡吹西北风。(2018·安徽百校联考)下图示意某区域2016年某月29日08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示天气系统正以75千米/时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3~4题。3.图示M地29日08时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

D.西南风4.与29日08时相比,M地风向基本逆转的时间大致是(

)A.29日14时

B.29日20时C.30日02时

D.30日08时B

D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闭合曲线里为一局部高压中心。M地位于高压中心东侧,该处气压梯度力大致指向东,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右偏,则风向为西北风。第4题,图中M点西侧的高压中心和M点大致相隔10个经度,与29日08时相比,风向基本逆转时,M点应位于该高压中心的西侧对称点附近,即该高压中心东移20个经度;结合图中M地纬度可大致计算出东移20个经度的距离,再结合75千米/小时的速度,可计算出约耗时24小时。影响风向和风力的其他因素(1)狭管效应原理:地形的狭管作用,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这种地形峡谷对气流的影响称为“狭管效应”。(2)风向和风力随海拔的变化原理:随着海拔升高,空气运动所受的摩擦力变小,故风速增大,风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增大,北半球风向逐渐向右偏转(如图),南半球逐渐向左偏转。[方法技巧]等压线图上风向的判断方法(1)一般等压线图上的风向判定:用手掌示意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伸出手掌,掌心朝上,五指自然伸展,四指并拢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拇指与四指斜交代表近地面风向。适用于近地面风向的判断,如图:(2)等压线图上任意一点风向的判定: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高考真题命题分析2013·全国卷Ⅰ·T92014·天津卷·T32014·山东卷·T7命题规律:该考点常结合等压线分布图,以选择题形式考查风向、风速及其变化,风力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核心关注:等压线分布图上风向的判定及风力大小的比较。(2014·山东卷·节选)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C.东北风

D.西北风B

[解题指导]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P1和P2为甲所在区域某时刻的两个________(高空或近地面)等压面,倾斜明显的是________(P1或P2)。高空P2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1.(2016·江苏卷)2016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下图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1)此时我国(

)A.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C.三亚风力大于昆明D.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2)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A.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B.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C.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D.冷锋过境,降温明显D

A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并不都是受高压脊控制,A错误;此时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高压及高压脊控制下,降水较少,B错误;三亚比昆明的等压线稀疏,所以风力比昆明小,C错误;根据等压线的方向可以判断北京和上海的风向,两地的等压线分布差不多,所以风向基本相同。第(2)题,上海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北方没有山脉的阻挡,寒冷气流可以直接到达,受寒潮影响较大;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小,所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2.(2018·绍兴模拟)读图,回答(1)~(2)题。(1)甲地的气压值可能是(

)A.1031百帕

B.1017百帕C.1013百帕

D.1000百帕(2)若甲地位于南半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地为偏南风

B.N地为偏西风C.M地为偏北风

D.N地为偏南风B

A

解析:第(1)题,图中两个等压面的差值是15百帕,甲位于1015等压面之下,故气压值介于1015至1030之间,则B正确。第(2)题,图中a、b等压线分别与1015、1000等压面相交,故a、b等压线数值分别为1015、1000;依据风向判读法,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可判断M地风向为偏南风、N地为偏北风。02学科素能培养图表专攻系列(五)等压线图的判读等压线图是等值线图的一种,表示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状况的图。常见的等压线图有气压场类型图(图1)、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图2)、某日地面等压线图(图3)。在同一水平面上,每一条等压线上的气压值相等。等压线图的判读和应用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考查要点,判读的关键是抓住等压线数值特征、分布特征及组合特征。等压线图是等值线图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它同样具有等值线图的一般特征和基本判读方法。1.判读气压形式(1)低压中心(如图1中乙处):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低(中心为上升气流)。(2)高压中心(如图1中甲处):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中心为下沉气流)。(3)高压脊(如图1中丙处):高气压延伸出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