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量的教案参考6篇_第1页
中班数学量的教案参考6篇_第2页
中班数学量的教案参考6篇_第3页
中班数学量的教案参考6篇_第4页
中班数学量的教案参考6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中班数学量的教案参考6篇中班数学量的教案篇1一、说教材拼图活动是幼儿园常常进行的活动,也是孩子们特别感兴趣的一项活动。以往的拼图活动比较重视拼图的造型设计和制作,对拼图活动自身所积藏的数学内涵挖掘不足。其实,拼图活动也是帮忙幼儿了解整体与部分关系、掌握数概念的一个特别好的载体,而且也符合新《纲要》“引导幼儿对四周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这一精神。二、说幼儿中班幼儿的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紧要依靠动作进行,需要亲身体验,在操作探究中发现事物的特征。他们对于物体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必需借助于对实在物象的感知,拼图活动恰好为帮忙幼儿感知数量的多少、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供应了直观形象的支持。在日常的活动中,孩子们已经积累了确定的圆形拼图的造型经验,为本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说目标思维的快捷性、多样性和创造性是数学活动目标始终贯彻的一个原则,了解幼儿的思维过程、思维发展水品和个性特点,创设更适合的条件和环境帮忙幼儿发展思维本领则是我们确定数学活动目标、设计数学活动过程的基本准则。由此,本活动的目标初步确定为以下两个方面:1、通过拼图活动,加深幼儿对圆形造型更改的认得,初步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初步学习用统计的方法进行记录。从中班幼儿已有的经验水平和思维特点启程,帮忙幼儿理解物体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本活动的重点,由于中班幼儿首次接触统计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用统计的方法记录就成为本次活动的难点。四、说教法、学法1、教法在幼儿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幼儿首先学习用一种正确的次序说出数词,对数序的感知从“连串”水平发展到“双向数链”水平,然后才略在实在的实物和抽象的数概念之间建立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渐渐建立起整体与部分、数群与集合等概念。而老师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必需关注幼儿已有的经验水平和思维特点。于是,本活动采用“示范讲解”“提问”“察看”的教学方法,“示范讲解”可以帮忙幼儿联系已有经验思考拼图中的一些数学关系;“开放性的提问”可以启发幼儿的思维,使他们乐观自动地去发现;“察看”则让老师在活动过程中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思维过程,从而依据个体的差别供应适时、适当的帮忙和引导。2、学法幼儿只有在与料子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可能对某一数学关系有所体验并获得感性经验,由此,本活动采用的最基本的学法就是“操作法”,这也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孩子们带着问题去操作、思考、探究,通过一个个活动环节感知物体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幼儿思维的练习与学习习惯的培养将使幼儿终生受益。另外,本活动采用“讨论沟通”的方法,使幼儿在师幼互动、同伴互动的过程中共享学习经验,更好地掌握统计记录的方法。五、说活动程序1、活动准备大小、颜色不同的圆形、2种图案纸、若干份记录纸、数字标签、一些辅佑襄助图形2、活动过程(1)师幼共同拼出示范花的图案出示图案纸:请小伙伴依据图案用圆形拼出花的造型。引导幼儿回忆拼图经验:你还有其他的方法拼出花的造型吗?(改换圆形的大小、颜色、数量拼出多种花的造型)(2)借助统计,使幼儿学会记录方法提问:小伙伴们有很多种拼花的方法,老师想知道你们都用了哪些不一样的圆形,该怎么办呢?想知道每种圆形用了几个又该怎么办呢?幼儿自由讨论,老师帮忙幼儿提炼多种方法,并比较得出统计记录的方法。出示记录纸:图形数量帮忙幼儿提炼统计记录的方法:在图形一栏中贴上拼花所使用的不同的圆形,在数字一栏中用数字标签记录所使用圆形的数量。初步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一朵大的花的图案是由6个小的圆形拼出来的。感知数量:不同颜色、大小的圆形分别有几个。(3)借助实际操作,进一步感知部分与整体的关系①、你能用圆形拼出不同的花的图案吗?②、你能用圆形拼出其他不同的图案吗?(鼓舞幼儿以圆形为基础使用辅佑襄助图形拼出更多的图案造型)(两种不同的操作要求为幼儿供应了两种不同的层次要求,满足了不同本领水平幼儿的需要。)请小伙伴在拼图活动的基础上记录自身的拼图方法。(4)集体共享作品,梳理并提升幼儿经验幼儿沟通:用几个小的圆形拼出了一个大的图案。(为幼儿供应了向同伴学习的机会,进一步理解拼图中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同时在沟通的过程中也使幼儿的语言表达本领得到发展。)出示第二张图案纸(船),提问:你能用其他的小的图形拼出这个大的图案吗?你有几种拼法?请小伙伴在日常拼图活动的时候试一试,用统计的方法记录下来,比较一下“同一个图案,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拼出来”,更进一步地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日常的拼图活动中可以连续延长这一活动,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感受和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并进一步学习用统计的方法记录在生活中发现的一些数学关系,使数学教学既来源于幼儿生活又回归幼儿的生活,真正体现“教育生活化”的理念。中班数学量的教案篇21.活动目标(1)复习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的认得;(2)能依据这些图形的形状、颜色两种不同特征,进行分类;(3)乐意并爱好进行分类活动。2.活动准备(1)猫、兔、蝴蝶头饰各一个,篮子两个;(2)每人一个分类板;(4)不同颜色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饼干图片及标记各若干。3.活动过程Ⅰ导入(1)玩《饼干店铺》的游戏,引出活动。提问:"仓库里有些什么样子的饼干?"重点引导幼儿察看仓库里的饼干,说出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的图形的饼干。Ⅱ幼儿第一次操作(2)游戏《送饼干》,学习给图形分类。提问:"你会把什么样的饼干运到这个柜台?为什么?"老师扮演经理,幼儿扮演营业员,经理引导营业员察看并说出其它柜台的标记是什么形状的,再把仓库里剩下的饼干按标记的形状运往柜台,看谁运得又快又对。重点引导幼儿给图形分类。Ⅲ共享经验(3)操作活动《分饼干》,说出分类的方法。提问:①"为什么要把这些饼干放在同一个柜台?"②"它们除了形状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重点引导幼儿说出按饼干的形状、颜色分类。Ⅳ幼儿再次操作(4)游戏《买饼干》,练习按形状、颜色进行分类。玩法:请几个幼儿分别戴上小猫、小兔、蝴蝶的头饰,扮顾客来买饼干。依据幼儿的个体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方式布置三个水平层次的营业员帮顾客选购饼干。重点引导幼儿按形状、颜色进行分类。4.延长活动在数学区投放不同颜色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连续让幼儿练习按图形、颜色进行分类。中班数学量的教案篇3设计意图:本课我们学习认得数字8和9,感知8和9的数量,而且能将8和9个物体按大小次序排列。我们通过用实在形象实物和感官能够认得的图形,来讲解8和9抽象的数字。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欢快。活动目标:1.认得数字8和9,正确感知8和9的数量。2.学会将8和9个物体按大小次序排列。3.体验数学游戏带来的欢快。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张数字卡,小花朵图案若干,水果图案若干。2、《幼儿画册》第3册第11页。活动过程:一、目测数群。出示实物卡8和9提问:1)卡片上画着什么?2)每种物体有几个?3)你是怎么知道的。二、按数量归类,感知8和9的数量,并匹配相应的数字卡片。1.以一张8的实物卡和一张9的实物卡为标记,请幼儿将自身黏贴的花宝宝或几何图形按8和9的数量归类。归类时,引导幼儿说一说,如:8个花宝宝和8放在一起,9个圆形和9放在一起。2.出示8和9的数卡,请幼儿帮忙数卡找家。3.请幼儿在四周环境中找一找,看看还有那些物体是8个,那些物体是9个。三、按大小次序排列。介绍花朵排序及几何图形排序卡的操作规定:将花朵和几何图形卡片从最小的排到最大的,再贴到作业纸的.底线上。幼儿独立完成8和9的排序和粘贴作业。四、延长。供应实物卡,让幼儿把数字按大小次序排列师小结:通过给花宝宝排队的游戏小伙伴们都能够认得8和9,而且能正确感知8和9的数量。在游戏中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欢快。中班数学量的教案篇4设计意图:由于幼儿已经认得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认得梯形,对中班幼儿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由于梯形是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概念比较抽象,是幼儿所要认得的平面图形中最难的一种。因此,中班幼儿认得梯形,只要理解其特征,能找出相应的图形即可,不必需求幼儿用语言描述梯形的特征。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认得平面图形的兴趣及探究的欲望。2、发展幼儿较敏锐的察看力和抽象概括本领。3、幼儿能乐观的回答问题,加强幼儿的口头表达本领。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2、活动难点:认得不同摆放位置的、不同的梯形。活动准备:音乐、幻灯片、梯形和长方形人手一份、图形石子路、小信封装着各种图形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引出主题1、出示小白兔的幻灯片,引导幼儿察看小白兔的房子是由什么图形组合而成的。2、感知梯形的特征。(四个角、四条边、上下两条边平行、长短不一)3、长方形和梯形相比较。二、察看了解梯形的特征,加深对梯形的认得1、出示小白兔家其他地方的梯形,让幼儿认得,加深对梯形的了解。2、出示幻灯片的梯形,让梯形按不同的方向旋转,加深对梯形的了解。3、老师再次总结。三、游戏《找寻梯形》1、出示小白兔设计好的石子路,让幼儿认得设计稿里面的图形。2、请幼儿帮忙,完成梯形石子路的设计。3、幼儿和老师一起检测梯形石子路。4、放音乐,踩着梯形石子路去郊游。活动反思:我设计本节活动,紧要从幼儿对平面图形认得开始,由于梯形的概念是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但由于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梯形的概念不易理解就不要求幼儿用语言来描述梯形特征。本节活动我通过三个环节来完成。首先让幼儿感知梯形的多样化,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真正理解认得梯形,最终用游戏巩固本节活动。活动中幼儿的乐观性特别高都乐意参加到活动中,互动也不错。我感觉本目标完成的特别好。中班数学量的教案篇5活动目标:1、会区分物体的厚薄,并会正确运用“厚薄”表述比较的结果。2、能从3——5个厚薄不同的物体中,找出等量的物体。3、能对3——5个物体进行正逆排序。4、培养幼儿比较和推断的本领。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本领。活动准备:料子准备:黄瓜、胡萝卜、百萝卜、书、积木等若干。活动过程:1、引题。老师出示厚薄不同的两本书,请幼儿比一比、说一说,哪本厚?哪本薄?2、通过游戏“比一比”感知物体的厚薄。(1)引导幼儿从座位底下拿出书和旁边的幼儿进行比较,并能用“厚薄”表述比较的结果。(2)找一找:请幼儿在3——5本书籍中找出一样厚或者一样薄的书。2、小组操作活动。(1)排一排:供应厚薄不同的黄瓜片、胡萝卜片、书、积木等,引导幼儿将每类物品按从厚到薄或从薄到厚的次序排序。(2)涂色:按图示给图中的物体依据厚薄的不同涂上不同的颜色。3、运用多媒体呈现幼儿操作作品。活动延长:区域活动:在益智区供应厚薄不同的物体请幼儿排序;并能依据图示进行涂色。生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连续引导幼儿找寻幼儿园、家里和四周环境中厚薄不同的物体。活动反思:?比较厚薄》是中班的数学活动,本活动紧要是引导幼儿学习区别物体的厚薄,并能用正确的词语表达出来,知道比较物体的厚薄是具有相对性的。让幼儿通过进行物体和物体之间的比较发现问题,了解一些逻辑知识,依据中班幼儿年龄发展特点,他们对一些简单的逻辑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例如高处与低处、大小等,所以我觉得选这个活动让幼儿知道物体厚薄的比较是具有相对性的是很有必需。中班数学量的教案篇6有益的学习经验:1.理解序数的含义。掌握序数词“第几”。2.能从不同的方向找到物体排列的位置。准备:贴绒图片一张:画有房子4栋,每个房顶尖上有―个标记,标记反面分别画有兔、狗、猫、羊的脑袋。贴绒卡片:青菜、骨头、鱼、青草各一件。活动与引导:1.请5个小伙伴在讲台前面站成一行,让一个幼儿上前来点数,说出这一行的小伙伴有几个?(5个)帮忙幼儿说出从左往右数,每个小伙伴站在第几?告知他们从哪里数起,开始的一个就叫第一个。让台下的幼儿闭上眼睛,告知他们:讲台前的第几个幼儿回到座位上了,要求台下的幼儿说出回到座位上的小伙伴的名字。2.出示红、黄、蓝、绿、白色积木各一块,放在桌子上排成一行,让幼儿数一数,一共有几块积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