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AGE精品资料《贺新郎》教学设计熊高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⒈学习赏析诗歌从景物描写入手,体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好处。⒉在朗读中品味词的意境,引导学生体味这首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过程与方法⒈理解这首词的内涵,领会真挚情感,体会诗歌以情动人的特点。⒉通过本词的学习,掌握古代送别诗常见的表达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⒈感受诗人毛泽东的宽广胸怀,认识人生的价值。⒉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积累和情感世界。【教学重难点】1.品味词中所蕴含的真挚情感。2.了解送别诗常见的表达内容,提高古诗鉴赏能力。【教学方式】下发导学案,生自读品味,分七个小组,讨论并展示,师引导点拨【教学用具】录音机【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1、课前分发导学案。2、学生朗读诗歌,借助注释,初步感知诗歌情感。3、收集送别诗三首,自己试写一首小诗,以备课堂交流。4、明确展示程序:小组抽签——交流讨论——板书——代表结合板书讲解——补充或质疑——小组评价【教学步骤】导入播放电影《杨开慧》主题曲优美的旋律,深沉的情感,灵动的文字。这是电影《杨开慧》的主题曲,这首歌曲的歌词来源于青年毛泽东的《贺新郎》一词。现在,让我们顺着这袅袅余音进一步品味这首词。各小组代表抽签,并将抽签结果标在黑板上。小组讨论交流,并将讨论结果展示在黑板上。提醒:如果字数过多,请板书关键词。在小组代表板书的时间里,我建议其余同学试背这首词。请抽到“拓展”探究的二个小组结合一下,所选的诗词不要出现重复。四、各小组代表结合板书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质疑。(一)探究一——诵读:怎样读好这首词?(小组代表讲解朗读要领,试读——读后请同学提意见——齐读——给该小组评分——听录音)生:这首词中既有伤离别,也有豪情。上片和下片的前5句要读出词人告别爱妻时愁苦、凄然、失落,以及对爱妻的宽慰、怜爱,故需语速缓慢,声调低沉。从“凭割断愁丝恨缕”开始,尤其是在结尾部分“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我觉得声调要高扬才能够显出诗人的豪情和气概。(学生齐读)下面我们再来听一下这首词的名家范读录音,进一步感受《贺新郎》的魅力。(听录音)(二)探究二——绘景: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抓住关键词,结合景物特点,用一段文字再现当时的画面。(小组代表结合关键词句,通过朗读再现场景——评价——给该组评分)示例:从此就要和你挥手告别远去。在分别之际,我们凄苦的心啊,哪能承受住如此难舍的悲伤的相望!从此,我又将独自一人浪迹天涯。何时是归期?只好把我此时的离愁别苦的心情向你说了又说。可纵是千言万语,万语千言也倾诉不尽!我知道,此刻你的心也和我一样柔肠寸断。我看见你的眼角眉梢都写满了离愁别恨。但坚强的你,却在强忍着悲哀,不让泪水落下。也许,你还在误会我上次的信中所说的话,悲痛中还带着些许的怨气。但是,我相信,我们之间的误会就像那过眼云烟,很快就会消逝的。因为啊!仔细想想,在这个纷纷攘攘的人世间,我们是最知心的患难夫妻。谁也没有你我最了解对方。可是,此时我对你难舍的眷恋和深藏在心底的痛苦,即使是洞察秋毫的老天爷也不见得知道啊!今天早晨,东门路上的冬霜凝结得好厚好厚啊!半空中一轮残月还斜照在家门前的池塘上。显得是那么的凄凉!此情此景,怎不令人潸然泪下!突然,又听见火车启动的汽笛声,更让我肝肠寸断,难舍难分啊!别了,我的爱妻!别了,我亲爱的孩子们!从此,我又将孤身一人去闯荡天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我不得不抛家别业,远离亲人!临行前,我希望你割断这千般愁万种恨,坚强勇敢地为实现我们共同的理想而奋斗。我们应该像昆仑山的绝壁倒塌和台风横扫宇宙那样,彻底摧毁这万恶的旧世界,创造一个平等自由的新世界。请你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在革命的胜利中夫妻相逢,就像那雄鹰一样和着绚丽的云霞,在天空中比翼翱翔!(三)探究三——悟情,之一:中国诗歌讲究“诗言志,歌咏言”,这里所说的“志”,指的是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情感。在《贺新郎》这首词里边,诗人到底言了什么“志”,抒发了什么“情”呢?(先由一小组代表发言——补充或评价——给该小组评分)生:我认为作者抒发自己和妻子的依依惜别之情,更多的是自己伤离别。生:我觉得除了这些之外,还有豪情和壮志。师:欣赏诗词是不能脱离文本空谈的,你们所概括的诗人的情感在诗歌中是怎样具体体现的呢?生:开头“挥手从兹去”,挥挥手,从此就要分别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相见;“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执手相看泪眼,“眼角眉梢都似恨”;何况还有“热泪欲零”,流泪了,哭出来,也许伤心,就可以得到宣泄了,但是偏偏是“还住”,异常的举动,倍增伤心之情。所以我认为作者抒发自己和妻子的依依惜别之情,是一种伤离别。词的下阕“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半天残月,遍地清霜,凄清的横塘,凄清的周围环境,苍凉的景色渲染,衬托别情离绪之沉重,衬托出离别之人的凄苦的心境。生:词的下阕从“凭割断愁丝恨缕”开始,尤其是在结尾部分“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请割断我们的离别伤愁,要积极的参加革命斗争,正表现了词人的豪情与壮志。“重比翼,和云翥”,待到将来,我们再夫妻团聚,比翼双飞。短短六个字,融注的是诗人无限的深情和美好的愿望,所以,我们小组的意见是:对这首词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伤离别”上。词作最后情调上扬,豪气干云,表现出的英雄气概、领袖情怀更值得我们去品味,去赞叹。师小结:这首词好就好在把儿女柔情的缠绵和革命激情的昂扬两者结合在一起,在这昂扬和缠绵里,形象地衬托出一对胸怀大志的青年男女之间真挚的感情。俗话说得好,多情未必非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才是更加真实的毛泽东,更加成熟的大丈夫。探究三——悟情,之二:刚才,我们在鉴赏这首词的时候发现,在这些满含离情别绪的诗句中,诗人并非一味地直接抒情,而是将自己的情感寓于景物、细节或画面之中,以此来传递自己这份特殊的感情。请在词中找出这样的句子,联系你读过的诗词,谈谈你们的感受。(另一小组代表发言——补充或评价——给该小组评分)生:作者用“挥手”“凄然相向”“热泪欲零还住”的细节,来传递自己的离情别绪。我们学过的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柳永的《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欲语泪长流,达到了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生:借景抒情,作者用“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交代了分别时的时令和地点。“霜重”指季节;“半天残月”指送别时间,当指天快亮时;“横塘”指送别地点。“霜重”“半天残月”用苍凉的景色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氛围,抒发了词人凄苦的心境,“凄清”则直接揭示当时的情景,让读者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生:我觉得“凭割断愁丝恨缕”句很好。“愁思恨缕”的手法,类似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采用了一种化抽象为具象的手法,将自己那无边的愁思比喻成具体的“丝”和“缕”,将那种““剪不断,理不断,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离愁,用丝缕来比喻出来,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师:好。刚才这位同学说“愁丝恨缕”采用了……生:(齐答)化抽象为形象的手法。师:对,化抽象为形象的手法。抽象的是什么?形象的又是什么?生:抽象的是愁,形象的是丝缕。师:这类化抽象为形象的手法表现手法,在古代诗词中是经常采用的,很受诗人们的钟爱,谁还能够举出类似的例句来?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在《相见欢》)解读:作者把自己的“愁”比作“可以剪,可以理,但是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顺”的东西,生动形象,足见愁之多。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解读:把愁比作白发,“三千丈”啊。3、“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解读:把“愁”“烦恼”比作“舴艋舟”“这么大小车儿”也承载不动的东西,足见愁有多重。师小结:作者借细节传递情感,借凄清之景抒发离别之悲情,化抽象为具象,使朦胧的愁思可感可见,这些表达情感的方式,使读者也不由自主地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我们以后也要学着在自己的文章中运用这些手法,来使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起来。(四)、探究四——拓展:古人分别之际,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别或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而且这离愁别绪也是多种多样的,都有哪些呢?。请选择二首送别诗,探讨送别诗一般表达了怎样的离愁别绪。(二小组依次进行:代表展示——赏析——齐读——评分)1、表达恋恋不舍,依依惜别或相思之情。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赏析:诗的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浥,湿润的意思。客舍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是离别的象征,它们通常和离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今天由于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清朗的天宇,洁净的道路,青青的客舍,翠绿的杨柳。这是一场深情地离别,而非“黯然销魂”的离别。诗句中的“轻尘”、“青青”、“新”等词语轻柔明快,加强了轻快富于希望的情调,以乐景衬挚情。这首诗精心选择了离别的典型场景—雨后柳色青青的渭城来烘托气氛,并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的劝酒词来抒情达意:离别的依依不舍、深情体贴的叮咛及殷殷祝愿,化作一句“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达到了顶点,强烈而深沉。2、诗作内容以叮咛、称颂、劝慰勉励友人为主,兼抒别情。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高适《别董大》及李白《赠汪伦》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赏析: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大地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又为迷蒙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颔联写惜别之感,表达含蓄“跟你离别的意绪呀!”不直说,立刻改口转折:“我和你一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别离又是客中之别,何必伤感呢!颈联推开一步,奇峰突起铸就千古名句:“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己心心相印,就算远在天涯,相隔千山万水,但情感交流也如同近邻一般。”诗句一洗悲酸之态。尾联以劝慰作结。歧路,岔路也,古人送别常在岔路口处分手,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无为,不要的意思。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像小儿女那样情意绵绵。《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解读:表现了送别时刻的一种超乎他人的昂扬和悲壮,给后人以启示,“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豪迈,大气,实为难得的送别佳作。3、借送别言志。这类送别诗以送别为题,但实际目的是借送别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怀抱。如李白《梦游天姆吟留别》、陆龟蒙诗《别离》、王昌龄诗《芙蓉楼送辛渐》等。其中以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最有名气。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注:王昌龄因不拘小节先后两次被贬,一次被贬岭南,归来后任江宁丞,本诗写作于此时,正值众口交毁之际。几年后被贬到更为遥远的龙标。当时他的朋友辛渐从江宁到润州(今镇江)再到扬州,然后北上到洛阳(诗人的故乡)诗人和朋友在润州的芙蓉楼分别。赏析:诗的首句写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无边无际的愁网。“入”字描摹出夜雨悄然而至的动态。夜雨增添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别离的气氛。寒意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浸透在离人的心头。(因离情满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自可想见)清晨,天色已亮辛渐将登舟北归。使人遥望江北远山,想到行人不久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情油然而生,作者融情于景,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茫平野之上的楚山之上,明写山孤,实写人孤。“玉壶”象征高洁清白的品质,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平安健康,而是传达了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4、以送别为名,实为写景或抒发其他情感。如李白诗《渡荆门送别》,杨万里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诗题名为送别,但全诗却无别意,在形象的描写中流露出对景物的喜爱之情。《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解读:流露作者对故乡依依离别的心情。师:同是送别诗,有表达恋恋不舍,依依惜别或相思之情的;有叮咛勉励友人的;有借送别以言志的;有借送别,在形象的描写中表达对景物的喜爱之情的。由此可见同是送别诗,不全都是“伤离别”,不能一刀切,应该看具体的内容而定,诗人不同,情感也不同。现代社会,人们的情感交流形式越来越趋向于直接与直观,从书信到电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展览馆场地租赁合同范本11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型民爆物品供应商合作协议4篇
- 2025年度电梯安装与绿色建筑认证合作协议4篇
- 头皮护理产品配方优化-深度研究
- 2024版酒店物业综合服务合作合同版B版
- 2025年度商场店面窗帘改造合同3篇
- 2025年度新型木材绿色采购与销售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智能储罐租赁服务合同模板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地产物业管理与品牌合作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门卫信息化服务与安保培训承包3篇
- 南安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各乡镇、街道分布情况登记清单(表五)
- 选煤厂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项目前期选址分析报告
- 急性肺栓塞抢救流程
- 《统计学-基于Python》 课件全套 第1-11章 数据与Python语言-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 《形象价值百万》课件
- 红色文化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十
- 中医基础理论-肝
- 小学外来人员出入校门登记表
- 《土地利用规划学》完整课件
- GB/T 25283-2023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