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1页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2页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3页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4页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13-318-202xTechnicalstandardforsafetyofdisklocksteeltubularscaffoldinconstruction(征求意见稿)建筑施工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Technicalstandardforsafetyofdisklocksteeltubularscaffoldinconstruction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13-318-202x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4960-202x主编单位:福建理工大学批准部门: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实施日期:202x年xx月xx日202x年福州闽建科〔202x〕xx号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由福建理工大学、福建省泷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研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编制的《建筑施工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经组织审查,批准为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13-318-202x,自202x年x月x日起实施,原《建筑施工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DBJ/T13-318-2019同时废止。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和意见请函告省厅科技与设计处。该标准由省厅负责管理,具体技术内容由福建理工大学负责解释。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X年XX月XX日5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2024年第一批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通知》(闽建科函〔2024〕75号)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构配件;4.荷载;5.结构设计计算;6.构造要求;7.施工;8.检查与验收;9.安全管理。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1明确盘扣式钢管脚手架根据用途分为支撑架和作业架;2修改了支撑架立杆计算长度公式,增加了悬挑脚手架承力架计算方法;3修改了支撑架构造措施,增加三角架代替双托梁支撑梁模板条件与构造做法,增加悬挑脚手架构造;4修改了施工内容;5修改了安全管理内容;6修改了支撑架、作业架施工验收记录表。本标准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福建理工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与设计处(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编:350001)和福建理工大学(地址: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学府南路69号土木工程学院,邮编:350118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福建理工大学福建省泷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研工程检测有限公司6本标准参编单位:福建省禹澄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总站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厦门三九盘扣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天津鼎维固模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金正丰金属工业有限公司漳州高新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漳州市龙海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继忠耿丽陈明伟郑永乾郭月容许木兴郑莲琼魏建强王耀周文玮李惠霞洪文聪张雅玲王德奎王宗成郑志勇杨国辉程敏珍本标准主要审查人: 2术语和符号 2 2 43基本规定 74荷载 94.1荷载分类 94.2荷载标准值 104.3荷载效应组合 125结构设计计算 155.1一般规定 155.2作业脚手架计算 175.3支撑架计算 215.4地基承载力计算 265.5悬挑脚手架承力架计算 276构造要求 346.1一般规定 346.2作业脚手架 346.3悬挑脚手架 366.4支撑架 41 527.1一般规定 527.2地基与基础处理 5387.3作业脚手架搭设与拆除 547.4支撑架搭设与拆除 568检查与验收 589安全管理 61附录A主要产品构配件种类及规格 63附录B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68附录C有关设计参数 70附录D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71附录E盘扣式钢管脚手架施工验收记录表 74本标准用词说明 78引用标准名录 79 801GeneralProvisions 12TermsandSymbols 2 22.2Symbols 43BasicRequirements 74Loads 94.1LoadsClassification 94.2CharacteristicValueofLoads 104.3CombinationofLoadsEffects 125DesignandCalculationofStructure 155.1GeneralRequirements 5.2CalculationofScaffold 175.3CalculationofShoringScaffold 215.4FoundationBearingCapacityCalculation 265.5CalculationofbearingframeofCantileveredScaffold 276StructureRequirements 346.1GeneralRequirements 346.2OperationScaffold 346.3CantileveredScaffold 366.4ShoringScaffold 417Construction 527.1GeneralRequirements 527.2GroundandFoundation 527.3InstallationandDisassemblyofOperationScaffold 547.4InstallationandDisassemblyofShoringScaffold 568InspectionandAcceptance 589SafetyManagemen 61AppendixACategoryandSpecificationofProductionComponent 63AppendixBCalculatingCoefficientsofWindLoad 68AppendixCDesignParameters 70AppendixDStabilityCoefficientsforAxialCompressionMembers 71AppendixEConstructionAcceptanceRecordSheetsforDiskLockSteelTubularScaffold 74Explanations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 78ListofQuotedStandards 79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1.0.1为在盘扣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施工、验收、使用和管理中,贯彻执行国家及福建省现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房屋建筑工程与市政工程施工中采用盘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模板支撑架和作业脚手架的设计、施工、验收、使用和管理。其它工程采用盘扣式钢管脚手架时可参照执行。1.0.3盘扣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按本标准规定对其结构构件、立杆底部地基或支承面结构承载力进行设计计算。1.0.4盘扣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施工、验收、使用和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福建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22.1.1盘扣式钢管脚手架disklocksteeltubularscaffold立杆之间采用套管或插管连接,水平杆和斜杆采用杆端扣接头卡入连接盘,用楔形插销连接,形成结构几何不变体系,能承受相应荷载,并具有作业安全和防护功能的结构架体,简称脚手架。根据其用途可分为支撑架和作业脚手架两类。2.1.2支撑架shoringscaffold支承于地面或结构上,可承受各种结构荷载,具有安全防护功能,为建筑施工提供支撑和作业平台的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包括混凝土施工用模板支撑架和结构安装支撑架,简称支撑架。2.1.3作业脚手架operationscaffold支承于地面、建筑物上或附着于工程结构上,为建筑施工提供作业平台和安全防护的盘扣式钢管脚手架,简称作业架。2.1.4立杆standard焊接有连接盘和连接套管承插型钢管支架的竖向杆件。2.1.5基座basecollar焊接有连接盘,底部插入可调底座,顶部可插接立杆的竖向短杆件。2.1.6水平杆ledger两端焊接有扣接头,且与立杆上连接盘扣接的水平杆件。2.1.7斜杆diagonalbrace两端装配有扣接头,可与立杆上的连接盘扣接的斜向杆件。32.1.8连接盘connectplate焊接于立杆上可扣接8个方向扣接头的圆环形或八边形八孔板。2.1.9立杆连接套管standardconnectcollar焊接于立杆一端,用于立杆竖向接长的外套管或内插管。2.1.10立杆连接件standardconnectpin将立杆与立杆连接套管固定、防拔脱的专用零件。2.1.11扣接头wedgehead位于水平杆或斜杆杆件端头,用于与立杆上的连接盘扣接的部件。2.1.12插销wedge装配在扣接头内,用于固定扣接头与连接盘的专用楔形零件。2.1.13盘扣节点ringplate-wedgenode支架立杆上的连接盘与水平杆、斜杆杆端上的扣接头通过插销组合的连接。2.1.14可调底座basejack安装在立杆底端可调节高度的底座。2.1.15可调托撑headjack插入立杆顶端可调节高度的托撑。2.1.16挂扣式钢梯ladder挂扣在支架水平杆上供施工人员上下通行的爬梯。2.1.17三角架sidebracket与立杆上连接盘扣接的侧边悬挑三角架。2.1.18挂扣式钢脚手板steeldeck挂扣在支架上的钢脚手板。2.1.19连墙件anchoring将脚手架与建(构)筑物连接的构件。2.1.20双托梁doublechannelsteelbeam由两根横梁组拼,两端搁置在立杆连接盘上或可调托撑上的4专用横梁,用于实现梁板共支作用的构件。2.1.21步距liftheight竖向相邻水平杆之间的竖向距离。2.1.22立杆间距spacingintervalbetweenstandingtubes同一水平杆步距内相邻立杆的水平距离,分为立杆纵向间距和立杆横向间距。2.1.23支撑高度supportheight支撑高度是指被支撑结构的自然凌空高度。2.1.24架体高度heightofframe支撑架架体高度为自可调底座的底部至可调托撑上端的总高度;作业脚手架架体高度为自可调底座的底部至最顶层防护栏杆顶部的总高度。2.1.25高宽比aspectratio脚手架架体高度与架体窄边宽度之比。2.2符号2.2.1荷载和荷载效应FR——作用在连接盘上的竖向力设计值;Mw——风荷载设计值对立杆产生的弯矩;MR——设计荷载下模板支架抗倾覆力矩;MT——设计荷载下模板支架倾覆力矩;N——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Nk——立杆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标准组合值;N0——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Nl——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Nlw——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GK——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立杆轴向力总和;QK——可变荷载标准值产生的立杆轴向力总和;p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立杆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Rd——脚手架抗力的设计值;Sd——脚手架按荷载基本组合计算的效应设计值;w0——基本风压;wk——风荷载标准值;v——挠度;σ——弯曲正应力。2.2.2材料性能和抗力E——钢材的弹性模量;f——钢材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Qb——连接盘抗剪承载力设计值;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v]——受弯构件容许挠度;[λ]——杆件容许长细比。2.2.3几何参数A——杆件截面积;Ag——可调底座底板对应的基础底面面积;An——连墙件的净截面积;a——支架可调顶托座面至顶层水平杆中心线的距离;H1——连墙件竖向间距;h——水平杆步距;h,——支撑架顶层水平杆步距;I——钢管截面惯性矩;i——杆件截面回转半径;L1——连墙件水平间距;la——立杆纵向间距;lb——立杆横向间距;6l0——立杆计算长度;W——杆件截面模量;2.2.4计算系数k——模板支架悬臂端计算长度折减系数;φ——挡风系数;βH——支撑架搭设高度调整系数;γ——支撑架体顶层步距修正系数;γ0——结构重要性系数;γR——承载力设计值调整系数;η立杆计算长度修正系数;λ——杆件长细比;μ——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修正系数;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73.0.1盘扣式钢管脚手架根据立杆外径大小分为标准型(B型)和重型(Z型立杆、水平杆、斜杆、可调底座、可调托撑等主要构配件内外表面应热浸镀锌,产品材料及其制作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构件》JG/T503的规定。3.0.2盘扣式钢管脚手架结构设计应根据脚手架种类、搭设高度和荷载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等级的划分应符合表3.0.2的规定。ⅠⅡ注:支撑架的搭设高度、混凝土结构跨度、荷载中任一项不满足安全等级为Ⅱ级条件时,其安全等级应划分为Ⅰ级。3.0.3脚手架结构重要性系数γ0应按表3.0.3的规定取值。ⅠⅡγ083.0.4进场的盘扣式钢管脚手架构配件应有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主要构配件上的产品型号及生产厂家标识应清晰。3.0.5不同类型的盘扣式钢管脚手架构配件不得混合搭设。3.0.6插销销紧后,扣接头端部弧面应与立杆外表面贴合。3.0.7杆端扣接头与连接盘的插销连接锤击自锁后不应拔脱。搭设脚手架时,宜采用不小于0.5kg锤子敲击插销顶面不少于2次,直至插销销紧。销紧后应再次击打,插销下沉量不应大于3mm。3.0.8悬挑脚手架承力架锚固和吊拉系统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要1U形钢筋锚环和U形钢筋拉环宜采用HPB300钢筋制作,其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的规定;2吊拉构件采用钢丝绳时,其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丝绳通用技术条件》GB/T20118的规定,钢丝绳强度级别宜不小于1570MPa;3吊拉构件采用钢拉杆时,其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中HPB300级钢筋的规定。3.0.9脚手架立杆搭设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架体总高度的1/500,且不得大于50mm。4.1荷载分类4.1.1作用于作业脚手架和支撑架上的荷载,可分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两类。4.1.2作业脚手架的永久荷载分为下列荷载:1作业脚手架架体自重G1;包括立杆、水平杆、斜杆、挑架、可调底座等;2作业脚手架配件自重G2:包括脚手板、栏杆、挡脚板、挂扣式钢梯、安全网等安全防护设施的自重。4.1.3作业脚手架的可变荷载分为下列荷载:1施工荷载Q1:包括作业层上的操作人员、存放材料、运输工具及小型工具等;2风荷载w。4.1.4支撑架的永久荷载分为下列荷载:1支撑架架体自重G1:包括立杆、水平杆、斜杆、可调底座、可调托撑、双托梁等构配件的自重;2作用在支撑架上的模板自重荷载G2:包括模板面板、支撑模板面板的主次楞(梁3作用在模板上永久性结构自重荷载G3:包括钢筋和新浇混凝土自重以及钢构件和混凝土预制构件自重。4.1.5支撑架的可变荷载分为下列荷载:1施工荷载Q1:包括作用在支撑架结构顶部模板上的施工作业人员、施工设备、超过浇筑构件厚度的混凝土料堆放荷载;2附加水平荷载Q2:作用在支撑架结构顶部的泵送混凝土、倾倒混凝土等未预见因素产生的水平荷载;3风荷载w。4.2荷载标准值4.2.1作业脚手架架体自重G1标准值应按支架搭设尺寸确定。4.2.2作业脚手架配件自重G2标准值,可按下列规定采用:1木脚手板、钢脚手板自重标准值可按0.35kN/m2取值;2作业层的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可按0.21kN/m取值;3脚手架外侧满挂密目安全网自重标准值可按0.01kN/m2取值。4.2.3作业脚手架的施工荷载Q1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作业脚手架作业层均布施工荷载的标准值,应根据实际情况取值,且不应低于表4.2.3的规定;2作业脚手架上同时的作业层数按实际计算,同时作业层数不宜超过2层;3钢斜梯的施工荷载标准值按其水平投影计算,取值不小于2.0kN/m2。4.2.4作用在作业脚手架上的水平风荷载w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wk=μz.μs.w0(4.2.4)式中:wk——风荷载标准值(kN/m2w0——基本风压(kN/m2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取重现期n=10对应的风压值,不小于0.3kN/m2;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采用;μs——风荷载体型系数。4.2.5风荷载体型系数μs应符合表4.2.5的规定。表4.2.5风荷载体型系数μsµ注:1μstw值可将支撑架及脚手架视为桁架,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计算;2φ为挡风系数,φ=1.2An/Aw,其中1.2An为挡风面积;Aw为迎风面积;3当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脚手架时,取φ=0.8,μs最大值取1.0;4全封闭:沿脚手架结构外侧全高全长用密目网封闭;5半封闭:沿脚手架结构外侧全高全长用密目网封闭30%~70%;6敞开:沿脚手架结构外侧全高全长无密目网封闭。4.2.6支撑架永久荷载标准值取值应符合以下规定:1支撑架的架体自重G1标准值:应按支撑架设计方案及本标准附录A表A-1计算确定;2作用在支撑架上的模板自重荷载G2标准值:模板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混凝土结构模板设计图纸确定。也可按表4.2.6的规定确定;3新浇筑混凝土(包括钢筋)和预制混凝土构件自重G3标准值:普通梁钢筋混凝土自重可采用25.5kN/m3,普通板钢筋混凝土自重可采用25.1kN/m3,特殊钢筋混凝土结构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钢构件按实际计算。4.2.7支撑架可变荷载标准值取值应符合以下规定:1施工荷载Q1标准值:包括施工作业人员与施工设备的自重、超过浇筑构件厚度的混凝土料堆放荷载等标准值,可按实际情况计算,但不应小于2.5kN/m2;2泵送混凝土、倾倒混凝土等因素产生的附加水平荷载Q2标准值:取计算工况下的竖向永久荷载标准值的2%计算,并且以线荷载的形式水平方向作用在架体顶部。4.2.8作用于支撑架的水平风荷载w标准值应按本标准第4.2.4条计算。4.3荷载效应组合4.3.1计算作业脚手架及支撑架构件时,根据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荷载,应按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组合,并应取其最不利荷载效应组合进行计算。4.3.2对于作业脚手架及支撑架的承载力极限状态验算,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并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Sd≤(4.3.2)式中:Y0——结构重要性系数;Sd——按荷载基本组合计算的效应设计值;Rd——脚手架抗力设计值;YR——承载力设计值调整系数,应根据脚手架及支撑架重复使用情况取用,不应小于1.0。4.3.3作业脚手架与支撑架结构及构配件的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按下列规定采用荷载的基本组合:1作业脚手架荷载的基本组合应按表4.3.3-1的规定采用。2支撑架荷载的基本组合应按表4.3.3-2的规定采用。风荷载w+N0永久荷载(G1+G2施工荷载Q1+Ψw风荷载w永久荷载(G1+G2施工荷载Q1注:1表中的“+”仅表示各项荷载参与组合,而不是代数相加;计算承载能力应采用荷载设计值;验算挠度应采用荷载标准值;2Ψw为风荷载组合值系数,取0.6;3N0为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力设计值,取3.0kN。永久荷载(G1+G2+G3)+Ψc施工荷载Q1+Ψw风荷载w永久荷载(G1+G2+G3)+Ψc施工荷载Q1+Ψw风荷载w注:1表中的“+”仅表示各项荷载参与组合,而不是代数5倾覆计算时,附加水平荷载作用方向与4.3.4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采用,并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作业脚手架及支撑架设计:Sd≤C(4.3.4)式中:C——构件或结构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变形规定限值。4.3.5作业脚手架及支撑架结构及构配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应按表4.3.5的规定采用荷载的标准组合。4.3.6计算作业脚手架结构或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的强度、稳定性和节点连接强度时,荷载设计值应取其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荷载分项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3;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5。4.3.7计算支撑架构件承载力时的荷载设计值,应取其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荷载分项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3;对抗倾覆稳定验算有利时,取0.9;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5;对抗倾覆稳定验算有利时,4.3.8计算作业脚手架及模板支撑架结构或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时,各种荷载均应采用标准值(即各类荷载分项系数5.1一般规定5.1.1作业脚手架及支撑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地承受自重和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以及风荷载。5.1.2作业脚手架及支撑架的结构设计应依据《建筑结构可靠性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及《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等国家标准的规定,以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5.1.3作业脚手架应进行下列设计验算:1立杆稳定性验算;2纵、横向水平杆的承载力验算;3连接盘抗剪承载力验算;4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的验算;5立杆的地基(或其它支承面结构)承载力验算。5.1.4支撑架应进行下列设计验算:1支撑架立杆的稳定性验算;2独立支撑架超出规定高宽比时的抗倾覆验算;3通过立杆连接盘传力时,连接盘抗剪承载力验算;4搁置在连接盘上的水平构件承载力验算;5支承立杆的地基(或其它支承面结构)承载力验算。5.1.5支撑架的架体结构设计应保证整体结构形成几何不变体5.1.6支撑架立杆应为轴心受压形式,顶部模板主次楞梁应按荷载设计要求选用,各支撑架立杆应用水平杆件连成一体,水平杆的步距应根据支撑架设计计算确定。5.1.7当杆件变形量有控制要求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其变形量。受弯构件的挠度不应超过表5.1.7中规定的容许值。注:l为受弯构件跨度。5.1.8作业脚手架立杆长细比不应大于210,支撑架立杆长细比不应大于150,其它杆件中的受压杆件长细比不应大于230,受拉杆件长细比不应大于350。5.1.9作业脚手架及支撑架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应按承受轴向荷载杆件计算,当考虑风荷载作用时应按压弯杆件计算。5.1.10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弹性模量应按本标准附录C表C.0.1采用。5.1.11脚手架可调底座和可调托撑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表5.1.11采用。5.1.12作业脚手架及支撑架立杆地基基础(含其他支承结构)的承载力应满足施工与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荷载作用。5.2作业脚手架计算5.2.1作业脚手架作业层水平受弯构件抗弯强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M=1.3ΣMGk+1.5ΣMQk式中:M——脚手架水平受弯构件弯矩设计值(N·mmW——脚手架水平受弯构件的截面模量(mm30——结构重要性系数;Gk——脚手架水平受弯构件由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总和(N·mmQk——脚手架受水平弯构件由可变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总和(N·mmf——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5.2.2作业脚手架作业层水平受弯构件挠度应符合下式要求:v≤[v](5.2.2-2)5.2.3当计算作业脚手架水平构件内力和挠度时,水平构件宜按简支梁计算,计算跨度应取对应方向的立杆间距。5.2.4作业脚手架单立杆稳定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式要求:1不组合风荷载时:(5.2.4-1)2组合风荷载时:(5.2.4-2)式中:N——立杆轴向力设计值(N按本标准公式(5.2.5)计0——结构重要性系数;φ——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应根据立杆长细比λ按本标准附录表D取值;Mw——立杆由风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N·mm应按本标准公式(5.2.6-1)计算;W——作业脚手架立杆截面模量(mm3f——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应按本标准附录C表C.0.1采用;A——作业脚手架立杆的截面面积(mm2应按本标准附录C表C.0.2采用。5.2.5作业脚手架立杆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N=13ΣN+式中:Gk——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立杆轴向力总和(NQk——可变荷载标准值产生的立杆轴向力总和(N内外立杆可按一纵距(跨)内施工荷载总和的5.2.6作业脚手架立杆由风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式计Mw=0.9×1.5Mwk(5.2.6-1)Mwk=(5.2.6-2)式中:Mw——脚手架立杆由风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N·mmMwk——脚手架立杆由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N·mmwk——风荷载标准值(N/mm2按本标准第4.2.4条的规定计算;la——立杆纵向间距(mmh——脚手架水平杆竖向最大步距(mm)。5.2.7作业脚手架立杆计算长度l0应按下式计算:l0=μ.h(5.2.7)式中:h——作业脚手架水平杆竖向最大步距(mmμ——考虑作业脚手架整体稳定性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应按表5.2.7的规定确定。5.2.8作业脚手架立杆长细比λ应按下式式计算:(5.2.8)式中:l0——脚手架立杆计算长度按本标准5.2.7条的规定计算;i——截面回转半径,按本标准附录C表C.0.2采用。5.2.9盘扣节点连接盘的抗剪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0式中:Y0——结构重要性系数;FR——作用在盘扣节点处连接盘上的竖向力设计值(kNQb——连接盘抗剪承载力设计值(kNZ型取60kN、B型取40kN。5.2.10连墙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Nl=Nlw+N02连墙件的抗拉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A.Nl≤fAn3连墙件的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Nl≤fφ.A4作业脚手架连墙件与架体、连墙件与结构连接的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0.Nl≤Rc(5.2.10-4)式中:Y0——结构重要性系数;Nl——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NNlw——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应按本标准第5.2.4条的规定计算;N0——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设计值(N双排架可取3kN;An——连墙件的净截面面积(mm2A——连墙件的毛截面面积(mm2φ——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应根据连墙件的长细比按本标准附录D采用;Rc——连墙件与脚手架、连墙件与永久性结构连接的抗拉(压)承载力设计值(N应根据现行国家相关标准规定计算。5.2.11由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Nlw=1.5wk.L1.H1(5.2.11)式中:wk——风荷载标准值(N/mm2L1、H1——分别为连墙件水平及竖向间距(mm)。5.3支撑架计算5.3.1支撑架立杆稳定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式要求:1不组合风荷载时:(5.3.1-1)2组合风荷载时:(5.3.1-2)式中:N——立杆轴向力设计值(NMw——风荷载对立杆产生的弯矩设计值(N·mm按本标准公式(5.2.6-1)计算;0——结构重要性系数;φ——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应根据长细比λ按本标准附录D取值;W——立杆截面模量(mm3应按本标准附录C表C.0.2采用;f——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按本标准附录C表C.0.1采用;A——立杆的截面面积(mm2应按本标准附录C表C.0.2采用。5.3.2支撑架立杆计算长度l0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结果取最大值:l0=βH.η.h.h,+2k.a式中:l0——支撑架立杆计算长度(ma——支撑架可调托座支撑点至顶层水平杆中心线的距离h——支撑架立杆中间层水平杆最大竖向步距(mh,——立杆顶层步距(mη——支撑架立杆计算长度修正系数,水平步距小于等于1m时,取1.5;水平步距大于1m时,取1.05;γ——支撑架顶层步距修正系数,h,=1.0m或1.5m时,取值0.9;h,=0.5m时,取值1.5;k——悬臂端计算长度折减系数,取0.6;βH——支撑架搭设高度调整系数,可按表5.3.2采用。H≤8H>24βH5.3.3支撑架立杆长细比λ应按下式式计算:(5.3.3)式中:l0——按本标准5.3.2条的规定计算;i——截面回转半径,按本标准附录C表C.0.2采用。5.3.4支撑架单立杆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不组合风荷载时:N=13ΣN2组合风荷载时:N=1.3ΣNGk+1.5(ΨcΣNQk+Ψw.Nwk5.3.4-2)式中:Gk——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立杆轴向力总和(NQk——可变荷载标准值产生的立杆轴向力总和(NNwk——由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最大附加轴向力(N应按本标准公式(5.3.6)计算。5.3.5盘扣节点连接盘抗剪承载力应按本标准公式(5.2.9)计算。5.3.6当采用三角架支撑模板时,应进行三角架承载力验算;在立杆承载力计算时,应计入由三角架产生的附加弯矩。5.3.7支撑架在风荷载作用下,计算单元立杆产生的附加轴向力可近似按线性分布确定,并按下式计算立杆最大附加轴向力标准值(图5.3.7Nwk=(5.3.7)式中:Nwk——支撑架立杆由风荷载产生的最大附加轴向力标准值n——计算单元跨数;B——支撑架横向宽度(mmMTk——支撑架计算单元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倾覆力矩标准值(N·mm按本标准第5.3.8条的规定计算。 NNNN BM5.3.8风荷载作用下在模板支撑架上产生的倾覆力矩标准值计算(图5.3.8可取架体横向(短边方向)的一榀架对应范围内的顶部竖向栏杆围挡(模板)作为计算单元,并宜按下式计算:mmHHFFFHHqqwkqwklllllllllla)风荷载整体作用b)MTk=0.5H2.qwk+H.FwkFwk=la.Hm.wmkTk——支撑架计算单元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倾覆力矩标准值(N·mmqwk——风荷载作用在模板支撑架计算单元的架体范围内的均布线荷载标准值(N/mmFwk——风荷载作用在模板支撑架计算单元的竖向栏杆围挡(模板)范围内产生的水平集中力标准值(N作用在架体顶部;H——架体高度(mmla——立杆纵向间距(mmwk——支撑架架体风荷载标准值(N/mm2wmk——支撑架竖向栏杆围挡(模板)的风荷载标准值(N/mm2Hm——模板支撑架顶部竖向栏杆围挡(模板)的高度(mm当钢筋未绑扎时,顶部只计算安全网的挡风面积;当钢筋绑扎完毕,已安装完模板后,应将安全立网和侧模板两个挡风面积分别计算取大值。5.3.9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支撑架立杆可不计入由风荷载产生的附加轴力标准值:1独立架体高宽比不大于3,且作业层上竖向栏杆围挡(模板)高度不大于1.2m;2采取了其他防倾覆措施。5.3.10高度在8m以上,架体高宽比大于3,四周无拉结的模板支撑架整体抗倾覆稳定性应按下式计算:MR≥Y0.MT(5.3.10)式中:MR——设计荷载下模板支撑架抗倾覆力矩(N·mmMT——设计荷载下模板支撑架倾覆力矩(N·mm0——结构重要性系数。5.3.11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当模板支撑架的抗倾覆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B2.la(g1k+g2k)+2Gjkbj≥3Y0..MTk(5.3.11)式中:B——模板支撑架横向宽度(mmla——立杆纵向间距(mmg1k——模板支撑架均匀分布的架体及附件自重面荷载标准值(N/mm2g2k——模板支撑架均匀分布的架体上部的模板等物料自重面荷载标准值(N/mm2Gjk——模板支撑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自重标准值bj——模板支撑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至倾覆原点的水平距离(mmMTk——模板支撑架计算单元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倾覆力矩标准值(N·mm按本标准第5.3.8条的规定计算。0——结构重要性系数。5.4地基承载力计算5.4.1立杆底部地基承载力应满足下列公式的要求:pk≤faANkpk=Ag式中:P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立杆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N/mm2Nk——立杆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标准组合值(NAg——可调底座底板对应的基础底面面积(mm2f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N/mm2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规定确定。5.4.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地勘报告或荷载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在地基验算时,应结合地基土类别、状态等因素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5.4.3当脚手架搭设在其它结构面上时,应按有关规范的要求对支撑面结构承载力进行验算。5.5悬挑脚手架承力架计算5.5.1悬挑脚手架承力架结构形式包括型钢悬挑梁、吊拉式附着型钢梁、下撑式附着型钢梁等三种,悬挑脚手架承力架形式应根据建(构)筑物的结构特点进行选择。5.5.2承力架结构应根据不同的构造形式进行下列设计计算:1型钢梁的抗弯强度、抗剪强度、整体稳定性和挠度;2吊拉构件的抗拉强度;3斜撑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4承力架锚固件及其锚固连接的抗拉和抗剪强度;5承力架各节点的连接强度;6支承悬挑脚手架承力架的主体结构或构件承载力及支座局部承压验算。5.5.3悬挑脚手架作用于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N,应根据悬挑脚手架分段搭设高度按本标准式(5.2.5)计算。5.5.4当悬挑承力架为钢丝绳辅助吊拉的型钢悬挑梁时,应采用以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为平衡点进行结构内力计算(图5.5.4钢丝绳不应参与受力计算,型钢悬挑梁计算截面最大弯矩设计值、最大挠度按下式计算:Mmax=+0.6ql(5.5.4-1)(5.5.4-2)式中:Mmax——型钢梁计算截面最大弯矩设计值(N·mmN——悬挑脚手架作用于立杆的轴力设计值(Nq——型钢梁自重线荷载标准值(N/mmvmax——型钢梁最大挠度(mmNk——悬挑脚手架作用于立杆的轴向力标准值(NE——钢材弹性模量(N/mm2I——型钢梁毛截面惯性矩(mm4lc——型钢梁锚固点中心至建筑结构楼层板边支承点的距离(mm可取型钢梁锚固点中心至板边距离减l00mm;lc1——脚手架外立杆支点至建筑结构楼层板边支承点距 离(mm可取外立杆支点至板边距离加l00mm;lc2——脚手架内立杆支点至建筑结构楼层板边支承点距离(mm可取内立杆支点至板边距离加l00mm。200200 224200200lc1llc1lc1+100≥1.25lc1NNqq≥1.25lc1lc2lc1lc1+1001-型钢悬挑梁;2-U形螺栓;3-主体结构;4-立杆定位件5—纵向槽钢;6—花篮螺栓;7—底座;8—扫地杆5.5.5吊拉式附着型钢梁承力架,采用以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为支点进行结构内力计算(图5.5.5)。3456334564562878 722878 7lc1lc1lc111NN NNNqqqlc1≤1800mm1800mm<lc1≤3000mm1-楼板;2-螺栓;3-锚固板;4-钢拉杆;5=花篮螺栓;6-基座;7=可调底座;8=耳板;lc1-钢梁悬挑长度5.5.6下撑式附着型钢梁承力架,采用以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为支点进行结构内力计算(图5.5.6)。 NNT lc2lc1NNq5.5.7承力架型钢梁的抗弯强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5.5.7)式中:Mmax——型钢梁计算截面最大弯矩设计值(N·mm0——结构重要性系数;Wn——型钢梁净截面模量(mm3f——钢材的抗弯、抗压、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5.5.8承力架型钢梁在主平面内受弯实腹构件,抗剪强度按下式计算:(5.5.8)式中:Vmax——计算截面沿腹板平面作用的最大剪力设计值(N0——结构重要性系数;S——计算剪应力处以上毛截面对中和轴面积矩(mm3I——型钢毛截面惯性矩(mm4tw——型钢腹板厚度(mmfv——钢材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5.5.9承力架型钢梁整体稳定性应按下式验算:式中:Mmax——型钢梁计算截面最大弯矩设计值(Nmm式中:Mmax——型钢梁计算截面最大弯矩设计值(Nmmφb——型钢悬挑梁的整体稳定性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规定采用;0——结构重要性系数;W——型钢悬挑梁毛截面模量(mm3f——钢材抗弯、抗压、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5.5.10承力架型钢梁的挠度应满足下式要求:vmax≤[v](5.5.10)式中:vmax——型钢梁最大挠度(mm[v]——型钢梁挠度允许值(mm取lc1/250。5.5.11吊拉式附着型钢梁承力架的钢拉杆轴心受拉强度应按下式计算:≤0.5f(5.5.11)式中:N——计算截面轴力设计值(NAn——有效净截面面积(mm20——结构重要性系数;f——钢材抗弯、抗压、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5.5.12下撑式附着型钢梁承力架的斜撑杆稳定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0.85f(5.5.12)式中:N——构件最大轴向力设计值(Nφ——型钢轴心受压稳定系数(取截面两主轴稳定系数中的较小者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A——计算截面面积(mm20——结构重要性系数;f——钢材的抗弯、抗压、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5.5.13将型钢悬挑梁锚固在主体结构梁板上的U形螺栓(见图5.5.4)的强度应满足下式要求:式中:σ——螺栓应力值(N/mm2Nm——型钢悬挑梁锚固段压点螺栓拉力设计值(NAl——螺栓的有效截面面积(mm2一对螺栓应按两个截面计算;fl——U型钢筋或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取fl=50N/mm2。5.5.14当型钢悬挑梁锚固段压点处采用2对及以上螺栓锚固连接时,其螺栓的承载能力应乘以0.85的折减系数。5.5.15附着式型钢梁承力架与建筑结构的连接螺栓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螺栓仅承受轴向拉力时,应满足下式要求:(5.5.15-1)2当螺栓仅承受剪力时,应满足下式要求:(5.5.15-2)3当螺栓同时承受剪力和轴向拉力时,应满足下式要求:(5.5.15-3)式中:Nm——一个螺栓所承受的拉力设计值(NNv——一个螺栓所承受的剪力设计值(NAl——螺栓有效截面面积(mm2fl——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fv——螺栓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0——结构重要性系数。5.5.16对型钢悬挑梁下建筑结构的混凝土梁(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进行混凝土局部抗压承载力、结构承载力验算,当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6.1一般规定6.1.1脚手架的构造体系应完整,脚手架应具有整体稳定性。6.1.2应根据施工方案计算得出的立杆纵横向间距选用定长的水平杆和斜杆,并应根据搭设高度组合立杆、基座、可调托撑和可调底座。6.1.3脚手架搭设步距不应超过2m。6.1.4脚手架的竖向斜杆外径不应小于φ42.4mm,竖向斜杆不应采用扣件钢管替代。6.1.5当立杆处于受拉状态时,立杆与立杆连接管的接长部位应设置立杆连接件。6.2作业脚手架6.2.1盘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双排作业脚手架时,可根据使用要求选择架体几何尺寸,相邻水平杆步距不应大于2m,立杆横距宜选用0.9m或1.2m,立杆纵距不应大于2.1m。6.2.2作业脚手架首层立杆应采用不同的长度立杆交错布置,相邻立杆竖向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0mm,立杆底部宜配置可调底座或垫板。6.2.3双排作业脚手架的的外侧立面上竖向斜杆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脚手架的转角处、开口型脚手架端部应由架体底部至顶部连续设置竖向斜杆;2架体搭设高度在24m以下时,应每隔不大于4跨设置一道竖向连续斜杆;架体搭设高度在24m及以上时,应每隔不大于3跨设置一道竖向连续斜杆;3竖向斜杆应在双排作业脚手架外侧相邻立杆间由底至顶按步连续设置(图6.2.3)。13423421-斜杆;2-立杆;3-两端竖向斜杆;4-水平杆6.2.4双排外作业脚手架的防抛网应每隔5个步距设置一层,防抛网横向钢管长度不宜短于3m,斜撑与立杆通过斜杆扣接头或扣件连接并应经专门设计。6.2.5当设置双排脚手架人行通道时,应在通道上部架设支撑横梁,横梁截面大小应按跨度以及承受的荷载计算确定,通道两侧脚手架应加设竖向斜杆;洞口顶部应铺设封闭的防护板,两侧应设置安全网;通行机动车的洞口,必须设置安全警示和防撞设施。6.2.6连墙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墙件应采用可承受拉压荷载的刚性杆件,连墙件与脚手架立面及墙体宜保持垂直,并应与建筑主体结构和架体连接牢固;2连墙件应靠近水平杆的盘扣节点位置设置;3在架体转角处、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端部应按楼层设置;4同一层连墙件宜在同一水平面,水平间距应不大于3跨;5连墙件竖向垂直间距不应大于2步且不应大于4m,连墙点之上架体的悬臂高度不得超过2步;6连墙件宜从底层第一道水平杆处开始设置;7连墙件宜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矩形布置;8连墙点应均匀分布;9当脚手架下部不能搭设连墙件时,宜外扩搭设多排脚手架并设置斜杆,形成外侧斜面状附加梯形架。6.2.7作业层脚手板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作业层上应满铺挂扣式钢脚手板,钢脚手板的挂钩应完全扣在水平杆上,挂钩必须处于锁住状态;2作业层的脚手板架体外侧应设挡脚板和防护栏,并应在脚手架外侧立面满挂密目安全网;防护上栏杆宜在离作业层高度为1.5m、1.0m和0.5m的连接盘处布置上、中、下三道水平杆;3当脚手架作业层与主体结构外侧面间间隙较大时,应设置挂扣在立杆连接盘上的悬挑三角架,相邻三角架应通过水平杆扣接牢固,并应铺设能形成脚手架内侧封闭的脚手板。6.2.8挂扣式钢梯宜设置在尺寸不小于0.9m×1.8m的脚手架框架内,钢梯宽度应为廊道宽度的1/2,钢梯可在一个框架高度内折线上升;钢架拐弯处应设置钢脚手板及扶手杆。6.3悬挑脚手架6.3.1悬挑脚手架应符合下列规定:1悬挑脚手架型钢悬挑梁宜采用工字钢,工字钢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60mm;2布置型钢悬挑梁时,型钢悬挑梁间距宜按悬挑脚手架架体立杆纵距设置,每一纵距设置一根;立杆下部宜设置可调底座,可调底座距悬挑梁端部不应小于100mm;3当立杆下不能设型钢悬挑梁时,应增设纵向钢梁;纵向钢梁宜采用不小于16#工字钢或[18热轧槽钢,并与型钢悬挑梁焊接牢固;立杆下部宜设置可调底座;4平面转角处悬挑梁末端锚固位置应互相错开(图6.3.1-a当结构柱或剪力墙处无法错开时,宜采用吊拉式附着钢梁结构(图lblb343333121lblb22121lblb221lala lalalala1-拐角处悬挑型钢;2纵向钢梁;-3-侧面固定处;4-结构角柱la-立杆纵距;lb-立杆横距6.3.2型钢悬挑梁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1型钢悬挑梁宜采用双轴对称截面的型钢,悬挑梁及锚固件应按设计计算确定。2型钢悬挑梁悬挑长度应按施工方案确定,固定段长度不应小于悬挑段长度的1.25倍(图6.3.23型钢悬挑梁支承点应设置在结构梁或墙上,悬挑端应按悬挑跨度起拱0.5%~1.0%;若设置在外伸阳台上或悬挑板上时,应有加固措施,并经结构设计单位确认。12331.25LL1—吊环;2—钢丝绳;3—定位筋6.3.3型钢悬挑梁结构钢丝绳卸荷保险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丝绳直径不宜小于15.5mm,且不应参与悬挑梁受力计2每根型钢悬挑梁外端均应设置钢丝绳与上部结构拉结;外墙阳角处、楼梯间、悬挑结构构件等处每根型钢悬挑梁外端均应设置钢丝绳与上部结构拉结;3钢丝绳与建筑结构拉结的吊环应使用HPB300级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20mm,吊环预埋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钢筋锚固的规定;4钢丝绳的作用位置宜与悬挑结构轴线一致;5钢丝绳与预埋钢筋锚环拉结处宜设置钢丝绳梨形环,钢丝绳绳夹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丝绳夹》GB/T5976的规定。钢丝绳与钢梁的水平夹角应不小于45°。6.3.4吊拉式附着型钢梁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1吊拉式附着型钢梁的钢拉杆应采用直径不小于20mm的Q235级圆钢制作;钢拉杆的两端宜焊接连接板,连接板的尺寸及焊缝长度应由设计确定;并采用螺栓或销轴与耳板进行连接;2型钢梁内侧端部和上吊挂支座应采用螺栓与建筑物锚固连接,钢梁内侧锚固螺栓不应少于2个,上吊挂支座螺栓不应少于1个,螺栓直径应由设计确定,螺栓直径不得小于18mm;螺杆露出螺母应不少于3扣和10mm,锚固板尺寸应由设计确定,且不得小于100mm×100mm×8mm;3吊拉式附着钢梁悬挑长度不大于1800mm时,宜设置一根钢拉杆,下吊点应设置在悬挑钢梁承受外侧集中力作用点附近(图6.4.4-a悬挑长度大于1800mm小于3000mm时,宜设置内外2根钢拉杆,下吊点应设置在悬挑钢梁承受集中力作用点附近(图6.3.4-b钢拉杆的水平夹角应不小于45°;4钢拉杆作为受力杆件,应对钢拉杆和锚固混凝土结构进行计算,且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3 334 445 556 6627 727llc1111a)钢梁悬挑长度≤1.8mb)1.8m<钢梁悬挑1-楼板;2-螺栓;3-锚固板;4-钢拉杆;5-花篮螺栓6-基座;7-可调底座;8-耳板;lc1-钢梁悬挑长度6.3.5下撑式附着型钢梁结构的构造应满足下列要求:1下撑式附着型钢梁结构应进行结构计算,结构平面外侧端部应设置水平连接杆件;2下撑式附着型钢梁结构上下端部与主体结构应采用螺栓与建筑物连接,上部锚固螺栓不应少于4个,下部锚固螺栓不应少于2个,螺栓直径应由设计确定,螺栓直径不得小于18mm;锚固板尺寸应由设计确定,且不得小于100mm×100mm×8mm;3悬挑承力钢梁宜采用工字钢,支撑钢梁可采用方管、槽钢、工字钢等型钢;4支撑钢梁与悬挑承力钢梁宜采用焊接,也可采用螺栓连接;锚固板与悬挑承力钢梁、支撑钢梁宜采用焊接。1512 100\43/2 100\43/1-锚固板;2-螺栓;3-支撑钢梁;4-悬挑承力钢梁;5-定位筋6.3.6悬挑式外作业架架体搭设应符合本标准6.2节相关规定。6.3.7悬挑承力架或纵向承力钢梁应设置脚手架的立杆定位件,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立杆定位件宜采用直径36mm、壁厚≥3mm的钢管制作,高度不宜小于100mm,并应有排水措施。6.3.8脚手架架体应与施工电梯扶墙件、卸料平台等分离设置,相互之间应有可靠的安全距离;塔吊扶墙臂穿架体部位应有可靠的构造详图。6.4支撑架6.4.1支撑架搭设高宽之比不宜大于3;高宽比大于3的支撑架应与既有结构进行刚性连接或采取增加抗倾覆措施。6.4.2支撑架应根据施工方案计算得出的立杆排架尺寸选用定长的水平杆,并根据支撑高度组合套插的立杆段、可调托撑和可调底座或垫板。重型(Z型)立杆间距不应大于1.8m,标准型(B型)立杆间距不应大于1.5m。6.4.3支撑架水平杆步距应按设计计算确定布置,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撑架应按步距连续设置纵横向水平杆;2安全等级为Ⅱ级的支撑架,水平杆的步距不应大于2.0m;3安全等级为Ⅰ级的支撑架,纵水平杆的步距不应大于4安全等级为Ⅰ级的支撑架,当架体搭设高度≥8m时,支撑架顶层两步距应比标准步距缩小一个盘扣节点间距;5支撑架作为扫地杆的最底层纵横向水平杆离地高度不应超过550mm。6.4.4支撑架竖向斜杆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全等级为II级的支撑架,应在架体周边、内部纵向和横向每隔3跨由底至顶各步距设置斜杆(图6.4.4-12安全等级为I级的支撑架,且搭设高度H<8m时,应在架体周边立面各跨各步距满布竖向斜杆,中间内部纵向和横向每隔2跨由底至顶各步距设置竖向斜杆(图6.4.4-23安全等级为I级的支撑架,且搭设高度8m≤H<16m时,中间内部纵向和横向每隔1跨由底至顶各步距设置竖向斜杆(图6.4.4-34安全等级为I级的支撑架,且搭设高度H≥16m时,中间内部纵向和横向各跨各步距满布竖向斜杆(图6.4.4-4)。3跨3跨32Ⅰ3跨3跨13跨3跨3跨3跨1-立杆;2-水平杆;3-竖向斜杆Ⅱ3212跨22跨2跨2跨2跨2跨1-立杆;2-水平杆;3-竖向斜杆33Ⅲ2Ⅲb)Ⅲ-Ⅲ剖面图1-立杆;2-水平杆;3-竖向斜杆3ⅣⅣⅣ211-立杆;2-水平杆;3-竖向斜杆6.4.5支撑架应采用扣件式钢管设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全等级为II级的支撑架,且支撑高度≥5.0m时,应在架体顶层处连续设置一层水平剪刀撑;2安全等级为I级的支撑架,应在架体顶层处连续设置一层水平剪刀撑,竖向高度每隔不大于5m连续设置一层水平剪刀撑;3每层水平剪刀撑应连续设置,单幅剪刀撑的宽度应为6m~8m;4水平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水平杆上。□、32□6.4.6当直接采用双托梁搁置在梁两侧的楼板模板支撑架立杆的连接盘上作为梁模板的支撑托梁时(图6.4.6-1或采用梁下单排支撑立杆结合双托梁搁置在梁下立杆及梁两侧的楼板模板支撑立杆的连接盘上作为梁模板的支撑托梁时(图6.4.6-2两根托梁之间应采用螺栓连接固定和限位。□、32□2(□1-立杆;2-水平杆;3-双托梁;4-可调托撑1-立杆;2-水平杆;3-双托梁;4-可调托撑6.4.7当梁板结构的梁横断面积S≤0.3m2时,可采用梁下设置单排支撑立杆,在梁支撑立杆上或梁两侧楼板支撑立杆上设置三角架代替双托梁支撑梁模板(图6.4.8)。431332222222111a)三角架设在梁立杆上构造b)三角架设1-立杆;2-三角架;3-水平杆;4-可调托撑6.4.8当梁板结构的梁横断面积不大于0.2m2时,也可采用在梁两侧的楼板支撑立杆上设置三角架代替双托梁支撑梁模板(图 41 4132221-立杆;2-三角架;3-水平杆;4-可调托撑6.4.9梁板结构的边梁可采用单排支撑立杆结合双托梁搁置在梁下立杆和板下立杆的连接盘上支撑边梁模板(图6.4.9-1也采用梁下单排立杆单侧设置三角架支撑边梁模板(图6.4.9-2)。421121444313121-立杆;2-水平杆;3-双托梁;4-可调托撑1-立杆;2-水平杆;3-双托梁;4-可调托撑6.4.10对于混凝土悬挑板厚度不大于120mm,板悬挑长度不大于600mm时,通过相应计算,在满足承载力要求及整体架体稳定情况下,可采用三角架和竖向斜杆支撑悬挑板模板(图6.4.10)。6005433131-立杆;2-三角架;3-竖向斜杆;4-水平杆;5-可调托撑6.4.11三角架与立杆连接及接触的地方,应沿三角架长度方向增设水平杆,相邻三角架应通过水平杆扣接牢固。6.4.12对于框架梁板中存在的斜梁、弧形梁,当斜梁、弧形梁模板支撑立杆无法采用标准盘扣水平杆进行扣接时,可采用扣件钢管代替水平杆进行斜梁、弧形梁纵横向拉结,钢管两端应延伸与板的支撑立杆进行扣件连接。6.4.13支撑架立杆可调托撑伸出顶层水平杆或双托梁的悬臂长可调托撑螺杆插入立杆长度不应小于200mm。≤30≤300≤5502≤550≥200≥2003451-可调托撑;2-螺杆;3-调节螺母;4-立杆;5-水平杆6.4.14模板支撑架应与周围已建成的结构物进行可靠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连接点竖向间距不宜超过两步距,水平向间距不宜超过8m,并应与水平杆同层设置;2连接点至架体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300mm;3当遇到柱时,可采用抱箍式连接措施,抱箍竖向间距不宜超过两步距。6.4.15当支撑架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可不设置竖向或剪刀撑:1搭设高度小于5m,架体高宽比小于1.5;2被支撑结构自重面荷载不大于5kN/m2;线荷载不大于8kN/m;3架体结构与既有建筑结构按本标准第6.4.14条的规定进行可靠连接;4立杆基础均匀,满足承载力要求。6.4.16混凝土结构模板施工中,结构临边未安装双排脚手架防护时,可采用在模板支撑架外侧,通过三角架或斜杆设置临时单44222233511a)斜杆悬挑防护架b1-立杆;2-水平杆;3-三角架;4-防护栏杆;5-斜杆6.4.17当模板支撑架架体内设置与单肢水平杆同宽的人行通道时,可间隔抽除第一层水平杆和斜杆形成施工人员进出通道,与通道正交的两侧立杆间应设置竖向斜杆;当模板支撑架架体内设置与单肢水平杆不同宽人行通道时,应在通道上部架设支撑横梁(图6.4.17横梁截面应按跨度和荷载确定。通道两侧支撑横梁的立杆间距应根据计算设置,通道周围的模板支撑架应连成整体。洞口顶部应铺设封闭的硬防护板,两侧应设置安全网。通行机动车的洞口,应设置安全警示和防撞设施。213441-立杆;2-支撑横梁;3-竖向斜杆;4-防撞设施6.4.18模板支撑架设置应考虑模板的预拱度,对跨度不小于4m的梁、板,其模板施工预拱度宜为梁、板跨度的1/1000~3/1000,预拱不得减少构件的截面高度。7.1一般规定7.1.1作业脚手架及支撑架施工前应根据工程施工对象情况、地理环境、地基承载力、搭设高度,结合工程特点,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