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10/7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实践与思考朱邦伟滕州市教研室
2009年5月2024/10/72为什么要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独立的课程形态加以设置?学校如何开发、实施和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策略及应注意哪些问题?2024/10/732001年6月,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2004年秋季开始,我市作为全省第一批省级课程实验区之一,整体参加了新课程实验。2024/10/74一、为什么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背景)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选择了一种教育,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2024/10/75(一)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与教学现状1.成就突出2.问题不少(调查表明)⑴关于目标:校长、教师认为学生身上体现较好的目标2024/10/76⑵关于内容教师之间经常谈论的教学话题2024/10/77⑶关于学习方式校长和教师认为学生以被动接受方式学习的比例79%90%0%50%100%小学初中2024/10/78关于学生作业的调查学生的作业以练习记忆为主,实践性、探索性的作业占的比例极少。2024/10/79*、2001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报告中国小孩在21个国家中,计算能力最强,创造力倒数第五。在校做数学题时间,我国中学生每周307分钟,他人217分钟;回家后,我们还要花每周4小时,他人不超过一小时。我国中小学生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有14.9%。2024/10/710常常有人说,中国的教育基础打得比较扎实,只不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比其他国家的学生弱一点,对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在10多年前,我招收的中国学生都非常优秀,但是现在的中国学生在哈佛的表现并不那么出色,遇到问题根本无法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甚至是一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是如此,他们在哈佛读研究生期间遇到很大的困难,甚至不能继续读下去。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说:2024/10/711*课程目标的错位与缺失我们只能培养打工仔,培养不出老板:只会解题,没有问题;只求稳准,不会冒险为何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说一句美丽的谎言——发展智力;能力=智力+知识+机会为何随着学校学习年限的增加而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幼儿忙探究;学生忙解题;成人忙休闲过于关注“历史世界”与“知识世界”:离学生的个人、生活意义太远有人批评我们正在培养“有精神病的科学家”:上学就是为了读专家定的书;特别是几门要考试的书2024/10/712据权威预测,未来30年,人类的科技知识总量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增加100倍,而且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一个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仅占一生中所需知识的10%左右。在知识爆炸时代,知识学习已不象以前那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主动探究,善于获取、加工各种信息,已成为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要的“顶尖素质”。知识点缺陷将来易通过各种途径得以弥补,但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上缺陷将在今后工作和生活中难于弥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有赖于树立新的知识观2024/10/713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点都集中在如何使本国的青少年具备21世纪社会所必需的“关键能力”。这种“关键能力”可以比较集中地概括为:运用新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及责任感、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而要培养这些能力,传统的以知识存储为目的的教育就显得难以胜任了。2024/10/714(美)杜威曾指出,“学校中过份重视学生积累和获得知识资料,以便在背诵和考试时照搬。……知识常被视为目的本身,于是,学生的目标就是堆积知识,需要时炫耀一番。这种静止的、冷藏库式的知识理想有碍教育的发展。这种现象,不仅放过思维的机会,不加利用,而且要败坏思维的能力。在乱糟糟地堆满废弃破烂的场地上,没有人能建造房屋。学生脑子里装满了各式各样从来不用的材料,当他们想要思考时,必然受到障碍。”2024/10/715
[美]兰本达教授认为:一定的教学方法形成相应的思想体系。教学方法、思想体系和社会结构是相互联系并且是相互作用的。她认为:中国现实是社会主义,而教学方法却是封建主义的。。。。如果一切知识都是权威给的,是自上而下的,那是封建思想。中国教师每天不厌其烦地讲解,让学生反复无数次地训练,以为这是极端地负责任,殊不知,在灌输知识的同时,也在拼力灌输着封建思想,使学生只向权威、书本学习,从而在已有的封建思想残余之上又增加了更多的封建思想,感到什么事情都要紧紧依赖有能力的权威,而觉得自己是无能为力的。。。2024/10/716*、关于课程管理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差,课程结构单一。课程成为一种制度化的、给定的教育要素,课程决策与设计的主体单一,缺乏自主更新课程的机制。教材(或课本)成为唯一根据,广泛的课程资源闲置。学校和教师成为制度化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学校丧失文化品味,教师丧失课程创生能力。2024/10/717(二)、现行课程结构存在着较严重不足
1.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看: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优势,而经验课程则微乎其微主导价值在于传播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
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体验和真切体验。2024/10/718(二)、现行课程结构存在着较严重不足
1.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看: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优势,而经验课程则微乎其微2.从课程内容组成形式看:分科课程占据绝对优势,而综合课程则微乎其微
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视野与方法。2024/10/719(二)、现行课程结构存在着较严重不足
1.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看: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优势,而经验课程则微乎其微2.从课程内容组成形式看:分科课程占据绝对优势,而综合课程则微乎其微3.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要求看:必修课占据绝对优势,而选修课则微乎其微
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2024/10/720(二)、现行课程结构存在着较严重不足
1.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看: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优势,而经验课程则微乎其微2.从课程内容组成形式看:分科课程占据绝对优势,而综合课程则微乎其微3.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要求看:必修课占据绝对优势,而选修课则微乎其微4.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来看:
国家课程备受关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开发主导价值在于体现国家意志。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2024/10/721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三)、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2024/10/7221.综合实践活动领域:指定性和非指定性学习领域A.研究性学习B.劳动与技术
作为一门课程;又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包括:劳作、手工、设计、家政、农业技术、工业技术、职业准备等科目内容。并拓展劳动与技术空间:引入了简易技术设计、技术产品说明书阅读、简单技术作品评价。农业技术从作物栽培、动物饲养向品种改良、技术试验、产品贮存和加工、市场调研与营销等方面拓展。2024/10/7231.综合实践活动领域:指定性学习领域C.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A.研究性学习B.劳动与技术D.信息技术培养目标: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与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的学习领域。包括五个方面内容:服务社区、走进社会、珍惜环境、关爱他人、善待自己。
对信息技术新要求:信息化社会合格毕业生应具备:A、筛选和获取信息、创造性加工和处理信息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能力;B.掌握和运用技术的能力应与读、写、算并列,培养学生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使学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其它学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工具。
3.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比例2.综合实践活动非指定性学习领域社会教育活动、科学技术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卫生活动等非指定性领域2024/10/724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附:国家、省级实验区年级2024/10/7254.如何理解当前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种理念:转变学习方式,崇尚创造,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个性解放。两类课程:学科课程:帮助学生在学科探究和体验中发挥学科的教育价值,其基本问题是学生的心理经验与学科逻辑的关系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帮助学生在生活探究与体验中发挥生活的教育价值,其基本问题是学生的心理经验与生活世界(现实世界)的关系。2024/10/726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既适应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专家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现代新课程观念的形成。标明: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那种把课堂看作是唯一教育场所,把书本看作是唯一的知识来源,把教师看作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和权威者的观念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重视生活中、工作中和实践中的学习。集中体现了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目标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024/10/727课程改革的具体理念与目标倡导全人的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过分注重知识传承的倾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为目的。重建新的课程结构处理好分科与综合、必修与选修的关系,改革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注重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体现内容的现代化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双基,处理好现代社会生活、知识领域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窄旧的现状;2024/10/728倡导建构性的学习实现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倡导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确立正确的评价观建立评价主体多元、项目多元、方式多样、关注结果与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突出评价对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作用;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建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2024/10/729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设计和实施综合活动课程的宗旨是: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生存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学生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3、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进步、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情感态度价值观、良好的个性品质;4.集中体现三级课程管理体制。2024/10/730◆给学生一片关注的空间关注自我,关注学校,关注自然,关注社会。本人认为:综合实践活动给学生些什么?◆给学生一段探究的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研究,学会做事,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给学生一个交往的场景引领学生超越自我,应对各种人际互动,在交往中学会交往。◆给学生一个展现个性的舞台
为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发展个性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2024/10/731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位◆概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基本内容领域: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性质——经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体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课程。(国家课程)——是一门必修课程。
2024/10/732◆主要体现:(1)研究对象的综合。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容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2)课程目标综合。课程目标不单从知识传授着眼,而从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情感、能力和认识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3)实施内容的综合。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强调学科间渗透。(4)学习方式综合。提倡运用各种学习形式,特别重视各种现代传媒技术。(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特征◆综合性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范围包括了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生活、学生与自我关系的基本情境和问题,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来源于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2024/10/733
◆开放性活动内容的开放性;活动过程的开放性;活动结果的开放性。(三).综合实践活动的特征◆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强调“做”、“考察”、“实验”、“调查”、“探究”、“操作”等。◆主要体现在:(1)教育时空的开放。体现不仅仅限于学校操场、教室等有限时空内,学生可以打破原有班级、小组的限制。可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去实验室动手实验,走出学校采访专家、群众,上互联网搜集信息。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也不受原课时限制,可以一节课、也可以几节课,甚至一周、数周。2024/10/734(3)体现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开放。(三).综合实践活动的特征(2)体现组织形式开放。学生可以打破原有班级、小组的限制。(4)体现教育资源与教师队伍的开放。体现在不再把教材资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多元化。根据不同地方和社区实际,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资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人力资源(教师、领导、校外专家、学生家长等)、文化资源(乡土知识、民间习俗、历史遗迹等)。(5)体现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价的开放。打破了单一的由教师评价学生的传统模式,可采用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同时通过材料分析、实地考察、课堂观察、访谈、问卷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估。2024/10/735◆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及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方案和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实际的发展性的体验;课程价值就是在该课程的实施过程之中;综合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不断生成的,是教师和学生一道创生的课程。该课程的形成过程是动态生成的。2024/10/736◆具有以下特征的课程不是综合实践活动
——仅仅局限于课堂时空
——以系统知识的获得为目的
——以教师讲解为主
——以书本为中心
——以书面作业为主2024/10/737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1、学校开发、实施和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策略
2.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实施策略及注意问题2024/10/738
◆学校开发、实施和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些策略
2024/10/739(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和
推进中所遇到的困难
1、对学校领导培训不到位,导致实施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与学校操作实际相脱节。以致于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上发生种种偏差。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2、综合实践活动师资队伍建设和指导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3、许多学校课程开发热衷于校本课程开发,忽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4.学校和班级规模过大,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和空间方面难于保障。2024/10/740总之,由理念走向行动的障碍依然存在●综合实践活动是检验校长教育良知的试金石,是考核学校课程建设能力的尺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好学校的奢侈品);●综合实践活动独特的课程地位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冲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未能进入常态实施水平,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小学基本没有实施过。●实施的有效性不足:方法的失落;指导的不力(过程指导);对学生发展影响的表层化;实施过程管理问题。●制度性缺陷。正式的指导纲要尚未颁布;教师政策不利(职数、管理、教师评定);学生发展评价的效用较低。2024/10/741(二)滕州市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理念
我们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小学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开发出一些显性的校本课程——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型的校本课程。初中以综合主题、综合项目与学科拓展型课程相结合,拓展劳动与技术学习领域的内涵,以劳动技术教育为中心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框架下,用综合实践活动基本理念,来实施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组织形式上可以和团队活动结合。2024/10/742(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几种模式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开发模式:既有理论依据又现实可行
2024/10/74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是学校必须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它不是一门校本课程,但需要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与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性质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在实施上,综合实践活动课依赖于学校开发,也依赖于地方管理。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联系:●校本开发的课程范围指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学校开发的课程”,以及国家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部分,也就是说,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也可以是实践性课程的形式。2024/10/744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二者课时可以结合使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设置实验方案》中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2024/10/745校本课程开发门类校本课程门类●显性课程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此类课程凭借乡土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各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2.兴趣活动课程。此类课程凭借教师、家长及社会人士的人力资源,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的各种兴趣活动。●隐性课程
1、乡土化的学科课程。此类课程,在原有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融入乡土资源,开展学科教学活动。包括乡土作文教学、乡土文学教学、乡土美术教学、乡土音乐教学、乡土常识教学、乡土体育教学、乡土思想品德教学、乡土数学教学等。2.校园环境、校园文化。通过课程的研究,形成一种校园文化,一种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2024/10/746●是权限上,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校本课程则是学校自主开发设计的课程,可以选修也可以必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区别:●是从设计上来讲,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达到国家规定基本教育目标的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校本课程更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但也考虑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是设计过程上不一样,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根据国情来设计的,校本课程是学校层面根据学校办学理念与学校实际开发与设计的。2024/10/747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目的是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强调多样性与差异性,学生有选修的权利;一般比较侧重学生兴趣类、学校特色类和乡土类课程;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是必修课,由学生选择学习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老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2024/10/748●建学校特色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点。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实施“三级课程”,实行“三级课程管理”,这无疑给学校特色的创建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现状:
热衷于校本课程开发,忽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和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学科课程的关系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有的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等同,有的干脆把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隔离开来。2024/10/7492.初中以综合主题的形式融合四大领域内容开发模式:既符合学生心理又体现课改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的四个指定性学习领域,这实际上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四个要素。要明确的是,按分科的方式对待综合课程是明显的错误。这四个领域不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内容,而是实践或活动的方式,如研究、服务、调查、劳动、信息实践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的内容是学生的活动主题。例:我市墨子中学初步开发的《墨子与科技校本课程》,羊庄中心中学结合农村学校特点设置羊庄水源地调查校本课程,滕东中学荆河水源地调查等,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指定性领域得以融合。另外:如《粮食知多少》、《春蚕丰产饲养管理的研究》、《小甲鱼互咬原因的探究》等多个主题,实践活动方式包括小课题研究性学习、调查和访问养殖专业户、体验生产劳动和养殖过程和方法、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并进行成果展示等。2024/10/750(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和实施几种模式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联动的一体化小课题研究开发模式:即综合实践与学科的整合,以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与学科拓展性研究课题相结合,在综合实践活动框架下实施是切实可行的途径。可改变新的“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现象。
初中学校采用这一模式更确实可行并较符合当前实际。
例:可以同年段不同学科教师一起备课,或说开一个协调会。将本学期所有学科教材要求的实践活动梳理出来,并结合本学期学校德育活动计划及少先队活动计划、学生,编拟一份主题菜单。如将七年级下学期各科教材涉及的实践活动进行了整理,实行整体规划的预设与尊重学生兴趣的生成有机结合的选题策略,并将把这些选题作为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内容。2024/10/751(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几种模式4.劳动与技术学习领域拓展开发模式:以劳动与技术学习领域教育为中心实施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既有现实基础又现实可行,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继承和发展。
例:我市一所初中“走近自行车”主题活动。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中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从掌握一般的自行车故障排除方法开始,到了解自行车各部件的功能;从对自行车防雨、防盗等功能的创新,再到帮助他人修理自行车的社区服务;还有对人们骑自行车的情况调查和多种新型自行车的信息资料收集等,使劳动与技术、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四个指定性领域在活动中获得自然融合。
2024/10/752(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推进模式——学校整体规划模式,如实验小学等;——区域推进模式,如上海市(研究型课程)、山东青岛、成都武侯、长沙开福、郑州金水、武汉武昌、福州鼓楼、西安雁塔等;——基地推进模式;如河北石家庄基地、贵州贵阳基地;——学校+基地推进模式,如成都武侯基地等。2024/10/753(五)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
1.调整机构设置,加强课程管理
市实验小学学校运行机制第一层次: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第二层次:教导处大队部教科室第三层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信息技术组图书馆常识组第四层次: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小课题指导教师2024/10/754
依然按照“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文化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的线索,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主线构建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3、全面培训师资扎实开展校本培训4、制定课程管理制度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可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师资配备制度》、《项目责任书制度》、《教师工作量制度》、《奖励制度》、《教学研究制度》等,制度的建立可极大地调动教师参与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5.寻求家长支持(校外指导教师和家长作为资源)2.制定全面实施方案2024/10/755⑴教师的角色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学校课程建设者和开发者。⑵指导教师的基本要求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对指导教师提出了一系列的资历和能力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规划与设计的技能:组织、管理与协调的能力: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指导教师配备1.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角色与要求2024/10/756⑴谁来担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中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鼓励班主任、科任教师、学校领导等担任学生活动的指导教师。⑵能否配备专职的教师?少数教师或专职教师承担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是难以满足全体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需要的。采取“教师小队”的形式构成教师指导小组,即所谓的“T-T(Teachers-Team)”制。⑶学校还可以利用社会教育力量,聘请学生家长、有关领域的专家、校外辅导员、政府机构官员等方面的人士,作为学生的指导教师。2.教师的来源与构成2024/10/7573.教师工作量的计算为了鼓励广大教师承担指导工作,学校应根据学校实际,把教师的指导工作计入工作量,纳入教师工作业绩加以考核。2024/10/7581.综合实践活动总课时占6-8%,每周3—4课时。山东初中每周3课时。2.课时安排实行弹性课时制,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3.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要求学校在时间安排上打破传统的学校教学时间管理制度。(七)、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安排2024/10/759
1.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2.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要对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境进行合理的规划。提高校外活动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校外活动时间。学生的校外活动应该在指导教师参与的情况下展开。3.争取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尽可能地争取社会有关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鼓励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可能的前提下,参与学生的校外活动,协同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学生安全保障2024/10/760(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包的价值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包不同于学科教材,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初期,它应:——为教师指导提供指导手册;——为学生活动提供背景材料;——为学生活动提供方法引导。(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包的开发和使用(2)对现有课程资源包的分析
●已有的课程资源包的类型
——“教材”类
——“背景资料”类
——“方法引导”类
——“课例”或“案例”类2024/10/761●陈述方式——图表(认图、填表)——行为动词:课堂行为化(说一说、做一做、画一画、想一想、查一查)——“课文”化(琐碎)——缺乏方法引导——无地方差异和学生生活背景——开放性不足2024/10/762(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支持系统问题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有基本的支持系统⑴综合实践活动是面向学生生活、面向社会的课程,它客观地要求拥有一定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资源的背景支持;---学生家长的支持因素;---观念与文化的支持。⑵综合实践活动是三级管理的课程,它客观地要求拥有一定的政策支持系统;---教师政策支持---学校内部制度支持: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制度等---评价政策支持2024/10/763
2.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⑴政策不到位
---教师编制、教师评价、专兼职教师等政策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中考改革
---班额
---学生安全保障⑵社会与家长支持系统的不足
---社会机构与社会资源对教育系统的封闭
---家长的观念问题2024/10/7643.对策⑴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政策保障——教师政策:配备“专职”教师等;——管理政策:如青岛市课程督导等;——评价政策:中考、高考的改革。⑵设计地方与学校实施规划,协调与社区的关系;⑶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学校发展规划,重建学校文化。2024/10/765◆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
实施策略及要注意的问题2024/10/766第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线索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文化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2024/10/767附:内容主题的选择维度1.围绕人类的基本活动或社会运作的基本方式选择活动主题,如社会的生产、交换、消费等,政治机构的政治功能、经济机构的经济功能、家庭的功能、文化教育机构的功能等。2.围绕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所发生的重要事件选择活动主题,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人口增长、全球化趋势以及战争与和平等。3.围绕社区群众共同关心的话题选择活动主题,如耕地减少、用水困难、交通堵塞、住房紧张、迷信抬头、养老与就业等。4.围绕主要的社会角色选择活动主题,包括公民、生产者、消费者、家庭成员、朋友、社团成员、自我等。5.围绕不断扩大的社区范围选择活动主题:家庭--邻里--社区—乡镇—县市--省市--国家--全球等。2024/10/768⑴学生与自然关系:对自然现象或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与人的存在环境相关的自然事物或现象的问题的研究,该活动领域的核心是人的现实生活的自然环境。如水资源研究、植被研究、能源研究、环境生命科学等。中小学生的自然探究领域及问题2024/10/769
自然探究领域问题举例粮食资源粮食生产、农业、耕地保护人口与生存地区或国家或世界人口增长、移民、承载能力、建筑空气质量与大气酸雨、汽车尾气与空气污染、CO2、臭氧层衰竭、地球变暖水资源废水处理、河口或港湾、水供应与分配、地下水污染战争技术神经错乱性毒气、核发展、核武器威胁土地使用水土流失、开垦、城市发展、森林砍伐、盐碱化能源短缺合成燃料、太阳能、化石燃料有害物资废物垃圾处理、有毒物品及其预防植物城市植被与绿化、植物多样性遗传与保护动物野生动物保护、动物特征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传染和非传染疾病、噪声与健康、饮食与营养、锻炼、精神健康2024/10/770⑵学生与社会、文化关系:对社会研究涉及社会或社区的历史变迁社区文化(如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的考察与探讨)社会的经济问题(如证券与股票、产业结构研究等)社会政治(如美国各州的社会研究课大多设有“美国政府”、“美国民族”等课题研究学习的内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探究、个人、群体与制度的探究等领域。
2024/10/771
社会探究领域问题举例历史探讨社区和乡土历史社区或故乡的地理变迁、历史考察民族和国家历史国家与民族的形成(我的祖国)、重大历史事件研究
经济探讨产业社区产业结构、新兴产业设计与开发、旅游业、生物农业、产业的竞争力、IT产业市场证券与股票、电子商务、市场开发策略职业性别与职业、职业的适应性、职业设计与选择
政治探讨政府政府结构调整、军事策略、国际关系民主制度儿童利益、妇女问题、少数民族、新闻传媒与批评、法律、什么人能当总统、选举与生活决策历史上的决策反思、战争问题文化
探讨民族文化饮食文化研究、黑人音乐与经济、黑人音乐与政治、今天的印第安人文化、信仰、古代建筑、现代建筑艺术、文化遗产遗址研究文化交流外国文化问题、理解外国(国际理解)社会危机探讨政治危机政治家丑闻、种族歧视、避免战争、地球村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失业问题、股市星期五生存危机毒品问题、环境保护、AIDS预防、堕胎、校园暴力2024/10/772◆基本理念————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探究、体验、交往)(一).要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第二: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基本要求2024/10/773◆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3)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二)任何一种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的项目或活动主题,都要关照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2024/10/7741.实施过程方面要求:首先,活动项目、活动主题的确定: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生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对于同一个问题或主题,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范围。
(三)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具体要求2024/10/775◆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学习阶段,学习内容逐步综合、深化和拓展。
注1:学习的主题要尽可能由学生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来自主提出。注2: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或课题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社会现象,学生越能较好地操作,越有积极性。注3:学生可以做纯文化性研究的主题,但尽量克服单一从书本到书本,从文字资料到文字资料的局限性。总之:学习主题可由学生自己选择确定,也可教师提供选题建议;可以来源于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也可产生家庭或社会生活实际;可以是自然现象研究,也可以是社会问题的探讨。2024/10/776课例(1)主题深化式主题----主题A→主题B→主题C(2)主题辐射式
渠道A↑
渠道D←主题→渠道B↓
渠道C2024/10/777(3)立体式
主题A↓↓↓子主题A1子主题A2子主题A3↓↓↓次子主题…
次子主题…
次子主题…2024/10/778
水运交通的种类陆运空运一般公路公路的发展高速公路京沪高速高架公路交通的发展铁路的发展
桥梁的发展2024/10/779
自行车交通工具摩托车汽车何时进入家庭
……
交通法规交通法规交警的作用事故与教训
……
运输业的发展交通与生活旅游业的发展噪音、尾气排放与环境保护
……2024/10/780其次,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或特定的活动场所中开展活动。
再次,在综合实践活动总结阶段:引导学生联系个体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生存的环境和社会现实来总结、反思,获得实际的体验。例:开展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劳动、服务等实践活动。注1:不能纸上谈兵,不能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实践活动;注2: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一门具有系统的书本知识的课程,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一课一课地来教,学生一定要有在开放的情境中活动的时间和空间。2024/10/781
2.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⑴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内容有机整合。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⑵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⑶信息技术手段的设计与运用要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防止陷入纯粹的技能训练。⑷不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划出直接开设学科性的信息技术课2024/10/782综合实践活动四个指定性学习领域,这实际上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四个要素。有的学校就把这四个要素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拿出去开成一门课,信息技术教育也拿出去开设了一门课程,只剩下研究性学习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也有想法开成一门课。要明确的是,按分科的方式对待综合课程是明显的错误。这四个领域不是学习的内容,而是实践或活动的方式,如研究、服务、调查、劳动、信息实践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的内容是学生的活动主题。四个领域不是学生独立的学习内容,而是活动中四种基本的活动方式,比如研究、服务、技术实践、信息实践等。在活动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活动的主题需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开展多种方式的实践过程,使各领域得到有效整合。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领域内容的整合2024/10/783A.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内容的整合的基本要求⑴把握综合实践活动各指定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⑵把握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各领域内容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延伸。不能简单地把综合实践活动划分成相对独立的四门课来教学。⑶注重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尽可能地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领域内容的整合2024/10/784B.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内容整合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内容整合的方式是多样的。大致可采取下列几种基本方式:⑴跨领域的综合主题,全员参与⑵两两结合,整体设计⑶核心主题,融合贯通也可以先从单一活动领域的综合实践开始,进行实践性学习。但不能永远停留在完全将各领域割裂开来加以实施的水平上。2024/10/785⑴活动准备的指导指导学生确定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指导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指导学生准备必要的工具。⑵活动实施中的指导指导学生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指导学生展开活动过程。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的指导任务2024/10/786⑶活动总结的指导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报告,进行表达和交流。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2024/10/7871.小组活动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2.个人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3.班级活动全班活动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5.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2024/10/788方式之一: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方式之二:实际应用的设计性学习方式之三: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方式之四: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此外:自我构建的反思性学习以及生活学习等第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学习方式:2024/10/789——研究课题的选择与确定——制定研究性学习方案学生自主设计和制定学习方案。制定方案的过程,就是学生规划活动能力的发展过程。——研究性学习实施按照课题探究的研究学习方案,分步展开具体的研究过程。以及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等方面。以社会领域的问题为研究课题的研究性学习往往以社会调查或社会考察为主。以自然事物为研究课题的研究性学习往往以观察、测量、实验为基本的活动方式。——总结与交流这种方式以探究为核心的,其基本活动方式是观察、调查、研究。学习方式一: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实施主要过程:2024/10/790实际应用学习要求学生在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科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解决的实际操作。
(1)设计学习(projectlearningordesignlearning)
(2)应用学习(appliedlearning)是问题解决的两种基本形式。学习方式二:实际应用的设计性学习2024/10/7911.设计学习包括设计一种产品、一项服务、一个系统,并创造出实施的方法,如设计学校的草坪、设计班级形象宣传画、设计学校一学生俱乐部组织体系、设计一个雕塑方案、设计一套校服、设计一个学校班级管理系统等;改进某一系统,排除系统障碍;计划和组织一项活动,对活动所需要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如设计采访活动、对政府官员的访问活动。设计学习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开发性。2024/10/7922.应用学习着重于解决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它更强调操作性和针对性,更注重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如特定地区的草本植物的种植、公共场所厕所的改建与管理、运用数学、科学、艺术等知识和能力布置家庭居室或教室等。当然,应用学习首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也并非是简单的、纯粹技艺性的活动,它也需要建立在调查和探究的基础之上。2024/10/793学习方式三: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通过学生的社会考察的体验性学习活动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增加学生对社会的生活积累,并获得对社会物资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认知、理解、体验和感悟的学习活动。体验性学习活动不以发展探究能力、操作能力为根本目标,而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为目标。参观、考察、访问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活动方式。1.社会考察、参观和访问的基本内容中小学生社会考察和参观的内容一般涉及本地区的历史和文化遗产、现实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如考察某一社区的历史、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经济发展状况、地理、建筑和人文景观、商业设施,以及文化古迹和文化遗产等活动2024/10/7942.社会考察、参观和访问的基本过程包括:⑴提出或选择社会考察、参观、访问的主题,提出活动目标,确定社会考察、参观、访问的地点、对象、时间,并由学生自主地制订考察、参观、访问的活动方案。⑵与考察、参观、访问的对象(人或机构)取得联系,通过交流和磋商,确定活动的具体时间表。⑶准备必要的活动设备。⑷进入现场,展开实质性的考察、参观、访问活动,收集资料。⑸撰写考察、参观、访问的活动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江苏南京溧水商贸旅游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全球空调箔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数字按键键盘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4年平安、自护、维权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 (二)
- 小学课本中的经典朗读篇章赏析
- 数学思维在医疗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 校园安全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报告
- 网络社交平台的学生行为规范与防骗策略
- 教育心理学在提升安全意识中的作用
- 《健康体检知识》课件
- 2023年护理人员分层培训、考核计划表
- 生产计划主管述职报告
- GB/T 44769-2024能源互联网数据平台技术规范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
- 【经典文献】《矛盾论》全文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专项训练课外阅读(含答案)
- 202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光伏发电项目试验检测计划
- 练字本方格模板
- 《老山界》第1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PPT课件【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