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10页,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第Ⅰ卷(阅读题共69分)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离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目睹他们代表日本签字,向联合国投降。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天刚破晓,大家便开始准备。我是在七点多钟随同记者团从另一艘军舰乘小艇登上“密苏里”号的。“密苏里”号舰的主甲板有两三个足球场大,但这时也显得小了,走动不开。到处都是密密簇簇的身穿制服、持枪肃立的陆战队士兵,军衣洁白、折痕犹在、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以及二百多名各国记者。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向“密苏里”号舰注视着。小艇往来疾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摩托声如猛兽怒吼,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典礼的。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早雾中。仪式开始九时整,各国代表按照签约程序依次签字……全体签字毕,各国首席代表离场,退入将领指挥室,看表是九点十八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一九三三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九点十八分。现在十四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天网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投降书脏了按预定程序,日本代表应该随即取了他们那一份投降书(另一份由盟国保存)离场,但是他们还是站在那里。原来加拿大代表签字时低了一格,随后各国代表也签错位置了。协商之后,有关代表做了更正。倒霉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也不是干干净净的。傍晚时分,日本代表团顺着来路下舰,上小艇离去。在他们还没有离舰时,十一架超级堡垒排列成整齐的队形,飞到“密苏里”号上空,接着又是几批超级堡垒飞过。机声中,我正在数架数时,只见后面黑影簇簇,蔽空而来,那都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一批接一批,密密麻麻,不知有多少架,顷刻间都到了上空,然后向东京方向飞去。大战中空军将士厥功甚伟,理应有此荣誉,以这样浩浩荡荡的阵势,参加敌人的投降典礼。我听见临近甲板上一个不到二十岁满脸孩子气的水手,郑重其事地对他的同伴说:“今天这一幕,我将来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这水兵的话是对的,我们将来也要讲给子孙听,代代相传。可是,我们别忘了百万将士流血成仁,千万民众流血牺牲,胜利虽最后到来,代价却十分重大。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后辈讲述这一段光荣历史了。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取材于朱启平《落日》,有删改)材料二: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多少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反动派,对于我们,不但“以死惧之”,而且实行叫我们死。闻一多等人之外,还在过去的三年内,用美国的卡宾枪、机关枪、迫击炮、火箭炮、榴弹炮、坦克和飞机炸弹,杀死了数百万中国人。现在这种情况已近尾声了,他们打了败仗了,不是他们杀过来而是我们杀过去了,他们快要完蛋了。留给我们多少一点困难,封锁、失业、灾荒、通货膨胀、物价上升之类,确实是困难,但是比起过去三年来已经松了一口气了。过去三年的一关也闯过了,难道不能克服现在这点困难吗?没有美国就不能活命吗?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司徒雷登看见了什么呢?除了看见人民解放军一队一队地走过,工人、农民、学生一群一群地起来之外,他还看见了一种现象,就是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们也大群地和工农兵学生等人一道喊口号,讲革命。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中国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其他人等存有糊涂思想,对美国存有幻想,因此应当对他们进行说服、争取、教育和团结的工作,使他们站到人民方面来,不上帝国主义的当。但是整个美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中的威信已经破产了,美国的白皮书,就是一部破产的记录。先进的人们,应当很好地利用白皮书对中国人民进行教育工作。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取材于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1.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通过描写投降签字前的宏大场景,渲染了庄严肃穆而又喜庆的氛围,表达了胜利者心中的喜悦之情。B.材料一以“落日”为题,一语双关,一方面点出“投降典礼”持续到傍晚,另一方面象征着军国主义的失败。C.材料二指出以闻一多、朱自清为代表的我国近代知识分子都能认清帝国主义的真实面目,都具有民族英雄气概。D.《别了,司徒雷登》与《别了,“不列颠尼亚”》两篇文章标题形式相似,内蕴深厚,都表达了民族走向强盛的自豪之情。2.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插叙了“九一八”事件等,联系历史,充实内容,感动人心。B.材料一采用小标题形式生动展现签字的过程,颇有镜头感,条理清晰。C.材料二以一“走”一“来”结束,这个对比既揭示了全文的脉络,也照应了题目和开头。D.《别了,司徒雷登》语意双关,明指司徒雷登离开中国,暗寓美帝侵华政策的失败。3.下列选项中,论点和论据不匹配的一项是()A.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国民党反动派亲附美国。B.无恻隐之心,非人也。——百万将士痛击日寇。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闻一多拍案而起,朱自清宁饥不屈。D.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回击轰炸广岛长崎。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5.新闻通讯具有“真实性”“文学性”的特点,请结合材料一具体分析。【答案】1.C2.C3.B4.①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有正反对比论证:如把闻一多、朱自清与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进行对比,赞颂闻一多、朱自清的民族精神。有例证法:如举出具体事例来论证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直接”侵略。有引证法:如引老子的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来表现中国人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概。②论证语言富有力量,形象生动。语言的形象性:如“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只好挟起皮包走路”。5.①真实性:开头出现具体时间,还有仪式前的场面白描,体现出真实性。②文学性:环境描写,如开头关于天气和海风、海面的描写,渲染了气氛;细节描写,如写水兵脸上的微笑等,让读者感受到胜利的喜悦。【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我国近代知识分子都能认清……”以偏概全,材料二倒数第二段中的“中国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其他人等存有糊涂思想,对美国存有幻想”表明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存有糊涂思想,对美国存有幻想。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材料信息和写作特色的分析能力。C.“这个对比”错误,“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这一“走”一“来”之间并无对比,材料二倒数第二段指出“美国的白皮书,就是一部破产的记录”,白皮书是一部美国对华政策失败的记录和辩护书。白皮书和司徒雷登本质上都代表的是美国对华的侵略,毛泽东对白皮书进行批判时,更多的是把它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引导那些对美国仍然抱有幻想的人透过现象看本质。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百万将士痛击日寇”是保家卫国的正义之举,与“恻隐之心”没有关系。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①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有正反对比的方法:如第一段“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此处把闻一多、朱自清与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进行对比,赞颂闻一多、朱自清的民族精神。有例证法:如“还在过去的三年内,用美国的卡宾枪、机关枪、迫击炮、火箭炮、榴弹炮、坦克和飞机炸弹,杀死了数百万中国人”,举出大量事例来论证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直接”侵略。有引证法:如引老子的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来论证“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表现中国人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概。②论证语言富有力量,形象生动。语言的形象性:如写“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却总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只好挟起皮包走路”几句,把司徒雷登不甘心失败,但最终又逃不了失败的命运的悻悻之态很形象地刻画出来,并有几分幽默。【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结合题干中的“真实性”“文学性”分析材料一。①真实性:如开头的具体时间“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体现真实性;仪式前的场面白描,如“到处都是密密簇簇排列着身穿制服、持枪肃立的陆战队士兵,军衣洁白、折痕犹在、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以及二百多名各国记者……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早雾中”,给人身临其境之感。②文学性:环境描写,如“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舱面上人影密集”,渲染了气氛;细节描写,如“军衣洁白、折痕犹在、满脸笑容的水兵”等,让读者感受到人们对于胜利的渴望和胜利到来的喜悦。(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孔子的自白顾随孔子南游于楚的时候,有一天,楚国的叶公居然向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来:——你们的先生,孔仲尼,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为什么你们大家都甘心给他老先生赶着车,困苦颠连地跟着他东西南北地跑啊?这问题使子路有些恼了。倘使在他年轻的时节,他会当面给叶公一顿抢白吧。然而他现在的确是老了。跟着先生周游了几年,软钉子,硬钉子——长沮、桀溺、丈人、晨门诸人的话——吃得也着实不少了。他的气质也和平了许多,锋芒也收敛了许多了。抢白叶公的话,已经来到嗓子里,又用力地咽了回去。子路想起这叶公就是相传有着好龙的奇癖的叶公,他的居室的墙上,所使用的器具上,都雕刻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龙。于是天龙们被他的至诚所感动,居然有一条肯从半空中落在叶公的庭院里。但想不到的是叶公吓得面无人色,一头扎在床底下,紧闭了眼,又用两手死劲握住两只耳朵,浑身战栗着,泪和鼻涕流满了他的面颊,又沾湿了他的胡子。龙于是伤心了,一个焦雷,震破了屋顶,它乘着云又回到半空去了。这个焦雷,据说不是龙的怒吼,乃是龙的叹息。这询问“孔子是怎样一个人物”的叶公,便是好龙而被龙吓坏了的那个叶公。——他这样好名而不务实的懦夫,也有打听圣人的为人的资格吗?子路这样想。子路于是装作没有听说,昂然地走出去。叶公的青脸几乎变成铁色,手脚似乎战栗得骨肉都要散开了的样子。他是愤怒,还是羞愧呢?那只有他自己知道吧。一个清秋的早晨,金黄色的太阳照着逆旅庭院中那棵银杏树的金黄色的叶子,而且那叶索索地抖着,仿佛太阳的光线在上面跳舞。在这样的晨间,孔子早已起来盥漱多时了,他正在楚国逆旅的屋子里伤感着呢!——老了哇!真是老了哇!有好些时候,不曾梦见那位老圣人周公了!真是老了哇!梦也没有了呢!而且……而且……这趟南游,又是白跑了腿啊!回去吧!回去吧!不是有些天资极好的徒弟么?回家去把他们好好地教育起来。行我的道的如果不是我自己,一定是我的徒弟们,或是徒弟的徒弟们呢!孔子想到这里,他觉得眼前分外的光明,他那为了读《易经》写《春秋》而老花了的眼睛炯炯地注视着对面的墙上,似乎看见一种东西——环绕着侍立的弟子们所不能看见的东西。子路蓦然说起话来了:——先生!像叶公那样的人物,也要向我打听先生是如何的一个人呢!孔子把注视着辽远处的眼光立刻收回来,在弟子群里找到了子路。——你同他说了些什么呢?——我同他说些什么呢?无论如何说,像那样的人,是不能了解先生的伟大的人格的,我昨天什么也不曾同他说哩!孔子有些怃然了。——由呀!你总是这样执拗,你便告诉他又有什么妨害呢?你大概也觉得他好龙而又被天龙吓得生了病,有些滑稽,所以才厌恶他的为人吗?他好假的龙,岂不比那用了笼子装着鸟儿或用手牵着小狗儿的人们强得多吗?你们有谁不是发现了人世的真实而觉得恐怖呢?由呀!你是太执拗了!你宿在石门的那一夜,那晨门曾讥讽过我了,你也不曾同他辩驳;长沮、桀溺在你问津的时候,也曾说过许多不满意于我的话,你对于他们也不曾说过什么;那都是对的,因为他们——晨门、长沮、桀溺——都是深知我的人们,都是了解我的主义和行为的人们呀!便是前几日,此处的接舆不是也在我的车前唱着“风兮,风兮!何德之衰……”的歌儿跑着过去了吗?我当时虽然想着同他说话而不能,然而我是不懊悔的啊!我不能使他变为我,犹之他不能使我变为他,我而今是第一次来到楚国,很愿多有几个人知道我的心迹。由啊!你为什么不答复叶公呢?他是一个富于好奇心而且不知道我是怎样一个人的人呀!子路遭了先生的抱怨,心里有些着慌了。——同他说些什么呢?先生!——你说:我们的先生,用起功来忘掉了吃饭,欢喜起来忘掉了忧愁,而且不晓得什么叫作“老”哩!孔子说这句话的时节,眼睛又从子路身上挪开,仍然注视着对面的墙上,又看见那种众弟子们所不能看见的东西。但是子路听了方才的话,却分外地替先生伤悲。先生周游列国已二十年了,到处受人家的欺侮与嘲笑。还用得什么功哩?欢喜从何而来呢?但是“老”的确来了——先生的两鬓和胡须实在白得令人恐惧,便是颜面也干枯得有如树皮了!但是先生还不知老,也许是先生不好照镜子的缘故吧。孔子的眼光,仍然注视着对面的墙上,看那弟子们所不能看见的东西。(原刊于一九二六年十月《沉钟》第五期,署名葛茅。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与子路的对话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还展现了两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境界。B.小说依据“叶公好龙”这一典故,用漫画式笔法描绘叶公见到天龙时的狼狈相,含蓄表达了作者对好名而不务实者的嘲讽。C.子路不屑于回答叶公,孔子却认为可借此阐明心志,小说这一细节刻画了师徒的不同形象,也揭示了处世需要机变的道理。D.作者采用故事新编的形式,选取《论语》的有关记述进行大胆的糅合创造,使小说达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高度融合。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所刻画的子路形象与《论语》中的子路形象基本一致,都是一个常常受到孔子批评的鲁莽好勇之人。B.文中以银杏树“那叶索索地抖着”暗写叶公,与诗句“道是无晴却有晴”写法一样,都运用双关手法。C.“晨门”说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这一评价既可理解为对孔子讥讽,也可理解为对他的褒赞。D.叶公虽以“老先生”尊称孔子,但话里话外的意思,还是将孔子看作庸凡之人,缺少对孔子的礼敬尊崇,结果子路回怼了他。8.小说中孔子的弟子们当时“所不能看见的东西”指什么?请简要说明。9.小说通过孔子的“自白”来塑造孔子形象,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答案】6.C7.C8.①孔子结束周游,回到家乡教育弟子的场景;②后代门生实现孔子的理想,仁道行于天下的景象。9.①可以写出孔子的自我剖析和心路历程,更深刻地表现孔子的伟大,突出小说赞颂孔子人格精神的主题;②可以借孔子自述人生经历和理想心迹,更真实立体地塑造孔子执着有为、坚韧不屈、乐观睿智的形象;③可以拉近文本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孔子的魅力。【解析】【导语】顾随的小说《孔子的自白》通过孔子与子路在楚国南游时的对话,深入刻画了孔子的思想深度和子路的个性。小说以“叶公好龙”这个典故为背景,巧妙讽刺了表面好名实则畏惧真实的人。孔子自白中透出的坚持和对未来的信任,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哲学理想。作者通过虚构历史,使人物形象饱满立体,同时也探讨了求道与处世的复杂关系,最终提升了文学作品的文化深度。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也揭示了处世需要机变的道理”错误。表面上看,子路的不答与孔子的要答的确存在处世方式的不同,实质上是表现孔子追求理想的执着,这也是本文作为一篇具有故事新编性质的小说的创作意图,选项中说“揭示了处世需要机变的道理”,无疑是把孔子理解成一个灵活机变、左右逢源的投机者形象,完全背离文章的创作意图。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子路形象与《论语》中的子路基本一致,都是一个常常受到孔子批评的鲁莽好勇之人”错误。子路是孔子学生中性格特点较为鲜明的一个,高中教材《论语》中有多段有关子路的文字,从中可以看出,子路的确是“鲁莽好勇”,“常常受到孔子批评”。但本文所描写的子路形象,却与《论语》中的子路有所不同。其不同主要表现为:小说中的子路比较执拗;子路陪同孔子出游多年,“气质也和平了许多,锋芒也收敛了许多了”,不再“好勇”了。B.“……写法一样,都运用双关手法”错误。小说中描写银杏树“那叶索索地抖着”,是以景衬情,以树叶知秋表现时光流逝,此处的“叶”与“叶公”毫无瓜葛,自然也就不存在选项所说的“双关”,不可能与“道是无晴却有晴”写法一样。D.“还是将孔子看作庸凡之人,缺少对孔子的礼敬尊崇,结果子路回怼了他”错误。子路并没有回怼叶公,而是选择了不回答,叶公亦未将孔子看作庸凡之人,并未对孔子不尊。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小说中写孔子看见“弟子们所不能看见的东西”一共有三次,其中第二、三次是对第一次的强调,孔子所看见的“东西”并没有改变。因此,要准确回答“东西”所指的内容,就要回到第一次写孔子看见“弟子们所不能看见的东西”的文本中进行理解。由原文“这趟南游,又是白跑了腿啊!回去吧!回去吧!不是有些天资极好的徒弟么?回家去把他们好好地教育起来”可知,孔子南游于楚,知道又是白跑了,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于是便有了回到自己的家乡的想法,并且他想到自己那些天资极好的学生,回到家之后要将这些学生好好地教育起来,所以,孔子看到的自己的弟子们当时“所不能看见的东西”指的是孔子结束周游,回到家乡教育弟子的场景。由原文“行我的道的如果不是我自己,一定是我的徒弟们,或是徒弟的徒弟们呢”可知,孔子认为将自己的学生教育起来,将自己的理想传授给学生。而孔子的理想就是仁道行于天下。孔子认为即使自己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徒弟们,或者是徒弟的徒弟们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孔子看到的弟子们当时“所不能看见的东西”指的是后代门生实现自己的理想,仁道行于天下的景象。【9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探究作品表现手法和叙事特点的能力。本文所采用的孔子“自白”这一艺术手法,在文本中具体表现为两种人物描写技法,一是心理描写和幻觉描写,即孔子逆旅晨起后的心理活动;二是语言描写,即孔子与子路的对话及面对众弟子发表的演说式自我陈述。以上两种人物描写技法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其运用的好处基本一致,主要有三个方面:①是采用孔子内心独白和幻觉的形式,可以直接坦露孔子的内心世界,更加真实写出孔子从伤感楚国之游的失败到决心重新选择人生努力方向的心路历程,表现孔子的自我剖析精神和伟大人格,进而表现小说赞颂孔子人格精神的主题。②是采用孔子演说式自我陈述的形式,可以借此合理地融入孔子周游列国屡遭挫败、理想志向不被理解的人生经历,以及在实现理想志向道路上不懈怠、不懊悔、不悲观的内心世界,从而形成从想与做、人与事等不同角度立体塑造孔子形象的小说格局,有利于更真实地表现孔子执着有为、坚韧不屈、乐观睿智的形象特征。③是采用人物“自白”的形式,可以通过孔子的内心独白、幻觉和直接倾诉,把孔子的内心世界直接坦露在读者面前,不但拉近了文本与读者的距离,而且增加了文本的抒情性,使读者更能真切感受到孔子的人格魅力。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乙)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夫圣,孔子不居。”(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填涂。无若宋人A然B宋人有闵C其苗之D不长而揠之者E芒芒然F归G谓H其人曰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体,指四肢,与成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的“四体”意思相同。B.事,指侍奉、赡养,与“民之从事”(《老子》)中的“事”字含义不同。C.子,指对人的尊称。如“夫子”指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D.病,指担心、忧虑,与“贼人以利其身”(《墨子》)中的“贼”字用法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恻隐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是人应有的四种德行,读来气势酣畅。B.甲文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思路清晰,有说服力。此文借助故事,婉曲达义,增强了说理的效果。C.乙文中对于所养之“气”是什么性质的东西,孟子认为难以用言语表述,并借用“揠苗助长”的寓言,形象地阐述了“助长”对“知言”的严重危害。D.两篇选文体现出孟子长于说理,善于论辩,逻辑严密,思路清晰。孟子“仁政”学说的德政思想继承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发展。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2)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14.试概括两则材料中,孟子所表述的儒家的思想观点。【答案】10.BEG11.D12.C13.(1)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2)助长浩然之气的做法,相当于把禾苗拔高,不仅没有益处,却又去伤害禾苗。14.(1)主张“人皆有不忍之心”,提出“四端”说——仁、义、礼、智,并将其发扬光大。(2)靠平时不断积累来培养浩然之气,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解析】【分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不要像宋国的某个人那样。宋国有个担忧他家的禾苗生长太慢就去用手把禾苗拔高了的人,他疲倦地回到家,对家人说。“无若宋人”,“无”是状语,“若”是谓语,“宋人然”是宾语,其中“然”是“……的样子”,不能与“宋人”断开,B处断开;“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为定语后置句,“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作“宋人”的定语,E处断开;“芒芒然归”,省略主语“宋人”,“芒芒然”是状语,“归”是谓语,“谓”是下句的谓语,G处断开。故选B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句意:就像有四肢一样。/指人懒惰不劳动,分不清常吃的粮食作物。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B.正确。侍奉、赡养。/事情。句意: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老百姓做事。C.正确。D.“病,指担心、忧虑”错误。名词作形容词,疲惫、疲倦;/名词作动词,伤害。句意:今天累极了。/伤害别人来对自己有利。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能力。C.“形象地阐述了‘助长’对‘知言’的严重危害”错误,应该是“形象地说明了浩然之气要日积月累而非一朝一夕之功”;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内”,通“纳”,结交;“要”,博取;“乡党”,同乡,乡邻。(2)“助之长者,揠苗者也”,判断句式;“揠”,拔;“徒”,只,仅仅。【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1)由“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可知,主张“人皆有不忍之心”;由“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可知,提出“四端”说——仁、义、礼、智,并将其发扬光大。(2)由“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可知,靠平时不断积累来培养浩然之气,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参考译文:(甲)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都知道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乙)公孙丑问:“请问夫子所擅长的是哪一方面?”孟子说:“我可以明辨是非善恶之言,我善于养护我的浩然之气。”公孙丑说:“请问浩然之气是何意?”孟子说:“难以说清楚。它作为一种气来说,可谓最广大而且最刚健,用正直之道而养护却不去妨害,那么,可以充盈于天地之间。它作为一种气来说,与道义相匹配;如果没有这种浩然之气,就会内心空虚而气不足。内心不要忘记,也不要揠苗助长。不要像宋国的某个人那样。宋国有个担忧他家的禾苗生长太慢就去用手把禾苗拔高了的人,他疲倦地回到家,对家人说:‘今天太劳累了,我帮助禾苗生长了。’他的儿子快步赶到了田地之中去观看,禾苗却干枯了。天下不去揠苗助长的人很少见了。助长浩然之气的做法,相当于把禾苗拔高,不仅没有益处,却又去伤害禾苗。”(公孙丑说:)“宰我、子贡擅长言谈辞令,冉牛、闵子、颜渊擅长阐述德行。孔子兼有这两方面的特长,(却还)说:‘我对于辞令,是不擅长的。’(老师既然说擅长识别言论,)那么老师已经是圣人了吧?”孟子说:“岂敢!怎么能这么说呢!当初子贡向孔子询问说:‘夫子已经可以说是圣人了吧?’孔子说:‘要说是圣人,那么,我能力不足,我只是学习的时候不满足,行教化的时候不敢说疲倦。’圣人,孔子尚且不敢自居。”(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秋浦①途中杜牧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注】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中“穷秋”点出此行季节是晚秋:“萧萧”二字既形容落叶纷纷,也兼写山路上秋雨之萧瑟。B.第二句不用动词,却引人想象那两岸蒲草在风雨中摇曳的动态,给读者留下很大的艺术联想空间。C.第三句运用拟人手法,把南飞的大雁看成是带来家乡音讯的使者,显现出诗人旅程的孤独与岑寂。D.结尾急切的询问,把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把宦途的感触、羁旅的愁思,直接强烈地表现出来。16.本诗前两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请赏析。【答案】15.D16.①融情于景,借秋景营造一种寒冷凄清氛围,融入诗人内心之悲情。②运用拟声词,不仅诉诸视觉,也诉诸听觉。③运用叠词,富有音韵美。
【解析】【导语】这首诗是杜牧作于贬官途中,凄凉的秋天加之被贬官的遭遇,让作者内心充满痛苦。前两句以清疏简淡的笔墨勾画出一幅风雨凄迷的行役图,于凄清的自然景物中透露出作者的宦情羁愁,运用对仗而有自然流老之势,缘情写景,景中含情。后两句不直抒乡思旅愁,只借归雁设问,则旅途的孤寂愁闷、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尽寓于其中。含蓄蕴藉,富有情韵。【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D.“直接强烈”错误,因无人可问,所以问新雁,表现了旅途的孤独,孤独使思乡之情倍增,应该是“曲折委婉”,而不是“直接强烈”。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①“萧萧雨”“淅淅风”,寥寥几笔,就把山程水驿、风雨凄迷的行旅图画生动地勾勒出来了,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落寞暗淡情怀。②“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中,运用“萧萧”“淅淅”的象声词(拟声词),使萧索凄寒之景不仅诉诸视觉,也诉诸听觉,使诗人之愁苦况味更显浓重。③巧妙运用“萧萧”“淅淅”的叠词,把生动、准确地描绘出了“山路”“溪风”的萧瑟,肃杀,更加突出了羁旅途中的风雨凄迷景象,同时,使得诗歌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了更强的自我责任感和道德约束力。(2)《大学之道》论述如何成就崇高的品德和人格,怎样成为经国济世的人才,其中提出人人都要修养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3)我们常说要防患于未然,要未雨绸缪,在《老子四章》里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答案】①.己所不欲②.勿施于人③.自天子以至于庶人④.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⑤.为之于未有⑥.治之于未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己”“庶”“壹”“未”。第Ⅱ卷(表达题共81分)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1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夏至,雨水一场赶一场,这正是菌子生长的旺季,也是捡菌子的好时节。捡菌子要赶早,星星还挂在天上,我便背起竹箩,拿上镰刀,踩着淡淡的月光出发了。我猫着腰,时而用镰刀掀开落叶,时而用手扒开杂草仔细搜寻。一不小心,一脚踩到陡坡上又松又细的松毛,一下子滑落十几米,落在厚厚的松叶上,站起一看,脚边竟然有一窝菌子,菌子一朵一朵的,粉粉的,嫩嫩的,顶开覆盖的松叶,笑意盎然地挺立着。我小心翼翼地采捡,把它们一朵朵放入竹箩中。刚走几步,只见一朵又肥又壮、形如花冠的干巴菌在松叶间若隐若现,我欣喜若狂,连忙扒开松叶用小刀把它从根部割下。一路寻去,我还捡到了隐居树下的青头菌,形如仙女散花的鸡枞花菌。宋朝诗人杨万里在《蕈子》一诗中写道:“戴穿落叶忽起立,拨开落叶百数十。蜡面黄紫光欲湿,酥茎娇脆手轻拾。”描绘的就是采菌的场景,看来,古人也和我们一样沉醉于采菌的快乐之中。18.下列句子中的“赶”与文中加点的“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雨水一场赶一场。B.为了赶在下雨前回到家,小明一放学就冲出了教室。C.我去办公室找老师,正赶上他出门开会。D.个别同学们的作业是在收假前的最后时刻赶出来的。19.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如果写成“一朵又一朵粉嫩的菌子顶开覆盖的松叶,笑意盎然地挺立着”,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20.请简要分析文段末尾引用古诗句的作用。【答案】18.B19.①“一朵一朵的,粉粉的,嫩嫩的”独立成句,强调菌子多、粉嫩的特点;②原句由多个短句构成,句式简洁明快,有节奏感;③原句使用叠词,生动形象地写出菌子的特点,更具画面感。20.①内容上,引用古诗句写出古人捡菌子时的欢乐场面,使文段内容更丰富。②结构上,与前文“我”捡菌子的快乐形成呼应,突出捡菌之乐。【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文中加点的“赶”意思是“趁,把握时间”。A.“追逐”的意思;B.“趁,把握时间”的意思;C.“碰上”的意思;D.“快做”的意思。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找出二者的不同,主要是句式、用词、修辞、标点等,然后结合文意分析效果。从句式角度来看:“一朵一朵的,粉粉的,嫩嫩的”,“的”字词组独立成句,起强调的作用,说明此处菌子多,菌子粉嫩,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原句由多个短句构成,句式简洁明快,读起来抑扬顿挫,有节奏感,改后的句子“一朵又一朵粉嫩的菌子顶开覆盖的松叶”是个长句,无此效果。从用词角度来看:原句使用叠词“粉粉”“嫩嫩”,生动形象地写出菌子可爱的特点,更能表现其“笑意盎然”的特点,也更具画面感,显得俏皮可爱。【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分析其作用的能力。从内容上来讲,引用部分的古诗句是描绘古人捡菌子时的欢乐场面,和文段意境相合,用在这里表示欢乐的心情,使文段内容更饱满。从结构上来讲,承接前文的“我”捡菌子时“欣喜若狂”的场景,与前文前后呼应,突出作者捡拾菌子的快乐之情。(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问题:考试结束后,自己努力记忆的知识点就开始逐渐模糊,甚至完全遗忘。①﹖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记忆的基本原理。人的记忆包括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保存时间最短,能够短暂地保存视觉、听觉等感觉系统传来的信息,例如刚刚看到的画像、刚刚听到的声音等。短时记忆容量有限,通常只能持续几秒到几分钟;而②,持续时间更长。例如,当你试图记住一个电话号码直到拨打它时,你正在使用短时记忆。而你对童年的回忆、学到的技能,如骑自行车或游泳,以及你的母语等,则是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在学生考试复习期间,往往使用大量的短时记忆策略来强化记忆,以确保知识点能够在短时间内记住。实际上这些知识往往没有被有效地转移到长时记忆里,所以就会出现“考完即忘”的现象。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21.①为什么会“考完即忘”②长时记忆则容量更大22.在考试复习期间,学生往往使用大量的短时记忆策略来强化记忆,以确保知识点能够在短时间内被记住。【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结合后文“所以就会出现‘考完即忘’的现象”,此处是在询问为什么会出现“考完即忘”的现象,故可填“为什么会‘考完即忘’”。第二处,由分号可知,分号前后是并列关系,对应的句子结构相似,前文说“短时记忆容量有限”,此处是转折句,和前文语义相反,故可填“长时记忆则容量更大”。【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整个句子缺少主语,修改时可以将“学生”放在“往往”前,作句子的主语,“在考试复习期间”做时间状语;二、不合逻辑,知识点应是“被记住”,在“记住”前加“被”。故整个句子改为:在考试复习期间,学生往往使用大量的短时记忆策略来强化记忆,以确保知识点能够在短时间内被记住。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老子认为“知足者富”“知足不辱”。鲁迅却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习近平总书记也说:“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知足以常乐,不足而奋进林逋有言:“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强调人生当懂得知足,才可安时处顺。而鲁迅先生却言“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他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版四方协议合同3篇
- 旅游服务合同的合规管理
- 旅店租赁合同范本3篇
- 教育顾问试用期劳动合同3篇
- 房屋买卖合同贷款版详解3篇
- 新版意向金协议合同3篇
- 政府机关临时聘用合同3篇
- 断桥铝门窗采购合同书3篇
- 房屋买卖合同终止协议格式3篇
- 教育机构加盟合同模板3篇
- 计算机类复试面试问题汇总(200多道题)
-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解析】
-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1-4章)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
- 办公楼物业的年终总结
- 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家庭局域网组建课件
- 《结构化学》课件
- 企业食堂投标技术方案
- 采购与供应管理流程培训课程
- 职业暴露习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