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技术方案TOC\o"1-2"\h\u8830第1章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概述 3294271.1智能家居发展背景 382291.2设备互联互通需求分析 35271.3技术发展趋势 44156第2章通信协议与技术标准 4144982.1主流通信协议简介 4150052.1.1ZigBee协议 5100732.1.2WiFi协议 573062.1.3蓝牙协议 542152.1.4ZWave协议 5269142.2技术标准与规范 5299452.2.1国家标准 5139182.2.2行业标准 541262.2.3企业标准 57742.3设备互联互通协议选择 5235602.3.1通信距离 5259202.3.2功耗要求 6206242.3.3数据传输速率 6283262.3.4安全性要求 6218902.3.5兼容性与扩展性 631241第3章硬件设备选型与设计 6276023.1常用传感器及其应用 6307943.1.1温湿度传感器 6280603.1.2光照传感器 6155953.1.3人体红外传感器 67353.1.4烟雾传感器 741723.2芯片与控制器选型 764873.2.1微控制器选型 7155373.2.2无线通信模块 7245473.3设备硬件设计要点 7134373.3.1电源设计 726453.3.2信号处理与滤波 790323.3.3抗干扰设计 722173.3.4硬件接口设计 722443.3.5结构设计 729931第4章软件架构与开发 8131834.1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8218474.1.1架构概述 8253524.1.2架构分层 8318654.1.3架构特点 8215154.2设备端软件开发 8244094.2.1设备端软件概述 8200484.2.2开发环境与工具 8148384.2.3设备端软件架构 9194064.2.4设备端软件开发关键技术 9237074.3服务器端软件开发 9187294.3.1服务器端软件概述 943034.3.2开发环境与工具 949534.3.3服务器端软件架构 9150994.3.4服务器端软件开发关键技术 917225第5章数据处理与分析 9179065.1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9244955.1.1数据采集 1040945.1.2数据预处理 1077935.2数据存储与管理 1033655.2.1数据存储 10190195.2.2数据管理 10124815.3数据分析与挖掘 10139765.3.1数据分析 101575.3.2数据挖掘 1114949第6章互联互通接口设计与实现 1115876.1设备间通信接口设计 11136376.1.1通信协议选择 11140286.1.2设备发觉与识别 11295546.1.3数据交换格式 11290586.2应用层接口设计 11133736.2.1设备控制接口 11272586.2.2数据采集接口 12278826.3云平台接口设计 12217156.3.1设备管理接口 12295346.3.2数据存储与分析接口 12269036.3.3用户接口 1222349第7章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1251747.1网络安全威胁与防护措施 1396757.1.1网络安全威胁 13151847.1.2防护措施 13292887.2数据加密与身份认证 1389217.2.1数据加密 1367297.2.2身份认证 13153287.3隐私保护策略与法规遵循 1463577.3.1隐私保护策略 14287967.3.2法规遵循 1417129第8章系统集成与测试 1442658.1系统集成技术 1494098.1.1概述 14192368.1.2集成架构 14245528.1.3集成技术 14148518.2功能测试与验证 1545938.2.1功能测试概述 1523248.2.2测试方法 15209478.2.3测试用例设计 15113488.2.4测试执行与结果分析 152638.3功能测试与优化 1538338.3.1功能测试概述 15222548.3.2功能测试方法 15102098.3.3功能测试工具 1528.3.4功能优化 151637第9章智能家居应用案例 16142959.1家庭场景应用案例 16171239.1.1案例一:家庭能源管理 16153659.1.2案例二:家庭安全防护 16226549.1.3案例三:智能家居健康护理 16100879.2社区场景应用案例 16230069.2.1案例一:智慧社区安防 16899.2.2案例二:智慧社区环境监测 16166329.2.3案例三:智慧社区便民服务 16230019.3行业解决方案 16230869.3.1方案一:智能家居酒店 1799089.3.2方案二:智能家居养老 1733929.3.3方案三:智能家居教育 1759349.3.4方案四:智能家居医疗 176882第10章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72374010.15G与物联网技术的影响 172354610.2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171966310.3市场前景与行业展望 17第1章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概述1.1智能家居发展背景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家居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智能家居系统通过将家庭内的各种设备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对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智能管理等功能,为用户带来便捷、舒适、安全的居住体验。我国政策扶持、科技创新以及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智能家居产业的快速发展。1.2设备互联互通需求分析在智能家居系统中,设备互联互通是核心需求之一。由于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智能家居设备之间存在技术差异,导致设备之间难以实现有效对接和协同工作。因此,解决设备互联互通问题成为推动智能家居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具体需求如下:(1)统一标准:制定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的技术标准,降低不同设备间的兼容性问题。(2)数据共享: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个性化的服务。(3)协同工作:使不同设备能够协同工作,提高智能家居系统的整体功能。1.3技术发展趋势为了满足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的需求,以下技术发展趋势值得关注:(1)物联网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提高智能家居系统的覆盖范围和便捷性。(2)云计算与大数据: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对智能家居设备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3)人工智能: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使智能家居设备具备学习、适应、优化等功能,实现真正的智能化。(4)边缘计算:通过边缘计算技术,将部分数据处理任务从云端迁移到设备端,降低网络延迟,提高系统响应速度。(5)安全隐私保护:加强对智能家居设备的安全防护,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6)跨平台兼容:开发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设备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提高用户体验。通过以上技术发展趋势,有望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的互联互通,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家居生活。第2章通信协议与技术标准2.1主流通信协议简介智能家居设备的互联互通依赖于稳定的通信协议。本章首先介绍当前智能家居领域中的主流通信协议,分析各自的优缺点,为后续设备互联互通协议的选择提供参考。2.1.1ZigBee协议ZigBee是一种低功耗、低速率的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短距离、低数据传输的场合。它具有自组网、低功耗、低成本、高安全性等特点。2.1.2WiFi协议WiFi是一种基于IEEE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技术,具有传输速率高、覆盖范围广等优点,但功耗相对较高,适用于家庭、办公室等环境。2.1.3蓝牙协议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低成本、低功耗、易于部署等特点。蓝牙技术的发展,其传输速率和连接数量得到了显著提升。2.1.4ZWave协议ZWave是一种低功耗、高安全性的无线通信技术,采用专用频段,抗干扰能力强。但其设备成本相对较高,且生态链相对封闭。2.2技术标准与规范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以保证设备间能够稳定、高效地通信。2.2.1国家标准我国在智能家居领域已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标准,如GB/T289892012《智能家居系统通用技术要求》等,为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提供了基础。2.2.2行业标准各行业组织也制定了相关标准,如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发布的CSA00012017《智能家居系统互联互通接口规范》等,为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提供了技术支持。2.2.3企业标准企业为了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也会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这些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2.3设备互联互通协议选择在选择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协议时,应考虑以下因素:2.3.1通信距离根据设备的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通信距离。如家庭环境可选择WiFi、ZigBee等协议;户外环境可选择ZWave等协议。2.3.2功耗要求根据设备功耗要求,选择低功耗协议。如ZigBee、蓝牙等协议适用于低功耗设备。2.3.3数据传输速率根据设备对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协议。如高速率设备可选择WiFi协议,低速率设备可选择ZigBee、蓝牙等协议。2.3.4安全性要求考虑设备的安全功能,选择具备较高安全性的协议。如ZWave、ZigBee等协议具有较高安全性。2.3.5兼容性与扩展性选择具有良好兼容性和扩展性的协议,以便后续设备升级和拓展。如AllSeen联盟的AllJoyn协议、OIC(OpenConnectivityFoundation)的IoTivity协议等。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协议。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采用多种协议组合使用,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第3章硬件设备选型与设计3.1常用传感器及其应用智能家居系统的核心在于信息的采集与处理,传感器作为信息采集的关键部分,其选型和应用。本章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传感器及其在智能家居设备中的应用。3.1.1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室内环境温度和湿度,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常见的温湿度传感器有DHT11、DHT22等。3.1.2光照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外光照强度,可应用于智能照明系统,实现灯光的自动调节。常见的光照传感器有BH1750、GY30等。3.1.3人体红外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人体活动,可实现智能安防、智能照明等功能。常见的人体红外传感器有HCSR501、PIR等。3.1.4烟雾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烟雾浓度,预防火灾。常见的烟雾传感器有MQ2、MQ7等。3.2芯片与控制器选型芯片与控制器的选型直接关系到智能家居设备的功能和稳定性。以下为几种常用的芯片与控制器选型建议。3.2.1微控制器选型微控制器(MCU)作为智能家居设备的核心处理单元,需具备高功能、低功耗、丰富的外设等特点。常见的微控制器有STM32、ESP8266、ESP32等。3.2.2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负责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根据实际需求,可选择以下几种通信技术:(1)WiFi:适用于家庭网络环境,如ESP8266、ESP32等。(2)蓝牙:适用于短距离通信,如BLE4.0、BLE5.0等。(3)ZigBee:适用于低功耗、长距离的通信,如CC2530、CC2650等。3.3设备硬件设计要点在设计智能家居设备硬件时,需关注以下要点:3.3.1电源设计保证电源稳定可靠,满足设备功耗需求。对于无线设备,还需考虑电池寿命和充电方式。3.3.2信号处理与滤波合理设计信号处理电路,滤除噪声,提高传感器采集数据的准确性。3.3.3抗干扰设计针对电磁干扰、射频干扰等问题,采取屏蔽、滤波、接地等措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3.3.4硬件接口设计合理规划硬件接口,如I/O端口、通信接口等,方便设备扩展和升级。3.3.5结构设计考虑设备的安装、维护和使用场景,进行结构设计,使其具备良好的散热、防水、防尘功能。同时注重美观和用户体验。通过以上硬件设备选型与设计要点,为智能家居设备的互联互通提供基础保障。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项目需求进行具体分析和调整。第4章软件架构与开发4.1系统软件架构设计4.1.1架构概述本章节主要针对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技术方案的软件架构进行设计,以保证系统的高效性、稳定性与可扩展性。系统软件架构采用分层设计,分为设备端、服务器端和用户端三个层次,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数据传输与处理、用户交互等功能。4.1.2架构分层(1)设备端:负责采集智能家居设备的数据,并对设备进行控制。(2)服务器端:负责处理设备端的数据,进行数据存储、分析与处理,并为用户提供服务接口。(3)用户端:用户通过用户端与系统进行交互,实现对智能家居设备的监控与控制。4.1.3架构特点(1)模块化设计:各层次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维护与扩展。(2)高内聚低耦合:各模块之间内聚性高,耦合性低,有利于系统稳定性和可维护性。(3)可扩展性:系统设计考虑未来可能的技术升级和功能扩展,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4.2设备端软件开发4.2.1设备端软件概述设备端软件主要负责与硬件设备进行交互,包括数据采集、设备控制和数据传输等功能。4.2.2开发环境与工具采用嵌入式开发环境,如IAR、Keil等,使用C/C等编程语言进行开发。4.2.3设备端软件架构(1)硬件驱动层:负责与硬件设备进行通信,如传感器、执行器等。(2)协议栈层:实现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协议,如MQTT、CoAP等。(3)应用层:负责实现设备的具体功能,如数据采集、设备控制等。4.2.4设备端软件开发关键技术(1)低功耗设计:采用合理的休眠策略和电源管理技术,降低设备功耗。(2)多线程与同步:合理使用多线程技术,保证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的实时性。(3)故障处理与恢复:设计完善的故障处理机制,提高设备端软件的稳定性。4.3服务器端软件开发4.3.1服务器端软件概述服务器端软件主要负责处理设备端的数据,进行数据存储、分析与处理,并为用户提供服务接口。4.3.2开发环境与工具采用Java、Python等编程语言,使用SpringBoot、Django等开发框架,以及MySQL、MongoDB等数据库。4.3.3服务器端软件架构(1)数据接收与处理层:接收设备端的数据,进行数据解析、处理和存储。(2)业务逻辑层:实现系统的核心业务功能,如数据分析、设备控制策略等。(3)服务接口层:为用户提供服务接口,如WebAPI、APP接口等。4.3.4服务器端软件开发关键技术(1)负载均衡:采用负载均衡技术,提高系统处理高并发请求的能力。(2)数据安全:采用加密技术,保证数据传输与存储的安全。(3)实时性:使用消息队列等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处理与传输。第5章数据处理与分析5.1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智能家居设备在互联互通的过程中产生大量数据。本节主要介绍数据的采集与预处理过程。数据采集涉及传感器、设备日志、用户交互等多种途径,保证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5.1.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传感器数据:温度、湿度、光照、声音等环境信息;(2)设备日志:设备运行状态、故障信息、软件升级记录等;(3)用户交互数据:用户操作记录、使用习惯、反馈意见等;(4)网络数据:设备间通信数据、远程控制指令等。5.1.2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归一化等步骤,以提高数据质量,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可靠基础。5.2数据存储与管理针对智能家居设备产生的海量数据,本节介绍数据存储与管理的相关技术,保证数据的高效存储、快速读取和安全性。5.2.1数据存储数据存储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具体包括:(1)关系型数据库:存储结构化数据,如设备信息、用户信息等;(2)非关系型数据库:存储非结构化数据,如图像、视频等;(3)分布式文件系统:存储大规模文件数据,如日志、传感器数据等。5.2.2数据管理数据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数据备份: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2)数据安全:采用加密、访问控制等技术,保障数据安全;(3)数据索引:构建高效索引,提高数据查询速度。5.3数据分析与挖掘本节重点介绍智能家居设备数据的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以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用户行为和潜在需求的深入理解。5.3.1数据分析数据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时序数据分析:分析设备运行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故障预测和功能优化提供依据;(2)用户行为分析:分析用户使用智能家居设备的习惯和偏好,为产品改进和个性化服务提供参考;(3)关联规则分析:挖掘设备间的关联关系,为智能家居系统优化提供支持。5.3.2数据挖掘数据挖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聚类分析:对用户群体进行划分,发觉不同群体的特征和需求;(2)分类分析:构建分类模型,实现对设备故障、用户行为的预测;(3)决策树分析:构建决策树,为智能家居系统提供智能决策支持。第6章互联互通接口设计与实现6.1设备间通信接口设计6.1.1通信协议选择在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的技术方案中,设备间的通信接口设计。本方案采用基于IP协议的通信机制,保证了设备间通信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同时支持多种传输层协议,如TCP、UDP等,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通信需求。6.1.2设备发觉与识别为了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设计了一套设备发觉与识别机制。通过Bonjour、UPnP等协议实现设备的自动发觉,并使用唯一设备标识(UUID)进行设备识别,保证设备间能够准确无误地建立通信连接。6.1.3数据交换格式在设备间通信过程中,采用JSON(JavaScriptObjectNotation)作为数据交换格式,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跨平台性。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设计了相应的数据结构,以满足设备间高效、安全的数据传输需求。6.2应用层接口设计6.2.1设备控制接口为方便用户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远程控制,设计了以下设备控制接口:(1)开关控制接口:实现对设备的开关机、模式切换等功能;(2)参数调节接口:实现对设备温度、湿度、亮度等参数的调节;(3)定时任务接口:设置设备的定时开关、模式切换等任务。6.2.2数据采集接口为满足智能家居系统对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测需求,设计了以下数据采集接口:(1)环境参数采集接口:获取设备所在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2)设备状态采集接口:获取设备的工作状态、故障信息等数据;(3)用户行为采集接口:收集用户在使用智能家居设备过程中的行为数据,用于优化设备功能和提升用户体验。6.3云平台接口设计6.3.1设备管理接口云平台提供以下设备管理接口,实现对智能家居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1)设备注册接口:为新接入的设备唯一标识,并完成设备信息的注册;(2)设备信息查询接口:查询设备的基本信息、状态信息等;(3)设备远程控制接口:实现对设备的远程开关、参数调节等功能。6.3.2数据存储与分析接口为提高智能家居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云平台设计了以下数据存储与分析接口:(1)数据存储接口:将采集到的环境数据、设备状态数据等存储至云平台数据库;(2)数据分析接口: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故障预测等服务;(3)数据共享接口:实现不同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设备协同能力。6.3.3用户接口云平台为用户提供以下接口,方便用户进行设备管理和使用:(1)用户注册与登录接口:实现用户的注册、登录、注销等功能;(2)设备绑定与解绑接口:允许用户将设备与云平台账户进行绑定或解绑;(3)通知与提醒接口:向用户发送设备状态变更、故障提醒等信息。第7章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7.1网络安全威胁与防护措施智能家居设备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网络安全问题亦日益凸显。本节将分析智能家居设备可能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7.1.1网络安全威胁(1)设备硬件与软件漏洞:由于智能家居设备多样化、更新速度快,可能导致硬件与软件存在安全漏洞。(2)数据传输泄露:智能家居设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遭受窃听、篡改等攻击。(3)网络入侵:黑客通过破解密码、利用系统漏洞等方式,非法入侵智能家居设备。(4)恶意软件攻击:智能家居设备可能被植入恶意软件,导致设备功能受损、数据泄露等。7.1.2防护措施(1)定期更新固件:设备制造商应定期发布固件更新,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2)采用安全传输协议:使用加密技术,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3)增强密码策略:采用复杂密码、定期更换密码等措施,提高设备安全性。(4)部署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实时监控网络流量,防止恶意攻击。7.2数据加密与身份认证为了保证智能家居设备的数据安全,本节将从数据加密和身份认证两个方面进行阐述。7.2.1数据加密采用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相结合的加密方式,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对称加密算法如AES、DES等,具有加密速度快、安全性高等特点;非对称加密算法如RSA、ECC等,可以解决密钥分发问题。7.2.2身份认证(1)用户身份认证:采用多因素认证,如密码、短信验证码、生物识别等。(2)设备身份认证:通过数字证书、设备指纹等技术,保证设备身份的真实性。7.3隐私保护策略与法规遵循智能家居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用户隐私。7.3.1隐私保护策略(1)最小化数据收集:仅收集实现功能所必需的数据。(2)数据匿名化处理:对用户敏感数据进行匿名化处理,降低隐私泄露风险。(3)数据存储与传输安全:保证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安全。7.3.2法规遵循遵循我国《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智能家居设备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智能家居设备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员工法律意识,保证隐私保护措施得到有效实施。第8章系统集成与测试8.1系统集成技术8.1.1概述在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技术方案中,系统集成是将各个独立的子系统通过标准化接口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统一、协调、高效的有机整体。本章主要介绍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系统集成的相关技术。8.1.2集成架构本方案采用分层架构进行系统集成,分为设备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各层之间通过标准化接口进行通信,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互操作性。8.1.3集成技术(1)设备驱动集成:采用统一的设备驱动接口,实现对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的智能家居设备进行驱动集成。(2)数据集成:通过数据交换与共享技术,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融合,为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数据视图。(3)服务集成:采用服务总线技术,将各个子系统的服务进行集成,实现服务组合、服务编排等功能。(4)接口集成:制定统一的接口规范,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集成,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8.2功能测试与验证8.2.1功能测试概述功能测试是对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系统各项功能进行验证的过程,保证系统满足设计要求。8.2.2测试方法采用黑盒测试方法,对系统的输入、输出、功能模块等进行测试。8.2.3测试用例设计根据系统需求,设计覆盖所有功能模块的测试用例,包括正常情况、异常情况以及边界条件。8.2.4测试执行与结果分析按照测试用例执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并对测试过程中发觉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8.3功能测试与优化8.3.1功能测试概述功能测试旨在评估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系统在实际运行环境下的功能表现,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等指标。8.3.2功能测试方法采用压力测试、并发测试、容量测试等方法,模拟实际运行环境,对系统功能进行评估。8.3.3功能测试工具选择合适的功能测试工具,如LoadRunner、JMeter等,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8.3.4功能优化针对测试过程中发觉的功能瓶颈,采用以下方法进行优化:(1)优化数据库查询:对慢查询进行优化,提高数据库访问效率。(2)缓存优化:合理使用缓存技术,降低系统响应时间。(3)负载均衡:采用负载均衡技术,提高系统处理并发请求的能力。(4)代码优化:优化代码结构,提高程序执行效率。通过以上功能测试与优化,保证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具有良好功能。第9章智能家居应用案例9.1家庭场景应用案例9.1.1案例一:家庭能源管理本案例通过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技术,实现家庭能源的智能管理与优化。系统包括智能插座、智能照明、太阳能发电设备等,用户可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能源消耗情况,并根据需求调整用电策略,降低能源浪费。9.1.2案例二:家庭安全防护基于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技术,构建一套全方位的家庭安全防护系统。包括智能门锁、智能摄像头、红外探测器等设备,可实现远程监控、实时报警、自动布防等功能,为家庭安全保驾护航。9.1.3案例三:智能家居健康护理结合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护理服务。通过智能手环、智能血压计、智能体脂秤等设备,实时监测用户健康数据,并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合理的饮食、运动建议。9.2社区场景应用案例9.2.1案例一:智慧社区安防运用智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