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07 坐标曲线题(解析版)_第1页
热点07 坐标曲线题(解析版)_第2页
热点07 坐标曲线题(解析版)_第3页
热点07 坐标曲线题(解析版)_第4页
热点07 坐标曲线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点07坐标曲线题坐标曲线题在中考化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类题目能够综合考查学生的多项能力,包括但不限于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图表解读能力、趋势分析与预测、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平衡移动的概念、定量关系的把握、实验数据处理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热点01溶解度曲线图像1.概念: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其中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点曲线上的点:表示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如A点表示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某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如B点表示a、c两种物质在t1℃时的溶解度相等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的趋势。陡升型: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如a)。缓升型: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b)。下降型: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面曲线下面的点:表示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曲线上面的点:表示溶液处于饱和状态,且有未溶固体2.含义3.应用(1)a、b固体的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降低温度;c固体的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升高温度。(2)若固体a中含少量b,要提纯a,则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若固体b中含少量a,要提纯b,则用蒸发结晶的方法。热点02与溶液有关的变化图像1.物质溶解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图像操作一定温度下,向一定质量溶剂(如水)中加入A一定温度下,向A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A一定温度下,向A的饱和溶液中加入A图像分析溶质A质量(质量分数)从零开始不断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溶质质量(质量分数)不再增大开始时,随着A的溶解,溶质(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先增大(起点大于零),达到饱和后均不再改变原溶液饱和,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溶质(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均保持不变2.溶液稀释或升高温度时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图像操作溶液稀释将饱和溶液升温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图像分析随着水的不断加入,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减小,逐渐接近于0,但不会等于零温度升高,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没有固体析出,溶质质量及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温度升高,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有固体析出,溶质质量及溶质质量分数均减小热点03溶液pH的变化图像分类酸碱稀释过程的pH变化图像酸碱中和反应过程的pH变化图像酸性溶液稀释碱性溶液稀释向酸溶液中加入碱溶液向碱溶液中加入酸溶液图像分析溶液pH由小于7的某个数值开始,逐渐增大,但溶液始终显酸性,溶液pH只能接近7,而不能等于或大于7溶液pH由大于7的某个数值开始,逐渐减小,但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pH只能接近7,而不能等于或小于7起点时,pH<7,随着碱溶液的加入,pH逐渐增大,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pH=7,再继续加入碱溶液,溶液显碱性,pH>7起点时,pH>7,随着碱溶液的加入,pH逐渐减小,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pH=7,再继续加入酸溶液,溶液显酸性,pH<7热点04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的相关变化图像1.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的变化图像举例分别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加入Zn粉和Fe粉至过量将足量的锌片、铁片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向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分别向等质量的铁和锌中滴入浓度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图像分析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与金属的化合价之比越小,等质量的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越大,曲线越陡,越先将酸消耗完,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金属活动性越强,金属与酸反应得越快,曲线越陡,越先将酸消耗完,由于金属足量,酸一定,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金属活动性越强,金属与酸反应得越快,开始时曲线越陡,酸足量,金属完全反应,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与金属的化合价之比越大,最终产生的气体越少,曲线位置越低开始时,金属过量,酸完全反应,加入等质量的酸产生气体的质量相等,曲线重合,相对原子质量与金属的化合价之比越大越先反应完,最终产生的气体越少,曲线位置越低2.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溶液、固体质量变化图像(1)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混合,最活泼的金属优先反应。例如:假设金属活动性:A>B>C,向金属A、B的混合物中加入C的盐溶液,金属A优先与金属C的盐溶液反应,当金属A完全反应后,金属B再与金属C的盐溶液反应。(2)一种金属与多种金属的盐溶液混合,金属先与最不活泼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热点05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图像1.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变化图像分类反应物的质量变化图像生成物的质量变化图像图像分析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质量不断减小,若反应物有剩余,则图像如图A所示;若反应物完全反应,则图像如图B所示(1)若只发生一步反应,则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大;当反应结束后,生成物的质量达到最大;之后,生成物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如图C)。(2)若可能发生两个反应,则先判断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先发生反应的生成物质量变化图像如图C,后发生反应的生成物的质量变化图像如图D2.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其他质量变化图像ABCD(1)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质量及密闭反应体系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参与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某种元素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其变化图像如图A所示。(2)剩余固体质量的变化图像①固体完全反应转化为气体,剩余固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B所示。如一定质量的碳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等。②固体完全反应生成固体,还生成气体,则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生成的气体逸出);反应结束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如图C)。如锻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H2(或CO、或C)还原CuO(或Fe2O3)、加热KMnO4或KClO3和MnO2的混合物等。③若固体与气体反应生成固体,则随着反应的进行,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增加;反应结束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即剩余固体的质量=反应前容器内固体的质量+参加反应的气体的质量),其变化图像如图D所示。如Mg、P等在氧气中燃烧,Fe在氧气中燃烧,在空气中加热铜粉等。3.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相关的变化图像影响因素催化剂(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固体颗粒大小(等质量、颗粒大小不同的碳酸钙或活泼金属与相同浓度等质量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反应物浓度(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碳酸钙或活泼金属与不同浓度的足量盐酸反应)图像分析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其他条件相同,固体颗粒越大,反应速率越慢其他条件相同,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热点01溶解度曲线图像1.(2023•广安)X、Y、Z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Y>Z B.t2℃时,将20gX物质放入50g水中,可得到70g溶液 C.t3℃时,将100gX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可析出20g晶体 D.t1℃时,分别将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Y>Z>X【答案】D【解析】A、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温度,不能比较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故选项说法错误。B、t2℃时,X的溶解度为30g,t2℃时,将20gX物质放入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5g,可得到15g+50g=65g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t3℃时,X的溶解度为50g,t2℃时,X的溶解度为30g,t3℃时,将150gX物质的饱和溶液(含有100g水)中含有的溶质质降温至t2℃,可析出20g晶体,则t3℃时,将100gX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析出的晶体质量小于20g,故选项说法错误。D、t1℃时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Y=Z>X,t1℃时Y、Z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X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t1℃时X、Y、Z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3℃时,X、Y的溶解度增大,但溶液的组成没有发生改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Z的溶解度减小,有Z物质析出,但t2℃时Z的溶解度大于t1℃时X的溶解度,故t2℃时Z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1℃时X的溶质质量分数,故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关系是Y>Z>X,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2.(2023•孝感)t3℃时,将相同质量的a和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温度不变,现象如图一所示,图二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烧杯中的溶质为b B.甲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若将温度降到t2℃,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质量相等 D.t1℃时,b的溶解度比a的大【答案】B【解析】A、由图一可知乙的溶解度小于甲的溶解度,由图二可知t3℃时,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所以乙烧杯中的溶质为b,故A说法正确;B、甲烧杯中没有固体不溶物,可能刚好饱和,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B说法错误;C、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溶剂质量相等,所以溶解的溶质质量也相等,所以将温度降到t2℃,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质量相等,故C说法正确;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b的溶解度比a的大,故D说法正确。故选:B。热点02与溶液有关的变化图像1.(2023•河北)向盛有ag铜锌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该过程中剩余固体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ZnSO4 B.N点时,生成气体的总质量达到最大 C.N→P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该铜锌混合物中锌的质量为(a﹣b)g【答案】C【解析】A.结合以上分析可知,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ZnSO4,故正确;B.N点时,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总质量达到最大,故正确;C.N→P过程中,锌已经完全反应,硫酸过量,溶液酸性增强,因此溶液的pH逐渐减小,故错误;D.根据图像信息可知,铜锌合金质量为ag,加入稀硫酸后,剩余的铜的质量为bg,则铜锌混合物中锌的质量为(a﹣b)g,故正确;故选:C。2.(2023•岳阳)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B.向稀盐酸与Cu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C.电解水实验 D.向MnO2固体粉末中不断加入H2O2溶液【答案】B【解析】A、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pH向7无限接近,永远大于7,不会小于7;故选项错误;B、向稀盐酸与Cu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中和反应优先,因此开始没有沉淀产生,盐酸完全反应后,才出现沉淀;故选项正确;C、电解水实验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不是质量比;故选项错误;D、向MnO2固体粉末中不断加入H2O2溶液,MnO2固体质量不变,减少错误;故选项错误;故选:B。热点03溶液pH的变化图像1.(2023•眉山)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30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 C.60s时,加入1~2滴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 D.该实验是将稀盐酸加入稀NaOH溶液【答案】D【解析】A、由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图,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有热量放出,故选项说法正确。B、30s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故选项说法正确。C、60s时,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加入1~2滴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故选项说法正确。D、图象中pH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地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2.(2023•德州)为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设计下列实验方案: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将稀硫酸慢慢滴入混合液中,并不断搅拌,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颜色的变化为红色→无色→红色 B.a点处表示的溶液中阴离子只有OH﹣ C.b点表示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c点处表示的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答案】C【解析】A、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逐滴滴入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继续滴加稀硫酸,溶液仍显无色,故选项说法错误。B、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说明氢氧化钠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硫酸钠,a点处表示的溶液中阴离子有、OH﹣,故选项说法错误。C、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溶液显中性,表示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硫酸过量,c点处表示的溶液中的溶质有硫酸、硫酸钠,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3.(2023•南通)已知常温下Ca(OH)2溶解度为0.17g。向一定量饱和Ca(OH)2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pH随V(盐酸)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为检测某生石灰样品中钙元素含量,实验如下:步骤1取0.60g样品于锥形瓶中,向其中加入200mL蒸馏水,盖上表面皿充分振荡。步骤2向冷却后的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反应完全。反应完全时锥形瓶内溶液红色恰好褪去。经换算,消耗m(HCl)=0.7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1中充分振荡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 B.步骤2中红色恰好褪去时,消耗V3mL盐酸 C.步骤2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Cl+CaO=CaCl2+H2O D.该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6.67%【答案】D【解析】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取0.60g样品于锥形瓶中,向其中加入200mL蒸馏水,得到的氢氧化钙的质量一定大于0.60g;常温下Ca(OH)2溶解度为0.17g,200mL(合200g)蒸馏水中最多能溶解氢氧化钙0.34g,氢氧化钙有剩余,步骤1中充分振荡后不能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步骤2中红色恰好褪去时,溶液显中性,溶液的pH=7,消耗的盐酸的质量不是V3mL,故选项说法错误。C、步骤2中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故选项说法错误。D、反应完全时锥形瓶内溶液红色恰好褪去,经换算,消耗m(HCl)=0.73g,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钙的质量为x。Ca(OH)2+2HCl═CaCl2+2H2O7473x0.73gx=0.74g0.74g氢氧化钙中含钙元素的质量为0.74g××100%=0.4g。反应前后钙元素的质量不变,则该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66.67%,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热点04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的相关变化图像1.(2023•天门)下列化学反应中y与x的关系,可以用如图曲线表示的是()A.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x表示反应时间,y表示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B.一定量的镁片中滴加稀盐酸,x表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y表示产生氢气的质量 C.一定量的氧化铁中加入稀盐酸,x表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y表示溶液的总质量 D.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x表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y表示溶液的pH【答案】B【解析】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前后钾元素的质量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则钾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但反应前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不为零,不能用如图曲线表示,故选项错误。B、一定量的镁片中滴加稀盐酸,氢气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能用如图曲线表示,故选项正确。C、一定量的氧化铁中加入稀盐酸,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的总质量逐渐增加,但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稀盐酸,溶液的质量始终在增加,不能用如图曲线表示,故选项错误。D、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pH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等于7、大于7,不能用如图曲线表示,故选项错误。故选:B。2.(2023•襄阳)现有80g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B.a→b段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uSO4+2NaOH=Na2SO4+Cu(OH)2↓ C.原混合溶液中H2SO4与CuSO4的质量比为49:80 D.向c点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不会立即出现白色沉淀【答案】C【解析】氯化钡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40g时沉淀的质量不变,说明此时是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是氯化钠,故a点含有氯化钠、过量的氯化钡以及生成的氯化铜三种溶质,故A错误;B、a→b段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故B错误;C、0→a段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a→b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相等;H2SO4——2HCl——2NaOH,CuSO4——CuCl2——2NaOH故硫酸和硫酸铜的质量关系为:H2SO4——CuSO498160故C正确;D、c点溶液中含有氯化钡,故向c点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会立即出现白色沉淀,故D错误;故选:C。热点05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图像1.(2023•聊城)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质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 B.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 C.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向Na2CO3和NaOH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答案】C【解析】A、向一定质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硝酸钾能继续溶解,但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不能继续溶解,溶液的质量先增大,后不变,故选项图像正确。B、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pH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等于7、大于7,故选项图像正确。C、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反应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等质量镁、锌分别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镁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锌多,故选项图像错误。D、向Na2CO3和NaOH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开始时不会生成气体,氢氧化钠消耗完再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气体的质量先是零,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像正确。故选:C。2.(2023•大庆)下列选项与图示中所反映的变化关系不相符的是()A.等质量且过量的锌粉、锌粒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B.向一定量NaOH与Ca(OH)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通入CO2至过量 C.在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等浓度的H2O2溶液分解制O2 D.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滴入一定浓度的稀硫酸【答案】B【解析】A、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最终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最终剩余固体的质量相等;但锌粉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故选项图像正确。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碳和碳酸钙、水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沉淀的先增加后逐渐减少;由质量守恒定律,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过程中消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大于沉淀消失时消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故选项图像错误。C、在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等浓度的H2O2溶液分解制O2,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故选项图像正确。D、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滴入一定浓度的稀硫酸,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的离子数量减少,溶液的带电能力逐渐减小,至完全反应减小至0,继续滴加稀硫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又逐渐增强,故选项图像正确。故选:B。1.(2024•新抚区模拟)KNO3常用作无土栽培营养液的成分。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3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 B.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达到饱和的方法之一是降温 D.20℃时,25gKNO3充分溶解于100g水中,得到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0%【答案】A【解析】A、根据图像可知,30℃时,KNO3的溶解度为45.8g,KNO3的溶解度为31.6g错误,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B、根据图像可知,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降温后,溶解度减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可以达到饱和溶液,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25gKNO3充分溶解于100g水中,可以全部溶解,得到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20%,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A。2.(2024•湖南模拟)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点表示t1℃时,物质A与C的溶解度相等 B.在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C C.物质A中混有少量的物质B,若提纯物质A,可采取的方法是冷却结晶 D.溶液质量不变,将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温度【答案】D【解析】A、M点是物质A和C溶解度曲线的交点,故M点表示t1℃时,物质A与C的溶解度相等,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在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C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在t2℃时,仔细观察溶解度曲线,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C;由于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明显减小,因此物质A适合冷却结晶分离出来,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溶液质量不变,将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应该是升高温度,因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降低温度错误,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故选:D。3.(2023•秦安县校级模拟)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H2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B.向纯碱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 C.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D.等质量的木炭分别在足量的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答案】D【解析】A、硫酸与硫酸镁的混合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硫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因此刚开始一段时间没有沉淀产生,过一段时间硫酸反应完毕,氢氧化钠与硫酸镁反应时再产生氢氧化镁沉淀,选项A错误;B、纯碱溶液显碱性,加水稀释pH变小,但是始终大于7,选项B错误;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生成气体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不是质量比,选项C错误;D、等质量的木炭与足量的空气和氧气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相等,但是氧气浓度比空气中氧气浓度高,所以反应速率快,因此生成相同质量二氧化碳需要的时间短,选项D正确;故选:D。4.(2023•咸宁模拟)将锌粉持续加入到100g含有AgNO3和Cu(NO3)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生成固体质量随加入锌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点时,溶液质量最小 B.在b点时,固体成分为Ag和Cu C.当加入锌粉质量为9.75g充分反应后,生成固体质量为24.8g D.在c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8%【答案】C【解析】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锌与硝酸银反应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小,锌与硝酸铜反应,固体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增大,但锌与硝酸银反应溶液减小大于锌与硝酸铜反应溶液增加的质量,故b的溶液质量最小,而不是a点,故A错误;B、b点是锌与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则在b点时,固体成分为Ag,而不是Ag和Cu,故B错误;C、当加入锌粉质量为9.75g时,6.5g与硝酸银反应生成21.6g银,与硝酸铜反应的锌的质量为9.75g﹣6.5g=3.25g,3.25g锌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3.2g,则得到的固体总质量为21.6g+3.2g=24.8g,故C正确;D、参加反应的锌的总质量为13.0g,生成硝酸锌的质量为13.0g÷=37.8g,原溶液的质量为100g,加入了13.0g锌,析出固体28g,则溶液质量为100g+13.0g﹣28g=85g,则在c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44.5%,而不是37.8%,故D错误;故选:C。5.(2023•江岸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各图像描述的量变关系与其对应事实相符合的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B.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制生石灰 C.等质量的甲烷和酒精完全燃烧 D.质量相等且浓度相同的稀盐酸分别与适量的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答案】A【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以后剩余物质的质量要比原先固体的质量要小,故正确;B、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加热到一定温度,碳酸钙才能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碳逸出,固体的质量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反应前后钙元素的质量不变,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随着反应的进行增大,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变化,故错误;C、由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C2H5OH+3O22CO2+3H2O可知,当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相等时,生成的水的质量相等,等质量的甲烷和酒精完全燃烧时,甲烷生成的水多,故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CaO+2HCl═CaCl2+H2O、Ca(OH)2+2HCl═CaCl2+2H2O、CaCO3+2HCl═CaCl2+H2O+CO2↑可知,当参加反应的盐酸质量相等时,氧化钙、碳酸钙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相等,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最大,同时生成氯化钙的质量相同,所得溶液的浓度关系:氧化钙=碳酸钙>氢氧化钙,但是各所得溶液的浓度始终不变,故错误。故选:A。6.(2023•黄州区校级模拟)向盛有100.0gCuSO4和H2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NaOH溶液,烧杯中沉淀质量与滴加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NaOH溶液前,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B.m=74.8 C.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2+2NaOH═Cu(OH)2↓+2NaCl D.取c点对应溶液,滴加稀H2SO4,不能立即出现白色浑浊【答案】C【解析】A、向盛有一定质量的CuSO4和H2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分别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加入NaOH溶液前,滤液中含有氯化铜、氯化钠、氯化钡,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分析可知,加入氢氧化钠时,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又由图可知,生成的硫酸钡的质量为69.9g,生成氢氧化铜时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20g﹣80g=40g,设生成的氢氧化铜的质量为x,则Cu(OH)2~2NaOH9880x40g×20%x=9.8g,则m=69.9+9.8=79.7,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分析可知,加入氢氧化钠时,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2+2NaOH═Cu(OH)2↓+2NaCl,故选项说法正确。D、取c点对应溶液,溶液中含有氯化钡,滴加稀硫酸,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立即出现白色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7.(2023•冠县二模)如图图像能正确反映化学反应原理的是()A.表示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B.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二氧化锰的情况下分解生成氧气 C.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答案】A【解析】A、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硫酸消耗完再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像正确。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对应关系不正确,故选项图像错误。C、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晶体不能继续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图像错误。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的pH不可能小于或等于7,故选项图像错误。故选:A。8.(2023•邹城市校级二模)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向相同质量的Mg、Zn中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 B.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CaO C.在一定量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D.向NaOH和Ba(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答案】D【解析】A、,根据质量关系,加入相同质量的盐酸时,反应后溶液质量为氯化锌大于氯化镁,锌的曲线高,当金属反应完毕后,溶液质量不再变化,故错误;B、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质的质量增加,随着氧化钙不断与水反应,最终水会被完全消耗,溶液不复存在,故溶质质量先升高,然后再降低,最终变为0,故错误;C、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比锌弱,在一定量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不能与Zn(NO3)2溶液反应,铁能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开始时的溶质是硝酸银、硝酸锌;当铁与硝酸银反应时,溶质是硝酸银、硝酸亚铁、硝酸锌;当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是硝酸锌、硝酸亚铁,故错误;D、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后,硫酸根与就会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直至钡离子全部反应完毕,质量不再增加,所以一加入硫酸就有沉淀产生,直至最后沉淀质量不再变化,故正确。故选:D。9.(2023•浉河区校级三模)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2℃时,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形成饱和溶液 B.当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C.a2℃时,7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30g D.将a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a2℃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答案】C【解析】A、a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在该温度下,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不能形成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溶解度增大幅度比乙物质增大幅度大,当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故选项错误;C、a2℃时,甲物质溶解度为40g,70g甲的饱和溶液含有50g水、20g甲物质,设稀释到20%需加水的质量为x,依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知:20%×(x+70g)=20g,解得x=30g;故选项正确;D、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a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溶解度相等,升温至a2℃时,溶质不变,溶剂不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故选项错误;故选:C。10.(2023•任丘市模拟)分别向两份100g浓度为9.8%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且等量的锌粉、铁粉。绘制如图所示的横坐标为时间t或横坐标为金属质量m的图像,其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A、由于金属过量,设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x,则‘解得x=0.2g,即两种物质均产生0.2g氢气,且由于锌比铁活泼,则锌比铁反应较快,故正确;B、金属活动性锌>铁,锌反应比铁快,故正确;C、由于、,则消耗的锌的质量比铁多,且生成氢气为0.2g,故正确;D、由C中分析可知,相同质量的硫酸,消耗的锌的质量比铁多,故错误。故选:D。11.(2023•武昌区模拟)有一包不纯的碳酸钠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组成做了如下实验:Ⅰ、取16g样品于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再向烧杯中滴加硝酸钡溶液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硝酸钡溶液的质量的变化如图甲所示。Ⅱ、从B点开始,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样品中NaOH的质量为2.56g B.CD段观察到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C.E点溶液中的阳离子为H+、Na+ D.加入硝酸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6.1%【答案】C【解析】A、从图像乙可知,生成硫酸钡的质量为4.66g,设硫酸钠的质量为x,Ba(NO3)2+Na2SO4=BaSO4↓+2NaNO3142233x4.66gx=2.84g从图像乙可知,生成碳酸钡的质量为24.36g﹣4.66g=19.7g,设碳酸钠的质量为y,Ba(NO3)2+Na2CO3=BaCO3↓+2NaNO3106197y19.7gy=10.6g则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6g﹣2.84g﹣10.6g=2.56g,故A正确;B、CD段是碳酸钡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二氧化碳和水,现象是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故B正确;C、E点硝酸过量,CD段有硝酸钡生成,AB段有硝酸钡剩余,则溶液中的阳离子有钡离子、钠离子、氢离子。故C错误;D、解:设与硫酸钠反应的硝酸钡的质量为aBa(NO3)2+Na2SO4=BaSO4↓+2NaNO3261233a4.66ga=5.22g设与碳酸钠反应的硝酸钡的质量为b,Ba(NO3)2+Na2CO3=BaCO3↓+2NaNO3261197b19.7gb=26.1g则加入硝酸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D正确;故选:C。12.(2023•罗湖区校级模拟)图像能直观表达各种变化关系,有利于发展科学思维。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B.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C.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D.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少量氧化钙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开始时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性,pH大于7,随着稀盐酸的滴加,pH逐渐减小,但稀盐酸过量时pH小于7,故错误;B、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错误;C、镁的活动性比锌强,反应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镁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锌多,故正确;D、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所得溶液为该温度的下的饱和溶液,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随着反应结束,温度恢复至室温,温度降低,溶解度增大,有氢氧化钙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又开始增大,最终溶质质量分数与反应前相等,故错误。故选:C。13.(2022•钱塘区二模)小乐误将少量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b代表高锰酸钾 B.c代表氧气 C.t2时刻,氧气开始产生 D.t3时刻,生成氧气的质量达到最大值【答案】D【解析】A、根据反应特点可知,反应物质量会减小,因此a和b从高锰酸钾和氯酸钾中选择,氯酸钾需要催化剂才会加快反应,所以高锰酸钾会先发生反应,因此a代表高锰酸钾,b代表氯酸钾,选项A错误;B、b开始减小,c开始生成,所以c与b有关系,b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因此c为氯化钾,选项B错误;C、a为高锰酸钾,在t1时刻就开始反应,所以此时就产生了氧气,选项C错误;D、t3时刻下,氯化钾质量最大,氯酸钾全部反应完毕,高锰酸钾在之前就全部反应完毕,所以此时能生成氧气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全部反应完毕,生成氧气质量最大,选项D正确;故选:D。14.(2023•郸城县二模)图一是对固体R的溶液在25℃进行恒温蒸发操作的实验记录。(1)25℃时,固体R的溶解度为15g。(2)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丙=丁>乙>甲(或甲<乙<丁=丙)。(3)当丁中的溶液温度升高时,固体逐渐消失。图二中表示固体R溶解度曲线的是a(选填“a”或“b”)。【答案】(1)15;(2)丙=丁>乙>甲(或甲<乙<丁=丙);(3)a。【解析】(1)由图一中丙→丁可知,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析出固体的质量=2.5g﹣1g=1.5g,设25℃时,固体R的溶解度为x,,x=15g;故答案为:15;(2)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丙=丁>乙>甲,因为丙和丁都是25℃的饱和溶液;故答案为:丙=丁>乙>甲(或甲<乙<丁=丙);(3)当丁中的溶液温度升高时,固体逐渐消失,说明固体R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图二中表示固体R溶解度曲线的是a;故答案为:a。15.(2023•普宁市校级模拟)(1)火是文明的起源。①古人取火,用火镰击打火石,产生的火花先引燃艾绒,艾绒容易被点燃是因为艾绒的着火点低。②古人使用的“火折子”材料中有硫磺,吹气即可燃。“吹气”能使燃烧更剧烈,“吹气”的作用是增加氧气的量。③冬奥火种灯燃料是丙烷,关闭火种灯的燃料开关,会使火焰熄灭,采用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2)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Ⅰ.小新同学从翠湖取回水样,用自制净水器处理,净水器中活性炭可以吸附水样中的异味和色素。Ⅱ.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在t3℃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②t2℃时,将甲溶液的状态由M点变为N点,可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回答一种即可)。③将t2℃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乙。④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均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溶质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乙>甲>丙。【答案】(1)①艾绒的着火点低;②增加氧气的量(合理即可);③清除可燃物;(2)I.吸附;II.①t3;②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③乙;④乙>甲>丙。【解析】(1)①古人取火,用火镰击打火石,产生的火花先引燃艾绒,艾绒容易被点燃是因为:艾绒的着火点低;故答案为:艾绒的着火点低;②古人使用的“火折子”材料中有硫磺,吹气即可燃。“吹气”能使燃烧更剧烈,“吹气”的作用是:增加氧气的量;故答案为:增加氧气的量(合理即可);③冬奥火种灯燃料是丙烷,关闭火种灯的燃料开关,会使火焰熄灭,采用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故答案为:清除可燃物;(2)I.小新同学从翠湖取回水样,用自制净水器处理,净水器中活性炭可以吸附水样中的异味和色素;故答案为:吸附;II.①在t3℃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t3;②t2℃时,将甲溶液的状态由M点变为N点,可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故答案为: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③将t2℃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乙,因为降温后,乙的溶解度最大;故答案为:乙;④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均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溶质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乙>甲>丙,因为该温度下,它们的溶解度关系是乙>甲>丙;故答案为:乙>甲>丙。三.实验题(共1小题)16.(2023•郓城县二模)化学兴趣小组对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发生进行了探究。(1)从压强变化的角度探究。①利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先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瓶内形成红色“喷泉”,原因是烧瓶内压强小于(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②利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分别将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水同时注入盛有等体积CO2的玻璃容器中。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③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2)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①写出图丙中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2HCl+CaCO3=CaCl2+H2O+CO2↑,检验CO2的方法是将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气体为二氧化碳。②实验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丁所示,可推知反应过程中浓度不断减小的离子是OH﹣(填离子符号)【答案】(1)①小于。②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③CO2+2NaOH=Na2CO3+H2O。(2)①2HCl+CaCO3=CaCl2+H2O+CO2↑;将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气体为二氧化碳。②OH﹣。【解析】(1)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内部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大于内部压强,将烧杯内液体压入圆底烧瓶,所以形成喷泉;故答案为:小于。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减少的量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以及溶于水的量多,所以左侧减少气体体积多,压强小,右侧压强大,因此右侧红墨水被压向左侧,造成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故答案为: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③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2)①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气体为二氧化碳;故答案为:2HCl+CaCO3=CaCl2+H2O+CO2↑;将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气体为二氧化碳。②根据pH曲线可以看出,溶液由碱性变为酸性,说明氢氧根离子不断减少;故答案为:OH﹣。17.(2023•高邮市一模)碱式碳酸铜可用作有机催化剂。工业上以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含SiO2及少量Fe2O3)为原料制备碱式碳酸铜,工业流程如下:(1)①“浸取”时辉铜矿中的Fe2O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②某小组测得铜浸取率随H2O2浓度(mol/L、一种浓度的表示方式)及温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如图:由图2可知H2O2适宜的浓度范围为0.1~0.2(mol/L);由图2中的点a分析,浸取时Fe2(SO4)3也起到了氧化辉铜矿的作用,其理由是H2O2的加入量为0时,铜浸取率约为82%;图3浸取铜较合适的温度是85℃,请分析原因是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温度过高,会加速H2O2的分解,Cu的浸取率降低。(2)“除铁”步骤调pH可加入下列试剂中的c(填选项字母),该试剂除了调节pH外,还具有的优点是不引入新的杂质且增加产品的产率。a.CuCl2b.HClc.CuO(3)“沉铜”时的反应为:2CuSO4+2Na2CO3+H2O=Cu2(OH)2CO3↓+2X+CO2↑。X的化学式是Na2SO4,“沉铜”后经过滤可得产品Cu2(OH)2CO3,该操作中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得到的产品需用水洗,判断晶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向其中加入Ba(NO3)2,观察有无沉淀产生。(4)实验时发现,若反应时溶液的pH过大,所得产品Cu2(OH)2CO3的产率偏低,但Cu元素含量偏大,原因是生成Cu(OH)2沉淀;实验时发现,若反应时溶液的温度过高,所得产品Cu2(OH)2CO3的产率偏低,原因是Cu2(OH)2CO3会受热分解。(5)研究发现,制备过程中Na2CO3与CuSO4的投料配比不同,所得产物纯度不同。若以a表示Na2CO3与CuSO4的投料配比,通过测定固体样品的热重分析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获得固体残留率可检测样品纯度。已知:固体残留率=×100%图4、图5分别是a=0.795和a=0.530时所得固体的热重分析曲线,依据曲线判断制备Cu2(OH)2CO3适宜的a为0.795(填“0.795”或“0.530”),结合数据分析,说明你选择的理由依据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方程式可知,理论上固体残留率为×100%=72.1%,与图1数据基本一致。【答案】(1)①Fe2O3+3H2SO4=Fe2(SO4)3+3H2O;②0.1~0.2;H2O2的加入量为0时,铜浸取率约为82%;85;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温度过高,会加速H2O2的分解,Cu的浸取率降低;(2)c;不引入新的杂质且增加产品的产率;(3)Na2SO4;玻璃棒;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向其中加入Ba(NO3)2,观察有无沉淀产生;(4)生成Cu(OH)2沉淀;Cu2(OH)2CO3会受热分解;(5)0.795;依据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方程式可知,理论上固体残留率为×100%=72.1%,与图1数据基本一致。【解析】(1)①三氧化二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②由图2可知0.1mol/L~0.2mol/L之间,铜的浸取率相对较高,故H2O2适宜的浓度范围为0.1~0.2mol/L;由图2中的点a分析,H2O2的加入量为0时,铜浸取率约为82%,所以浸取时Fe2(SO4)3也起到了氧化辉铜矿的作用;由图3可知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温度过高,会加速H2O2的分解,Cu的浸取率降低,所以采用85℃时,铜浸取率最高;(2)调整溶液的pH使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所以不能加酸性的氯化铜和盐酸,故“除铁”步骤调pH可加入下列试剂中的CuO,还具有优点是不引入新的杂质且增加产品的产率,故选c;(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不变可知,“沉铜”时的反应为:2CuSO4+2Na2CO3+H2O=Cu2(OH)2CO3↓+2X+CO2↑,生成物还缺少1个硫原子、4个氧原子、2个钠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Na2SO4;“沉铜”后经过滤可得产品Cu2(OH)2CO3,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因此该操作中所缺少的玻璃仪器玻璃棒;若晶体洗涤干净,其表面就不会附着生成物硫酸钠,所以判断晶体洗涤干净的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向其中加入Ba(NO3)2,观察有无沉淀产生;(4)实验时发现,若反应时溶液的pH过大,所得产品Cu2(OH)2CO3会生成Cu(OH)2沉淀,使碱式碳酸铜产率降低,Cu元素含量偏大;实验时发现,若反应时溶液的温度过高,Cu2(OH)2CO3会受热分解,导致其产率偏低;(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质量关系:Cu2(OH)2CO32CuO+CO2↑+H2O222160根据方程式可知,理论上固体残留率为×100%=72.1%,与图1数据基本一致,依据曲线判断制备Cu2(OH)2CO3适宜的a为0.795;故答案为:(1)①Fe2O3+3H2SO4=Fe2(SO4)3+3H2O;②0.1~0.2;H2O2的加入量为0时,铜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