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评分阅卷人一、书写得分1.请用钢笔正确书写两个能体现爱国情感的成语。阅卷人二、填空题得分2.看拼音,书写词语。今年国庆节,我们一家人去北京旅游。登上hóngwěi的天安门城楼,我不禁想起1949年开国dàdiǎn时的情景;参观gùgōng和三座dàdiàn,让我们感到无比自豪;走进人民大会堂,巨大的万人大礼堂、jīnbìhuīhuáng的宴会厅令我流连忘返;来到颐和园,只见昆明湖湖水澄澈,园内各种jiànzhù古色古香;登上万里长城,站在烽火台上,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爱国将士们抗击外国qīnluè者的激烈场面……3.根据图片信息,写出相应的成语。阅卷人三、句子训练得分4.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1)左右为难(2)车水马龙阅卷人四、语言表达得分5.根据提示补充句子,让故事更精彩。(1)王母娘娘知道了仙女们到人间洗澡的事情后,气得暴跳如雷,她(补充动作),怒气冲冲地说:“”(补充语言)知道织女和牛郎做了夫妻后,王母娘娘一刻也等不及了,她驾着祥云,(补充经过)飞向天宫。(2)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一种事物。阅卷人五、选择题得分6.填入下面句子括号中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⑴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⑵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⑶进入太空之后,关掉发动机,火箭可以继续前进。A.不仅……还……因为……所以……即使……也……B.不仅……还……之所以……是因为……即使……也……C.不但……而且……因为……所以……如果……就……D.不仅……还……因为……所以……如果……就……7.下面的句子属于直接抒情的是()A.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B.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身满头都是桂花。C.面对着姹紫嫣红的春日,或月凉似水的秋夜,我想念的是矮墙外碧绿的稻田,与庭院中淡雅的木樨花香。8.关于民间故事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代久远,多以口头形式传播,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传承下去,经久不衰。B.故事内容比较杂乱,没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C.情节夸张、充满幻想,采用象征形式,内容往往包含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D.民间故事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民间故事存在于世上的每一个角落。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B.牛郎看见笑声,就沿着湖边寻找。C.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D.我们要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阅卷人六、填空题得分10.课文回顾。(1)古往今来,无数任人志士心系祖国,留下许多感人的诗篇,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只图享乐,林升无比愤慨地讽刺道:“,”(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几句诗中包含的成语分别是、、。(3)我们学习的时候不要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要忽视一分一秒的工夫。正如东晋葛洪说的“,。”请再写出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阅卷人七、综合性学习得分语言实践天下国家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它意味着大地、江河、文化、民族、同胞等。兴隆小学五年级准备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任务。11.请你简单介绍一个爱国名人故事。(5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请你搜集两句爱国名言,并写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活动宣传栏上有这样一句话,请你仿照画线部分写一写。爱国是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抱负。爱国是爱国是14.五年级(1)班准备于本周五下午两点在教室举行“爱我中华”诗歌朗诵会。班长打算邀请校长担任评委,他应该怎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卷人八、现代文阅读得分课内阅读圆明园的毁灭(节选)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15.用横线画出文中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在“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这个句子中,作者为什么用“闯进”,而不用“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英法联军的哪些行为表现出他们的贪婪和不择手段?①②③④18.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圆明园的毁灭在中外文化史上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B.这个事件揭露了侵略者的强盗本性。C.这段文字主要表现了作者的自豪、赞叹之情。D.“大火连烧三天”一方面说明了圆明园面积大、珍宝多,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侵略者的罪恶深重。19.假如你此时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对自己说:课外阅读空城计①公元228年,诸葛亮带兵讨伐中原,由于先(峰锋)马谡(sù)既不遵守诸葛亮的部署,又不听从副将王平的劝告,致使汉中咽喉——街亭失守。②诸葛亮闻听街亭失守后,立即布置全军撤退计划,由于战事需要,诸葛亮身边的武将都被分派出去了,蜀军退守到西城时诸葛亮身边只剩下一些文官。正在此时,哨兵飞马来报:司马懿带领十五万大军蜂(涌拥)而来。众人听后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眺望,只见尘烟滚滚,魏军分两路冲杀过来。诸葛亮明白,此时他如果慌乱,必将导(至致)全军覆没。因此,他神态自若,传令收起旌旗,各军各守营寨,有人擅自出入和大声说话者“杀”。诸葛亮又命令:“把四面城门全部打开,每个城门口都派二十名士兵,扮成老百姓,洒水、扫街,不要惊慌。”一切安排妥当,诸葛亮带着两个书童,搬琴走上城头,点上两炷香,悠然自得弹起琴来。③司马懿来到城下见此情景,心中非常疑惑,越看越害怕。他的儿子司马昭说:“莫非城中无兵,诸葛亮故意迷惑我们?”司马懿摇摇头说:“诸葛亮办事(厉历)来谨慎,从不冒险。今天城门大开,城中必有埋伏。我们如果进城,必定会中了他的诡计,赶快退兵吧!”④城头的诸葛亮,脸上泰然无事,手心里却捏了一把汗,他看到司马懿撤兵了,不由得拍手大笑起来。20.用“√”画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21.这个故事选自《》,作者,在这本书中你喜欢的故事有、,请写出一句和这本书有关的歇后语。22.诸葛亮是怎样实施“空城计”的?请根据短文第二自然段梳理概括。①②③23.下列对诸葛亮能成功实施“空城计”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葛亮知己知彼,思虑周祥 B.司马懿生性多疑,用兵谨慎C.蜀国的增援军队马上就到 D.诸葛亮临危不惧,沉着应对24.诸葛亮为什么“脸上泰然无事,手心里却捏了一把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想象一下司马懿知道实情后的内心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卷人九、书面表达得分26.表达与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爱之物,请选择你的一个心爱之物,写写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它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注意要把你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要求:题目自拟,表达真情实感。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励精图治;精忠报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书写能力。用钢笔正确书写两个描写心情的四字词语,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励精图治:振奋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精忠报国:形容精心忠诚,报效祖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故答案为:励精图治、精忠报国【点评】写好汉字是终生学习与发展的一项必备技能,小学生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对我们的成长以及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2.【答案】宏伟;大典;故宫;大殿;金碧辉煌;建筑;侵略【解析】【分析】书写时注意,“宏伟”的“宏”是上下结构,偏旁是:“宀”,不要写成“厷”;“大典”的“典”是上下结构,偏旁是:“八”,不要写成“点”;“故宫”的“宫”部首是:宀,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工”;“大殿”的“殿”偏旁是:殳,是左右结构;“金碧辉煌”注意“煌”不要写成“皇”;“建筑”的“筑”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著”;“侵略”的“略”偏旁是:田,都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掠”。故答案为:宏伟、大典、故宫、大殿、金碧辉煌、建筑、侵略【点评】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3.【答案】负荆请罪;铁杵成针;囊萤夜读【解析】【分析】观察图一可知是一个人背着荆条向另一个人下跪请罪,可得出成语“负荆请罪”,意思是: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观察图二可知是一个人好奇旁边的老婆婆在磨铁杵,可得出成语“铁杵成针”,意思是: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观察图三可知是一个人在荧光的袋子下苦读,可得出成语“囊萤夜读”,意思是: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只萤火虫照着书本,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故答案为:负荆请罪、铁杵成针、囊萤夜读【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4.【答案】(1)示例:在上学的路上,我突然发现自己忘了拿作业本。回去拿吧,又怕迟到;不去拿吧,交不了作业。(2)如:早上,马路上一排排的汽车如蚂蚁般秩序井然地行驶着,街道上人们来来往往。【解析】【分析】(1)左右为难: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根据词语的含义,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即可。

(2)车水马龙:形容车马来往不断,非常热闹。根据词语的含义,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即可。故答案为:(1)示例:在上学的路上,我突然发现自己忘了拿作业本。回去拿吧,又怕迟到;不去拿吧,交不了作业。(2)如:早上,马路上一排排的汽车如蚂蚁般秩序井然地行驶着,街道上人们来来往往。【点评】考查了词语意思的理解。按照示例,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情景表现出现。要求符合词义,意思表达完整。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5.【答案】(1)跺了跺脚;织女胆大包天,居然敢留在人间不回来,我一定把她抓回天庭,严惩!;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要抓织女。两个孩子跑过来,死死抓住妈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2)鲸的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解析】【分析】(1)根据民间故事《牛郎织女》补充即可。

(2)本题考查写话。题目要求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一种事物,先确定说明对象,再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来找相应的事物作比较。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作用是突出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示例:鲸的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故答案为:(1)跺了跺脚、织女胆大包天,居然敢留在人间不回来,我一定把她抓回天庭,严惩!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要抓织女。两个孩子跑过来,死死抓住妈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2)鲸的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点评】考查了句子的补充。词和词组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成为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话,这就是句子。为了把意思表达完整,句子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成分,基本成分齐全的句子,叫做完整句。句子的基本成分就是构成句子所必须具备的词和词组,完整句注意要有一些基本成分。6.【答案】B【解析】【分析】⑴句子之间是递进关系,用“不仅……还……”连接。

⑵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前果后因,用“之所以……是因为……”连接。

⑶句子之间是假设关系,用“即使……也……”连接。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作答此题,关键是要分清分句之间的关系。然后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关联词是连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所连接的句子关系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7.【答案】C【解析】【分析】A.这个句子是借景抒情,属于间接抒情。

B.这个句子是借景抒情,属于间接抒情。

C.这句话通过描述作者对家乡或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直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思念和感慨。这种直接表达情感的方式是直接抒情的特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平常多加积累与训练,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8.【答案】B【解析】【分析】A、C、D正确。

B.有误,民间故事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了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及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9.【答案】C【解析】【分析】A、两面对一面,可改为: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B、搭配不当,”看到“与“歌声"不能搭配,应该改为:牛郎听见笑声,就沿着湖边寻找。

C、正确。

D、缺少宾语,可改为:我们要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修改病句。解题方法为∶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台理。常见错误有∶用词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词序混乱、重复啰唆、前后矛盾、不符事理、归类不当、指代不明。10.【答案】(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2)不拘一格;山重水复;柳暗花明(3)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解析】【分析】(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于陆游《示儿》,意思是: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意思是:暖洋洋的风把游人吹得醉醺醺的,他们只管享受生活,把杭州看成了汴州。出自宋朝诗人林升的《题林安邸》;

(2)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文艺创作要~,体裁可以多样化。山重水复:指山峦重迭,水流盘曲。柳暗花明:形容树木成荫、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3)“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的意思:不要整天吃饱喝足没啥正事,不要因为懒惰而浪费时间,温水煮青蛙一般,败得很惨。时间不多了,赶紧珍惜吧。出自葛洪《抱朴子·外篇》。“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意思是:精力充沛的年岁不会再重新来过,就像一天之中只能有一个早晨。故答案为:(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2)不拘一格、山重水复、柳暗花明;(3)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点评】本题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名言名句及成语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答案】11.爱国英雄杨靖宇: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1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13.屈原“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信念14.校长,您好!我是五年级(1)班的班长。我们班将于本周五下午两点在教室举行“爱我中华”诗歌朗诵比赛,想邀请您来担任评委,并给予我们指导,可以吗?【解析】【点评】此题考查了综合题。平常多加积累与训练,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11.本题考查课外知识积累。结合自己课内课外知识积累,选择一位爱国名人故事简单介绍即可。如:文天祥宁死不屈,南宋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仇敌的劝告使投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告使投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摆荡,反倒刀切斧砍地说:“惟有以死为国效力,我毫无所求。”

故答案为:爱国英雄杨靖宇: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12.本题考查名言警句。结合自己课内课外知识积累,写出两句爱国名言即可。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故答案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13.结合自己课内课外知识积累,仿写作家作品表达了哪些爱国情感。如:屈原“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信念。

故答案为:屈原“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信念14.本题考查口语交际。本题邀请的人是校长,所以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邀请时要说清楚邀请事项、班级和邀请参与活动的时间,询问是否接受邀请时要委婉。如:尊敬的校长,您好!我们五年级(1)班将于本周五下午两点在教室举行“爱我中华”诗歌朗诵比赛,我们诚挚邀请您来担任评委,给予指导,您看可以吗?

故答案为:校长,您好!我是五年级(1)班的班长。我们班将于本周五下午两点在教室举行“爱我中华”诗歌朗诵比赛,想邀请您来担任评委,并给予我们指导,可以吗?【答案】15.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16.“闯进”是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进入,突出了英法联军的蛮横无理,也说明了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进入”不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这层意思。17.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火烧圆明园18.C19.以往的圆明园是多么的辉煌,而今却只剩下了断壁残垣,令人心痛!我们要好好学习,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解析】【点评】考查了学生完成课内阅读题目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认真读所给短文,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来思考。15.本题考查提取关键句子。结合文章内容“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故答案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16.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及作用。闯进:①强行进入;突进。②以暴力进入。进入:到某一范围、时期或达到某种阶段。结合文章内容,英法联军烧杀抢掠无所不为,是以暴力的手段进入圆明园,所以选“闯进”更好表达英法联军的蛮横无理的行为,清政府腐败无能,统治者昏庸无为。

故答案为:“闯进”是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进入,突出了英法联军的蛮横无理,也说明了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进入”不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这层意思。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文章内容“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每一分句都可以表现出英法联军的贪婪和不择手段。

故答案为: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火烧圆明园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C.“主要表现了作者的自豪、赞叹之情”,说法错误,文章节选部分饱含作者的愤怒与不满。故选C。

故答案为:C19.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本题可以从对圆明园的惋惜和对侵略者的痛恨两方面进行作答。例如:以往的圆明园是多么的辉煌,而今却只剩下了断壁残垣,令人心痛!我们要好好学习,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故答案为:以往的圆明园是多么的辉煌,而今却只剩下了断壁残垣,令人心痛!我们要好好学习,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答案】20.锋;拥;致;历21.《三国演义》;罗贯中;草船借箭;三顾茅庐;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22.传令收起旌旗,各军各守营寨;打开四面城门,派兵士扮成老百姓洒水、扫街;在城头上焚香弹琴23.C24.因为他知道城里防守力量薄弱,敌方兵强马壮,一旦攻进来,西城就会失守,所以他捏了一把汗;但是为了让敌人误以为城内有重兵把守,所以还要装出一幅泰然无事的样子。25.司马懿知道实情后,心里非常懊恼:唉!又中了诸葛亮的诡计了,下次绝不会上当了。【解析】【点评】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平时要加强阅读训练,要引导学生多阅读。20.本题考查了形近字的辨析。先锋:指行军或战时的先头部队。蜂拥:像成群的蜂那样拥挤在一起。导致:引起,造成。历来:向来;一向;从来。

故答案为:锋;拥;致;历21.本题考查了对作家及其作品的了解。空城计出自元末明初罗贯中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写两个《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如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桃园三结义、连环计、七擒孟获、煮酒论英雄、火烧赤壁等。和《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张飞卖豆腐——货真价实;关公赴会——单刀直入;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故答案为:《三国演义》、罗贯中、草船借箭、三顾茅庐、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22.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仔细阅读第②自然段,梳理概括诸葛亮实施“空城计”的过程:“因此,他神态自若,传令收起旌旗,各军各守营寨,有人擅自出入和大声说话者‘杀’是第一步,即传令收起旌旗,各军各守营寨。“诸葛亮又命令:‘把四面城门全部打开,每个城门口都派二十名士兵,扮成老百姓,洒水、扫街,不要惊慌’”是第二步,即打开四面城门,派兵士扮成老百姓洒水、扫街。“一切安排妥当,诸葛亮带着两个书童,搬琴走上城头,点上两炷香,悠然自得弹起琴来”是第三步,即在城头上焚香弹琴。

故答案为:传令收起旌旗,各军各守营寨、打开四面城门,派兵士扮成老百姓洒水、扫街、在城头上焚香弹琴23.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C.从第②自然段“诸葛亮闻听街亭失守后,立即布置全军搬退计划,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