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与信息分析作业指导书_第1页
数据挖掘与信息分析作业指导书_第2页
数据挖掘与信息分析作业指导书_第3页
数据挖掘与信息分析作业指导书_第4页
数据挖掘与信息分析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据挖掘与信息分析作业指导书TOC\o"1-2"\h\u16197第1章数据挖掘概述 3160271.1数据挖掘的定义与意义 3276061.2数据挖掘的主要任务与过程 3217901.3数据挖掘的应用领域 411851第2章数据预处理 5276252.1数据清洗 5325332.1.1缺失值处理:针对数据集中的缺失值,可以采取删除、填充或插值等方法进行处理。 5110522.1.2异常值检测与处理:通过统计分析、距离度量等方法检测数据集中的异常值,并对其进行合理处理。 5227872.1.3重复数据删除:对数据集中的重复记录进行识别和删除,保证数据的唯一性。 5205692.2数据集成与转换 5251412.2.1数据集成:将多个数据源的数据合并到一个数据集中,涉及数据表的合并、连接等操作。 555642.2.2数据转换:对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类型转换等操作,以满足后续分析需求。 535252.3数据归一化与离散化 5174032.3.1数据归一化:通过对数据特征进行缩放,使其落在特定范围内(如01或1到1),消除不同特征之间的量纲影响。 59832.3.2数据离散化:将连续型数据特征转换为离散型特征,有助于简化模型复杂度,提高泛化能力。 593382.4数据降维 5191662.4.1特征选择:从原始特征集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删除冗余或无关特征。 510122.4.2主成分分析(PCA):通过线性变换,将原始特征映射到新的特征空间,以保留数据集中的主要特征信息。 6175042.4.3其他降维方法:如线性判别分析(LDA)、自动编码器(Autoenr)等,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使用。 611976第3章数据仓库与OLAP技术 6247003.1数据仓库的概念与结构 6237583.1.1数据仓库的定义 6181733.1.2数据仓库的结构 6288473.1.3数据仓库的特点 6270823.2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 6202423.2.1数据仓库设计原则 6214763.2.2数据仓库的实现步骤 6297243.3联机分析处理(OLAP)技术 7249233.3.1OLAP的定义 7251133.3.2OLAP的架构 7122533.3.3OLAP与OLTP的区别 767293.4OLAP操作与多维分析 7217083.4.1OLAP操作 764313.4.2多维分析 733293.4.3OLAP工具与应用 722905第4章关联规则挖掘 8316534.1关联规则的基本概念 8160254.2Apriori算法 8309144.3FPgrowth算法 87444.4关联规则挖掘的应用 813697第5章聚类分析 9311765.1聚类分析的概念与类型 9274365.2Kmeans算法 994745.3层次聚类法 9131675.4密度聚类法 1025231第6章分类与预测 10234036.1分类与预测的基本概念 10240196.2决策树算法 11206316.3朴素贝叶斯分类器 1119226.4支持向量机(SVM) 1132140第7章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11127357.1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 11240977.2时间序列的预处理方法 1167197.3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1234647.4时间序列模型评估与优化 1214963第8章文本挖掘与情感分析 13261948.1文本挖掘的基本概念 13138258.2文本预处理与特征提取 13193268.3文本分类与聚类 13169238.4情感分析及应用 1311000第9章数据挖掘中的机器学习方法 14298109.1机器学习概述 1433929.2监督学习 1478939.3无监督学习 14253539.4半监督学习与强化学习 15176019.4.1半监督学习 1523219.4.2强化学习 1525190第10章数据挖掘项目实施与评估 153162310.1数据挖掘项目规划与实施流程 151458110.1.1项目目标与需求分析 151578910.1.2数据来源与数据预处理 151284510.1.3数据挖掘方法与技术选型 152448610.1.4项目实施计划与资源分配 151574510.1.5项目进度监控与质量控制 15705010.2数据挖掘模型的评估与优化 152338110.2.1模型评估指标与方法 15312110.2.2模型调参与优化策略 162844010.2.3模型对比与选择 162134210.2.4模型泛化能力与过拟合问题 163054210.2.5模型评估与优化实践案例 162922610.3数据挖掘成果的应用与推广 1670610.3.1数据挖掘成果的表达与展示 162812910.3.2成果在业务决策中的应用 161343710.3.3成果的持续优化与更新 162782510.3.4成果推广策略与实施 162974410.3.5成果应用与推广实践案例 16430810.4数据挖掘项目的风险管理与实践案例 16593810.4.1数据挖掘项目风险识别 162000610.4.2风险评估与量化 162823610.4.3风险应对策略与措施 16544210.4.4风险监控与沟通 161813910.4.5数据挖掘项目风险管理实践案例 16第1章数据挖掘概述1.1数据挖掘的定义与意义数据挖掘(DataMining),又称知识发觉,是指从大量、复杂的数据中,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挖掘出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的目标是从海量的数据中,发觉数据之间的关联、模式和趋势,为决策提供支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数据挖掘的意义在于:(1)提高数据利用率:现代社会中,大量的数据被积累和存储,但利用率较低。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从这些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提高数据的利用率。(2)发觉潜在知识:数据挖掘可以发觉数据之间的关联和规律,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决策的准确性。(3)支持预测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挖掘,可以建立预测模型,对未来的趋势和变化进行预测,为决策者提供参考。(4)优化业务流程:数据挖掘可以帮助企业发觉业务过程中的问题和瓶颈,从而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运营效率。1.2数据挖掘的主要任务与过程数据挖掘的主要任务包括:关联分析、分类与预测、聚类分析、异常检测、时序分析等。(1)关联分析:发觉数据中项集之间的关联关系,如购物篮分析。(2)分类与预测:根据已知数据建立分类模型,对未知数据进行分类或预测,如信用评分、疾病诊断等。(3)聚类分析:将无标签的数据进行分组,使得同一组内的数据相似度较高,不同组间的数据相似度较低,如市场细分。(4)异常检测:发觉数据中的异常值或离群点,如欺诈检测、网络安全等。(5)时序分析:分析数据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规律,如股票走势预测、销售趋势分析等。数据挖掘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数据准备:包括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转换等,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2)数据挖掘: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算法和模型,对数据进行挖掘。(3)结果评估:对挖掘结果进行评估,包括准确性、可靠性、实用性等方面的评估。(4)知识应用:将挖掘出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业务中,提高决策效果。1.3数据挖掘的应用领域数据挖掘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以下列举了部分应用领域:(1)金融:信用评分、风险管理、欺诈检测等。(2)电商:用户行为分析、推荐系统、广告投放等。(3)医疗:疾病预测、诊断辅助、药物研发等。(4)教育:学绩预测、课程推荐、教育质量评估等。(5)通信:客户流失预测、网络优化、基站规划等。(6)能源:电力需求预测、能源消耗分析、智能电网等。(7)交通:拥堵预测、出行推荐、路径规划等。(8)环境:气象预测、灾害预警、污染源分析等。(9)农业:作物产量预测、病虫害检测、精准农业等。(10)制造业:生产过程优化、设备故障预测、供应链管理等。第2章数据预处理2.1数据清洗数据清洗作为数据预处理的首要步骤,目的是提高数据质量,保证后续分析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主要包括以下任务:2.1.1缺失值处理:针对数据集中的缺失值,可以采取删除、填充或插值等方法进行处理。2.1.2异常值检测与处理:通过统计分析、距离度量等方法检测数据集中的异常值,并对其进行合理处理。2.1.3重复数据删除:对数据集中的重复记录进行识别和删除,保证数据的唯一性。2.2数据集成与转换数据集成与转换是将来自不同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和转换,以便在后续分析过程中使用。2.2.1数据集成:将多个数据源的数据合并到一个数据集中,涉及数据表的合并、连接等操作。2.2.2数据转换:对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类型转换等操作,以满足后续分析需求。2.3数据归一化与离散化数据归一化和离散化是针对数据特征的预处理方法,旨在提高数据分析和建模的准确性。2.3.1数据归一化:通过对数据特征进行缩放,使其落在特定范围内(如01或1到1),消除不同特征之间的量纲影响。2.3.2数据离散化:将连续型数据特征转换为离散型特征,有助于简化模型复杂度,提高泛化能力。2.4数据降维数据降维是指通过减少数据特征的数量,同时尽可能保留原始数据的特征信息,降低数据集的维度。2.4.1特征选择:从原始特征集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删除冗余或无关特征。2.4.2主成分分析(PCA):通过线性变换,将原始特征映射到新的特征空间,以保留数据集中的主要特征信息。2.4.3其他降维方法:如线性判别分析(LDA)、自动编码器(Autoenr)等,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使用。第3章数据仓库与OLAP技术3.1数据仓库的概念与结构3.1.1数据仓库的定义数据仓库是一种面向主题、集成、非易失性、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过程。它将不同源的数据进行整合,为决策者提供全面、一致的决策支持信息。3.1.2数据仓库的结构数据仓库通常采用三层结构,分别为数据源层、数据仓库层和数据访问层。数据源层负责收集和整合原始数据;数据仓库层存储经过处理的数据,按照主题进行组织;数据访问层为用户提供了查询和分析数据仓库中数据的工具。3.1.3数据仓库的特点数据仓库具有以下特点:面向主题、集成性、非易失性、随时间变化。面向主题使得数据仓库能够针对特定主题进行数据组织,便于分析;集成性保证了数据仓库中数据的统一性和一致性;非易失性表示数据一旦进入数据仓库,便不会随意更改;随时间变化体现了数据仓库中数据的历史性,为趋势分析提供依据。3.2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3.2.1数据仓库设计原则数据仓库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满足用户需求、易于扩展、数据质量高、功能优良。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虑用户需求,保证数据仓库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考虑到业务发展,数据仓库设计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数据质量是数据仓库的生命线,需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还需关注数据仓库的功能,提高查询和分析的效率。3.2.2数据仓库的实现步骤数据仓库的实现包括以下步骤:需求分析、数据建模、数据抽取、数据转换、数据加载、数据存储和查询分析。需求分析是了解用户需求,明确数据仓库的目标;数据建模是构建数据仓库的逻辑模型,为后续开发提供依据;数据抽取、转换和加载(ETL)是数据仓库实现的核心,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数据存储和查询分析为用户提供高效的数据访问手段。3.3联机分析处理(OLAP)技术3.3.1OLAP的定义联机分析处理(OLAP)是一种用于多维数据分析的技术。它通过多维数据模型,为用户提供快速、灵活、直观的数据查询和分析能力,帮助用户从不同角度、层次和维度对数据进行分析。3.3.2OLAP的架构OLAP系统通常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包括客户端、服务器端和数据源。客户端负责发送请求,服务器端处理请求并返回结果,数据源提供数据支持。3.3.3OLAP与OLTP的区别OLAP与OLTP(联机事务处理)是两种不同的数据处理技术。OLTP侧重于日常事务处理,如订单处理、库存管理等,强调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而OLAP关注数据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侧重于数据的综合性和历史性。3.4OLAP操作与多维分析3.4.1OLAP操作OLAP操作包括:切片、切块、旋转、下钻和上卷。切片和切块是对多维数据模型进行横向和纵向切分,查看特定维度或维度的组合;旋转则是改变数据视角,从不同维度观察数据;下钻和上卷则是在数据层次结构中,逐级深入或逐级汇总,以满足用户对细节和概览的需求。3.4.2多维分析多维分析是OLAP技术的核心,通过对数据的多维分析,帮助用户发觉数据之间的关联和趋势。多维分析可以基于时间、地域、产品等多个维度进行,为决策提供全面、深入的支持。3.4.3OLAP工具与应用目前市场上有许多OLAP工具,如Excel、Cognos、BusinessObjects等。这些工具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支持用户进行多维数据分析,广泛应用于企业决策、财务分析、市场研究等领域。第4章关联规则挖掘4.1关联规则的基本概念关联规则挖掘是数据挖掘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从大规模数据集中发觉项目之间的有趣关系。关联规则反映了项目之间的频繁共现关系,可以帮助企业和组织发觉潜在的市场规律、优化商品摆放、改进营销策略等。关联规则的基本概念包括支持度、置信度和提升度等。4.2Apriori算法Apriori算法是最早提出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由Agrawal等人在1994年提出。该算法基于两个基本概念:频繁项集和候选。Apriori算法采用逐层搜索的迭代方法,通过连接和剪枝操作来找出所有的频繁项集,然后根据频繁项集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扩展性,但计算复杂度较高,对大数据集的处理能力有限。4.3FPgrowth算法FPgrowth算法是由Han等人在2000年提出的一种基于频繁模式树(FPtree)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与Apriori算法相比,FPgrowth算法避免了多次扫描数据集和候选过程,大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FPgrowth算法将数据集构建成一个FP树,通过递归挖掘FP树来找出所有的频繁项集,然后根据频繁项集关联规则。FPgrowth算法在处理稀疏数据集和大数据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4.4关联规则挖掘的应用关联规则挖掘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典型应用场景:(1)超市购物篮分析:通过分析顾客购物篮中的商品组合,发觉商品之间的关联关系,有助于商家优化商品摆放和促销策略。(2)电子商务推荐系统:根据用户购买历史和商品之间的关联规则,为用户推荐可能感兴趣的商品,提高购物体验。(3)医疗诊断辅助:通过对患者病历和疾病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提高诊断准确性。(4)金融风险控制:通过分析金融交易数据,挖掘异常交易行为之间的关联规则,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金融风险。(5)社交网络分析:通过对社交网络中的用户关系和兴趣进行关联规则挖掘,发觉潜在的朋友推荐、兴趣爱好等有价值信息。(6)供应链管理:分析供应商、商品和销售之间的关联规则,优化库存管理和供应链运作。第5章聚类分析5.1聚类分析的概念与类型聚类分析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旨在将一组数据点分组,使同一组内的数据点相似度较高,而不同组间的数据点相似度较低。聚类分析在数据挖掘、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根据不同的聚类标准和方法,聚类分析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基于距离的聚类方法:以数据点之间的距离作为相似性度量,常见的算法有Kmeans、Kmedoids等。(2)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根据数据点的密度分布进行聚类,常见的算法有DBSCAN、OPTICS等。(3)基于层次的聚类方法:按照数据点之间的层次关系进行聚类,常见的算法有自底向上(凝聚)和自顶向下(分裂)层次聚类。5.2Kmeans算法Kmeans算法是一种基于距离的聚类方法,其主要思想是通过迭代优化,将数据点划分到K个簇中,使得每个簇的内部数据点之间的距离最小。算法步骤如下:(1)随机选择K个初始中心点。(2)计算每个数据点到各个中心点的距离,并将其划分到距离最近的簇。(3)更新每个簇的中心点。(4)重复步骤2和3,直至满足停止条件(如中心点变化小于设定阈值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Kmeans算法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但在处理大数据集时可能受到初始中心点的影响,导致局部最优解。5.3层次聚类法层次聚类法是一种基于层次的聚类方法,按照数据点之间的层次关系进行聚类。常见的层次聚类方法有自底向上(凝聚)和自顶向下(分裂)两种。(1)自底向上层次聚类:从每个数据点开始,计算两两之间的距离,将距离最近的两个簇合并,重复此过程,直至所有数据点合并为一个簇。(2)自顶向下层次聚类:从包含所有数据点的一个簇开始,按照某种规则将其分裂为两个子簇,直至每个簇只包含一个数据点。层次聚类法具有不受初始中心点影响、能够发觉任意形状簇的优点,但计算复杂度较高,且难以处理大数据集。5.4密度聚类法密度聚类法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根据数据点的密度分布进行聚类。DBSCAN(DensityBasedSpatialClusteringofApplicationswithNoise)算法是其中的一种典型代表。DBSCAN算法的主要思想是:对于一个核心点,在其ε邻域内至少要有MinPts个核心点,则该核心点所在的区域形成一个簇。算法步骤如下:(1)确定邻域半径ε和MinPts参数。(2)初始化所有数据点为未访问状态。(3)遍历所有数据点,若某点为核心点,则进行以下操作:a.标记该点为已访问。b.找到与该点距离在ε内的所有核心点,形成一个新的簇。c.递归地对该簇内的所有核心点进行上述操作。(4)重复步骤3,直至所有核心点都被访问。密度聚类法能够识别出任意形状的簇,且对噪声和异常点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但参数选择对聚类结果有较大影响,不适用于密度分布不均匀的数据集。第6章分类与预测6.1分类与预测的基本概念分类与预测作为数据挖掘中的两项核心任务,旨在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为决策提供支持。分类任务是将未知类别的数据项分配给一个预定义的类别,而预测则是基于历史数据对未来值进行估计。分类与预测的目的是发觉数据中的模式,这些模式可用来对新的数据实例进行分类或预测。它们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信用评分、疾病诊断、股票市场预测等。6.2决策树算法决策树是一种常见的分类与预测方法,它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进行分支,最终得到决策结果。决策树算法的核心是选择最优的特征进行分割,以实现分类或预测的目的。决策树构建过程中,常用的算法有ID3、C4.5和CART等。这些算法通过信息增益、增益率或基尼不纯度等准则来选择最优特征,并递归地构建决策树,直至满足停止条件。6.3朴素贝叶斯分类器朴素贝叶斯分类器是基于贝叶斯定理与特征条件独立假设的简单概率分类器。它假定各特征在给定类别的条件下相互独立,从而简化了计算过程。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以下优势:计算简单、速度快、易于实现。它对于小规模数据集的分类效果尤为显著,因此在文本分类、情感分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6.4支持向量机(SVM)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基于最大间隔准则的监督学习算法,旨在找到能够将不同类别数据尽可能分开的超平面。SVM通过引入核函数,将原始数据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从而解决非线性问题。支持向量机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适用于中小规模数据集的分类与回归任务。常见的核函数有线性核、多项式核、径向基函数(RBF)核等。SVM在许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如图像识别、文本分类、生物信息学等。第7章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7.1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数据分析方法,它研究的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这些数据通常具有某种规律性和趋势性,通过对时间序列的分析,可以揭示数据的内在规律,为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依据。本节主要介绍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包括时间序列的定义、分类及其特性。7.2时间序列的预处理方法在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之前,需要对原始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消除数据中的噪声和异常值,提高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和可用性。本节将介绍以下几种时间序列预处理方法:(1)数据清洗:主要包括缺失值处理、异常值检测和处理等。(2)数据平滑:通过滑动平均、指数平滑等方法减少随机波动,突出时间序列的主要趋势。(3)数据转换:包括对数变换、差分变换等,以消除数据中的非线性关系,使其更符合线性模型的要求。7.3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可分为传统统计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两大类。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几种时间序列预测方法:(1)自回归模型(AR):基于历史数据对未来值进行预测,适用于具有线性关系的时间序列。(2)移动平均模型(MA):利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观测值的平均值作为预测值,适用于消除随机波动。(3)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结合自回归模型和移动平均模型,适用于具有线性关系和随机波动的时间序列。(4)自回归差分移动平均模型(ARIMA):在ARMA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差分操作,适用于非平稳时间序列。(5)季节性模型:如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SARIMA),适用于具有季节性波动的时间序列。(6)机器学习方法:如支持向量机(SVM)、神经网络(NN)等,适用于非线性、复杂关系的时间序列预测。7.4时间序列模型评估与优化在建立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后,需要对模型进行评估和优化,以提高预测精度。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几种评估和优化方法:(1)模型评估:通过计算预测误差(如均方误差、绝对百分比误差等)来评估模型功能。(2)参数优化:采用网格搜索、遗传算法等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3)模型选择:通过比较不同模型的预测功能,选择最合适的模型进行预测。(4)交叉验证:利用历史数据,采用交叉验证方法检验模型的泛化能力。(5)动态调整:根据实时数据动态调整模型参数,提高预测准确性。第8章文本挖掘与情感分析8.1文本挖掘的基本概念文本挖掘,又称文本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文本数据中通过智能算法挖掘出潜在有价值信息的过程。它结合了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多种技术,旨在从原始文本中提取知识,发觉规律,为决策提供支持。文本挖掘广泛应用于网络舆情分析、商业情报收集、生物信息学等领域。8.2文本预处理与特征提取文本预处理是文本挖掘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分词:将文本分割成单词或短语,以便后续处理。去停用词:去除对文本意义影响较小的词,如“的”、“在”等。词性标注:为文本中的每个词标注词性,如名词、动词等。特征提取:从预处理后的文本中提取特征,常见方法有词频逆文档频率(TFIDF)、词袋模型(BagofWords)等。8.3文本分类与聚类文本分类是指将文本数据划分为预定义的类别,主要方法有: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基于贝叶斯定理,计算文本属于各个类别的概率,选取概率最大的类别作为分类结果。支持向量机:通过构建一个超平面,将不同类别的文本分隔开来。决策树:通过树形结构进行分类,将文本按照特征属性进行划分。文本聚类则是将相似度较高的文本聚在一起,形成多个类别,主要方法有:Kmeans聚类:将文本划分为K个簇,使得每个簇内的文本相似度最高,簇间的相似度最低。层次聚类:根据文本之间的相似度,逐步合并相近的文本,形成一个层次结构。8.4情感分析及应用情感分析,又称意见挖掘,是指识别和提取文本中的主观信息,判断作者的情感倾向。情感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宏观情感分析:判断整个文本的情感倾向,如正面、负面或中性。主题情感分析:分析文本中不同主题的情感倾向。情感极性分析:对文本中的具体实体或事件进行情感判断,如好评、差评。情感分析在以下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网络舆情分析:了解公众对热点事件或话题的情感态度,为和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商业情报收集:分析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评价,帮助企业改进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市场营销:通过情感分析,精准定位潜在客户群体,提高营销效果。第9章数据挖掘中的机器学习方法9.1机器学习概述机器学习作为数据挖掘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旨在让计算机通过数据驱动,自动学习和改进算法。本章将介绍机器学习的四大类别,包括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并探讨它们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9.2监督学习监督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种方法,通过训练数据集来构建模型,实现对未知数据的预测。监督学习主要包括分类和回归两种任务。分类任务是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的类别,而回归任务则是预测一个连续值。以下为监督学习的关键技术:决策树:通过树形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