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5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5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5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5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高三9月质量检测考试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就文化而言,最有价值的往往是正在生成和正在消逝的部分。对于深处第三次文化裂变[注]中的乡村社会而言,正在生成的便是信息化、全球化及其所带来的种种新的文化观念、生产生活方式和美丽乡村。而正在消逝的则是乡村社会数千年建构起来的宗族伦理、文化规则、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甚至其存在的空间——传统村庄。②作家们敏感地意识到作为传统乡村社会实体的一些“村庄”,正在成为逐渐远去的文化背影。这与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和城镇化建设密切相关。由此,作为亲密关系存在空间和宗族伦理文化生成地的村庄正在解体。正是由于村庄成为一种正在消逝的文化,新乡村叙事才集中爆发出了从未有过的书写“村庄”的热潮,如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阿来的机村、贾平凹的清风街、孙惠芬的上塘村、梁鸿的梁庄等。作家们尽管风格各异,但却不约而同地开始与自己心中的“村庄”做最后的告别,有的甚至直接将作品命名为《即将消失的村庄》(赵本夫)、《最后的村庄》(曹乃谦)。这批书写村庄的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留住村庄的情怀,并由此生发出文化“乡愁”主题,为正在消逝的村庄唱出深沉的挽歌。③这曲多声部的挽歌、唱出的是具有深远历史回音的“乡愁”主题。这个时期的乡愁,既不同于鲁迅所说的“侨寓文学的作者”们“隐现着”的“乡愁”,也不同于余光中远离故土的“乡愁”。鲁迅所说的那些“侨寓”北京的作家们对故土的“胸臆”,只是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对故土的怀恋和想象,诸如“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事实上,也应包括沈从文之于湘西。而其时的贵州、榆关、湘西都还是完好无损地存在着、延续着的乡村社会,他们“愁”的只是自己主观上的怀恋、想象和与他们生活的城市之间的文化反差。所以说,那时的乡土文学与其说是在写乡土,不如说是在写作家自己的“胸臆”。谢有顺曾用“‘存在’的乡愁”来区别先锋派作家们与此前乡土作家们的“‘文化’的乡愁”。而事实上,在乡村社会的第三次文化裂变中,作家们所面对的不断变化的乡村社会,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文化消逝的特征,不管用树碑立传、记录苦难,还是神化、美化甚或丑化方式与之作别,都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生离死别”,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摘编自李震《新乡村叙事及其文化逻辑》)材料二①文化自觉的提出最早来自费孝通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是从人与人的关系角度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关系的成果。由中华民族的“大混杂、大融合”格局所形成的“和而不同”“多元交融”“多元统一”文化,启发费孝通提出兼容并包、互利共生、共存共荣的文化自觉思想。在费孝通的思想脉络里,文化自觉理论是他从关注利用现代技术富国强民的经济政治建设,转向关注利用文化心态安民遂生的文化建设的标志。这一思想上的转向,代表了费孝通对乡土中国之现代化的体悟,从物质文明延伸到了精神文明、从社会生态扩展到了社会心态。②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记住乡愁”其实就是乡土中国文化价值的体现,也是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保持文化自觉的体现。乡愁除了包含恋土、乡愁、思乡的复杂情感外,作为一种隐喻城乡关系、乡民认同的观念话语,也包含着价值诉求和伦理意义,如理想追求、身份认同、精神寄托等。有学者认为,“记住乡愁”是对“乡愁”这一中国传统话语的传承和现代化转换,为乡村伦理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构提供了道德与文化的“根”,也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文化表达方式。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愁”成为人们重归故乡的精神动力。无论是单纯思念家乡的返村乡民,还是为了支援家乡建设的返村乡贤,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出于“落叶归根”的精神动机而返乡,也就是出于对家乡的文化认同而非仅仅是对经济发展机会和政策倡导的认同。因此,乡村振兴所要实现的应当是一个以文化认同撑起乡愁、留住乡愁的乡村,而不是一个只有城市文化而丧失乡愁底蕴的乡村;是一个“文化实心化”的乡村,而非一个“文化空心化”的乡村。这种基于文化自觉的深层认同,也同样可以作用于城市,乡愁记忆是所有中国人的宝贵精神财富。③这种乡愁记忆生成了落叶归根的观念,让人们与家乡建立了精神纽带,这是传统中国城乡人才流动循环的原因所在,也是化解现代中国城乡融合难题的策略之一。费孝通曾在《损蚀冲洗下的乡土》一文中提到,人和地在乡土社会中有着感情的联系,是一种桑梓情谊、落叶归根的有机循环中所培养出来的精神。中国人一直有着强烈的“根”文化,这个根就是供给他生长和教育的社会:小之一家一村,大之一乡一国。而从社会层面来说,取之于一乡的必须回之于一乡,这样社会才能维持它的水准。传统中国确如费老所言,乡土社会的人才从不忘本,而是始终设法回到生养他的土地和族人中去,将保卫和培养“乡土之根”视为责任和荣耀。然而,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土生土长的人才已不复为乡土社会自身所用,人们既不愿也不能回到乡土中,这成为中国乡村随现代化进程而衰弱的根源之一。因此,记住乡愁的意义就在于巩固人们与家乡的精神纽带,使人们能够将个人人生价值的衡量放置到更高的精神追求中,将生命融入到家乡振兴和国家复兴中,重新打通城乡互促共进的回路,甚而以此为基础,增进以国为家、家国一体的文化认同。(摘编自吴越《文化自觉与记住乡愁:乡土中国的文化价值》)【注】第三次文化裂变:在21世纪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随着第三、第四次科技革命兴起,新型信息产业与农业、工商业的融合体之间不断冲突与再度融合,乡村社会从传统生活习俗、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语言和行为方式,到心理和观念意识等都发生了深刻变革。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深处第三次文化裂变中的乡村社会而言,正在消逝的宗族伦理、文化规则、风俗习惯等,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B.“侨寓文学的作者”们的“乡愁”和沈从文之于湘西的“愁”都偏于主观化,他们的故土彼时还存在并延续着。C.费孝通是最早提出文化自觉理论的人,他认为用现代技术富国强民的效果远比不上利用文化心态安民遂生。D.中国乡村随着现代化进程而衰弱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乡村人才流失,巩固人们与家乡的精神纽带,有助于人才回流。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村庄是亲密关系存在空间和宗族伦理文化生成地,它是阿来笔下的机村、贾平凹的清风街、梁鸿的梁庄,它是“乡愁”的载体。B.乡愁不仅包含恋土、乡愁、思乡的情感,也包含价值诉求和伦理意义,它是我国传统话语,是道德与文化的“根”,是一种文化表达方式。C.不断变化的乡村社会,正在上演一场文化意义上的“生离死别”,“记住乡愁”有利于振兴乡村,避免乡村“文化空心化”。D.一家一村一乡乃至一国都是供给我们生长和教育的环境,我们受到其滋养再回馈反哺,社会才能维持应有水准,从而不趋向于衰退和消亡。3.下列选项最符合材料一中“挽歌”主题的一项是()A.《秦腔》以贾平凹老家为原型,讲述清风街的社会转型与价值变迁,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给农村带来的震荡和变化,以及难以挽回的衰败、无地彷徨的哀伤。B.乔叶的《宝水》讲述了太行山深处的宝水村由传统型乡村转变为文旅特色型乡村,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的故事,展现了新时代乡村生活和乡村建设的生动图景。C.鲁迅的《故乡》展现了还乡者的故乡体验和对传统乡村的文化价值判断,反映出底层人民生活的辛酸与痛苦,也表达出对惨败的故乡景象、麻木的故乡人的痛心与无奈。D.肖勤的《外婆的月亮田》描绘了层层叠叠的月亮田、开满洁白桐花的桐花岭以及仡佬族少女,如世外桃源般的乡村,勾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涓涓乡愁。4.两则材料都使用了大量的引号,请说明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5.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记得住乡愁”,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如何才能“记得住乡愁”。【答案】1.C2.B3.A4.①基于原作者的直接引用,使论证有依据,出处明确,真实可信。比如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和而不同”“多元交融”“多元统一”文化等。②强调表达重点,加深读者对表述对象的印象,突出该词的重要性。比如“村庄”“乡愁”“愁”“记住乡愁”等。③突出所引词语的特殊含义,使其更符合文本的表达,语言更加形象生动。比如“生离死别”“根”“落叶归根”等。5.①关注乡村文化中正在消逝的部分,鼓励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留住村庄的情怀,深化“乡愁”主题。②增强对家乡的文化认同,以文化认同撑起乡愁、留住乡愁。③巩固人们与家乡的精神纽带,使人们能够将个人人生价值的衡量放置到更高的精神追求中,将生命融入到家乡振兴和国家复兴中。④重新打通城乡互促共进的回路,让愿意回归乡村社会的人才能够返村。【解析】【导语】这篇文章通过两则材料探讨了乡村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与乡愁主题。材料一聚焦于文学作品对正在消逝的传统乡村文化的挽歌式书写,强调文化乡愁的深沉情感。材料二则从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理论出发,论述了乡愁在乡村振兴和文化认同中的重要性,提出“记住乡愁”不仅是情感寄托,更是文化价值的体现。两则材料共同揭示了在现代化背景下,如何通过文化认同和精神纽带来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认为用现代技术富国强民的效果远比不上利用文化心态安民遂生”错误。根据材料二第①段“文化自觉理论是他从关注利用现代技术富国强民的经济政治建设,转向关注利用文化心态安民遂生的文化建设的标志”可知,是费孝通关注的重心发生了转移,但并没有对二者所起效果进行比较。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乡愁……是道德与文化的‘根’,是一种文化表达方式”错误。根据材料二第②段“‘记住乡愁’是对‘乡愁’这一中国传统话语的传承和现代化转换,为乡村伦理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构提供了道德与文化的‘根’,也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文化表达方式”可知,“道德与文化的‘根’”和“文化表达方式”指的是“记住乡愁”而非“乡愁”。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A.根据材料一“这批书写村庄的作品……为正在消逝的村庄唱出深沉的挽歌”和“这曲多声部的挽歌,唱出的是具有深远历史回音的'乡愁’主题。这个时期的乡愁,既不同于鲁迅所说的……”,以及“在乡村社会的第三次文化裂变中,作家们所面对的不断变化的乡村社会,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文化消逝的特征”可知,选项属于此意义上的“挽歌”。B.该选项主要描述了乡村的转型和重新焕发活力的过程,更多地体现了乡村发展的积极面,没有写到乡村的文化消逝特征;C.不属于乡村社会的第三次文化裂变中的作品,不符合材料一“挽歌”的范畴。D.该选项强调的是对乡村美好景象的描绘和引发的乡愁,虽然有乡愁的成分,没有写到乡村的文化消逝特征。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论述类文本中引号的表达效果的能力。文中使用的引号,一共有三种作用,分别是表直接引用、表强调和表特殊含义。直接引用:材料一中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鲁迅所说的“侨寓文学的作者”们“隐现着”的“乡愁”,谢有顺曾用“‘存在’的乡愁”来区别先锋派作家们与此前乡土作家们的‘文化’的乡愁”,材料二中“大混杂、大融合”格局、“和而不同”“多元交融”“多元统一”文化、“文化实心化”“文化空心化”等,这些引用都是选自其他作者的原句,可以使论证有理有据,真实可信。表示强调:引号用于强调文本中的关键词或概念,使得这些词汇在读者心中的印象更加深刻。例如,“村庄”、“乡愁”、“愁”、“记住乡愁”等词汇在材料中被引号标注,突出了它们在讨论乡村文化和文化自觉中的核心地位,引号的使用加深了读者对表述对象的印象,突出了该词的重要性。特殊含义:引号还可以用于赋予某些词汇以特殊的含义或语境,使得语言更加形象生动。例如,“生离死别”在材料一中被用来形象地描述文化消逝的过程,“根”和“落叶归根”在材料二中被用来比喻人与家乡的精神联系和归属感。【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归纳要点、把握中心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第②段“……作家们尽管风格各异,但却不约而同地开始与自己心中的‘村庄’做最后的告别……这批书写村庄的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留住村庄的情怀……”可知,可以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如文学创作来记录和表达乡村的记忆,以此来深化“乡愁”主题,使得乡村文化得以保留和传承。根据材料二第②段“……乡村振兴所要实现的应当是一个以文化认同撑起乡愁、留住乡愁的乡村……”可知,要增强人们对家乡的文化认同感,通过文化认同来支撑和留住乡愁,让乡村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家园,更是心灵归属的地方。根据材料二第③段“……记住乡愁的意义就在于巩固人们与家乡的精神纽带……使人们能够将个人人生价值的衡量放置到更高的精神追求中,将生命融入到家乡振兴和国家复兴中……”可知,要通过记住乡愁来巩固人们与家乡之间的情感纽带,激励人们参与到家乡建设和国家发展中去。根据材料二第③段“……重新打通城乡互促共进的回路……”可知,需要建立和加强城乡之间的互动机制,鼓励和支持那些希望回到乡村发展的人才,让他们能够顺利地返回乡村,促进乡村的发展与繁荣。(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西线轶事徐怀中行军速度很猛,总机班六姐妹一个个走得歪歪倒倒的,脚底都打泡了。可是,六姐妹很顽强,没有一个掉队、也没有一个愿意接受男同志的“互助”。走得最狼狈的要算路曼,她昨夜里露营着了凉,这会儿正发着烧。肖群秀见她一步一咬牙,一摸她脸,滚烫滚烫,转身要报告班长,被路曼一把拉住了。路曼威胁说:“你讲了,以后不和你好啦!”肖群秀着急道:“可你这么硬撑怎么行呐。”路曼小声说:“你和班长说了,还不是她悄悄替我值机。班长这几天多累呀!”经过两小时的急行军,九四一部队终于到达了指定位置并立即开设了电话站。可总机刚开不久,一号首长就从前沿摇来电话:“喂,总机班,找你们连长讲话,怎么搞的,我和指挥部刚讲两句话,线路就不通了!”原来,通往指挥部的线,有一段是明放在公路上的,被坦克轧得一截一截的,有的地方被骡子和着青草嚼烂了。必须把这条线改为高架,路曼、肖群秀担负了这项任务。她俩一路把线改架在竹子上,或是挂在岩石上,让骡子够不着。等来到公路边时,忽然枪声大作。早上被打垮的一股敌军躲进丛林后,现在正冒出来居高临下地封锁公路,阻止我后续部队前进。路曼和肖群秀焦急万分,想尽快架好线,保障指挥畅通。急人的是,近处没有高大的树木,好不容易发现一棵木棉树可以利用,正要过去,隐蔽在茅草中的士兵喊她们趴下,说木棉树那里太暴露,去不得。她们俩只管猫着腰跑过去了。没有悬线杆,没法把线挑到树杈上,非得上树不可,而女兵班没有学过徒手攀登,这可难坏了她俩。肖群秀急中生智,蹲下让路曼踩着她的肩膀上去。按规定,高架线路必须在四米以上,可是她们搭的两节人梯,高度根本不够。肖群秀拼命向上踮脚尖,差着老高的一截,踮脚尖顶什么用呢。正当这时,呼地从草丛里窜出一个战士,扑向木棉树。他很不客气地叫肖群秀分开腿站好,然后弯下腰,让肖群秀骑在自己的脖子上,然后猛地挺身站立起来,成了三节人梯。敌人发现了他们,拼命向这边扫射。殷红殷红的木棉花纷纷扬扬落下来。肖群秀觉得下边战士的身子忽然一抖,差点倒下,随后又稳住了。路曼迅速把电话线在树枝上绕了两道,打了一个双环结,欢快地叫道:“好啦!”两个女电话兵下了地才看清,这个战士高高大大的,身材很匀称,皮肤那样白净,两道浓密的眉毛黑骏黢的。路曼感激道:“同志,太感谢你了!”战士笑笑说:“一点小事,用不着表扬。”“那、怎么感谢你呢?”战士扯起军用水壶给她们看。水壶的背带断了,断头处燎得黑黑的,军服下摆也穿了几个洞,路曼和肖群秀明白了,刚才她们觉得这位战士一哆嗦,要倒下去,原来是他险些被打中。他没有作声,也没有躲闪,直到她们把线架好。“怎么样?伤着没有?”路曼、肖群秀频时紧张起来。“我觉得腰上烫了一下,一摸,没事儿,虚惊一场。”说着,随手解下水壶,递给肖群秀。肖群秀接过水壶,放出了多余的一截背带,把两个断头一并,打了个丁字结,还给了战士。那结儿打得又牢靠又好看,电话兵是受过这种专门训练的。彼此问起来才晓得,原来这个战士是“九四一”的步话机员。路曼亲切地说:“弄了半天,原来是同行。只不过我们是有线的,你是无线的。”战士说:“怎么敢和你们相提并论呢,你们是‘九四一’的中枢神经,我是神经末梢。回去请代问总机班各位同志好。”路曼俏皮地问:“怎么替你问好呢?我们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步话机员支吾了一下。肖群秀笑着说:“还是不要当无名英雄吧。”“就说一名‘无线’战士,向‘有线的’战友们致以亲切的问候。”战士说完,一溜烟儿跑了。指挥部调上来一个坦克中队,很快掀掉了敌人半山腰的火力点。一度中断的交通又恢复了通行,长长的车队,一辆接一辆地向前流动。路曼、肖群秀站在路边,看见那个没有留下姓名的步话机员,高高地坐在一辆弹药车上。她俩扬起手向他打招呼:“喂!再见!”战士大声答道:“再见!再见面怕你们就认不出我是哪一个了。”汽车开出好远了,步话机员还回头望着她们。尘土飞扬中,一张白净的面孔现出坦然愉快的笑容。几天以后,战斗结束了。部队基地指挥所设立了伤员和烈士遗体转送处。烈士遗体要在这里进行登记,清洗整理,然后转送回国。转送处人员不多,女电话兵们常来帮助照料伤员,清洗烈士遗体。这天,路曼、肖群秀又来到转送处,见到抬下来一位烈士,担架上放着一个军用水壶,水壶带是断过的,打着电话兵们所熟悉的丁字结。路曼和肖群秀一惊,急步上前,但烈士的脸几乎整个缠着绷带,无法辨认。跟担架的一个小战士,失神地蹲在旁边,两颊有着明显的泪痕。路曼问小战士:“这个水壶,是他的吗?”小战士点点头。路曼紧接着又问:“他是不是步话机员?”小战士诧异地反问:“怎么,你们认识他?”路曼和肖群秀抚弄着水壶背带,许久,她们才问:“他叫什么名字?”小战士含着泪回答:“他叫刘毛妹。”看到两人疑惑的表情,小战士继续说道:“他长得白净,头发鬈鬈的,又那么文静,衣服总是整整齐齐的,像个小姑娘,大家都喜欢喊他‘毛妹’,喊来喊去都忘了正式的名字了。”(节选自同名小说,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我军露营、急行军和敌军封锁公路这些情节,为下文写搭架电话线以及刘毛妹牺牲的情节做了铺垫。B.高烧坚持行军,不惧危险完成任务,表现出肖群秀的坚韧勇敢,而之后的战友闲谈则展现出她俏皮可爱的一面。C.本篇小说与《百合花》都借助细腻、有层次的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展现出战火中的青春美和人性美。D.本文情节张弛有度,从“战斗结束了”到转送处打着丁字结的水壶的出现,渐趋平缀的情节又再度掀起波澜。7.关于文中三人合作搭架电话线及完成任务后谈话的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人遭到敌人射击时,“殷红殷红的木棉花纷纷扬扬落下来”,此处的描写既是战场写实,也渲染出一种紧张的战争氛围。B.步话机员把总机班比喻成部队的“中枢神经”,步话机班是“神经末梢”、可见这些女兵们在战事中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使命。C.女战士眼中的刘毛妹很“白净”,下文两次描写其外貌也强调了这一特点,这和他英勇无畏的内在品质形成了反差和对比。D.本部分内容采用动作、语言等描写手法,描摹了步话机员冒着枪林弹雨帮战友们搭设电话线,甘做无名英雄的纯粹战士形象。8.这篇小说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请你从文中找出两组伏笔与照应的细节,并分析其作用。9.《百合花》对通讯员牺牲的经过进行了描述,而这篇小说对步话机员牺牲的情节只字未提,有同学认为这是这篇小说的不足之处。你是否认同这种观点?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答案】6.D7.C8.①伏笔:搭架电话线时,肖群秀觉得下边战士的身子忽然一抖,差点倒下,立即又稳住了。照应:原来是这位战士险些被打中。作用:使情节更合理;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突出刘毛妹勇敢坚毅的形象。②伏笔:肖群秀把刘毛妹断了的水壶带子,打了个丁字结。照应:肖群秀和路曼通过熟悉的丁字结认出了脸部缠着绷带的刘毛妹。作用:前后照应,让情节更合理;增强了作品的曲折性和吸引力。③伏笔:分别时,刘毛妹说“再见面怕你们就认不出我是哪一个了”。照应:刘毛妹被送到遗体转送处时脸部缠着绷带,无法辨认。作用:前后照应,让情节更合理;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悲剧色彩。9.示例一:不认同。①这样处理能突出主要情节,详略得当。小说的主要情节是步话机员帮助女战士搭架电话线,他的牺牲不是故事的主线,简略处理使结构更紧凑。②这样处理适度留白,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③这样处理不影响人物形象的刻画。文章虽然没有详细描写步话机员牺牲的情节,但是前文他不顾危险帮助女战士搭架电话线的情节,已经展现出他勇敢无畏、不怕牺牲的品质。示例二:认同。①如对其牺牲经过进行描写,会使人物形象更突出。前文步话机员帮助女战士搭架电话线的情节,初步展现出他勇敢无畏、不怕牺牲的品质,如再对其牺牲经过进行描述,会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和突出。②如对其牺牲经过进行描写,会使主题更深刻。小说歌颂了普通年轻战士的献身精神,而对牺牲过程的描写更有利于主题的凸显。③如对其牺牲经过进行描写,能够增强内容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恰当而生动的细节能够增强内容的真实感和现场感,从而使小说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解析】【导语】《西线轶事》通过描写女兵们在战场上的坚韧与勇敢,展现了战争中的人性美和青春美。小说情节紧凑,张弛有度,尤其是三人合作架设电话线的段落,既紧张又感人。步话机员刘毛妹的无名英雄形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伏笔的运用,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小说结尾处,水壶背带的丁字结与刘毛妹的牺牲相呼应,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令人动容。【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A.“为下文写搭架电话线以及刘毛妹牺牲的情节做了铺垫”错误。我军露营、急行军和敌军封锁公路这些情节没有为刘毛妹的牺牲做铺垫。B.“高烧坚持行军,不惧危险完成任务,表现出肖群秀的坚韧勇敢”错误。根据原文“走得最狼狈的要算路曼,她昨夜里露营着了凉,这会儿正发着烧”可知,坚持高烧行军的是路曼。C.“本篇小说与《百合花》都借助细腻、有层次的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错误。本文更多是通过行动描写和对话描写来展现主题,没有细腻、有层次的心理描写。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段落内容的分析与理解能力。C.“这和他英勇无畏的内在品质形成了反差和对比”错误。刘毛妹的外貌和内在品质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他的英勇无畏并非与外貌形成对比,而是与他的外貌特征并存,共同展现了人物的多面性。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写作技巧的能力。伏笔与照应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叙事技巧,通过在故事早期阶段埋下线索,随后在后续情节中予以回应,以增强故事的连贯性、丰富性和感染力。①当肖群秀和刘毛妹在紧张的战争环境中合作架设电话线时,肖群秀注意到刘毛妹的身体突然抖动,差点倒下,但迅速恢复了稳定。这一细节在当时可能并未引起读者的特别注意,但当后文揭示刘毛妹当时险些中弹,子弹把他的军用水壶带打断了,他的腰也被烫了一下。这一伏笔与照应的设计使得情节发展更加合理,解释了刘毛妹身体突然抖动的真实原因。这种设置首先增强了情节的连贯性和合理性,避免了情节上的突兀和不自然。其次,通过设置悬念,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促使读者更加关注后续情节的发展,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这一细节突出了刘毛妹在危险时刻的冷静与勇敢,进一步丰富了人物形象,加深了读者对刘毛妹性格和命运的理解和同情。②“肖群秀接过水壶,放出了多余的一截背带,把两个断头一并,打了个丁字结,还给了战士”,当刘毛妹的水壶带子断掉后,肖群秀为他打了一个丁字结,这一细节看似微不足道,但在故事后续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当刘毛妹的遗体被送到转送处时,“担架上放着一个军用水壶,水壶带是断过的,打着电话兵们所熟悉的丁字结”正是这个独特的丁字结成为了识别他的关键线索。这一伏笔与照应的设计,不仅使得情节更加合理,也增强了作品的曲折性和吸引力。丁字结这一细节体现了肖群秀的专业技能和对刘毛妹的深刻印象,通过细节的前后呼应,加深了读者对故事中人物情感和命运的记忆,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③在分别时,刘毛妹预言说,“再见面怕你们就认不出我是哪一个了”,这一预言在当时可能被读者视为一句随意的告别语,但当刘毛妹被送到遗体转送处,“烈士的脸几乎整个缠着绷带,无法辨认”,这一伏笔与照应的设计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悲剧色彩。刘毛妹的这句话在当时看似不经意,却预示了他可能面临的危险和牺牲,以及战友之间可能的永别。当这一伏笔在后续情节中得到照应时,不仅使得情节更加合理,还加深了读者对刘毛妹牺牲的理解,以及对战争残酷性的认识,增强了作品的情感深度,使读者对故事产生更深刻的共鸣和思考。【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针对某个问题进行个性化解读能力。回答时先明确观点,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分别从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主旨表达、读者感受等角度展开分析。示例一:不认同。①在这篇小说中,主要情节是围绕步话机员帮助女战士搭架电话线展开的。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了他们在艰苦环境中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突出了他们的坚韧和无畏的精神。而步话机员的牺牲并非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环节,如果对其牺牲经过详细描述,会分散读者对主要情节的关注,使故事结构变得松散。通过简略处理,能够将重点集中在搭架电话线这一核心事件上,使结构更加紧凑,突出主题。②作者对步话机员牺牲情节只字未提,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读者可以自行在脑海中构想步话机员牺牲时的场景和细节,这种留白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和吸引力,让读者更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不确定性。③在之前的情节中,步话机员毫不犹豫地冒着危险帮助女战士搭架电话线,这一行为已经充分展现了他的勇敢和无私。即使没有具体描述他牺牲的情节,读者也能从他之前的表现中推断出他在面对危险时必然会毫不退缩,这种品质已经深入人心。所以不详细描写牺牲情节,并不影响读者对他勇敢无畏、不怕牺牲形象的认知和感受。示例二:认同①在前文中,步话机员帮助女战士搭架电话线的情节中,已经能看出他的勇敢无畏。比如在危险的环境中,他毫不犹豫地投入工作。若对其牺牲经过进行描写,比如详细描述他在面对怎样的敌人攻击、怎样的艰难处境下依然坚守岗位直至牺牲,会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他的英勇和坚定,使勇敢无畏、不怕牺牲的品质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从而让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②小说的主题是歌颂普通年轻战士的献身精神。如果描写步话机员的牺牲过程,比如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想着完成任务、保护战友,或者他在牺牲前的心理活动,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对战友的关爱等,这样能更深刻地展现出年轻战士为了国家和人民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使主题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和凸显。③对步话机员牺牲经过的描写,可以加入一些具体的细节,比如他受伤后的表情、动作,战场上的硝烟、枪炮声等。这些细节会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真实,从而增强内容的真实感和现场感。读者会更加被故事所打动,被战士的牺牲所触动,使小说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引起读者更强烈的情感共鸣。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哀公问于孔子曰:“当今之君,孰为最贤?”孔子对曰:“丘未之见也,抑有卫灵公乎。”公曰:“何也?”孔子曰:“臣语其朝廷行事也。”公曰:“其事何如?”孔子曰:“灵公之弟曰公子渠牟,其智足以治千乘,其信足以守之,灵公爱而任之。又有士曰林国者,见贤必进之,而退与分其禄,是以灵公无游放之士,灵公贤而尊之。又有士曰庆足者,卫国有大事,则必起而治之;国无事,则迟而容贤,灵公悦而敬之。又有大夫史䲡以道去卫而灵公郊舍三日琴瑟不御必待史䲡之入而后敢入。臣以此取之,虽次之贤,不亦可乎?”子路问于孔子曰:“贤君治国,所先者何?”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晋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矣,其亡何也?”孔子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贤者知其不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必己贱而雠之。怨雠并存于国,邻敌构兵于郊,中行氏虽欲无亡,岂可得乎?”哀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公曰:“为之奈何?”孔子曰:“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公曰:“家人欲行夫子之言,恐吾国贫矣。”孔子曰:“《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有子富而父母贫者也。”(节选自《孔子家语·贤君》)材料二:为人主者,莫不欲强而恶弱,欲安而恶危,欲荣而恶辱,是禹、桀之所同也。要此三欲,辟此三恶,果何道而便?曰:在慎取相是矣。故知而不仁,不可;仁而不知,不可;既知且仁,是人主之宝也。不急得,不知;得而不用,不仁。无其人而幸有其功,愚莫大焉。今人主有大患:使贤者为之,则与不肖者规之;使知者虑之,则与愚者论之;使修士行之,则与污邪之人疑之。虽欲成功,得乎哉?是犹立直木而恐其景之枉也,惑莫大焉!人主欲得善驭速致远者,一日而千里,县贵爵重赏以招致之,内不可以阿子弟,外不可以隐远人,能致是者取之,是岂不必得之之道也哉!欲治国驭民,调壹上下,将内以固城,外以拒难,治则制人,人不能制也;乱则危辱灭亡可立而待也。然而求卿相辅佐,则独不若是其公也,唯便嬖亲比己者之用也,岂不过哉!(节选自《荀子·君道》,有删改)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又有大夫A史䲡B以道去卫C而灵公郊D舍E三日F琴瑟不御G必待史䲡之入而后敢入。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次,列进、放在,与《兰亭集序》中“列坐其次”的“次”意思不同。B.之,助词,相当于“的”,与《过秦论》中“奋六世之余烈”的“之”用法相同。C.“辟此三恶”与《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难壬人”“辟”意思相同。D.“可立而待也”与《项脊轩志》“客逾庖而宴”的“而”字用法不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哀公询问当今哪位国君最为贤明时,孔子回答说或许是卫灵公,然后说明了理由:卫灵公能将重如公子渠牟、林国、庆足这般的贤能之士。B.孔子建议鲁哀公“省力役,薄赋敛”,这与孟子“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的说法如出一辙,都是建议统治者实行仁政。C.做君主的都希望强大、安定、荣耀,但不同的君主结局不同,如大禹和夏桀。夏桀失败,原因之一大概是他真正信任的是不肖者、愚者、污邪之人。D.君主要想得到善于驾车的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给予其显贵的地位;给予其丰厚的奖赏;不偏爱阿谀奉承之人;不埋没与自己关系较远之人。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2)是犹立直木而恐其景之枉也,惑莫大焉!14.两则材料在国君治国之道方面的主张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答案】10.CFG11.C12.D13.(1)中行氏尊崇贤能的人却不能任用他们,轻视不贤的人却不能驱逐他们。(2)这就像竖立直木而担心它的影子歪斜一样,没有比这更糊涂的了。14.相同点:相信并真正任用贤能的人。不同点:材料一还强调要富民足民;材料二还强调任用人才一定要公平公正,不可偏私。【解析】【导语】两则材料均探讨了国君治国之道。材料一通过孔子言论,强调尊贤任能、减轻民负、推行礼教的重要性,体现了儒家治国理念。材料二则通过荀子的观点,强调选贤任能、避免亲信专权、公开选拔人才的重要性,体现了法家治国思想。两者都重视贤能之士的作用,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更注重道德教化,后者更注重制度和实际操作。【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还有个大夫叫史䲡,因为其主张不能践行而离开卫国。卫灵公在郊外住了三天,不弹奏琴瑟,一定要等到史䲡回国然后才敢回去。“大夫史䲡”是复指短语,“以道去卫”是“史䲡”的谓语,所以第一处应断在C处。“三日”做“郊舍”的补语更好,所以第二处应断在F处。“琴瑟不御”是一个语意完整的句子,如果与“必待”相连,则语意不通,故第三处应断在G处。故选CF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列进、放在/旁边。句意:即使把他放在贤人的行列中。/排列坐在曲水旁边。B.正确。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句意:百姓的父母。/发扬先前六代祖辈遗留下来的基业(事业)。C.错误。通“避”,避免/批驳。句意:避免这三种厌恶的东西。/批驳不正确的言论,排斥巧辩的佞人。D.正确。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句意:混乱了那么危险、耻辱、灭亡的局面马上就会到来。/客人越过厨房去吃饭。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不偏爱阿谀奉承之人”错,材料二说的是“内不可以阿子弟”,意思是“不偏袒自己的子弟”。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尊”,尊崇;“贱”,轻视;“去”,驱逐,罢退。(2)“恐”,担心;“景”,通“影”,影子;“枉”,不直,歪斜。【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相同点:材料一中“灵公爱而任之”“灵公贤而尊之”“灵公悦而敬之”,孔子在回答子路问题时也强调“尊贤而贱不肖”,说明任用贤能的重要性。材料二中“故知而不仁,不可;仁而不知,不可;既知且仁,是人主之宝也。不急得,不知;得而不用,不仁”,强调君主应得到既有智慧又有仁德的人才并加以任用。“人主欲得善驭速致远者……能致是者取之”,也体现出对贤能之人的重视。不同点:材料一“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孔子明确提出国君在治国时最急迫的事情是让百姓富足且长寿。并且针对哀公担心实行这些政策会使国家变贫的忧虑,孔子以“《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有子富而父母贫者也”来回应,进一步强调了富民足民的重要性。材料二“人主欲得善驭速致远者……能致是者取之,是岂不必得之之道也哉!”,表明君主在寻求贤能之人时应公平公正,不偏袒内部子弟,不排斥远方之人。“然而求卿相辅佐,则独不若是其公也,唯便嬖亲比己者之用也,岂不过哉!”,批判了君主在寻求辅佐的卿相时不公正,只任用那些逢迎谄媚、亲近自己的人,强调任用人才应公平公正,不可偏私。参考译文:材料一:鲁哀公问孔子说:“当今的君主,谁是最贤明的?”孔子回答说:“我还没有看到,或许是卫灵公吧。”哀公说:“为什么呢?”孔子说:“我说说他在朝廷所做的事。”哀公问:“他在朝廷所做的事怎么样呢?”孔子说:“卫灵公的弟弟公子渠牟,他的智慧足以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他的诚信足以守卫这个国家,灵公喜欢他并委以重任。又有个士人叫林国,见到贤能的人必定推荐,如果那人被罢了官,林国还要把自己的俸禄分给他,因此在灵公的国家没有放任游荡的士人,灵公认为林国是贤人而尊敬他。又有个叫庆足的士人,卫国有大事,就必定出来帮助处理;国家无事,就辞去官职而让其他的贤人被容纳,卫灵公喜欢而且尊敬他。还有个大夫叫史䲡,因为其主张不能践行而离开卫国。卫灵公在郊外住了三天,不弹奏琴瑟,一定要等到史䲡回国然后才敢回去。我根据这些情况来选取卫灵公,即使把他放在贤人的行列中,不也可以吗?”子路问孔子说:“贤明的君主治理国家,首先要做的是什么呢?”孔子说:“是尊崇贤人而轻视不贤的人。”子路问:“晋国的中行氏尊崇贤人而轻视不贤的人,他为什么会败亡呢?”孔子说:“中行氏尊崇贤能的人却不能任用他们,轻视不贤的人却不能驱逐他们。贤能的人知道自己不被任用而埋怨中行氏,不贤的人知道自己一定被轻视而仇恨中行氏。埋怨和仇恨同时存在于国内,与相邻的敌人在城郊交战,中行氏即使不想败亡,又怎么能够做到呢?”鲁哀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回答说:“政事中最紧急的,莫过于使百姓富有而且长寿。”鲁哀公说:“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孔子说:“减少徭役,减轻赋税,那么百姓就富有了;推崇礼乐教化,让百姓远离犯罪和疾病,那么他们就会长寿。”鲁哀公说:“我想按你说的去做,又担心我的国家会因此变得贫困。”孔子说:“《诗经》上说:‘和蔼友好的君子,是百姓的父母。’从来没有孩子富有而父母贫穷的事啊。”材料二:做国君的,没有不希望强大而厌恶衰弱,希望安定而厌恶危险,希望荣耀而厌恶耻辱的,这一点大禹和夏桀是相同的。要实现这三种愿望,避免这三种厌恶的东西,究竟采取什么方法才最便利呢?回答说:“在于慎重地选取辅相。所以辅相只有智慧而不仁爱,不可以;只有仁爱而没有智慧,不可以;既有智慧而又仁爱,是国君的珍宝。不急于得到这样的人,是不明智的;得到这样的人却不任用,是不仁义的。没有这样的人却希望建立功业,是再愚蠢不过的了。现在君主的大祸患是:让贤能的人去做事,却与不贤的人去限制他;让聪明的人来考虑,却与愚蠢的人去评判他;让品德美好的人来实施政令,却与行为奸邪的人去猜疑他。(像这样)虽然想要成功,能够办到吗?这就像竖立直木而担心它的影子至斜一样,没有比这更糊涂的了!国君想得到善于驾驭马车能快速到达远方的人,以此日行千里,就要用显贵的爵位和厚重的奖赏来招致这样的人,对内不能偏袒自己的子弟,对外不能埋没与自己关系疏远的人,能够达到这样的要求的就录用他,这难道不是必定得到善于驾车的人的方法吗?想要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协调统一上下,就要对内巩固城防,对外抵御侵略,治理得好就能制服别人,那么别人就不会制服自己;混乱了那么危险、耻辱、灭亡的局面马上就会到来。然而寻求卿相辅佐时,却不是这样公正,而只任用能说会道、善于迎合的宠臣和与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这难道不是大错特错吗?(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上郑员外方千为郡至公兼至察,古今能有几多人。忧民一似清吟苦,守节还如未达贫。利刃从前堪切玉,澄潭到底不容尘。潜夫岂合干旌旆,甘棹渔舟下钓纶。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郑员外既公正又明察,对辖地也治理得极好,这类官员在历史上是不多的。B.郑员外虽然身居高位,但仍能做到清廉不贪,坚守气节,怀有一颗忧民之心。C.本诗用多种手法展现郑员外的形象,先开门见山直接赞美,后用自己侧面烘托。D.诗人认为自己是个潜夫(隐士),拜访郑员外会有失身份,所以甘愿乘舟垂钓。16.本诗颈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请对此作简要分析。【答案】15.D16.①“利刃”喻才华,“玉”喻困难,“澄潭”喻内心,“尘”喻不良思想。②上句说的是郑员外才干杰出,能解决所遇到的困难;下句说的是郑员外内心纯洁,容不得世俗的污秽。③这两句先赞美郑员外的才干,后赞美郑员外的品格,塑造了一个优秀的官员形象。【解析】【导语】这首诗通过对郑员外的赞美,展现了他公正、明察、清廉、忧民的形象。诗人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郑员外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D.“拜访郑员外会有失身份”有误。“潜夫”,指隐士。“旌旆”,犹尊驾﹑大驾,用于官员,在这儿指郑员外。“潜夫岂合干旌旆”的意思是,作为一个隐者,不该去拜访郑员外。结合前句“为郡至公兼至察”,诗人认为郑员外既公正又明察,对其非常赞赏。因此,诗中没有“有失身份”的意思。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1)从郑员外的身份看,他是一个太守,管理着一个郡。对于一个官员而言,“利刃”自然是喻其才干,而“切玉”可以理解为郑员外凭借其才干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2)“澄潭”即澄澈水潭,对于一个官员而言,把它理解为其内心十分恰当。潭不容尘,就是其内心容不得世俗的污秽。(3)这两句运用比喻,赞美了郑员外的才干和品格。(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负责人召开关于乡村振兴的会议时,谆谆告诫在座的干部,不能生事扰民,不能对着百姓滔滔不绝、废话连篇。其间,他提到了《种树郭橐驼传》中描述官员召集百姓开会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设问”这一修辞手法时,随口引诵了《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同学们觉得此例很是得当。(3)长安是著名古都,唐宋诗人常在诗词中提到它,以表达自己回京的愿望、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愿得到重用的企盼等思想感情,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鸣鼓而聚之②.击木而召之③.采之欲遗谁④.所思在远道⑤.西北望长安⑥.可怜无数山(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本题易错字:聚、遗、旅、浮、蔽、青、直。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在探讨AI技术发展在戏剧领域产生的后果时,②我愈发觉得,③新的创意是AI带给戏剧的,④但AI无法取代戏剧演员,⑤舞台剧的独特然力与生命力是永恒的。首先,戏剧作为流动变化的艺术形式,其核心在于情感的即时交流与互动。戏剧具有现场性、即兴性和现实感,这些都是AI技术难以模拟的。如果现在去看我出演的第一部电影,哪怕看一百遍,我的表演都是一样的。……在戏剧中,演员与观众共享剧场这个空间,通过眼神、肢体语言乃至每一次呼吸,传递着细腻的情感波动,构建起一种“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刻联系。当我演到有意思的情节,(甲);当我演到悲情处,观众则会哭。这种情感的即时反馈与碰撞,是人类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也是舞台剧所独有的,AI与任何艺术形式都代替不了。其次,戏剧是演员个性与创造性的展现舞台。每位演员都有自己A的表演风格,他们通过声音、形体的精准塑造,使角色鲜活生动。从我自己演过的角色来看,虽然司马迁、杜甫、张居正都是文人的形象,但不能对他们做出同样的处理,必须演出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可以说,演员个性化的演绎与对剧中人物全方位的还原,(乙)。此外,优秀戏剧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社会价值。虽然不好的剧目如B,迅速消逝,但经典剧目如《茶馆》等,却如长江大河,经久不衰,这不仅因为其精湛的艺术表现,更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与广泛的社会共鸣。这些作品通过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触动观众的心灵,引发他们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这种文化价值与社会责任,是AI技术难以承载的。18.文中第一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所在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19.请在文中第二段省略号处补写内容,要求既包含因果关系,又与上文内容形成对比关系。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2.概括全文内容,为其拟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15个字。【答案】18.①把“后果”改为“影响”。③把“新的创意是AI带给戏剧的”改为“AI带给戏剧的是新的创意”。19.但如果看一百遍我出演的话剧,同样的剧情、演员、台词,每一场都呈现得不一样,这是由于演员每次的表演,有着演员之间的即时交流、演员和观众的即时互动。20.A.独一无二B.过眼云烟21.甲:观众会开怀大笑乙:是AI算法难以企及的(是AI算法无法做到的)22.戏剧的独特魅力无法被AI取代【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①句用词不当。“后果”多指不好的结果,而后文所说并非不好的结果,改为“影响”。第③句语序不当。主语与前后句的内容不协调,结合上下文,主语应为“AI”,改为“AI带给戏剧的是新的创意”。【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逻辑补写的能力。全文都在谈AI无法取代戏剧演员的原因,本段省略号前讲的是看电影,要形成对比关系,所拟句子应该讲看戏剧。所拟句子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指出与看电影不同,看电影“哪怕看一百遍,我的表演都是一样的”,另一部分指出不同的原因,指出不同的原因时,需要联系本段开头“戏剧作为流动变化的艺术形式,其核心在于情感的即时交流与互动”。这样自然就形成了句子本身的因果关系,也形成了与上文的对比关系。【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A空,根据上文“戏剧是演员个性与创造性的展现舞台”“每位演员都”,及下文“演员个性化的演绎”可以看出,此处是在说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故可填“独一无二”。独一无二:只有这一个,而没有别的可与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B空,根据“如”“迅速消逝”可以得出,“不好的剧目”消逝的非常快,故可填“过眼云烟”。过眼云烟:指的是从眼前迅速掠过的云彩和烟雾。比喻身外之物不必看重或比喻很容易消失的事物。【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甲处,本空后面为分号,即下句内容与本句内容构成并列关系,根据后文“演到悲情处,观众则会哭”,可知甲处应该填写表达“观众会因有意思而笑”之意的句子。故此处可填:观众会开怀大笑。乙处,由前文可知,演员在舞台剧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个性化的演绎和对剧中人物的全方位还原是AI所无法替代的。故此处可填:是AI算法难以企及的或是AI算法无法做到的。【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文章第一段说AI无法取代戏剧演员。第二段指出戏剧的现场性、即兴性和现实感是其独特之处,演员与观众之间的即时反馈和碰撞,构建起一种“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刻联系,这是AI与任何艺术形式都代替不了的。第三段强调了戏剧是演员个性与创造性的展现舞台。每位演员个性化的演绎与对剧中人物全方位的还原,是AI算法难以企及的。最后文章还指出优秀戏剧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社会价值,这种文化价值与社会责任,是AI技术难以承载的。综上所述,可以概括出:戏剧的独特魅力无法被AI取代。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孔子周游列国,以宣扬其仁政主张,历经多年未能成功。他说:“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尽管如此,他却并不放弃,被人称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身处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面对所有问题,都需要知其不可而为之吗?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临不可之问题,可为亦可不为孔子周游列国历经艰险而未成功,他说:“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尽管如此却仍不放弃,知其不可为而之。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身处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我认为,既已知其为不可之事,则需对不可之事作具体判断,为天下大者,即便不可为亦要为之,反之,则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做出合理的取舍,不可盲目为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面对那些具有长远意义、关乎人类共同福祉的问题,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精神和希望。人生中会有许多岔路口需要我们选择,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面对和解决,知其不可而为之,彰显的是一种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践行的是无悔人生的理念。孔子周游列国,为天下苍生奔走,知其不可而为之,纵然当时未被施用,却在一百多年后被推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