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七律·长征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_第1页
5 七律·长征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_第2页
5 七律·长征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_第3页
5 七律·长征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_第4页
5 七律·长征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七律·长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科目授课时间节次--年—月—日(星期——)第—节指导教师授课班级、授课课时授课题目(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5七律·长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教学内容《5七律·长征》选自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第三单元。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课文《七律·长征》的朗读与理解;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如“磅礴”、“逶迤”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了解课文的历史背景,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

5.体会诗人对长征精神的赞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6.学写七言律诗,进行创意表达。核心素养目标1.提升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通过分析《七律·长征》的韵律、词句,培养审美情趣;

2.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识,理解长征精神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意义,弘扬民族精神;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升文学素养;

4.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感悟长征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提高人际沟通与协作素养。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对仗等,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诗歌。在前期学习中,学生对《七律·长征》的作者和时代背景有一定了解,为深入学习本诗奠定了基础。

2.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对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具有浓厚兴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增强,喜欢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展示自己的观点。在个性学习风格上,学生间存在差异,有的擅长形象思维,有的擅长逻辑推理。

3.学生在学习《七律·长征》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理解诗意和修辞手法有一定难度,如“磅礴”、“逶迤”等词语的寓意;对长征历史背景的认识不够深入,影响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在创作七言律诗时,可能会感到词汇和表达手法上的局限。教学方法与策略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七律·长征》的诗意和修辞手法。通过提问、解答、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兴趣,促进课堂互动。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红军长征的场景,体验艰苦历程,增进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同时,组织诗歌朗诵、创作比赛等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表达和展示自己的观点。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图片等,生动呈现长征历史背景和诗歌意境,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课文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4.结合项目导向学习,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长征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完成研究报告或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历史责任感。教学实施过程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包括课文《七律·长征》的PDF文档、长征历史背景的视频资料,明确要求学生预习课文,了解长征相关知识。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七律·长征》的意境和修辞手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诗中描绘了哪些长征途中的景象?”、“‘磅礴’和‘逶迤’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跟踪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要求阅读课文,观看视频,初步理解长征的历史意义。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新产生的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问题列表等提交至在线平台或直接反馈给老师。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信群、在线平台等共享预习资源,提高预习效率。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古典诗歌的初步鉴赏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长征的视频,引出《七律·长征》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课文的词句、修辞手法和诗歌结构,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句的理解;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长征场景,体验诗歌情感。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疑问,进行实时解答和讨论。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诗句含义,通过角色扮演感受诗歌的情感。

-提问与讨论:学生勇敢提出自己的疑问,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实践活动法: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掌握诗歌的修辞手法和结构特点。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长征精神的感受,培养爱国情怀。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布置七言律诗创作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

-提供拓展资源:向学生推荐关于长征的书籍和纪录片,供学生课后深入学习和研究。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学生作业,给出具体反馈和建议。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七言律诗创作,巩固课堂所学。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推荐的资源,进行课后阅读和观看,拓宽知识视野。

-反思总结: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指导学生通过反思,促进自我认知和能力的提升。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通过拓展学习,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了解。

-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和提高。拓展与延伸1.拓展阅读材料

-《长征组歌》:选取《长征组歌》中与《七律·长征》相关的篇章,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进一步理解长征的主题和精神。

-《红星照我去战斗》:推荐阅读一本关于红军长征的少年小说,通过故事形式了解长征的艰苦历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长征大事记》:提供一份详细的长征大事记,帮助学生梳理长征的重要历史事件,加深对长征历史的认识。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研究长征路线:鼓励学生利用地图和书籍,研究红军长征的路线,了解途经的重要地点和事件。

-探究长征中的英雄人物:让学生选择一位长征中的英雄人物,通过查阅资料、撰写报告,了解其生平和英勇事迹。

-创作诗歌或故事: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以长征为背景,创作一首诗歌或一篇故事,表达对长征精神的赞美。

-举办长征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与长征知识竞赛,通过竞赛形式巩固和拓展对长征知识的掌握。教学反思在本次《七律·长征》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六年级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对诗歌的鉴赏能力。通过讲授、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们对长征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合作探究能力。

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诗歌的韵律、词句赏析有着较高的兴趣。在讲解《七律·长征》的过程中,他们认真聆听,积极提问,对修辞手法和诗句意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尤其是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长征的艰辛,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理解诗意和修辞手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些学生的需求,通过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帮助他们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此外,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他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拓展了知识视野。这也让我认识到,在教学中要充分信任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在合作中成长。

然而,课后作业和拓展学习的反馈情况显示,部分学生对长征历史背景的了解仍然不够深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长征相关知识,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对长征历史事件的详细介绍,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课后辅导,及时解答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问,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4.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能够在探究中不断成长。

5.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课堂小结,当堂检测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七律·长征》,通过诗歌欣赏、历史背景了解和课堂活动,深入体会了长征精神的伟大。下面进行课堂小结和当堂检测:

一、课堂小结

1.课文内容:学生能够理解《七律·长征》的诗意,掌握诗歌中的生字、新词和修辞手法。

2.历史背景: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感受长征的艰苦历程,认识长征精神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意义。

3.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当堂检测

1.选择题:

(1)以下哪个词语在《七律·长征》中表示山势起伏?

A.磅礴

B.逶迤

C.崇山峻岭

D.连绵起伏

(2)以下哪个诗句描绘了红军长征跨越的河流?

A.金沙水拍云崖暖

B.大渡桥横铁索寒

C.更喜岷山千里雪

D.三军过后尽开颜

2.简答题:

请简要描述《七律·长征》中表达的红军长征精神。

3.创作题:

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创作一首以长征为背景的七言绝句。典型例题讲解1.请分析《七律·长征》中“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的修辞手法,并阐述其表达效果。

答案:

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五岭比作“细浪”,乌蒙山比作“泥丸”,通过夸张的对比,突出了红军面对艰难险阻的英勇无畏和长征途中的艰苦卓绝。

2.请结合《七律·长征》的内容,简要概括红军长征的主要困难。

答案:

红军长征主要面临的困难有:恶劣的自然环境,如高山、河流、严寒等;敌军的围追堵截;粮食和药品的匮乏;红军战士的伤病和疲惫。

3.请解释《七律·长征》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两句的意义。

答案:

这两句诗描绘了红军长征中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一是红军渡过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诗中的“暖”字表达了红军获得胜利的喜悦;二是红军在大渡河上搭建铁索桥,勇敢跨越,诗中的“寒”字反映了当时环境的艰苦和红军的英勇。

4.请比较《七律·长征》和《长征组歌》在表达长征精神方面的异同。

答案:

相同点:两者都表达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展现了红军英勇顽强、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

不同点:《七律·长征》以诗歌的形式,通过具体的景象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长征的壮丽和悲壮;而《长征组歌》则以歌曲的形式,通过歌词的叙述和旋律的抒情,传达了长征的激情和豪迈。

5.请运用《七律·长征》中的修辞手法,创作一句描述长征的诗句。

答案:

“万里长征人未还,千山万水脚下踩。”

补充说明: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

```

《七律·长征》

作者:毛泽东

一、诗歌鉴赏

-韵律、对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