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2页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3页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4页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2024年秋季新教材)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了解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化学的发展简史。2.通过文字及图片资料自主学习和归纳总结基本知识;通过“魔术”和视频体会化学的乐趣及学习化学的重要性。3.通过“魔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之美,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并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之美,同时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难点:如何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化学以及认识学习化学的真正价值。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背默手册。一、情景导入课前在一张白纸上用无色酚酞写上“化学”两字,将纸张贴在黑板中央。【引入】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走进一个新的学习领域——化学(让一位学生同时将碱液喷在白纸上)【投影展示】教材中第2~3页插图(图1~图5)。【讲解】这些精美的图片都与化学密切相关,都是用化学方法制成的特殊材料产生的神奇效果。或许你们对化学怀有许多疑问和好奇,我将与大家一起走进化学世界,消除你们的疑问,领略化学魅力。【播放录像】“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蓝天白云、高山流水、草地树木、汽车奔驰、高楼入云、基因解谜、克隆技术、纳米材料、三峡工程……【总结】我们看到的多彩物质世界,都与化学有关,化学无处不在。二、合作探究探讨化学研究内容及用途【投影展示】无处不在的化学世界。【归纳总结】这些图片展示的内容都与化学密切相关,都是用化学方法制成的特殊物质产生的神奇效果。我们看到的多彩的物质世界,都与化学有关,化学无处不在。【设问】那么化学到底研究什么?什么是化学呢?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1.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什么是化学?【总结】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它不仅研究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2.你能举出一些自然界原来不存在,而是科学家们后来根据需要研究创造出来的物质吗?【总结】塑料、许多药物、合成纤维……都是通过化学手段创造出的物质。【投影展示】介绍纳米铜、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材料、玻璃纤维、尼龙绳的性质与用途。3.你能说说你对水有哪些了解吗?【深化理解】同学们知道的只是水很表层的一些知识和用途,在化学中我们要从水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水会发生什么变化和变化规律来研究它。就像了解一个人,我们要了解他的本质,化学就是从最根本的组成、结构研究物质,再到它的性质与用途,目的是更好地利用物质服务人类。化学发展史【设问】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是短暂的吗?【引导自学】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5页相关内容,了解化学发展史。【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化学发展史。(1)萌芽阶段:古代(火、陶器、造纸……)。(2)近代化学的基础:原子论、分子学说的创立。(3)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4)现代,先进仪器和分析技术的应用,使化学研究深入到微观世界。(5)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学与人类的关系【提问】通过我们以上的学习,你认为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应怎样形容?能否举例说明?【总结】从人类衣、食、住、行的角度,列举大量的事实,说明化学与人类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拓展延伸】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是研究利用一套原理在化学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加工生产过程中,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害物质的科学,其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提出问题】通过以上学习你认为化学与人类社会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试举例说明。【归纳总结】【投影展示】【讨论交流】从这些图片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化学是一把“双刃剑”:化学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但对自然环境也产生了极大的破坏,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化学: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2.古代化学:火的发现→制造了简单工具→火药、造纸等。3.近代化学: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4.现代化学:纳米技术和绿色化学。完成随堂练习。本堂课是学生开始学化学的第一课,上好这节启蒙课对学生以后学好化学起着一定的关键作用,这节课很好地开启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对化学史的介绍也非常生动、形象、全面。在以后的学习中还要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得以保持!这一堂课安排的内容过多了些,以致于时间很紧,学生参与性方面不够。教师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否则的话,一节的教学任务很难完成。今后要想办法事先动员学生,教师自己也应不怕麻烦,严格要求自己。设计问题有些理论化,应多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出问题。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本单元由“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两个课题组成。其中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体验、广泛交流,从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事实、现象和问题出发,培养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建立有关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结合具体实验,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初步学会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今后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教材一开始就从具体的实验中归纳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从而加深同学们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教材从生活中提炼出一个探究活动,还安排了四项基本实验操作,我们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和实验操作练习,并通过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初步认识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产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使同学们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善于合作等优良品德。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初步学会观察、记录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学会归纳总结、推理的方法,学会实验原理步骤的图示方法。通过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仪器的连接与洗涤等基本操作练习,学会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学会实验设计,填写实验报告。1.能列举生活中物质发生变化的事例,说明什么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道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会用实验的手段来探究实际问题。学会一些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为以后的实验打下基础。2.通过对蜡烛燃烧现象的观察的探究实验,初步了解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初步学会取用药品、加热、选择仪器、观察记录等基本操作技能。3.通过大量与化学有关的事例,使学生从化学对生命、生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中萌发对学习化学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继而产生朦胧的社会责任感。重点:1.对学生进行化学操作的训练。2.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受到熏陶和培养,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进行化学实验基本实验操作。难点: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2.对探究实验的设计和理解。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课时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3课时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2.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能判断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变化。4.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5.通过观察和实验,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重点:理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难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与联系。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背默手册。一、情景导入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水蒸气或冰、燃料燃烧、铁生锈等。你能举出生活中物质发生变化的例子吗?【投影】铁生锈、水结冰等图片。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及其现象吧!二、合作探究物质的变化【过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我们通过实验理解和认识的,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的第8页,下面老师播放课本四个实验的操作视频。“实验1-1(1)”同学们在观看视频时注意观察试管中的水在沸腾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洁净的玻璃片又有什么现象?(播放视频)(播放完毕后)我们按照表格来分析记录实验,首先这个实验现象是什么呢?(提问学生)通过这个小实验我们得到这样的分析结果:实验中,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仍然是水,只是从液态的水变为气态的水,气态的水又变成液态的水。这个实验实质是利用酒精灯加热,使水汽化,水蒸气在冷的玻璃片上冷凝为液态水。“实验1-1(2)”播放视频,和同学讨论完成表格。“实验1-1(3)”和“实验1-1(4)”同样播放视频,和同学讨论完成表格。将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给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和区别。【问题讨论】上面的小实验中,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投影】认识两个变化的特征,并强调同学注意不是任何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放出气体、能量变化、吸热、放热、发光的都是化学变化,最重要的还是判断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小结】物理变化1.概念: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2.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态、固态)的变化。化学变化1.概念: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举出三个生活事例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讨论】通过举出蜡烛燃烧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判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依据是什么?两个变化又存在着什么联系?(通过讨论和提问后投影出判断依据和联系)【拓展延伸】汉语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使用的,约定俗成的,是有着特定含义、结构、形式固定的词组和短语。成语包含了透彻完整的思想内容,寓意深刻,生动形象,简练明了,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中的宝贵遗产。百炼成钢、刀耕火种、点石成金、信口雌黄、饮鸩止渴、争风吃醋、沙里淘金、石破天惊、水乳交融、涂脂抹粉、水滴石穿、甘之如饴、火树银花等等都跟化学有关。下列几句诗,融知识性与文艺性于一体,妙趣横生,相信你仔细体味后会有顿悟之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等等。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3.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完成随堂练习。本堂课视频内容较多,区别于以往课堂的教学模式,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效果显著,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启化学的大门,就要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化学学习的多姿多彩、生动有趣,能够真切地体验到化学与人类生活是如此息息相关。因此,课前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否则会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乃至影响整个学年的化学课的教学。应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想、去说,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2课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3.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重点: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难点: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区分变化与性质。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背默手册。一、情景导入世界上有上千万种物质,它们有的坚硬有的柔软,有的通透有的斑斓,有的可以燃烧,有的却有剧毒……观察身边的物质,它们都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二、合作探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物理性质【讲解】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下面我们就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作一些简单介绍。【阅读教材】了解熔点、沸点、密度的相关内容。【小结】(1)熔点: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升高。(3)密度:我们把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拓展】物质的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二)化学性质【讲解】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我们上一课时学习的实验1-1(3)、(4)中,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物质表现出来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等。【拓展】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三)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别与联系【演示】实验1-2,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会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知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讨论交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提问】由上面实验总结出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小结】物理性质:两者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一般不能支持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提问】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讲解】物质的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而物质的变化是物质运动的形式,是一个运动过程。物质的性质决定变化,而变化又表现出性质,二者是不同的概念。【提出问题】下列文字描述了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①潺潺的流水能变成水蒸气;②水遇冷变为冰;③钢铁会生锈;④铁矿石炼成钢铁;⑤煤着火变成一堆灰烬。请你分析: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拓展延伸】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会用到下列字眼:能、会、可以、易、难等。例如:①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②铁生锈——化学变化;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③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硫酸铜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提出问题】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讨论交流】学生讨论归纳。【归纳总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如酒精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二氧化碳一般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石墨质软且呈深灰色,常用于制铅笔芯等。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物质性质: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完成随堂练习。本堂课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已有知识,营造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讨论交流、探究合作、总结归纳,使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在学生没有实验知识的基础上都尽可能地让学生实践,让学生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换。设计问题有些理论化,应从学生生活实例中提出问题。

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1课时化学试剂的取用1.了解常见化学仪器的用途和使用规则;知道药品的取用规则,初步学会药品的取用方法。2.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演示、学生互教互学等方法,促使学生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3.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重点:掌握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固体和液体药品的取用。难点:掌握滴管的使用和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背默手册。一、情景导入学生畅谈厨房中所见的液体与固体物质。回忆模仿倒水、倒食用油、倒醋、倒酱油、取食盐、取味精等的动作。回忆家中厨房食品柜内生活用品的摆放。二、合作探究实验室安全知识【展示】化学实验室图片,介绍科学家取得的成功与无数的实验是分不开的,让学生知道实验的重要性。【投影】播放违规实验造成的实验事故的课件,使学生认识安全实验的重要性。【过渡】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6页的资料卡片并指导学生认识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归纳总结】实验室里所用的化学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为保证安全,实验前要仔细阅读药品的取用规则。药品的取用(一)固体药品的取用【展示】展示药品:大理石、碳酸钠。【提出问题】1.要将大理石放入试管内而不打破试管,应如何操作?应用什么仪器取用?2.如何将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内而不沾在试管壁上?【规范演示】取用固体药品,指导学生实际操作。【小结】学生总结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块状:“一横、二放、三慢竖”;粉状:“一斜、二送、三直立”。(二)液体药品的取用【展示】展示药品:稀盐酸。【提出问题】结合生活经验和教材第17页图1-14说说如何将稀盐酸倒入试管内而不滴洒?【讨论】教材第17页3个思考与讨论问题,学生组织语言回答。【小结】液体药品的取用:拿瓶标签向手心,瓶塞倒放要认真。瓶口紧挨试管口,倾倒液体防溅出。量少要用滴管取,一捏二吸悬空滴。倒完液体即加盖,放回标签要朝外。(三)滴管的使用【提出问题】1.取少量的液体应用什么仪器?2.使用胶头滴管应注意什么事项?【科学探究】教师规范演示滴管的使用。【小结】挤压胶头吸液体;试管、滴管均垂直;悬空上方滴液体;用完滴管即冲洗;滴瓶滴管不要洗。(四)量筒的使用【提出问题】1.回忆八年级物理学过的知识,如何使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2.量筒量取液体时,采用仰视、俯视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演示】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1-4。【归纳总结】量筒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不能加热和量取热的液体,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在量筒里溶解固体或稀释溶液。(2)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3)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讨论交流】量取液体时,如果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而是采用仰视或俯视的方法,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归纳总结】(1)若仰视,则读数偏低,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2)若俯视,则读数偏高,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材料拓展】公平公正说天平托盘天平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之一,也是中考常见考点之一。(1)原理和读数利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其原理是杠杆平衡条件,在使用托盘天平之前,必须要调节天平横梁平衡(依据“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的原则进行调节);称量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移动游码,当指针指在分度盘中间时,有m(物)=m(码)+m(游)。(2)两种基本应用①称量物体质量:在左盘放被称量物,在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②固定称量:即称取一定量的物质。此时应先加好砝码,调好游码,通过加、减药品使天平平衡。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1课时化学试剂的取用一、化学药品的取用原则“三不”原则、节约原则、处理原则。二、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镊子2.粉末状:药匙(或纸槽)三、液体药品的取用1.滴加:滴管2.倾倒:试管3.量取:量筒完成随堂练习。本堂课主要讲练结合,学生演练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此课题是初中科学探究和化学实验的启蒙,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引导全体学生体会遵守实验室规则和实验规范的重要性。学生对滴管的使用、量筒的测量等操作不熟练,可能是时间紧,学生练习的力度还不够;个别学生操作不细心,不注意小细节,要让学生认识到对待科学要有严谨的态度。第2课时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与洗涤1.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方法。2.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了解操作要求。3.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实验室规则、仪器名称。4.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5.通过本节的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真正体会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重点: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装置的连接和气密性的检查,玻璃仪器的洗涤。难点: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背默手册。一、情景导入导语:在家做饭时,有的用天然气加热,有的用电饭锅加热,还有的用木柴等物质加热。在化学实验室中用什么仪器给物质加热呢?在生活中,烧水做饭和洗刷碗碟是很平常的事,一般来说,这些活动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但是如果在实验室给物质加热或者洗涤仪器,要求就非常严格,操作不当不仅实验无法成功,更有可能带来危险,那么,在实验室我们应该如何给物质加热和洗涤仪器呢?二、合作探究酒精灯的使用及加热(一)酒精灯的使用【提出问题】1.怎样点燃和熄灭酒精灯?2.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哪些事项?3.观察酒精灯的火焰,应用哪层火焰给物质加热?【投影展示】教材中18~19页插图(图1-17~图1-21)。【小结】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二)物质的加热【实验1】学生完成实验加热固体和液体。【实验2】取三支试管,各加入3mL的水,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3cm、灯芯、外焰上加热,记录加热至水沸腾时所需的时间。【思考】分析现象,该实验说明了什么?【实验3】学生完成实验1-5,并填写表格。连接仪器装置【展示】教师展示教学挂图(图1-22~图1-25)。【交流】学生对照教学挂图,交流如何将玻璃导管插入带孔橡胶塞、如何把玻璃导管和乳胶管连接在一起、怎样往容器口塞橡胶塞、怎样检查装置气密性。讨论并得出以上操作的要点。【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练习掌握以上四种操作。【小结】①每个实验的操作要点;②前三个实验操作的共同特点;③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洗涤仪器【提出问题】1.做实验用过的仪器为什么要洗涤?2.如何洗涤试管?3.怎样判断玻璃仪器已洗干净?【演示】学生按照正确方法洗涤试管。【归纳总结】(1)洗涤方法:试管刷刷洗——转动或上下移动。(2)洗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拓展延伸】自己动手:1.通过观察和使用实验室里的酒精灯,自制一个酒精灯,写出你自制酒精灯所使用材料的来源、制作过程和使用效果。2.根据所学的标准,运用所学的技能,在家中尝试洗涤杯、碗、盘等,最后写出心得体会。【材料拓展】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以工业酒精为燃料,最高温度可达800℃。灯身、灯帽由玻璃制成,灯芯管由瓷制成。市售产品现多改用塑料灯帽。其规格以酒精容量(mL)表示,常用的有100mL、150mL。酒精易挥发、易燃,故使用时应注意:(1)往灯内添加酒精要使用漏斗,添入酒精量不能超过灯身容积的2/3(过满容易因酒精蒸发而在灯颈处起火)。在灯燃着时不准往灯内添加酒精,否则极易引起火灾,因为此时“明火”的周围存在着酒精和酒精蒸气。(2)只能用燃着的火柴或细木条去点燃,绝不允许用另一只酒精灯去“对火”,因为侧倾的酒精灯会溢出酒精,引起大面积着火!(3)灯内酒精消耗到少于容积1/4以下时应及时补充,因酒精过少既容易烧焦灯芯,又容易在灯内形成酒精与空气的爆炸混合物。(4)必要时在点燃酒精灯前用镊子调整外露灯芯的长短,可以改变火焰的大小。一则为了便于操作,二则可以节约酒精。此外灯芯最好松紧适度,过紧则灯芯容易烧焦。为了减少灯焰摇摆和跳动,可用铁纱网卷一圆筒做防风罩,兼起拔火筒的作用。它能使火力集中,并稍提高灯焰的温度。(5)熄灭酒精灯只允许用灯帽盖灭(使灯芯与空气隔绝),绝不准用嘴去吹!用嘴吹气不仅不易吹灭,还很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起着火或爆炸!(甲醇与空气混合的爆炸范围用甲醇蒸气的体积分数表示是6%~36.5%,乙醇是3.28%~18.95%,因此夏季无论是灯内还是酒精容器中,都会自然形成达到爆炸界限的混合气体)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2课时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与洗涤一、物质的加热eq\b\lc\{\rc\(\a\vs4\al\co1(仪器:酒精灯\b\lc\{\rc\(\a\vs4\al\co1(构造,使用注意事项)),给物质加热的方法))二、连接仪器装置eq\b\lc\{\rc\(\a\vs4\al\co1(仪器的连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三、玻璃仪器的洗涤eq\b\lc\{\rc\(\a\vs4\al\co1(方法,洗净的标准))完成随堂练习。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对于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难度较大。本课时采用实验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自接触实验器材,自己动手练习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本课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种授课方式最终会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牢固一些,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节省时间,充分练习,效果较好。第3课时走进科学探究1.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2.能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3.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报告的方法。4.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5.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重点:化学实验的观察及描述方法。难点:学会描述化学实验现象。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背默手册。一、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大家是否还记得这个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古代的炼丹炉常用来研制长生不老药,虽然现在我们觉得不可能有长生不老药,但是我们可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化学实验室的前身就是古代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的作坊。所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二、合作探究【展示】两支蜡烛,一支完整的,一支燃烧后剩下的一小段。【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追问】它们有什么不同?【延伸问题】一支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为什么会变短呢?烧掉的那一段蜡烛就这样无故的消失,还是变成了其他物质呢?好,今天我们共同来寻找这个答案。指导学生检查桌上的用品是否齐全,仪器有无损坏。(巡视,各小组学生检查用品)点燃蜡烛前教师引导每组学生观察分发给各个小组的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闻其气味,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看其是否沉入水底。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小结】燃烧前蜡烛是白色圆柱状固体,略有气味,硬度较小,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点燃蜡烛中教师巡回指导,各小组学生观察燃烧过程,记录燃烧现象。(1)取一根火柴梗迅速放入火焰中,1秒钟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燃烧前后的情况。(2)取一只干冷的玻璃杯(或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杯壁出现的现象;取下玻璃杯(或烧杯),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现象】(1)蜡烛熔化并发光发热,火焰分三层,外层最明亮,里层最暗,火柴梗与火焰的外焰处接触最先炭化变黑。(2)玻璃杯(或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石灰水变浑浊。【小结】(1)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蜡烛熔化说明石蜡的熔点较低。(2)火柴梗与火焰的外焰处接触最先炭化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3)干冷玻璃杯(或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4)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燃烧还生成了二氧化碳。熄灭蜡烛后【现象】熄灭后冒白烟,用火柴点燃白烟,蜡烛重新被点燃。【小结】烟是固体小颗粒,并且可以燃烧,说明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实验结论】石蜡点燃后生成了水、二氧化碳;蜡烛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讨论】学生讨论,信息反馈,填写实验报告。【总结】填写实验报告。探究步骤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白色(或其他颜色)固体,质地较软,略有气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燃着时发黄光,放热,有黑烟产生,熔化成液态后又凝固;火焰分三层,外焰最亮,内焰最暗,平放入火柴梗后,与外焰接触的火柴梗最先炭化,内焰次之,焰心几乎无明显变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温度最低;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产生,另一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熄灭后有一缕白烟产生,点燃白烟,蜡烛又重新燃烧【材料拓展】石蕊溶液的发现1645年一天的早晨,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来到书房,放在那里的一篮深紫色的紫罗兰深深地吸引了他,他拿起一束,边闻着花香边向实验室走去。走进实验室后他顺手把紫罗兰放在了桌子上,开始做实验。在实验中助手威廉不小心把酸液溅到了花瓣上。“真可惜”,波义耳一边说,一边把紫罗兰浸入一只盛满清水的烧杯里,洗去花瓣上的酸液。过了一会儿,波义耳从烧杯里取花时,发现紫罗兰竟变成了“红罗兰”!花儿为什么变红了呢?波义耳感到非常奇怪:他又用其他酸做了同样的实验。结果证实凡是酸都能使紫色的紫罗兰变红。他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这太妙了,要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酸,只要用紫罗兰试一下就行了!”波义耳又做了一系列实验,他发现,用酒精和水处理大多数植物的浸出液都有遇酸或碱改变颜色的性质。其中,最明显的是一种地衣类植物的浸出液,它遇酸变红,遇碱变蓝,这就是人们使用至今的石蕊溶液。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3课时走进科学探究一、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完成随堂练习。本节课是以学生为主体,自主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新型课。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思考和探究,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引导分析实验结论。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看似简单,其实有着比较深刻的内涵。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此项探究活动,敢于增加或更改某些实验观察的内容,谁观察到的现象越多,描述越详细、越准确就越好;要鼓励学生敢于将自己的实验结果与别人进行交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改进自己的短处。

第二单元空气和氧气本单元是继入门篇“走进化学世界”后,具体地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的角度开始系统学习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制法;本单元是学习最基本的化学概念的开始。其三个课题的研究对象:空气、氧气、制取氧气包含了物质的组成与分类、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物质的性质、反应、制取等知识。由宏观用途到微观反应;由反应原理到实际操作,难度和要求逐渐提高和具体化,为今后学习单质、化合物知识打下基础,是引领学生真正进入化学世界的台阶。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纯净物、混合物知识,相对比较简单,其中贯穿了物质分类和化学反应类型的概念及分类,能直接观察的实验多(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无界限,学生参与的机会增多)、可获取经验的途径多,不会形成太大的分化。在充分了解实验所使用的药品、装置及理由、原理的基础上做好对比实验(每一个实验测量一个变量),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分析,从而理解整个实验的意图和原理,并使学生感悟到化学实验要得出正确结论,必须注意每一个细节。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的重要作用,了解典型的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2.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3.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4.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5.依据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联系。6.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7.认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8.初步学会用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会分析实验现象。9.初步学会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10.培养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11.培养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制取的实验操作。2.对化学反应及物质化学性质的理解。3.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及分析。4.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对科学方法的体验。难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2.氧气制取的实验操作。课题1我们周围的空气2课时课题2氧气1课时课题3制取氧气1课时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1课时

课题1我们周围的空气第1课时空气的组成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空气里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原理。2.能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3.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这个实验,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能力、对实验现象分析的能力。4.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重点: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所占体积分数,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分类。难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误差分析。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背默手册。一、情景导入猜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到,无孔不入变化多,我们生活离不了。(打一种我们身边的物质)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吗?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无色无味、不易察觉的空气确实存在吗?【投影】播放视频:拉瓦锡的“化学革命”,了解化学家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过程。二、合作探究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过渡】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很多科学家都曾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投影展示】(结合装置图对实验进行讲解)【提出问题】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存在哪些优点?哪些缺点?(从实验时间的长短,操作是否简单,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考虑)【归纳总结】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其优点有:科学家用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进行反复的实验;其缺点有:实验所用时间较长,操作装置比较复杂,且实验过程中对环境有污染。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阅读教材第31页的内容。【提出问题】模拟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探究空气的成分,我们应如何选择药品、仪器,设计装置进行实验呢?【讨论交流】学生讨论设计装置并进行实验。【探究实验】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2.实验步骤:按教材第31页思考与讨论进行实验。3.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有大量白烟生成,放出热量;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4.实验分析:红磷+氧气eq\o(→,\s\up7(点燃))五氧化二磷。5.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注意】①红磷要过量;②装置必须密封;③完全冷却后打开弹簧夹;④插入燃烧匙的速度要快;⑤弹簧夹要夹紧;⑥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⑦实验所用药品一般为红磷,不能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归纳总结】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成分氮气(N2)氧气(O2)稀有气体二氧化碳(CO2)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78%21%0.94%0.03%0.03%【知识拓展】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一种混合气体,其成分比较稳定,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因地区和气候而异。如阴雨天,空气湿度大,则水蒸气含量就大。纯净物和混合物阅读教材第32页的内容。【提出问题】物质按种类可怎样划分?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交流讨论】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归纳总结】种类纯净物混合物概念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特性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熔点、沸点等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续表种类纯净物混合物表示方法可用化学符号表示不能用固定的化学符号来表示举例氧气(O2)、硫(S)、一氧化碳(CO)等空气、稀有气体、海水、糖水等联系混合物eq\o(⇄,\s\up7(分离、提纯),\s\do5(混合))纯净物【材料拓展】臭氧的功与过臭氧(O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浓度低时对人体无害,若浓度高于100ppm,则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和头疼。汽车、化学工厂及发电厂排出的二氧化氮,吸收阳光后,转化成一氧化氮和活泼的氧原子,氧原子继而与氧气反应生成臭氧。这些停留在对流层的臭氧会使人感到呼吸困难,肺功能减弱及肺组织受损。此外,臭氧更会与汽车排出的碳氢化合物作用,生成光化学烟雾,刺激我们的呼吸系统。另一方面,在大气层中有一层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课题1我们周围的空气第1课时空气的组成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水进入集气瓶的体积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1/5。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eq\o(→,\s\up7(点燃))五氧化二磷。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氮气的性质: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或不支持燃烧)。二、空气的成分及含量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三、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完成随堂练习。在本课时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做演示实验及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主要是正确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实验中的问题,学生主要是在教师的启发下自主地分析实验现象、原理。这样的教学方式优点在于能够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实验原理,但不足的是学生不能够亲自动手做实验,学生对实验过程和步骤的记忆也就不够深刻。

第2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大气环境1.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2.学习运用观察、实验、收集资料、从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总结等方法获取信息。3.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4.逐步树立关注社会、热爱自然并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远大志向。重点: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难点: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背默手册。一、情景导入导语: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逐年增多,随之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观看空气污染有关视频,了解空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投影】播放视频“空气污染”。二、合作探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一)氧气【过渡】过去,人们曾把氧气叫做“养气”,这充分说明了氧气的重要性。那么氧气有哪些用途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3页的相关内容,分组讨论交流,归纳出氧气的用途)【投影】有关氧气用途的图片。【归纳总结】氧气的主要用途:①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潜水、登山、航空等。②支持燃烧,可用于炼钢、气焊、气割、航天等。(二)氮气【过渡】指导学生阅读氮气的相关用途,并进行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氮气的主要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保护气、提供低温环境。【讨论交流】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讨论下列问题:①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②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一定高度后,还能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③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能不能代表氮气的性质?【归纳总结】①红磷熄灭能说明氮气不能支持燃烧。②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③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如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但不能在氮气中燃烧。【小结】通过日常生活中对空气的观察及上面的讨论,描述出氮气的物理性质。(要求学生填写教材第34页的表格)(三)稀有气体【过渡】阅读教材有关稀有气体的相关内容,归纳总结稀有气体的性质与用途。【归纳总结】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②化学性质:很不活泼。③主要用途:作保护气、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液态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保护大气环境【投影】蓝天白云和空气污染的对比图片。洁净的空气对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非常重要,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的污染日益严重。【投影】有关空气被污染的图片、照片、资料等。【讨论交流】①在你的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②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③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你能做些什么?【归纳总结】①污染空气的现象:汽车排放的尾气、工厂向大气中排放的废气及粉尘等。②大气污染的危害:温室效应会使海平面上升,酸雨会腐蚀建筑物,臭氧层空洞会使人类受到紫外线的伤害等。③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大量植树造林,鼓励大家种花种草,向周围的人宣传环境保护知识等。课题1我们周围的空气第2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大气环境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2.氮气的用途:用作保护气、制氮肥等。3.稀有气体的用途:用作保护气、霓虹灯等。二、保护大气环境1.污染物:有害气体和颗粒物。2.危害。3.防治措施: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改善环境状况;③使用清洁能源;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花种草等。完成随堂练习。本课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辅以学生查阅的资料,让学生在阅读讨论中自由发挥、自我表现、获取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常识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是完全适宜的。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在教材上介绍得比较简略,但是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属于社会热点和考试热点,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老师应适当补充和拓展。

课题2氧气1.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蜡烛、木炭、硫、铁丝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而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掌握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及特点。4.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5.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在系统知识、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准确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化合反应的概念及特点。难点: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区别与联系。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背默手册。一、情景导入导语:人间圣地,胜似天堂,天上西藏,人人神往。如今不少人会选择去美丽的西藏旅游,可是西藏的低压低氧环境很容易使游客出现高原反应。那么去西藏旅游,应当携带什么东西才能预防高原反应呢?二、合作探究氧气的物理性质阅读教材第38页的内容。【提出问题】1.氧气不易溶于水,为什么鱼儿却能在水中生存呢?2.去西藏旅游,为什么要携带氧气袋?【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相关原因,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归纳总结】1.物理性质:①色、味、态:无色、无味、气体;②密度:比空气略大;③溶解性:不易溶于水。2.三态变化:氧气(无色)、液氧(淡蓝色)、固态氧(淡蓝色)。氧气的化学性质(一)氧气的检验【提出问题】集气瓶里收集的是一种常见的气体。你知道它是空气、氧气还是氮气吗?【演示】实验2-1。【归纳总结】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据此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二)木炭的燃烧实验【演示】实验2-2(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教材第39页的表格)。【归纳总结】实验内容现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燃烧不剧烈,发出红光,放出热量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三)硫的燃烧实验【演示】实验2-3(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教材第39页的表格)。【归纳总结】实验内容现象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提出问题】烟花爆竹中也含有硫粉,结合严禁燃放烟花爆竹思考:在进行硫的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部为何要先加少量的水?【归纳总结】硫燃烧后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实验前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其污染空气。(四)铁丝的燃烧实验【演示】实验2-4。【归纳总结】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不能燃烧;在氧气中点燃细铁丝时,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讨论交流】①实验前在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的作用是什么?②铁丝为什么要做成螺旋状?火柴起什么作用?③为什么待火柴快燃尽时,才将铁丝伸入氧气中?【归纳总结】①加少量水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②铁丝做成螺旋状的目的:增大受热面积,尽快提高铁丝的局部温度;火柴的作用:引燃铁丝。③避免火柴梗燃烧消耗氧气。【归纳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知识拓展】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区别:①纯氧中氧气的浓度大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有的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变得可燃,如铁。②燃烧的剧烈程度不同,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化合反应【提出问题】以下几个变化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反应前的物质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红磷+氧气eq\o(→,\s\up7(点燃))五氧化二磷硫、氧气二氧化硫硫+氧气eq\o(→,\s\up7(点燃))二氧化硫铁、氧气四氧化三铁铁+氧气eq\o(→,\s\up7(点燃))四氧化三铁【交流讨论】分析上述几个实验讨论归纳。【归纳总结】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B+…→C;特征:“多变一”。2.氧化反应: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氧气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它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3.缓慢氧化:在反应中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如食物腐烂、酿酒、酿醋、呼吸、钢铁生锈等。缓慢氧化的过程中一定放热,但不一定发光。【材料拓展】如何准确观察、描述实验现象观察实验现象主要是指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感等方式或借助仪器了解实验的现象。我们可以根据反应条件的不同将初中化学实验大致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物质的燃烧;第二种是加热固态物质实验;第三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实验。这三类实验的现象各自存在一定的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去进行观察,可以逐步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以物质燃烧实验为例,说明如下:物质燃烧实验都有三个明显的现象:①放出大量的热;②生成了一种或几种不同于反应物(指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的产物;③固体直接燃烧则发出一定颜色和强度的光;气体(或固、液体转变成气体)燃烧则发出一定颜色和强度的火焰。描述物质的燃烧现象时,一般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描述:一光、二热、三生成物。完成随堂练习。课程的引入采用了学生身边常见的事物,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对新知识产生熟悉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物理性质的总结,通过对实物的观察,使学生明确通常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哪几个方面,便于今后学习其他物质。有些结论学生可以通过现象分析得出,教师不要代替学生总结回答。限于课堂演示条件的不足,硫的燃烧并未在通风橱中进行。

课题3制取氧气1.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2.了解催化剂的概念。3.初步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4.初步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鼓励分享。重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合理地选择仪器,组装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难点:催化剂的概念。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背默手册。一、情景导入导语:潜水员在潜水时总是在身后背着一个氧气瓶。你知道氧气瓶中的氧气是怎样制取的吗?二、合作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讲述】实验室常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提问】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原理是什么?在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如何操作?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演示】实验2-5。【小结】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高锰酸钾eq\o(→,\s\up7(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投影】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归纳总结】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①“检”——制取氧气前应先将仪器组装好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将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然后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③“扣”——预先将集气瓶装满水,倒扣在水槽里;④“热”——加热试管(先预热,用酒精灯外焰在试管底部来回移动,然后再用酒精灯外焰集中加热盛放固体的部位),待导管口有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即可收集;⑤“集”——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演示】做教材第44~45页探究实验: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在三种条件下:①不加热;②加热;③加入二氧化锰。观察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提问】二氧化锰到底是什么物质?它在这个反应中起什么作用呢?【讲述】既然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说明在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那么它的质量有没有改变呢?它在这里到底起一个什么作用呢?【讲解】催化剂的概念,强调“一改两不变”。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我们使用催化剂,而为了减慢反应的进行,我们也使用催化剂。比如,食用油中加入一些催化剂可以有效地防止酸化,在橡胶制品中加入一些催化剂可以减缓橡胶老化的速度。二氧化锰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只是一种催化剂,催化剂算反应条件。分解反应【投影】1.过氧化氢eq\o(→,\s\up7(二氧化锰))水+氧气。2.高锰酸钾eq\o(→,\s\up7(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提问】上述两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归纳总结】1.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2.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特点可以表示如下:分解反应:AB→A+B,特征为“一变多”。化合反应:A+B→AB,特征为“多变一”。氧气的工业制法【交流讨论】阅读教材讨论归纳。【归纳总结】1.原理: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液氧(沸点高)和液氮(沸点低)的沸点不同,采用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2.步骤:【知识拓展】工业制取氧气,将空气成分分离,不产生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实验室制取氧气,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思考】工业制取氧气与实验室制取氧气在反应类型上是否相同?【小结】不同。工业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不属于任何化学变化中的反应类型;实验室制取氧气是化学变化中的分解反应。【材料拓展】催化剂和催化作用仅仅由于本身的存在就能加快或减慢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组成和质量并不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催化剂跟反应物同处于均匀的气相或液相时,叫做单相催化作用;催化剂跟反应物属不同相时,叫做多相催化作用。使化学反应加快的催化剂,叫做正催化剂;使化学反应减慢的催化剂,叫做负催化剂。例如,酯和多糖的水解,常用无机酸作正催化剂;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常用五氧化二钒作正催化剂,这种催化剂是固体,反应物为气体,形成多相的催化作用,因此,五氧化二钒也叫做触媒或接触剂。食用油脂里加入0.01%~0.02%没食子酸正丙酯,就可以有效地防止酸败,在这里,没食子酸正丙酯是一种负催化剂(也叫做缓化剂或抵制剂)。在催化反应里,人们往往加入催化剂以外的另一物质,以增强催化剂的催化作用,这种物质叫做助催化剂。助催化剂在化学工业上极为重要。例如,在合成氨的铁催化剂里加入少量的铝和钾的氧化物作为助催化剂,可以大大提高催化剂的催化作用。课题3制取氧气一、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反应原理:高锰酸钾eq\o(→,\s\up7(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3.注意事项。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原理:过氧化氢eq\o(→,\s\up7(二氧化锰))水+氧气。三、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四、分解反应1.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定义。2.①分解反应:AB→A+B,特征为:“一变多”;②化合反应:A+B→AB,特征为“多变一”。五、工业制法1.原理:根据各成分沸点的不同。2.步骤: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完成随堂练习。本堂课融入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并学会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积极钻研、探索。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改革精神,贯彻了课改的内涵和理念。本堂课内容稍多,可能会拖堂,催化剂是本节课的难点,应提前让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由于没能够认真仔细地检查实验仪器的准备情况,导致实验时缺少棉花。因为高锰酸钾实验中,棉花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课堂上只能让学生观察错误的操作,并根据产生的实验现象分析产生错误现象的原因。

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1.知道氧气的制取及检验方法,复习巩固氧气的相关性质。2.通过制取氧气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3.提高实验设计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复习巩固相关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操作步骤和性质检验。难点: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背默手册。一、情景导入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氧气的很多用途,这种神秘的航天助燃剂,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去制取呢?下面我们就来完成这项伟大的实验吧!二、合作探究制取氧气【提问】①制取气体的装置在使用前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选择合适的装置并检查气密性呢?②可用什么方法收集气体?为什么?③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可用什么方法?【讨论交流】交流上述问题,选择合适的装置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归纳总结】1.反应原理:高锰酸钾eq\o(→,\s\up7(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实验装置:3.收集方法:①排水法:原理:氧气不易溶于水;特点:收集较纯净的氧气。②向上排空气法:原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特点:收集较干燥的氧气。4.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装药品;③固定装置;④点燃酒精灯加热;⑤收集气体;⑥把导管撤离水槽;⑦熄灭酒精灯。以上制氧的实验步骤可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谐音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5.检验方法:(1)验满方法:①排水法:如果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逸出,证明瓶中没有水了,即氧气已集满。②向上排空气法: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集满。(2)验氧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立即复燃,则证明是氧气。【进行实验】根据讨论交流得到的信息,总结出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然后组装仪器,进行实验(教师巡回观察,适时指导实验)。【课堂讨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1.为什么常在试管口塞上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造成堵塞)2.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3.为什么要先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防止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炸裂)4.用排水法集气时,实验结束后,为什么要先移出导管后撤离酒精灯?(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炸裂)5.制取的氧气如果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①排水法:开始时集气瓶中没有装满水或没有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就开始收集,原试管内的空气进入集气瓶。②向上排空气法:实验的时间不够长或导管未伸到集气瓶的底部)氧气的性质【提出问题】用以上方法制取两集气瓶氧气,将木炭和铁丝放在氧气中燃烧,观察现象分别是什么?【讨论交流】实验基本操作讨论归纳。了解氧气的性质。【实验记录】1.木炭: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材料拓展】高锰酸钾和双氧水的杀菌作用高锰酸钾俗称灰锰氧,是一种有结晶光泽的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易溶于水,溶液呈紫红色。高锰酸钾水溶液能使细菌微生物组织因氧化而破坏,因而它具有杀菌消毒作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可用来洗涤伤口;也可用来消毒水果、餐具和茶具。使用高锰酸钾消毒水果、餐具等物品时,先将欲消毒物品放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数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干净即可。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时应注意,溶液要现用现配,放置时间长了,消毒效果会降低,当溶液变为棕黄色时,就完全失效了。双氧水的学名叫过氧化氢,它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医疗上常用3%的双氧水进行伤口或中耳炎消毒。当它与伤口、脓液或污物相遇时,立即分解生成氧。这种尚未结合成氧分子的氧原子,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与细菌接触时,能破坏细菌菌体,杀死细菌。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1.反应原理:高锰酸钾eq\o(→,\s\up7(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谐音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3.实验现象:物质实验现象木炭铁丝完成随堂练习。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亲自动手制取气体物质,规范的操作对以后的实验教学至关重要。由于制取氧气的实验技能要求比较高,难度大,注意事项多,教师有必要在实验前向学生讲清几个问题:(1)根据药品的性质和反应条件确定气体发生装置;(2)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确定收集装置;(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使学生明确每一步该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基于此,本节课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回忆制取氧气的几种方法,并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由此引出本课内容,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装置;然后教师做示范,演示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再由学生对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展开探究;最后再由学生总结实验探究收获和体会,并通过完成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制取氧气的实验要求较高,注意事项多,所以学生的操作看起来还是不太熟练。对于铁架台的调整,学生第一次接触,难免会慌乱。个别学生不会在合作中完成实验,自己单独操作,教师需要加以鼓励或找优生帮助。课后还是应该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练习。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本单元教材共分三个课题:分子和原子、原子结构、元素。它们包括微观粒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原子结构模型、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核外电子排布观念、离子等内容。本单元教材知识间的关系如下:物质结构本单元教材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本册双基内容的一多半,是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本单元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再加上前两个单元学生学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多(主要是空气、氧气和水),感性知识不充分,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2.会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3.初步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形成,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可以转化为离子,初步认识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在化学反应中最外层电子得失情况。5.了解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周期和族的概念。6.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所标示物质的成分及其含量。7.初步学会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并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8.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9.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领悟自然界物质的基本组成的简单性,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重点:原子的构成、离子的形成、元素、元素符号。难点: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课题1分子和原子2课时课题2原子结构2课时课题3元素2课时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粒子的基本特征。2.能从常见的现象入手,通过观察自然和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3.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重点: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难点:分子的基本性质。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背默手册。一、情景导入1.创设情境: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2.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你知道这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吗?二、合作探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设问】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的,但物质本身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演示】品红扩散实验。(提问)品红为什么消失?整杯水为什么变红了?【展示】一条洒了香水的手绢。(提问)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它能够看见吗?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播放动画】1.品红分子在水中扩散的微观过程。2.许多颗粒状的微小粒子从手绢上不断向四周扩散,飘到画面另一侧女孩鼻孔内。(讲解)原来手绢上有香味物质的颗粒扩散到空气中飘进我们鼻孔。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现象,科学家们已利用科学技术证明了物质是由一些看不见的粒子构成的,它们就是分子和原子。【结论】宏观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投影】1.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某种有机物分子和银原子的图像。2.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的照片。【课堂讨论】从教材第57页图3-2和图3-3这两幅图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①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②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分子的基本性质(一)分子很小【提问】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讲解)其实分子是很小的粒子。【追问】教材上哪些数据能说明分子很小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7页。【激趣】多媒体展示一组数据对比。(二)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引入】从课堂开始的品红消失和闻到的香水味以及动画,我们猜想分子是运动的,但这并不能让我们信服,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分子的运动。【提供资料】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极易溶解于水。【演示实验】取一支试管加20mL水,滴2滴酚酞溶液,再滴加浓氨水。观察有什么现象?【提问】若不直接滴加浓氨水,你有什么办法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分组实验】(1)仪器:浓氨水、酚酞溶液、大小烧杯、大试管、胶头滴管、棉花、滤纸条、锥形瓶、橡胶塞。(2)实验要求:用以上仪器设计实验探究氨分子的运动。【指导实验】参与指导学生分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三)分子间有一定间隔【演示】(1)50mL水与50mL水混合;(2)50mL酒精与50mL酒精混合;(3)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提问】混合后的体积是两者之和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结合家庭小实验一碗黄豆和一碗绿豆混合到一起不够两碗,让学生形象理解分子间间隔有的大、有的小,混合后间隔小的分子进入到间隔大的分子中。【归纳总结】(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3)分子之间有间隔。【材料拓展】阿伏加德罗毕生致力于原子——分子学说的研究。1811年他发表了题为《原子相对质量的测定方法及原子进入化合物时数目之比的测定》的论文。他以盖·吕萨克气体化合体积比实验为基础,进行了合理的假设和推理,首先引入了“分子”概念,并把它与原子概念相区别,指出原子是参加化学反应的最小粒子,分子是能独立存在的最小粒子。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eq\a\vs4\al(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eq\b\lc\{\rc\(\a\vs4\al\co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分子的基本性质\b\lc\{\rc\(\a\vs4\al\co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

完成随堂练习。本堂课的知识比较抽象、枯燥,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紧密联系,展开联想,形成对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行为表象,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而易于理解。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认识物质世界,较好地建立了学生的微粒观。学生缺乏抽象思维理解的能力,增加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直观效果,使抽象知识和实际体验相结合,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第2课时分子可分为原子1.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2.能从常见的现象入手,通过观察自然和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3.激发对物质微观构成的探究欲,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重点:分子和原子的相似点、根本区别和联系。难点:能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背默手册。一、情景导入导语:纳米技术是用单个原子或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应用十分广泛,诸如纳米材料、微电子、航天航空、生物技术等。我们使用的手机厚度越来越薄,功能却日渐强大,这里就少不了纳米技术的应用。二、合作探究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一)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提出问题】从微观粒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和过氧化氢分解有什么不同?肉眼看不透的物质内部到底隐藏有哪些奥秘呢?让学生阅读教材第59页对应内容,回答以上问题。【投影】1.变化类型:①水的蒸发是物理变化,水分子在蒸发前后不变;②过氧化氢分解是化学变化,过氧化氢分子分解为氧分子和水分子。2.变化原理:①水的蒸发:液态水→气态水(宏观)、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微观);②过氧化氢分解:过氧化氢eq\o(→,\s\up7(二氧化锰))氧气+水。3.结论:①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②化学变化中,一种物质的分子会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物质的化学性质也随之改变。【归纳总结】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有什么变化?【投影】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一种物质的分子会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注意】①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一定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如冰和水,化学性质相同,但物理性质不同;②“最小”不是指体积和质量上的最小,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