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441-2015 大气雷电环境评价技术规范_第1页
DB34∕T 2441-2015 大气雷电环境评价技术规范_第2页
DB34∕T 2441-2015 大气雷电环境评价技术规范_第3页
DB34∕T 2441-2015 大气雷电环境评价技术规范_第4页
DB34∕T 2441-2015 大气雷电环境评价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34DB34/T2441—2015大气雷电环境评价技术规范Technicalcodeforassessmentoflightningenvironment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本标准起草人:刘岩、王凯、王新培、孙浩、朱浩、李丽、庄道全、傅盈盈、邱1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QX/T85-2007雷电灾害风险评估2);利用GPS等定位仪器确定项目的准确地理位置、海拔高度信息,根据项目所在市相对湿度的观测3土壤电阻率的勘测方法见附录B,至少选取项目所在地东、南、西、北四个点进行土壤电阻率的勘测,勘测深度不能低于项目的桩基深度,记录勘测数据(见附录),b)土壤同一深度的水平电阻率分布,采用与a)中类似的Ng=0.1Td.............),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按观测时间进行加权平均(见附),47.3评价内容:雷电气候特征、雷电流散流5A.1.1.1年际变化及趋势分析Yi=b0+btii=1,2,…,n)..............................(A.1)b0——回归常数;b——回归系数(线性趋势n——资料长度。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b0和b,当b为正(负)时表示在统计时段内该要素是线性增加(减小)的。检验趋势是否显著,可通过计算Yi与ti之间的相关系数r,并对r进行t检验,以确定趋势A.1.1.4空间分布特征A.1.2雷电流特征分析A.1.2.1地闪发生概况6A.1.2.2雷电流幅值累积百分率分布统计正(负)地闪雷电流强度分布为0-10kA、60-70kA、70-80kA、80-90kA、90-1>1007在进行土壤电阻率测量之前,宜先了解土壤的地质构造,并参阅表B.1,对所在地土壤电阻率进行类别泥土500(30%600(15%砂岩石等间距文纳四极法通过实践检验,其准确性能满足工程计算要求,其原理见图B.1。8C1P1P2C2hC2C1MhC2C1P1P2M——接地电阻测量仪用等间距文纳四极法测量土壤电阻率时,两电极之间的距离a应大于等于电极埋设深度h的20ρ123322192——在测量时土壤具有中等含水量时选用;3——在测量时,可能为全年最高电阻,即土壤干燥或测量前降雨不大时选用。项目名称: 勘测人员:勘测当日天气和温度: N:123456789N:123456789N:123456789N:123456789周边环境东南西北利用近K1年的雷暴日观测资料(Td)得到的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为:Ng1=0.1Td,利用近K2年NK1Ng1K2Ng2................................(C.1)g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